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皖能电力(000543):业绩稳健,成本下行及新增装机对冲量价压力
国盛证券· 2025-04-29 20: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皖能电力2025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虽量价承压但成本下跌及装机增量对冲部分压力,参控股煤电有装机增量且延伸布局新能源,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20亿元,同比下降8.1%;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同比下降1.98%;扣非归母净利润4.37亿元,同比下降2.91% [1] 量价压力 - 电量方面,安徽省1 - 2月累计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下滑1.46%;1 - 2月火电利用小时数平均累计753小时,同比下滑144小时;Q1火电发电量718亿千瓦时,同比下滑71亿千瓦时 [2] - 电价方面,安徽2025年度交易双边协商价、集中竞价成交加权均价、代理购电(工商业)挂牌交易成交加权均价分别较2024年下降5.35%、6.32%、5.4% [2] 对冲因素 - 装机增量:2024年12月新疆新投产132万千瓦机组,钱营孜二期新建100万千瓦火电机组于2025年3月投产 [2] - 成本下跌:2025年Q1北港5500k市场煤均价733元,同比去年Q1下滑174元 [2] 装机规划 - 参控股火电:钱营孜二期100万千瓦火电机组2025年3月投产,参股池州二期预计2025年年中投产,国安二期、安庆三期、中煤六安电厂预计2026年投产 [3] - 新能源项目:宿州褚兰30万千瓦风电、新疆奇台8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全面开工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0.62/296.25/295.75亿元,同比增长 - 3.4%/1.9%/ - 0.2%;归母净利分别为21.20/23.47/24.1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4/1.04/1.06元/股,PE分别为7.9/7.2/7.0倍 [3]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7,867 | 30,094 | 29,062 | 29,625 | 29,575 | | 增长率yoy(%) | 8.3 | 8.0 | -3.4 | 1.9 | -0.2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430 | 2,064 | 2,120 | 2,347 | 2,410 | | 增长率yoy(%) | 186.4 | 44.4 | 2.7 | 10.7 | 2.7 | | EPS最新摊薄(元/股) | 0.63 | 0.91 | 0.94 | 1.04 | 1.06 | | 净资产收益率(%) | 10.3 | 13.0 | 12.4 | 12.6 | 12.0 | | P/E(倍) | 11.8 | 8.2 | 7.9 | 7.2 | 7.0 | | P/B(倍) | 1.2 | 1.1 | 1.0 | 0.9 | 0.8 | [5]
看见新能源产业前沿,江苏高校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在盐城经开区发布
扬子晚报网· 2025-04-29 12:42
新能源产业科技成果 - 江苏省高校发布10项新能源产业重大科技成果,涵盖太阳能电池、生物质能源转化、新能源汽车及配套技术等领域 [1] - 南京大学团队研发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创世界纪录并发表于顶尖期刊 [3] - 扬州大学团队开发高效背接触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认证最高效率达27.3%,首次突破晶硅电池27%效率门槛 [3] 生物质能源技术突破 - 东南大学团队开发多源生物质定向热转化技术,获80余项专利和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已在江苏及西班牙等8国产业化应用 [3] - 南京理工大学团队实现秸秆高效转化燃料乙醇,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并孵化融资数千万元的公司 [3]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 中国矿业大学攻克无稀土化开关磁阻驱动电机系统技术,获多项专利及奖项 [5] - 南京邮电大学提出充电设施安全高效一体化技术,降低故障率并提高充电效率,已应用于高速快充网络及国际车企 [5] - 江苏大学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器,提升燃油经济性和开发效率 [5][6] - 苏州大学自研AI框架实现动力电池寿命预测,精度超95%,预计2026年全国市场应用 [6] 能源综合利用创新 - 河海大学开发河风智源平台,优化风电场设计并应用于国内外重点项目 [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再生技术,年产量达3000吨、产值1亿元,推动电池回收产业化 [6] 产学研合作推进 - 盐城经开区举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深化高校与产业界"双高协同,四链融合"合作 [7] - 盐城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新能源技术创新,助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7]
331亿元项目开工!60万吨磷酸铁锂即将落地
起点锂电· 2025-04-28 18:14
新能源产业与贵州磷矿资源整合 - 贵州依托磷矿资源禀赋构建"锂链"图谱,整合资源开发、技术革新与产业耦合 [1] - 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启动,计划2025年底完成一期6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建设 [1] 百亿级项目规划与产业链布局 - 项目总投资331亿元,为2025年贵阳市首个百亿级项目,由贵阳市政府联合贵州磷化集团、中核钛白、中矿资源等企业共同打造 [2] - 建设内容包括140万吨七水硫酸亚铁、40万吨钛白粉、60万吨磷酸铁锂、15万吨碳酸锂等,形成"资源开采—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完整链条 [2] - 采用"边建设、边投产"模式,2026年首批生产线投产,2028年全产业链达产 [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项目建成后贵州将成为全球最大磷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30%以上 [3] - 6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可满足全国15%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1万吨氟化锂、2万吨六氟磷酸锂完善电解液产业链 [2] - 国内每三辆磷系电池新能源汽车中有一辆使用"贵州磷" [4] 企业协同与竞争优势 - 贵州磷化集团湿法净化磷酸年产能20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64%,新能源领域占比54% [5] - 中核钛白年产能55万吨钛白粉(国内第二),通过并购磷业资产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中矿资源2024年锂电新能源业务收入31.29亿元(占比58.34%),锂盐销量4.26万吨(同比+145.01%) [6] 贵州省新能源产业现状 - 动力电池产能达37GWh,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4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10.8万吨,较2020年翻番 [6] - 布局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湖南裕能等 [6]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财务数据变动 - 预付款项较期初增加79.07%,主要因增加以预付货款方式采购原材料 [3] - 其他流动资产较期初减少38.00%,主要因一年内到期的大额存单减少 [3] - 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41.26%,主要因高精度超薄电容膜三水二期和高新复合阻隔材料升级扩产项目工程投入增加 [3] - 短期借款较期初增加52.45%,主要因根据市场利率变动调整融资结构 [3] - 交易性金融负债较期初减少45.84%,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外汇远期合约预期损失减少 [3] - 应付职工薪酬较期初减少31.00%,主要因实际发放绩效工资 [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期初减少30.26%,主要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减少 [3]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290.24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和汇兑净损失增加 [4] - 其他收益同比增加49.15%,主要因确认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增加 [4] -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320.04万元,主要因对联营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增加 [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39.69万元,主要因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减少 [4]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55.22万元,主要因计提的坏账准备减少 [4]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减少4.97万元,主要因上年同期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4] - 营业外收支净额同比增加28.34万元,主要因其他营业外收入增加 [4] - 其他综合收益同比增加115.64万元,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外汇远期合约损益变动 [4] -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30.97%,主要因收到的招投标保证金增加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3,739.28万元,主要因购买原材料支付的现金增加 [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5,441.31万元,主要因到期赎回银行理财产品同比增加、购买同比减少 [4] -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455.00万元,主要因控股子公司收到少数股东注资款 [4] -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89.61%,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104.98%,主要因结合经营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筹资结构 [4]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208.77万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增加 [4] -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252.56万元,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减少451.01万元,主要因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及信用证的保证金变动 [4] 重要投资项目 - 高新复合阻隔材料升级扩产项目:投资23,299.03万元,新厂房建设及消防改造已完成,新设备及配套设施采购按计划推进 [5] - 设立项目公司承接高新复合阻隔材料升级扩产项目:佛塑科技出资9,545万元持股95.45%,跟投平台出资455万元持股4.55% [6] - 高精度超薄电容膜三水二期项目:投资19,570.19万元,按计划推进 [7] - 转让广东省广新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2.80%股权:以11,186,463.38元价格转让给广新集团 [8] -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完善新能源产业布局 [8] - 设立锂电池复合集流体膜材料及关键装备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公司:投资20,395万元,新建BOPP超薄锂电池复合集流体薄膜生产线 [10] - 偏光膜三期项目:投资49,888.44万元,国产涂布线、国产拉伸线已进入量产爬坡阶段 [1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13]
新华财经晚报:美服装98%靠进口 关税影响下未来一年价格恐上涨65%
新华财经· 2025-04-26 18:36
