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

搜索文档
资金、土地、人才三箭齐发,广东12条硬核新政撑市场主体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35
广东省市场主体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广东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900万家,其中企业超835万家,两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1] - 面临存量竞争与增量开拓的双重挑战,需推动市场主体从"红海"突围向"蓝海"进军 [1] - 广东省发布《若干措施》,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码外资支持政策、覆盖全生命周期服务四大核心抓手激发市场活力 [1] 资源要素倾斜政策 - 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 [2] - 预留不少于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制造、开源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产业用地需求 [2]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对高精尖缺和前沿赛道领域重点人才实行"一人申请,全家落户"政策 [2] 重点产业领域布局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 [3] -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针对性招商引资政策 [3] - 对特别重大的产业招引项目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 [3]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措施 - 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省财政按不超过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 [4] - 推动广东省每年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4] - 省级财政计划三年内安排超百亿元资金,通过贴息和融资担保在融资供需两端同步发力 [4] 财政支持力度 - 2025年初预算已安排"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人民币 [5] - 预计省财政3年将新增安排资金共约136亿元,其中今年内落实安排资金约45亿元 [5] - 优化奖励政策招引外资,激励市县投资促进工作 [5] 外资引入与场景创新 - 广东省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5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近6000亿美元,外资企业贡献全省1/4税收和1/3进出口及规上工业增加值 [6] - 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给予最高8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外资研发中心最高100万元资助,全球研发中心叠加最高500万元奖励 [6] - 每年建成20个以上区域特色场景、100个以上示范场景,推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设立城市级实景测试场 [7] 应用场景创新价值 - 外资技术输入与内部产业优化为产业生态注入"创新基因",场景创新是"基因表达"的培育土壤 [7] - 推动政府等公共服务机构率先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形成大规模商业应用 [7] - 形成"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引开放"的双向赋能格局 [7]
“我是客观派”
中国发展网· 2025-05-13 11:11
中国经济内在逻辑 - 1978年至2024年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速达8.3% 2024年人均GDP突破1.3万美元 [2] -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重工业优先战略奠定工业基础但效率较低 1978年后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激活后来者优势 [2] - 双轨制改革通过"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维持经济稳定并培育市场力量 [2] 经济增长前景 - 以2019年中美技术差距为基准 中国在2035年前具备8%增长潜力 实际增速有望保持5%~6% [3] - 到2049年增长潜力降至6% 实际增速3%~4%仍可期 [3] - 三大支撑要素包括每年1100万大学毕业生 14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 全球最完备产业体系 [3] 中美经济关系 - 当中国人均GDP达美国半数 经济总量两倍于美国时 科技"卡脖子"将失去现实基础 [3] - 美国高科技企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将重塑双边关系格局 [3] - 贸易摩擦中应保持战略定力 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 [3] 经济结构转型 - 创新需要制度创新协同 提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辩证关系 [3] - 产业政策制定应遵循"潜在比较优势" 通过"增长识别法"甄选重点领域 [3] - 消费提振需提高居民收入占比 完善社会保障 推动共同富裕 [4] 发展模式比较 - 中国经验颠覆"华盛顿共识"教条 渐进改革创造连续四十年增长奇迹 [2] - 中国用四十余年走完发达国家两百年工业化道路 [2] -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将释放巨大内需潜能 [4]
市场真的有效吗?芒格教你如何从市场无效中寻找机会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5-10 21:36
有效市场假说 - 有效市场假说由尤金·法马于1965年提出,认为股价已反映所有已知信息,投资者无法长期超越市场 [4] - 理论假设市场参与者均为理性且信息对称,股价为合理价格 [4]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 - 巴菲特及其团队(包括芒格、施洛斯等9人)通过价值投资长期战胜市场,反驳了“超额收益仅靠运气”的论点 [5][8][9] - 学院派如萨缪尔森、法马、马尔基尔曾质疑巴菲特,后者被比喻为“幸运的猴子” [6] - 巴菲特在1984年格雷厄姆《证券分析》50周年研讨会上展示团队历史业绩,证明成功源于价值投资理念而非运气 [8][9] 市场无效性的表现与原因 - 芒格认为市场无效性源于两类情况:小众市场低关注度或投资者群体性恐慌贪婪 [12] - ETF折溢价案例显示短期非理性行为,如2025年初美股ETF溢价率达40%-50%,投资者因无知高价买入导致损失 [14] - 2025年4月关税危机引发全球股市短期暴跌,但基本面未变,体现情绪驱动的市场无效 [14] 无效市场中的投资机会 - 市场无效性创造低估买入和高估卖出机会,如伯克希尔曾因市场情绪出现3次50%级别下跌 [16] - 投资者可利用群体非理性行为获取超额收益 [16] 相关书籍与学术发展 - 《芒格之道》收录芒格1980s-2022年股东会讲话,涉及对市场有效性的批判 [2] - 行为金融学补充了有效市场假说,引入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影响 [10] - 《股市长线法宝》被巴菲特称为“价值连城的投资指南”,新版上市首日登顶京东金融投资类销量榜 [17][18]
Velos Markets威马证券如何成为金融分析师的“透视眼”?
