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品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释放“两新”政策效能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5
政策效果 - 一季度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3% [1] -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8.1% [1] - 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7% [1]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 [1] -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4.6% [1] - 推动全部投资增速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 [1] - 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5% [1] - 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9% [1] - 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7.2% [1] - 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4.3% [1] 政策执行问题 - 不同地区和领域间"两新"工作不够平衡 [1] - 补贴申领便捷程度和效率有待提升 [1] - 存在"先涨价后打折"现象 [1] - 存在骗补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 [1] 组织协调机制 -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调度 [2] - 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组织落实分管领域政策 [2] - 地方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协调推进 [2] - 健全"两新"部际协调机制定期磋商决策 [2] 信息共享机制 - 建立全国统一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2] - 完善平台功能加强数字化升级 [2]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高智能化水平 [2] - 优化补贴申请审核和资金拨付流程 [2] 资金支持与监管 - 加快已拨资金审核兑付减轻企业垫资压力 [3] - 设计差异化补贴方案确保精准投放 [3] - 推动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3] - 严格执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管理办法 [3] -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宣传引导 - 大力宣传"两新"政策进展和成效 [3] - 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活动 [3] - 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协作配合 [3] - 总结推广典型模式和先进经验 [3]
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调整情况更新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消费品行业(家具、电器等) - **公司**:欧派、舒达、皇派、顾家家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欧派代理商销售情况 - **销售规模**:2024 年销售规模 3300 多万元,较 2023 年的 4500 万元下滑约 30%;2025 年初预期销售额 5000 万元,但实际与预期差距大[2] - **增速情况**:2025 年 1 - 3 月同比增长接近 50%,4 月单月同比下滑 50%,5 月同比下滑 20%,1 - 5 月累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4] - **国补影响**:国补政策调整影响大,补贴额度降低后销售下滑;国补对客单价影响有限,客户仍选双饰面板且压价;2024 年净利率为负,橱柜毛利率稳定,衣柜毛利率下降[1][18][19] - **应对措施**:5 月中旬起统一口径告知客户无国补,重心转向提升服务质量[1][7] - **订单交付**:2024 年国补订单 90%已交付,剩余部分 2025 年 3 月陆续交付[1][11] - **销售趋势**:2024 年销售有季节性变化,1 - 9 月差,四季度回升,10、11 月达高峰[1][13] 顾家家居重庆地区销售情况 - **销售目标**:2025 年销售目标 1.2 亿元,主城区目标 7000 万元,较 2024 年增长目标 18%[24] - **增速情况**:一季度负增长 25%,四五月份拉回业绩,截至 5 月底与去年同期持平,6 月截至目前同比略有增长,但定制业务回款负增长[25] - **渠道优化影响**:优化长期不盈利或亏损门店及布艺系列门店,导致业绩下滑[27] - **国补情况**:重庆地方国补暂停影响不大,依赖工厂线上国补;去年抢湖北国补,今年转广东国补,线上国补不稳定,以预收款操作;未来预计继续提供 10%国补,实际税后 5% - 6%[28][29] - **订单交付**:成品交付进度约 99%,定制产品交付进度不到 70%;成品交付周期约一个半月,定制产品交期常延迟[34][35] - **国补订单占比**:2024 年四季度国补订单占比 87%,2025 年一季度占比 75%,四五月份高达 95%[40] - **国补影响**:国补使门店客单价提升,成品家具从 1.8 万元到 2.5 万元,定制家具从 2.7 万元到 4.27 万元,但成交率下降;2024 年四季度至 2025 年 5 月,成品家具毛利率 43%,定制家具接近 50%,净利润率降至 8%[41][42] 国补政策情况 - **政策调整**:湖北省家具类国补暂停,电器类 6 月 10 日恢复但券有限;补贴额度多次降低[1][5] - **交付要求**:政府要求 2024 年国补订单 12 月 31 号前完成交付和开发票,1 月 15 号前上传审核资料[12] - **骗补乱象**:存在骗补现象,部分经销商因虚假销售被查处[3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工厂停工**:广州从 2025 年 6 月 5 日开始停工,湖北约 2025 年 5 月中旬停工[6] - **房租调整**:欧派代理商 2025 年房租从每月 15 万元降至 11 万元,一年节省约 50 万元;顾家家居盈利不佳门店优化,房租实际下降约 10%[21][45] - **国补回款**:线上国补今年周期约 30 天;当地政府回款分线上线下模式,线上约一个月,线下资料齐全 15 个工作日返款[36][38] - **统计口径**:顾家家居定制业务以收款统计,成品业务以订单统计[26]
