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搜索文档
矿难频发叠加美联储降息 业内看好后市铜价表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06:41
近期,铜价呈现破位上行态势,伦铜与沪铜期货价格双双创下阶段性新高,A股市场铜概念股也随之成 为资金追捧热点。 业内人士表示,日前美国矿业巨头旗下印尼Grasberg铜矿停产,引发市场对铜矿供应趋紧的担忧。此 外,当前铜市场宏观环境稳定,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且关税因素影响趋弱,而供应端受事故冲击增长有 限,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则成为积极因素,后市铜价仍有上涨空间。不过,矿山突发事件对铜价冲击易 引发过度反应,未来铜的定价仍需围绕需求端展开。 破位上行 本周,铜价破位上行。文华财经数据显示,9月25日盘中,伦铜价格最高升至10485美元/吨,创下自 2024年5月底以来新高;9月26日,沪铜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一度飙升至83090元/吨,创下2024年6月初以 来新高。截至9月26日16:00,伦铜和沪铜最新价格分别报10208美元/吨、82470元/吨,本周累计涨幅分 别为2.13%、3.28%。 与此同时,A股市场铜概念股也成为了资金追捧的热点。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收盘,本周铜指数累 计上涨6.05%。 近期,供给端的一起突发事件更是为铜市场的多头情绪添了一把火。日前,美国矿业巨头自由港麦克莫 兰公司宣布,其旗下 ...
矿难频发叠加美联储降息业内看好后市铜价表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04:48
● 本报记者 马爽 近期,铜价呈现破位上行态势,伦铜与沪铜期货价格双双创下阶段性新高,A股市场铜概念股也随之成 为资金追捧热点。 业内人士表示,日前美国矿业巨头旗下印尼Grasberg铜矿停产,引发市场对铜矿供应趋紧的担忧。此 外,当前铜市场宏观环境稳定,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且关税因素影响趋弱,而供应端受事故冲击增长有 限,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则成为积极因素,后市铜价仍有上涨空间。不过,矿山突发事件对铜价冲击易 引发过度反应,未来铜的定价仍需围绕需求端展开。 铜市场供需格局同样有望为铜价构成利多支撑。供应方面,高雅姿表示,2024年以来,全球铜精矿供应 已遭受多起重大事件冲击。此次Grasberg铜矿事故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推动铜精矿 加工费(TC/RC)持续下滑,当前已处于历史低位,这充分验证了供需失衡的加剧态势。 本周,铜价破位上行。文华财经数据显示,9月25日盘中,伦铜价格最高升至10485美元/吨,创下自 2024年5月底以来新高;9月26日,沪铜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一度飙升至83090元/吨,创下2024年6月初以 来新高。截至9月26日16:00,伦铜和沪铜最新价格分别报10208美元/吨 ...
Tesla's Q3 will be the last good one for a while, says The Westly Group's Steve Westly
Youtube· 2025-09-27 03:55
Is Tesla on pace to soar to new highs in the year ahead. Well, joining me now right here on set is Steve Wesley, the founder of Wesley Group and a former Tesla board member. It's so great to have you here in person. >> Great to be here.>> All right, so what do you think is is is this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chapter for Tesla. >> Well, I think it's a tale of two cities. Look, I think they're going to post a solid Q3, 465,000 vehicles, about 25 billion for the year. They're going to be a little up in China, ...
科创板ETF五周年:数量突破100只 投资生态日渐完善
上海证券报· 2025-09-27 03:33
科创板投资生态逐步完善。在2020年首批科创板ETF启航后,历经5年发展,科创板ETF数量突破100 只,构建起"宽基+行业+策略"的全维度指数工具箱。从最新动向看,公募创新布局步履不停,相关新 品还在密集上报。在业内人士看来,科创板相关产品阵营持续扩容,成为支撑硬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力 量。 科创板ETF已成为公募重点布局方向,多家头部公募搭建起较为全面的产品矩阵。具体来看,鹏华基金 旗下科创板ETF数量已达到10只,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等旗下科创板ETF数量均超7只。 产品体系渐趋多元 2020年9月28日,首批4只科创板50ETF成立,截至2025年9月26日,科创板ETF数量已达到102只。今年 以来,科创板ETF阵营扩容显著提速。截至9月26日,今年以来共成立了61只科创板ETF,助力科创板 ETF数量快速突破百只。 回溯科创板宽基ETF的发展历程,2020年,首批4只科创板50ETF成立;2023年,首批科创板100ETF成 立;2024年,首批科创板200ETF问世。今年,首批科创综指ETF诞生,与科创板50ETF、科创板 100ETF、科创板200ETF等共同组成科创板宽基ETF体系。随着上述品 ...
