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售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森马服饰(002563):营收增长稳健,费用拖累短期利润
天风证券· 2025-08-29 08: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61.5亿元,同比增长3%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下降41% [1]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下降45% [1] - 2025Q2营收30.7亿元,同比增长9%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46% [1] - 2025H1毛利率46.7%,同比微升0.6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率5.3%,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7%,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1% [1] - 存货36.99亿元,同比增加3.4亿元,增长10.1% [1] - 一年期以内货品占比75% [1] 业务分部表现 - 童装收入43.13亿元,同比增长6%,占总收入70% [2] - 休闲服饰收入17.23亿元,同比下降5%,占总收入28% [2] - 童装毛利率48.2%,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 - 休闲服饰毛利率43.2%,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 [2] 渠道表现 - 直营渠道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35%,毛利率67.6% [3] - 加盟渠道收入23.3亿元,同比下降3%,毛利率37.3% [3] - 线上收入26.9亿元,同比微降0.11%,占总收入43.8% [3] - 线上毛利率47.3% [3] - 全系统终端零售中个位数增长 [1] - 7-8月全系统终端零售达两位数增长 [1] 门店网络 - 全国门店总数8236家 [3] - 直营门店999家 [3] - 加盟门店7194家 [3] - 联营门店43家 [3] 海外拓展 - 巴拉巴拉品牌进入沙特阿拉伯、蒙古、越南等市场 [2] - 在速卖通、Lazada、Shopee等海外电商平台运营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154亿元(前值153亿元) [4] - 预计2026年营收163亿元(前值160亿元) [4] - 预计2027年营收173亿元(前值170亿元)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9亿元(前值11亿元) [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1亿元(前值12亿元) [4]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3亿元 [4] - 预计2025年EPS 0.34元 [4] - 预计2026年EPS 0.40元 [4] - 预计2027年EPS 0.47元 [4] - 2025年PE 16倍 [4] - 2026年PE 14倍 [4] - 2027年PE 12倍 [4] 战略重点 - 以消费者为中心,长期利益最大化 [4] - 零售转型变革 [4] - 品牌健康度精细化管理 [4] - 海外业务拓展 [4] - AICG技术深度赋能 [4] 行业地位 - 童装行业处于景气发展阶段 [2] - 巴拉巴拉品牌占据童装市场绝对优势 [2] - 连续多年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2] - 覆盖0-14岁消费群体的完整品牌矩阵 [2]
郑州银行2025上半年:资产规模增长11.47% 零售业务收入12.36亿创新高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22:09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7197.38亿元,同比增长11.47% [1] - 实现营业收入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 [1]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 [1] - 连续第二个财报季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1] 资产规模增长 - 资产规模从2019年末的5000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7000亿元 [2] - 最新的千亿增长周期仅用两年时间,较此前三年周期大幅缩短 [2] - 半年末资产规模增速11.47%创下2018年同期以来历史新高 [3] 信贷业务发展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4060.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4.04亿元,增幅4.75% [3] - 公司贷款余额2746.23亿元,较上年末增幅2.11% [3] - 个人贷款余额945.56亿元,较上年末增幅3.96% [3] 投资与收益优化 - 通过优化投资组合结构实现投资收益12.29亿元,同比增长111.10% [4] - 资金业务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极 [4] 成本控制成效 - 业务及管理费支出14.68亿元,同比减少1.07亿元,降幅6.82% [4] - 降本增效得益于业务转型、体制机制改革和数字化水平提升 [4]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余额71.65亿元,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 [5] - 拨备覆盖率179.20%,资本充足率11.85%,一级资本充足率10.5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0% [5] - 各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5]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56% [6] - 个人存款余额2580.