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

搜索文档
阳光诺和(688621.SH):收购朗研加码创新,“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位一体
国盛证券· 2025-05-22 1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拟收购朗研100%股权,有望提高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完善战略布局,形成新盈利增长点,实现“CRO+创新研发+医药工业”产业布局,提高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1] - 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272.1783万股,占股本总额2.43%,激励对象127人,设置了2025 - 2026年的业绩考核目标 [2] - 公司构建“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位一体业务生态体系,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多款重磅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3] - 考虑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变化,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2.88、3.55亿元,对应增长31.3%、23.8%、23.0%,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X、18X、15X [11]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业务布局 - 拟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实现自主研发产品孵化和实施,增加医药工业板块业务 [1] - 全资子公司诺和晟泰在多肽创新药领域有STC007、STC008项目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与艺妙神州合作的ZM001注射液在细胞治疗领域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在改良型新药研发领域有3款口服缓释制剂处于临床阶段,4款计划2025年提交IND申请 [8] - 经皮递送研发平台(TDDS)成果显著,与日本KANEKA公司合作,引进先进透皮贴剂技术,在研项目覆盖多个领域 [9] 公司激励措施 - 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设置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 [2] 公司创新合作 - 与华为云合作建设“多肽分子大模型平台”,依托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技术,实现多肽药物设计智能化、高效化,推进核心管线临床转化 [10]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2.88、3.55亿元,对应增长31.3%、23.8%、23.0%,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X、18X、15X [11] - 给出2023A - 2027E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EPS、净资产收益率、P/E、P/B等财务指标数据 [12] - 给出2023A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13]
联邦制药:UBT251已授权给诺和诺德,动保/胰岛素稳健增长-20250520
天风证券· 2025-05-20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疗保健业/药品及生物科技,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13.2港元,目标价格18.77港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抗生素主业集采影响边际出清、整体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稳定;胰岛素及动保业务竞争力强,有望带动主业稳定增长;UBT251 1B期数据良好并完成和诺和诺德的授权,减重领域潜力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性抗生素龙头,代谢/兽药多元化增长 - 联邦制药1990年成立,2007年在香港上市,形成制剂、原料、生物、动保四大业务板块,股权结构稳定,蔡氏家族是实际控制人 [15][16] - 2024年公司收入137.59亿元,同比上升0.1%,扣非归母净利润26.60亿元,同比下降1.5%,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且费用率持续下降 [27][29][31] - 公司在多地拥有生产基地,在建的动保及原料药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达产后新增年产值超50亿元 [33][34][36] - 截至2025年3月25日,公司多个在研产品处于不同阶段,2026年起部分产品有望陆续上市 [38][41] 减重:UBT251已实现授权,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已进入临床 - 多肽药物具有多种优势,市场规模稳健增长,全球预计2030年达1418亿美元,中国预计2025年达182亿美元 [43][46] - 全球超重/肥胖问题严峻,GLP - 1类药物可调节血糖、延缓胃排空、产生饱足感,其市场成为焦点,国内仿制药研发热情高涨 [48][52][57] - 单分子多重受体激动剂有优势,多个医药公司研发多靶点受体激动剂,Retatrutide和CagriSema有不同的减重效果 [63][64][69] - UBT251是靶向GLP - 1/GCG/GIP的胃肠道激素类似物,中国Ib期临床试验结果卓越,已授权给诺和诺德,有望成为有竞争力的减肥创新分子 [77][80][85] 胰岛素:集采接续政策稳定,后续有望实现良好增长 - 