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市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楼市新政:三孩家庭买新房补贴12万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4-30 21:30
武汉楼市新政核心内容 - 武汉市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以释放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1] - 新政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3] 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 - 二孩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可获6万元补贴 三孩家庭补贴12万元[4] - 补贴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5月1日至12月31日[4] 住房贷款政策优化 - 鼓励商业银行面向就业创业青年群体提供特色住房贷款产品[4] - 提高第二套公积金贷款额度至与首套房一致[4] - 允许将租房提取额合并纳入公积金缴存余额计算贷款额度[4] 以旧换新政策 - 计划收购3000套二手住房用于租赁和安置用途[4] - 2025年内出售自有住房并在6个月内购买新房可获契税全额补助[4] - 购买新房后12个月内出售原住房同样享受契税补助[4] 商办类房屋支持措施 - 个人购买新建商办类非经营用途房屋可获50%契税补助[5] - 商业贷款首付比例由50%降至45%[5] - 允许自持商办类房屋以新房形式整体或分层转让[5] 其他配套政策 - 调整住宅项目配建地下停车位地价标准[5] - 通过"安居链"平台提供一站式购房服务[5] - 房交会期间购房可申领消费券用于抵扣购房款或装修等[5] 其他城市楼市政策 - 昆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至单缴存70万 双缴存100万[6] - 韶关二人及以上购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首套提至80万 二套70万[6] - 东莞拟鼓励新建住宅项目实行全装修并推"菜单式"装修[6] - 青岛为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发放5万和10万购房补贴[7]
武汉发布楼市“汉九条”新政,多孩家庭购房补贴扩围
第一财经· 2025-04-30 21:03
武汉楼市新政"汉九条"核心内容 - 一季度武汉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5% [1][3] - 新政呈现四大特点: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补贴力度加大、以旧换新持续升级、创新政策盘活存量 [1] - 提高第二套公积金贷款额度至与首套一致 降低改善家庭置业成本 [1] - 针对青年人提供特色金融产品 包括降低利率和灵活还款方式 [1] - 扩大商办产品支持政策 非经营用途购买可获契税补贴且首付降低5个百分点 [1] - 将多孩家庭6万/12万购房补贴从新城区扩大至全市范围 [1] 以旧换新与存量盘活措施 - 对卖旧买新家庭继续给予契税补贴 [2] - 鼓励企业收购个人二手房 计划全市收购3000套用于租赁和安置 [2] - 允许符合条件的自持商办物业转让 [2] - 创新支持政策促进地下停车位交易 降低办证成本 [2] 政策影响与市场预期 - 新政覆盖人群广泛 包括青年人、多孩家庭、改善家庭等 [2] - 体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思路 针对不同人群精准施策 [2] - 预计将进一步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 - 结合"五一"假期时点 有望激活市场形成"红五月"行情 [3]
福州二手跌了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4-30 17:29
