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赋能
icon
搜索文档
曾刚: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服务,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0:05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财富管理创新研讨会 - 会议由成都市天府新区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主题为"新生态·新服务——金融消保强化与财富管理创新",汇聚智库机构、互联网平台、银行、证券、基金等领域专家 [1] - 资管行业创新发展迅速,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环境日益复杂,对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 [1] 资管行业发展趋势 - 客户端(C端)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已超越投资端,成为大资管/财富管理长期发展的核心 [1] - 金融消费者保护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服务,通过动态风险匹配、信息披露透明化及科技赋能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体系 [1] - 行业需强化消保体系建设,提升数据信息与隐私保护能力,完善纠纷解决机制 [1] 科技赋能金融消保实践 - 蚂蚁集团通过AI提炼产品风险要点、动态调整用户风险画像、设置交易冷静期等机制,将消保融入业务流程 [2] - 提出构建消保科技业务正循环体系的构想,强调技术能力先行、行业协同共治及从合规到共赢的转变 [2]
招商局集团旗下深市公司,集体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4-24 20:39
招商积余业绩与发展战略 - 2024年市场化拓展新签年度合同额36.93亿元,其中非住宅业态为33.96亿元 [2] - 未来将聚焦服务品质与科技赋能,通过机器替岗实现提质增效,并深挖住宅业态潜力以提升收缴率和拓展增值业务 [2] - 推进城市级智慧管理运营中心建设,为城市服务业务注入新活力 [2] 招商港口全球布局与运营表现 - 在全球六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运营51个港口,2024年海外项目集装箱吞吐量3683.5万TEU,同比增长8.1%,海外业务收入占比34% [3] - 2024年深圳西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1599.1万TEU,同比增长17.7%,外贸市场份额首次超过50% [3] - 未来将秉持稳中求进原则寻找新投资机遇,并着力提升斯里兰卡两港的运营水平以构建一体化模式 [3][4][5] 招商蛇口地产策略与业务规划 - 秉持“四个不失”原则,拿地策略聚焦核心城市与板块,坚持“以销定投”以确保现金流安全 [6] - 业务板块全面聚焦能力提升,开发业务坚持“五精”战略,资产运营业务打造REITs平台以构建“投—建—管—退”资源循环新模式 [6] - 认为2025年两会将“稳住楼市”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 [6] 招商公路财务业绩与行业动态 - 2024年总资产1591.69亿元,营业收入127.11亿元,利润总额64.18亿元,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年末市值突破950亿元 [7] - 过去三年累计现金分红90.26亿元,公司是沪深300指数中唯一的公路成份股 [7][8] - 公司管控26条路产项目,管理里程约2008公里,平均收费年限约12年,将实施“一路一策”判断是否介入改扩建工程 [8]
品味扬州早茶、打卡千年运河……记者团在扬州探寻文旅赋能经济发展的密码
扬子晚报网· 2025-04-24 14:10
扬州早茶经济发展 - 冶春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进行业务扩张,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在澳门和香港开设第二家及第三家门店,此前已于去年3月在深圳开设首家门店[6] - 公司在坚守经典产品的同时进行创新,巧妙融入粤式早茶精髓,并开创“咖啡+早茶”、“冰激凌+早茶”等跨界组合以吸引更广泛客群[6] - 扬州早茶以其精致特色获得市场认可,例如五丁包、翡翠烧麦、如意锁片及蟹黄汤包等产品受到广东及香港媒体记者高度评价[4] 文旅融合与运河文化推广 -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通过声光电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生动展现大运河历史风貌,成为展示千年文脉的重要平台[8][10] - 博物馆与粤港澳大湾区联系紧密,2024年已接待大湾区相关团体超100场次,总体接待人数达数万人,并与广东省博物馆、清远市博物馆开展深度交流合作[13] - 未来计划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创产品方面的合作,借鉴其先进的设计理念,进一步提升文化影响力[13] 乡村旅游与产业转型 - 沿湖村成功实现从传统渔业向乡村旅游的产业转型,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振兴旅游富民先进村”[15][17] - 该村依托本地渔文化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已形成15家渔家乐和8家民宿,渔文化博览馆年接待研学团队超600批次[17] - 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83万元,近10家旅游项目年纯收入超30万元,带动本地就业400多人[19]
南都物业营收净利双降:投资失利拖累业绩 区域依赖隐忧浮现丨财报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4-22 20:30
核心观点 - 南都物业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净利润暴跌88.21%至2190.53万元,创历史最大跌幅,扣非净利润降幅达41.84% [2][3][5] - 投资失利是净利润下滑主因,持有的安邦护卫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录得-5306.45万元,直接减少净利润3979.84万元 [5] - 区域集中度过高(江浙沪签约面积占比85.58%)与增值服务收入不足10%成为长期发展瓶颈 [3][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8.05亿元,同比下降2.45%,主要因物业服务项目撤场导致签约面积减少258万平方米至8610.82万平方米 [2][5] - 营业成本15.34亿元,微降1.33%,毛利率下滑0.96个百分点至15.04%,低于行业平均18% [6] - 物业基础服务收入15.94亿元(占比88.28%),同比下降1.86%;增值服务收入1.59亿元(占比8.78%),降幅5.90% [5] 业务结构问题 - 长三角区域依赖严重:新签项目中江浙沪面积占比92.51%,总签约面积占比85.58% [8] - 增值服务增长乏力:社区电商、企业服务等创新业务收入占比不足9%,资产管理服务毛利率跌至-48.41% [8] - 科技投入不足:研发费用下降14.42%至297万元,研发人员仅9人(占总员工0.1%) [9] 行业挑战 - 物管行业面临宏观经济承压与资本市场波动,转型阵痛加剧 [3] - 长三角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战风险可能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8] - 行业需从"规模依赖"转向"能力驱动",但公司在科技、跨区域运营等关键能力建设上滞后 [9] 未来战略 - 计划通过"住宅+商写+城市服务"全业态战略破局,需兑现严控投资风险和打破区域依赖两大承诺 [9] - 需提升增值服务的差异化竞争力,解决供应链与用户粘性问题 [9]
