Workflow
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为了HBM 4,SK海力士准备扫货
半导体芯闻· 2025-10-24 18:34
SK海力士HBM4投资与量产计划 - 公司计划明年投资用于HBM4全面量产的测试设备,并计划在年底前建立供应链,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开始设备安装[1] - 公司计划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推出HBM4的老化测试仪,以全面扩展HBM4的量产,该投资将用于在清州建设的全新M15X晶圆厂[1] - 相关设备的首批订单预计最早将于10月或11月完成,公司已委托一家重要合作伙伴开发新的老化测试仪以支持HBM4的顺利量产[1] HBM4产品技术规格 - HBM4是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将搭载于NVIDIA计划于明年发布的AI半导体Rubin[1] -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HBM4的数据交换输入/输出端子数量增加了一倍,带宽显著提升[1] - 公司已采用1b(第五代10纳米级)DRAM技术,并于上个月完成HBM4的量产[1] 设备供应链与合作伙伴 - 韩国主要后处理设备公司DI、YC、UniTest等为了确保进入SK海力士HBM4老化测试仪供应链,纷纷开展质量检测[2] - DI公司最近完成了与SK海力士的质量测试,预计将成为其合作伙伴中首批响应首批订单的公司,UniTest和YC预计最早将于年底完成供货[2] - 业界预计SK海力士明年将下达一笔规模较大的HBM4老化测试仪订单,总计约150至200台[2] 行业竞争与公司战略 - 公司正致力于提高HBM4的良率和生产率,因为预计内存制造商在HBM4领域为确保盈利而展开的竞争将会加剧[2] - 公司正在推行HBM老化测试仪的供应链多元化战略,结合M15X晶圆厂的扩建,预计明年将进行全面积极投资[2]
10.24犀牛财经晚报:股票私募平均仓位79.68% 传月之暗面将完成数亿美元新融资
犀牛财经· 2025-10-24 18:34
私募仓位动态 - 国内股票私募平均仓位升至79.68%,创近一年新高,较前一周上涨0.55个百分点 [1] - 自今年8月以来,股票私募平均仓位累计上涨5.75个百分点,加仓趋势显著 [1] - 重仓或满仓(仓位大于80%)的股票私募占比达63.40% [1] - 50亿元至100亿元规模股票私募平均仓位达87.35%,100亿元以上规模股票私募平均仓位达80.18% [1] 科技与AI行业融资 - 大模型创业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 AI)近期将完成新一轮数亿美元融资 [1] - 国产GPU厂商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获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拟融资39.04亿元 [6] 消费电子行业动态 - OPPO针对部分机型屏幕绿线问题,对购机4年内设备提供免费更换屏幕服务 [2] - 小米将K90手机“12GB+512GB”配置机型首销月价格下调300元至2899元,并为降价前购买用户提供价保退差服务 [2] 公司高管变动 - 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确认已从比亚迪离职 [1] - 华泰证券资管董事长崔春因工作变动离任,由总经理江晓阳代任董事长一职 [4] 公司财报业绩 - 南方传媒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1亿元,同比增长60.73% [7] - 中船特气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3.98% [8] - 泰禾智能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7.93万元,同比增长46.28% [8] - 万里扬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32.58% [9] - 厦门钨业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2亿元,同比增长27.05% [10] - 新疆火炬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20.49% [11][12] - 凯龙股份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0.64% [13] - 电广传媒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16.61% [14] - 锌业股份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2万元,同比增长1110.26% [15] 监管与法律事务 - 联创光电及相关董事长伍锐因参股公司财务报告错报导致前期会计差错,收到江西证监局警示函 [5] - 上海叠纸互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恋与深空运营方)因服务合同纠纷被起诉,案件将于12月8日开庭 [3] - 中嘉博创回应其孙公司被指通过伪装服务协议规避关联交易,称不存在相关行为 [4][5] 资本市场表现 - 沪指涨0.71%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涨3.57%,沪深两市成交额1.97万亿元 [16] - 算力、半导体板块爆发,存储芯片、CPO概念股领涨,煤炭股集体调整 [16]