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9.18亿元,增幅18.3% [7]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06.95亿元,较年初增加35.5亿元,增幅20.72% [7] - 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0.67%,较23年同期下降1.14个百分点 [7] 业务战略实施 - 坚持零售转型战略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6] - 对核心产品"郑e贷(消费)"实施优化升级,满足居民多元化融资需求 [7] - 通过"一企一策"精准纾困方案为困难企业提供支持 [3]
平安银行如何度过“最难一年”
华尔街见闻· 2025-08-27 17:5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93.85亿元、归母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和3.9% [1] - 利润降幅小于营收主要因业务管理费支出同比下降9.4%及信用减值损失大幅下滑16.27% [1] - 净息差下降0.16个百分点至1.80%,高于股份行1.56%的平均水平但面临持续下行压力 [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1.99%,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近20%至121.39亿元 [8] - 归母净资产收益率下滑0.54个百分点至5.25%,每股收益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18% [8] 零售业务转型 - 零售业务利润贡献率从2019年超70%降至2024年不足1%,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4% [2][7] - 主动压降高风险业务:"新一贷"余额从峰值1500多亿降至100多亿,信用卡余额从5000多亿降至3900多亿 [6] - 零售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27%,信用卡不良率下降0.26个百分点至2.3% [5] - 正构建"中风险-中收益"产品体系:消费与小微产品定价7%-8%,中小微企业利率约5% [7] - 中收益贷款日发放额超1亿元,当前市场规模超百亿 [7] 对公业务支撑 - 对公业务利润贡献率2023年63.6%、2024年79.7%、2025年上半年71% [13] - 对公利润增速持续下滑:2023年88.76%、2024年19.9%、2025年上半年-14.3% [13] - 对公不良率上涨0.13个百分点,与零售不良率下降形成反差 [15] - 对公存款和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5.4%和4.7%,客户数增长6.5%至90.91万户 [16] 战略调整与管理层变动 - 2023年起推行"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方针 [12] - 原深圳分行行长王军调任总行行长助理分管零售,重点调整资产结构并加大中收益贷款投放 [15] - 原平安信托董事长方蔚豪出任副行长分管对公,推动负债端压降高息负债并优化存款结构 [16] - 公司目标将净息差维持在股份行第二或第三位,保持30-40BP的息差优势 [19] 财富管理发展 - 财富管理被列为存贷款之外的第三大核心板块 [19] - 零售客户数增长0.9%至1.23亿户,私行客户数增长3.2%至10万户 [19] - 代理个人理财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16.3%),个人基金收入10.51亿元(增长4.7%) [19] - 保险代销收入贡献财富管理近30%手续费,同比增幅达46.1% [19] - 重点提升中低波动策略产品占比,并借助"跨境理财通"拓展粤港澳大湾区业务 [21]
平安银行的“价值重构”:筑基企稳 提质增量
财经网· 2025-08-26 19:48
核心观点 - 平安银行战略调整成效初显 零售转型和对公业务优化推动经营稳健改善 资产质量提升 中期分红实施 [1][2][3] 整体经营业绩 - 营收694.85亿元同比下降10%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 [3] - 资产总额58749.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 贷款总额34084.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 [3] - 负债总额53648.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 存款余额36944.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 [4] - 净息差1.8%同比下降7BP 付息率1.79%同比下降35BP [4] - 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生成率1.64%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4] - 收回不良资产总额185.56亿元同比增长13.8% 拨备覆盖率238.48% [4] - 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2.36元 合计分红45.80亿元 [1] 零售业务转型 - 零售贷款规模止跌企稳 高风险资产基本出清 [5][6] - 个人贷款余额17259.78亿元 抵押类贷款占比64.3% [6] - 零售客户AUM和财富客户数增长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提升12.8% 银保收入同比增长46% [6] - 零售不良率1.27%较上年末优化12BP [9] - 零售付息率同比下降27BP [9] - 自营渠道人数约1100人 [6] - 中风险中收益产品投放量约150亿元 [10] 对公业务优化 - 企业存款余额23671.