二手房价下跌趋势分析 - 核心观点:福州各区域二手房价普遍下跌,不同类型房产跌幅差异显著,具有特定属性的房源(如学区房、安置房等)跌幅尤为明显 [1][16][33] 各区域典型楼盘表现 台江区 - 群升国际G区从5W+跌至3W+,跌幅约2W,主因学区溢价消退和升学率下滑 [2][3] - 富力中心B区SOHO产品跌幅达19260元,反映商业配套未达预期 [2][4] - 世茂茶亭臻园超高层豪宅从3W+跌至2.2W,跌幅超1W [9][11] - 新港苑安置房从2.5W跌至1.4W,跌幅达11358元 [12][13] 鼓楼区 - 学区房普遍下跌1-2W,如福州一中宿舍从64355元跌至41979元 [17] - 光复新村从44553元跌至25886元,反映学区热度减退 [17] - 省杯业厅宿舍从55789元跌至39881元,显示政策影响显著 [17] 晋安区 - 东二环次新房崩盘,泰禾金尊府从41824元跌至29277元 [21][22] - 融侨悦城从45189元跌至30118元,跌幅达15071元 [25] - 岳峰新城安置房从27364元跌至16056元 [21] 仓山区 - 金山小学学区房从3W+跌至2W以下,如金山大景城从41654元跌至18816元 [27][30] - 闽江世纪城从29912元跌至18198元,超级大盘劣势显现 [27] - 福湾新城安置房从18350元跌至10401元,接近腰斩 [31][32] 跌幅显著房产类型特征 - 安置房:维护差、设计缺陷,如新港苑跌幅达11358元 [12][13][33] - 学区房:政策调整导致溢价消失,如群升国际跌21762元 [2][17][33] - SOHO产品:商业配套未兑现,如富力中心跌19260元 [2][4][33] - 超高层住宅:居住体验差,如世茂茶亭臻园跌16622元 [9][12][33] - 超级大盘:供应过剩,如闽江世纪城跌11714元 [27][33] - 高价次新房:配套不匹配,如融侨悦城跌15071元 [25][33] 市场趋势总结 - 居住属性差的房产贬值更快,如筒子楼安置房和超高层 [12][16][33] - 学区政策变化直接影响房价,三年限制打击小户型学区房 [28][29][33] - 商业配套未达预期的项目风险高,如中央第五街从3W+跌至1W以下 [5][33] - 产品定位不清晰的改善盘面临挑战,如假大平层流通性差 [16][33]
恭喜有房人,压力再次减轻
搜狐财经· 2025-04-30 03:59
政策调整 - 税务部门明确符合条件的"二套转首套"住房贷款可享受房贷利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1] - 政策调整后重新认定为首套房的家庭每年可在个税申报时增加减税额度 [1] - 新规要求住房在贷款发放时按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即可享受扣除 [4] 楼市政策变化 - 此前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62个执行"认房又认贷"政策 [3] - 2023年起"认房不认贷"新政在全国铺开 超过30个重点城市已实施 [3] - 政策实施首月置换型购房需求环比增长28% 首付比例从50%降至30% [3] 减税效果 - 每年最多可抵扣1.2万元应纳税所得额 相当于连续20年每年减少1200-5400元个税 [5] - 月收入1.5万元的购房者每年可少交3600元个税 [5] - 2023年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 2800万笔二套房贷款被认定为首套 平均利率从5.8%降至4.2% [5] 市场影响 - 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52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 38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超20% [6] - 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仅增长3.2% 实际销售面积仍在下降 [6] - 预计全年为购房者减负超300亿元 [6] 政策导向 - 楼市调控从"一刀切"转向"精准滴灌" 通过降低购房成本激活合理住房需求 [6] - 政策主要鼓励和支持自住需求 投资性购房已过黄金时代 [7]
任贤齐豪掷5亿买下青岛整条街 明星投资房产引热议
搜狐财经· 2025-04-30 03:13
文章核心观点 任贤齐在青岛楼市低迷时收购商业街引发关注,其投资行为或预示优质资产有市场,也反映对青岛发展潜力的态度,明星资本与地方经济碰撞的故事才刚开始 [1][3][8] 明星投资事件 - 55岁身价超5亿的任贤齐在青岛楼市寒冬时,于西海岸新区一次性收购整条商业街 [1] - 任贤齐团队称收购是“长期资产配置”,物业位于地铁1号线沿线 [5] 青岛楼市现状 - 青岛楼市正经历“不涨价、不涨租、不好卖”的寒冬,西海岸新区是典型区域,租金十年未涨,有套一厅月租从1300元降到1200元 [1][3] - 凤凰城小区周边商铺2018年房价巅峰时达2.4万/㎡,如今跌至1.6万/㎡ [3] - 2024年山东人口减少42.8万,与浙江增加43万形成对比,青岛楼市面临人口外流挑战 [7] 事件联想与影响 - 任贤齐反向操作让人联想到王思聪言论,与黄峥购香港豪宅新闻呼应 [3] - 明星入场引发特殊关注,任贤齐举动或预示优质资产永远有市场 [8]
