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

搜索文档
激励企业落实带薪年休假 让居民“有闲”消费丨大力提振消费在行动
证券时报· 2025-04-02 12:13
文旅消费潜力 - 春节期间冰雪游和春季踏青反映居民旺盛出游需求,展现假日消费和文旅消费巨大潜力 [1] - 清明假期铁路部门累计发售车票1613万张,显示旅客出行意愿强烈 [3] 带薪年休假制度 -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1] - 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分散出游时间的最有效途径,有助于缓解长假期间旅游市场供求失衡和淡季资源闲置问题 [3] - OECD国家研究表明,居民休闲时间每增长1%可促进经济增长约0.8个百分点,我国每增加1%休闲时间拉动经济增长0.3至0.5个百分点 [3] 企业落实带薪年休假 - 企业推出到点"清场"、取消"形式化出勤"等措施,倡导"反内卷"为职工休假创造宽松氛围 [7] - 建议以"以奖代补"方式为执行良好的企业分担成本,激励更多企业落实带薪年休假 [7] - 需从法律层面完善工作时间基准体系,解决长时间工作、无序加班等问题 [8] 中小学春秋假经济价值 - 中小学春秋假可与清明假期衔接形成5天至9天连休,减轻学业负担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10] - 春秋假是家庭"微度假"和"研学游"黄金时期,具有发展相关产业潜力 [11] - 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可促进家长与孩子联动出游,显著增加家庭出游频率 [11]
“不仅将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也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人民日报· 2025-04-01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重点任务受国际舆论关注 中国采取举措提振消费彰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国内消费潜力释放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为各国共享中国市场带来机遇 [1] 提升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 《方案》按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思路提出举措 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 发挥消费积极作用 [2] - 日本帝京大学教授露口洋介认为《方案》中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可促进服务业多元 创造就业 提升居民收入 扩大消费 [2] - 阿联酋红木房地产公司创始人艾哈迈德·赛达利表示《方案》相关举措助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提升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2] - 德意志银行报告显示中国政府提振消费行动效果显现 其首席运营官欧雷称消费将成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2] - 西班牙IE大学教授米格尔·奥特罗表示《方案》推动内需成拉动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释放积极信号 [3] 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注入动力 - 《方案》聚焦“新”字 对文体旅游等消费新增长点提出政策措施 [4] -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汤之敏表示《方案》体现中国居民消费进入新阶段 促进消费升级 增强民众幸福感 [4] -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戴维·蒙亚埃称中国提振消费举措激发市场活力 带动产业升级 助推经济发展 [4] - 伊拉克—中国商会会长海德尔·鲁拜伊表示《方案》符合发展理念 推动城乡提升 培育新消费业态 为经济注入动力 [5] - 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称中国提振消费举措对中国和全球经济有重要意义 新型消费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5][6] 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 《方案》提出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 推动优质生活性服务进口 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7] - 巴西外贸商会联合会主席阿代尔·卡尔内罗表示《方案》提振各国对华出口贸易 加强商业交流 巴西将扩大与中国服务贸易合作 [7] - 沙特阿拉伯记者穆巴拉克·萨欧德称中国提振消费举措吸引关注 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 [7] - 米格尔·奥特罗表示中国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为中国与欧洲国家创造合作机遇 [8] -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墨西哥候任代表阿古斯丁·加西亚称《方案》提振中国消费市场 为外国企业创造投资和发展机遇 [8]
专访中泰国际李迅雷:消费补贴要加大力度、考虑长远,对中低收入人口精准施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7 20:25
消费政策与经济增长 - 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注重供需两端综合发力,统筹促消费和惠民生,强化消费政策协同 [1] - 今年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 [6]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等品类零售额两位数增长 [6] 消费结构与潜力 - 体育、娱乐用品消费大幅增加,服务消费占比仍有提升空间,文化娱乐消费潜力较大(如《哪吒》票房突破150亿元) [6] - 县域消费和农村消费增速快于大城市,农村人口边际消费倾向更高,精准补贴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5] - 服务消费增速超过实物消费,与城市化紧密相关,取消户籍限制可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19] 财政补贴与政策效果 - 去年1500亿元"以旧换新"补贴带动1万亿元消费,今年补贴规模增至3000亿元,预计拉动消费2万亿元 [8]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月提高20元,规模约500亿元增量,对消费拉动作用有限 [12] - 补贴政策需论证财政增量投入与消费增量的关系,政策力度决定消费变量快慢转换 [12][13] 收入与就业措施 - 优化国企工资总额制度,探索超额利润按比例计入工资总额,招收应届生工资单独列支 [16] - 简化失业保险金领取流程,提高发放标准,支持失业群体 [17] - 财产性收入对消费提振作用有限,应侧重对中低收入群体直接补贴或发放食品券 [18]