胰岛素分三代,集采后用量和三代胰岛素使用比例提升,接续采购中选价稳中有降,规则有变化 [87][89][90] - 联邦制药6个采购组均有品种中标且全为A类,目前有多个胰岛素品牌,在集采政策稳定、成本可控下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96][97][100] 动保:产品矩阵丰富,在研管线品种丰富 - 全球和中国动保市场规模均呈增长趋势,驱虫药及疫苗占市场主导 [101][102][104] - 联邦制药动保业务全产业链发展,与牧原股份合作,制剂业务以畜类为主,有5大明星产品 [105][109][113] - 公司动保在研管线丰富,预计2025年19款制剂上市,2026 - 2028年每年超10款获批,有望带动业务加速增长 [116][118] 抗生素: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稳定,上下游一体化优势明显 - 抗生素市场中β - 内酰胺类份额大,青霉素工业盐和6 - APA是关键中间体和原料药 [119][121][124] - 我国是青霉素工业盐主要生产国,其行情有周期性,6 - APA主要用于阿莫西林合成 [126][129]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体收入为145.24/139.87/145.80亿元,同比增长5.56%/-3.70%/4.23%;归母净利润为29.07/25.57/27.62亿元 [6]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分别给予主业2025年6x PE、创新药领域20x PE,目标市值341.02亿港元,对应目标价18.77港元/股 [7]
联邦制药(03933):UBT251已授权给诺和诺德,动保、胰岛素稳健增长
天风证券· 2025-05-20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市值 341.02 亿港元,对应目标价 18.77 港元/股 [7][156][1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抗生素主业集采影响边际出清、行业景气度有望稳定,胰岛素及动保业务竞争力强带动主业增长,UBT251 数据良好并完成授权,减重领域潜力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7][156] 各部分总结 综合性抗生素龙头,代谢/兽药多元化增长 - 公司成立于 1990 年,2007 年在港上市,有制剂、原料、生物、动保四大业务板块,销售网络覆盖全球 [15] - 2024 年公司收入 137.59 亿元,同比升 0.1%,扣非归母净利润 26.60 亿元,同比降 1.5%,因集采、研发和环保成本上升 [27] - 公司在多地有生产基地,动保、原料药等在建项目预计 2025 年建成,达产后新增年产值超 50 亿元 [33][34][36] - 公司研发聚焦内分泌/代谢及自免领域,多款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部分有望 2026 - 2030 年上市 [38][41] 减重:UBT251 已实现授权,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已进入临床 - 多肽药物优势明显,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稳健增长,预计 2030 年全球达 1418 亿美元,2025 年中国达 182 亿美元 [43][46] - 全球超重/肥胖问题严峻,GLP - 1 类药物可调节血糖、延缓胃排空、产生饱足感,市场潜力大,专利到期催生国内研发热潮 [48][52][58] - 单分子多重受体激动剂是 GLP - 1 药物发展方向,三靶点药物优势多,多个品种处于临床阶段 [63][64][69] - UBT251 是靶向 GLP - 1/GCG/GIP 的类似物,中国 Ib 期试验 12 周体重下降 16.6%(安慰剂修正后),已授权给诺和诺德,有望成有竞争力的减肥创新分子 [80][81][85] 胰岛素:集采接续政策稳定,后续有望实现良好增长 - 胰岛素分三代,集采后用量增加、结构升级,接续采购中选价稳中有降,市场竞争更公平 [87][89][90] - 联邦制药 6 个采购组品种均以 A 类中选,集采收入超 6.8 亿元,成本低、政策稳,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96][100] 动保:产品矩阵丰富,在研管线品种丰富 - 全球和中国动保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驱虫药及疫苗占主导 [101][102][104] - 联邦动保主营经济型和伴侣型动物药品,形成“南、北、中”布局,与牧原合作成立河南联牧 [105] - 公司有 17 款制剂申请注册、11 款临床,预计 2025 年 19 款上市,2026 - 2028 年每年超 10 款获批,业务有望加速增长 [116][118] 抗生素: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稳定,上下游一体化优势明显 - 抗生素市场中β - 内酰胺类份额大,青霉素工业盐、6 - APA 等是主要原料药和中间体 [119][121] - 联邦制药是青霉素产业链领导者,6 - APA 市占率 45%,阿莫西林原料药占半数市场,成本低,中间体和原料药业绩稳定 [136][137] - 2024Q4 国内抗生素制剂需求波动,公司部分制剂纳入集采,2024 年抗生素制剂收入同比降 10% [140][143] 盈利预测和估值 - 关键假设包括减重、胰岛素、动保和抗生素业务的发展前景,预计 2025 - 2027 年总体收入 145.24/139.87/145.80 亿元,归母净利润 29.07/25.57/27.62 亿元 [149][150][155]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分别给予主业 2025 年 6x PE、创新药 20x PE,目标市值 341.02 亿港元,对应目标价 18.77 港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56][157]
医药行业CXO+2024%Q1业绩综述:拐点已现,积极配置250514