巨额压单 中信证券尾盘突发!科技股强势 AI产业链股集体走高
证券时报· 2025-10-24 18:2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涨0.71%报3950.31点,深证成指涨2.02%报13289.18点,创业板指涨3.57%报3171.57点,科创50指数涨4.35%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9918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逾3300亿元 [1] - 场内超3000股飘红 [1] - 沪指盘中续创10年新高,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涨近2% [3] 半导体与芯片行业 - 半导体、芯片概念爆发,普冉股份、香农芯创20%涨停,江波龙涨超16%,均创历史新高 [1] - 寒武纪涨约9%重返1500元上方,股价再次超越贵州茅台 [1] - 华虹公司涨超15%,佰维存储涨超10% [5] - 港股华虹半导体涨近14%,中芯国际涨逾8% [6] AI产业链与CPO概念 - CPO概念等AI产业链股集体走高,科翔股份、生益电子20%涨停,中际旭创涨超12%续创新高 [1][9] - 广合科技、德明利等涨停,新易盛、剑桥科技涨超6% [9] - 寒武纪、中际旭创成交额分别达234亿元和230.3亿元,居A股成交额前两位 [2] - CPO技术预计从800G/1.6T端口起步,2024-2025年进入商用阶段,2027年全球端口销量或达450万片,2033年市场收入有望达26亿美元(2022-2033年CAGR为46%) [11] 政策与宏观环境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7] - 公报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计将强化基础研究投入和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8] - “卡脖子”领域如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将是“十五五”期间政策着力推动攻克的重点 [8] - 先进制造、硬科技领域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增长,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芯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核心企业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8] 个股与板块异动 - 今日登陆沪市主板的超颖电子大涨近400%报84.99元/股,盘中最高涨幅达484%,单签盈利超4.1万元 [1] - 卫星导航概念崛起,中国卫星、广合科技、上海沪工等涨停 [1] - 煤炭板块大幅回落,安泰集团、云煤能源跌停,大有能源跌超6% [1][14] - 大有能源此前10个交易日累计大涨近150%,公司提示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51亿元 [13] - 安泰集团近6个交易日累计涨约30%,公司近年连续亏损,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0.93亿元 [13] 交易与资金流向 - 中信证券全日成交88.9亿元,尾盘集合竞价卖一突现超10.4亿元压盘大单,收盘集合竞价成交超3.3亿元 [2] - 中信证券收盘报29.87元,涨幅1.19%,振幅1.90% [4]
A股三大指数集体拉升,煤炭板块跳水
证券时报· 2025-10-24 18:0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拉升,沪指涨0.71%报3950.31点,深证成指涨2.02%报13289.18点,创业板指涨3.57%报3171.57点,科创50指数大涨4.35%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9918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逾3300亿元,场内超3000股上涨 [1] - 港股走强,恒生科技指数涨近2% [1] 科技板块强势 - 半导体、芯片概念爆发,普冉股份、香农芯创20%涨停,江波龙涨超16%,华虹公司涨超15%,寒武纪涨约9%重返1500元上方 [1][4] - AI产业链股集体走高,CPO概念表现突出,科翔股份、生益电子20%涨停,中际旭创涨超12%续创新高 [1][9] - 港股科技股跟涨,华虹半导体涨近14%,中芯国际涨逾8% [5] 个股成交活跃度 - 市场共有10只个股成交额超100亿元,寒武纪成交234亿元,中际旭创成交230.3亿元,位列A股成交额前两位 [2] - 中信证券全日成交88.9亿元,尾盘集合竞价卖一突现超10.4亿元压盘大单,收盘集合竞价成交超3.3亿元 [2] 新股与个股表现 - 今日登陆沪市主板的超颖电子大涨近400%报84.99元/股,盘中最高涨幅达484%,单签盈利超4.1万元 [1] - 寒武纪股价重返1500元上方,再次超越贵州茅台 [1] 政策面利好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6] - 公报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预计将强化基础研究投入和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 - 机构预计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卡脖子"领域将是政策着力重点 [7] 技术发展趋势 - 为满足AI大模型对数据传输的需求,光电互连技术向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能效更优方向演进,CPO与CPC成为最新技术进展 [10] - CPO技术能提升传输速度、减少损耗,预计2024-2025年进入商用,2027年全球端口销量或达450万片,2033年市场收入有望达26亿美元 [11] - 国内外厂商如Intel、Marvell、Broadcom、中际旭创、新易盛等积极布局CPO领域 [11] 煤炭板块回调 - 近日强势的煤炭板块大幅回落,安泰集团、云煤能源跌停,陕西黑猫、辽宁能源逼近跌停,大有能源跌超6% [1][13] - 大有能源此前10个交易日累计大涨近150%,公司提示股价涨幅严重偏离基本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51亿元 [14] - 安泰集团近6个交易日累计涨约30%,公司近年业绩连续亏损,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0.93亿元 [15]
巨额压单!600030,尾盘突发
证券时报· 2025-10-24 17:4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股指强势上扬,沪指涨0.71%报3950.31点,深证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科创50指数大涨4.35%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9918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逾3300亿元 [1] - 港股走强,恒生科技指数涨近2% [1] - 场内超3000股飘红,10只个股成交额超100亿元,寒武纪、中际旭创成交额分别达234亿元和230.3亿元,位列第一和第二 [2] 半导体与芯片行业 - 半导体、芯片概念爆发,普冉股份、香农芯创20%涨停,江波龙涨超16%,均创历史新高 [2] - 寒武纪涨约9%重返1500元上方,股价再次超越贵州茅台 [2] - 华虹公司涨超15%,佰维存储涨超10% [4] - 港股华虹半导体涨近14%,中芯国际涨逾8% [5] AI产业链与CPO概念 - CPO概念等AI产业链股集体走高,科翔股份、生益电子20%涨停 [8] - 中际旭创涨超12%续创新高,广合科技、德明利等涨停,新易盛、剑桥科技涨超6% [8] - CPO技术通过缩短交换芯片与光引擎距离提升传输速度,预计2027年全球端口销量达450万片,2033年市场收入有望达26亿美元(2022—2033年CAGR为46%) [10] - 国内外厂商如Intel、Marvell、Broadcom及国内中际旭创、新易盛等积极布局CPO领域 [10] 政策与机构观点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6] - 中信证券指出“卡脖子”领域如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将是“十五五”期间政策重点 [7] -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先进制造、硬科技领域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增长,高端装备、芯片、人工智能等行业核心企业投资价值显著 [7] 煤炭行业 - 煤炭板块大幅回落,安泰集团、云煤能源跌停,大有能源跌超6% [2] - 陕西黑猫、辽宁能源逼近跌停 [11] - 大有能源此前10个交易日累计大涨近150%,公司提示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51亿元 [12] - 安泰集团近6个交易日累计涨约30%,公司近年连续亏损,2023年至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均为负值 [13] 个股表现 - 新股超颖电子登陆沪市主板大涨近400%,盘中最高涨幅达484%,单签盈利超4.1万元 [2] - 中信证券全日成交88.9亿元,尾盘集合竞价卖一突现超10.4亿元压盘大单 [2]
三个月内规模破百亿,发起式基金“逆袭”靠它!
