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搜索文档
奢侈品牌降价求生:推出小件亲民品类吸引客流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9:30
奢侈品行业趋势 - 奢侈品需求增长放缓 奢侈品牌推出价格更亲民的小型配饰以吸引顾客到店消费 [1] - 多达四分之一的奢侈品牌正在采取这一策略来吸引顾客 [1] - 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 奢侈品价格平均每年上涨12% 导致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1] 产品策略调整 - 尽管在皮具、鞋履和成衣等品类推出更平价的产品难度较大 但一些品牌正在想办法解决 尤其通过使用纺织品 [1] - 路易威登集团旗下的罗意威推出售价280欧元的抽绳袋 采用类似海绵的布料制成 而其经典皮包售价5200欧元 [1] - 品牌还在推出价格更低的时尚珠宝、眼镜和美妆等新品类产品 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1] 行业表现预测 - 贝恩公司估计2023年和2024年 价值3640亿欧元的个人奢侈品行业将流失5000万客户 [2] - 继去年零增长后 今年奢侈品行业可能萎缩2%至5% 如果不算疫情期间 这将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2] - 中国市场的增长停滞也对行业表现产生影响 [2] 行业高管变动 - 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被任命为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在一个倾向于闭环运营的行业中 这一举措被视为"好举措" [2] 行业挑战 - 汽车和奢侈品行业面临类似挑战 包括增长放缓和利润率承压 [3]
Labubu哪有泡沫?溢价是中国企业应得的奖励
虎嗅· 2025-06-18 11:33
Labubu现象的本质 - Labubu从潮玩公仔演变为奢侈品配饰,市场定位发生"升维"跃迁[7][8] - 其价值脱离玩具功能属性,转向社交身份符号,类似奢侈品箱包市场逻辑(400亿美元总规模中奢侈品占比200-300亿)[8][9] - 溢价本身成为使用价值,通过稀缺性实现社交资本和身份识别功能[34][36] 消费者行为分析 - 职业炒家以投资回报为目标,自愿参与击鼓传花游戏而非被割韭菜[14][15] - 主流消费者购买动机是"当下体验"而非升值预期,2万元高价对应的是文化事件参与感[19][21] - 盗版无法复制正统性验证体系,仿制品对核心玩家群体无效[31][33] 市场结构演变 - 品类奢侈品化后市场规模扩大2-3倍,由溢价用户而非刚需用户主导[9] - 泡泡玛特不应被130亿美元的玩具市场天花板限制,类比计算机与算盘市场差异[11] - 中国品牌正突破成本诅咒,华为(硬科技)与Labubu(软文化)形成溢价双路径[42][43] 产业升级意义 - 创造文化IP的能力标志价值链顶端突破,Labubu完成从产品出海到文化IP出海的跨越[44][45] - 溢价能力反映中国制造新叙事,民族情感(华为)和潮流符号(Labubu)构成双重护城河[40][47] - 全球性文化符号的建立证明中国公司开始赚取品牌溢价而非代工利润[46]
老铺黄金:“黄金爱马仕”还能“壕”多久?
36氪· 2025-06-18 09:30
差异化定位与商业模式 - 公司通过古法手工黄金工艺切入高端细分市场,定位为"中国古法手工金器",与传统大众黄金首饰形成差异化 [5] - 古法工艺包括花丝、錾刻、鎏金、烧蓝等传统宫廷工艺,设计感强且具有中国文化属性 [5] - 采用奢侈品打法,通过限量供应营造稀缺性,产品溢价来自工艺而非原材料 [5][12]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自产比例接近60%,高于行业水平,核心工艺和高溢价产品自主控制 [7] - 设计-研发-生产高度自控,每年推出新品超200款,推新频率远超同行 [8] - 熟练工匠人数2023年大幅增长,产能利用率控制在100%左右 [11] - 小批量生产策略导致部分热门款经常出现2-3个月短缺 [9] 营销与渠道策略 - 营销费用90%以上用于线下门店和销售人员,仅3%用于传统广告投放 [14] - 抖音话题播放量超3亿,小红书浏览量近5亿,主要来自用户自发分享 [15] - 买手群体通过折扣代购和社交平台推广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15][16] - 门店数量5年仅从18家增至37家,全部位于重奢商场 [18] - 门店设计采用中式古典奢华风格,VIP贵宾室提供定制化服务 [19] 财务表现与成长空间 - 2024年店均营收2.2亿元,接近卡地亚等国际品牌水平 [28] - 国内潜在开店空间67家(含港澳),较当前有近一倍提升空间 [22] - 海外计划2025年在新加坡开设首店,未来2-3年东南亚开5家 [25] - 假设未来4年单店营收翻倍至4.4亿元,对标爱马仕等品牌 [28] - 2025年起未来3年收入端复合增速预计34% [29] 黄金存货与现金流特点 - 2024年现金性利润17亿元,但经营活动消耗34亿元,出现17亿运营窟窿 [33] - 存货价值增加28亿元,利润全部用于购买黄金原材料 [35] - 黄金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业务,当前业绩受益于金价上涨周期 [37] - 自由现金流为负,估值需考虑黄金周期性影响 [38] 行业定位与挑战 - 开辟了黄金高端细分市场,但尚未建立真正的奢侈品溢价 [39] - 产品涨价仍锚定金价上涨,与奢侈品独立定价权有本质区别 [39] - 品牌积淀与国际奢侈品相比仍有差距,需时间检验 [40]
老铺黄金(下):“黄金爱马仕”还能“壕”多久?
