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陈文清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
新华社· 2025-10-31 18:20
会议核心内容 - 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于10月30日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 [1] - 会议认为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1] -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1] 政法机关工作部署 - 政法机关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1] - 工作重点包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1] - 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化政法工作鲜明的人民性 [1] - 目标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推进政法领域全面从严治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行业承压显韧性,茅台蓄力高质发展新阶段
财富在线· 2025-10-31 17:28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309.04亿元,同比增长6.32%,营业收入1284.53亿元,同比增长6.36%,归母净利润646.26亿元,同比增长6.25% [2] - 核心产品茅台酒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105.14亿元,同比增长9.28%,是业绩稳定的重要支撑 [2] - 在白酒行业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背景下,公司营收和利润均保持约6%的同比增长,体现了基本盘的稳定性 [1][2] 运营与战略调整 - 公司渠道韧性建设初见成效,经销商存销比下降,动销逐月回暖,印证了以销定产的精细化运营模式 [2] - 公司对抗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 [2] - 茅台党委提出科学谋划"十五五"及更长时期目标任务,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战略定调从"规模优先"转向"质量优先" [4] 机构观点与市场情绪 - 本周以来获得10家机构"买入型"评级,包括6家"买入"、1家"强推"、2家"强烈推荐"、1家"增持" [5] - 机构观点认为公司正迈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第四季度批价有望探底回升,回款能力是行业独一档 [5] -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于2025年1月及10月两次公开表示买入茅台 [8] 估值与周期判断 - 当前PE为19.85,分位点仅0.37%,低于机会值25.44,接近历史最小值19.69,呈现显著"估值底"特征 [8] - 白酒板块持仓已降至2016年水平,"持仓底"与"估值底"共振 [8] - 头部酒企股价往往先于基本面见底,2025年三季报前后供需预期二阶导或将转正,四季度被视为周期筑底的第一布局点 [8]
北京首钢男篮方硕谈发展信心
北京晚报· 2025-10-31 17:24
文章核心观点 - 多位中国民营企业家围绕十四五发展成就和十五五新征程 表达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未来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1] 参与企业及代表人物 - 物美集团及多点Dmall创始人张文中参与信心展望 [1] - 华熙集团及华熙生物创始人赵燕参与信心展望 [1] - 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参与信心展望 [1] - 有机地球创始人二山参与信心展望 [1] - 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队员及北京板前十胜主理人方硕参与信心展望 [1]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学习辅导材料:合理界定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标准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7:05
2035年人均GDP目标设定 - 核心目标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 - 衡量标准包括人均GDP超过发达国家门槛(2万美元以上)以及实现2035年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 [1][2] - 国际上对中等发达国家无明确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名单应用较广,其依据人均GDP和人类发展指数等指标确定 [1] 发达国家门槛标准演变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的发达国家数量从2020年的39个增至2024年的41个,人均GDP最低门槛从2020年希腊的1.76万美元升至2024年拉脱维亚的2.34万美元 [2] - 基于2024年2.34万美元的门槛值,并按照约2%的名义增速逐年调整,预计到2035年发达国家门槛值将达到约2.9万美元 [2] - 2000年至2020年发达国家门槛值年均提高约2%,而2020年至2024年年均提高约7.5% [2] 实现目标所需的经济增长路径 - 为实现2035年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并超过2万美元的目标,考虑总人口预计年均减少0.20%,在“十五五”和“十六五”时期GDP需要年均增长4.17% [3] - 未来10年GDP潜在增速完全有条件支撑年均4.17%的增长,这基于对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条件的统筹考虑 [3] - 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消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3]
电投能源荣获荣膺第二十七届上市公司金牛奖两项大奖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16:29
公司获奖情况 - 电投能源在2025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荣膺2024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奖 [1] - 公司董事长王伟光获得金牛企业家成就奖 [1] - 上市公司金牛奖是衡量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 自1999年创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二十七届 [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自2007年上市以来市值从167亿元攀升至约570亿元 [2] - 公司秉持绿色转型 高质量发展理念 致力打造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新范式 [2] - 公司走出差异化 绿色化 集群化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不断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 [2] 公司治理与未来展望 - 公司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深化低碳化 智能化转型 [2] - 公司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投资价值 [2] - 公司未来将继续聚焦清洁能源发展方向 提升核心竞争力 积极回报股东 [2] - 公司目标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清洁综合能源企业 为能源行业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2]
证监会主席吴清发文 明确“十五五”资本市场六大重点任务举措
中国经营报· 2025-10-31 15:16
文章核心观点 - 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六项重点任务举措 [1] 积极发展直接融资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1] - 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1] - 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 [1] - 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完善期货品种布局和产业服务功能 [1] 推动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 - 更大力度推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投资价值,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2] - 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 [2] -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2] 营造"长钱长投"制度环境 - 积极创造条件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环境 [2] - 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2] - 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落地 [2] -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 [2] 提升资本市场监管效能 -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 [3]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和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防范化解 [3]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 [3] - 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行为 [3] 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 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促进资本高效流动 [3]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便利度 [3]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3] -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营造规范包容市场生态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4]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化投资者教育宣传,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4]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 [4] -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舆论氛围 [4]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10-31 14:10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深层次改革[1] - 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重要原因[2] - 