国际金融报· 2025-10-24 15:25
发起式基金规模变动 - 多只发起式基金在三季度末规模大幅增长并摆脱“迷你基”(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标签 [2] - 上银数字经济C三季度末规模为2.39亿元,较二季度末的0.01亿元增长20751.47% [2] - 永赢科技智选A三季度末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31亿元暴增至22.78亿元,增幅达1639.2% [2] - 永赢科技智选整体规模从11.66亿元暴增至115.21亿元,中欧数字经济规模从15.27亿元暴增至130.21亿元,中欧盈选稳健6个月持有规模从62.89亿元暴增至108.15亿元 [3] - 部分发起式基金规模增长停滞或下降,如金信智能中国2025规模从前一季度末的7.58亿元降至5.64亿元 [3] 基金业绩表现 - 基金规模增长得益于三季度出色的业绩表现和基金份额正增长 [4] - 永赢科技智选三季度净值涨幅接近100%,中欧信息科技三季度净值涨超80%,中欧数字经济、安信创新先锋三季度净值涨幅均超70% [4] - 基金重仓的半导体、光模块等科技板块表现强劲,推动基金净值大幅上扬 [4] 发起式基金特点与现状 - 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较低,需募集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发起人认购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有不少于三年 [5] - 发起式基金成立三年后规模需达到2亿元才能避免清盘,部分基金面临规模不足困境 [5] - 三季度强劲行情为发起式基金摆脱规模困境提供了契机 [5] 基金公司应对规模激增的措施 - 基金规模短期过快增长会增加投资难度,可能需调整投资策略 [1] - 多家基金公司采取限购措施控制规模过快增长,例如永赢科技智选在近三个月内三次调整个人投资者申购上限 [6] - 中欧数字经济也在三季度多次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目前单日单个账户累计申购不超过5万元 [7] - 采取限购措施的目的是保证基金稳定运作,保护持有人利益,并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6][7] 规模激增对投资策略的影响 - 基金规模短期内急剧扩张会显著增加基金经理的管理压力与操作难度 [9] - 大规模资金会制约投资操作灵活性,大额买卖易推高交易成本 [9] - 规模超出策略合理容量可能稀释原有超额收益,影响长期业绩稳定性 [9] - 为应对规模扩张,投资策略可能调整,如重心转向大盘蓝筹股、增加标的数量以分散风险、投资风格转向更稳健 [9] 对科技板块的后市展望 - 部分基金公司对科技股持乐观态度,认为当前A股热门科技赛道调整幅度已接近历次调整均值 [10] - 建议保持对AI、有色、港股互联网、新能源等板块的关注,市场波动可能是布局良机 [10] - 市场主线清晰,主要集中在高景气的AI领域,部分公司盈利预期上修,资源品、创新药、高端制造等领域机会不断 [11]
002678两分钟“地天板”,商业航天板块掀涨停潮
证券时报· 2025-10-24 13:44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24日早盘A股主要股指高开高走,沪指上涨0.42%,盘中最高达3946.16点,创逾十年新高 [1] - 早盘市场成交额达1.2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同期放量超1800亿元 [1] - 科技板块集体上行,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半导体、存储器等概念涨幅均在3%以上,科创创业50指数大涨3.17% [1] - 前期活跃的冰雪旅游、煤炭开采概念出现回调 [1] 珠江钢琴个股异动 - 珠江钢琴早盘上演“地天板”,开盘后一分钟内跌停,随后在两分钟内从跌停拉升至涨停 [2] - 截至早间收盘,珠江钢琴仍有超过75万手买单封板,封单资金超过5亿元 [2] - 龙虎榜数据显示多个知名游资活跃,华鑫证券上海光复路席位买入1981.01万元并卖出1956.26万元,华鑫证券深圳益田路净卖出1031.37万元 [2] - 公司公告称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并将于2025年10月25日披露三季报 [2] - 公司业绩承压,2024年亏损2.36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1.38亿元 [2] - 股票最新价为6.81元,涨幅10.02%,换手率为6.27%,封单占成交比例达88.64% [3] 商业航天板块表现与驱动因素 - 商业航天概念指数早盘上涨4.1%,航天智装“20cm”涨停,多只个股涨停或大幅上涨 [4] - 板块上涨催化剂为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突破,朱雀三号首飞箭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4] - 朱雀三号是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研制的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不锈钢箭体主结构材料 [4] - 今年以来商业航天产业持续获得政策支持,山东省提出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具备年产100发火箭、150颗卫星的能力 [5] -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复苏期开端,GW星座2028年将达成“百箭千星”计划,2035年将完成全年近2500颗卫星发射 [5] 商业航天产业链机构关注度 - A股中布局商业航天产业链的个股共67只,其中16股获得5家及以上机构评级 [6] - 菲利华、中航西飞、航天电子评级机构家数居前,分别为16家、12家、11家 [6] - 机构预测上述16股2025年均有望实现扭亏或净利润同比增长,智明达、纳睿雷达等5股净利润增幅预测值在100%以上 [6] - 智明达表示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配套商业卫星载荷、卫星地面站和运载火箭,参与配套的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已于7月30日成功发射 [6] - 部分商业航天概念股三季度获外资青睐,30股北上资金持股量环比增长,龙溪股份、中天火箭等12股持股量环比增幅在100%以上 [7] - 龙溪股份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量为226.86万股,环比增长1085.7%,公司在民航配套市场和国产替代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8]
“日光基”再现! 科技、资源类主题型基金业绩排名靠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1:10