海豚投研· 2025-06-17 21:41
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通过古法手工工艺切入高端黄金市场,与传统黄金饰品形成差异化竞争[4] - 公司采用奢侈品运营模式,通过控制产能、渠道和营销策略营造稀缺性[6][13][26] - 当前业绩增长主要来自门店扩张和单店营收提升,但估值已反映未来成长性[27][39][56] - 公司商业模式仍受黄金价格周期影响,尚未建立真正的奢侈品定价权[54][55] 差异化定位 - 老铺放弃传统金饰大众市场,专注古法黄金工艺开辟高端细分市场[4] - 古法工艺包括花丝、錾刻等传统手工技法,产品兼具文化属性和时尚调性[4][5] - 虽非独创工艺,但先发优势明显,正逐步建立"老铺=奢侈品"的心智[5] 运营策略 - 自产比例达60%,核心产品自主生产确保工艺控制权[7] - 设计团队薪酬为行业3倍,年推新品超200款,推新频率远超同行[8] - 采用小批量生产策略,部分热门款经常出现阶段性短缺[10] - 熟练工匠人数与需求增长同步,产能利用率控制在100%左右[12] 营销渠道 - 营销费用90%用于线下门店,仅3%用于广告投放[16] - 通过买手群体实现社交裂变,抖音话题播放量超3亿,小红书浏览量近5亿[17][19] - 5年仅新增19家门店,全部进驻重奢商场,保持渠道稀缺性[23] - 门店设计采用中式古典奢华风格,与产品工艺形成呼应[24] 成长空间 - 国内潜在开店空间67家,较当前37家仍有近一倍提升[28] - 2025年将开设新加坡首店,计划2-3年内在东南亚开5家店[30] - 当前店均营收2.2亿元,目标对标奢侈品4-4.5亿元水平[38] - 预计未来3年收入复合增速34%,利润增速40%[39][44] 商业模式特点 - 业绩与黄金价格高度相关,存货占成本比重达82%[46][47] - 经营现金流为负,利润主要用于购买黄金原材料[42][47] - 产品涨价仍锚定金价上涨,尚未建立独立定价权[54] - 需经历完整金价周期测试品牌力,当前估值未给奢侈品溢价[55][56]
开云集团新CEO将来自雷诺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9:4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北京报道 欧洲时间6月16日,开云集团对外官宣,董事会批准任命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为集团首席执行 官。这意味着,原先由创始人之子弗朗索瓦-亨利·皮诺(François-Henri Pinault)担任二十年的CEO之 职,终于要让位于职业经理人,皮诺本人则保留董事会主席一职,开云集团的治理体系发生重大变革。 这一消息日前就在媒体间疯传,坊间传言开云集团内部两高管有可能接任CEO,但最终结果是开云集团 从外部请来"新和尚念经"。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即将掌舵开云集团的CEO竟毫无时尚行业履历,而是现 任雷诺集团CEO。这场人事变动震动法国股市,官宣当天,开云集团欧股股价收涨11.76%,雷诺欧股 股价则收跌8.69%。 来自汽车行业的救火队长 开云集团表示,今年9月9日将召开股东大会,重点表决两项议案:一是任命卢卡·德·梅奥为集团董事, 二是批准在新的治理架构下的薪酬政策。若相关议案获得通过,卢卡·德·梅奥将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就 职。 据悉,弗朗索瓦-亨利·皮诺本人推动了这项决策,他希望开云集团的治理架构做出重大变革,将董事会 主席与CEO角色分开是这个架构 ...
