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智能家电
icon
搜索文档
入境消费迎密集利好,“中国购”有望持续升温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07:48
入境消费市场热度 - 入境消费热度持续攀升,案例显示外国游客对中国特色商品和国际品牌均表现出强劲购买力 [2] - 今年三季度出入境外国人达2013.4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达724.6万人次,同比增长48.3% [2] - 今年1至9月,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229.8%,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7.4% [2] 政策支持措施 - 国家移民管理局实施10项创新举措,包括扩大过境免办查验手续口岸范围、增加过境免签入境口岸等,使“中国游”更加便捷 [4] - 免税政策自11月1日起优化,扩大口岸和市内免税店经营品类,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等商品 [4] -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同步调整,新增宠物用品、乐器、微型无人机等商品,优化了“中国游+中国购”链路 [4] 未来发展建议 - 业内人士建议动态调整免税清单,增加绿色智能家电、国潮美妆等新兴品类,并促进免税店与文旅资源结合 [5] - 建议在热点城市增设市内免税店,推广“市内预订、口岸提货”模式,并推动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全国覆盖 [5] - 建议进一步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优化通关流程,并简化退税核验手续,探索提高退税比例 [5]
统筹做好提振消费大文章
经济日报· 2025-10-16 06:17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核心作用 - 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1]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继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2] - 2018年跃升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2] 消费结构变化特征 -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生产消费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 - 通过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拉动厂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生产消费快速增长[2] - 2013年至2024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约为城镇水平的2倍,消费潜力不断释放[3] 消费升级与品质化趋势 - 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1.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品质持续优化升级[3] - 居民消费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品质消费,改善型消费比重逐步上升[3]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改善型消费支出增速均快于消费支出总体增速[3] 服务消费与第三产业崛起 - 2013年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首次超过50%,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4] - 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4] - 服务消费实现规模上的快速扩张以及业态模式上的不断创新[4] 新业态与数字化消费 - 2014年至2024年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5] - 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5] - 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为消费市场增添新活力[5] 提振消费的重点方向 -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政府消费能力和生产消费能力[6][7] - 增强消费意愿需形成良好收入预期、增加消费时间、丰富消费选择[7] - 推动消费升级需减少刚性支出负担、提质升级传统消费、增加优质文化娱乐消费供给[8] 消费环境改善措施 - 加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消费市场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障[9] -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即时消费、数字消费、共享消费等配套基建[9] - 优化和落实休假制度,完善带薪休假和节假日制度,释放文旅体消费潜力[12] 配套政策与制度改革 -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10] - 优化税收减免政策,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完善退税政策[10] - 加快实施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等[11]
肖宏伟:政策协同驱动“两新”显效
搜狐财经· 2025-09-23 07:24
政策核心观点 - 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撑的“两新”政策成为稳定经济、激发内需的关键举措 [1] - 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机制以撬动社会资本和优化资源配置 [1] - 政策旨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动能 [1] 投资端影响 - 1月至8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4%,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1] - 财政贴息和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专项再贷款 [1] - “财政贴息+银行信贷”模式推动资本向高技术、高效率领域优化配置 [1] 消费端影响 - 8月份家用电器、家具、文化办公用品等品类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补贴+金融”组合通过价格刺激和消费信贷降低支付门槛,转化潜在需求为即期购买力 [2]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引导消费向绿色智能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升级 [2] 供给端与机制构建 - 对消费品生产、流通及服务企业实施贷款贴息以缓解资金压力并优化服务 [2] - 建立“财政引领、金融跟进、市场主导”的多元化融资格局和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 [3] - 优化审批流程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避免资金空转或效应衰减 [3] 未来展望 - 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落地和创新性金融工具推出将接力释放政策效能 [3] - 财金协同有望持续激发内需市场潜力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韧性 [3]
政策协同驱动“两新”显效
搜狐财经· 2025-09-23 06:49
