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
搜索文档
“K金之王”潮宏基冲刺港股:被宝格丽、历峰控告侵权,时尚女包销售持续下滑
经济观察网· 2025-09-21 22:43
公司港股IPO计划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主营黄金珠宝首饰业务 有"K金之王"之称 [1] - IPO募资重要用途包括在海外开设自营店 计划2028年底前在海外开设20家自营店 [4] - 计划在香港设立新办事处 作为海外营运总部 [4] 市场地位与业务特点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 按销售收益计算 公司2024年在中国时尚珠宝市场名列第一 市占率1.4% [2] - 公司主打东方文化和IP联名设计珠宝 拥有12个全球顶尖IP包括库洛米 美乐蒂 哆啦A梦 蜡笔小新 小黄人 侏罗纪公园等 [2] - 按每年新开加盟店数量计算 公司2024年是中国内地增长最快的珠宝品牌 [2] - 2024年公司珠宝业务首度落户海外 截至2025年年中在马来西亚 泰国及柬埔寨有四家海外珠宝店 [2] 知识产权诉讼情况 - 公司涉及与宝格丽的商标和商品设计侵权纠纷 宝格丽2024年7月提起诉讼 要求连带赔偿500万元 案件于2025年2月19日和3月14日开庭审理 尚未作出一审判决 [3] - 历峰国际2024年9月因类似事由提起诉讼 要求共同赔偿500万元 广东潮汇网络承担300万元连带责任 [3] - 2025年6月苏州中院裁定将历峰国际诉讼拆分为两个案件审理 [3] - 2025年7月25日苏州中级法院针对手镯产品案件作出判决 公司需共同赔偿历峰国际100万元 广东潮汇网络在40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4]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6日向江苏省高级法院提起上诉 预计诉讼负债最佳估计区间为70-130万元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8亿元 同比增长10.48% [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4亿元 同比下降41.91% [6] 菲安妮业务状况 - 公司2012至2014年分多次完成对菲安妮有限公司的收购 形成商誉11.63亿元 [6] - 收购菲安妮以来累计商誉减值准备达6.58亿元 [6] - 2024年再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77亿元 [6] - 2022-2025年上半年菲安妮平均同店销售呈现整体下降趋势 [7] - 2022财政年度及2023财政年度菲安妮录得平均同店销售增长20.5% [7] - 2024财政年度录得平均同店销售减少21.8% [7] - 2025年前六个月平均同店销售减少15.5% [7]
3亿多买亏损上亿公司!400亿晶晨股份增长放缓,港股IPO还稳吗?
搜狐财经· 2025-09-20 18:38
公司财务表现 - 晶晨股份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8.33% 但2025年上半年增速降至10.42% [5] - 净利润增速从2024年上半年的96.06%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7.12% [5] - 公司上半年营收规模达33.3亿元 [5] 重大收购交易 - 晶晨股份以3.16亿元收购芯迈微半导体公司 [1][3] - 被收购方芯迈微在一年半时间内亏损超1.3亿元 [1] - 芯迈微营收规模仅67万元 [1] - 交易产生高额商誉 芯迈微上半年末净资产3590万元与收购价3.16亿元差额全部计入商誉 [7] 股权交易结构 - 创始人孙滇直接和间接持有芯迈微60.57%股权 但交易对价仅112万元 [3] - 孙滇个人直接持有的21.8%股权采取0元转让方式 [3] - 其他持股39.43%的股东获得3.15亿元交易对价 [3] 战略动机分析 - 收购旨在补全通信技术短板 包括蜂窝通信、光通信和Wi-Fi领域布局 [5] - 芯迈微拥有6款芯片流片技术并已实现小规模营收 [5] - 通过技术整合提升港股IPO估值预期 港股市场重视技术潜力 [5] 行业竞争环境 - Wi-Fi射频芯片市场竞争激烈 已有卓胜微、唯捷创芯等成熟企业 [5] - 行业产品迭代速度快且存在价格战压力 [5] - 芯迈微作为新进入者营收规模仅60余万元 面临较大竞争挑战 [5] 交易潜在影响 - 芯迈微亏损状态可能拖累晶晨股份净利润表现 [5] - 若芯迈微持续亏损 高额商誉存在减值风险并影响财务报表 [7] - 收购时机正值公司港股IPO关键阶段 可能影响估值预期 [1][5]
上市超募后仅两年,业绩大变脸,现要再次募资19亿元……
IPO日报· 2025-09-19 08:34
发行方案概述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89亿股A股股票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3亿元[1] - 资金用途包括14.3亿元收购卢森堡铜箔100%股权 2亿元用于铜箔添加剂用电子化学品项目 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 - 发行对象尚未确定 关联交易情况将在发行结束后披露[1]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卢森堡铜箔成立于1960年 主营高端电子电路铜箔研发生产 核心产品为HVLP和DTH 终端应用于AI服务器 5G基站和移动终端[4] - 2024年收入13370万欧元 净利润-37万欧元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4499万欧元 净利润167万欧元[5] - 2024年亏损主因高阶产品处于起量阶段 欧洲电价高企 新增产能折旧摊销及财务费用较高[5] - 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改善源于高阶产品放量 产能利用率提升及成本优化[6] 收购交易细节 - 标的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约1.26亿欧元 收购价格1.74亿欧元 存在净资产增值[6] - 交易预计在合并报表中形成商誉 若经营不及预期可能产生商誉减值风险[6] - 公司称收购将助力电子电路铜箔领域快速跃升 