个别地市暂停派券?广东商务厅:以旧换新政策不会提前结束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16:34
618大促与家电"国补"政策动态 - 江苏、重庆等地暂停发放家电"国补" 重庆因前期补贴资金用完而停止消费券和资格码申领 相关部门正在起草第二阶段政策 [1][2] - 江苏省商务厅回应暂停原因为系统升级 调整后将恢复领取 活动持续到年底 线上线下采取限额管理 [2] - 广东部分地市如惠州、佛山暂停发放家电类以旧换新补贴 佛山提示智能家居、家电及手机平板补贴"本阶段已额满" 下阶段从8月1日开始 [2][7] 广东省以旧换新政策进展 - 广东省商务厅明确以旧换新政策不会提前结束 个别地市暂停派券因系统升级和阶段性盘点 [1][7] - 广东多数地市如珠海、东莞等补贴可正常领取 政策补贴时间按计划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 [7] - 广东2024年以旧换新销售额达1534.5亿元 惠及消费者超1128万人 规模居全国第一 [10] 全国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截至5月31日 全国5大品类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 发放补贴约1.75亿份 [10] - 具体数据:汽车补贴申请412万份 家电销售7761.8万台 手机等数码产品5662.9万件 电动自行车换新650万辆 家装厨卫焕新5762.6万单 [10] - 国家发改委将加快2024年资金清算和后续额度下达 研究增量政策 [11] 政策支持与地方行动 - 广东实施扩围支持行动 涵盖汽车报废/置换、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领域 [10] - 广东省政府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 扩大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参与范围 [11] - 国家层面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0]
618家电3C消费迎高峰 长沙以旧换新超356万人次参与
长沙晚报· 2025-06-11 09:39
618大促销售情况 - 截至6月5日长沙已有356 74万人次参与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 核销政府补贴资金24 03亿元 直接带动销售199 79亿元 [1] - 通程电器618大促启动后整体销售同比增长超50% 一级能效产品换新消费者占比近90% [2] - 长沙家电以旧换新直接拉动消费超53 63亿元 政府补贴累计发放超10 13亿元 惠及消费者超184万笔 [2] 商家营销策略 - 线上线下商家推出折扣 满减 抽奖 爆款商品 会员专属福利等多种优惠形式 [1] - 通程电器举办VIP私人定制内购会 活动叠加政府补贴后家电低至4折 购物满3000元可参与刮奖赢3g金条 [1] - 苏宁易购联合头部品牌加码"万人空巷抢家电"活动 门店叠加"预存翻倍""三重补贴"与跨品类满减 最大让利达5000元 [1] 产品趋势 - 大屏彩电 大容量嵌入式冰箱 洗烘一体机 干衣机 洗碗机 洗地机 空气机 衣物护理机 嵌入式微蒸烤一体机等绿色智能改善型品质家电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政策覆盖冰箱 洗衣机 电视等16类62小类家电产品 单件最高补贴比例达20% 每件补贴上限2000元 [2] - 汽车 家装厨卫 电动自行车及数码产品等领域同步发力 形成多品类联动效应 [2] 补贴领取方式 - 消费者可通过云闪付APP进入"以旧换新"专区领取家电 手机数码 家装厨卫等品类补贴券 支付时直接抵扣 [2][3] - 市商务局成立工作专班优化流程 减轻企业垫付压力 提升消费者补贴体验 [3]
乘用车零售增势走强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09
6月9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2025年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5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13.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81.1万辆,同比增长9.1%。 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走出国门。根据 乘联分会数据,5月我国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44.8万辆,同比增长13.5%。 展望6月,崔东树表示,随着汽车报废更新政策落地实施,6月车市将延续5月的增长态势,但受去年同 期高基数影响,增速可能放缓。同时,近期中央及地方政府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推动报废更新有力实 施,未来汽车行业总体形势有望持续稳中向好。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崔东树表示,受"两新"政策影响,春节后车市热度持续走强。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很多省份出 台并逐步落实了相应的地方促消费政策,叠加车展等线下活动,5月车市走势良好。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明显拉动乘用车零售。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 达412万份,按照月度节奏测算5月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123万辆,较4月增长13%。《2025汽车以旧换新 消费洞察报告》 ...
