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开放发展的中国,世界的机遇和信心
人民日报· 2025-11-14 06:10
(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把钥 匙。 11月10日,第八届进博会在上海闭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 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本届834.9亿美元的按年计意向成交额、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 家企业参展的成绩,均刷新历史纪录。 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指出:"党中央决定,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 这是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标志性举措。"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与稳定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今天,再次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 界经济》,更加深刻感悟到思想的力量。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 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中国将抓紧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 由贸易港进 ...
中欧科创企业探寻合作共赢新机遇(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11-14 06:10
峰会规模与影响力 - 2025年网络峰会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吸引来自157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余名与会者,2700多家初创企业参展,规模与影响力均创历史新高[1] - 峰会为技术转化与产业对接搭建桥梁,据组委会统计,去年有200余家参展初创企业在会后获得融资,总额超7.15亿美元[5] 人工智能与绿色技术应用 - 西班牙初创企业斯塔克未来展示零排放智能摩托车,通过算法优化能量回收率并可定制个性化驾驶模式,体现绿色出行与数字技术融合趋势[1] - 中国公司宇树科技研发的机器人实现从简单预设动作到精准舞蹈呈现的跨越式升级,在结构设计与运动性能上正逐步迈向拟人化新阶段[2] 医疗健康领域的技术赋能 - 医药企业阿斯利康与阿里云合作,依托阿里云大模型通义千问及人工智能工具套件百炼专属版,共同打造药物不良事件报告分析与生成系统[2] - 该系统通过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自动识别、分类并汇总药物安全信息,大幅缩短人工审核时间,将处理效率提升约3倍[2] 中欧数字合作与优势互补 - 葡萄牙贸易投资促进局执行董事指出葡萄牙拥有创造力与设计优势,中国具备产业规模、技术深度与全球执行力,双方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3][4] -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清洁能源等领域,葡中企业务实合作不断推进,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助力葡萄牙增强经济发展韧性[3][4] 新兴市场参与与技术普惠 - 本届峰会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参与度显著提升,在可持续技术、数字支付与农业科技等领域,一批初创企业加速走向国际市场[5] - 网络峰会创始人认为中国在技术向善方面树立典范,开源人工智能模型等技术成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负担的技术路径,有望重塑全球软件生态格局[5]
重庆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巴渝大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人民日报· 2025-11-14 06:05
文章核心观点 - 重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 推动人才工作系统重塑 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1] 政策与人才引进 - 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产业引进培养战略科技创新人才 [2] - 整合实施项目跟投、人才奖励等举措支持重点单位集聚顶尖人才 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伦茨·克劳斯在渝设立中国首个诺奖工作站 [2] - 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 2024年以来吸引青年留渝来渝71.2万人 [3] - 迭代实施博士后创新发展政策 年均招收博士后超1000名 博士后留渝率达90% 较2020年增长10个百分点 [3] - 实施卓越工程师、"满天星"软件人才培养专项 每年新增卓越工程师及后备人才1万余名 目前工程师总数达55万人 [3] - 升级"巴渝工匠"行动 高技能人才增至179.5万人 较"十三五"末增长72%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等会议 建设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4] - 推进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才联合培养 落地重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4] - 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试点 发布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213项 [4] - 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 联合开展161项技术攻关 实现两地4万多名专家资源共享共用 [4][5] 科创平台建设 - 金凤实验室建成具有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8个 集聚科研人员691人 其中院士团队7个 [6] - "十四五"时期金凤、嘉陵江、明月湖3个重庆实验室挂牌建设 市级以上创新基地平台达到1297家 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 [6] - 实施一流学科建设专项 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 8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7] - "十四五"时期重庆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185万人 全市三大主导产业70%以上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来自重庆职业院校 [7] - 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9123家、科技型企业达7.56万家 分别是2020年的2.1倍和2.8倍 [7] 创新创业生态与服务 - 布局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 例如为光动量公司参股投入550万元 支持其3个月内成立 公司年产值超2000万元 [8][9] - 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目录+计分"双通道分类评价体系 累计认定新重庆人才超12万人 [9] - 将高校用于奖励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至80%以上 试点单位赋权转化知识产权391件 累计金额达到4.1亿元 [9] - 人才港投用两年来 已集聚创新创业人才1100余名 在孵人才企业524家 [9] - 开发投用"渝才荟"应用 压缩评审时长30天以上 73项服务一网通办 支撑重点产业引进人才2万余人 [10]
三棵树实木水漆板通过新产品鉴定 科技创新助力“好房子”建设,绿色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人民日报· 2025-11-14 05:57
新产品鉴定与行业地位 - 公司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共同研发的"智能仿生实木肌理水性涂料饰面板"(商品名:实木水漆板)通过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新产品鉴定 [2] - 新产品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工程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多位行业专家组成,鉴定认为产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此次鉴定标志着公司在高品质饰面人造板的自主研发与制造领域迈出了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的坚实一步 [2] 产品技术与性能突破 - 产品集成运用高清数码扫描、实木肌理仿真数码转印、3D压膜同步对纹、耐黄变净味水性涂料涂装四大关键技术 [4] - 产品首次在工业化量产的饰面板上实现了纹理、色彩、图案、微观肌理的跃升,精准复刻原木的自然凹凸形态与温润触感 [4] - 产品甲醛释放量为0.008mg/m³,优于国家标准GB/T 39600—2021规定的最高等级ENF级(限量≤0.025mg/m³)[4] - 产品在耐划痕、耐黄变、耐脏污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符合国家标准,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量及可溶性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绿色产品限值 [4] 市场定位与战略意义 - 实木水漆板是公司旗下高端环保板材品牌三棵树小森板的拳头产品,该品牌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施工、服务于一体 [2] - 产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保、耐用和真实质感的全方位追求,助力家居行业从"材料供应商"向"健康生活方式的共建者"转型 [3] - 产品旨在解决传统饰面板长期存在的"像而不真"、触感生硬、易黄变、环保性能参差不齐等行业瓶颈 [3] - 产品实现工业化量产后可有效减少对珍稀原木的依赖,服务"好房子"建设,助推家居行业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 [2][5] 未来发展前景 - 实木水漆板已成为高端定制家居市场的优选材料,为行业提供了一套可规模化复制的高品质环保板材范本 [5] - 公司未来将持续推动我国家居新材料领域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跃升 [5]
最新GDP!华东地区30强城市洗牌:青岛增速7.86%,温州反超徐州,南昌突破5700亿!