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 [11] - 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7% [3][12] -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新发放规模同比增加33.6%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3.2% 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62% [3] -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5% [13] -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3585.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8% 存款余额5066.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 [13] - 票证业务占对公资产比例从28.8%压降至22.4% [12] - 对公存款付息率1.67%同比下降34BP 活期存款占比38% [12] 战略方向 - 零售坚持"效益优先 兼顾规模"策略 对公遵循"守正 调优 增长 创新"方针 [1][12] - 聚焦先进制造业 绿色金融 科技金融 普惠金融 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 [11] - 通过"商行+投行+投资"综合金融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 [11] - 深化数字化渠道建设 提升客户分层经营和风险定价能力 [9][10]
5.8万亿平安银行,副行长首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9:1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方蔚豪于6月22日正式就任平安银行副行长 分管对公业务 拥有13年平安系任职经验及经济学博士学位 [2][8] - 新任行长助理王军分管零售业务 曾任深圳分行行长 具备突破困局能力 [5][8] - 管理层调整注重年轻化 新增"75后"及"少壮派"比例 原高管平均年龄约55岁 [6][7][8] 对公业务表现 - 企业存款余额达2.3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4% [2] - 企业贷款余额增至1.68万亿元 [2] - 批发金融业务上半年贡献净利润212.6亿元 占整体利润超八成 [3] - 对公业务营业收入304亿元 与零售业务规模基本持平 [3] - 方蔚豪表示对公业务将保持战略定力 为业绩回升提供支撑 [4]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总额693.85亿元 其中批发金融业务304.25亿元 零售金融业务310.81亿元 [3] - 净利润248.7亿元 所得税费用50.62亿元 [3] - 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495.52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194.5亿元 [3] - 公司力争2025年实现业绩筑底企稳 保持向好趋势 [8]
森马服饰(002563):短期利润承压,渠道持续优化
银河证券· 2025-08-26 15:31
投资评级 -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1][5] 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利润承压但渠道持续优化 童装业务稳健增长 休闲服饰业务承压 直营渠道驱动收入增长 海外业务拓展迅速 长期利润有望修复 [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49亿元 同比增长3.26% 归母净利润3.25亿元 同比下降41.17% 扣非归母净利润2.96亿元 同比下降45.22% [5] - Q2单季营业收入30.70亿元 同比增长9.04%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下降46.25% 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 同比下降49.45% [5] - 中期分红0.15元/股 派息比率124.32% [5] - 下调2025/26/27年EPS预测至0.37/0.41/0.46元 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 [5] 业务分拆 - 儿童服饰收入43.13亿元 同比增长5.97% 收入占比提升至70.15% 通过产品线迭代和"大店战略"实现增长 [5] - 休闲服饰收入17.23亿元 同比下降4.98% 主因公司主动调整线上折扣 [5] - 海外收入5208万元 同比增长79.19% 新进驻吉尔吉斯坦和意大利市场 并拓展多个电商平台 [5] 渠道结构 - 直营/加盟/线上渠道收入分别为9.48/23.34/26.92亿元 同比变动+34.78%/-2.8%/-0.11% [5] - 线下门店总数8236家 其中直营999家(+160) 加盟7194家(+9) 联营43家(-73) [5] - 采取关闭低效街边店与传统百货店 转向购物中心和奥莱店等新兴渠道的策略 [5] 盈利能力 - 毛利率46.79% 同比增加0.62个百分点 休闲服饰毛利率同比增加4.65个百分点至43.22% 儿童服饰毛利率下滑1.34个百分点至48.21% [5]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9.65%/5.11%/1.78% 分别变动+4.0/+0.76/-0.31个百分点 [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67% 主要因线下新开门店增加及线上投流费用增加 [5] - 净利率5.19% 同比减少2.57个百分点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1.15/158.79/166.33亿元 增长率3.3%/5.1%/4.7% [6]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6/11.16/12.39亿元 增长率-11.6%/10.9%/11.1% [6] - 预计毛利率稳定在44.2%左右 净利率从6.66%逐步提升至7.45% [9]
