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渠道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百亚股份(003006):2025Q2外围市场高速开拓,看好后续拐点上扬
华西证券· 2025-08-17 22:49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百亚股份(003006)"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未明确给出 但基于2025年8月15日收盘价29 68元推算PE为34倍 [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7 64亿元(+15 12% YoY) 归母净利1 88亿元(+4 64% YoY) 扣非净利1 82亿元(+6 06% YoY) [2] - 单季度看 2025Q2营收7 68亿元(+0 18% YoY) 归母净利0 57亿元(-25 50% YoY)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 68亿元 [2] - 2025E-2027E营收预测43 59/56 14/71 01亿元 归母净利预测3 74/4 84/6 12亿元 对应EPS 0 87/1 13/1 42元 [5][8] 业务分析 产品与渠道 - 卫生巾产品自由点2025H1营收16 87亿元(+20 5% YoY) 其中益生菌 有机纯棉等大健康系列增速更快 裤型卫生巾增长显著 [3] - 分产品看:卫生巾/纸尿裤/ODM营收16 88/0 38/0 39亿元 同比+19 93%/-34 03%/-43 08% [3] - 分渠道看:线下渠道营收11 33亿元(+39 8% YoY) 其中核心区域外省份营收同比+124 2% 线上渠道5 92亿元(-9 44% YoY) 受短期舆情影响 [3] - 区域拆分:川渝/云贵陕/其他地区/电商/ODM营收4 26/2 78/4 30/5 92/0 39亿元 同比+13 07%/+14 65%/+124 15%/-9 44%/-43 08% [3] 盈利能力 - 2025Q2毛利率53 24%(-1 20pct YoY) 净利率10 66%(+0 61pct YoY) [4] - 期间费用率40 65%(-0 76pct YoY)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36 40%/2 36%/1 90%/-0 01% 销售费率上升因品牌建设投入加大 [4] - 2025E-2027E毛利率预测53 5%-53 8% ROE从24 7%提升至35 7% [8] 投资逻辑 - 核心逻辑:自由点品牌线上优势显著 外围省份渠道拓展成效突出(其他地区营收+124%) 卫生巾主业高速增长支撑业绩 [3][5] - 估值:当前PE(2025E)34倍 低于2024A的44倍 预计2026E-2027E将降至26-21倍 [5][8]
娃哈哈“动刀”渠道
北京商报· 2025-08-15 00:38
天猫旗舰店运营变更 - 天猫娃哈哈旗舰店更名为同源康食品专营店 原店铺由同源康电子商务运营 现已无娃哈哈产品 客服确认2024年底终止合作[1] - 新天猫娃哈哈旗舰店由宏胜集团旗下杭州恒意电子商务代运营 该公司同时运营京东娃哈哈官方旗舰店[5] - 娃哈哈于2024年8月8日发布天猫创意旗舰店代运营招标公告 要求年成交额4500万元并打造3款线上爆款产品[4] 经销商体系调整 - 公司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经销商 整合至大型经销商体系 2024年新增经销商数量远大于解除合同数量[7] - 此举旨在提升终端市场响应能力 优化产销布局结构 属于快消品行业常规操作[9] 线上销售表现下滑 - 抖音官方旗舰店近一个月日均销售额从5万-7.5万元降至1万-2.5万元 降幅达50%以上[7] - 抖音粉丝数量截至8月14日为453.1万 较3个月前减少10万[7] 生产布局优化 - 2024年以来陆续关停18家分厂生产线 涉及深圳/重庆/天津等多地[8] - 宏胜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西安饮品新基地 包含1条水线/2条奶线/1条无菌线及配套产线[8] - 公司已完成18条高速产线布局 新建多个现代化工厂 产能通过新产线稳定供应[8] 产品战略调整 - 京东旗舰店定位主推AD系列/快线系列/八宝粥等基础产品 同时推广咖啡/纯茶/双柚汁等新品 目标年成交额5000-6000万元[5] - 公司需挖掘新消费需求 摆脱对经典产品的过度依赖[1]
轰轰烈烈搞了半年“董明珠健康家”后,格力电器突然转舵,疑似开始去董明珠化
金融界· 2025-08-13 21:57
品牌战略调整 - 格力电器服务号"董明珠健康家"更名为"格力好物指南",这是自2024年3月以来第三次改名,首次去掉董明珠个人名字[1] - 账号名称变更记录:2024年3月11日"格力电器"→"格力董明珠店"→2025年4月27日"董明珠健康家"→2025年8月13日"格力好物指南"[1] - "董明珠健康家"战略仅推行约半年时间即被调整[3] 渠道改革历程 - 2020年起董明珠推动渠道改革,线上直播带货+线下门店转型为体验店模式[4] - 2024年2月13日"董明珠健康家"在成都首发,计划在全国开10000家店[4] - 山东、海南、重庆、江西等地门店已完成改造,北京首店于3月13日营业[4] 管理层动态 - 董明珠现年71岁,自2012年起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已超12年[7][8] - 2024年股东大会新管理团队亮相,包括董事兼总裁张伟等[8] - 董明珠持有格力电器约1.01亿股,按8月13日收盘价47.73元计算市值超48.21亿元[9] 争议事件 - 4月22日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称"格力绝不用海归派"并批评小米汽车安全问题[5] - 外界认为董明珠以个人IP捆绑格力的做法可能连累公司[5] - 独立董事刘姝威建议多让年轻管理团队走在前面,董明珠回应将"尽量少说话"[9]