搜狐财经· 2025-05-07 18:30
多维市场分析能力 - 公司开发的全息视角分析工具能同步整合宏观经济指标、行业轮动规律及地缘政治事件,生成多维投资热力图,为市场绘制动态"气象云图" [1] - 分析框架耦合传统经济指标与行为金融学、地缘政治变量,不仅关注通胀绝对值,更追踪产业政策响应滞后效应,识别表面矛盾数据下的真实动能 [3] - 当制造业PMI回落时,结合特定行业供应链修复信号可识别局部投资机会而非全面衰退,提供类似热成像指南针的穿透力 [3] 动态策略工具箱 - 策略体系采用"市场动能分级"逻辑,将经济周期、流动性潮汐、行业景气度划分为不同层级信号源,类似医疗监测区分基础心率与异常波动 [4] - 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等"一级动能"自动调降债券久期,对区域性贸易协定等"二级动能"启动行业轮动扫描,实现分层响应机制 [4] - 弹性架构设计帮助投资经理区分长期趋势与短期噪音,避免过度交易消耗收益 [4] 经济预测方法论 - 预测模型强调"叙事一致性检验",例如将新兴市场GDP数据与企业高管调研、社交媒体情绪交叉验证,类似卫星遥感与地面侦察结合 [6] - 2025年中期报告指出东南亚数字化基建投资与年轻人口红利形成"数字-消费"闭环,可能催生超越传统模型的增长路径 [6] - 融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比单纯计量经济学提供更丰富解释维度 [6] 主动型风控机制 - 风险管理包含三层过滤:头寸波动率预警、组合相关性压力测试、极端情景预案库,分别类比人体痛觉神经、免疫筛查和急救血清储备 [7] - 2024年Q4欧洲能源危机中,系统通过监测德国电价与化工股期权隐含波动率背离,提前两周触发对冲指令 [7] - 将地缘政治变量纳入资产定价模型,量化制裁政策对大宗商品流动的影响,改写传统"有效市场"理论边界 [7]
清单瘦身的背后是政府权利的不断“健身”
广州日报· 2025-05-01 11:30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 [1] - 自2018年首次实施以来清单事项从151项缩减至106项 压减比例约30% [1] - 清单修订体现从"多领域审批"到"非禁即入"的转变 释放巨大制度红利 [1] 政府与市场关系调整 - 清单修订秉承"该减的坚决减 该增的合理增"原则 实现政府权力"健身" [2] - 改革形成"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动态校准 减少不必要干预 [2] - 政策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 建立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安排 [2] 民营企业准入放宽 - 能源 铁路 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3] - 民营控股高铁开通运营 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落地开工 [3] - 政策红利下民营企业展现"百花齐放"竞争活力 在重点行业取得突破 [3] 清单管理优化方向 - 保留106项中涉及金融安全 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红线" [4] - 需推动省级清单与全国版对标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4] - 消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堵点卡点 [4]
洪灏付费见面会:2025《当下市场的重要策略》会场纪要
2025-04-28 12:5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金融、房地产、半导体、贸易、加密货币、金属(铜、铝、黄金、白银)、股票、债券 公司: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中国铝业、周大福、老凤祥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地缘政治与市场影响 - 中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在特定时刻能发挥稳定作用,如2020年初应对疫情和贸易争端[1] - 美国盟友众多但应对突发事件不协调,地缘政治关系反映在贸易和关税谈判上,关税不确定性加剧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如今年3月港股、A股、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受影响,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市值蒸发上万亿[2][3] 投资周期与策略 - 投资应看重周期方向,错判大宏观周期影响巨大,如2021年市场高位入场和2023年一季度买房面临亏损[4] - 