政策核心与宏观影响 - 以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为支撑的“两新”政策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激发内需活力的关键举措 [1] - 通过构建高效的“财政+金融”协同机制,成功撬动社会资本并优化资源配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1] - 政策旨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2] 投资端影响与机制 - 1月至8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4%,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1] - “财政贴息+银行信贷”模式通过贴息、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专项再贷款 [1] - 该模式推动资本向高技术、高效率领域优化配置,为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奠定基础 [1] 消费端影响与机制 - 8月份家用电器、家具、文化办公用品等品类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补贴+金融”协同通过财政补贴降低商品价格,消费金融以零息分期等方式降低支付门槛 [2] - 在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领域,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引导消费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2] 供给端与机制构建 - 对消费品生产、流通及服务企业实施贷款贴息,缓解资金压力,鼓励企业增加备货、优化服务 [2] - 构建“财政引领、金融跟进、市场主导”的多元化融资格局,确保政策实施的资金规模与效率 [3] - 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优化审批流程,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3] 未来展望 - 随着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落地及更多创新性金融工具推出,政策效能有望进一步释放 [3] - 在财金协同持续驱动下,内需市场潜力将更充分激发,产业升级步伐更加坚实 [3]
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 大力发展绿色消费 国办20条举措力促消费潜力释放
新华网· 2025-08-12 14:27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条举措 从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 推进提质升级 完善支撑体系等五方面释放消费潜力 [1] - 政策聚焦绿色消费 新型消费 农村消费 服务消费等领域 并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1][2] - 建立生活物资保障体系 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 [3] 绿色消费发展举措 -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积极推广绿色建材 加快建筑节能改造 [1] - 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1] - 大力发展绿色家装 鼓励消费者更换或新购绿色节能家电 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 [1] - 推进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配套建设充电桩等设施 [1] 新型消费培育方向 - 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 扩大升级信息消费 [2] - 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 智慧旅游 智慧广电 智慧养老 智慧家政 数字文化 智能体育等新业态 [2] - 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 互联网+托育 互联网+家装等消费模式 [2] 服务消费支持措施 - 实施智慧助老行动 加快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产品开发 发展老年人消费的旅游 养生 健康咨询等服务 [2] - 支持省际旅居养老合作 [2] - 加快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元化规范化托育服务 [2] - 引导市场主体开发安全健康的国产婴幼儿用品 [2] 农村消费促进政策 - 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电商平台和现代服务企业向农村延伸 [1] - 推动品牌消费 品质消费进农村 [1] - 以汽车 家电为重点引导企业面向农村开展促销 [1] 企业纾困支持方案 - 对零售 餐饮等行业企业免费开展员工定期核酸检测 [2] - 对企业防疫 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 [2] - 支持各地区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措施 [2] - 对特困行业实行用电阶段性优惠 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等政策 [2] - 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 [2] 物资保障体系构建 - 加快建立健全生活物资保障体系 畅通重要生活物资物流通道 [3] - 在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集仓储 分拣 加工 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大仓基地 [3] - 建立完善重要商品收储和吞吐调节机制 [3] - 落实粮油肉蛋奶果蔬和大宗商品等保供稳价措施 [3]
商务部:三方面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国内消费恢复势头 - 5月以来国内消费保持恢复发展势头 商务部将从稳住大宗消费 优化消费平台载体 办好促消费活动三方面推动持续恢复 [1][2] - 1-5月服务贸易保持平稳增长 进出口总额23653.6亿元同比增长22% 其中出口11517.9亿元增长26.3% 进口12135.7亿元增长18.2% [1][4] - 服务贸易逆差下降46%至617.8亿元 5月单月服务进出口总额4562.8亿元同比增长22.2% [4] 大宗消费刺激措施 -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 将推动新能源汽车 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2] - 大宗消费产业链条长 带动环节和企业数量多 稳住大宗消费可促进供给端复苏 带动就业和收入增长 [2] - 通过消博会 国际消费季 中华美食荟等重点活动提振消费信心 激发消费潜力 [2] 消费促进平台建设 - 2022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汇聚国际国内优质消费品资源 提供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 [3] - 消博会有助于优化供给结构 改善供给质量 引领绿色健康品质时尚消费 形成新消费潮流 [3] - 推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建设 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作用 [3] 服务贸易发展态势 - 1-5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9886.7亿元增长10% 显示出较强发展韧性 [4] - 服务贸易成为稳定外贸的重要力量 是外贸增长新引擎 特别体现在创新型的数字服务方面 [4] -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外贸升级重要方向 符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4]
苏州多元联动绘就活力消费新图景
苏州日报· 2025-08-10 08:11
