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搜索文档
儒竞科技(301525) - 儒竞科技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8:14
证券代码:301525 证券简称:儒竞科技 上海儒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 2025-002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 ) 参与单位名称 参加 2025 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时间 2025 年 5 月 15 日 地点 上证路演中心平台 上市公司接待人 员姓名 董事长、总经理:雷淮刚 先生 独立董事:朱军生 先生 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厉昊超 女士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 一、董事会秘书致开场辞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 大家好!我是上海儒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厉昊 超。在此,我谨代表公司向参加本次业绩说明会的各位投资者表示热烈的 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上证路演中心为本次公司业绩说明会提供 网络平台支持。 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的嘉宾还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雷淮刚先生、独 立董事朱军生先生。公司召开本次业绩说明会,是为了便于广大投资者更 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情况,公司将积极与广大投资者进行交流,就大家所 关心的有关公司经营和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
车厂都在强攻,但新能源份额涨不动了
36氪· 2025-05-15 09:38
新能源渗透率动态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渗透率降至41.2%,较去年下半年突破50%后显著回落 [1] - 2023年4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批发渗透率首次突破50%,7月达53.9%峰值后连续5个月回落至47.6% [3][10] - 2024年1月燃油车份额反弹至58.5%,4月新能源批发/零售渗透率分别为51.7%和51.5%,停滞在50%平台期 [10] 行业发展历程 - 新能源渗透率从2005年0%到2015年1%用10年,2020年后4年冲至50%,呈现指数级爆发 [6][11] - 2021-2022年国内零售渗透率从15%跃升至28%,2023年达48%,增速超预期 [8][12] - 行业早期依赖政策驱动,2020年市场渗透率6.18%后转向市场主导,微型车和特斯拉/蔚小理推动直线拉升 [11][12] 市场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合资车企(铂智3X/东风日产N7)和豪华品牌(奥迪AUDI/奔驰CLA)全面入局 [7][10] - 传统车企如长城/吉利/大众坚守燃油车,2024年燃油车占比超50%,长城展出4.0T V8发动机,吉利星越L累计销量74.5万辆 [19][21] - 过去4个月近百款新车上市,新能源占多数,10家品牌曾同日发布新车 [3] 技术瓶颈与消费行为 - 电池技术存在"跷跷板效应":宁德时代超充电池快充致循环寿命缩短40%,无法兼顾续航/寿命/成本 [11] - 2024年超30%纯电车主计划换车回归燃油阵营,反映技术实用门槛未突破 [11] - 大众消费阶段用户更关注续航/补能/保值率,购车决策需通过品牌认知、产品对比、长期成本三层筛选 [15][17] 燃油车反攻策略 - 燃油车通过智能化升级缩小差距:上汽大众途昂Pro搭载L2+智驾,一汽大众探岳L计划2026年实现全路况自动驾驶 [19] - 传统车企智能化改造提升用户体验,在长途续航/低温性能等场景反超新能源 [19]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连续两个月超50%,5月车市有望平稳增长
贝壳财经· 2025-05-13 09:20
5月1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进入4月下旬多地出台新一轮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叠加上海国际车展开幕,众多新车集中发布并陆续上市提升了 市场关注度,带动客流量提升及订单转化率环比增长。 根据乘联分会统计的数据,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9.4%;今年前4个月累计零售687.2万辆,同比增长7.9%。 "今年4月国内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速是近10年正常年份同期的最高增速,扭转了此前零售增速偏低的特征,进一步削弱汽车市场的季度周期波动特 征。"乘联分会表示,今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启动早,补贴政策"一步到位",年初市场增长较好,车市价格竞争较为温和,行业内卷状态因市场增 长而改善。 车型降价潮降温 乘联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仅有14款车型降价,较去年4月的41款和2023年4月份的19款数量大幅下降,体现了降价潮明显降温的特征。 "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很多省市出台并逐步落实了相应的促消费政策,叠加主机厂厂补加码、金融支持、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启动,4月车 市走势良好。随着春节前的燃油车消费潮转为节后的新能源消费潮,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新能源车成为春季乘用车市场恢复的主要驱 ...