搜狐财经· 2025-11-14 04:50
华东地区整体经济表现 - 区域内30座重点城市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区域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1] - 青岛以7.86%的增速领跑第一梯队,温州凭借新兴产业崛起实现对徐州的超越,南昌经济总量首次突破5700亿元 [1] - 杭州、金华等城市经济增速超过10%,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 [9] - 华东地区30强城市的研发投入强度平均值攀升至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9] 青岛市经济发展 -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达7.86%,经济总量为13373.47亿元,增量974.37亿元 [1][2] - 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经济总量三分之一以上,高达33% [1] - 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产业集群产值实现12%的增长 [1] - 西海岸新区总投资超千亿元的120个重点项目落地,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1] - 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逆势上扬8.2%,新开辟18条“一带一路”航线,拉动进出口总额增长11% [2] 温州市经济发展 - 前三季度经济总量为7414.38亿元,增量682.38亿元,名义增长率10.14%,成功超越徐州 [3][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幅高达17% [4] - 电气、鞋服等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利润率提升3.2个百分点 [4] - 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正泰集团光伏组件海外订单激增40% [4] - 民间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达67%,吸引超千家科技型企业入驻,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4% [5] 南昌市经济发展 - 经济体量首次突破5700亿元大关,增量340.34亿元,增速6.3% [3][6] - 华为江西总部落地带动上下游企业新增投资超200亿元 [6] - 制造业税收贡献增长14%,江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2% [9] - 兆驰半导体产能扩张拉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9] - 南昌至九江都市圈城际铁路网密度提升30%,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9] 其他重点城市亮点 - 杭州市前三季度经济总量16900.22亿元,增量1685.22亿元,增速11.08%,数字经济占比高达48% [2][9] - 金华市前三季度经济总量5289.65亿元,增量776.55亿元,增速17.21%,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5% [3][9] - 绍兴市前三季度经济总量6416.32亿元,增量525.39亿元,增速8.92% [3]
上交所:让国际投资者“看得清、投得稳”
中国证券报· 2025-11-14 04:02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各位国际投资者,投资科创板就是投资中国科技创新,就是投资中国科技产业的未来,是分享中国科 创企业发展红利的最好途径。"傅浩在会上呼吁。 在傅浩看来,科创板有着很强的国际基因,有着对国际投资者友好的投资生态,正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 的市场。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经营呈现国际化特征。二是科创板外资参与度越 来越高。三是科创板公司普遍比较重视与国际投资者的交流,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把国际投资者放在重 要位置。与此同时,科创板以制度创新持续发挥资本市场"试验田"功能,必将吸引和培育更多优秀的世 界级科技企业,未来会涌现出更多科技创新的企业明星。 展望未来,傅浩表示,科创板将以更加成熟的市场生态赋能科技进步,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 代化。上交所热忱欢迎更多外资机构和长期资本投资科创板,布局中国科技产业,共享中国新质生产力 发展红利,共促全球科创资本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11月13日,上交所副总经理傅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 集活跃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也在持续加快。上交所将继续立足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进一 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以 ...
