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深圳出台三年行动方案 力争到2027年底培育20家千亿市值企业
中国经营报· 2025-10-22 21:39
行动方案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年底,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千亿级市值企业20家 [1] - 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 [1] - 带动社会资本形成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 [1] 并购重组支持方向 -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开展上下游并购,收购未盈利优质资产以强链补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 [2] - 鼓励未来产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与技术突破 [2] -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收购优质资产或作为并购标的参与并购重组 [2] 实施机制与市场基础 - 建立覆盖重点领域的并购标的项目库,构建"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市场推荐"推优机制 [2] - 截至8月31日,深圳辖区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42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1.16万亿元 [2]
台基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205.58%
巨潮资讯· 2025-10-22 20:41
业绩概览 - 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668.53万元,同比增长205.58% [1][3]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5.85%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 [3] 财务状况 - 期末资产总计12.61亿元,应收账款1.37亿元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5.30万元 [3] - 流动比率为10.36,短期偿债能力出色 [3] - 付息债务比例为0,偿债压力较小 [3] 盈利能力与成长性 - 当期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3.54%,利润增长显著 [3] -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85.96%,成长能力优秀 [3] - 公司整体经营稳健,财务状况持续改善 [1] 行业前景 - 公司在半导体及元件行业中排名靠前,总体财务评分3.36分 [3] - 随着产业升级和国内芯片自主化进程推进,公司有望进一步强化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3]
前三季度上海外贸逐季向好 9月份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7:26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总值3.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 [1] - 出口额为1.48万亿元,增长11.3%,进口额为1.86万亿元,增长1.1% [1] - 外贸规模呈现逐季阶梯式上行,一、二、三季度进出口规模分别为1.01万亿元(下降2.5%)、1.14万亿元(增长7.2%)、1.19万亿元(增长11.3%) [1] - 9月单月进出口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059亿元,增长12.5%,其中出口增长9.4%,进口增长15% [1] 出口产品结构 - 主要工业品出口表现强劲,集成电路出口1505.4亿元增长10%,通用机械设备出口290亿元增长25%,电气控制装置出口277.2亿元增长20.5% [1] - 绿色航运装备液货船出口206.3亿元,大幅增长82.7% [1] - "新三样"产品出口1121.7亿元,增长6.3%,其中锂电池出口321.5亿元,增长20.7% [1] 市场主体结构 - 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增长主要动力,实现进出口1.32万亿元,增长27.1%,拉动全市外贸增长8.9个百分点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值占全市比重达39.5%,较去年同期提升6.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2] 国际市场分布 - 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显著,对东盟进出口4748.2亿元增长12.5%,对中东进出口1211.3亿元增长22.9%,对非洲进出口1128.5亿元增长32.5% [2] - 对印度进出口741.4亿元增长33%,对墨西哥进出口606.9亿元增长17.4% [2] 进口产品结构 - 产业升级带动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进口高新技术产品6015.8亿元,增长6.4%,增速高于总体进口5.3个百分点 [2] - 关键设备及零部件进口增速突出,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22.6%,电脑及其零部件进口增长16.1%,飞机进口增长120%,飞机零部件进口增长30.2% [2] - 消费品进口3585.4亿元,下降6.5%,但民生类消费品如乳品进口增长19.7%,水果进口增长15.3%,肉类进口增长2.8% [2] - 大宗商品进口2148.1亿元,增长2.5%,其中金属矿砂进口增长10.4% [2]
(走进中国乡村)辽宁盘锦稻香蟹肥迎丰收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7:07
农业生产与丰收情况 - 盘锦水稻迎来丰收年,亩产量相比往年有显著增加 [1] - 盘锦全市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 [3] - 红海滩景区408亩稻田总产量达到44.88万斤 [5] 稻蟹共生模式 - 盘锦是中国稻田养蟹技术发源地,形成稻蟹共生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3][4] - 盘锦中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种植33000亩水稻,全部采用稻蟹共生模式 [5] - 蟹田小爽合作社春天每亩投10斤扣蟹,秋天可产出30斤成蟹,河蟹质量好产量高 [4] 销售与市场表现 - 2025年盘锦新米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运通农场直播间新米上市一周多销量达800余万斤 [3] - 蟹田小爽合作社在“十一”假期河蟹供不应求,最多时一天网上销售约1000单 [4] - 线上线下盘锦新米与河蟹订单持续火爆 [5] 产业升级与品牌价值 - 盘锦大米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红海滩1号”大米被评为首批“辽宁优品” [3] - 盘锦向产业升级发展,红海滩国家水稻公园的巨幅稻田画吸引大量游客,通过旅游体验提升品牌价值 [5] - “1955国营农场”结合水稻种植、科技展示和怀旧体验,带动旅游、研学及农产品销售 [5]
巴西总统卢拉表示愿与中企携手推动可持续发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2 17:00
公司战略与本地化运营 - 公司计划在巴西设立研究院并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2] - 公司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服务化的发展方向 [2] - 公司以巴西为中心辐射南美主要国家,深化本地化运营并加强本土青年人才培养 [2] - 公司在巴西市场经历了从贸易出口、绿地建厂到智改数转网联的发展历程 [2] 业务发展与合作领域 - 巴西欢迎公司积极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进程 [1] - 公司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和数字化转型 [2] - 公司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并践行绿色制造理念 [2] - 公司在巴西已深耕十余年,其巴西银行实现稳健运营 [2]
中国(株洲)硬质材料及工具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6:55
