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十二夏天亮相南京糖酒会&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链实力圈粉无数
中国食品网· 2025-10-23 16:05
公司展会表现 - 公司在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展位人气火爆,吸引了大量客户咨询合作[1] - 公司已抵达华南市场,于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继续参展[8]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拥有横跨中国与印尼的燕窝原料全产业链布局,在印尼核心产区拥有两家大型初加工工厂[3] - 通过源头深度管控实现每年超过20吨高品质燕窝的稳定供应[3] - 位于厦门的现代化智能工厂配备十万级GMP无尘车间与行业首条全自动高速生产线[3] - 碗装产品日产能高达20万碗,并通过BRC、HACCP、FDA等多项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 产品矩阵与创新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年货储备、商务赠礼、孝敬长辈及自享润养等多重场景[3] - 产品线包括燕窝粥、谷物碗、甜品线、燕窝奶等健康方便食品[3] - 品牌在燕窝粥原料上坚持使用完整燕盏入料,区别于行业中常见的燕碎等原料[4] - 采用高温长时杀菌与Ro级纯水炖煮的严苛工艺,确保产品营养与口感出众[4] 市场反馈与合作进展 - 现场经销商与专业买家对产品真材实料和口感风味赞不绝口,主动深入商洽合作[4] - 多家连锁商超与头部电商平台采购负责人在现场明确了合作意向[4] - 华东区域资深经销商评价公司团队专业真诚,对后续合作及市场开拓充满信心[6] 品牌发展战略 - 公司致力于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共赢关系,让安全、健康、高品质的方便食品走进千家万户[8] - 品牌未来将在蓬勃发展的健康消费浪潮中稳健前行[8]
中国面包,不该是奢侈品
虎嗅APP· 2025-10-22 18:12
行业宏观环境 - 2025年上半年新消费领域融资惨烈,共有44个相关项目完成融资,披露金额约28亿元人民币,估计总融资金额不超过30亿 [4] - 同期食品饮料板块上市公司股价累计下跌7.33%,涨幅排名全行业倒数第二 [4] - 板块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46%和+0.28%,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4.32和15.68个百分点 [4] - 以七年跨度衡量,食饮板块PE估值百分位已跌至7.26%,具备安全边际 [5] 消费趋势与市场格局 - 市场呈现出理性消费、情绪消费与健康消费共存的特征 [5] - 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达6110.7亿元人民币,预计至2029年将达到8595.6亿元 [10] - 大众面包品类占据烘焙市场超过65%的市场份额 [10] - 消费趋势正从追逐网红效应转向价值本质,质价比成为消费决策重要因素 [7][19] 短保面包赛道优势 - 短保面包具备少添加、更新鲜的特点,契合健康趋势 [5][7] - 依托统一生产标准确保品质稳定,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7] - 通过高效物流实现清晨送达,保障产品新鲜度 [7] - 中央工厂模式的规模效应使其维持5-10元的亲民价格,确保稳定复购率和抗周期能力 [5][7] 桃李面包核心竞争力 - 采用"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结合"以销定产"的柔性生产机制 [11][20] - 拥有全国24个生产基地与28万多个终端构成的网格化布局 [20] - 通过与中粮、益海嘉里等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实施集中定价采购,有效降低单位成本 [1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4亿元,显示主营业务回款能力强,现金流管理具备韧性 [13] 桃李面包战略转型 - 产品创新聚焦健康化升级与消费场景拓展,进行减糖、全麦等产品升级,并将场景从早餐延伸至办公室零食、健身代餐等领域 [20] - 渠道层面积极拓展会员店、社区硬折扣店及量贩零食等新兴渠道,推动主营业务改善 [20] - 提出"创新、效率、信任"三大战略支柱,通过系统性创新为长期发展积蓄动能 [20][21] - 东北、华北等基地市场营收降幅已明显收窄 [20]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传统商超渠道在销售中占比超过85%,但商超力推自营烘焙形成直接竞争 [18] - 南方市场拓展艰难,全国化布局仍有一定阻力 [18] - 公司认识到消费者关注点聚焦安全、健康、美味、价格、绿色、方便、美观、情感八大维度 [19] - 烘焙正从餐食走向零食化,Z世代消费者更偏爱本土品牌,多元化成为鲜明趋势 [19]
带给跨国企业面向未来的更优选择
人民日报· 2025-10-22 06:20
文章核心观点 - 来自17个国家的多领域跨国企业齐聚上海,其集体选择反映了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中国市场全球价值的认可 [1] 全球创新场 - 跨国企业认为中国已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全球创新场”,是中国市场新品首发、技术首试和模式创新的首选地 [2] - 韩国SK集团在中国的投资横跨能源、化工、半导体、生物制药等多个赛道,正在加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 [2] - 瑞士罗氏集团于今年5月投资20.4亿元在上海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加强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 [2] -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观察到“在中国创新、向世界部署”的模式成为趋势,中国正在加速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工厂” [2] - 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在中国拥有两家“灯塔工厂”,上海普陀工厂利用人工智能将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63%,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 [3] - 西门子与上海临港共建“数据跨境与国际碳足迹认证交换服务平台”,工程师可在几秒内生成高可靠性操作代码 [3] 制度型开放 - 