向全球资本递出投资中国“寻宝图”
期货日报网· 2025-11-14 00:27
会议概况 - 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主题为“价值引领、开放赋能——国际资本投资并购新机遇” [1] - 大会吸引来自欧美、亚太及中东等地区的百余家知名投资机构、近400名代表注册参会 [1] 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方向 - 上交所将聚焦催生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关键制度,引导资本投向前沿技术、先进制造和未来产业 [2] - 将聚焦培育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2] - 将聚焦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强化分红回购,以增强投资价值 [2] - 将聚焦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跨境投融资渠道,丰富国际化产品体系 [2] - 将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科技赋能监管,完善全链条风险监测预警与处置机制 [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果 - 上海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近180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分之一 [2] -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海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模和活跃度持续上升 [2] - “十四五”时期沪港通累计成交9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275% [2] 上海未来发展举措 - 上海将以更高质量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3] - 将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集聚全球投资,深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境内外机构来沪展业 [3] - 将更好地统筹开放与安全,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交流协作,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3] 宏观经济与行业展望 - 预计非金融行业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约13%,各行业盈利增速均将有所回升 [3] - 预计2026年中国GDP实际增长可能会维持在5%左右,地产周期对经济增长的拖累将逐步下降 [4] - 投资、消费仍有一定的回升动力,高科技相关的资本投入有望加速,包括AI、高端制造等领域 [4] - 在政策利率和贷款利率明显下行的加持下,中国资产价格重估将走向纵深 [4] 并购市场观点 - 并购市场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是市场发现企业价值的投资蓝海,也是世界投资中国未来的黄金通道 [4] - “十五五”规划建议打开了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是投资中国的“寻宝图” [4]
沪市债券新语丨春秋航空时隔九年重返交易所债券市场 “25春秋K1”发行“紧盯”科技研发
新华财经· 2025-11-13 23:28
债券发行概况 - 春秋航空成功发行2025年首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25春秋K1”,规模8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98%,全场认购倍数达3.03倍,发行效果超预期 [1] - 此次发行为公司自2016年“16春秋01”发行后,时隔九年重返交易所债券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7] - 本期债券将被纳入科创债ETF指数,开创航空公司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的先河 [9] 融资目的与背景 - 发债主要考虑未来的资本性开支(如飞机及发动机购置)和贷款偿还需要,同时旨在优化债务结构,增加杠杆 [7] - 发行得益于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监管机构的政策支持以及公司获得的AAA主体信用评级 [7] - 公司曾于2020年获50亿元公司债额度但未发行,今年8月再次获20亿元额度注册并完成此次发行 [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春秋航空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首批民营航空公司之一,2015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注册资本约9.8亿元 [2] - 公司定位于低成本航空经营模式,凭借价格优势吸引对价格敏感的自费旅客和追求高性价比的商务旅客 [2]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运营133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在飞航线共251条(国内192条,国际及地区59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之一 [6] 科技创新投入与应用 - 公司自视为一家“非传统意义的IT公司”,拥有两个研发中心,全职IT专业人员接近600人,核心系统均为自主研发 [8] - 2025年上半年完成DeepSeek R1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应用于民航安全风险分类等场景,财务板块基本实现AI自动化审核,提升工作效率 [8] - AI技术广泛应用于飞行员排班、航线编排、收益管理、AI个性化登机牌、无接触式服务等场景,并通过算法优化飞行路径以减少碳排放 [9] 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业务发展将在安全生产前提下,聚焦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控 [10] - 航线布局将加强核心运营基地运力投放,加大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并向二、三线市场继续下沉,挖掘“小众旅游目的地”潜力 [10] - 公司对东北亚市场的布局已超过2019年水平,未来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为国人提供更多飞行选择 [11]
大麦娱乐发布中期业绩:多元布局驱动业务结构性升级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
北京商报· 2025-11-13 22:33
财务业绩摘要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收入约人民币40.47亿元,同比增长33% [1] - 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5.20亿元,同比增长54% [1] -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人民币13.3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IP衍生业务收入人民币11.60亿元,同比增长105% [1] - 剧集制作部分收入约人民币4.84亿元,同比增长约人民币4.23亿元 [2] 业务板块表现 -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和IP衍生业务表现突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1] - 核心业务阿里鱼收入实现超过100%的同比增长,利润基本实现翻倍 [1] - 大麦平台交易总额稳中有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 - 淘票票市场份额稳定 [2] - 灯塔AI实现电影全链路服务,完成超600个项目的评估和服务 [2] 运营数据与市场地位 - 报告期内大麦演出顺利完成2500余场大型演出的现场服务,服务场次同比增长19% [1] - 大麦平台用户规模已达3亿 [1] - 平台接入影院12000+、场馆20000+、热门景点项目10万+ [1] - 公司出品与主宣发的电影《捕风追影》摘得2025暑期档票房季军 [2] - 剧集工作室重点储备项目超20部 [2] 战略与管理层观点 - 公司得益于线下娱乐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多元业务布局 [2] - 公司在演出、IP衍生、影视投资制作、科技创新等领域前瞻性地构建了多极增长引擎 [2] - 在IP零售品牌运营方面,阿里鱼联合上游版权方及潮玩品牌方开设了多家国内首店 [1]
齐鲁银行:关于2025年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3 22:11
债券发行核心信息 - 齐鲁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 [1]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40亿元,为3年期固定利率品种,票面利率为1.83% [1] - 债券于2025年11月11日簿记建档,并于2025年11月13日发行完毕 [1]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期债券的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1] - 资金将优先用于投向科技创新类企业的贷款项目,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