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化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巨化股份,高端冷却液材料液入选省优,打破垄断
DT新材料· 2025-08-22 00:06
公司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氟聚醚基冷却液"成功入选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名单 标志着公司在氟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取得重要突破 并实现高端冷却液材料的国产化替代 [2] - 产品线涵盖JHT(高沸点型)、JHLO(低粘度型)、JX(浸没式)三个系列 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半导体制造、芯片封装测漏、机械、化工等多个行业的热管理与润滑环节 [2] - JX系列浸没式冷却液在衢州兆瓦级数据中心测试中表现优异 PUE值低至1.065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已进入阿里巴巴、腾讯等头部科技企业供应链 [2] 产业化与行业影响 - 全氟聚醚基冷却液由浙江创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 是巨化股份自主研发技术成功转化的典范 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 [3] - 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是氟化工产业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目标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4] 产能规划与市场前景 - 巨化股份计划到2025年将全氟聚醚基冷却液产能提升至5000吨 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高端冷却液材料的需求 [5] 行业应用与展会信息 - 新材料科技服务平台展示主题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热管理、消费电子热管理、新能源热管理、储能热管理等 涉及自动化设备与分析测试仪器 [8]
持续拓展新市场新领域 川仪股份上半年实现净利3.2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9:27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2.81亿元 归母净利润3.25亿元 扣非净利润2.68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0.63元 [1] - 面对国内需求不足和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 推进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1] 市场拓展 - 核电 精细化工 有色金属 水利水务 火电等细分市场新签订单增幅达38%至64% [1] - 深化一带一路合作 产品出口覆盖中东 中亚 东南亚 非洲等地区 海外市场表现稳健 [1] - 借助央企总对总合作优势 与北方华锦 大唐郓城煤电等大型央国企深化合作 [2] - 智能执行机构进入四川 云南水利项目 核电订单稳定增长 造纸行业智能流量仪表国产化突破 [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投入2.3亿元 占营业收入超7% 在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项 [3] - 新获授权专利74件 其中发明专利16件 累计有效专利1158件 发明专利384件 软件著作权397件 [3] - H400程控阀填补国内冶金行业技术空白 华龙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实现国产替代 [2] - 多回转直流电动执行机构突破1.5kW直流电机控制难题 首次应用于水利水务行业 [2] - 熔盐耐高温超声波流量计攻克关键技术 新一代高压加氢多点热电偶完成技术升级 [2] 行业地位与突破 - 成为国内唯一供货三大核电公司旁路调节阀的供应商 [2] - 中铝集团智能工厂项目斩获首个千万级订单 [2] - 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11项 [3]
软件概念股早盘走高 相关ETF涨约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6:14
软件行业市场表现 - 中国软件股价上涨超过5% [1] - 恒生电子和指南针股价上涨超过4% [1] - 科大讯飞、金山办公、用友网络股价上涨超过2% [1] 软件相关ETF表现 - 跟踪中证全指软件指数的ETF上涨约2% [1] - 软件龙头ETF(代码159899)现价0.981元,上涨0.020元,涨幅2.08% [2] - 软件ETF(代码515230)现价0.983元,上涨0.018元,涨幅1.87% [2] - 软件50ETF(代码159590)现价1.254元,上涨0.020元,涨幅1.62% [2] 行业政策与前景 - 中证全指软件指数选取软件开发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2] - 基础软件自主可控是国家安全需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 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和产业链金融服务深化将推动基础软件企业发展 [2] - 基础软件企业有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 [2] - 行业将为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2]
金融护航新型工业化,基础软件迎发展新机遇
来觅研究院· 2025-08-21 14:34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软件行业被列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支持对象,政策明确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融资并开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 [4][5] 核心观点 - 政策驱动: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成熟金融体系,基础软件作为关键技术领域获得专项支持 [3][4] - 技术自主可控: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在信创政策推动下加速替代,但桌面操作系统仍面临Windows(72.9%份额)和OS X(15.2%份额)的生态壁垒 [6][9] - 市场增长潜力: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2024年达596.16亿元(占全球7.3%),预计2027年增至837.42亿元(CAGR 11.99%);中间件市场规模2024年为116.9亿元(同比增长14.0%) [9][13] 基础软件发展现状 操作系统 - 桌面端:国产系统基于Linux开发(如统信UOS、麒麟KylinOS),但全球份额仅4.1%,远低于Windows(72.9%)和OS X(15.2%) [6] - 移动端:华为HarmonyOS市场份额从2023Q1的8%升至2024Q4的19%,超越iOS成为国内第二大移动操作系统 [7][10] - 生态突破:华为推出鸿蒙PC,实现跨设备互联互通,推动自主可控进程 [7] 数据库 - 国产化进展:党政领域替换率已达85%,能源、制造等行业因技术要求高替换率较低(约20%-70%) [9][12] - 技术升级:分布式、云原生、AI等技术推动产品迭代,多元数据形态刺激需求 [9] 中间件 - 市场规模:2024年达116.9亿元(同比+14.0%),国产厂商竞争力快速提升 [13] 投融动态 - 2025年国内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发生20起融资,总额超40亿元,但行业仍面临高投入、长周期挑战 [14][17] - 典型案例:光亚鸿道获2.8亿元战略融资(操作系统)、国科础石获近1亿元Pre-A轮融资(数据库) [17] 未来展望 - 政策支持:金融工具优化、产学研结合(如"一月一链"路演、"千帆百舸"上市培育计划)将加速技术商业化 [18][19] - 资本助力:长线资金(政府基金、险资等)未来将围绕基础软件等底层技术布局,推动IPO、并购等多元化融资 [19][20]