2024年可能出现“东升西降”局面,基于对半导体周期、纳指走势和中国企业盈利周期的跟踪[6] -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隐含波动率约17年周期,当前处于顶峰,预示市场模式转变;中国市场周期受内外部复杂因素影响[7] - 市场震荡时,关键阻力和支撑位影响资金流向和交易情绪,非美市场和美股在关键时点同步见底后因政策出现时差[7] - 2024年“量化矩阵”环境波动大,量化策略易失效,如部分中小型私募基金锐减,中性策略受限[9] 资产表现与市场趋势 - 市场恐慌、不确定性飙升时,避险资产(美元、美债、黄金)表现突出,2024年美国股债同跌,黄金相对强势,高盛上调黄金目标价至3500美元[10] - 预估2024年四季度除黄金外全球央行储备达高点后回落,与美股走势共振,标普可能见顶[11] - 情绪指标对短期交易判断重要,当前大周期下行未走完,策略应保守稳健或精选机会[11] - 中国市场大周期转向需中央政府资产负债表、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价格等条件改善,目前房地产未稳住,地方债务化解需政策持续发力[11][12] - 中美贸易关系紧密,关税抬升影响美国通胀和全球供应链,特朗普“对等关税”若落地冲击全球贸易,4月1日301条款调查细节不明,4月2日关税上升担忧致A股暴跌,美元可能走弱,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占比接近50%[12] - 美元指数与美股、非美市场关系复杂,当前美元和美股走势同涨同跌,避险属性减弱,若美国经济数据放缓,海外将下调美国GDP和股市目标价[13][14] - 去年A股和恒指上涨遇阻,因经济周期修复速度未跟上价格,美国对华贸易余额领先中国股票3 - 6个月,当前相关性弱化,A股与外部市场联动性因政策干预阶段性偏离[14] - 今年北水推动港股上涨,北水净买入领先恒指1 - 2个季度,恒指价格和成交量回到关键时间点水平,估值修复到阶段性尾声,A股和港股估值分化[14][15] - 今年余下时间价值板块可能占优,港股可能创新高,金银处于上行周期,做债环境不如之前宽松,需调整债券仓位,关注房地产市场边际修复[16] 问答环节观点 - 今年美债有机会,若关税不确定性超预期致美国经济衰退,美联储出手时美债机会更大;黄金更适合避险,无论利率情况如何,不确定性高时黄金表现出色[17] - 不参与美股反弹交易,今年把握做多黄金、避开美国科技股、阶段性投资中国股票等主线机会即可[19] - A股和美股市场特征不同,真正对中国市场有定价权的是中国资金,9090指标是市场见底或见顶标志,但美股市场结构变化使其有效性不如从前[19][20] - 加密货币难投资,比特币技术图形呈下行楔形,价格回到6万是大概率事件,但后续走势难判断[20] - 铜价和铝价受关税影响,存在套利机会和逼仓风险,金价创新高概率大[21] - 不看好做多日元,日经大概率下跌,日本通胀过高使央行加息概率增加[22][24] - 今年大宗商品表现较好,铝作为工业产品也不错,金属价格上涨不一定导致相关股票上涨,投资股票和金属需分开看[24] - 提高黄金白银仓位需考虑组合中其他资产类别和风险定价影响,若想承担更多风险获取更多收益,可将仓位提高到50%[25] - 港股还会有新高,是否卖出或持有到新高取决于个股表现[26] - 预测下一个底部难,可做右侧交易,吃到鱼的中段即可[28] - 美国经济会快速放缓,衰退概率比不衰退大,若进入衰退,美股可能跌50% - 60%[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MIT的Andrew Lo用算法和数据证明部分技术形态“有效性”[8] - 2021年镍价交易出现逼仓行情,镍价翻倍[21] - 黄金公司主要靠现有金矿储备,新发现黄金数量每五年减少一半,黄金股和黄金价格走势奇怪[24]
【国信金工】启发式分域视角下的多策略增强组合
量化藏经阁· 2025-04-23 02:20
指数增强型基金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公募市场共有324只指数增强型基金,总规模达2129亿元,其中沪深300、中证500及中证A500增强型基金规模居前,分别为779亿、453亿和188亿元 [1][5] - 多因子模型是同业最主流的增强框架,但面临同质化严重问题:2022年以来沪深300/中证500指增基金超额收益曲线趋平,2024年9月各类产品相对回撤创历史极值 [8][9] - 指增产品超额收益相关系数创新高,2024年同类产品日度超额收益相关系数平均值达0.65,横截面分化度降至0.35% [9] 传统多因子模型局限性 - 因子拥挤导致Alpha衰减:2020-2024年沪深300指增基金超额收益中位数从14.37%降至1.83%,中证1000指增从19.34%降至5.33% [8] - 组合优化模型中证A500指增年化超额12.22%,但2024年相对最大回撤达8.78%,收益回撤比仅1.39 [24][26] - 因子失效加速:2024年9月市场波动期间,非线性规模因子日波动率达3.2%,Beta因子波动率达2.7% [97] 启发式风格划分创新 - 