美美力诚再现江湖:金融城48套房产4.44亿起拍
搜狐财经· 2025-06-17 12:58
美美力诚资产拍卖 - 力诚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名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999号1栋商业房产及地下车位将于7月5日10时进行司法拍卖,起拍价约4.44亿 [1] - 拍卖房产为1-4层共48套商业用房,建筑面积合计26911.61m²,目前空置,产权仍登记在成都大鸿置业有限公司名下 [3][7] - 对比2020年首次拍卖起拍价4.54亿,本次降价约1000万 [11] 项目背景与风险 - 该房产为美美力诚未开业的首座店,2018年租赁方四川贝格润科在装修中违规拆除建筑主体结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8] - 项目位于金融城板块,周边1.5公里内有SKP、银泰in99等6个综合体,商业氛围浓厚但拍卖前景被业内认为不乐观 [3][5] 公司历史与土地交易 - 2008年力诚股份联合大鼎置业、鑫达地产成立成都大鸿置业,以2.24亿竞得高新区43亩地块开发首座项目 [7] - 2012年力诚股份向大鸿置业购买首座二期48套商业用房及168个车位,但拖欠尾款5243万导致未办理分户产权 [7] 美美力诚发展历程 - 1999年创始人陈龙获得菲拉格慕中国首个分销权,开启奢侈品经营 [13] - 2003年更名为"成都美美力诚",2004-2007年相继引入Gucci、Cartier等奢侈品牌成都首店 [16][17] - 2015年挂牌新三板后受IFS/太古里冲击资金短缺,2017年终止挂牌,2020年破产注销 [17][20] - 2022年力诚国际贸易股份被法院裁定破产,2024年营业执照被吊销 [20]
男领导最爱的战袍,跌下神坛
凤凰网财经· 2025-06-16 23:09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定位为轻奢男装品牌,目标客户为月薪3万以上的中年男性及体制内人群,品牌忠诚度高[7] - 2024年销售额达40亿元,毛利率高达77%,超越七匹狼(49.7%)并接近爱马仕、LVMH等奢侈品牌水平[7][10] - 主打产品为1500元价位的POLO衫,经典款定价1380元,高端系列达2680元,强调"耐穿性为普通衣服三倍"[11][13][15] 产品设计与竞争优势 - POLO衫设计针对亚洲人体型:缩短领口长度、收紧腰线掩盖腹部,提供高亮度色彩选择[12][13] - 上装销售占比近50%,2022年确立"T恤小专家"品牌印记[13] - 功能性卖点突出:防晒指数50+、不起球不缩水的纤维面料,搭配高端服务如奉茶等[11][16] 渠道策略与品牌营销 - 门店布局聚焦机场、高铁站、高尔夫球会所等高端场景,强化品牌联想[24] - 广告投放选择传统财经杂志、高尔夫频道及户外媒体,避开年轻化数字渠道[24] - 形成"体制内始祖鸟"效应,通过公务员及国企领导圈层实现"人传人"式传播[17] 财务数据与增长瓶颈 - 2024年营收40.04亿元同比增13.24%,但净利润7.81亿元同比下滑14.28%,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下滑[27][28] - 2025年Q1净利润3.31亿元同比续降8.47%,存货8.88亿元同比增28.2%[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5亿元同比骤降42.1%,加权平均ROE从20.31%降至15.65%[28] 战略转型与挑战 - 2023年斥资7亿元收购百年奢侈品牌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目标打造全球奢侈品集团[32] - 面临李宁、FILA、迪桑特等品牌在高尔夫细分市场的竞争,女装及童装领域存在短板[29] - 启用95后代言人丁禹兮,创始人谢秉政之子谢邕接任总经理,推动年轻化与国际化[34][35]
男领导最爱的战袍,跌下神坛
盐财经· 2025-06-16 17:30
公司概况 - 公司总部位于广州番禺区南村镇,是一家定位轻奢的服装品牌,年销售额达40亿元[4][6] - 品牌英文名Biemlfdlkk辨识度不高,但目标客户为月薪3万以上、对价格不敏感的男性及体制内中年群体[4][6] - 2020年以来毛利率保持在70%以上,2024年达77%,高于七匹狼(49.7%)及国际奢侈品牌(70%左右)[7][12][13] 产品策略 - 主打POLO衫品类,占营收近50%,定位"T恤小专家",价格区间780-2680元[18][21] - 设计针对亚洲人体型:缩短领口、收紧腰线、高亮度纯色,掩盖中年男性身材短板[19] - 产品强调功能性,如防晒指数50+、耐穿性为普通衣服3倍,导购服务提供增值体验[16][17][23] 目标市场 - 核心客户为35-55岁男性(40岁以上占35%),月支配收入超3万,包括公务员、企业主及事业单位中高层[29] - 通过机场/高铁门店、高尔夫频道广告构建高端联想,78%VIP客户实际不打高尔夫[37][38][39] - 