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战
icon
搜索文档
蒙娜丽莎(002918):龙头经营承压,意味着价格战已至底部
长江证券· 2025-04-29 1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归属净利润约2.0、2.5亿元,对应估值18、15倍 [6] - 2024年是行业价格战扩大的一年,公司收入下降源于终端需求弱势和价格战加剧,全年毛利率下降,经销收入占比提升,归属净利率下降 [10] - 1季度公司开始亏损,价格战已至底部区间,蒙娜丽莎经营亏损意味着行业价格竞争接近尾声 [10] - 公司现金流表现较优,过去三年收现比良好,2024年收现比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1亿元 [10] - 瓷砖行业供给退出明显,企业经营拐点依赖于行业需求企稳,未来经营弹性更多来自供给端变化 [10] 报告具体内容总结 公司经营业绩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下降22%;归属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53%,扣非净利润约1.0亿元,同比下降58% [2][4] - 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同比下降16%;归属净利润 - 0.6亿元,同比下降715%,扣非净利润约 - 0.7亿元,同比下降870% [2][4] 行业价格战影响 - 2024年竣工面积大幅下降,公司瓷砖销量约1.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6%,均价同比下降约7%,较2021年累计下跌19% [10] - 公司全年毛利率从2023年的29.5%下降至2024年的27.3%,经销渠道毛利率从28.3%下降至25.7% [10] - 2024年经销收入约35亿元,同比下降7%,工程渠道收入约11亿元,同比下降48%,经销收入占比提升至76% [10] - 全年期间费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管理费率提升1.9个百分点,财务费率下降1.3%,2024年归属净利率约2.7%,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10] 1季度经营情况 - 1季度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4%,公司收入下降16%,毛利率约21.5%,同比下降5.0个百分点,期间费率约27.9%,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归属净利率约 - 8.6%,同比下降9.8个百分点 [10] 现金流情况 - 过去三年收现比分别为1.12、1.08、1.15,2024年收现比改善,年底应收账款及票据为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1亿元 [10] 行业供给情况 - 2024年建筑陶瓷产量约59.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较2021年累计下降28%,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1048家下降至2024年的993家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631|4184|4301|4713|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25|200|245|304| |EPS(元)|0.30|0.48|0.59|0.7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807|235|287|347|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86|-204|-205|-205|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388|-321|-35|-35|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667|-291|47|107| |市盈率|35.09|18.04|14.70|11.86| |市净率|1.32|1.01|0.93|0.85| |总资产收益率|1.6%|2.7%|3.1%|3.6%| |净资产收益率|3.7%|5.6%|6.3%|7.1%| |净利率|2.7%|4.8%|5.7%|6.4%| |资产负债率|52.6%|48.0%|46.5%|45.3%| |总资产周转率|0.60|0.56|0.55|0.56|[14]
疫苗行业至暗时刻:价格战压顶、库存高悬,谁能撕开“三难”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4-25 13:06
行业现状 - A股11家人用疫苗上市公司总市值之和不及三年前智飞生物单家峰值 [1] - HPV疫苗批签发量同比暴跌61.57% [1] - 流感、狂犬疫苗赛道深陷价格战,行业毛利率遭腰斩 [1] - 8家疫苗企业存货周转期超1年,智飞生物存货激增147%至222亿元 [1] 需求端挑战 - 新生儿数量持续走低迫使企业转向成人市场 [1] - HPV疫苗男性适应症获批后市场反响冷淡 [1] - 流感、肺炎疫苗接种量同步下滑 [1] 供给端竞争 - 国药集团在流感疫苗市场率先降价,华兰、科兴被迫跟进 [1] - 智飞生物在肺炎疫苗市场采用"低价换份额"策略 [1] - 部分企业遭遇"疫苗款拖欠三年"的现金流危机 [1] 行业结构性矛盾 - 狂犬、流感等低端赛道超10家企业竞争导致产能过剩 [2] - 带状疱疹、多联多价疫苗等高端品种仍被GSK等外企垄断 [2] - 政策审批滞后于技术迭代 [2] 企业困境案例 - 华兰疫苗遭遇市占率与利润双杀 [2] - 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销售未达预期 [2] - 沃森与万泰的HPV价格战两败俱伤 [2] 行业突围方向 - 多联多价疫苗研发投入加码,如沃森生物13价肺炎结合疫苗、康泰生物四联苗 [3] - 头部企业构建产品组合,智飞生物布局结核疫苗EC和四价流感疫苗 [3] - 康华生物与HilleVax合作打响国产创新疫苗出海第一枪 [3] 行业集中度趋势 - 国内TOP5企业市场份额不足40%,远低于国际80%的集中度 [3] - 并购整合或将重塑行业格局 [3] 长期发展路径 - 需突破硬核技术、构建产品矩阵、打通全球市场 [4] - 参考默沙东依靠HPV疫苗成就千亿美元市值的案例 [4]