新能源乘用车周度销量报告-20250512
东证期货· 2025-05-12 22: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第18周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显著且渗透率提升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分化 头部品牌巩固领先地位 但市场格局未固化 新品牌带来变数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销量上表现出色[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乘用车市场周度概述 - 2025年第18周(4月28日 - 5月4日),乘用车零售42.0万辆,同比增长17.6%;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0.3万辆,同比增长38.4%;新能源渗透率为48.4%,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环比下落4.6个百分点[2][13] - 今年以来,乘用车累计零售687.4万辆,同比增长4.0%;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334.7万辆,同比增长32.5%;累计新能源渗透率为48.7%[2][13] - 分动力方式,传统燃料、油电混合、新能源分别零售19.6万辆、2.0万辆、20.3万辆,同比分别为0.6%、34.5%、38.4%,占比分别为46.8%、4.8%、48.4%;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插混、增程式分别零售11.5万辆、6.4万辆、2.5万辆,同比分别为34.0%、31.7%、92.5%,占比分别为56.5%、31.3%、12.2%[18] - 分生产属性,乘用车中,自主、合资品牌分别零售26.4万辆、15.6万辆,同比分别为31.6%、 - 0.4%,占比分别为62.9%、37.1%;新能源乘用车中,自主、合资品牌分别零售18.7万辆、1.7万辆,同比分别为47.3%、 - 18.0%,占比分别为91.9%、8.1%[18] 2. 重点新能源车企销量分析 2.1 比亚迪 - 周销量6.5万辆,比亚迪品牌销量6.2万辆,腾势、方程豹、仰望品牌分别销量3k、2k和19台[23][24] - 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整车生产,今年3月以来发布超级e平台,上市多款新车[24] 2.2 吉利汽车 - 周销量4.0万辆,其中新能源2.2万辆(极氪品牌0.3万辆),车企电动化率约55%[27] - 2024年发布《台州宣言》,几何品牌并入银河品牌,2025年宣布收购极氪,2025年销量目标271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0万辆[27] 2.3 上汽通用五菱 - 乘用车整体销量1.4万辆,其中新能源1.2万辆,车企电动化率约86%[35] - 近期五菱宏光推出增程版车型,宝骏品牌新车“宝骏享境”上市,纯电车型销量占主导[35] 2.4 长安汽车 - 乘用车整体销量2.4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1.1万辆,车企电动化率约47%[40] - 旗下新能源品牌深蓝、启源分别销量4k、3k余台,阿维塔销量约2k台[40] 2.5 奇瑞汽车 - 乘用车整体销量2.4万辆,其中新能源0.7万辆,车企电动化率约30%[48] - 旗下新能源品牌iCAR、奇瑞新能源、智界销量均约1k台[48] 2.6 特斯拉 - 该周销量7,324辆,Model 3 1,987辆,Model Y 5,337辆[54] - 今年多次推出优惠活动,如春节后对Model 3优惠,4月22日宣布Model Y和Model 3新优惠[54] 2.7 造车新势力 - 理想汽车销量1.1万辆,绝大多数为L系列车型[56] - 问界销量约0.7万辆,环比提升,新车M8于4月16日上市,4月20日交付[56] - 零跑、小米、小鹏销量均约0.6万辆,蔚来销量约0.5万辆,埃安销量约0.4万辆[57]
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受压回撤
东证期货· 2025-05-05 2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23年新能源渗透率突破30%,24年以来首次突破50%,25年高竞争力新车产品丰富且价格下探,但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出口,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扩大 [3][9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标的跟踪 - 展示相关板块一周涨跌幅情况及上市公司一周行情梳理,涉及比亚迪、赛力斯等整车企业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及材料企业的收盘价和一周涨跌幅 [13][16] 产业链数据跟踪 整车:全球 - 展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地区)、渗透率、EV销量、PHV销量相关图表 [18][23] 整车:中国 - 展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季节性)、渗透率、内销(季节性)、出口(季节性)、EV销量、PHV销量相关图表 [27][28][30] 整车:欧洲 - 展示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及英国、德国、法国的EV和PHV销量相关图表 [32][37][39] 整车:北美 - 展示北美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EV销量、PHV销量相关图表 [44][46] 整车:其他地区 - 展示其他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EV销量、PHV销量相关图表 [49][51] 上游:动力电池与相关原材料 - 展示动力电池装车量(分材料)、出口量(分材料)、电芯周度平均价、电芯材料成本及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相关材料的开工率和价格图表 [55][60][62] 上游:其他原材料 - 展示橡胶、玻璃、铝的日度价格图表 [82][83] 热点资讯汇总 中国:行业数据 - 4月1 - 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9.1万辆,同比增10%,今年累计零售651.8万辆,同比增7%;新能源市场零售72.8万辆,同比增24%,零售渗透率52.3%,今年累计零售314.8万辆,同比增33%;厂商批发156.9万辆,同比增10%,今年累计批发784.7万辆,同比增11%;新能源厂商批发84.6万辆,同比增25%,批发渗透率53.9%,今年累计批发369.5万辆,同比增38% [85] 中国:企业动态 - 零跑汽车4月交付量41,039台,同比增173%,B10上市,B01开启盲订,将在马来西亚本地化生产 [86] - 理想汽车4月交付33,939辆,同比增31.6%,截至4月30日累计交付1,260,675辆 [86] - 蔚来汽车4月交付23,900台,同比增53%,环比增58.9%,累计交付737,558台 [86] - 阿维塔4月销量11,681台,同比增122.6% [87] - 比亚迪4月销量380,089辆,乘用车372,615台,同比增19.4%,海外销量78,705辆,同比增91.9% [87] - 吉利汽车4月销量234,112辆,同比增53%,新能源销量125,563辆,同比增144% [87] 海外:政策动态 - 美国对进口中重卡及零部件开启国家安全调查,将征询公众意见 [87][88] - 美国4月29日发布行政命令,进口整车关税按第10908号公告确定,为本土车企提供税收抵免 [88] 海外:企业动态 - 沃尔沃汽车启动180亿瑞典克朗降本增效计划,包括降低可变成本、提高间接成本效率等,还将裁员,在中国将上市增程式插混车,在美国改进产品阵容 [89] 行业观点 - 4月1 - 27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72.8万辆,同比增24%,零售渗透率52.3%,今年累计零售314.8万辆,同比增33%;厂商新能源批发84.6万辆,同比增25%,批发渗透率53.9%,今年累计批发369.5万辆,同比增38% [1][89] - 多车企发布4月销量数据,比亚迪领先,吉利、零跑等新能源销量抢眼 [2][90] - 美国汽车关税影响下北美3月新车销量高增长,新能源渗透率无明显变化,关税政策回撤 [2][90] - 英国3月新能源市场创历史新高,因4月1日电动车税收调整和3月新牌照月效应 [2][9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产品力强、出海推进顺利、供应稳定性强的企业 [3][91]
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需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丨能源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4-28 19:53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0%且持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适度超前,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是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和满足充电需求的前提,行业发展面临挑战,需采取政策建议推动发展 [1] 新能源汽车发展意义 - 中国已布局完整产业链,持续发展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提振内需并增强国际竞争力 [1] - 新能源汽车普及有助于减少石油消费,推动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1]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特征 - “充电桩进社区”成关注重点,2017 - 2024年11月底中国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从23.2万增长到889.2万,占比从52%增至72%,将缓解公共充电设施压力 [2] - 大功率充电桩得到更多支持,截至2024年10月底直流充电桩在公共充电桩中占比超45%,多省市规划大规模布设 [2] - 充电基础设施加速走向乡村,我国推动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3] - 车网互动迎来规模化商用化发展,多地建设示范项目,如深圳车网互动示范应用1小时削峰4389千瓦时 [3]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面临挑战 - “充电桩进社区”受阻,“私桩共享”模式困境待解决,存在安装困难、权责界定不清等问题 [4] - 需树立提前布局理念,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无序充电可能挑战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4] - 充电基础设施接口标准不统一,增加规模化布局成本,阻碍商业模式创新 [5] - 充电基础设施下沉乡村面临经济性问题,回本周期长、使用频次低,还存在用地、电网等条件性问题 [5] - 车网互动应用需要综合性解决方案,存在技术和经济性瓶颈,车主参与意愿低 [6]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政策建议 - 形成统一标准的充电基础设施系统,明确“私桩为主、公桩为辅”模式,统筹建设与电网升级,推动“中国标准”全球化 [7] - 优化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审核流程,推动私桩共享商业模式创新,开展“光伏 + 储能 + 汽车充电”试点 [8] - 以私人充电桩为乡村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基本盘,整合城乡充电资源,建立协同合作机制 [9] - 加快确立车网互动技术标准,建立健全价格与市场机制,探索完善商业模式 [9] - 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方向,推进政企协同规划建设,加快充电桩进社区进度 [10]
雷克萨斯独资工厂落地上海
东证期货· 2025-04-27 21:21
周度报告——新能源汽车 雷克萨斯独资工厂落地上海 ★ 动态跟踪 行业数据跟踪方面,2025 年第 16 周(2025 年 4 月 14 日至 4 月 20 日),国内乘用车零售 38.1 万辆,同比增长 9.0%;新能源乘 用车零售 20.3 万辆,同比增长 27.9%;新能源渗透率为 53.2%。 今年以来,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 600.5 万辆,同比增长 3.1%;新 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 290.6 万辆,同比增长 33.0%;累计新能源 渗透率为 48.4%。4 月全月来看,乘联会预计新能源零售 90 万, 渗透率 51.4%。 新 能 企业端,雷克萨斯作为第二家外商独资车企正式落地上海金山, 工厂投资额 146 亿元,首期拿地 1,692 亩,预计于 6 月开工,初 期年产能约 10 万辆,第一台车将于 2027 年生产下线。 源 与 新 全球来看,3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33.4%达 149 万辆, 1-3 月累计同比增长 35.4%达 360 万辆。3 月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为 24.2%,环比增加 1.5 个百分点。 料 ★ 投资建议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23 年新 ...
崔东树:1-3月汽车行业收入破2.4万亿增8% 成本增9% 利润降6%
智通财经网· 2025-04-27 17:4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1 - 3月汽车行业收入增长但利润下降,利润率偏低,需降本增效;近年行业利润率呈下行趋势,主流车企盈利压力将增大 [1][3][8] 汽车行业产量情况 - 2022 - 2024年汽车产量分别为2748万、3011万、3156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9%、5%;2025年1 - 3月生产751万台,同比增12% [5][6] - 2022 - 2024年新能源车产量分别为722万、944万、131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98%、30%、39%;2025年1 - 3月生产316万台,同比增45% [5][6] - 2022 - 2024年燃油车产量分别为2026万、2067万、1839万台,2022、2024年分别下降11%、11%,2023年增长2%;2025年1 - 3月生产435万台,降4% [5][6] 汽车行业运营数据 - 2017 - 2025年3月各时间段单车收入、成本、利润、税费有不同表现,2025年1 - 3月产业链总体单车收入32万元,单车利润1.3万元 [4] 汽车行业效益数据 - 2017 - 2024年各年度及2025年1 - 3月行业收入、成本、利润、收入增速、成本增速、利润增速、利润率有不同变化,2025年1 - 3月行业收入24022亿元,同比增8%;成本21119亿元,增9%;利润947亿元,同比下降6%;利润率3.9% [7] 行业现状与趋势 - 近期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下行,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但车企不造电池问题严重,利润可持续下滑 [7] - 结合利润率下行趋势,因政策加持下新能源价格优势明显,主流车企盈利压力将急剧增大 [8]