形成体制内"社交货币"效应,用户忠诚度高且复购率高[25][26][2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0.04亿元(+13.24%),但净利润7.81亿元(-14.28%),上市以来首度下滑[45][47] - 2025年Q1净利润3.31亿元(-8.47%),存货8.88亿元(+28.2%),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42.1%[46][47] - 市值较峰值缩水超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31%降至15.65%[8][47] 战略转型 - 2023年斥资7亿收购百年奢侈品牌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目标打造全球奢侈品集团[49][54] - 启用95后代言人丁禹兮,签约00后粉丝群体,实施长期年轻化战略[11][64][65] - 创始人谢秉政之子谢邕出任总经理,90后高管曾任职伊藤忠商事纺织纤维业务[61][62] 竞争环境 - 李宁、FILA、迪桑特等品牌抢占高尔夫服饰市场,FILA女性用户及童装线形成差异化优势[48] - 国内服装市场趋于饱和,奢侈品集团构建需全球化运营能力,目前收购品牌仍以国内销售为主[56][59][60]
泡泡玛特赛道开始大堵车
36氪· 2025-06-16 11:46
泡泡玛特市值与行业地位 - 泡泡玛特市值从300亿港币反弹至超3700亿港币,一年半股价涨超12倍,创始人王宁财富身家超过1500亿元 [1] - 公司2024年收入达130多亿元,远超同行52TOYS的6.3亿元和TOP TOY的9.8亿元 [8][11][12] - 泡泡玛特国内市占率8.5%,自有IP毛利率达66.8%,显著高于依赖授权IP的竞争对手 [11][14] 量子之歌跨界潮玩案例 - 在线教育公司量子之歌股价从2.16美元涨至9.24美元,区间涨幅327.78%,复制泡泡玛特上涨曲线 [3] - 通过2.35亿元收购Letsvan 61%股权快速切入潮玩赛道,获得WAKUKU等IP资源 [3] - 采用"潮玩+名人营销"模式,联合乐华娱乐杜华推广WAKUKU IP [4][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52TOYS递交港股上市申请,获万达电影关联方1.44亿元C+轮融资,但2022-2024年累计亏损1.95亿元 [8][9] - TOP TOY计划分拆赴港融资3亿美元,2024年门店达280家,年营收9.8亿元超越52TOYS [9][11][12] - 行业呈现集中化趋势,泡泡玛特等头部企业吸食市场量能,中小企业面临出清 [15] 潮玩行业新逻辑 - 商业模式从盲盒成瘾驱动转向IP情感价值驱动,泡泡玛特已形成4个10亿级和13个亿级自有IP矩阵 [14] - 奢侈品化运作提升溢价能力,Labubu等IP被炒作成时尚单品,但可持续性存疑 [16] - 行业呈现类似空调业的集中化特征,头部玩家通过规模效应提升盈利效率 [15] 行业发展趋势 - IP开发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自有IP占比决定企业毛利率水平和可持续性 [11][14] - 线下渠道扩张速度影响市场渗透率,泡泡玛特401家直营店形成显著优势 [11] - 行业存在周期性波动风险,持续创造爆款IP的能力是长期发展关键 [17]
老铺黄金:一年十倍!老铺真是黄金界 “爱马仕”?
搜狐财经· 2025-06-13 19:53
公司概况 - 老铺黄金前身为2009年成立的子品牌金色宝藏,主营古法金产品,结合佛教文化与玄学色彩,定位高净值收藏家群体[2] - 2016年独立运营后,2019年推出足金镶嵌产品,颠覆行业以K金为底材的传统标准,成为珠宝界"单店之王"[2] - 2022-2024年营收从13亿元飙升至85亿元,CAGR高达157%,成为港股市值最高金饰企业[1]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全"一口价"定价模式,按件计价而非克重,溢价达黄金基准价1-2倍,毛利率35%-40%[7][11] - 足金镶嵌类产品占比从40%提升至60%,毛利率较传统足金产品高8%-10%,成为盈利核心驱动力[11][14][16] - 纯直营模式控制36家门店(5年仅增18家),选址顶奢商场,单店年效达3.3亿元,接近爱马仕3.8亿元水平[22][27] 行业对比 - 传统金饰品牌以克重计价为主,行业平均毛利率15%,依赖加盟扩张(周大福等门店超5000家)[3][4][21] - 头部品牌加速转向"一口价"模式,周大福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同比增115%,营收占比从4%提至12%[8] - 老铺毛利率40%远超同行(周大生38%、老凤祥35%),净利率领先10个百分点以上[9][18][29] 奢侈品化进程 - 通过直营控货、工艺稀缺性(古法+镶嵌)和限量提价策略(年提价2-3次)塑造高端形象[11][22] - 存货占总资产70%,设计工艺成本占比偏低,毛利率40%较真奢侈品(65%-70%)仍有30%差距[34][37] - 产品仍受黄金价格周期影响,未形成全球品牌认知或标志性Logo溢价[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