浙商证券· 2025-05-19 19: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XO基本面拐点已现,看好小分子/大分子CDMO商业化订单持续兑现、多肽&寡核苷酸&ADC CDMO等业务发展下的CDMO投资机会,以及本土创新药支持政策推进下的临床CRO投资机会 [6][6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复盘 - 本土:2024.12.31 - 2025.04.30,医疗研发外包指数涨0.82%,跑赢医药生物(申万)指数0.64pct,药明生物、药明合联等表现较好 [5][13] - 海外:同期Lonza及LABCORP领涨,跨国CXO公司中仅Lonza对CDMO业务2025年指引相对乐观,其他临床前和临床CRO收入增长预期分化 [5][18] 财务分析 - 成长性:2024Q1 - 2025Q1较多CXO龙头收入YOY环比逐季提升,2025Q1单季度收入YOY平均值重回正增长达8.2%,部分公司2025Q1收入YOY重回10 - 20%甚至超20% [5][26] - 盈利能力:2025Q1平均毛利率30.9%(同比+1.1pct),部分公司下滑,部分提升;平均扣非净利率8.0%(同比+12.5pct),部分公司提升明显 [5][31] - 运营效率:存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整体趋稳,随着订单执行和产能利用率提升,运营效率有望逐渐提升 [5][36] 思考与展望 - PE/VC投融资:处于底部区间,全球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季度金额平稳触底,叠加IPO改善和BD交易火爆,有望驱动需求端复苏 [6][45] - IPO融资:美股触底,港股回升,A股2024年放缓,H股2024年放缓后2025年至今回升,美股2024年保持稳定 [6][50] - 供需:2025Q1代表CXO公司资本开支波动,在建工程仍在高位,企业对产能扩张预期乐观,多布局新业务 [6][54] - 订单:龙头保持不错增长,凯莱英、康龙化成等公司订单表现良好,有望驱动经营向上 [6][56] - 机构持仓:有所提升但仍处相对低位,看好新业务驱动下的仓位提升趋势 [6][60] 投资策略 - 拐点已现,积极配置,推荐临床CRO泰格医药等,多肽和小分子CDMO龙头药明康德等,经营效率望进入拐点的CXO康龙化成等 [6][66]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1.27%,百济BTKPROTAC启动头对头3期临床
长城证券· 2025-05-19 18: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利好政策频出,行业景气度有望稳步复苏 短期内,前期受医药反腐和集采影响较大的院内市场,有望逐步复苏,建议关注制剂板块优质标的 中长期看,创新疗法具备较大增量和替代需求,国产BIC/FIC创新药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国产替代和走向国际均具备广阔空间,建议关注管理效率优异、产品管线优质的制药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药生物板块行情一览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涨幅为1.27%,跑赢沪深300指数0.16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中排名第11位 [1][7] - 二级子板块中,中药II上涨1.73%;医疗服务上涨1.45%;化学制药上涨1.44%;生物制品上涨1.16%;医疗器械上涨0.89%;医药商业上涨0.01% [1][7]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行业涨幅为0.43%,跑输恒生综合指数1.63个百分点,在12个行业大类涨跌幅中排名第9位 [11] - SW化学制药中,拓新药业、永安药业等领涨,江苏吴中、泽璟制药 - U等领跌 [3][12] - SW中药II中,ST九芝、以岭药业等领涨,长药控股、健民集团等领跌 [3][14] - SW生物制品中,荣昌生物、安科生物等领涨,智翔金泰 - U、百济神州 - U等领跌 [3][18] - SW医药商业中,荣丰控股、中国医药等领涨,老百姓、一心堂等领跌 [3][20] - SW医疗器械中,尚荣医疗、拱东医疗等领涨,科华生物、美好医疗等领跌 [3][22] - SW医疗服务中,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领涨,金凯生科、泰格医药等领跌 [3][24] 本周行业重点新闻 - 5月15日,百济神州启动BGB - 16673 vs Pirtobrutinib头对头III期研究,旨在评估其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26][27] - 5月14日,艾伯维宣布FDA已批准c - Met靶向ADC药物telisotuzumab vedotin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用于治疗特定肺癌患者 艾伯维还在开展一项III期研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29][30][31] - 5月14日,葛兰素史克宣布以高达20亿美元收购efimosfermin alfa,该药物是潜在同类最佳FGF21长效类似物,可用于减少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肝脏脂肪等 [32][33] 本周行业重点公告 - 翰宇药业与深圳碳云智肽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GLP - 1R/GIPR/GCGR三重激动剂多肽创新药物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多肽创新药物用于代谢性疾病治疗领域 [36][37] - 泽璟制药递交的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治疗重度斑秃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这是该药物第二个申请新药上市的适应症 该药物还在开展多个免疫炎症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39][40]
诺泰生物(688076):25Q1高于预告中枢 看好多肽、寡核酸业务持续兑现