甘源食品(002991):需求淡季&渠道调整收入利润短期承压 关注新品铺货表现
新浪财经· 2025-08-13 10: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5亿元,同比下降9.34% [1] - 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55.20%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下降56.01%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下降3.3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降70.96% [1] 产品线收入分析 - 综合果仁及豆果营收2.73亿元,同比下降19.92% [1] - 青豌豆营收2.34亿元,同比下降1.56% [1] - 瓜子仁营收1.25亿元,同比下降9.51% [1] - 蚕豆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2.11% [1] - 其他系列营收1.75亿元,同比下降11.50% [1] 渠道表现 - 经销收入6.96亿元,同比下降19.84% [1] - 电商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2.42% [1] - 电商自营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5.27% [1] - 电商平台收入0.28亿元,同比下降23.22% [1] - 直营及其他模式收入0.83亿元,同比增长154.63% [1] 盈利能力分析 - 上半年毛利率33.61%,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32.79%,同比下降1.58个百分点 [2] - 综合果仁及豆果毛利率24.31%,同比下降3.84个百分点 [2] - 青豌豆毛利率42.78%,同比下降2.33个百分点 [2] - 瓜子仁毛利率40.31%,同比下降4.57个百分点 [2] - 蚕豆毛利率40.21%,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 [2] - 其他系列毛利率24.75%,同比上升2.25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 - 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26.79%,同比上升8.45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19.97%,同比上升6.42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5.46%,同比上升1.36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率-0.60%,同比上升0.21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1.96%,同比上升0.47个百分点 [2] 净利率表现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率4.95%,同比下降11.53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率4.02%,同比下降9.33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举措 - 传统渠道经销转直营改革接近完成 [3] - 电商渠道保持快速增长 [3] - 山姆渠道6月上新冻干坚果产品 [3] - 零食渠道与部分系统建立深度合作 [3] - 风味坚果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3] - 通过代言人活动和参加行业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88/25.97/29.52亿元 [3] - 预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36%/13.49%/13.68%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4.01/4.98亿元 [3] - 预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0.92%/34.67%/24.21% [3]
娃哈哈“砍经销商”风波背后,冰柜之战生死时速
环球网· 2025-08-12 13:53
娃哈哈经销商改革风波 - 公司近期因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经销商引发市场争议 官方回应称属于市场策略的正常动态优化 并非针对特定规模客户 [1] - 事件导火索为媒体报道公司正在淘汰小经销商并整合体系 导致部分款项纠纷 尽管官方称新增经销商数量大于解约数量 但一线经销商反映改革执行存在现实冲突 [2] 冰柜投放政策与渠道改革 - 改革核心为宗馥莉上任后发起的"冰柜之战" 通过大规模投放终端冰柜重构渠道 去年8月招标涉及6万个冰柜维保和10万个智能冰柜投放 [3] - 新政策要求经销商严格执行冰柜投放任务 案例显示江西经销商因半个月仅完成40台/83台的投放目标被取消资格 反映政策与区域市场实际的脱节 [2] - 配套考核标准大幅提升 湖南经销商2025年销售任务比2024年增长50% 未达标者将面临取消经销权风险 [3] 行业竞争与战略调整 - 饮料行业中冰柜陈列直接决定产品曝光率和销量 被视作核心竞争资源 分析指出缺乏冰柜布局将丧失市场竞争力 [4] - 改革旨在通过现代化手段提升渠道运营效率和终端掌控力 但需平衡改革力度与区域市场差异性 处理好与传统经销商关系 [4] 经销商体系动态调整 - 公司强调经销商变动基于市场策略与合作意愿 属于常规优化 但实际执行中暴露出任务指标与市场容量不匹配的问题 [2][4] - 行业专家指出冰柜布局对销量的决定性作用 认为改革是应对市场竞争的必要举措 [4]