通过种子群体聚类将股票划分为成长/价值/均衡三类,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风格权重为成长27%、价值31%、均衡42% [72] - 与传统因子打分法相比,新方法使月度风格切换比例降至6%,长江电力等个股风格识别准确率提升40% [50][74] - 风格组合低相关性:成长与价值组合超额收益相关系数仅0.15,在2024年10月极端行情中呈现-0.82的负相关 [37][106] 多策略增强实践效果 - 中证A500多策略组合年化超额18.22%,较传统模型提升6个百分点,最大回撤6.9%,收益回撤比2.64 [114] - 子策略超额显著:成长部分超预期组合年化超额33.38%,价值部分高股息组合年化超额11.89% [86][93] - 策略互补性强:2024年成长策略回撤28.39%期间,价值策略仍保持1.17%正超额 [109][110] 策略拓展应用 - 沪深300多策略组合年化超额18.86%,信息比2.65,成分股中成长/价值/均衡风格占比分别为29%/29%/42% [126][129] - 主动股基增强策略通过优选基金持仓+多因子增强,2013年来年化超额17.44%,年度排名稳定在前30%分位 [3][133] - 自适应风控模型动态约束波动率前三的风格因子,使2024年"924"行情期间组合回撤减少3.2个百分点 [98][101]
超级投资者施洛斯,“买便宜”的方式穿越数次经济低迷……
聪明投资者· 2025-04-08 15:02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沃尔特·施洛斯的投资生涯、业绩、投资原则和方法,强调其价值投资方法在当下仍十分受用 [3][4][8] 施洛斯投资生涯与业绩 - 施洛斯是格雷厄姆追随者,1955年自立门户,寻找“捡烟蒂”机会,以低价买股抛售获利 [3] - 1955 - 2002年经营合伙公司47年间,实现约16%的复合年回报率(扣费后) [4] - 1974年经济低迷跑赢标普500指数20%以上,1975年以52.2%对36.9%的优势战胜基准 [5] - 2000 - 2001年网络泡沫时做空亚马逊和雅虎,管理组合分别超标普500指数37%和24% [5] - 2001年5月因市场定价过高,施洛斯父子清算投资合伙公司 [7] 施洛斯价值投资方法 选股偏好 - 专注股价触及新低或市价低于每股账面价值的股票,偏好因暂时性问题被低估、无债务、管理层持股多、有长期历史的公司,避免外国公司 [10][11] 具体选股标准 - 价格低于每股账面价值(P/B < 1),确保投资有资产支撑和安全边际 [14][15] - 排除复杂标的,如ADR等外国公司股票和场外交易市场股票,避免信息不对称风险 [16][17] - 避开金融类股票,因其账面价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风险 [17] - 经营历史悠久,理想情况公司成立至少10年,通常以挂牌交易满7年以上为条件 [19] - 无长期债务或长期债务极低,确保公司财务稳健,降低破产清算风险 [20][21] - 管理层持股比例高,表明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绑定,更有动力提升公司价值 [21] - 当前股价接近52周低点,筛选股价距52周最低价不超10%左右的股票,关注“错杀股” [22] 投资组合管理 - 适度分散投资,同时持有几十只股票,单一仓位比重不超20%,降低个股风险 [23][24] 交易风格 - 使用限价单耐心买入,预先设定最高价格,避免追涨杀跌,控制成本 [26][27] 施洛斯股市赚钱要诀 - 价格是与价值相关最重要因素,要确定公司价值,以账面价值估算企业价值 [30][31] - 要有耐心,不根据消息或短线买卖,不因坏消息卖出,下跌时分批买,上涨时分批卖 [32] - 要坚持自己的信念,遵循投资理念,卖出时重新评估公司,注意股市估值水平 [33][34] - 在过去几年股价低点附近买入,尽量以折扣价购买资产,听取建议但自主决策 [34] - 避免恐惧和贪婪情绪,记住复利和72法则,股票比债券好,小心杠杆 [35][36][37] 2006年巴菲特对施洛斯的赞美 - 巴菲特在2006年致股东信中介绍和赞美施洛斯,称其从1956 - 2002年管理投资合伙公司很成功 [39][41] - 施洛斯没上过大学和商学院,办公室简单,与儿子用简单统计方法选证券,业绩超标普500指数 [42][43] - 施洛斯通过投资约1000种证券创造佳绩,其成就非偶然,驳斥了“有效市场理论” [44][46] - 学术界未研究施洛斯表现对“有效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讲授该理论 [48]
习近平: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2-28 18:40
