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售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顾家家居(603816):25Q1业绩较优 零售转型思路明确
新浪财经· 2025-04-29 14:33
零售转型支撑内销逆势增长,外销多维度探寻可持续发展:内销方面,公司正持续推进零售转型,逐步 从原先的制造+批发的模式(推式—做产品、找经销商)转向零售导向运营的企业(拉式为主&推拉结 合),此前的区域零售中心的建设以及现在持续推进的仓配装服业务(目前覆盖率超50%)后续均将助 力公司内销持续逆势增长。外销方面,在目前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公司一方面明确加大力度拓展非美 市场客户以及自有品牌出海,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新的海外产能布局,确保外销业务可持续发展。整体 来看,公司内外销后续发展思路清晰,持续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5-27 年EPS 分别为2.28/2.48/2.71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10/9/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外销持续稳健增长,内销25Q1 预计恢复增长:分区域看,公司外销依托海外区域持续拓展叠加海外产 能优势,24 年收入同比增长11.3%至83.67 亿元。内销方面,2024 年地产整体销售、竣工偏弱,外部环 境令公司业绩承压,公司24 年内销收入同比-14.4%,其中24Q4 随着国补政策刺激,前端接单情况有所改 善,而出货节奏滞后预计使得报表端 ...
顾家家居:25Q1业绩较优,零售转型思路明确-20250429
国金证券· 2025-04-29 12: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4年业绩受计提减值等因素影响下滑,但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等实现同比增长,内销预计恢复增长,外销持续稳健,后续内、外销发展思路清晰,成长可期,预计25 - 27年EPS分别为2.28/2.48/2.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0/9/8倍 [2][3][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简评 - 4月28日公司发布24年报和25Q1季报,24年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净利分别同比 - 3.81%/-29.38%/-26.92%至184.8/14.17/13.01亿元,24Q4收入同比 - 7.8%至46.8亿元;25Q1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净利分别同比 + 12.9%/+23.5%/+22.2%至49.1/5.2/4.6亿元;分红为每股现金分红1.38元 [2] 经营分析 - 外销持续稳健增长,24年收入同比增长11.3%至83.67亿元;内销24年受地产环境影响业绩承压,收入同比 - 14.4%,24Q4接单改善但出货滞后致报表端仍承压,25Q1内销预计恢复个位数增长,外销受关税影响有限预计延续双位数增长态势 [3] 财务分析 - 24年整体利润下降主因计提20红星03债券减值2.13亿、2024年商誉减值0.5亿元及剥离部分子公司;24年/25年Q1毛利率同比 - 0.1/-0.7pct至32.72%/32.40%,预计因低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 + 0.5/+0.2/+0.2/-0.2pct至17.8%/2.0%/1.5%/-0.2%,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 + 2.2/-0.9/+0.1/+0.04pct至15.2%/2.4%/1.6%/-0.1% [4] 发展策略 - 内销持续推进零售转型,从制造 + 批发模式转向零售导向运营企业,区域零售中心建设和仓配装服业务(覆盖率超50%)将助力内销逆势增长;外销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加大拓展非美市场客户和自有品牌出海力度,加快海外产能布局,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 [5]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25 - 27年EPS分别为2.28/2.48/2.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0/9/8倍,维持“买入”评级 [6] 公司基本情况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9,212/18,480/19,841/21,483/23,295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6.67%/-3.81%/7.37%/8.28%/8.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6/1,417/1,871/2,035/2,226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0.70%/-29.38%/32.05%/8.77%/9.39%等 [11]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涵盖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预测,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各项费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在2022 - 2027E的情况及相关比率分析 [13]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不同时间周期内“买入”评级报告数量不同,一周内为0,一月内为2,二月内为8,三月内为10,六月内为50;“增持”“中性”“减持”在部分周期为0;评分在不同周期分别为0.00/1.00/1.00/1.09/1.00 [14] 历史推荐和目标定价 - 2023 - 2024年多次给出“买入”评级,不同日期市价不同,目标价多为N/A [14]
江阴银行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规模、效益、质量齐头并进,服务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全景网· 2025-04-29 06:02