落实落细以旧换新 充分激发消费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6-11 01:23
618大促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618大促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带动新一轮消费热潮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 截至5月31日五大品类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 发放补贴约1.75亿份 [1] 动态调节资金池措施 - 建议将补贴资金分为基础部分和弹性部分 基础部分定时均衡拨付 弹性部分根据区域消费热度和产业升级需求动态调配 [2] - 对绿色智能家电渗透率低的地区加大支持力度 建立企业核销数据与资金拨付实时联动系统 [2] - 运用大数据构建消费热力图 综合考量消费节点、区域、品类、收入等数据配置补贴额度 [2] 补贴资金使用结构调整 - 建议重点支持绿色家电和智能制造产品 对高能效且具有物联网功能的高端产品提高补贴比例 [3] - 调整补贴结构可避免资源浪费 反向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3] 多元协同模式构建 - 搭建政府、平台、制造商三方数据共享平台 实现补贴申领全流程追溯 [4] - 形成企业自主让利优惠和政府差额补贴的复合激励模式 [4] - 鼓励电商平台探索补贴券与碳足迹绑定模式 追踪补贴的减排实效 [4] -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升级 [4]
创始人接连出走、找虞书欣代言被喷,MAIA ACTIVE变味儿了?
36氪· 2025-06-10 18:20
品牌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6年,定位新中产女性市场,主打多元独立自由形象,凭借腰精裤、云感裤等爆款迅速崛起[1] - 2020年通过素人宣传片《我不是漂亮,我是_____》实现破圈,播放量达500万次,话题阅读量900万次,奠定"be as you wish"品牌价值观[8][9] - 创立三年线上销售破亿,2022年全渠道销售额达5亿元,年均增速166%,累计融资超2亿元[9] 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2年销售额增速从三位数下滑至60%,2023年Q1增速仅4%,远低于lululemon同期在中国市场61%的增速[7] - 核心单品腰精裤累计销量超30万条,初期定价400-800元区间占据差异化优势[7][11] - 被安踏收购后产品线拓展至泛运动品类,核心单品价格下探至200-400元区间[11][14] 品牌战略调整 - 早期采用素人代言+全年300+场社群活动强化姐妹感,2023年转向签约流量明星虞书欣引发老粉强烈不满[1][2][4] - 收购后创始人退出,品牌动作停滞近一年,营销策略从精英叙事转向大众化[4][12] - 对标lululemon但面临同样困境:lululemon一季度财报后股价单日暴跌20%,被迫签约贾玲并开启降价促销[5][9] 行业竞争环境 - 瑜伽服饰行业从增量转向存量竞争,供应链成熟导致产品同质化,白牌商家涌入加剧价格战[11] - 消费降级趋势下新中产人群更注重性价比,蕉下等同类品牌亦通过裁员、拓展男性市场应对[12] - 安踏收购意图补足女性运动产品线,但面临品牌调性流失风险,类似阿迪达斯收购锐步的失败案例[14] 未来挑战 - 需平衡老粉价值认同与大众化转型,短期明星代言可能提振销量但长期品牌力存疑[14] - 产品线泛化导致独特性削弱,需重新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11][14] - 行业整体面临流量见顶压力,最终仍需回归产品力竞争[14]
持续释放以旧换新潜能丨消费品以旧换新 更好更新促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6-10 09:2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2025年前5个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5大品类销售额达1.