北京楼市,真的热起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4-30 03:02
市场整体表现 - 北京房地产市场在"金三银四"期间释放积极信号,成交量显著回升[1] - 3月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增95%,同比增18%,其中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翻番[3] - 2025年3月及4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达32,662套,环比增26.52%,同比增18.19%[3] 区域成交特征 - 核心区域优质房源成交周期大幅缩短,西城、海淀出现"挂牌即成交"现象,如西城三里河房源5天售出,德胜片区成交周期从10天缩短至5天[3] - 近郊板块承接外溢需求,石景山、大兴成交量相比1-2月提升约20%,吸引地铁沿线刚需购房者[5] 土地市场动态 - 海淀区树村地块以10.23万元/平方米单价成交,刷新北京"地王"纪录,反映房企对核心地块争夺激烈[6] 价格走势分化 - 2025年4月北京二手房均价44,454元/平米,核心区域房价坚挺,西城月坛板块2024年12月均价达13.27万/㎡,同比涨12%[8] - 2025年2月北京新房公示均价54,547元/㎡,环比微涨0.54%,核心地段高端项目价格上涨(如海淀朱房村预计售价12万+/㎡),郊区项目存在9折促销[8] 政策支持力度 - 2024年9月起北京实施多项政策优化:首套商贷利率降至4.05%,二套4.55%,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120万[10] - 非京籍家庭购房社保/个税年限要求下调,五环内从5年减至3年,五环外减至2年,高层次人才仅需1年[10] 市场前景展望 - 政策持续支持与信心恢复为楼市提供有利条件,但需关注宏观经济、收入预期等因素影响[10] - 预计二季度"稳楼市"政策加速落地,核心区域及高品质项目将继续引领市场,非核心区域复苏可能较慢[12]
突然发现!赣州这种楼盘,竟然越来越少了
搜狐财经· 2025-04-29 19:01
赣州房地产市场新盘供应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赣州主城区纯新盘入市数量仅2个,同比去年同期的5个大幅减少 [1][3] - 新盘包括三江匯雲頂(174套精装房源)和东城翰林府邸(94套房源,单价6字头起) [1][3] 土地市场与新房供应关系 - 2023年赣州主城区含住宅用地成交21宗,2024年锐减至9宗(含人才房和特殊地块) [3] - 2025年开年至今尚未有含住宅地块正式挂拍,土地管理部门近期集中推荐可开发土地 [4] - 土地供应缩减直接导致新房项目数量骤降,未来新盘供应将持续紧张 [3][6] 房企策略与市场趋势 - 房企拿地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非核心地块(除国企外)普遍无人问津 [3] - 购房者需求升级,更关注楼盘品质、环境、物业及配套,开发商需提升产品力 [8] 未来新盘预期 - 短期内仅3个新盘待入市:章江上境、半山云墅、国锦蓉湾 [6] - 更多新盘信息需等待2025年六七月份土拍结果 [6]
北京楼市¨暖春效应¨兑现,热点区域引关注
36氪· 2025-04-29 15:16
与此同时,北京楼市的结构性回暖特征日益凸显。优质板块、品牌开发商、配套完备的项目快速去化,形成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相较之下,品质低、位 置偏、配套弱的项目则表现乏力,市场冷热分化愈加明显。以核心学区、近地铁板块、产城融合区域为代表的"抗跌区"持续吸金,成为购房者配置房产的优 选区域。 在楼市回暖的带动下,土地市场亦开始升温。3月18日,北京海淀区一宗宅地经260轮竞价后,以楼面价10.23万元/㎡成交,成为北京首宗楼面价破"10万+"地 块,刷新历史纪录。这一现象不仅显示出开发企业对优质地段的高度认可,也反映出对未来楼市稳定预期的信心。苏州、杭州等城市土拍市场同样活跃,进 一步印证了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修复。 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利好信号。多轮"认房不认贷"、首付比例调整、贷款利率下调等政策,逐渐落地生效,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大空间。此外,银行信贷环境宽 松,审批周期缩短、利率进一步下探,降低了入市门槛,有效撬动了购房意愿。 2025年春季,北京楼市的"暖春效应"如期兑现。 不同于去年同期市场的低迷观望,今年一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温,多个数据维度均呈现出积极信号,不仅增强了购房者信心,也为开发商提供了 ...