权益类基金发行势头 - 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于10月16日发行首日即结束募集,募集上限为20亿元,最终净认购金额达19.7亿元 [1][2] - 本周(10月20日至10月26日)全市场共有30只公募基金开启认购,其中权益类基金为23只,占比达76.67% [3] - 今年三季度以来,已有超过1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易方达价值回报和中欧核心智选募集规模均超20亿元 [3] 基金经理与持仓配置 - 中欧价值领航拟任基金经理蓝小康为百亿元级基金经理,其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A份额任职回报达170.24%,年化回报率14.15% [2] - 蓝小康持仓重点布局在紫金矿业、新华保险、中国人寿等以港股为主的传统产业龙头股 [2] - 基金经理蓝小康在二季报中指出市场仍会上行,传统产业龙头公司的业绩改善更为确定 [2] 次新基金业绩表现 - 部分科技、资源类主题型次新基金近期业绩领先,泰康资源精选A类份额自8月12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达23.28% [4] - 中金精选A类份额自6月30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达25.2%,永赢先锋半导体智选A类份额在9月12日成立后一个多月内净值增长率达20.76% [4][5] - 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中欧信息科技A年内收益率最高,达94.68%,而华富医疗创新C年内收益率为-13.39%,业绩首尾差异明显 [5] 行业投资前景与机构观点 - 随着三季报披露,基金经理对未来科技投资前景依然看好,同时关注顺周期品种及消费+科技方向的投资机会 [1][5] - 摩根资产管理指出半导体、算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等高景气度成长板块表现强劲,市场近期进入整固行情 [6] - 金鹰基金认为当前不会产生明显风格切换,市场风格更多是科技与价值风格的再平衡,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需聚焦有业绩的品种 [6]
立昂微涨2.03%,成交额1.8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70.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0:5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31.62元/股,成交额1.82亿元,换手率0.87%,总市值212.2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0.76万元,特大单净流出25.83万元,大单净流出244.9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7.65%,近20日上涨20.59%,近60日上涨33.25%,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0.94% [2] - 今年以来公司已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24日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片(占收入66.96%)、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占收入25.09%)及化合物半导体射频和光电芯片(占收入7.12%)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6.66亿元,同比增长14.18%,但归母净利润为-1.2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90.0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42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7.53万户,较上期增加2.70%,人均流通股为8911股,较上期减少2.6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843.44万股,较上期增加27.92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794.61万股,较上期增加113.53万股 [3] 行业分类与业务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 [2]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集成电路、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等 [2]
锴威特涨2.17%,成交额3733.8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3.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0:2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17%至43.29元/股,成交额3733.85万元,换手率2.26%,总市值31.9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3.92万元,大单买入489.64万元(占比13.11%),卖出553.56万元(占比14.83%)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3.19%,近5个交易日上涨3.91%,近20日上涨18.38%,近60日上涨20.85% [2]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1日,龙虎榜净买入1752.60万元,买入总额6050.62万元(占总成交额23.67%),卖出总额4298.02万元(占总成交额16.81%)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苏州锴威特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22日,于2023年8月18日上市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功率器件46.66%,功率IC 42.65%,其他8.57%,技术服务2.12%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概念板块包括增持回购、半导体、芯片概念、第三代半导体、融资融券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92.66%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322.39万元,同比减少18.33%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89.47万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6440户,较上期增加12.78%,人均流通股5898股,较上期减少11.34% [3] - 同期十大流通股东中,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为新进股东,持股31.68万股,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008638)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