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补贴1.75亿份 [2] - 每1元财政补贴平均撬动11.2元社会消费,乘数效应显著 [2] - 中央政府安排300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较2024年1500亿元翻倍,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扩大支持力度 [3] 政策实施特点 - 补贴品类从家电扩展到12类产品,地方政府结合需求自主扩围 [3] - 首批预下达资金810亿元,4月底追加第二批资金,保障政策快速落地 [3] - 前5个月千亿级资金投入带动万亿级销售额,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品类换新需求旺盛 [3] 消费与产业协同升级 - 政策推动消费品结构升级和产业链高端化跃升,形成消费供给良性循环 [2][5] - 通过"政府+企业+金融"三方让利模式放大乘数效应,促进企业利润和员工收入增长 [4] - 未来政策将向精准补贴、全域场景覆盖、智能回收和区域特色产业协同方向演进 [5] 政策扩围提质方向 - 中央支持品类或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创新性纳入特色产品 [5] - 强化对绿色化、智能化高品质商品的支持,协同推动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 [5] - 需加强财政、货币、产业政策联动,完善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支持机制 [6] 新型消费发展 - 财政政策将支持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业态 [6] - 通过转移支付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对新兴消费领域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6] - 新型消费与传统消费共同构建市场新动能,形成消费增长"第二曲线" [6]
若羽臣业绩大涨首季净利增113.88% 年内股价涨超155%遭朗姿股份减持
长江商报· 2025-06-10 07:27
股东减持 - 第三大股东朗姿股份拟减持不超过476.81万股,占总股本3%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规划安排,计划在公告后15个交易日内3个月内完成 [1] - 朗姿股份当前持股1160.272万股,占总股本7.3% [1] - 此前朗姿股份已减持476.76万股,套现约2.17亿元 [1] 股价表现 - 2025年以来股价从19.77元/股最高涨至59.14元/股,涨幅近2倍 [1] - 截至6月9日午间收盘报50.42元/股,较年初上涨155.03% [1] - 最近一年股价涨幅超5倍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1年,2020年9月25日登陆深交所 [2] - 业务包括电商代运营、品牌管理和自有品牌业务 [2] - 朗姿股份为发起人之一,2015年持股20%,上市前持股16.43%,上市后稀释至12.33%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7.66亿元,同比增长29.26%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94.58%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长54.16%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742.2万元,同比增长113.88% [2] 销售费用 - 上市前销售费用不足2亿元,2020年上市首年增至2.02亿元 [3] - 2023年销售费用3.8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5.26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2.63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 [3]
官方明确:江苏“国补”将重新上线!恢复时间确认!
搜狐财经· 2025-06-09 23:16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现状 - 江苏地区家电3C国家补贴目前线上平台显示"活动升级中",暂时无法领取和使用[1][3] - 微信、云闪付等支付渠道仍可领取补贴资格,但线下抵扣存在不确定性[3] - 线下采用"限额"管理形式,消费者需登记排队等待商家抢购补贴额度[5] 线下执行情况 - 南京家电卖场从6月1日起暂停大范围补贴,改为限额分配模式[5] - 华为手机直营店部分支付平台仍可使用补贴,小米之家则表示已停止[7] - 不同门店对排队时间和政策解释存在差异,建议消费者咨询具体门店[7] 行业数据与全国情况 - 截至5月31日,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1.75亿份[9] - 重庆、湖北、广东等多地也出现补贴短期无法申领情况[9] - 补贴资金消耗速度远超预期是主要原因[9] 未来政策走向 - 预计本周内拼多多、抖音、苏宁易购将重新上线补贴系统[9] - 京东和淘宝恢复时间需更久[9] - 未来线上线下都将保持"限额分配"模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