实现"锂电+电子电路"双领域领先[6] 资金需求与财务状况 - 铜箔行业属资金密集型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 原材料价值高 高端产品研发投入大[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3.55% 2025年1-6月财务费用率2.60% 压制经营业绩[9] - 募集资金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补充流动资金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9] 公司经营业绩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78.05亿元 同比增长19.51% 但归母净利润-2.45亿元(上年为1.33亿元) 扣非净利润-2.37亿元(上年为6903.36万元)[1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99亿元 同比增长66.82% 归母净利润3870.62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10] 历史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3年8月17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8.91亿元 净额17.64亿元[8] - 原拟募集12亿元用于28000吨/年高档电解铜箔建设项目 研发项目及流动资金 超额募集5.64亿元用于琥珀新材料年产5万吨高档铜箔项目[8]
业绩三连降,25亿元商誉高悬:东诚药业分拆“烧钱核药”赴港续命|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9-18 20:1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同比下滑 降幅分别为8.41%、8.58%和12.42% [4] - 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1.75%和12.35%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4亿元 同比下降2.60% 归母净利润8865.25万元 同比减少20.70% [4] 业务板块分析 - 原料药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7.02% 其中肝素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 同比下降8.90% [4] - 核药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5.03亿元 同比增长0.78% 但毛利率从72.95%降至67.27% [5] - 18F-FDG单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12亿元 占核药业务总收入的42.15% [5] 分拆上市计划 - 拟分拆子公司蓝纳成赴港交所主板上市 [3] - 蓝纳成为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创新研发公司 所有产品管线均处于研发阶段 [1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始终为零 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99亿元和-1.8亿元 [11] 对赌协议情况 - 投资方签署业绩对赌协议 约定完成临床进度及取得IND批件等承诺业绩 [12] - 若累计未完成两项以上承诺业绩 投资方有权要求回购 [13] - 2025年6月底长期应付款-回购投资成本由期初8.85亿元增至11.12亿元 [13] 商誉风险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商誉余额24.99亿元 占净资产比例55.7% [15] - 收购烟台大洋形成1.25亿元商誉已全额计提减值 [16] - 收购中泰生物形成2.83亿元商誉 2021年计提减值1.93亿元 [16] - 云克药业5.84亿元商誉2022年计提减值8010.46万元 [16]
琻捷电子冲刺IPO:花上亿元买的资产 次年就商誉减值超7000万元 交易对手还是公司间接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7:24
上市申请与公司背景 - 车规级芯片公司琻捷电子科技以特专科技公司身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寻求根据上市规则第18C章上市 [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04百万元 223百万元 348百万元和157百万元 业务规模较小 [2] - 报告期内亏损额分别为人民币205百万元 356百万元 351百万元和143百万元 尚未实现盈利 [2]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2] 销售模式与客户结构 - 销售模式分为分销和直销两种 [2] - 2025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户F为股东旗下附属公司 贡献总收入22.9% 是前五大客户中唯一直销商 [1][3][5] - 2024年客户F贡献总收入25.2% [3] - 分销商数量从2023年末480家下降至2024年末182家 2025年上半年末进一步降至119家 [2] - 2024年退出分销商356家 新增58家 2025年上半年退出97家 新增34家 [2] - 前五大客户中直销客户数量从2022年 2023年的3家 降至2024年2家 2025年上半年仅1家 [3] 重大收购事项 - 2022年以总价约人民币126百万元收购聚洵半导体100%股权 转让方包括科隆股份和张智才等 [1][6] - 收购产生商誉人民币76.1百万元 为可识别净资产42.1百万元与现金对价118.2百万元之间的差额 [6] - 2023年对聚洵半导体全额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人民币76.1百万元 原因为其业务和财务表现 [7] - 科隆股份2021年以人民币49.4百万元收购聚洵半导体51%股权 2022年以人民币59.7百万元出售给琻捷电子 并获分红款15.3百万元 产生收益23.1百万元 [12] 股权交易与关联方 - 收购聚洵半导体交易对手方张智才 蒋宇俊 华秋电子 嘉立创 上海禅生在交易完成前的2022年4月 9月成为琻捷电子间接股东 [1][9][10][12] - 上述交易对手通过共青城英锐创合伙企业持有琻捷电子1.96%股份 该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公司执行董事徐红如全资拥有的公司 [9][11][12] - 共青城英锐创成立于2022年3月 2022年4月正式入股琻捷电子 [12]