经济工作统筹关系 -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3] - 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高、中低、后扬态势,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增量政策有效提振楼市股市和市场预期,经济明显回升 [4] -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 [4]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大 [4] -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正在缓解 [4] 经济形势与挑战 - 当前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面临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压力、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 [5]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5] -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确保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5] 统筹重要关系 - 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完善市场规则,尊重市场决定性作用 [6] - 统筹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 [6] - 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关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7] - 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关系,加强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盘活存量资源,推动产业园区"腾笼换鸟" [8] - 统筹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关系,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领先技术 [8]
人人都爱的指数基金是如何诞生并改变了投资这件事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4-05-26 20:00
指数基金的历史与影响 - 约翰·博格被巴菲特誉为为美国投资者贡献最大的人,其指数基金帮助投资者节省数千亿美元 [3][5] - 巴菲特10年赌局证明标普500指数基金(126%)跑赢对冲基金FOF(36%) [5] - 2024年美国指数基金规模首次超过主动基金,全球最大股票/债券/黄金基金均为指数基金 [5] - 中国指数基金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国家队通过沪深300/上证50 ETF救市投入超3000亿元 [5] - 截至2020年美国公募指数基金规模达16万亿美元,私募/养老金等也广泛采用 [8] 理论基础与学术发展 - 路易斯·巴舍利耶1900年提出"随机游走"理论,奠定金融数学基础 [15][16] - 马科维茨1952年创立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证明分散配置降低风险 [17] - 威廉·夏普发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β(市场回报)和α(超额收益)概念 [18] - 尤金·法马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后与弗兰奇共同建立三因子模型 [20][21] - 三位学者均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成为被动投资基石 [22] 产品创新与市场变革 - 富国银行1971年推出首只被动指数基金(600万美元) [23] - 先锋领航1976年发行首只个人指数基金(费率0.5%,仅为主动基金1/10) [25] - 先锋500指数基金规模从1976年1400万增至2000年1000亿美元 [25] - 1990年加拿大推出首只ETF,1993年美国SPDR上市(现规模超1000亿) [29] - 全球ETF数量从2000年不足100只增至近万只,规模达9万亿美元 [32] 行业格局与潜在问题 - 指数编制三巨头(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控制70%市场份额 [35] - 贝莱德/先锋/道富三家管理标普500成分股20%以上股份 [37] - 指数基金三巨头占股东投票总数1/4,投票权外包给咨询公司 [38] - 行业集中度引发担忧,博格警告权力过度集中不利发展 [38][40] - ETF创新带来新问题,如主题炒作频繁交易等行为风险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