翔丰华迎单季度最大亏损!公司回应:打算优化一些客户
华夏时报· 2025-04-25 08: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88亿元,同比减少17.67%,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减少40.23%,降幅较前期略有收缩 [1] - 2025年一季度亏损815.09万元,延续2024年四季度亏损态势,毛利率从20%降至15%,净利率低至-2.68% [4] - 2022年归母净利润达峰值1.61亿元,2024年盈利4955.46万元仅为2021年的一半 [2] 行业竞争格局 - 负极材料行业自2023年陷入白热化竞争,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总跌幅达40%,利润跌幅98% [5] - 2024年负极材料出货量208万吨(同比+26%),增速低于动力电池装车量(548.4吉瓦时,同比+41.5%)和储能电池出货量(335吉瓦时,同比+64%) [6] - 2024年10月起中端人造石墨生产利润倒挂,2025年2月利润为-2800元/吨 [6] 区域市场动态 - 华东地区贡献公司超7成营收(10.36亿元,同比-19.04%),因价格战激烈且客户订单减少 [4] - 华南和华中地区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5.75%和95.57%,但合计占比仅18%,受益于四川工厂产能释放 [4][5] 成本与价格传导 - 原材料低硫石油焦2025年2月价格较2024年10月上涨127%,但人造石墨负极价格仅上涨1.92%至5.3万元/吨 [6] - 下游电池厂压价导致负极材料涨价困难,行业竞标模式下企业面临丢单风险 [7] 公司战略调整 - 计划优化低价且回款周期长的客户,转向价格更高、回款更快的客户群体 [7] - 通过长期供应商谈判缓解石油焦和针状焦原材料涨价对毛利率的影响 [1] - 考虑开辟新市场和品类以应对华东地区价格战加剧的局面 [1][5]
想脱单,要喝酒,刘强东喊你一起送外卖
盐财经· 2025-04-23 17:46
文 | 闰然 编辑 | 何子维 视觉 | 顾芗 "不要跟雷军比营销,我们比不过他们。"刘强东曾在公开场合直言。 刘强东还是谦虚了。 过去,花20万,可以让雷军给你开车门。 今天,花20块,就可能让刘强东亲自给你送外卖。 4月21日晚,多名网友发视频称,刘强东送完外卖下班后,和几十个"兄弟"聚餐喝起了啤酒、吃起了火 锅。更为戏剧性的一幕是,他还向身着饿了么、美团工服的小哥端杯敬酒,邀请他们加入。 今年以来,刘强东与京东外卖,就没从热搜上下来过。毕竟,要想挑战两个巨头已经形成了高壁垒的外 卖市场,必须火力全开,一击即中。 从为骑手对象安排工作,到刘强东的火锅局惊现美团、饿了么骑手,从个人找工作到全家有保障,这都 是一场又一场京东精心策划的突围战。 "先安家,后立业"的思路,让网友们纷纷表示,在京东当骑手已 经变成了外卖骑手们的"脱单神器"。 自2025年2月19日高调宣布给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京东就从侧面直击竞争对手们要害——这招可谓 出奇制胜,毕竟,与其他外卖平台相比,在外卖的体量与骑手的数量上都相差甚远。 最新的京东外卖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0日,已与超1万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 正逐步落实 ...
想脱单,要喝酒,刘强东喊你一起送外卖
盐财经· 2025-04-23 17:46
京东外卖战略布局 - 刘强东亲自参与外卖配送并策划营销事件,如与美团、饿了么骑手聚餐以吸引人才加入[5][6] - 公司采取"先安家后立业"策略,为骑手提供五险一金和配偶工作机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9][12] - 截至2025年3月20日已签约1万名全职骑手,计划三个月内将招聘名额从5万提升至10万[9][12] - 设定外卖业务净利润率上限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2.2%水平(美团2.8%、Uber Eats 3.3%)[13][16]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面临更大社保压力:需覆盖300万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而京东仅需覆盖数万人[11][12] - 即时零售成为新战场:美团闪购日单量达1800万单,直接与京东外卖形成竞争[29][30] - 外卖行业普遍低利润:2024年全球主流平台平均净利润率2.2%,部分仍处亏损状态[16] 历史商战策略 - 2010年通过图书价格战打击当当,以四折封顶策略迫使对手退出竞争[21][24] - 2012年发起大家电价格战,承诺比苏宁国美便宜10%并实现品类扩张[25] - 2019年遭拼多多"百亿补贴"冲击,导致传统电商市占率下滑超20%[28][29] 人力资源战略 - 参照福特汽车案例,通过提高福利(承诺骑手退休金5000元/月)增强员工忠诚度[12][36] - 延续京东物流模式:71万员工中28万为物流全职,达达集团提供骑手资源[11] - 目标四年内实现全职外卖员超100万人,与总员工规模同步扩张[40] 市场突破路径 - 采用"三毛五理论"约束利润欲望,通过免单、补贴快速获取用户(曾导致系统崩溃)[13][17] - 将外卖作为流量入口,重点转化即时零售高利润订单(如3C产品)[18] - 复制拼多多下沉市场策略,通过低价和正品保障突破美团饿了么双寡头格局[28][39]
极兔Q1包裹量破60亿大关,但债务问题引关注
雷峰网· 2025-04-21 08:18