琻捷电子冲刺IPO:花上亿元买的资产,次年就商誉减值超7000万元,交易对手还是公司间接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7:08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琻捷电子以特专科技公司身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寻求根据上市规则第18C章上市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1.04亿元(2022年) 2.23亿元(2023年) 3.48亿元(2024年) 1.57亿元(2025年上半年) [2] - 同期亏损额分别为2.05亿元(2022年) 3.56亿元(2023年) 3.51亿元(2024年) 1.43亿元(2025年上半年)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2] 客户结构变化 - 客户F(股东旗下附属公司)在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均为第一大客户 分别贡献总收入的25.2%和22.9% [3]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中仅客户F为直销客户 其余四家均为分销商 [2][5] - 分销商数量从2023年末的480家下降至2024年末的182家 再降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119家 [2] - 2024年退出分销商356家 新增仅58家 2025年上半年退出97家 新增仅34家 [2] 收购与商誉减值 - 2022年以总价1.26亿元收购聚洵半导体100%股权 交易对手包括科隆股份 张智才等 [1][6] - 收购初始确认商誉7610万元(现金对价1.182亿元与可识别净资产4210万元的差额) [7] - 2023年对聚洵半导体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610万元 原因为业务和财务表现未达预期 [7] - 科隆股份2021年以4940万元收购聚洵半导体51%股权 2022年以5970万元出售给琻捷电子 并获1530万元分红款 产生收益2307万元 [12] 股权交易关联关系 - 交易对手张智才 蒋宇俊等通过共青城英锐创间接持有琻捷电子1.96%股份 [9][12] - 共青城英锐创成立于2022年3月 2022年4月入股琻捷电子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公司董事徐红如全资拥有的公司 [12] - 股权转让交易于2022年3-5月进行 交易对手在交易完成前已成为公司间接股东 [1][12]
捷强装备推4690万跨界并购 标的估值溢价1656%承诺三年赚5500万
长江商报· 2025-09-18 15:35
收购交易概述 - 捷强装备拟以现金4690万元收购山东碳寻新材料有限公司51%股权 交易完成后山东碳寻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1] - 山东碳寻整体估值为1.03亿元 评估增值率高达1656.72% [1][4] - 交易对手方承诺2025年至2027年山东碳寻净利润累计达5500万元 且任一年度净利润不为负数 [1][5]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山东碳寻2024年营业收入1765.27万元 净利润85.79万元 2025年前五月营业收入6410.03万元 净利润612万元 [5] - 截至2025年5月末总资产1.03亿元 总负债9718.23万元 净资产586.32万元 资产负债率达94.3% [5] - 存在待清偿资金拆借合计1481.75万元 约定2025年12月31日前清偿 [5] 公司主营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亏损868.66万元 同比下降798.61% [3][8] - 核辐射监测设备销售收入7832.70万元 同比上升19.50% 生物检测设备销售收入347.82万元 同比上升126.68% [9] - 液压动力系统销售收入261.75万元 同比下降89.11% 其他核生化安全装备及配件销售收入1621.46万元 同比上升90.08% [9] 历史业绩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3099.48万元、-1742.56万元、-6790.42万元、-2.78亿元 [7] - 连续三年半累计亏损3.72亿元 2022年以来未实施现金分红 [3][9] - 2022年和2023年两次筹划重组卡迪诺科技均未成功 [8] 战略转型动机 - 收购山东碳寻是公司跨界进入纳米级碳材料领域的重要举措 [1][4] - 公司主要从事核生化安全装备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 [4] - 本次交易基于对纳米级碳材料领域的前沿调研 旨在扩大收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 [9]
星徽股份拟用15.38亿公积金补亏 净利四年半亏23.3亿负债率近90%
长江商报· 2025-09-12 07:34