消费市场表现 - 苏州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35亿元 同比增长38%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 [1] - 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8% 111% 280% [2] - 绿色家电和智能家用电器零售额分别增长515%和266%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 [2] 促销活动与假日经济 - 全市联动开展超千场促消费活动 包括新春八天欢乐购 五五购物节等主题 [2] - 重点商贸企业零售额在元旦 春节 清明 五一 端午分别增长88% 105% 78% 55% 92% [2] - 家电商品叠加补贴政策实施 手机电脑销售同比翻一番 空调 洗衣机 电视机为销量前三品类 [3] 文体旅融合消费 - 苏超赛事带动消费 592%观众用票根兑换景区权益 584%享受市民免费游福利 [4] - 苏州超级夜市集吸引13万人次打卡 稻香村苏超版糕点等特色商品热销 [5] - 赛事日酒店客房出租率同比净增40%以上 苏式餐饮需求旺盛 [5] 新消费场景发展 - 上半年苏州新增首店约100家 某商场引入60个新品牌中27家为首进苏州 焕新品牌销售额增幅超95% [5] - 迪奥金鸡湖快闪店等首展场景掀起消费热潮 某商场上半年营业额和客流量同比均超10% [5] - 直播电商表现亮眼 丝绸专场活动带动淘系平台成交超5000万元 全市网络零售额达1677亿元 同比增长847% [7][8] 苏品苏货推广 - 苏品苏货全国行计划启动 46家商贸企业与180家生产商对接 推动产品上平台 上商综 上连锁 [6] - 老字号博览会上苏州26家老字号参展 稻香村国潮糕点等产品形成内外联动购物盛宴 [7] - 淘宝直播丝绸专场吸引130个商家参与 200万人次观看 零售总量达559亿件 [8]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四大维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6:20
全国消费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0% 较一季度回升0 4个百分点 政策托底效应传导至终端需求 消费信心明显回升 [1] - 限额以上单位中家电 音像器材 通讯器材 家具等升级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20% 体现"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 [1]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 3% 实际增长5 4% 虽较一季度略有回落 但持续改善为下半年消费提供支撑 [1]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效 - 上海社零总额8260 41亿元 同比增长1 7% 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 8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额增长2 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能效1-2级商品零售额增长63 9% 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 3倍 [2] - 重庆一季度社零总额4204 32亿元 同比上升4 1% 超过上海成为当季全国社零规模最大城市 限额以上零售业发展迅速 主要奢侈品与国际品牌加速入驻 [4] - 五城贡献全国逾1/8消费总量 在首发经济 升级商品消费 国际游客支付便捷性 退税免税和新型消费场景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 [7] 重点城市消费特色 - 上海打造"首发""首展"载体吸引国际品牌 邮轮入境消费表现突出 举办"五五购物节""夜生活节"等活动激活市场 [2] - 北京科技+文化+消费融合形成新亮点 2025中国科幻大会营造"未来感"消费场景 首发经济增强成为新品首秀阵地 [2] - 广州推动岭南特色消费场景与"首发经济" 建设"羊城消费新八景" 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设立免税提货点促进旅游消费转化 [3] - 天津围绕海边文化体验 文创夜市等特色场景吸引消费者 2024年GDP约1 80万亿元 同比增长5 1% [3] - 重庆依托山城地貌打造"洞穴茶馆""山城漫步"等打卡场景 来福士广场等商业综合体促进消费资源聚集 [4]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四大建设维度 - 国际维度:优化入境消费环境 引进全球优质消费资源 举办国际消费盛事 [5] - 消费维度:推动绿色智能家电 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品类发展 促进服务型消费扩张 支持即时零售 直播电商等新业态 [5][6] - 中心维度:塑造多层级商圈体系 加强区域带动能力形成城市群消费联动 [6] - 城市维度:融合城市文化与消费场景 推动"消费+交通+休闲+办公"复合空间建设 [6] 政策与未来展望 - 中央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 初显成效 [1][7] - 未来将通过强化首发经济 优化国际消费环境 升级消费供给与场景打造等路径持续释放消费带动力 [7]
21专访|民生银行温彬:下半年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有很大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6:49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高于全年5%的目标,体现经济韧性[1] - 经济结构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 10%,研发投入占GDP 2.7%超欧盟水平[3] - 二季度投资增速放缓,需通过重大项目、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扩大投资[1][3] 外贸形势与政策 - 6月起出口承压,需关注8月美国对盟友15%关税、东盟20%关税及40%转口关税政策影响[4] - 美国进口商因关税不确定性提前订货(如圣诞节订单从9月提前至7月),可能透支四季度出口需求[4] -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将影响下半年出口增速,需防范外需减少风险[3][4] 消费市场分析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销售增速超20%,剩余1380亿元补贴待落地,建议优化补贴结构(如倾斜绿色智能产品)并控制节奏[5] - 服务消费潜力大:中等收入群体服务消费占比达60%,老龄化推动健康服务需求[8] - 农村消费偏弱因CPI同比下降0.3%、商业网点密度低(仅为城市1/10)、冷链覆盖率不足40%[9] 房地产行业动态 - 房地产新政后成交量短暂回稳,但4月起70城房价销量转弱,预期未扭转[10] - 政策或推动存量住房证券化(ABS)、专项债融资、绿色金融(低息贷款支持节能改造)等创新模式[10][11] - 数字化工具如区块链可简化"带押过户"流程,降低交易成本[11] 产业升级趋势 - 消费理念升级:从功能需求转向健康低碳(绿色家电)、从观看型转向参与型(体育消费)[8] - 供给端创新:智能家电技术突破(如AI节能冰箱)、服务新业态(社区嵌入式养老)释放长期需求[8] - 传统动能(房地产)占比下降,新动能(高技术制造、数字经济)贡献提升[3]
河南消费市场活力更强
搜狐财经· 2025-07-23 07:15
消费市场表现 - 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2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 [1] -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5% 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1% [2] - 新能源汽车门店节假日客流密集 夜经济街区如郑州北龙湖烟火气十足 [1] 消费促进措施 - 河南省通过新春消费季活动激活市场 包括网上年货节 新年市集及消费券发放 [1] - 夏季多地打造特色夜经济街区 郑州北龙湖结合音乐会与市集 开封安阳延长景点营业时间 [1] - 以旧换新政策与618大促叠加 拉长促销周期 进一步刺激消费 [2] 细分领域亮点 - 苏宁易购河南门店一级能效家电销量提升41.24% 通信器材增长208% [2] - 智能家电需求旺盛 带AI功能机型销量占比达62% [2]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突破3.6万家 胖东来通过极致服务吸引全国消费者 [2] 消费趋势特征 - 消费向新 向绿趋势明显 绿色智能产品渗透率提升 [1][2] - 本土品牌加速出海 如蜜雪冰城成为河南消费出海代表 [2] - 需求牵引产业链成长 本土消费品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