顾家家居(603816):零售转型成效显现,多品类均衡发展
天风证券· 2025-08-26 13: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评级为买入 [5] 核心财务表现 - 25Q2实现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7.2%;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5.4%;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8.9% [1] - 25H1实现收入98.0亿元,同比增长10.0%;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3.9%;扣非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15.3% [1]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0.36亿元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分别同增18%和20% [1] - 25Q2毛利率33.4%,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10.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1] - 25H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4亿元,同比增长71.89% [1] 分品类业绩 - 沙发收入56.67亿元,同比增长14.7%,毛利率36.1%,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2] - 卧室产品收入16.93亿元,同比增长10.4%,毛利率42.8%,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2] - 集成产品收入11.63亿元,同比下降8.2%,毛利率30.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 定制家具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12.6%,毛利率33.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2] - 乐活分销、整装业务、外贸非美市场业务均保持较好增长 [2] 内销业务表现 - 25H1境内收入52.25亿元,同比增长10.7%,毛利率39.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3] - 顾家品牌和独立品牌(如LAZBOY)均实现稳步提升 [3] - 零售端连续多个月保持增长,零售转型成效显现 [3] - 组织架构优化,权力下放至各事业部,经营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3] 外贸业务表现 - 25H1境外收入42.58亿元,同比增长9.6%,毛利率26.4%,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4] - 自2024年以来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4] - 推进全球深化战略,人员本地化程度提高,开始落实本地价值链一体化组织建设 [4] - 海外OBM业务在东南亚市场拓展初见成效 [4]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20.8亿元、23.3亿元 [5]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3倍、12倍、10倍 [5] - 此前预测值为18.7亿元、20.4亿元、22.2亿元 [5] 财务数据摘要 - A股总股本821.77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812.17百万股 [6] - A股总市值24,299.78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24,015.76百万元 [6] - 每股净资产11.91元,资产负债率44.98% [6] - 一年内股价最高35.28元,最低21.44元 [6]
“最难的时候正在过去”!20万人围观,平安银行冀光恒,最新发声!感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0:41
核心观点 - 公司管理层认为最困难时期正在过去 部分指标呈现积极趋势 业绩有望筑底企稳 [1][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 [4] - 公司股价在业绩发布日大涨3.23%至12.45元/股 总市值2416亿元 领涨银行板块 [5] 战略方向 - 坚持"零售做强 对公做精 同业做专"战略方针 [8] - 零售业务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卓越 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 [8] - 对公业务聚焦做精行业 做精客户 做精产品 [12] 零售业务进展 - 零售贷款不良情况出现较大拐点 风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10][11] - 自营渠道人员增至1100人 单产快速上升 [11] - 信用卡余额约3900亿元 较高峰时期降低1000亿元 [11] - 下一步将打造"买理财找平安 好理财平安造"品牌升级 [3][15] 对公业务发展 - 战略客户数量达239户 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12] - 战略客户资产余额约3500多亿元 实现双位数增长 [12] - 战略客户存款余额超5000亿元 同比增长超7% [12] - 聚焦六大行业和六大产品 除房地产外均保持良好增长 [12] 息差状况 - 当前息差为1.8% 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16] - 二季度行业平均息差为1.42% [16] - 公司目标将息差维持在股份制银行第二或第三位 [16] - 希望保持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0-40个基点的竞争优势 [16] 财务规划 - 中期分红率18% 与去年持平 [17] - 努力保持相对稳定的分红比例 [4][17] - 目前没有外延资本补充计划 以内生积累为主 [18] 区域布局 - 在深圳拥有最大市场份额和最多资产 [19] - 将发挥总部优势为深圳及大湾区发展做贡献 [19] 运营数据 - 业绩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高峰期超20.5万人参与 [7] - 公司高管团队新增副行长方蔚豪和行长助理王军 [2]