新浪财经· 2025-05-08 20:2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5亿元,同比增长57.21%,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148.19%,扣非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142.60%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58.96%,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30.10%,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31.79% [1] - 2024Q4实现收入3.73亿元(+14.96%),归母净利润5414万元(-23.98%),扣非归母净利润5314万元(-33.37%) [2] - 2024年毛利率67.68%(+6.71pp),净利率24.61%(+8.60pp) [2] 费用结构 - 2024年销售费用6197万元(+7.53%),费用率3.81%(-1.77pp) [2] - 2024年管理费用2.91亿元(+30.62%),费用率17.89%(-3.65pp) [2] - 2024年研发费用2.27亿元(+82.12%),费用率14.00%(+1.92pp) [2] - 2024年财务费用1844万元(+59.12%),费用率1.14%(+0.02pp) [3] 业务板块表现 - 自主产品2024年收入11.29亿元(+79.49%),达成多个战略合作,产能释放有望持续贡献增长新动能 [4] - C(D)MO业务2024年收入4.94亿元(+22.34%),大订单逐步交付,2025年有望持续 [5] - 公司与欧洲某大型药企签约1亿美元CDMO长期供货合同已开始交付 [5] 产能与战略合作 - 第四代规模化吨级601多肽车间建成投产,可实现单品年产5吨以上 [4] - 新建602多肽车间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将再释放多肽产能5吨/年 [4] - 寡核苷酸吨级商业化生产车间于2024年底动工,预计2025年10月完成建设,将形成年产寡核苷酸1000公斤,PMO100公斤、PEG偶联环肽200公斤的产能 [4] - 签订国内多个重磅GLP-1创新药原料药及制剂战略合作,并与MNC达成多肽动物创新药CDMO战略合作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76亿元、32.18亿元、45.76亿元,增速分别为40.06%、41.42%、42.19%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9亿元、7.55亿元、10.27亿元,增速分别为38.20%、35.09%、36.02% [5]
原料药巨头、医药平台多策略布局市场
广州日报· 2025-05-02 12:27
诺泰生物业务表现与战略布局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6.25亿元,同比增长57.21%,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148.19% [2]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超六成,达10.26亿元 [1][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达130.1% [2] - 公司多肽原料药产品涵盖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原研厂家为诺和诺德 [2] - 多肽行业需求旺盛,优质产能稀缺,公司前瞻性布局产能 [2] 诺泰生物市场拓展策略 - 全球布局覆盖新兴市场,包括东南亚、南美、俄罗斯等 [2] - 已与全球多家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 [2] - 通过灵活贸易安排降低影响因素 [2] - 采用客户弹性定价策略锁定利润率 [2] - 通过技术革新持续降本 [2] 美团医药健康业务动态 - 美团平台部分进口慢病用药搜索量显著增长,如辉瑞阿诺新日环比增长翻倍 [3] - 晖致旗下立普妥、络活喜搜索量突破年度月均峰值 [3] - 美团自营大药房覆盖1224个进口原研药产品 [3] - 平台启动多项举措确保进口药供给稳定、价格稳定 [3]
奥锐特:2024、2025Q1业绩点评:制剂驱动高增长,新兴业务蓄势待发-20250429
浙商证券· 2025-04-29 09: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均较快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更快,得益于核心原料药业务稳健发展以及制剂业务快速放量,看好公司高竞争壁垒、丰富产品梯队以及第二增长曲线共振的稀缺性 [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6亿元(YOY 16.89%),归母净利润3.55亿元(YOY 22.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51亿元(YOY 34.25%) [2] - 2025Q1营收4.02亿元(YOY19.78%),归母净利润1.19亿元(YOY45.3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3亿元(YOY37.51%) [2] 成长性分析 2024年业务拆分 -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11.41亿元(YOY 7.73%),其中心血管类收入4.32亿元(YOY 43.81%),抗肿瘤类收入2.12亿元(YOY -13.31%),女性健康类收入1.26亿元(YOY -33.11%),呼吸系统类收入1.91亿元(YOY 16.80%),神经系统类收入0.68亿元(YOY -7.46%),抗感染类收入0.25亿元(YOY 34.49%) [2] - 制剂业务收入2.20亿元(YOY 144.87%),地屈孕酮片终端覆盖增加,截至2024年底已在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挂网,进院6660家(含社区门诊) [2] - 贸易业务收入1.11亿元(YOY 5.81%) [2] 2025 - 2027年展望 - 原料药方面,存量优势品种销售量有望稳健增长,高壁垒品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以及小核酸商业化生产线已建成,2025年有望贡献更大弹性 [3] - 制剂业务方面,地屈孕酮片预计2025年持续快速放量,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包装片、恩扎卢胺片、多替拉韦钠片等后续品种有望陆续获批,带动制剂业务维持较高速增长 [3] 盈利能力 2024年情况 - 销售毛利率为58.56%(同比提升2.64pct),销售净利率为24.04%(同比提升1.14pct),得益于高毛利率的制剂业务占比提升以及部分原料药产品毛利率改善 [4] - 销售费用率为8.84%(同比提升0.86pct),预计是地屈孕酮片相关销售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为9.92%(同比下降0.92pct);管理费用率为11.53%(同比下降1.91pct);财务费用率为 -1.11%(同比提升0.19pct) [4] 2025年展望 - 高毛利率制剂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有望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进一步改善;随着地屈孕酮片及后续制剂品种的推广,销售费用率可能有所提升;考虑创新研发投入,预计研发费用率也有所提升,整体主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14、1.45、1.77元/股,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19倍PE,2025 - 2027年公司特色高壁垒原料药及制剂品种商业化有望支撑收入、利润稳健增长,小核酸&多肽领域的技术以及产品布局有望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476|1843|2194|2580| |(+/-) (%)|16.89%|24.89%|19.05%|17.6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55|462|589|720| |(+/-) (%)|22.59%|30.26%|27.49%|22.12%| |每股收益(元)|0.87|1.14|1.45|1.77| |P/E|24.41|18.74|14.70|12.04|[10] 三大报表预测值 资产负债表 |项目(百万元)|2024|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533|2047|2364|2858| |现金|769|1001|1371|1915| |交易性金融资产|300|300|300|300| |应收账项|350|410|478|548| |其它应收款|4|5|6|7| |预付账款|3|4|4|5| |存货|590|625|679|734| |其他|31|20|21|24| |非流动资产|1831|2059|2205|2297| |金融资产类|0|0|0|0| |长期投资|0|0|0|0| |固定资产|607|948|1204|1385| |无形资产| - | - | - | - | |在建工程|161|198|221|252| |其他|195|202|206|211| |资产总计|3877|4423|5063|5830| |流动负债|532|594|645|692| |短期借款|20|50|60|70| |应付款项|359|368|382|391| |预收账款 其他|7|8|10|12| |非流动负债|147 1014|168 1012|194 1012|219 1013| |长期借款|116|116|116|116| |其他|898|897|896|897| |负债合计|1546|1606|1657|1705| |少数股东权益|0|0|0|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332|2817|3406|4125| |负债和股东权益|3877|4423|5063|5830|[11] 利润表 |项目(百万元)|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476|1843|2194|2580| |营业成本|612|735|849|978| |营业税金及附加| - | - | - | - | |营业费用|10|12|15|17| |管理费用|130|188|224|263| |研发费用|146|192|224|261| |财务费用|(16)|(12)|(15)|(14)| |资产减值损失|23|2|2|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2|2|2| |投资净收益|3|3|3|3| |其他经营收益|5|4|4|4| |营业利润|410|533|680|829| |营业外收支| - | - | - | - | |利润总额|(3)|(3)|(3)|(3)| |净利润|355|462|589|720| |少数股东损益|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55|462|589|720| |EBITDA|491|614|774|932| |EPS(最新摊薄)|0.89|1.14|1.45|1.77|[11] 现金流量表 |项目(百万元)|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332|437|549|684| |净利润|355|462|589|720| |折旧摊销|85|46|62|75| |财务费用|(16)|(12)|(15)|(14)| |投资损失|(3)|(3)|(3)|(3)| |营运资金变动|31|(18)|(29)|(39)| |其它|(118)|(37)|(54)|(54)| |投资活动现金流|(727)|(271)|(204)|(164)| |资本支出|(614)|(232)|(179)|(129)| |长期投资|0|0|0|0| |其他|(113)|(39)|(25)|(34)| |筹资活动现金流|734|65|25|24| |短期借款|(20)|30|10|10| |长期借款|55|0|0|0| |其他| - | - | - | - | |现金净增加额|699|35|15|340|[11]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 - | - | - | |营业收入|16.89%|24.89%|19.05%|17.60%| |营业利润|24.12%|29.92%|27.44%|21.9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59%|30.26%|27.49%|22.12%| |获利能力| - | - | - | - | |毛利率|58.56%|60.12%|61.33%|62.08%| |净利率|24.04%|25.08%|26.85%|27.89%| |ROE|16.51%|17.95%|18.94%|19.11%| |ROIC|14.21%|16.50%|17.22%|17.24%| |偿债能力| - | - | - | - | |资产负债率|39.87%|36.32%|32.73%|29.24%| |净负债比率|9.15%|10.68%|10.94%|11.23%| |流动比率|3.85|3.98|4.43|5.11| |速动比率|2.74|2.93|3.38|4.04| |营运能力| - | - | - | - | |总资产周转率|0.46|0.44|0.46|0.47| |应收账款周转率|4.63|4.86|4.95|5.03| |应付账款周转率|2.64|2.68|3.06|3.06| |每股指标(元)| - | - | - | - | |每股收益|0.87|1.14|1.45|1.77| |每股经营现金|0.82|1.08|1.35|1.68| |每股净资产|5.74|6.93|8.38|10.16| |估值比率| - | - | - | - | |P/E|24.41|18.74|14.70|12.04| |P/B|3.71|3.07|2.54|2.10| |EV/EBITDA|15.62|12.28|9.28|7.13|[11]