资产规模与经营业绩 - 2024年总资产突破2000亿元至2002.32亿元,同比增长7.63% [1] - 存款总额1518.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6%,贷款总额1241.30亿元,增长7.61% [1] - 实现营业收入39.62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20.37亿元,同比增长7.88% [1]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不良贷款率0.86%,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10.70亿元,下降5.18% [1] - 拨备覆盖率369.32%,资本充足率15.22%,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1] 股东回报与分红政策 - 2024年分红政策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元(含税),较去年提升0.1元 [2] - 公司表示将推动分红政策更加稳定、及时,增强投资者信心 [2] 普惠金融与供应链金融 - 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链享融"、"壹链通"、"税享融"、"钢享融"等,覆盖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 [3] - 供应链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10.35%,户数增长88.2%,服务27户核心企业 [3] 零售业务与数字化转型 - 通过数字化营销实验室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个人AUM 300万以上客户增幅达16%,长尾客户转化率18% [4] - 成立三大财富中心,构建"理财专员+财富经理"双线运作机制 [4] 乡村振兴与绿色金融 - 母公司涉农贷款余额731.81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235.60亿元,较年初显著增长 [5][6] - 推出"芙蓉·村村贷"等产品,支农再贷款余额7.5亿元,惠及238户涉农企业 [6] - 绿色信贷余额34.15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6] 机构评价与市场认可 - 华泰证券维持"增持"评级,认为公司推动小微转型,资产稳步扩张 [7] - 招商证券指出公司区域优势明显,业绩表现较好,资产质量优异 [7]
三棵树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涂料行业 - 公司:三棵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营收21.3亿元,同比增长3.12%,创上市以来一季度新高[3] -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23%[3] - 经营性净现金流1.1亿元,同比增加3.74亿元,首次在一季度转正[3] - 毛利率31.05%,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3] - 期间费用率降至31.5%,同比压降2.4个百分点[3] - 净利润率提升至4.9%,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3] 业务表现 - **零售业务**:占比提升至49%,还原同口径增速约11%,计入延迟确认订单增速可达20%[2][4] - **工程业务**:占比约51%,同比增长0.13%,小B业务增长显著,市政公建增长接近10%,涉房类小B业务降幅收窄至16%[2][4][5] - **细分产品**:家装墙面漆同比增长8%,剔除防水涂料影响增速为11%;工程墙面漆同比增长9%,占比29%;基础材料同比增长4.2%,占比28%;防水卷材收入下降21%[2][6] 全年业绩展望 - 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2][7] - 毛利率提升2 - 3个百分点[2][7] - 期间费用率压降2个百分点[2][7] - 负债率降至73%左右[2][7] 价格相关 - 友商停止价格战,公司计划提价约3%[2][8] - 一季度零售价格未显著上涨,受去年立邦价格战、春节假期及提价幅度小等因素影响[2][9][10] - 立邦多次提价,预计全年零售价格不会再降,对公司有正向拉动作用,公司发力中高端市场[2][10] 其他业务情况 - **高毛利业务**:包工包料服务受春节假期影响大,二三季度施工需求增加将带动高中高端业务发展和销售均价提升[14] - **三大业务板块**:马上住业务门店计划年底达5000家,今年目标收入接近4亿元;美丽乡村业务今年目标增长50%,达19 - 20亿元;艺术漆今年目标达3.7亿元[14] - **工业涂料业务**:去年收入约1.2亿元,同比翻倍,今年一季度约2700万元,同比增长超90%,聚焦汽车涂料和工业防腐漆[19] 降本增效与现金流 - 全年优化800多人,年底总人数降至8000人左右,实现期间费用率下降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降低1.4个百分点[4][16] - 一季度现金流改善因零售占比提升和占用上游账款,未来资本开支不大,2027年起分红可能显著提高[17] 零售市场市占率 - 计划五年内将零售市占率从7%提升至15%,关注成长性而非分红[4][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去年和今年一季度零售经销商库存健康,去年零售同口径双位数增长,经销商库存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今年印度市场经销商库存同比小幅增长[12][13] - 公司采用扁平化零售模式,经销商利润率为双位数且稳定[13] - 工程端经销商数量去年增长30%,今年一季度转正,可支撑未来个位数增长,零售端销售平稳[16] - 公司已进入比亚迪供应链提供底盘电池箱涂料,争取导入车身漆领域,船舶防腐漆进入知名船舶企业验证阶段[19] - 涂料行业零售属性高、利润率高且增长稳定,存量房翻新市场空间广阔[22]
江苏银行年报,不能细看
虎嗅· 2025-04-28 18:06
图片来源 | AI制图 近日,江苏银行发布年报,2024年,营收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归母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 10.76%。增速与城商行前三甲中的其他两家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相比,都是最高的。 从近十年数据看,江苏银行也是上市城商行乃至上市银行中,业绩成长性最强的一家之一。江苏银行的高 成长性,应该说跟两任董事长夏平和葛仁余高度相关。 这二位在三家银行里搭档了十余年。2013年3月,原南京银行行长夏平就任江苏银行董事长,同年8月,南 京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葛仁余也加盟江苏银行,任首席信息官、信息技术部总经理。这是二人的第三次 搭档。早年夏平和葛仁余均任职于建行江苏分行,此后又都到南京银行任高管。夏平执掌江苏银行十年, 将江苏银行一路带成了国内营收与利润首屈一指的城商行。在2023年,60岁的夏平退休,葛仁余从行长位 置上升任董事长。到2025年,1965年10月出生的葛仁余也临近退休,江苏银行业绩依旧出色。 除了营收与利润增长不错,资产扩张和负债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不良率与2023年持平,拨备覆盖率维持 在较高水平。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江苏银行净息差下滑较多,是已披露年报的头部城商 ...
