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联储看跌期权
icon
搜索文档
那个喊抄底的交易员,决定获利离场【今日图表】
华尔街见闻· 2025-05-07 19:08
市场策略观点 - 高盛首席策略官乔希·希夫林从看多转向中性立场,认为标普500指数在反弹15%后已充分反映贸易乐观预期,短期将进入横盘阶段[3][6][7] - 高盛策略师奥本海默警告当前18%的反弹可能属于熊市反弹特征,历史平均持续44天且涨幅14%,当前追涨风险收益比不佳[8][9] 美国通胀动态 - 纽约联储和费城联储制造业支付价格指数均飙升至51点,达拉斯联储与堪萨斯联储指数分别达48点和42点,均为2022年以来峰值[11] - 企业成本转嫁意愿增强,模型预示未来6个月PCE通胀指标大概率回升[11][12] 国家经济比较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波兰生活水平将在2023年超过日本,验证前总统瓦文萨关于"波兰成为第二个日本"的设想[15] 美股市场机制 - 2018年市场修正模式与当前相似,当时美联储政策转向推动市场逆转20%跌幅,当前存在类似"特朗普看跌期权"的护盘效应[17][18] 美国贸易数据 - 3月贸易逆差环比扩大14%至1405亿美元,创纪录水平,主要因进口额激增4.4%至4190亿美元,消费品进口量创新高[21][23]
美联储!突爆大消息
天天基金网· 2025-04-20 16:18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 - 特朗普多次公开要求美联储降息,甚至威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美联储应配合其经济政策 [1][3] - 特朗普希望降息以抵消其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影响,并试图将经济衰退风险责任转嫁给鲍威尔 [3]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声,3月19日称"美联储最好还是降息",4月4日指责鲍威尔行动迟缓 [1] 美联储对降息的谨慎态度 - 鲍威尔强调美联储职责是稳定物价和扩大就业,需等待政府政策更清晰后再决定利率调整 [5] - 美联储否认存在"美联储看跌期权",明确表示不会因市场波动而紧急救市 [5] - 美联储官员普遍持谨慎态度,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称政策处于良好状态,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强调谨慎是关键 [5] 美联储暂不降息的原因 - 美联储希望看到更多美国经济受阻的实质性证据后再行动 [6] - 当前美国通胀仍高于2%目标,且贸易战带来显著不确定性 [6] - 虽然金融市场震荡,但功能正常,美联储通常在大型金融机构崩溃时才快速干预 [6]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 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将在6月宣布降息25或50个基点,但彼得森研究所认为可能推迟至9月 [8] - 利率观测工具显示,6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9.4%,保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36% [8] - 若出现流动性危机或经济衰退,可能迫使美联储采取救市措施 [8] 解雇鲍威尔的难度 - 总统解雇美联储主席无先例可循,法律和制度设计使其可能性极低 [9] - 鲍威尔明确表示将通过法律手段抗争任何对其职务的挑战 [9] - 特朗普的想法遭到多方反对,包括潜在接任者沃什、财政部长贝森特和高盛等机构 [9]
美股期货、黄金白银、比特币继续暴跌,超28万人爆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7 08:17
全球金融市场暴跌概况 - 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多资产抛售狂潮 股市 大宗商品 加密货币等全线大跌[1] - 美股股指期货周一早盘继续重挫 纳指期货跌超5% 标普500指数期货跌超4%[2] - WTI原油期货跌破60美元/桶 为2021年4月以来首次 上周累计下跌10%[3] - 现货黄金日内下跌1.7% 现货白银下跌3% 后者上周累计暴跌13%[5] - COMEX期铜一度跌超8% 比特币和以太坊分别下挫6%和12% 24小时爆仓金额达8.52亿美元[8][9] - 澳元兑美元跌幅扩大至1.82% 刷新2020年3月以来低点至0.5932[10] - 日经期货下跌3.1% 报31310点[11] 美股市场表现 - 恐慌指数VIX飙升40%-50% 突破45关口 创2020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13] - 纳指较历史高点下跌逾20% 进入技术性熊市 标普500指数暴跌5.97% 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15] - 科技股为主的纳指尤其脆弱 关税上涨将抬高供应链成本并削弱盈利能力[17] 贵金属与原油市场分析 - 黄金下跌因投资者抛售弥补其他资产亏损 与2020年疫情时期类似[19] - 贵金属被列入关税豁免清单后实物交割溢价消失 导致价格承压[21] - 原油暴跌因关税冲击全球经济增长削弱需求 欧佩克+八国宣布5月增产41.1万桶/日[22]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不会急于对关税作出政策反应 暗示"美联储看跌期权"落空[24] - 市场将美联储完成四次25个基点降息的预期时间从10月推迟到12月[26] - 鲍威尔强调需保持长期通胀预期稳定 预警关税敏感品类价格将上涨8%-15%[24] 市场前景与机构观点 - 美国银行策略师提出标普500指数不同点位区间的抄底策略[28] - 部分机构认为美股"牛市已死" 担忧全球贸易战对长期经济增长影响[29] - 摩根大通将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从40%提高至60%[31] - 分析师警告股票市场和经济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关税政策或引发通胀风险[32]