大会概况 - 2025年中国(株洲)硬质材料及工具产业发展大会于10月21日在湖南株洲开幕 [1] - 大会主题为“创新、智造、合作、共赢”,汇聚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多部委相关负责人及500余名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 [1] - 大会由中国钨业协会、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硬质合金产业协会联合主办 [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硬质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6280亿元,其中硬质合金占比超过60% [1] - 金刚石工具细分市场展现出强劲活力,2024年增速为6.1% [1] - 行业已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跨越,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完整产业体系 [1] 株洲产业地位 - 株洲是全国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基地,硬质合金产量占全国行业41% [1] - 株洲高端数控刀片在全国占比75%以上,海外订单销售收入持续稳居全国首位 [1] - 2024年株洲市先进硬质材料产业总产值为561亿元 [1] - 株洲数控刀片、球齿类合金、棒材等主导产品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的半壁江山 [1] - 株洲已建立从上游粉末原料到中游合金生产加工、下游终端产品制造及资源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1] 技术应用与产业合作 - 大会现场发布10项钨行业重大应用,覆盖深井钻探、PCB制造、隧道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泛半导体、3D打印等关键领域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被聘为株洲先进硬质材料产业专家顾问 [2] - 政府、协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围绕项目落地、产业协同、产研融合三大方向签署合作协议 [2]
打造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海淀上庄举行人才论坛
新京报· 2025-10-22 16:26
非遗人才代表马年礁围绕曹氏风筝工艺文化发展作分享发言。与会专家、学者立足宏观视野,聚焦产业 经济能级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等展开深入研讨。海淀上庄镇还为农文旅优质企业授牌。 海淀区上庄镇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办公室就上庄地区发展思路、空间布局、历史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等 方面内容进行了细致介绍,对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项目的发展规划、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随着乡村振兴与人才强国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已成为驱动地区发展的核心要素,上庄镇借海淀区'智汇 ·海淀'人才主题周的东风,锚定人才培育与引进,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海淀区上庄镇党委书 记陈培宇说。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10月22日,记者从海淀区人才工作局获悉,海淀上庄镇举办以"智汇上庄·创享未 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人才论坛活动,在巩固"生态涵养区"定位的同时,全力打造以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 谷为核心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记者获悉,本届上庄人才论坛通过搭建复合型人才聚合平台,吸引和培育既具备专业深度、又懂得创新 管理与市场应用的人才,为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等重点项目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实现以人才振兴推 动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赢局面。 ...
沃特股份:公司将紧抓下游产业升级和材料性能需求提升机遇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5:42
公司战略 - 公司表示将紧抓下游产业升级和材料性能需求提升的机遇[1] -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具备竞争力的高分子材料方案[1] - 公司战略不受国际形势变化影响[1]
从落后到反超全国4.2个百分点,上海外贸出口凭什么“逆袭”
第一财经· 2025-10-22 12:23
前三季度,一方面,上海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为6003.1亿、3257.2亿元,分别下降0.4%、8.1%,合 计占全市外贸总值的27.7%,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非传统市场进出口增长8.7%,贡献率 达87.8%。尤其在出口市场开拓上,对巴西、印度等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增长27.7%,对非洲增长79.2%。 首先,在市场格局的调整中,企业的全球化已从初期的"卖产品"升级为涵盖技术、资本与管理的价值输 出,并在与本地化共赢的思维中实现产业链的系统性落地,同时反向赋能中国的制造转型。 作为工业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电气集团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利润实现"双增长", 其中海外营收已占集团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在高端装备和软件等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及国产化替代的 同时,上海电气在海外市场取得一系列突破。比如,旗下企业成功实现首根自主研发5G70船用低速柴 油机曲轴出口,风电集团接连中标波黑两个风电项目,振华轴承在保加利亚的首个欧洲工厂也进入调试 阶段。 从开局落后全国到大幅反超,上海三季度外贸强势"逆袭"。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增长5.4%,增速超过全国1.4个百分点。其中, 出口增势更加明 ...
上海工业增速逐季提升,三大先导产业“上大分”
第一财经· 2025-10-22 11:49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增长20.3%,增速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3个百分点 [2] 重点行业增长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9% [2]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14.3%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2.1% [2] -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1.0倍,储能用锂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7.9倍 [3] 新兴动能与先导产业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 [3] - 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产值增长11.3% [3] - 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3%,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个百分点 [3]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0.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3.4% [3]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3]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上海正深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创新企业、产业规模、人才数量三个倍增 [4] - 累计培育12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54家上海市先进级智能工厂 [4] - 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6万件,同比增长12.7% [3] 生物医药产业进展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预计今年将突破1万亿元 [4] - 2021至2025年9月,上海获批上市国产1类创新药合计30个,获批上市境内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达45个 [4] - 截至2024年末,上海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83家,7家企业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4][5] 未来产业布局 - 上海提出力争到2027年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 [5] - 目标到2030年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