多肽业务贡献业绩增量 药明康德一季度净利同比增近九成
证券日报· 2025-04-29 02:40
业绩表现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6.55亿元,同比增长20.96%,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93.9亿元,同比增长23.1%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2亿元,同比增长89.06% [3]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23.3亿元,同比增长47.1% [4] 业务板块 - 化学业务收入73.91亿元,同比增长32.87%,其中TIDES业务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87.6% [1][4] - 测试业务收入12.92亿元,同比下降4.04% [1] - 生物学业务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8.25% [1] 地区分布 - 美国客户收入63.8亿元,同比增长28.4% [1] - 欧洲客户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6.2% [1] - 中国客户收入15.3亿元,同比下降1.3% [1] - 其他地区客户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 [1] 业务模式与产能 - 公司采用"一体化、端到端"CRDMO业务模式,化学业务增长突出 [2] - 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已达41000L,预计2025年底提升至100000L [4] - TIDES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05.5%,成为新增长点 [4] 行业趋势 - 多肽兼具小分子化药及生物药优点,需求具备爆发潜力 [4] - 多肽大规模制备工艺研发能力存在不足,商业化产能受限 [4] - 药企对多肽CDMO服务及原料药供应需求有望提升 [4]
博瑞医药:专注代谢药物研发,管线新增口服BGM0504与Amylin类似物
德邦证券· 2025-04-2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经营符合预期,研发费用增加影响业绩;2025年一季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受抗病毒类产品、抗真菌类原料药、其他类原料药、技术收入及在建工程转固等因素影响 [5] - 公司专注代谢类药物研发赛道,管线新增BGM0504口服制剂与BGM1812;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实现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与沪深300对比,博瑞医药1M、2M、3M绝对涨幅分别为11.71%、17.10%、48.00%,相对涨幅分别为15.09%、21.46%、49.19% [4]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83亿元(+8.74%),归母净利润1.89亿元(-6.57%),扣非净利润1.81亿(-3.12%);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26.8%),归母净利润1296万元(-79.8%),扣非净利润803万元(-87.5%)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将实现营收14.44/16.41/18.89亿元,同比增长12.6%/13.7%/15.1%,实现归母净利润2.53/2.97/3.63亿元,同比增长33.7%/17.6%/22.0% [5] 研发管线 - 24年年报新增口服BGM0504片剂与创新药BGM1812,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BGM0504注射液2型糖尿病治疗和减重两项适应症已获国内Ⅲ期临床试验伦理批件,美国Ⅰ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最后一例参与者出组 [5][9] BGM0504口服剂型 - 多肽类药物口服存在技术壁垒,全球仅有极少数口服多肽药物获批上市;口服多肽GLP - 1与小分子GLP - 1各有优缺点,博瑞口服多肽是在注射版BGM0504基础上实现口服化 [9][10][14] BGM1812 - 胰淀素(Amylin)在维持血糖水平方面有重要作用,有望和GLP - 1类药物联用增强减重效果;博瑞医药的BGM1812是Amylin类似物,处于临床前阶段 [17][18]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盈利能力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维持在58.6%,净利润率分别为17.5%、18.1%、19.2% [21] - 偿债能力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0%、46.3%、43.3% [21] - 经营效率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应收帐款周转天数为80.0天,存货周转天数为250.0天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