李迅雷专栏 | 促消费2025:社零不能再低于GDP增速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3-26 18:27
消费现状与提升空间 - 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例为55.6%,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7.4个百分点,与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相比差距显著 [6]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仅3.5%,2025年1-2月回升至4%,目标需提升至5%以上以对冲出口下行压力 [3][23] - 消费内生动能不足表现为:居民实际偿债压力达可支配收入12.4%,财富效应受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 [7] 政策框架与核心举措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增收减负、高质量供给、优化环境为三大主线,部署30项任务覆盖八大领域 [10] - 财政支持力度显著: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医疗救助等资金达1769.4亿元,拟通过优化支出结构释放6900亿元公共消费增量 [13][19] - 首次提出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参考四川模式要求消费凭证审核,单笔最高贴息3000元 [16][22] 重点群体增收措施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42.7%,将通过盘活土地资产、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其收入,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高达55.8% [11][12] - 针对中低收入群体:优化国企工资总额制度,允许超额利润按比例计入;简化失业保险金领取流程 [20] -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支持:建议按户籍地经济发展水平发放生活补助,该群体筛选成本低且消费倾向强 [21] 消费结构优化方向 - 大宗消费以落实现有政策为主,2024年投入1500亿元支持"以旧换新",2025年规模翻倍 [14][19] - 服务消费占GDP仅19.7%,重点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文体旅游消费及入境消费,服务业单位GDP就业带动效应优于工业 [14][15] - 收入分配改革目标:提升后60%人口收入占比1个百分点,预计每年可创造超2500亿元消费增量 [23] 经济结构调整需求 - 2024年净出口贡献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25年需消费接棒,内需贡献率必须提升 [3] - 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约束:制造业受低物价抑制,房地产渐进修复,基建强调防止低效投资 [6] - 全球最终消费占GDP超70%,中国需通过消费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3][6]
重磅论坛,日程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3-23 08:28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日程发布。 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日程。 具体如下: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自2000年首次 举办以来,论坛坚持"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宗旨,形成了专业化、高层次的鲜明特色,已成为中国 政府高层、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交流对话平台。 本届论坛将以"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为主题,围绕各方共同关注的宏观政策、增长 新动能、提振消费、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绿色发展、制度型开放等重要和前沿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增 进各方对中国发展的深入了解,加强务实互利合作。 综合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责编:万健祎 校对: 李凌锋 25 19 2 圳证券交易所 SHENZHEN EXCHANGE 座讯会副治费者 k 50 TENCENT FINA "星火计划" 本市场投教 T届金融强国讲师反 报名火热进行中 2月18日~3月31日 证券时报网 音响 赢得 报名入口 足名入厂 金融强国梦 讲师启智引航 (点击图片进入报名页面)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 ...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3.15-3.21)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3-23 07:45
以下文章来源于申万宏源宏观 ,作者宏观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 | 宏观研究部 3 . 1 5 - 3 . 2 1 周度研究成果 2 0 2 5 申 万 宏 源 宏 观 研 究 团 队 目录 热点思考 1、 热点思考 | DOGE冲击:美国政府如何"过紧日子"? 2、 热点思考 | 育儿补贴,进展及影响? 深度研究 1、 深度专题 | 债市的"盲点"?——兼论长债利率从"2%"到"1%"的距离 高频跟踪 《消费"突围"》 2、 申万宏源多行业联合 《2025年1-2月社零数据解读》 3、申万宏源总量与多行业联合 《提振消费,共促腾飞》 4、"洞见"系列会议第47期 《春雨无声:经济"积极"探索》 5、"洞见"系列会议第48期 《欧洲经济的"困局"与"破局"——从俄乌之"变"谈起》 电话会议 1、"周见"系列会议第23期 2 深度研究 深度研究 2025.3.18 年初以来,经历了2年多的长牛后,债市持续调整,市场分歧也在明显加剧。当前债市投资中有哪些"盲点",2025年债市投研框架或将如何修正?本文分析,供参考。 高 频 跟 踪 点评 2025.3.16 3月14日,央行公布2025年2月中 ...