又出地块“新地王”,杭州楼市核心区地价继续狂奔
新浪财经· 2025-04-28 17:14
钱江世纪城地块也是杭州这次土拍唯一的一宗热门地块,杭州贝壳研究院院长上官剑对智通财经记者表示,"核心板块未来新房补涨预期较为强烈,具备 区位、资源优势等条件的优质地块,销售去化安全度高,对房地产企业还是具有较大吸引力,积极参与竞拍"。 钱江世纪城奥体一度被杭州誉为杭州楼市"第二中心",保利竞获的地块一路之隔就是车位一位难求的奥体印象城。 角逐了168轮、耗时近三个半小时后,保利发展以51611元/平米夺下了钱江世纪城奥体印象城南地块,这是杭州第四高楼面价,世纪城第一楼面价。 4月28日,杭州土地出让上架了6宗宅地,分别位于钱江世纪城、市北、云城、运河新城、双浦和下沙,总起拍价高达103亿元。 连续几年来,杭州土地市场核心地段一直是开发商们激烈争夺的高地。杭州土地市场取消摇号、恢复价高者得后,核心板块的核心地段更被开发商们抢红 了眼,这些地块地王频现。 除了滨江一家民企外,杭州核心地块均被央企拿下。一位杭州央企相关人士对智通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央企担当要求下,央企下场拿地。另一方 面,杭州市场仍然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好市场,杭州拿地也是我们的战略"。 另外,5万以上楼面价地块大部分为2025年出让地块,为杭 ...
上海的很多房东,心态已经麻了,崩溃了!
搜狐财经· 2025-04-28 09:31
上海楼市现状分析 刚需房市场 - 总价500万以下刚需房房东面临严重销售压力 包括市区无学区老破小和郊区动迁房 远郊商品房 [3] - 挂牌量激增导致竞价内卷 房东被迫一再降价 但许多房源仍挂牌一年以上未成交 [3] - 新政放松限购刺激部分刚需入场 但整体购买力有限 购房者更谨慎选择高性价比房源 [3] 次新房市场 - 市区次新房房东坚守价格不降 部分房源如大虹桥蟠龙天地一期 唐镇仁恒东郊花园成交价逆势反弹 [4] - 涨价未获买家广泛认可 成交僵持成为常态 中产买房人犹豫导致置换链条受阻 [4] - 次新房房东底气来自房源品质和稀缺性 但未来价格坚守能力取决于市场供需和政策变化 [4] 租房市场 - 上海房租已回落至2019年水平 较2022年高点显著下跌 二房东收益直线下降 [5] - 市场传言二房东消失70% 虽数据可能夸大 但反映租房市场惨淡现状 [5] - 京沪几十万套保租房入市冲击个人房东和二房东 包租机构也面临压力 [5] 房东应对策略 - 部分房东选择卖房自住并租房 奉行现金为王原则 [6] - 部分房东取消置换大房计划 改为以租换租降低生活成本 [6] - 反向置换策略兴起 包括卖大换小 卖市区换郊区以减轻财务压力 [6] 宏观市场趋势 - 杭州 上海等城市楼市数据下滑 二手房最大压力来自过高挂牌量 [7] - 第四代住宅以高得房率 高品质对同价位二手房形成威胁 市场分化加剧 [7] - 未来品质次新和好房子将受追捧 差房子可能无人问津 [7] 行业未来展望 - 楼市普涨时代结束 未来分化将更明显 品质成为房价关键决定因素 [9] - 房东需提升房源品质和竞争力 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9] - 当前寒冬可能成为行业洗牌机会 推动市场向更健康稳定方向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