财务表现 - 近四年半净利润累计亏损23.3亿元 [2][9]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从36.6亿元持续下降至15.1亿元 同比降幅分别为33.74%、35.77%、30.85%和7.13% [5] - 2024年净利润亏损4.6亿元 主要因计提商誉减值2.74亿元、诉讼预计负债1.23亿元及所得税费用增加5004万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6亿元同比下降9.38% 净利润亏损1013.67万元 [7] - 2025年上半年亏损主因诉讼计提非经常性损益-1939.61万元 [8] 资本结构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资产负债率达89.93% [2][12] - 2021-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77%、92.52%、70.52%和89.61% [11] - 使用盈余公积2692.86万元和资本公积15.11亿元合计15.38亿元弥补母公司累计亏损 [2][3]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1.33亿元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精密五金制造(滑轨、铰链)与跨境电商(智能小家电、电源设备等) [4][6] - 2024年金属制品业务收入9.81亿元同比增长23.44% 跨境电商收入5.06亿元同比下降37.32% [5] 股权质押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质押1.32亿股 占其持股比例87.51% 占总股本28.74% [2][16] - 实际控制人谢晓华累计质押8370万股 占其持股81.86% 占总股本18.28% [15] - 一致行动人星野投资质押4790万股 占其持股99.53% 占总股本10.46% [16] - 8020万股质押用于公司及子公司融资担保 5140万股用于个人融资 [16] - 谢晓华半年内到期质押550万股(占持股5.38%)对应融资余额2000万元 [17] 股权变动 - 一致行动人星野投资以4.5元/股协议转让3200万股(占总股本6.99%)予王晓东 总价款1.44亿元 [13]
罗曼股份跨界收购遭监管问询高溢价并购智算公司藏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9-05 18:41
收购交易概况 - 罗曼股份以1.96亿元现金收购上海武桐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39.2308%股权 [1] - 交易后标的公司整体估值达5.13亿元 较账面价值增值4.84亿元 增值率高达1687.42% [2] - 交易采用"业绩对赌+股份质押"结构 武桐科技关联方以1.83亿元受让罗曼股份5.04%股权并质押给实控人作为业绩补偿担保 [3]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武桐高新成立于2023年12月 成立时间极短 [2] - 公司主要从事AIDC算力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业务 与罗曼股份主营景观照明业务属完全不同的行业领域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94.10万元 净利润为-108.57万元 [2] 业绩承诺与估值 - 标的公司承诺2025年至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 与当前亏损业绩形成巨大反差 [2] - 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 估值结果引发市场广泛质疑 [2] - 监管部门要求公司说明业绩承诺测算依据及合理性 [3] 交易风险因素 - 收购整合风险显著 公司坦言无相关行业管理经验 运营管理和协调整合能力面临考验 [3] - 交易将形成较大金额商誉 若标的公司经营出现不利变化将直接冲击上市公司利润 [3] - 业绩补偿承诺方上海八荒成立于2025年7月29日 各合伙人尚未完成实缴出资 履约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3] 监管关注 - 上交所就收购事项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 要求对交易进行说明 [1] - 监管部门关注交易各方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 [3] - 公司近年跨界动作频频 从元宇宙到新能源 再到智算中心业务 [3]
罗曼股份跨界收购遭监管问询 高溢价并购智算公司藏风险
新浪证券· 2025-09-05 17:38
收购交易概况 - 罗曼股份以1.96亿元现金收购上海武桐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39.2308%股权 使标的公司整体估值达5.13亿元[1] - 交易增值率高达1687.42% 较账面价值增值4.84亿元[2]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武桐高新成立于2023年12月 成立时间仅20个月[1][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94.10万元 净利润亏损108.57万元[2] - 主要从事AIDC算力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业务 与罗曼股份景观照明主业属于完全不同的行业领域[2] 业绩承诺与评估 - 标的公司承诺2025年至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 与当前亏损业绩形成巨大反差[2] - 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得出5.13亿元估值 引发市场广泛质疑[2] 交易结构特点 - 交易设计复杂 涉及"业绩对赌+股份质押"结构[4] - 武桐科技关联方以1.83亿元受让罗曼股份5.04%股权 并质押给实控人孙建鸣作为业绩补偿担保[4] 监管关注重点 - 上交所发出监管工作函 要求说明收购事项的合理性[1] - 监管部门要求公司说明业绩承诺测算依据及合理性 以及交易各方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4] 整合与运营风险 - 公司坦言无相关行业管理经验 运营管理和协调整合能力面临考验[3] - 本次收购将形成较大金额商誉 若标的公司经营出现不利变化将直接冲击上市公司利润[3] 承诺方履约能力 - 业绩补偿承诺方上海八荒成立于2025年7月29日 各合伙人尚未完成实缴出资[3] - 担保方履约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业绩补偿能力存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