" 极兔现金流转正,但还不够。 " 作者丨姚单 编辑丨刘伟 在实现年度首次盈利后,极兔2025年Q1包裹量同比增长31.2%至66亿件,各主要市场日均包裹量均实现 双位数增长。 然而在其高增长背后,运力投入相应增加,极兔的资金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一名分析师指出,极兔东南亚市场表现稳定,但2024年中国市场才正式转正,中东、拉美等新市场仍在亏 损。极兔仍面临业绩压力,账面资金十分紧张。 参考极兔2024年账上现金15.97亿美元,而借款却高达15.83亿美元。以此推算,极兔在偿还借款后,现 金所剩无几,且此情况尚未考虑利息支出以及车辆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 | | 截至 | | 截至 | | | --- | --- | --- | --- | --- | | | 2024年 | | 2023年 | | | | 12月31日 | | 12月31日 | | | | 止年度 | 佔總貸款 | 止年度 | 佔總貸款 | | | 千美元 | 目分け | 千美元 | 自分比 | | 浮動利率借款 | 992,769 | 63% | | | | 固定利率借款一重新定價或到期日: | | | | | | 少於1年 | 247 ...
集运日报:关税不确定情况下,MSK上涨美线旺季附加费,近期操作难度较高,风险偏好者可等待反弹机会-20250416
新世纪期货· 2025-04-16 13: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不确定情况下MSK上涨美线旺季附加费,近期操作难度较高,风险偏好者可等待反弹机会 [2] - 今年核心逻辑预判在于国际关税政策走向,4月美国关税政策反复,临近美线长协定价窗口,报复性关税成谈判手段,增加海运走向扰动因素,船司挺价但绕不开联盟价格战,需关注MSK与MSC二季度价格战及激进关税政策下终端需求反馈 [4] - 关税战引发全球航运担忧,对市场消极扰动,MSK上涨美线旺季附加费致盘面承压低位震荡,后续需关注关税政策、中东局势及现货运价情况 [5] 相关目录总结 运价指数情况 - 4月14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欧洲航线)1422.42点,较上期下跌3.5%;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美西航线)1129.45点,较上期上涨3.7%;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公布价格1394.68点,较上期上涨1.90点;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欧线价格1356USD/TEU,较上期上涨1.5%;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美西航线2202USD/FEU,较上期下跌4.8% [3] - 4月11日,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综合指数)961.61点,较上期下跌2.10%;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 (欧洲航线) 934.17点,较上期上涨1.76%;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美西航线)1222.05点,较上期下跌17.95%;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综合指数)1107.28点,较上期上涨0.4%;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欧洲航线)1495.45点,较上期下跌0.8%;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 (美西航线) 796.27点,较上期上涨2.5% [3] 经济数据情况 - 欧元区3月制造业PMW初值为48.7,预期48.2;3月服务业PMM值营50.4,预期51;3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0.4,2月为50.2,为8月以来最高;3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为 -2.9,预期 -8.4,前值 -12.7 [3] - 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2月财新制造业PMI 50.8,近三个月最高,用工收缩率明显放缓 [4] - 美国3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初值录得49.8,为3个月以来新低;3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初值录得54.3,为3个月以来新高;3月标普全球综合PMI初值录得53.5,为3个月以来新高 [4] 主力合约情况 - 4月15日主力合约2506收盘1600.1,跌幅为7.72%,成交量5.54万手,持仓量3.54万手,较上日增仓2304手 [5] 策略建议情况 - 短期策略:建议风险偏好者可尝试2508合约跌至1900点以下轻仓试多,2510合约1200点以下轻仓试多,设置好止损 [6] - 套利策略:关税发酵背景下,可关注反套结构,窗口期较短,波动较大 [6] - 长期策略:目前远月合约深水,已建议全部止盈,建议等待4月价格战明朗后,远月调整至合适价格再做布局 [6] 合约规则情况 - 2504 - 2602合约跌涨停板为16% [6] - 2504 - 2602合约公司保证金为26% [6] - 2504 - 2602所有合约日内开仓限制为100手 [6] 地缘政治及关税消息情况 - 财联社4月15日消息,哈马斯当地时间14日晚表示正研究埃及新的加沙停火提议,磋商后尽快答复,重申停火协议需保证永久停火、以军全面撤出加沙等条件 [7] - 财联社4月14日消息,特朗普13日警告部分关税暂缓90天征收,但无国家能在关税问题上“脱身”,淡化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关税豁免,半导体关税可能一两个月内实施 [7]
29万的宝马5系,在关税大棒前不值一提!