汤臣倍健(300146):收入降幅收窄,优化费投带动盈利改善
华鑫证券· 2025-08-11 22:3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7/24/21倍 [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总营收35.32亿元(同比-23%) 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17%) [4] - 2025Q2营收17.41亿元(同比-12%) 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71%) 扣非净利润同比+133% [4] - 2025Q2毛利率同比+2pct至68.43% 销售费用率同比-11pct至39.65% 净利率同比+9pct至17.06% [5] - 2025-2027年预测EPS调整为0.46/0.52/0.60元(原0.46/0.52/0.59元) [7] 业务分项表现 产品线 - 主品牌/健力多/lifespace国内产品收入同比-28%/-30%/-34%至18.88/4.11/1.38亿元 [6] - 境外LSG收入同比+13%至5.34亿元 受益跨境电商发展 [6] 渠道结构 - 线下渠道收入同比-32%至17.98亿元 经销商数量净减少147家至640家 [6] - 线上渠道收入同比-14%至16.84亿元 正通过自播团队缩减费用投入 [6] 未来策略 - 线下渠道将实施SKU丰富/价格带下探/经销商唤醒计划 [6] - 线上渠道持续策略调整 强化预算管理与销售复盘优化费控 [5][6] - 预计全年营收降幅收窄 利润率同比提升 [7]
汤臣倍健(300146):收入继续承压,控费带动Q2利润同比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8-11 13:1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6x/22x/20x [4]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23.4%),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17.3%);25Q2收入17.4亿元(同比-11.5%),净利润2.8亿元(同比+71.4%)[1] - 25H1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4.59pcts至34.9%,推动净利率提升2.54pcts至21.61% [3]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91/9.21/10.24亿元,对应EPS 0.46/0.54/0.60元 [4] 分品牌与渠道表现 - 主品牌"汤臣倍健"收入18.88亿元(同比-28.32%),关节护理品牌"健力多"收入4.11亿元(同比-30.35%)[2] - 境外LSG收入5.34亿元(同比+13.46%,澳元口径+17.07%),国内"Life-Space"收入1.38亿元(同比-34.43%)[2] - 线下渠道收入17.98亿元(同比-31.63%),线上渠道收入16.84亿元(同比-13.78%),经销商总数减少147家至640家 [2] 经营改善措施 - 产品创新:推出首款OTC新品"健力多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二、三季度密集推新 [4] - 渠道改革:线下实施"经销商及终端唤醒计划",线上提升自营销售占比 [4] - 预计2025全年收入同比个位数下降,降幅较上半年收窄 [4] 盈利能力分析 - 25Q2毛利率同比提升1.68pcts至68.43%,受益于高毛利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3] - 25H1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85pcts至6.35%,主要因收入下滑被动抬升 [3] - 2025E毛利率预测为66.6%,ROE(摊薄)7.04% [13]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1.92元,总市值202.74亿元,近3月换手率46.37% [6] - 一年股价波动区间9.99-17.21元,相对沪深300指数近1年跑输18.11% [6][9]
实控人又减持,口子窖被“抛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9:33
公司市场地位变化 - 2022年起迎驾贡酒反超公司成为徽酒行业第二 公司失去"榜眼"位置 [1] 实控人股权变动 - 实控人刘安省计划于2025年8-11月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000万股 占总股本1.67% [3] - 刘安省现任公司第二大股东 持股6347.35万股(10.58%) 与徐进等8人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2.01% [4] - 2018年至今累计四次减持 套现金额超10亿元 具体包括:2018年减持240万股套现9302万元 2019-2020年减持750万股套现4.35亿元 2024年9月转让650万股获2.16亿元 [5][6] - 2025年1月办理1867万股质押展期 累计质押3153万股 占其持股49.7% 历史质押展期操作达29次 [7] 机构投资者动向 - 2025年一季度第三大股东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减持超200万股 [9] - 