稳健非农,难解市场担忧——3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4-05 23:28
文章核心观点 3月美国非农数据显示新增就业超预期、失业率小幅回升、时薪环比增速符合预期,但稳健非农难解市场担忧,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大及鲍威尔表态使市场降息预期升温,资产表现类似流动性冲击,风险资产调整或未结束,需警惕流动性冲击及内生风险螺旋[2][3][4] 各目录要点总结 新增非农就业明显超预期 - 3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超预期,1季度平均就业增长15.2万,整体就业增长稳健;新增非农就业22.8万,预期14万;新增非农私人就业20.9万,预期13.5万;过去两月新增就业下修合计4.8万;单月和三个月就业扩散指数有变化[9] - 教育保健、休闲酒店、零售、交运仓储新增就业最多,其次是其他服务业、政府部门和建筑业[10] - 非农就业超预期或因前期恶劣天气扰动消退、医疗和零售行业罢工结束、政府裁员影响未明显体现[13] 失业率小幅回升 - 失业率从4.139%升至4.152%,四舍五入至4.2%,高于预期;16 - 19岁及20岁以上男性失业率上行,20岁以上女性失业率小幅下降[16] - 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和企业裁员增加拉动失业率上行,结束临时工作、离职及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下降带动失业率下行[20] - 失业率3个月移动平均值较过去12个月低点高出0.27个百分点,低于萨姆法则预警阈值,触发衰退预警需失业率升至约5% [24] 时薪环比增速符合预期 - 时薪环比0.3%,预期0.3%,前值下修;时薪同比增速3.8%,预期4.0%;周工时回升0.1小时至34.2小时,处于低位[26] - 薪资增速高于通胀利于消费者实际收入和消费能力改善,但消费者或因心理因素对通胀不满[26] 稳健非农难解市场担忧 - 稳健非农未安抚市场担忧,关税不确定性大,鲍威尔未释放“美联储看跌期权”信号,市场降息预期升温[30] - 资产表现类似2020年3月中旬流动性冲击,美股和大宗商品暴跌,美元指数和长端美债收益率拉升[31] - 宏观层面美元资产风险偏好修复取决于关税落地、减税刺激、二次通胀风险证伪,目前线索不明,风险资产调整或未结束,需警惕风险[32]
“华尔街神算子”:特朗普关税大戏或为美股强势复苏奠定基础!
美股研究社· 2025-03-25 18:55
股市对关税的反应 - 当前股市对关税的反应可能与2018年类似,但背景更为有利,因宽松货币政策和关税问题有望解决形成双重支撑机制 [3] - 近期关于关税灵活性的报道可能暗示双方商定或对等的关税方案,为企业带来利好,并为市场复苏反弹奠定基础 [3] - 市场往往在实际事件发生前触底,例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股市在危机开始第7天触底并在解决前收复三分之二跌幅 [3] 2018年与当前的差异 - 2018年标普500指数在特朗普宣扬关税后10天内暴跌12%,实际关税公告发布后又下跌9%,随后在美联储加息暗示下暴跌20%,但2019年飙升超过30% [5] - 当前美联储考虑降息而非加息,且标普500指数已回升至50日移动平均线之上,技术面更好 [5] - 近期快速下跌可能不会持续太久,VIX指数在4月2日关税截止日期前后上升但之后会下降 [5] 市场情绪与经济展望 - 标普500指数下跌10%已反映40%的经济衰退可能性,但市场不一定认同未来几个季度衰退概率超过50%的观点 [6] - 自2月18日以来中国、欧洲、加拿大和墨西哥市场表现大幅超过美国,显示市场更多处于观望状态而非悲观情绪 [6] - 美股下跌会导致企业CEO信心丧失,而股市回升会增强信心,未来经济增长可能因4月2日后股市反弹而避免受影响 [6] 投资吸引力与贸易协议 - 欧洲股指涨幅集中在少数股票,寻求投资优秀公司的投资者最终仍会选择美国市场 [6] - 一项可接受的贸易协议可能缓解贸易问题并使美国市场再次更具吸引力 [6]
影响万亿资本的对决!
华尔街见闻· 2025-03-12 18:18
美股市场动态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齐创半年新低 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影响市场剧烈波动 [1] - 特朗普政府对市场大跌无动于衷 宣布将加拿大钢铝关税翻倍至50%引发盘中跳水 [4] - 特朗普称抛售与其政策无关 强调美国经济不会衰退 导致美股回吐早盘涨幅 [4] 特朗普政策与市场预期 - "特朗普看跌期权"行权价格深不见底 现任政府缺乏救市迹象 [1][3] - 与第一任期不同 特朗普2.0政策可能主动制造衰退以实现后续刺激 [5] - 政府试图通过"有控制地拆解"制造通缩冲击 为减税降息等刺激措施铺路 [13] 美联储政策博弈 -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先于政府降息救市 但美银警告其首要目标仍是控制通胀 [2][8] - 若通胀持续高于目标 即使经济放缓美联储也可能推迟降息以避免错误信号 [8][11] - 华泰证券认为当前通胀偏高+关税风险存在 美联储短期难转向 [11] 经济前景分析 - 高盛下调美国经济预期 主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而非当前数据 [10] - 野村指出人为制造衰退存在政策时滞 需快速过渡到刺激阶段以避免市场失控 [13] - 前摩根大通策略师警告美国衰退将引发全球连锁反应 类似2008年次贷危机 [14] 市场博弈逻辑 - 当前形成"胆小鬼博弈"局面 特朗普政府与美联储比拼政策忍耐力 [6][7] - 投资者原预期的双重看跌期权(Trump put和Fed put)正在失效 [6] - 若衰退信号明确美联储将快速降息 但温和放缓+高通胀组合更棘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