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
搜索文档
绿联科技:代工依赖下质量失控或成常态陷召回风波 低研发投入陷入转型迷途
新浪证券· 2025-07-07 17:43
核心观点 - 公司在消费电子配件市场面临供应链失控、技术空心化与渠道失衡三大隐忧 这些结构性短板正引发信任危机并侵蚀长期竞争力 [1] 代工依赖症:供应链失控 - 外协生产占比超75% 轻资产模式导致供应链黑箱化 缺乏对上游材料变更的监测机制和电芯实验室 [2] - 质量投诉频发 黑猫平台累计超770条投诉 涉及充电器过热和数据线断裂等代工质量隐患 [2] - 毛利率从2019年49.74%持续下滑至37% 外协推高采购成本叠加2025年集装箱价格上涨10-15倍及汇率波动 [2] 创新空心化:低研发困局 - 研发投入占比仅4.9% 远低于行业领先企业 专利以实用新型为主(如电池模组布线优化) 核心芯片和算法领域几无建树 [3] - NAS存储产品依赖英特尔控制芯片 软件系统仅做界面优化 缺乏核心技术壁垒 [3] - 新品类扩张失焦 充电产品陷入价格战 存储产品遭小米等对手围剿 外协模式复制至高单价品类加剧质量风险 [3] 战略转型挑战 - 需推动供应链透明化 建立材料区块链溯源体系和电芯安全实验室以切断黑箱操作 [4] - 必须加大研发投入 在GaN快充和固态电池等硬科技领域构建专利壁垒 [4] - 需从电商流量依赖转向技术绑定 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而非代工追随者 [4]
李斌:蔚来的钱都亏在明处,资产负债表非常干净
证券时报· 2025-07-06 22:27
公司动态 - 蔚来创始人李斌与近百位企业家参观合肥蔚来先进制造新桥二工厂 [1] - 李斌强调公司底色是技术创新,累计研发投入达600亿元 [2][3] - 公司为全球唯一在三地上市的汽车企业,财报透明度高,研发投入计入当期费用 [2][3] 财务表现 - 公司累计亏损已破千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约120.3亿元,同比增长超21% [2] - 整车毛利率为10%,研发投入31.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8.91亿元 [2] 战略布局 - 亏损主要源于研发和充换电网络布局 [3] - 公司无形资产仅400万美元,采用最高财务标准 [3] - 强调财务透明化,所有支出清晰可查 [3]
晋亿实业年内高铁订单总额近10亿元 五年研发费用达5.93亿元开源节流业绩扭亏
长江商报· 2025-07-04 01:25
公司订单动态 - 公司中标新建南京至淮安城际铁路材料采购项目 中标价3.35亿元 中标物资为高速铁路扣件 [1] - 2025年已累计获得高铁订单近10亿元 包括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3.52亿元合同和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3.01亿元合同 [1][2] - 公司是国内唯一能自主生产全套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高铁扣配件及整件产品的企业 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竞争力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76亿元 同比增长35.9% 归母净利润5756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2] - 毛利率提升至25.12% 净利率达10.05% 三费占营收比例降至6.58% 同比下降1.43个百分点 [2] - 货币资金增至4.56亿元 同比增长98.61% 有息负债从1.01亿元降至零 [3] 研发与成本控制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5.93亿元 重点开发智能紧固件监测系统 预计可提升产品单价15%-20% [3] - 与上海大学合作开发新型紧固件用钢 可省略球化和热处理工序 预计将进一步降低成本 [2] - 公司形成"储备-交付-兑现"的订单闭环模式 [2]
★研发投入刷新纪录 新能源产业引领A股创新浪潮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2024年超5000家上市公司发布年报,其中4121家披露研发投入数据,合计总额达1.56万亿元,同比增长8.09%,增长规模超千亿元 [1] - A股研发投入超10亿元公司近250家,超100亿元企业达22家,近六成公司研发投入实现增长,200余家公司增幅突破50% [1] - 平均每家公司研发投入达3.77亿元,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增至3.08%,较上年提升约0.7个百分点 [1] 各板块研发投入表现 - 主板研发支出1.29万亿元位居首位,同比增长8.4% [2] - 科创板研发投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10.74%,增速居各板块首位,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前20的企业中19家来自科创板 [2] - 