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6-10 19:21
氢能试点政策框架 - 政策目标为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3] - 试点分为项目试点和区域试点两种形式,项目试点侧重技术装备验证和商业模式探索,区域试点侧重跨部门协作和绿色价值实现机制 [3][4] - 试点方向涵盖制氢、储运、应用及共性支撑四大领域共11个细分方向 [6][9][10][14][16] 氢能制取技术规范 - 规模化制氢要求电解槽装机不低于100兆瓦或气化产能≥20000标方/时,负荷调节能力50%-100% [6] - 离网制氢需在电网薄弱地区实施,电解槽规模≥10兆瓦,探索风光氢储一体化架构 [7] - 工业副产氢开发要求氢纯化规模≥5000标方/时,交通/发电用氢纯度需符合GB/T 37244-2018标准 [8] 氢能储运技术标准 - 长距离输氢要求液氢工厂单套液化能力≥5吨/天,管道长度≥100公里 [9] - 高密度储氢项目规模需≥20000标方,技术涵盖高压气态/有机液体/固态金属储氢等 [10] 氢能应用场景要求 - 炼油/煤制油气替代项目需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规模≥1000吨/年 [10] - 氢氨发电项目燃机规模≥10兆瓦(掺氢比例≥15%),燃煤锅炉≥300兆瓦(掺氢比例≥10%) [11] - 氢储能项目发电侧容量≥1兆瓦,满功率连续发电时长≥4小时 [12] 试点组织实施机制 - 申报流程包括省级/央企推荐、专家评审(7人以上专家组)、公示公告等环节 [17][27][29] - 项目试点需3年内建成投产,区域试点覆盖城市不超过3个 [17][36] - 国家将优先支持试点项目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两重""两新"等政策范围 [21] 配套支撑体系 - 建立氢能实证实验平台测试电解槽/储氢装置等关键装备,支撑标准制定 [14][15] - 推动园区零碳能源系统建设,要求80%以上能源消费清洁化 [16] - 完善电价机制,鼓励低谷期制氢,研究氢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补偿机制 [20]
祥明智能(301226) - 2025年6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0 17:26
公司发展阶段 - 1995 - 2005 年,主业以交流异步电机、直流无刷/有刷电机为核心产品,应用于暖通、家电、汽车等领域,建立微特电机研发体系,奠定定制开发能力 [1] - 2005 - 2025 年,布局“电机 +”战略转型,新增磁耦合泵、精密减速与传动、控制组件及软件系统,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和开发集成智能化无刷直流电机,国内覆盖 20 多个省市,出口欧美亚等 30 多个国家 [1] - 2025 年,产品布局往智能产业延伸,合资公司切入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关节运动模组及相关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赛道,扩大智能化、信息化产品比例,向系统集成与全球化研发转型 [1][2] 2024 年主营收入构成 - 电机类产品占比 46.82%,主要是直流无刷/有刷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应用于工业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 - 风机类产品占比 50.26%,主要是交流外转子、无刷风机,应用于数据中心、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等领域 [2] - 智能化组件及其他占比 2.92%,包括驱动器总成、各类部件、集群控制系统等新兴业务 [2] 未来发展趋势 -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和热管理需求提升,热管理系统产品有望拓展市场份额 [2] - 随着 5G 等通信技术发展,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建设和升级需求持续,有望在通信领域拓展业务 [2] - 随着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该领域产品有望成为未来重要业务增长点 [2] - 汽车电子、健康医疗是业务重要增长点 [2]
向绿而行 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1:28
新能源项目进展 - 成功实现22个新能源项目顺利并网,累计装机总容量2.2吉瓦 [1] - 山东枣菏高速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创效97万元经济效益,节省约52.5万元人工投入,较原计划提前5天实现并网 [3] - 东台21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提前30天完成"5.30全容量并网"计划节点目标 [3] - 27个新能源参赛项目全力冲刺5.30并网目标 [3] 项目攻坚与创新 - 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35万新增负荷消纳光伏发电项目克服无水无电、信号断绝等困难 [4] - 山西阳泉矿区推行"光伏+农业/林业"复合发展模式,激活闲置土地资源 [8] - 太谷项目实现水土流失控制率100% [8] - 大唐原平70兆瓦光伏项目优化技术方案5项、攻克技术堵点6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 [8] - 召开专题推进会议38次,成功解决2268项问题 [10] 技术与研发成果 - 东台21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光伏超长管桩水上施工合格率大于95%,新增创效32万余元 [13] - 2025年上半年获4项发明专利和1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参与3项行业和国家标准编制 [16] - 新疆可克达拉项目采用AI智能识别技术无人机开展常态化现场巡查 [13] - 广东河源屋顶光伏片区搭载"EPC+运维"新模式 [13] - 赤峰风电现场创新"对称米字双交叉法"塔筒紧固工艺 [13] 经营业绩与市场拓展 - 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营收、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5.6%、33.34%、10.78%,新能源业务占比达44.60% [6] - 收获20余家业主表扬信 [6] - 厄立特里亚最大新能源项目成功签约,新加坡IWMF垃圾发电站建设稳步推进 [18] 行业标杆项目 -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吉林松原建设 [18] - 亚洲单机容量最大、效率最高9HA.02型燃机2×745兆瓦级燃气发电项目 [18] - 新疆天山国内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 [18]