关闭北京最后一家店、连年亏损 永旺超市讲不出新故事
北京商报· 2025-04-21 22:30
北京市场调整 - 永旺超市丰台店将于2025年5月16日关闭,成为北京最后一家关闭的门店,此前朝阳大悦城店和昌平永旺国际商城店已分别于2022年10月和2023年5月关闭 [3][5] - 闭店后消费者持有的积分卡和购物卡可在河北燕郊镇及天津的5家门店继续使用,但未明确闭店后退费政策 [3] - 永旺中国称闭店是集团中长期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并非经营困难,北京市场仍受重视,其他业务如儿童游乐设施和物业服务持续运营 [3][4] 母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永旺收益为80.95亿港元(同比下降6.98%),归母净利润亏损3.41亿港元,2017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累计亏损超7.37亿港元 [8] - 公司逐步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如深圳宝安中心店、武汉凯德·西城店),并在优势区域广东新增3家门店 [7][9] - 2017年以来新开门店中综合超市占比下降,食品超市和梦乐城占比上升,计划2030年前在湖南、湖北分别增至5家和7家购物中心 [9] 行业竞争与转型压力 - 永旺早期凭借生鲜食品和进口商品优势扩张,但本土超市选品、配送服务及电商挤压使其优势弱化 [1][10] - 同行如家乐福、沃尔玛、伊藤洋华堂同样面临挑战,本土企业永辉、物美等调改加剧市场竞争 [9] - 专家建议永旺需保持生鲜差异化,提升食品及百货质价比以提高客单价,并融合日本模式与中国市场经验 [10] 业态布局策略 - 永旺在中国以综合超市(GMS)、食品超市(SM)和购物中心(梦乐城)三种模式扩张,近年侧重食品超市和梦乐城 [7][9] - 公司表示业态选择基于地区布局条件、商圈需求等,非重心偏向某一业态 [9] - 截至最新数据,永旺在中国共运营79家超市店铺 [10]
许家印扔来的“包袱”,盛京银行还要背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3-31 16:06
公司概况 - 盛京银行曾入选"世界最佳银行"排行榜中国20佳银行,但2021年恒大风波后进入低谷期 [1] - 2023年11月孙进接任董事长,2024年初董监高进行大规模调整 [1] - 2024年是管理层调整后的第一年,被视为崭新起点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5.77亿元(同比-14.57%),归母净利润6.21亿元(同比-15.21%)[3] - 营收仅为2019年高光时期210.1亿元的40%,净利润为当年54.43亿元的11% [3] - 税前利润9.70亿元(2023年:9.20亿元),净利润6.43亿元(2023年:7.65亿元)[4] - 净利差1.02%(同比-12bp),净息差0.80%(同比-16bp)触及监管红线 [5][6] - 投资净收益40.47亿元(同比+160%),但核心业务收入未同步提升 [8][9] 业务结构 - 公司银行业务营收49.51亿元(同比-27%),零售银行业务营收24.67亿元(同比-10%)[6] - 东北地区营收76.68亿元(同比-17.38亿元),华北/其他地区营收分别+0.60/+2.15亿元 [7] - 信用卡发卡量251.41万张(同比+6%),逆势扩张战略明显 [19] - 理财产品规模389.06亿元(2023年:390.44亿元),业务收入仅1.02亿元 [19]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2.68%(与2023年持平),显著高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 [9] - 关注类贷款200.53亿元(同比+34%),占贷款总额4% [9] - 资本充足率14.69%(年初:14.12%),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6%(同比-16bp)[10][11] 管理措施 - 员工薪酬30.66亿元(同比-1.4%),行政费用14.17亿元(同比-7%)[14] - 董事长年薪134万元,高管最高薪酬696万元(2023年:1162万元)[14] - 通过出售1760亿元资产、调整管理层推进"去恒大化" [15] 区域经济影响 - 东北地区经济地位下滑:大连/沈阳GDP全国排名30/31,长春40,哈尔滨52 [18] - 跨区域拓展受限于北京/天津等地的激烈竞争 [18] 战略方向 - 重点发展信用卡业务以带动零售转型,试图复制招商银行成功路径 [19][20] - 通过支付和小额信贷业务连接财富管理板块,提升非息收入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