促消费2025:社零不能再低于GDP增速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3-22 16:38
消费提升空间与挑战 - 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例为55.6%,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7.4个百分点,与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相比差距明显[3][4] - 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分为消费能力(收入、资产、债务)和消费意愿(经济预期、社会保障、消费时间),其中消费能力是核心[1][4] - 2024年三季度居民实际偿债压力(还本付息金额占可支配收入比例)达12.4%,高于部分发达经济体[4] 政策框架与行动方案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优化环境增强意愿为思路,部署八方面30项任务[1][5] - 方案重点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工资增长机制、农民增收)、财产性收入渠道拓宽(股市稳市机制、债券品种创新)[6][7][8] - 首次在中央层面提出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2025年将覆盖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12][13] 重点领域施策方向 - 大宗消费聚焦"以旧换新"(2024年15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2025年翻倍)和汽车消费,服务消费侧重"一老一小"供给优化和文旅冰雪消费[10][11] - 公共消费投入不足,2021-2023年中国年均公共消费率比全球低0.51个百分点,优化财政投向可带来每年约6900亿元增量[14]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城镇居民的42.7%,人均消费支出为城镇居民的55.8%,政策着力盘活土地资产和发展绿色农业促增收[6] 结构性矛盾与优化建议 - "以旧换新"政策可能惠及高收入群体更多,需平衡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补助(如更大折扣或现金抵用券)[15] - 占人口60%的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仅31%,若其收入占比每年提升1%,可带来超2500亿元消费增量[18] - 2024年社零增速仅3.5%(1-2月升至4%),需超过GDP增速以对冲出口贡献下降(2024年出口贡献1.5个百分点)[18] 资本市场联动措施 - 股市方面拟加强稳市机制建设,可能成立类似平准基金的创新工具,债市将丰富个人投资者可投品种(当前存量债券超180万亿元)[7][8] - 财政贴息政策需加强资金用途监测,参考四川模式要求消费后凭凭证申请贴息(年利率1.5%、单笔不超3000元)[17]
促消费2025:社零不能再低于GDP增速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3-22 16:38
消费提升空间与挑战 - 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例为55.6%,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7.4个百分点,显示消费提升空间大但内生动力不足[1][2] - 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分为消费能力(收入、资产、债务)和消费意愿(经济预期、社保、时间),其中消费能力是核心[1][2] - 2024年居民实际偿债压力达可支配收入的12.4%,高于部分发达经济体,制约消费能力[2] 政策框架与行动部署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增收减负、高质量供给、优化环境三大思路,部署30项任务覆盖七大行动和支持政策[1][3] - 政策重点包括:城乡居民增收(工资增长机制、农民增收)、财政资金优化(公共消费)、大宗/服务消费并重、个人消费贷款贴息[4][6][7][9] -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医疗、公共卫生补助资金达1769.4亿元,育儿补贴制度正在研究[6] 重点领域措施 - 大宗消费以"以旧换新"为主,2024年投入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2025年规模翻倍[7][10] - 服务消费占GDP仅19.7%,政策侧重扩大供给(养老、文旅、冰雪消费)和开放服务业市场[7][8] - 首次提出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参考四川模式按年利率1.5%、单笔最高3000元标准执行[9][11] 收入分配与财政改革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城镇的42.7%,消费支出为55.8%,边际消费倾向高[4] - 建议通过财税改革提高后60%人口收入占比,若其占比提升1%可带来超2500亿元消费增量[11] - 优化国企工资总额制度、简化失业保险流程,强化对中低收入群体和失业毕业生的支持[10][11] 经济结构转型需求 - 2024年净出口贡献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25年预计下降,需消费填补内需缺口[1] - 1-2月社零增速回升至4%,但全年需超5%以对冲出口下行压力[1][11] - 公共消费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拉动私人消费0.4个百分点,财政优化年增量可达6900亿元[10]