创业板和北交所研发投入增速分别为3.42%和1.56%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3122亿元,同比增长11.32% [2] - 多家创新药企、半导体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100% [2] 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表现 - 比亚迪以542亿元研发投入暂居A股首位,同比增幅超30%,近三年复合增速超70% [2]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186.07亿元,研发占比升至5.14%,拥有六大研发中心及超2万研发人员,累计专利超4万项 [2] - 长城汽车研发投入持续三年超百亿元,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 [3] - 长安汽车研发投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3] 其他高研发投入企业 - 美的集团、京东方A、海康威视、海尔智家等科技企业连续三年保持研发投入超百亿元规模 [3] - 寒武纪-U研发投入达10.7亿元,占营收91%,2024年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暴增4230%,归母净利润3.55亿元 [3]
★A股公司交出年度答卷 去年实现净利超5万亿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2024年A股年报总结 - 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近5300家 合计营收70 6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5 25万亿元 [1] - 近六成公司营收增长 近八成公司盈利 净利润超千亿元企业增至10家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达117家创历史新高 [1] - 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行业表现突出 半导体 计算机设备板块增收增利 [1] - 新易盛营收86 5亿元同比增179% 净利润28 4亿元同比增312% [1] - 畜牧养殖 乘用车板块增速居前 养殖业净利润整体同比增328% [1] - 房地产 钢铁 煤炭 纺织服装板块收入同比下滑 [1] 2025年一季报情况 - 逾5100家公司披露一季报 超六成企业营收增长 [2] - 影视院线行业大幅回暖 风电设备板块营收同比增36% 净利润同比增23% 金风科技单季营收近百亿元 [2] - 比亚迪以542亿元研发投入成为A股研发冠军 科创板公司在研发强度前20中占19席 [2] 分红与回购 - 3550家公司披露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 占比近七成 分红总额1 59万亿元 [2] - 分红频率提升 三七互娱 雅戈尔 玲珑轮胎等公司一年分红4次 59家公司分红3次 [2]
常铝股份签1.65亿医疗洁净订单 三年累投近10亿研发提升竞争力
长江商报· 2025-07-03 08:45
医疗洁净业务发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朗脉与康乐卫士签订1.65亿元供货总承包合同,占上海朗脉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8.11% [1][2] - 2024年3月上海朗脉与望业生物签订1.45亿元医疗洁净业务合同,两份合同合计金额达3.1亿元 [1][3] - 医疗洁净业务近三年保持增长:2022年营收5.84亿元,2023年增至7.98亿元(增幅36.64%),2024年达8.98亿元(增幅12.53%) [3] 铝箔制造业务表现 - 铝箔制造业务仍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2亿元、60.76亿元、69.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91.39%、88.39%、88.56% [4] - 新能源电池结构件业务推动业绩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78.47亿元(同比增14.16%),归母净利润6498.24万元(同比增330.15%) [4] - 2025年一季度业绩持续增长:营收18.28亿元(同比增14.77%),归母净利润1465.61万元(同比增154.35%) [4]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近10亿元(9.93亿元),其中2022年研发费用3.33亿元,此后两年均超3亿元 [4][6] - 2024年申报专利114件(含发明专利35件),截至2024年末拥有授权专利405件(含发明专利84件) [6] 产能扩张计划 - 3万吨电池铝箔项目主体工程已于2024年底完工,部分产能进入试产或量产爬坡阶段,计划2025年8月底前全面投产 [5][6]
视源股份港股冲刺“A+H”:细分领域龙头动能切换面临重压 赴港上市推动全球化能否破局?
