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李强在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丁薛祥主持会议
新华社· 2025-05-15 20:29
国内大循环战略部署 - 将发展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 以国内大循环稳定性和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 [1] - 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独有优势 需统筹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 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高效联通 以国内大循环牵引国际循环 [2] 国内大循环四大重点方向 - 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打造新产业新赛道 [2] -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完备:加强地区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持续补链强链拓链 增强产业韧性 [2] - 供给需求动态平衡:补齐消费短板 经济政策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2] 经济循环关键举措 - 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外部冲击 稳定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群体 [3] - 提振消费:推动大宗消费升级 激发服务消费潜力 放大新兴消费带动效应 [3] - 扩大有效投资:加快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 大力促进民间投资 [3] - 支持地方打造发展亮点: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产业 依托特色资源创建品牌 [3] 政策执行要求 - 各部门各地区需强化政策实施协同 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3] - 形成竞相发展氛围 开创国内大循环新局面 [3] 地方政府参与 -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及浙江、江西、甘肃省政府代表参会发言 [4]
天津:在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事项
快讯· 2025-05-15 13:30
天津:在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事项 智通财经5月15日电,天津市委常委会5月1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立足"十五五"谋好篇,把握天津在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优势,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在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重大 项目、重点事项,注重站产城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 局。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交通出行便利化水平,加强公共服务、 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协同,唱好京津"双城记",筑牢首都政治、安全"护城河"。统筹好做优增量 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建好用好滨海新区等重点功能承接平台,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因地制宜发展 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链群。完善协同机制,强化联系沟通,加强统筹调度,推动项 目化、清单化落实。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从三方面强化民营企业市场准入
中国化工报· 2025-05-12 09:49
市场准入政策 - 国家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清单进一步缩短 [1] -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集中整治半年后转为常态化推进 [1] - 2024年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遇到准入壁垒问题可通过国家发改委门户网站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专栏反映 [1] 民营企业发展空间 - 国家发改委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2] - 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2] - 2024年国家发改委将在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2] - 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投资布局 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2] - 民营企业可平等使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2] -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的创新与建设 [2] 民营企业服务保障 - 国家发改委加强要素保障 完善民间投资用地 环评等要素和资金保障机制 [2] - 优化民营企业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和服务措施 [2]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和标准制定 [2]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提升 [2]
陕西明确二十五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陕西日报· 2025-05-12 06:59
重点工作任务总计25项,具体包括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探索推进晋陕区域市场一体化、支持 安康和十堰协同发展、提升西咸一体化发展水平,加速西(安)铜(川)、西(安)渭(南)、西 (安)商(洛)、西(安)杨(凌)深度链接融合发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市场准入壁 垒;强化公平竞争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 限制竞争执法,加强反垄断执法;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进一步拓展信用修复"一网通办"受理范围;系统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打通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堵点;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市场信息交互 渠道,制定并动态更新政务服务许可事项清单,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确权和授权运营;推动公共资源 交易平台优化;持续畅通劳动力要素市场,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稳妥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 险关系跨省转移"市级集中"办理,推动公积金异地办理等举措落地;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速数字陕西建设;加快推进资源环境市场建设,组织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履约,推进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抵押贷款业务;健全商品 质量体系,深入 ...
补上“最后的短板”,中部大省猛拼水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21:07
河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河南省计划到203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包括2200公里以上航道(含750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和2亿吨港口吞吐量(含100万标箱集装箱)[2][12] - 2025年定位为"水运发展全面建设年",计划完成投资200亿元,超过湖北湖南两省总和(湖北100亿元、湖南90亿元)[8][10] - 提出"1+4+6"港口布局,以周口港为引领,带动信阳、漯河、平顶山港,并建设郑州港等[10][12] 水运投资与建设进展 - 2024年全国水运建设投资同比增长9.5%至2208亿元,河南水运投资增速达147%(全国第五),远超其他经济大省(增速均低于10%)[3][7] - 2024年河南内河航运投资超前三年的总和,周口港晋升全国37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之一[8][10] - 平顶山港试航成功,贯通长三角的"黄金水道"初步打通,贾鲁河通航工程和郑州港规划推进中[10] 河南水运发展动因 - 河南是唯一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具备"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13] - 2024年河南港口吞吐量仅6085万吨(同比+29.8%),远低于湖北(7.53亿吨)、安徽(6.94亿吨)等中部省份[14] - 水运成本仅为铁路1/2、公路1/5,预计2035年可降低170亿元物流成本和870万吨碳排放[19] 经济转型与挑战 - 河南GDP被四川超越降至全国第六,外贸增速仅1.2%(8201.7亿元),被安徽(8600亿元)取代"中部外贸第一省"[20][21] - 当前港口货物附加值低,临港产业融合不足(如周口港产业链短、集货能力弱)[24][26] - 规划沿河布局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推动与长三角航运融合及"六省七港"联动[27]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5-08 06:15