人工智能政策与发展 - 中共中央政治局强调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1] -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人工智能朝有益、安全、公平方向演进 [1] 宏观经济政策 - 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 [1] - 各国亟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支持多边贸易体系,推动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方向发展 [1] -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对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 [1] 市场监管与商业环境 - 市场监管总局计划于2025年进一步完善商业秘密保护规则体系,并推出37条重点举措 [1] - 四川统一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并发布免征土地增值税的政策 [1] - 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因多项违规行为被罚没近千万元 [1] 新能源产业与国际贸易 - 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新能源产能是全球分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促进了全球产业链优化升级 [1] - 中国与各国形成紧密产业链合作,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重要支撑 [1] 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 - 年内已有18家公募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认购总额超85亿元 [1] - 公募积极参与定增是政策支持及企业融资需求旺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国际能源合作与市场 - 俄罗斯可能在今年内向伊朗供应18亿立方米天然气,具体价格尚未确定 [2] - 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合作,首次为船舶供应含24%二代生物柴油的新型燃油 [3] 国际贸易与商品价格 - 美国98%的服装依赖进口,受关税影响未来一年服装价格恐上涨65%,鞋类价格可能上涨87% [2] - 廉价基础款服装受关税冲击最为严重 [2] 物流与消费市场 - 成都至迪拜全货机货运航线正式开通,每周执飞4班,出港货物以跨境电商产品和电子产品为主 [2] - 影片《唐探1900》票房突破36亿元 [2] 大宗商品交易 - 截至4月22日当周,布伦特原油投机者净多头头寸增加29432手至128383手 [3] - 汽油投机性净空头头寸减少23419手至-12289手 [3]
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7:2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代码603396 简称金辰股份 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C35) 主要产品涉及太阳能生产装备中的高效电池及组件制造设备 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 - 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地方各级行政职能部门 同时受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自律规范约束[2] -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 核心技术在真空镀膜自动化集成图像识别等领域 为光伏行业提供生产线装备和交钥匙工程[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线全球市场领先 具备整线"交钥匙"解决方案能力 产品覆盖从电池片上料到组件封装全流程装备[4] - 光伏电池制造装备领域成功开发HJT与PERTOP技术相关核心设备 大部分产品性能优于竞争对手 PERTOP PECVD已形成多笔订单[4] - 布局制氢装备自动化生产线和钙钛矿设备 已与头部企业签订制氢电解槽全自动生产线合同 钙钛矿设备形成订单[5]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12.39% 总资产56.27亿元(同比+0.55%) 归母净资产25.56亿元(同比+67.12%)[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0元(含税) 拟派发总额2077.91万元[1] - 2025年第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003.40万元 减少利润总额1003.40万元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831.33万元[9][12] 战略布局 - 在印度土耳其欧洲美国设立服务中心 重点拓展海外市场[4] - 通过光伏电池装备与组件装备技术研发联动 强化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模式[5]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布局钙钛矿电池镀膜设备等新技术路线[5] 资金管理 - 2024年累计使用不超过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7] - 2025年新增不超过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18]
广发新能源精选股票A: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452万元 净值增长率2.86%
搜狐财经· 2025-04-21 14:22
AI基金广发新能源精选股票A(015904)披露2025年一季报,第一季度基金利润452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116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 率为2.86%,截至一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55亿元。 该基金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先进制造股票。截至4月18日,单位净值为0.751元。基金经理是郑澄然和毛昆。 基金管理人在一季报中表示,2025 年一季度,新能源各细分方向均维持较好成长趋势:需求层面,光伏在抢装拉动下需求明显回升;大储虽有年初政策扰 动,但实际招标仍维持高增;风电装机大年一季度已经开始体现;锂电仍维持稳健增长。供给层面,多数环节盈利已经处于底部,份额向龙头集中的趋势延 续。短期股价表现和基本面趋势有所背离,在牛市氛围下,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定价久期拉长,资金追逐从0到1的新兴产业,对于新能源主赛道基本面改善 钝化,古典新能源赛道股价走势较弱。为了应对市场风格的变化,组合管理采取守正出奇的思路:一方面长期看好并配置新能源主赛道中具备遥遥领先竞争 优势的公司,另一方面增加对于aidc、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贝塔型配置。 截至4月18日,广发新能源精选股票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 ...