商业洞察· 2025-04-15 17:49
宝马5系价格变动 - 宝马5系终端价格降至历史冰点,最低裸车价跌破29万(525Li M运动套装车型)[6][12][13] - 指导价43.99万,降价幅度达三分之一(约14.7万)[14] - 销售策略转向现车促销,现车充足且可进一步议价[13] 市场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5年Q1共51款车型降价,3月豪华车促销力度达26.1%(同比+4.7pct)[20][21] - 新能源车促销力度达11.5%,国产新能源冲击中高端市场[21][22] - 福特、名爵等品牌推出"一口价"政策,最高优惠3.7万[20] 消费者行为与品牌影响 - 消费者购车偏好转向性价比,品牌光环效应减弱[24] - 宝马5系降价削弱其"中产白月光"的象征意义,部分用户心理落差显著[18][19] - 新能源车因配置与智能化优势抢占用户心智[23] 行业动态与车企应对 - 车企通过智驾技术降本(如比亚迪、吉利等将智驾价格压至6万以下)[27][28] - 传统车企面临利润挤压,北汽蓝谷、上汽集团提及价格战导致毛利下降[26] - Q1新能源销量激增,零跑、小鹏同比翻倍,比亚迪季度销量首破百万[27]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汽车供应链,特斯拉等企业成本增加25%-40%[31] - Stellantis、福特等调整生产布局,部分车企暂停对美出口[31] - 关税导致美国终端消费价格上涨,涉及汽车、手机等多品类[33]
达美乐在中国放下执念
华尔街见闻· 2025-04-11 08:20
信风TradeWind . 以下文章来源于信风TradeWind ,作者刘艺晨 关注资本市场的趋势与发展 作者刘艺晨 编辑松壑 进入中国市场接近三十年的达美乐,进入了快速扩张的黄金期。 一季度,达美乐中国新开门店97家,新开、在建及签约门店达到全年目标61%。 截至一季度末,达美乐中国门店达到1031家。 作为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1405.HK)(下统称"达美乐中国")自2023年完成港股上市来,开启了加速扩张模式。 2024年达美乐中国门店总数达1008间,净增240家门店,其中220家来自京沪以外新市场。 虽然并未放弃对全自营配送模式坚持,但达美乐中国以"新增市场门店火热"为由,并未开放部分新市场门店的外卖配送。 变相放松了"30分钟必达"的自我要求后,达美乐中国正在有望走出四年亏损10亿元的泥潭。 2024年,达美乐中国营收同比增长41.4%至43.14亿元,净利润0.55亿元,扭亏为盈。 以2024年销售额计,达美乐超越尊宝披萨,成为中国内地仅次于必胜客的第二大比萨品牌,而中国也是达美乐门店扩张速度最快的市场。 高峰时期,门店员工甚至需要充当骑手角色,以至于面对极端气候还不得不 ...
石头科技,两天跌没115亿
凤凰网财经· 2025-04-09 22: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1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8.03% [3][4] - 2024年净利润19.77亿人民币,同比下滑3.64% [3][4] - 扣非净利润16.2亿人民币,同比下滑11.26%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34亿人民币,同比下滑20.68% [4] - 毛利率从2023年的53.93%降至50.14%,净利率从23.7%降至16.55% [12] 资本市场反应 - 财报披露次日股价大跌8.64%,两天累计下跌25.42%,市值蒸发超115亿人民币 [6][19][20] - 资本市场对公司"增收不增利"表现不满,认为未来增长潜力存疑 [5][11] 行业竞争格局 - 扫地机器人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24年前11个月销量406万台,较2018-2020年巅峰期下滑超150万台 [7][15] - 公司通过降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Q7 Max Plus系列降价幅度超26% [12] - 国内线上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104%,2000-5000元价格段市占率稳居第一梯队 [12] 产品与战略 - 主营产品智能扫地机及配件毛利率下滑3.08%至53.07%,其他智能电器产品毛利率下滑10.01%至33% [14] - 公司采取"重营销、轻研发"策略,2024年销售费用29.67亿人民币,研发费用仅9.714亿人民币 [16] - 多元化战略受阻,洗烘一体机品类面临海尔、美的等成熟品牌激烈竞争 [25] 海外市场与股东动态 - 2024年境外营收占比53.48%,境内占比46.3% [23] - 重要股东雷军系已基本清仓,董事长昌敬套现9亿人民币引发争议 [8][9] - 海外扩张覆盖全美700个城市,入驻1400家Target门店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