2024年11月被同时调出上证180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 [9][10]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收60.15亿元同比增长0.89% 归母净利润16.55亿元同比下降3.83% [11] - 季度表现分化:Q1-Q2营收利润双增长 Q3营收下降22.04%至11.95亿元 净利润下降27.72% Q4营收增9.02%但净利润降7.55% [11] - 销售费用达9.19亿元同比增长11.1% 其中促销及业务费4.57亿元同比增长29.83% [14] - 2021-2023年促销费从2亿元增至3.5亿元 累计增长75% 应付业务及促销款从2021年1.4亿元增至2024年5.77亿元 [14] 产品与渠道挑战 - 产品结构依赖"口子窖年份系列"老产品(6年/10年/20年型) 新品兼系列尚处市场培育阶段 [13] - 渠道改革推进缓慢 从"大商制"向"1+N小商化"及"平台化运营"转型 但明显落后同业 [12] - 在行业消费需求偏弱背景下 古井贡酒和迎驾贡酒仍保持增长 凸显公司自身经营问题 [11] 战略目标与行业环境 - 公司制定三年冲击百亿目标 但面临政策调整期、消费转型期和存量竞争期"三期叠加"挑战 [14]
净利预减三成! 华润饮料“栽跟头”,经销商揭“价格倒挂”内幕 | BUG
新浪财经· 2025-07-31 08:26
核心观点 - 华润饮料发布盈利预警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20%至30% 次日股价大幅下跌[2][3] - 公司正经历转型阵痛 面临渠道管理失控 价格体系倒挂 营销费用增加 包装水主业下滑及饮料业务增长乏力等多重挑战[2][6][7][9][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同比减少20%-30%[2][3] - 2024年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121.24亿元 同比下降2.6% 营收占比从2021年95.4%降至89.7%[7][8] - 饮料产品收入13.97亿元 同比增长30.8% 营收占比从2021年4.6%提升至10.3%[8][9] - 董事会主席张伟通2024年年薪227万元 较2023年438.3万元下滑48% 主要因绩效奖金从268.8万元降至57.1万元[2] 渠道问题 - 经销商普遍面临价格倒挂问题 进货100元最终只能回收90-95元[6] - 公司通过"后返费用"方式弥补经销商亏损 违背正常贸易规则并增加经营风险[2][6] - 渠道改革涉及经销商模式调整 在部分区域增加渠道扁平化 引入更多一级批发商[5] - 数字化与渠道转型滞后 线上及现代渠道渗透不足 低线市场渠道渗透明显不足[14] 市场竞争 - 包装水行业进入成熟期 2024年全国包装饮用水产量9100万吨 在饮料总产量中占比首次降至50%以下[7] - 2024年行业价格战激烈 娃哈哈快速铺货 农夫山泉推出绿瓶纯净水并将单价拉至1元以下[9] - 怡宝小规格瓶装水平均售价降低至1198元/公吨 市场份额受到冲击[9] - 农夫山泉茶饮料业务收入167.45亿元 同比增长32.3% 首次超越包装水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10] 产品与营销策略 - 采取高举高打营销策略 主品牌怡宝开展体育营销 与中国国家队 中超 马拉松赛事合作[3] - 上半年策略性增加营销资源投入 调整产品组合 营销费用率走高拖累利润[3][5] - 2024年推出"至本清润"草本植物饮料 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9] - 2025年上半年推出十几款新品 涵盖包装水 运动饮料 无糖茶 即饮咖啡等多个品类[12] 业务转型挑战 - 包装水主业增长放缓 饮料业务尚未成为真正第二增长曲线[7][9] - 新品屡屡失败 产品缺乏创新力和消费者洞察[10] - 需构建"核心单品+爆品+长尾组合"矩阵 重塑多元化饮料集团品牌认知[12] - 面临农夫山泉 元气森林 百事佳得乐 雀巢等强大竞争对手在多个细分领域的竞争[11][12]
港股异动丨华润饮料大跌超14%,发盈警,逊市场预期
格隆汇· 2025-07-29 19:29
股价表现 - 盘中一度跌超14%至11.16港元 创逾5个月新低 [1] - 成交额放大至9.6亿港元 [1] 盈利预警 - 上半年盈利预计同比下跌20%-30% 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双位数增长 [1] - 净利润下降主因包装水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与分销开支上升 [1] - 产品组合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 [1] 机构观点调整 - 高盛将投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 目标价由16.4港元降至12.1港元 [1] - 高盛下调2025-2027年销售预测约5% 包装饮用水销售预期下调约6% [1] - 预计2025年毛利率收窄1.6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下调26%-27% [1] -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8.03港元 [2] 行业竞争与渠道策略 - 包装水行业竞争加剧对整体饮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2] - 下半年竞争形势仍不明朗 [2] - 公司深化渠道改革 重点发展网上、家居及餐饮渠道 [2] 潜在积极因素 - 高盛看好区域饮料业务扩张及渗透潜力 [1] - 生产效率提升有望推动包装水业务利润重拾扩张 [1] - 公司计划派发中期股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