天然气:为能源转型“架桥铺路”
中国化工报· 2025-06-10 10:44
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天然气因其低碳特性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桥梁",在所有化石燃料中增长潜力最大 [1][2] - 天然气可减少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相比燃煤发电),并作为调峰电源支持可再生能源整合 [2] - 全球"煤改气"措施累计减少5亿吨碳排放(相当于2亿辆汽车年排放量),东盟半数成员国电力40%依赖天然气 [3] 全球天然气需求与市场动态 - 壳牌预测2040年全球LNG需求将激增60%,主要由亚太地区驱动(中国、日本等五国占亚洲90%需求) [3] - 2023-2030年工业部门天然气应用比例增长率达3%(电力行业为1%),化工、水泥等行业为主要应用领域 [3] - 2030年全球LNG在建产能约2亿吨,但可能面临3000万吨供应过剩,价格竞争将影响中国"煤改气"进程 [7] 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全球第四),四大气区贡献80%以上产量,非常规气产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 [4]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天然气管道网络之一,发电用气占比不足30%(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需求预计从2023年4220亿立方米增至2030年5700亿立方米 [4][5]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年输气能力达380亿立方米(历史最高),LNG终端产能提升将巩固亚洲市场主导地位 [9][10]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中国天然气产业面临对外依存度高、价格市场化改革滞后、新能源技术竞争三大挑战 [6] - 页岩气开采深度超3500米导致成本压力显著,需通过数智化转型和技术创新提升效率 [6][7] - 专家建议强化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如跨境管道)、推动储能/氢能技术合作、建立能源应急机制 [8] 供应链韧性构建 - 多元化供应是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关键,中国通过中俄管道、LNG进口多元化提升韧性 [8][9] - 新加坡计划2028年前建成第二座LNG接收站(总吞吐能力1500万吨/年),采用集中采购模式增强稳定性 [9] - 亚洲能源合作将促进长期LNG供应协议签署,稳定价格并提升区域贸易活跃度 [10]
印尼加快推动绿氢发展 优先在重型交通工具上应用氢能技术
人民日报· 2025-06-10 06:05
印尼绿氢产业发展规划 - 印尼国家电力公司与新加坡胜科工业集团合作建设东南亚最大绿氢工厂之一 年产量达10万吨 将成为区域绿氢枢纽[1] - 印尼是世界第二大地热发电国 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超200吉瓦 为绿氢产业奠定基础[1] - 印尼政府将绿氢视为能源转型战略核心 2017年国家能源总体规划已制定氢能发展详细行动计划[1] 当前绿氢产能与应用 - 印尼现有氢气年产量175万吨 主要用于化肥生产 2023年11月21座绿氢工厂投产 年产绿氢200吨[2] - 2024年2月雅加达首座加氢站启用 氢气来自绿氢工厂 计划2027年商业化运营 绿氢燃料成本仅为汽油1/5[2] - 国家氢能战略目标2060年年产990万吨氢气 优先发展交通领域 预计2035年氢动力卡车超24万辆[2] 政策支持与技术研发 -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正制定氢能氨能路线图及行业标准 计划通过激励措施增强市场竞争力[3] - 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披露 多家公司在6个主要岛屿开展数十个氢能技术研究项目[2] - 官方认为印尼具备成为全球氢能中心的潜力 可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3]
美国“第一兄弟”马斯克黯然退场背后:利益与理想的双重幻灭|21深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2:20
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破裂 - 特朗普表示与马斯克关系已结束 若马斯克资助民主党候选人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 [2] - 马斯克企业可能被美国交通、环境、通信等多个监管机构审查 特斯拉正接受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对自动驾驶碰撞事故的调查 SpaceX面临频谱共享、环境影响和发射许可等多项审查 [2] - 马斯克向支持特朗普2024年竞选的团体捐赠2.59亿美元 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总统竞选赞助人之一 [4] 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影响 - 马斯克立场可能使共和党主导的预算案在部分领域推进受关注 但整体影响有限 [3] - 马斯克企业在能源、航天等领域与政府政策关联密切 若关系恶化可能影响特朗普政府在能源转型、太空经济等政策领域的推进和实施效率 [3] - "大而美"法案将削减税收、医疗补助等支出 将节约资金用于军事与边境安全 同时提高债务上限 法案将使美国联邦政府赤字大幅增加 [4] 对马斯克商业帝国的影响 - 特斯拉股价一度暴跌14.26% 市值蒸发超1500亿美元 [8] - 投资者担心特朗普可能对特斯拉采取不利措施 如削减补贴、加强监管等 若僵持特斯拉股价可能继续承压 [8] - SpaceX的星际飞船项目、卫星互联网计划以及特斯拉新车型研发、产能扩张等项目可能受阻 [8]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有庞大粉丝群体和舆论影响力 可回应扭转不利局面 [8] 马斯克的商业与政治考量 - 马斯克真正在意的是维护自身"与一般政客截然不同"的名声 这与金钱一样都是其获得实际权力的关键基础 [11] - 若在联邦支出等重大政策问题上与特朗普亦步亦趋 长期来看不利于马斯克强化自身的政治品牌 [11] - 马斯克的核心支柱产业都需要和政府发展良好关系才能有效推进 若特朗普政府进行系统性打压 其商业帝国会面临严重威胁 [9]