科创50指数早盘拉升创“924”以来新高!科创50ETF龙头(588060)盘中涨超2%,权重股寒武纪盘中价格续创历史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8-21 11:2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2025年8月21日早盘集体高开 数字货币概念股开盘大涨 [1] - 科创50指数盘初冲高涨超2% 盘中最高报1173.28点 创去年924以来新高 [1] - 科创50ETF龙头(588060)现涨1.50% 盘中一度涨超2% [2] - 科创50ETF龙头近1周累计上涨6.70% [2] 半导体产业投资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总投资额达4550亿元 [1] - 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 [1] - 国产半导体制造、先进封测、半导体设备/材料等环节有望率先受益 [1] 人工智能发展 - 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1千亿增至2025年6月底30万亿 1年半增长300多倍 [1] - 大模型Token处理量爆发式增长推动AI商业模式逐步闭环 [1] - 国产算力诉求有望进一步攀升 [1] 公司业绩与动态 - 海光信息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1.1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14% [2] - 公司DCU产品性能优势突出 构建完善软件生态系统 全面支持深度学习训练、推理及大模型场景 [2] - 公司筹划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打造从高端芯片设计到整机系统的完整国产算力产业生态 [2] 科创板ETF特征 - 科创50ETF龙头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3] - 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强的50只证券组成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 [3] - 指数前三大重仓行业为半导体(60.6%)、医疗器械(6.6%)、软件开发(5.2%) [3] - 具备当日涨跌幅限制±20% 开户无资产和投资年限要求 盘中交易便利等特点 [3] 个股表现 - 科创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07% [2] - 芯原股份上涨6.09% 寒武纪上涨4.14% 盘中价格续创历史新高 [2] - 联影医疗、九号公司等个股跟涨 [2]
【私募调研记录】健顺投资调研苑东生物、菲菱科思
证券之星· 2025-08-21 08:13
苑东生物调研要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减少2.25% 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减少6.77%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8% [1] - 研发投入1.33亿元占营业收入20.25% 其中新药研发投入4482.59万元占总体研发投入33.83% [1] - 原料药及CDMO板块营业收入0.87亿元同比增长3.17% 国际化业务涵盖原料药和制剂 多个产品完成注册或提交注册 [1] - HP-001正在进行一期临床试验 ADC创新药YLSH003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及IND申报 氨酚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盐酸纳曲酮缓释胶囊均已申报生产 [1] 菲菱科思调研要点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96.77% 主要客户包括新华三 S客户 锐捷网络 [2] - 数据中心交换机销售数量同比增长67% 启动多个新产品开发 加快布局服务器相关业务 [2] - 研发投入7188.83万元占营业收入9.96% 完成多个产品迭代升级 海外市场销售收入1518.31万元 [2] - 浙江海宁生产基地营业收入1.71亿元 净利润286.31万元 已完成关键领域部分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方案 [2] 行业动态 - 苑东生物通过强化创新驱动 深化仿创转型 全价值链提升运营效率应对集采政策影响 [1] - 菲菱科思扩展国产方案交换机 服务器类业务 具备技术开发 品质管控 工艺改进及智能制造平台柔性化生产管控经验 [2]
【私募调研记录】千合资本调研菲菱科思
证券之星· 2025-08-21 08:13
公司业务与客户结构 - 主要客户为新华三 S客户 锐捷网络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96.77% [1] - 数据中心交换机销售数量同比增长67% 启动多个新产品开发 [1] - 加快布局服务器相关业务 扩展国产方案交换机及服务器类业务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7188.83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达9.96% [1] - 完成多个产品迭代升级 具备技术开发及智能制造平台柔性化生产管控经验 [1] - 已完成关键领域部分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方案 涵盖硬件和软件方面 [1] 生产基地与海外市场 - 浙江海宁生产基地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 净利润286.31万元 [1] - 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518.31万元 主要与日本 韩国客户合作 [1]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主业深耕主业 积极拓展新业务新产品和新客户 [1] - 继续修炼内功抓住时代机遇 [1]
中国高端轴承:国产化浪潮中的崛起与标杆力量