燃油车,今天“死守”上海车展
虎嗅APP· 2025-04-23 21:32
上海车展与新能源车趋势 - 2024年上海车展新能源车成为焦点,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通过新车发布和营销吸引关注 [3] - 部分厂商如奥迪、哈弗、坦克仍推出燃油车型,上汽通用总经理预计燃油车市场份额将保持在25%以上 [3] - 中国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4.1%,显示新能源车已成为市场主流 [4] 燃油车市场现状与车企策略 - 比亚迪2024年毛利率21.02%,高于理想(19.8%)、小米(18.5%)和特斯拉(17.9%),供应链垂直整合带来成本优势 [7] - 吉利、长城、奇瑞2024年燃油车销量占比分别为59.19%、73.9%、77.69%,仍是销量主力 [8][9] - 部分车企选择“两条腿走路”,同时发展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燃油车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 [14] 燃油车的政策与全球市场 - 工信部强调内燃机技术在重型运输、工程机械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支持燃油车与新能源协同发展 [13] - 奇瑞2024年海外销量114.4万辆,燃油车占比超80%(约91.5万辆),吉利燃油车占出口60%,主攻东欧、东南亚市场 [14] - 乘联会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700万辆,燃油车型仍为出口主力,插混车型出口量预计增长70% [17] 燃油车的长期价值与行业观点 - 全球市场燃油车份额占85%,新能源车占15%,燃油车仍是主力市场 [17] - 部分车企坚持燃油车投入,因专利和技术积累难以放弃,同时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 [17] - 燃油车的稳定性在电动车技术不成熟阶段具有重要价值,避免行业回归“蛮荒” [17]
宁德终于还是“见顶”了
虎嗅APP· 2025-03-20 21:21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营业总收入3620亿元同比下滑9.70%,但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5% [2] - 公司面临动力电池增长见顶、储能电池市占率下滑的双重压力,但通过降本策略维持了利润增长 [4][5][10] - 2025年营收能否回正取决于锂电池价格回暖,但行业供需格局显示价格可能持续低迷 [14][15][19] - 长期面临车企自研电池和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挑战,储能领域面临系统集成商话语权争夺 [23][24][25] - 公司积极布局换电网络建设,计划2025年自建1000座换电站,远期目标3万座 [29] 财报表现 - 2024年锂离子电池总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其中动力电池381GWh增长18.85%,储能电池93GWh增长34.32% [5] - 毛利率从2023年的19.19%提升至2024年的24.44% [11] - 货币资金储备达3035亿元,资金实力雄厚 [28] 动力电池业务 - 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增速从2022年71.8%下滑至2024年27.2% [6] - 公司动力电池增速从2022年107.97%下滑至2024年18.85%,年增量从79GWh降至60GWh [7] - 面临车企自研电池冲击,多家车企布局固态电池研发 [23] 储能电池业务 - 全球储能电池市占率连续三年下滑,从2022年43.4%降至2024年36.5% [9] - 储能系统集成商掌握话语权,阳光电源等转向培养其他电芯供应商 [9] - 公司开始参与储能系统招标,但在交流侧系统集成技术存在短板 [25] 行业供需与价格 - 2025年锂盐供需缺口预计15.7万吨LCE,过剩量较2024年收窄 [15] - 碳酸锂价格预计在7-12万元/吨区间震荡,部分机构看跌至6.5-9万元/吨 [15][16] - 2024年8-12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低于8万元/吨,2025年初维持在7.5万元/吨 [16] 战略布局 - 与蔚来合作构建换电网络,统一行业技术标准 [29] - 换电站建设计划分三阶段推进,预计自建部分投资60-300亿元 [29] - 降本仍有空间,账上资金可能用于重大战略投资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