生育补贴促消费的经济账(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20 23:20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改善出生率最“立竿见影”的方案是将生育补贴发放集中在低线城市,且确保对一个家庭的补贴力度在当地人均GDP 15%以上;生育补贴预计二季度在地方层面集中释放,出生率较低、财政自给率适中的地区将成发放核心区 [1][3][4] 生育补贴力度及效果 经济欠发达地区 - 对一个家庭的补贴力度建议在当地人均GDP 15%以上,此为“刚好”可能促进生育情况改善的水平;低线城市育儿假、托育中心等配套机制重要性较低,“直接打钱”即可,如呼和浩特对一个家庭最高补贴达当地人均GDP的94%,预计生育率改善“立竿见影” [1][2] 经济发达地区 - 补贴力度需更大,同时不能缺少配套机制;深圳2023年发放生育补贴但出生人口数量无起色,原因是补贴力度仅为人均GDP的9.7%,且无其他配套机制“加持”;参考韩国,对一个孩子补贴力度占人均GDP 20%左右,同时有育儿假、日托服务等配套机制,才可能带动生育率改善,对标国内一线城市,人均GDP的20%相当于每个孩子至少补贴4万元以上;鼓励生育政策在发达地区不会“立见成效”,重要的是后续不断“改良”政策、改善居民生育观念 [2][3] 生育补贴落地时间及核心区 - 生育补贴预计二季度在地方层面集中释放,参考去年“刺激消费1.0”的“两新”政策,从给出政策方向指引到全面落实政策间隔约7个月时间,国务院去年10月提出要“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两会强化政策导向、提出“发放育儿补贴”,发改委开始“积极加紧制定” [3] - 二季度生育补贴集中在“中间地带”政策效果最好,财政自给率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政策起效时间和金钱成本更高,通过“人口虹吸效应”吸引外来劳动力“性价比”更高,财政自给率较低的地区持续推行育儿补贴政策压力较大,预计出生率较低、财政自给率适中的地区将成发放核心区,内蒙古处于这一“地带” [4]
【广发宏观王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线索下的十个想象空间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3-18 21:22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 现存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为"每两年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主要省市均按此执行 [1] - 国家发改委提出"适当加快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25年原则上所有省份都要调整,年均复合增幅有望加快 [1] - 目前主要省份最低工资年均复合增幅明显低于名义GDP增速,理论上应向经济增长速度靠拢 [1] - 2025年新疆、广东已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广州从2300元提至2500元(+8.7%),深圳从2360元提至2520元(+6.8%),乌鲁木齐从1900元提至2070元(+8.9%)[11] 以工代赈政策 - 2024年以工代赈累计吸纳就业332万人(+31%),发放劳务报酬478亿元(+32%)[2] - 人社部提出"更大范围实施以工代赈",2025年就业吸纳量和劳务报酬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 - 受益群体主要为建筑业农村务工人员,收入效应将带动必需消费品消费 [2] 住房公积金政策 - 政策意义包括:稳地产作为稳消费前提、提供公积金利率下调指引(上次下调为2024年5月)、扩大使用范围 [3] - 使用范围扩大包括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同时申请贷款,加大租房提取力度 [3] - 2024年5月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首套5年以上利率降至2.85% [12] 中小微企业账款清偿 - 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占全部就业的79.4%,清偿欠款可改善居民部门现金流 [4] - 政策要求"应付快付、应付尽付",健全清欠长效机制 [13] 育儿补贴制度 - 育儿补贴政策正在制定,财政测算显示年补贴规模占财政收入比重低于1% [5] - 按2024年68.3%的消费倾向测算,育儿补贴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拉动在0.1-0.3个百分点 [5] - 基于过去3年平均出生人口937万测算,一孩占比49.3%,二孩37.9%,三孩及以上12.8% [15] 中小学春秋假政策 - 杭州试点春假/秋假各2-3天,全年增4-6天假期,与五一/国庆连接 [6] - 全国中小学在校生1.59亿人,假设30%-50%新增假期用于旅游,按人均160元/日计算,可新增旅游收入307-767亿元 [6] - 家长陪同效应将使消费规模倍数放大 [6] 汽车消费管理转变 - 推动"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分年限保障无车家庭购车需求 [7] - 2024年12月北京个人客车中签率0.29%(申请量超330万),上海中签率9.9% [16] 儿科及养老服务供给 - 2025-2027年为"儿科服务年",目标基层医疗机构儿科服务比例达90%以上(当前80%)[8] - 2024年底全国老年助餐点7.5万个,日均服务290万老年人 [17] - 河南省建成老年助餐场所8367个,覆盖48.9%城镇社区和10.7%行政村 [18]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 2024年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2.5万余部 [19] - 政策纳入"城市更新"范畴,将提升房产流动性并带动衍生需求 [9] 财政补贴与贷款贴息 - 贷款贴息聚焦两方面: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居民个人消费贷款的重点领域消费 [10] - 财政货币工具组合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倾向,形成消费正循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