交通物流行业的重要性 - 交通物流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维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1]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1] - 降低物流成本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降低物流成本的意义 -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能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 [2] - 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和效率可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创新、加强协同衔接和要素保障 [2] - 物流成本下降可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方位扩大内需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2] 交通物流发展成就 - 截至2024年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600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超1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9万公里 [3]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超6.7万公里,民用运输机场超260个,国家物流枢纽总数增至151个 [3] - 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2003年21.4%降至2024年14.1% [3] - 交通物流领域已形成超大规模设施网络、服务市场、技术装备体系和配套生产能力 [3] 交通物流体系短板 - 枢纽配套基础设施不足制约多式联运发展,大型铁路、公路客运枢纽功能体系和布局有待优化 [4] - 综合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和网络韧性需增强,跨交通方式联动协调发展机制待完善 [4] - 运输结构体系不健全,绿色低碳运输发展缓慢,交通领域减排难度较大 [4] - 行业数字化程度较低,企业物流设备和作业系统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不高 [4] - 应急物流体系不完善,应急预案和跨区域组织协调能力不足 [4] 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 -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推进物流枢纽智慧化建设,建设环大中型城市、环重要交通枢纽的物流圈 [5] - 布局高覆盖率物流仓储系统及集疏运配套设施,加强跨区域物流信息协同和联程运输设施建设 [5] - 支持物流细分行业组成联盟,优化基于供应链全链条的物流服务,降低运输成本和库存水平 [5] - 加快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5] - 鼓励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 [6] - 完善立体化物流运输网络,设立各级应急供应链中心,建设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6]
刘宁到郑州中牟新区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5-02 13:44
市场经营管理 - 万邦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节假日期间交易繁忙 强调民生商品保供 确保"菜篮子"供给充足且品种丰富[1] - 提出提升市场精细化管理水平 搭建网络交易平台 规范经营秩序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 科技创新 - 郑州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需提升技术实力和科研水平 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1] - 强调产学研合作 综合开发检验检测、人才培养、标准研制等功能 为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提供全场景检测和研发服务[1] 文旅融合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和建业电影小镇成为全国游客热门目的地 需加强安全保障和景区运营管理[2] - 建议采取预约、限流、错峰措施 动态调整接待能力 同时挖掘历史文化积淀 推出更多"爆款"文旅产品[2] 生态保护 - 雁鸣湖通过水系环境整治和水利工程修复 实现城湖共荣 强调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2]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加强科学规划 促进人湖共生[2] 区域经济发展 - 中牟新区需提速郑开同城化发展 构建以先进制造、文旅文创、现代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 - 强调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跃升——以奋进姿态拼抢二季度之三
河南日报· 2025-05-02 08:04
击鼓催征再出发,担当实干谱新篇。全省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动员部署会安排二季度经济工作,为 扎实做好全省经济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明晰举措。全省上下要准确把握形势,坚定信心决心,锚定重 点任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坚决打赢我省经济发展夏秋季战役。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基础,关键靠实干。聚焦"四 高四争先",以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牵引,着力做好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民生改善、风险 防范、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认清形势,提振信心,奋勇争先,我们定能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 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整体跃升。(河南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杨露露 不久前,河南一季度GDP公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开局良好,成绩殊为不易,再 次证明我们抓重点领域、关键项目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延续这一好的势头,就要持续发力,久久为 功。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全局出发抓住重大关键环节,聚焦关键领域、关键项目、关键抓手,纲举 目张做好各项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跃升。 推动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关键在于统筹兼顾。科技创新、农业生产、营商环境,每一个领域都涉及整 ...
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23:09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4月30日通过,5月20日起施行 [1] - 法律设置专章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明确禁止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限制或排斥民营经济组织 [1] - 规定各级政府需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定期评估并清理妨碍统一市场的政策措施 [2] 公平竞争制度建设进程 - 2016年4月中央提出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国务院印发相关意见推动全国实施 [1] -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1] - 市场监管总局4月20日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正在修订《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 [2]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行动 - 4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委启动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重点针对地方性法规等设立的行政垄断行为 [2] - 清理行动直面地方行政权力介入形成的市场壁垒和落后治理思维 [3] - 法律规定市场监管部门需受理违反公平竞争政策的举报并依法查处垄断行为 [3] 民营经济法律保障机制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处理公平竞争审查违规行为 [3] - 要求查处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尤其是行政权力排除竞争的行为 [3] - 法律实施旨在为民营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推动市场规律有效运行 [3]
操之有方 行之有力 ——以奋进姿态拼抢二季度之二
河南日报· 2025-05-01 07:31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全省召开动员部署会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为确保"时间过半 任务过半"规划路径并做出具体部署 [1] - 围绕稳外贸 促消费 扩投资 强主体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 提高投资效益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重点任务之首 [1] 一季度经济表现 - 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5 9% 高于全国0 5个百分点 [2] - 全省上下坚持开局即决战 起步即冲刺 拼出新气象 干出新作为 [2] 二季度重点工作 - 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监管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3] -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千方百计扩消费 多策并举增加有效投资 [3]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坚持教育 科技 人才一起抓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提升产业链群能级 [3] - 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发展 打造吸引力强的投资场景 发展场景 [3] - 挖潜扩容就业空间 倡导大学毕业生 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3] 发展理念与方向 -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挥改革关键作用 该破的及时破 坚决破 彻底破 [3] - 聚焦"四高四争先" 保持拼抢姿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