行业概况 - 中国高端轴承行业正迎来国产化替代加速与智能制造升级的双重驱动,行业规模持续扩张,技术突破不断涌现,但同时也面临原材料依赖、技术壁垒等挑战 [1]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87亿元-218亿元,2030年将攀升至326亿元-3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8% [2] - 外资品牌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79%降至2025年的30%以下,国产轴承在中高端市场逐步站稳脚跟 [2] 市场需求 - 新能源汽车领域,800V高压平台推动陶瓷绝缘轴承渗透率突破30%,单机价值量达5000元-10000元 [2] - 半导体设备用轴承需求年增速高达30%,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2] - 数控机床主轴轴承在高端轴承市场上占据40%的份额,高速电主轴轴承、大型重载轴承年增速分别达15.2%和13.6% [2] 技术突破 - 国产高端轴承钢纯净度显著提升,氧含量可控制在8ppm以内,通过纳米析出强化技术,轴承疲劳寿命提升3倍 [5] - 高速主轴轴承最高转速突破4万转/分钟,智能磨削系统加工精度达IT5级,变形量控制在0.02mm以内 [5] - 基于数字孪生的寿命预测技术进入工程验证阶段,智能轴承内置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温度、振动数据,预警准确率达92% [5] 产业链短板 - 在航空航天、核电等战略性高端领域,国产化率仍然偏低,目前不足30% [7] - 高端陶瓷材料、高精度加工设备等核心环节成为制约国内企业技术突破的关键瓶颈 [8] - 高端轴承钢的进口依赖度仍高达40%,钼铁、镍等合金原料进口依存度高达65% [9] 政策支持 - 《高端轴承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要突破25项"卡脖子"技术,中央财政设立100亿元专项基金 [10]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将高端轴承列为核心基础零部件,首台套应用可获30%采购补贴 [10] - 长三角、珠三角贡献全国58%的产能,江苏苏锡常、河南洛阳等地区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 [10] 公司案例 - 添佶轴承攻克材料热处理均匀性控制、超精密加工(沟道圆度≤0.3μm)等核心技术,2017年推出首代P2级主轴轴承 [12] - 添佶轴承旋转精度达P2级,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使工艺调试周期缩短50%,形成"设计-工艺-质量"闭环 [12] - 添佶轴承产品已配套2.5万台加工中心(市场占有率20%),3.5万台钻攻机(市场占有率39%) [13]
菲菱科思(301191) - 2025年8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0 19: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2亿元,同比下降12.39%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8.37万元,同比下降71.32% [3]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32亿元,环比增长49.03% [3] - 第二季度净利润1,116.64万元,环比增长4.19% [3] - 研发投入7,188.83万元,同比增长14.30%,占营收9.96% [3][10] 业务发展 - 形成"CT通信+IT计算+高端制造+汽车电子制造"多维度业务体系 [3] - 数据中心交换机销售数量同比增长67% [6] - 海外市场销售收入1,518.31万元,主要与日韩客户合作 [11] - 浙江海宁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净利润286.31万元 [12] 产品与技术 - 完成200G/400G/2.0T/8.0T数据中心交换机迭代,开发12.8T产品 [6] - 启动基于博通芯片的3.2T、2.0T数据中心交换机开发 [6] - 扩展国产方案交换机、FTTR类、国产DPU模块卡等业务 [4][7] - 完成汽车T-BOX、智能控制显示屏、总线网关量产交付 [4][10]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大客户占营业收入比重96.77%,新华三为第一大客户 [5]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下滑 [3] - 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影响净利润 [3] 研发与创新 - 完成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方案,涵盖芯片、交换机等产品 [13] - 加大智能座舱、5G域控制器网关等汽车电子研发投入 [4][10] - 具备Wi-Fi7无线设备量产交付能力 [10] 未来展望 - 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数字经济机遇 [15] - 加强人员组织建设、成本费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 [15] - 持续拓展新客户、新产品、新工艺 [5]
莱特光电(688150):OLED材料放量驱动增长,国产化替代前景广阔
华安证券· 2025-08-20 18:49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莱特光电"增持"评级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总收入2.92亿元(同比+18.84%),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36.74%),扣非净利润1.20亿元(同比+45.29%)[2] - 2025Q2营收1.47亿元(同比+11.73%,环比+1.37%),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33.93%,环比+7.75%)[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4.06/6.13亿元,对应PE 40/27/18倍 [7] 业务驱动因素 - OLED终端材料收入2.62亿元(同比+31.63%),Red Prime、Green Host等核心产品受益于智能手机/IT/车载显示需求增长 [3] - 中间体业务海外拓展顺利,医药中间体板块或成新增长点 [3] - 募投项目"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上半年投入0.68亿元用于设备采购 [4] 技术研发进展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4件,累计达384件,覆盖发光层/传输层等核心领域 [4] - 研发平台引入AI技术及先进蒸镀设备,在研项目包括Red Prime改进型/蓝光磷光材料等 [4] - 多支材料通过硅基OLED客户量产测试,Red Prime获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 [5] 客户与市场地位 - 与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头部面板厂深度合作 [5] - 国内少数实现OLED终端材料量产企业,主导Red Prime国产替代 [5] - 受益于国内高世代产线产能释放及叠层技术推广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8.16/12.04/17.83亿元,毛利率68.8%/69.5%/70.1% [8] - 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测3.49亿元,ROE提升至13.8%(2024A为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