新浪证券· 2025-07-01 16:43
核心观点 - 视源股份递交H股发行申请,拟通过港股上市募资用于研发投入和海外扩张,以应对国内IFPD市场增长乏力和盈利能力下降的挑战 [1][8] - 公司在教育IFPD和会议IFPD领域市场份额领先,但近年传统业务增长承压,海外市场和新业务成为发展重点 [2][4][5] - 高研发投入侵蚀利润,智能控制部件业务增长迅速但毛利率较低,对公司整体业绩改善有限 [6][7] 业务表现 传统业务 - 教育业务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2-2024年分别同比下降11.24%、8.81%、8.75% [3] - 企业服务业务2022-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8.84%、+2.34%、-2.60% [3] - 智能终端及应用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35.6%降至2024年25.3%,拖累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7.67%降至21.33% [3] - 国内教育IFPD市场萎缩,2022年出货量下滑25.9%,2023年销售额下滑15% [3] 新业务 - 智能控制部件业务2024年营收102.74亿元,同比增长20.37%,其中白色家电控制器营收17.22亿元,同比增65.64% [6] - 智能控制部件业务毛利率仅14.74%,低于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 [6] - 预计全球白色家电、汽车、储能和机器人部件等领域智能控制部件需求年复合增速将达7.7%、7.7%、3.5% [6] 市场份额 - 希沃品牌教育交互智能平板全球市场份额17.5%,排名第一 [2] - MAXHUB品牌会议交互智能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0%居首,全球份额9.9%排名第二 [2] -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全球市场份额23.8%,位居首位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15.4亿元,占营收6.88%,超过当年9.79亿元归母净利润 [7] - 研发人员3229人,同比增长9.68%,占员工总数48.24% [7] - 未来将继续加大AI和全球化方向的研发投入 [7] 国际化战略 - 已在6个国家设立子公司,22个国家建立本地化团队 [4][8] - 海外营收占比从2018年前不足10%提升至近年22%-24%水平 [8] - 海外战略从ODM模式升级为"属地深耕",与微软、Zoom等100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4][8] - 海外教育IFPD出货量2021-2024年增速分别为90%、20%、-6%、18%,会议IFPD增速分别为53%、11%、-3%、22%,预计2025-2028年增速均超10% [5] 募资用途 - 加强研发能力 [8] - 加速国际化扩张和海外市场竞争力 [8] - 提升数字化能力、实施战略投资及收购、补充运营资金 [8]
长联科技(301618) - 2025年6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8 13:4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略有下降,原因是新投硅基材料项目处于产能爬坡期,设备调试及原材料备货致成本短期承压和销售产品结构变化 [2] - 2024年丝印硅胶毛利率从42.25%降至36.24%,原因是四季度将硅基材料项目并入丝印硅胶项目合并披露,新投项目处于产能爬坡期致成本短期承压 [3] - 2024年公司收入中直接出口占比约21%,无直接出口美国业务,海外市场主要在东南亚地区 [3] 项目建设与市场拓展 - 年产2.775万吨环保水性印花胶浆建设项目按计划推进,投产时间以公告为准,将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占有率 [2][3] - 丝印硅胶相关产品市场拓展顺利,详细情况关注公司公告 [3] 未来规划与战略 - 截至目前暂无海外建厂计划,未来会根据市场需求、客户布局和贸易环境变化审慎评估,有计划将及时披露 [3] - 未来继续专注印花材料及设备的研产销和技术服务,推进“材料 + 设备 + 工艺”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深耕现有销售渠道 [5] 产品相关问题 - 长期看,未来数码胶浆价格或因规模效应和技术成熟下降;短期看,目前处于发展期,技术领先企业可维持竞争优势 [4][5] - 公司数码胶浆产品有数码处理液、数码白胶浆、数码打底浆、数码盖面浆4大类,在数码印花中有不同作用,数码印花对胶浆需求品类改变,暂无法替代特殊工艺印花和功能型印花 [5]
雷军:小米未来五年(2026-2030年)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元。(全天候科技)
快讯· 2025-06-26 19:13
研发投入计划 - 公司未来五年(2026-2030年)研发投入预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1]
雷军:小米未来五年(2026-2030年)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元
快讯· 2025-06-26 19:1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Q1业绩同比增长47%,营收达1113亿元,创公司史上最强财报记录 [1] - 小米手机连续19个季度稳居全球市场前三 [1] - 2025年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排名第二 [1] 研发与技术进展 - 自主研发设计的玄戒芯片正式发布并实现量产 [1] - 未来五年(2026-2030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1]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在20周年时实现更显著的突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