“最难的时候正在过去”!20万人围观,平安银行冀光恒,最新发声!感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0:34
核心观点 - 公司管理层认为最困难时期正在过去 零售贷款不良出现较大拐点 战略转型成效逐步显现 [6][12][13]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 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 [8] - 公司股价单日大涨3.23%至12.45元/股 总市值达2416亿元 领涨A股银行股 [9] 战略转型进展 - 坚持"零售做强 对公做精 同业做专"战略方针 上半年部分指标呈现积极趋势 [12][13] - 零售业务风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自营渠道人数增至1100人 人员单产快速上升 [6][14][16] - 对公业务聚焦"守正调优增长创新" 战略客户数量达239户(同比增长显著) 战略客户资产余额超3500亿元(双位数增长) [17][18] 业务板块表现 - 零售贷款不良情况出现较大拐点 信用卡余额降至3900亿元(较高峰减少1000亿元) [6][15][16] - 财富管理打造"买理财找平安 好理财平安造"品牌 聚焦高质量AUM增长 强化银管资产和基础理财 [7][19][20] - 对公业务六大行业除房地产外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供应链跨境金融/并购/银团产品保持良好增长 [17] 财务指标展望 - 净息差1.8%处于行业较好水平(全行业二季度1.42%) 目标维持股份制银行第二/第三位 [21] - 负债端压降高利率存款 提升活期存款占比 贷款压降趋缓并逐步回升 [21] - 中期分红率18%与去年持平 资本充足水平提升 暂无外延资本补充计划 [22][23][24] 区域发展布局 - 作为深圳总部银行拥有当地最大市场份额和利润贡献 将发挥总部优势服务大湾区发展 [25][26] - 借助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机遇 利用特色化机制深化区域业务布局 [25][26] 经营数据表现 - 业绩会吸引超20.5万人参与 显示市场高度关注 [11] - 零售中风险中收益产品投放出现拐点 对公存款余额超5000亿元(同比增长超7%) [16][17]
接手两年后 冀光恒定性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灰暗时期”已过
北京商报· 2025-08-25 22:4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利息净收入445.07亿元同比下降9.3% 非利息净收入248.78亿元同比下降11.3% [3] - 归母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 业务及管理费192.06亿元同比下降9% 信用减值损失194.50亿元同比下降16% [4] - 净息差1.80% 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 反映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中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平衡难度加大 [3] 零售业务转型 - 零售金融业务净利润占比降至4% 较上年同期7%进一步下滑 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2.3% 抵押类贷款占比升至64.3% [7] - 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3170.87亿元同比增长5.6% 平均付息率1.92%同比下降37个基点 通过多场景联动促进活期存款沉淀 [7] - 信用卡流通户数降至4539.08万户 上半年信用卡总消费金额降至9897.71亿元 延续压降态势 [7] 对公业务发展 - 企业存款余额23671.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 企业贷款余额16825.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 对公客户数90.9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5% [10] - 四大基础行业(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同比增长19.6% 三大新兴行业(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同比增长16.7% [10] - 企业贷款不良率0.83%较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 主要受部分存量房地产业务风险增加影响 [10] 收入结构分析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7.39亿元同比下降2.0% 其中银行卡手续费收入64.08亿元同比下降0.1% 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1.22亿元同比下降28.7% [4] - 结算手续费与代理委托手续费实现正增长 理财管理费收入因去年同期老产品基数较高导致下降 [4] - 公司通过压降高息负债与保证金业务优化存款结构 活期存款占比稳步提升 [11] 战略调整方向 - 零售业务从追求高收益高风险模式转向系统化优化 重点调整渠道选择/客户经营/风控能力 [8] - 对公业务聚焦六大重点行业与六大核心产品 包括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并购金融等领域 [11] - 公司强调深化产品创新与客群结构优化 加强经济发达地区资源投入以提升资产收益率与非息收入占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