六家锂矿企业发布财报!
起点锂电· 2025-04-17 18:19
尽管我国锂企业已经获得了全球大多数锂矿的开采权和经营权,但行业波动大环境下,上游材料环节最先受到冲击,所以相关公司业绩一跌再 跌。 2024 全年 , 锂价整体呈现下行 趋势 , 今年的 新 一轮关税也让锂矿企业感到一阵寒意,让 本来 前途光明的 新能源产业增添了阴霾。 回首 2024 ,头部锂矿企业日子过得怎么样,可从财报中窥见。 01 六家锂企业财报剖析 赣锋锂业 赣锋锂业 2024 年报显示营收 约 189 亿元,同比下降 约 42 .6 % ; 亏损约 20.7 亿元,同比下降 约 141.9% ,由盈转亏 。 赣锋锂业表示 2024 年全球锂盐行业经历深度调整,受供需格局转变、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下跌,公司经营 业绩同比有所下降。 但从 营收 节结构 上 看 ,赣锋锂业 锂电池业务已经占比三成,如果能坚持用锂电池产品获得利润,未来可能会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项目方面, 截至年报披露日丰城氢氧化锂项目产能爬坡;四川赣锋锂盐项目 即将 投产;青海赣锋金属锂项目 也即将投产; Goulamina 锂 辉石项目一期已正式投产 ; Cauchari-Olaroz 盐湖项目在稳定产能爬坡 ...
海目星集团取得一项“锂电池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专利
公司动态 - 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获得"锂电池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发明专利授权 专利号CN202210781087.5 授权日期2025年4月1日 [1] - 新专利涉及锂电池装配生产线创新技术 包含治具输送线、入壳工装和焊接工装三大核心环节 [3] - 专利技术通过三阶段定位夹紧机制(输送/入壳/焊接行程)确保电池装配全过程稳定性和同一性 [3] 技术突破 - 生产线设计简化工位转运对位流程 有效维持电池装配状态 提升最终成品质量 [3] - 公司为国内首家开发激光极耳焊接设备企业 率先将激光模切机应用于锂电池量产 [4] - 研发全自动高速装配线 推动锂电制造向高效高质方向变革 [4] 行业地位 - 公司为全球激光智造设备龙头供应商 业务覆盖锂电/光伏/3C/医疗领域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特斯拉/大众等头部企业 [3] - 2024年荣获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四项大奖:先进科技创新单位/先进设备企业/卓越贡献奖/AAAAA信用企业 [4] - 累计将百余款高端设备应用于锂电行业 具备激光与自动化结合的丰富应用经验 [4]
孚能科技再获江铃新能源定点
起点锂电· 2025-03-28 19:36
孚能科技SPS技术获江铃新能源定点 - 公司超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Super Pouch Solution)获江铃新能源GSE SUV车型定点,将搭载SPS磷酸铁锂体系[5] - SPS技术集大软包电芯、大软包电池系统、大软包电池制造和直接回收四项创新技术于一体,具备超长续航、超快补能、超高安全、降本增效、灵活适配、升级迭代等优势[5] - 此次合作将整合双方研发资源与产业化经验,以SPS创新动力解决方案为核心,提升GSE SUV车型在续航、安全快充及驾乘空间等维度的性能[5] SPS技术应用进展 - SPS已实现量产供货吉利雷达地平线、第二代AION V(霸王龙)、江铃羿驰05等车型[5] - 此次江铃新能源GSE SUV车型定点是SPS技术获得的又一新定点[5] - SPS技术既能满足当前车型的多元化技术需求,又具备前瞻性技术延展能力,可支撑整车平台持续迭代升级[5] 公司发展战略 - 此次定点将巩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后续市场份额扩张奠定基础[5] - 公司将持续深耕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以SPS为核心载体,以固态电池为技术突破方向[5] - 公司将深化与合作伙伴的"需求共创+技术共研"双向赋能机制,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