能源转型大考,施耐德电气交卷!
搜狐财经· 2025-06-09 19:54
行业转型与挑战 -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和"双碳"目标推进驱动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深刻转型 [2] - 转型面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挑战 [2] - 用户侧用能方式多样化对传统配电网承载能力、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智能化水平提出考验 [2] - 中压配电环节对"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需求尤为迫切 [2] 公司技术战略与解决方案 - 公司从电气化、数字化两个维度突破,提升电气设备可靠性 [2] - 通过全面数字化转型,依托"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以及应用、分析与服务"三层技术架构实现主动和预防性运维 [2] - 新一代中压智能真空断路器EvoPacT HVX等创新产品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设备互联互通 [4] - EcoStruxure Microgrid Advisor微网能源顾问和ETAP电气系统数字孪生平台通过智能AI算法优化能源调度 [4] 本土化战略与研发 - 公司推行"中国中心"战略,核心是"在中国为中国"乃至"在中国惠世界" [6] - 加强本地化产品研发与迭代速度,匹配中国市场快速发展 [6] - 已在中国建立五大研发中心和AI创新实验室专注前沿技术探索 [6]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转型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植于实践内核,驱动新能源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 [7] - 积极推广微网协同等技术,显著提升绿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7] - 全矩阵中压配电产品具有绿色环保特点,涵盖中压开关元件和设备 [7] - 目标到2025年运营层面实现碳中和,2030年零碳就绪,2040年端到端价值链碳中和,2050年净零碳排放 [7] - 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可持续影响力收入占全球总营收74%,帮助客户节约和减少6.79亿吨碳排放 [7] - 连续12年登上"全球可持续发展百强企业"榜单 [7] 生态合作与创新 - 公司"共创、共赢、共生"理念深度渗透至其他行业解决方案中 [8] - 与生态合作伙伴通过多种联合创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从核心元器件到中低压、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8][9] - 基于开放理念构建灵活互补、协同增效的多元化合作模式 [9] - 通过有效管理和约束机制避免恶性竞争,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9]
新财观|驱动未来经济增长:人工智能崛起带来的投资机遇
新华财经· 2025-06-09 18:38
作者:程馨谊,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主题股票客户投资组合经理 概括而言,能源转型不仅是可持续性议题,更是驱动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通过投资清洁能源和能效解决方 案,我们能够确保技术革新获得可靠、可持续的能源支持。这一趋势在数据中心价值链上创造了从硬件与软件到基 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化投资机遇,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探索领域。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此外,在芯片设计创新领域,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知识产权模块(IP)企业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企业提供 专业软件工具实现芯片设计的仿真、布局和验证等环节自动化。随着行业向2纳米制程迈进,这些公司正在开发提升 能效和器件微型化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持续推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机遇。 数据中心需要高能效、高密度的系统来应对巨大的电力需求,这推动了建筑能效和系统集成领域的投资热潮。作为 能耗大户的散热系统成为重点攻关方向,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从传统空调系统到新兴芯片直接冷却技术的多元化解决 方案。高效的散热系统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更能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整体可持续性。 电力管理与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同样至关重要,通过提供配电和基础设施管理的综合系统保障数据中心的高效可靠运 行。这 ...