发挥改革的关键一招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5] -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6] - 在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6]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显著特点是创新[7] - 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7] - 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7] 强大国内市场建设 -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8] - 大力提振消费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8]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信息披露等制度[8]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9] - 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9] - 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等[9] 高水平对外开放 -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10] -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10] - 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数字贸易[10]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10] - 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11] -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11]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12] - 加快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标准、监测等制度[12] - 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12]
上海锦江国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3: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476万元,同比下降4.71% [8]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53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5.45% [8]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0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2.18% [8] - 2025年1至9月累计营业收入为1,024,111万元,同比下降5.09% [8] - 2025年1至9月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606万元,同比下降32.52% [8] - 2025年1至9月累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3,951万元,同比增长31.43% [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4,568,608万元,较上年末下降0.92% [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84,100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81% [8] 酒店业务运营 - 2025年第三季度酒店业务合并营业收入为366,457万元,同比下降4.54% [10]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境内酒店营业收入为264,410万元,同比增长2.18% [10]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境外酒店营业收入为102,047万元,同比下降18.44% [10] - 2025年1至9月酒店业务累计合并营业收入为1,008,733万元,同比下降4.92% [11] - 2025年第三季度新开业酒店343家,净增开业酒店212家 [1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已开业酒店合计达到14,008家,客房总数达到1,356,932间 [1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已签约酒店规模合计达到17,948家,客房规模达到1,696,686间 [12] - 公司旗下签约酒店分布于中国境内339个地级市及境外53个国家或地区 [12] 业务分部详情 - 2025年第三季度全服务型酒店业务收入为6,080万元,同比增长5.76% [10][13] - 2025年第三季度有限服务型酒店业务收入为360,377万元,同比下降4.70% [10] - 2025年第三季度食品及餐饮业务收入为5,019万元,同比下降15.29% [14] - 2025年1至9月食品及餐饮业务累计收入为15,378万元,同比下降14.93% [15] - 中国大陆境外有限服务型酒店业务第三季度收入为12,444万欧元,同比下降23.34% [13] 公司治理与资本变动 - 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锦江香港拟增持公司B股股份,数量不低于900万股,不超过1,800万股 [1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锦江香港已持有公司B股15,270,030股 [16] - 公司注销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1,120,360股剩余库存股 [20] - 注销后公司总股本由1,067,418,804股减少至1,066,298,444股 [20] - 公司注册资本相应由1,067,418,804元变更为1,066,298,444元 [20]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以反映上述注册资本变更 [20]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面解读
五矿证券· 2025-10-31 12:53
发展定位与目标 - "十五五"时期被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承接"十四五"成果并着眼2035年远景目标[1] - 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TFP)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1][2] - 全要素生产率(TFP)被首次明确列为发展目标,2000-2021年TFP增长率为3.6%,未来需成为增长主要动力[15] - 居民消费率目标为明显提高,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9.57%,显著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16][18] 经济发展与产业体系 -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通过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推动数智化、绿色化与产业创新融合[2][20]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优化传统产业(如矿业、冶金、化工)并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低空经济、量子科技)[22][24] - 扩大有效投资聚焦民生领域和国家安全项目,避免粗放式投资,强调投资效率与结构优化[31] - 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攻关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卡脖子"领域,并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26][27] 内需与市场机制 - 做强国内大循环需提振消费,通过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如教育、医疗)释放居民消费潜力[30]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破除要素流动壁垒,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32] -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包括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保障平等竞争,以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核心功能[34][36] 风险防控与安全保障 - 统筹安全与发展,构建供应链、科技、能源、数据、金融等领域的安全体系,前移风险防控关口[2][14] - 重点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防系统性风险,推动有序出清[47][56] - 金融改革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直接融资比重[38]
四中全会擘画“十五五”规划蓝图 | 一财号每周思想荟(第40期)
搜狐财经· 2025-10-31 12:50
宏观政策 - 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2026至20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 [1] - “十五五”时期被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推进全面发展的攻坚阶段,政策框架坚定延续高质量发展核心主题 [1] - 规划在产业体系重塑、科技创新突破、内需潜力释放、对外开放深化、民生福祉提升等关键领域形成系统精准部署 [1] - 政策框架体现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聚焦高质量发展、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系统产业生态构建、从总量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传统要素开放转向深度制度对接的深层逻辑 [2] 黄金白银市场 - 当前金银价格波动受政策预期、地缘风险及市场情绪三大核心因素驱动 [3] - 近期支撑金银上涨的利多因素出现缓和,地缘风险降温,中美经贸摩擦取得积极进展,白银租赁利率从10月上旬34.9%的历史高位回落至5.6% [3] - 长期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叠加实物金银供需缺口客观存在,为金银价格提供基础性支撑 [3] - 2025年三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量达220吨,较上季度增长28%,央行购金节奏是需重点关注的关键变量 [3] 科技行业与股票市场 - AI领域资本支出趋势未见放缓,相关资本支出将在更长周期内保持强劲态势 [4] - AI需求最终能够消化当前产能扩张,新增需求可能进一步推升投资增速 [5] - AI投资变现进程仍处于早期阶段,但AI技术采纳率正快速提升,率先应用AI的企业已开始显现经济效益 [6] - 将全球股票评级上调至“具吸引力”,并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看好中国科技板块及整体中国股市前景 [6] - 美联储降息与美元贬值将为新兴市场带来普遍利好,新兴市场货币韧性及稳健宏观趋势将助力吸引新资金流入,支撑估值上行,同时看好日本股市及欧洲市场部分行业 [6] 虚拟资产投资 - 《CS2》游戏饰品市场因开发商Valve一次常规更新引发剧烈崩盘,暴露虚拟物品投资核心悖论与巨大风险 [7] - 虚拟物品边际生产成本几乎为零,其“稀缺性”完全由游戏公司单方面控制,不能被视为安全的投资标的 [7][8] - 游戏公司作为“最终庄家”有绝对权力和动机修改规则,虚拟饰品价格是市场情绪和“庄家”意愿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乏真实价值支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