摩尔线程IPO过会拟募资8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9-27 03:30
上市进展 - 公司科创板IPO申请于9月26日成功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审议 [1] - 上市委现场问询主要涉及市场竞争格局及收入确认合规性等问题 [1] - 公司计划募资80亿元投向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研发项目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 超过2022年至2024年累计营收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71亿元 [2]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0.46亿元、1.24亿元、4.38亿元 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2]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 亏损逐步收窄 [2] - 公司预计最早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扣除政府补助后处于微利状态 [2]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 以自主研发全功能GPU为核心 [1] - 已推出四代GPU架构 产品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 [1] - 2024年AI智算产品、图形加速产品及智能SoC产品在国内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均不足1% [3] - 正在洽谈的客户预计订单合计超过20亿元 其中AI智算领域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 [2] 市场前景 - 募投项目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并巩固现有市场份额 [3] - 公司计划在新兴市场领域实现突破 包括边缘计算和智能座舱等方向 [3] - 国际龙头企业在相关市场仍具有先发优势及较强市场地位 [3]
新旧巨头联姻 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中国经营报· 2025-09-27 03:16
随着一桩入股交易落槌,全球芯片界的新旧两大巨头正式"结盟"。 CHIP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随着英伟达在过去两年AI算力大潮中崛起为 市场的绝对霸主,多家市场研究机构数据均显示,英伟达在数据中心AI加速卡市场的份额超过80%,这 使业内戏称其为AI时代业内的"卖铲人"。 中经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近日,英伟达(NASDAQ:NVDA)和英特尔(NASDAQ:INTC)宣布达成合作,前者将以23.28美 元/股的价格收购英特尔普通股,共投资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双方在共同声明中表示,将 共同开发多代定制化的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产品,以加速超大规模计算、企业级及消费级市场的各类应 用与工作负载的处理。 其中,在数据中心为主的服务器市场,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CPU芯片,这些芯片将被集成到英伟达AI 基础设施平台中,与英伟达显卡协同工作;而在个人计算为主的消费者市场,英特尔则将推出配备英伟 达GPU芯片组件的个人电脑系统级芯片(SoC)。 此次交易达成后,英伟达也成为目前位列美国政府之后的英特尔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预计超过4%。 而在合作声明正式公布后,英特尔股价也一度涨幅超30% ...
Starbucks' CTO resigns, but its AI overhaul is still brewing
Fastcompany· 2025-09-27 02:01
公司人事变动 - 星巴克首席技术官Deb Hall Lefevre已辞职且无永久接替人选 [1]
布局AI设备基座产品线 精智达获138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9-27 01:28
机构调研活动概况 - 截至9月26日本周共有234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 [1] - 近四成被调研公司股价实现正收益 其中海博思创周涨幅32.19% 新坐标上涨25.03% 沃尔德上涨20.81% [1] - 冰轮环境举行三场调研活动 潍柴动力等10家公司举办两场调研 [1] 精智达业务进展 - 接受138家机构调研 周股价涨幅17.68% 聚焦显示面板与半导体测试设备两大核心赛道 [1] - 高速FT测试机提前完成年初目标 KGSDCP测试机稳步推进验证 老化测试机下游需求旺盛 [1] - 围绕AI时代构建完整产品线 战略布局存力+算力+存算一体和人机交互 半导体检测设备作为AI时代设备基座 [2] 信立泰调研情况 - 接待77家机构投资者 周股价累计涨15.81% 制剂业务为核心收入来源占比超80% [2] - AI应用集中于优化早期分子设计等环节提高研发效率 美国子公司独立运营风险可控 [2] 盟科药业股权变更 - 接待66家机构调研 拟向南京海鲸药业定向增发1.64亿股募资10.33亿元 [2][3] - 发行后海鲸药业持股20%成为控股股东 自然人张现涛成为实控人 [3] - 海鲸药业专注原料药开发 将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盟科药业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 [3] 高伟达合作动态 - 因与蚂蚁数科签署合作协议受40家机构重点关注 [3] - 合作涉及智能流量获客、大数据风控、AI智能体及跨境金融等领域创新 [3] - 双方优势互补:蚂蚁数科技术优势与高伟达金融机构服务网络深度叠加 [4] - 采购计划分阶段实施 优先投入信贷反欺诈和AI流量运营等重点模块 [4]
保险业最大AI公司冲击IPO!是“续命”还是“续亏”?
搜狐财经· 2025-09-27 01:22
现在的AI真是无孔不入。 笔者在刷短视频时,每10条里就有1条是AI批量生成的——可能是"男主失忆女主带球跑"的套路短剧,也可能是你随手上传一张照片,AI就能自动做成动 态视频。 连科技巨头都在押注,Meta曾砸500万美元买名人肖像权打造AI虚拟角色,本想做"沉浸式互动",结果角色互动时像照本宣科的"念稿机器人",上线刚满 一年就草草下线。 AI的这股风也吹到了保险界,而且动静还不小。9月16日,中国最大独立AI保险科技公司暖哇科技递表港交所,要抢"AI保险第一股"。 但保险要揪病历里的既往症、核车险事故责任,每步都得钉是钉铆是铆,靠算法"猜风险",真能靠谱? 01 3年半亏超7亿 别说普通消费者,就算是保险从业者,可能都没直接接触过暖哇科技。 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解决方案已累计被90家保险公司采用,其中包括按2024年保费收入计算中国前十大保险公司中的8家。到2025年6月30 日,已累计执行2.04亿例承保审查及理赔调查案件,并服务超过0.41亿名保险公司的承保及理赔客户。 如上所示,它不是卖保险的,而是保险公司的"AI外包工",核心业务就两样: AI承保解决方案:以"阿拉莫斯"系统为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魔视智能递表港交所
新浪财经· 2025-09-27 01:05
公司是业内少数基于AI原生基因与技术积累、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供应商,在算法、模型、数据治理 及智能驾驶软硬件核心技术领域均实现全面自研。这些能力使公司能够高效响应主机厂多元化的场景与 功能定制需求,同时助力部分传统主机厂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完成智能化转型,为终端用户提供安 全、舒适、操作简便且智能的驾驶体验。 研发方面,公司研发能力涵盖从基础算法到嵌入式工程实现。公司的全栈自主开发确保了深度的软硬件 协同,无技术鸿沟。凭藉在五项国际算法竞赛中赢得冠军的专业知识,公司提供与全球领先芯片平台兼 容的高可靠、低延迟的量产解决方案。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 六个月,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1.28亿元、人民币1.43亿元、人民币1.60亿元、人民币6690万元 及人民币8390万元。 公司为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提供具备L0级至L4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助力其智能化转 型并推动智能驾驶的普及,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及高效的出行体验。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解决方 案已获主机厂客户选用于92款车型,交付超过330万套,验证了公司的技术实力。 此次融资所得款项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