李祝用出任中国人寿副董事长、总裁,或将强化合规体系建设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14:35
人事变动 - 李祝用正式获批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职务 [1] - 李祝用此前任职于中国人保,2024年2月调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副书记 [4] 高管背景 - 李祝用现年52岁,兼具法学与金融背景,长期专注风险管控与法律合规领域 [4] - 在中国人保任职期间曾担任法律总监、首席风险官等职务,拥有26年保险行业经验 [4] 风险管理理念 - 强调防范金融风险需"抓早抓小",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并强化风险预判能力 [4] - 主张通过科技赋能实现风控智能化,运用大数据打破信息壁垒提升风险穿透力 [5] - 提出保险公司需避免从"风险管理者"异化为"风险制造者"的风险管控核心原则 [4] 战略发展方向 - 中国人寿实施"333战略":培育养老/健康/理财三大增长极,打造三个新上市平台,推进党建引领/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三大工程 [5][6] - 2025年重点任务包括数字化转型、金融文化建设及严守风险合规底线 [6] 行业影响 - 李祝用的加入有望强化公司在合规管理及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竞争力 [5] - 当前中国保险业处于转型攻坚期,中国人寿作为行业龙头战略动向受高度关注 [5]
上市券商业绩回暖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4-14 05:4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证券行业整体复苏明显,多业务出现回暖向好,15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1.69亿元,净利润167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21.3% [1][2] - 头部券商表现突出,中信证券营收637.89亿元(+6.2%),净利润217.04亿元(+10.06%),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国银河净利润增速均超18% [1] - 中小券商增速亮眼,华林证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约1015%,红塔证券营收增长68.36%,南京证券净利润增长47.95% [2] 业务板块分析 - 自营业务成为重要增长点,全行业自营收入1740.7亿元(+43%),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南京证券等自营收入占比超30% [2] -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恢复性增长,全年市场日均成交额1.06万亿元,逾九成上市券商经纪业务营收正增长 [3] - 投行业务承压,仅少部分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增速为正,主要受IPO节奏放缓影响 [3] 战略发展方向 - 国际化布局加速,华泰证券通过华泰国际推进海外市场拓展,提升境外影响力 [3] - 科技赋能成效显著,广发证券落地43个AI大模型应用,科技金融场景数量行业领先 [3] 未来展望 - 2025年行业盈利弹性或继续释放,驱动因素包括市场交投回暖、财富管理收入提升及自营投资低基数效应 [4] - 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券商ROE和估值存在上升空间,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大型券商优势显著 [4]
央企担当铸就温暖防线——能源保供背后的故事
中国发展网· 2025-04-13 12:20
能源保供形势与挑战 - 2024年能源保供形势复杂,极端天气频发对电力供应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保供压力大、风险大、不确定性大 [1] - 能源央企在去冬今春关键时期全力保障煤炭、电力等能源稳定供应,体现"国之大者"担当 [1] 煤炭生产与保供措施 -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补连塔煤矿在寒潮期间保持每天4万多吨产量,每刀煤可满足67万千瓦机组运行8小时 [2] - 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连续42个月保持5000万吨高位水平,疆煤出区实现月均200万吨目标 [3] - 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在零下25度严寒中平均日出煤7万余吨,单日最高产量超9万吨 [3] - 中煤新集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管理,设备开机率提升20%,日产原煤稳定在万吨以上 [4] 能源运输保障 - 中煤秦港业务部在零下20度极寒中采取防冻措施,包括喷洒防冻液、磁脉冲振打设备等,确保煤炭运输 [5] - 朔黄铁路升级智能调度指挥系统,集成北斗定位与5G技术,极端天气下运输计划调整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5] - 黄骅港务在77小时封航挑战中与海事部门协同作战,保障能源运输通道安全 [6] 电力保供与科技创新 - 国家电网在四川二郎山重冰区利用无人机、测风仪等设备监测覆冰情况,保障300万户家庭用电安全 [6] - 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使用除冰机器人,15分钟可消除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隐患 [7] - 国网湖北电力利用AI虚拟调度员"艾丽",实现一键智能成票、精准故障研判和智能化语音调度指令 [7]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中国中煤北煤机公司通过MES系统构建"数字孪生工厂",实现两地产能数据实时互联、资源动态调配 [8] - 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关键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故障预警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防控" [8] 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 - 南方电网2024年新能源投产5932万千瓦(同比+22%),发电量2455亿千瓦时(同比+36%) [10] - 南方电网水电发电量4429亿千瓦时(同比+16.2%),广西、云南市场化填谷消纳交易规模15.4亿千瓦时 [10] -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在内蒙古卧牛山风电场保障风电设备稳定运行,助力清洁能源供应 [11] 区域能源保障 - 雁宝能源在蒙东地区投运AI配煤和无尘装运系统,单日最大装车能力3万吨,每小时可连续装车2000吨 [9] - 雁宝能源为东北三省能源安全提供稳定支持,高峰时每天超过200台车辆排队购煤 [9]
龙头券商纷纷开门红!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一季度净利增超50%