朝希资本二期人民币主基金完成7亿首关,以产业与市场化LP为主
投中网· 2025-06-09 10:55
基金募集与LP结构 - 朝希资本完成二期人民币主基金首关签约,规模达7亿元,延续一期主基金9亿元募集规模,显示管理能力提升[2] - 本期基金LP结构保持高度产业化与市场化,产业LP占比近60%,其余由市场头部母基金、国资平台及金融机构构成[2] - 老LP复投比例达50%,基石投资人苏州基金加码,新增中方财团、东吴创投等知名投资平台[2] 投资策略与布局 - 二期主基金专注能源与科技赛道,沿新型材料、高端装备、终端产品等全产业链布局,培育技术创新型龙头企业[2] - 采用"能源+科技"双重视角投资方法论,结合突破性技术和产业化拐点前瞻布局,重点投资企业高增长阶段[3] - 一期主基金已全部投出,二期储备数十个项目即将出手,坚持"以资产定规模"原则[3] 产业生态与业绩 - 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达70亿元,布局超40家企业,培育5家独角兽和12家准独角兽企业[4] - 27家被投企业获"专精特新"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多家为细分赛道龙头如海辰储能、正泰新能等[4] - 构建金字塔产业生态,底层为产业LP及合作伙伴,上层为被投企业,成立产业支持中心整合资源[5] 行业趋势认知 - 全球零碳共识推动能源转型,催化科技场景创新,同时关注AI、空天等颠覆性产业对能源的反向赋能[3] - 能源被视为科技创新动力,科技成为能源发展催化剂,两者协同推动现代科技范式创新[3]
港股概念追踪|中东油服市场规模巨大 机构看好装备出海确定性强(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08:59
中国对中东能源行业投资与建设项目 - 2020-2024年中国对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安哥拉6国能源行业投资+建设项目累计达5028亿美元,其中主要油气项目为2915亿美元,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1] - 投资带动油服设备出口快速增长 [1] 油服设备行业特点与竞争格局 - 油服设备行业具备标准要求高、申请周期长、需要行业&客户双重认证等特点 [1] - 技术壁垒深厚,竞争格局较好 [1] 国内油服设备龙头订单增长 - 杰瑞股份2024年中东地区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00% [1] - 纽威股份25Q1海外订单同比增长60%,其中中东&非洲订单占比高达44%,较24全年提升17pct [1] 中东油服市场规模与成长性 - 中东油服市场规模为千亿美元级,其中油服设备市场至少为百亿美元级 [1] - 中国油服设备公司目前在中东市场份额占比较低,具备高度成长性,受行业β(油价等)影响较小 [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趋势 - 石油公司更倾向于开发周期长但资源禀赋优异、桶油成本更低的海洋油气资源 [2] -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方兴未艾,技术装备进展提速 [2] - 中国油服行业出海竞争力提升 [2] 油服概念相关港股企业 - 中海油服(02883)、中石化油服(01033)、巨涛海洋石油服务(03303)、安东油田服务(03337)、宏华集团(0019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