华尔街见闻· 2025-04-10 23:4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中国大型上市券商迎来“开门红” 多家券商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1] 分组1:各券商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情况 -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18.43亿元 同比增长50%左右 [1] -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58 - 21.06亿元 同比增长50% - 70% [1] -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65.45亿元 同比增长32%左右 [4]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12.01 - 124.45亿元 同比增长350% - 400% [4] - 兴业证券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16亿元 同比增长57.32% [5] - 中国银河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净利润27.73 - 31亿元 同比增长70% - 90% [5] - 华泰证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4.37 - 36.66亿元 同比增加50% - 60% [6] - 华安证券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02 - 5.58亿元 同比增加80% - 100% [7] 分组2:业绩增长原因 业务收入增长 - 中信建投称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较多致净利同比预增50% [2] - 中金公司公告财富管理、股票业务等业务条线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2] - 多家券商将业绩归因于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经纪业务条线的收入增长 [8] 市场环境因素 - 业绩增长与2025年一季度资本市场热度上升有关 如DeepSeek带动的科技热潮、上市公司基本面转暖提振投资情绪 [2] 降本增效与科技助力 - 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均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助力业绩增长 [3] - 中金公司2024年末员工总数为14650人 较2023年末减少677人 [3] - 中信建投2025年一季度业绩源于抓住市场机遇 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 推动国际化战略提速提质 凭借科技赋能实现降本增效 [3]
2025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代建排行榜发布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10 17:2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代建新增规模TOP20企业新增签约建面453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6%,较2024年全行业17%的增速进一步放缓[5] - 一季度呈现"头部稳健、腰部发力、尾部变动剧烈"的格局,TOP20中有12家企业新增规模同比上涨,其中同比涨幅超过100%的企业以新入局且房地产主业经验丰富的企业为主[11] - 行业新拓保持高集中度,TOP1-5企业新拓规模占比达到52%,但TOP3企业占比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至38%[8] 头部企业表现 - 绿城管理以断层优势保持龙头地位,一季度新拓面积是第二名的2倍[5] - 旭辉建管、润地管理、蓝城集团新增建面均超过300万平方米,其中旭辉建管政府代建比例达56%,润地管理政府新签规模约301万平方米[5] - 润地管理和金地管理等较早入局的企业保持TOP5地位,新拓建面同比分别增长44%和15%[11] 科技赋能趋势 - 龙湖龙智造全面接入开源大模型DeepSeek R1 671B并完成本地化部署,升级AI算法研发"AI冷站智控"等产品助力建筑节能减排[14] - 蓝乐集团开展《AI时代下的效能革新》专题培训,系统拆解AI工具在智能办公场景的应用[14] - 腾云筑科自主研发康养科技系统,以"健康宅·智慧家"产品战略实现热销[15] 品牌传播格局 - 品牌传播力前六名为绿城管理、金地管理、旭辉建管、蓝城集团、而今管理、润地管理,维持强者恒强局面[14] - 绿城管理表示将应用数字化与AI技术打造成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的核心引擎[14]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07 02:20
减值准备计提 - 2024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419.49万元,主要针对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基于在建开发产品完工成本及预期售价测算可变现净值 [1] - 信用减值准备计提金额为-1,755.63万元,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采用单项或组合方式测试预期信用损失 [1] - 减值准备合计影响2024年度合并利润总额5,663.86万元,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2] 文旅主业发展战略 - 聚焦文旅融合,以乌镇、古北水镇为核心,拓展城市街区改造、工业区转型等新型文旅业态 [4][5] - 推进科技赋能,通过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景区,优化数据应用降低管理成本 [5] - 推动业务板块整合,旅行社板块将加强自营产品标准化,营销板块拟引入战略投资者 [5] 股东回报规划 - 未来三年(2024-2026)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6] - 2023年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31.72%,每10股派发0.85元 [6] 投资者沟通与治理 - 2024年召开3次业绩说明会,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及热线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 [7] - 修订《公司章程》等治理制度,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占多数席位 [8][9] - 2025年4月16日将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高管团队在线答疑 [30][31] 股东大会安排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定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13][14] - 审议事项包括股东回报规划、子公司整合等,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议案5项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