瑞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于9月30日获批设立,成为今年首家在华获批的外资独资券商和首家日资独资券商 [5] - 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和2024年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已全面“清零” [5] - 全球手术机器人龙头企业直观医疗在上海设立了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培训、服务一体化中心,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实现在中国生产 [5] - 日本野村控股认为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持续向外国公司和投资者敞开大门 [6] -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认为上海发布的营商环境优化方案将助力外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AI+制造”战略加速数字化转型 [6] 消费新图景 - 中国消费市场出现健康消费、银发经济、美丽经济等新热点,消费质与量同步提升为各国企业带来机遇 [7] - 欧莱雅集团过去近30年持续看好中国经济,今年二季度其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约3% [7] - 瑞士诺华公司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科研、生产等多方位投入,加速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引进和应用 [7] - 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爱上运动及政府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发展 [8] -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新加入上海市咨会,其董事会主席认为中国发展具有强劲脉动 [8]
本来生活代表团赴奇正青稞原产地溯源考察 三方探讨未来合作方向
证券日报· 2025-10-15 16:13
合作动态 - 本来生活考察团于10月8日至12日赴西藏调研奇正青稞原产地,与奇正集团及尖坚简健康科技就商品开发、消费场景拓展等未来合作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2] - 三方自2024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已共同打造藏地青稞月饼、低糖青稞粽子等多个爆款产品,主打高膳食纤维等健康属性 [3] - 本来生活、尖坚简健康科技与奇正青稞在西藏林周青稞种植基地核心区域共建种植基地,关键种植信息将及时分享给共建方 [2] 公司运营与能力 - 奇正青稞创建于2007年,是一家专注青稞种植、研发、加工、营销的一体化企业 [3] - 公司产品涵盖青稞原料粮食品、青稞健康食品、青稞低GI认证食品等多个领域 [3] - 公司建有9条食品加工生产线,具备年处理9万吨青稞的生产加工能力 [3] 产品与行业趋势 - 青稞具有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和低脂肪、低糖的营养结构特点,并含有β-葡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 [2] - 青稞已被纳入国家卫健委编制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 [2] - 随着健康消费兴起,多样化的青稞产品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之一 [2] 供应链与产地 - 林周青稞种植基地是西藏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海拔3500米以上,四周雪山环抱 [2] - 基地通过轮作休耕、物理防虫等综合措施确保青稞高品质与健康,是青稞品种选育和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的示范区 [2] - 考察团参观了林周种植基地、奇正青稞拉萨工厂、青稞旗舰店与青稞博物馆,了解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加工等环节 [2]
于东来:企业不要去做盲目扩张,胖东来账上资金有41个亿且没有贷款【附超市行业市场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15 14:26
公司经营理念与财务表现 - 公司创始人认为企业价值在于员工幸福而非利润最大化 并反对盲目扩张 [2] - 公司账上现金储备达41亿元 无贷款 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利润8.05亿元的5.1倍 [3] - 公司截至2025年10月13日销售额超184亿元 国庆中秋黄金周8天销售额达8.2亿元 超市品类贡献4亿元 [3] - 公司2024年以13家门店实现销售额169.6亿元 单店年均销售额11.3亿元 净利润8亿元 单店效益近沃尔玛中国两倍 [4] - 公司员工平均月薪超9000元 流失率仅2% 并将95%的利润分配给一线员工 [4] - 公司以高工资 高福利 高服务模式吸引日均客流超6万 并成为同行请教对象 [4] - 公司对标谷歌 亚马逊 苹果等世界顶级公司 关注为人类带来美好而非盈利 [3] 行业发展趋势与现状 - 中国超市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自2021年起整体放缓 2021年增6.0% 2022年降至3.0% 2023年一季度回落至1.4% [6] - 预计到2028年中国超市行业市场规模将以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3.55万亿元 [8] - 行业未来将通过联合 兼并 重组提升市场集中度 [8] - 行业需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以提升竞争力 [9]
数据首发:2025Q3线下零售速报
36氪· 2025-10-15 07:26
季度整体概况 - 2025年第三季度线下零售销售额同比下滑12.26%,订单数量同比下滑4.45%,每订单平均花费同比下滑8.18% [3] - 销售额双位数下滑的主要推动力是消费预算缩减与价格下行,订单花费下滑幅度约为订单数量下滑幅度的两倍 [3] - 价格指数显示,食品、饮料和酒、日化品三大类目价格指数均低于100基准线,面临价格下行压力,其中饮料>食品>日化 [7] - 饮料价格指数在5-6月达到阶段高点(99.5-99.6)后,于7-9月回落至98.6;食品价格指数从99.1下滑至98.6;日化品价格指数呈现一定回升 [7] 重点类目市场份额变化 - 食品类目中,雪糕/冰淇淋、酱油、火锅丸料市场份额占比增长前三;纯牛奶、膨化食品、肉干肉脯及糖果市场份额占比下跌前三 [10] - 饮料类目中,乳饮料市场份额同比下降约1.6个百分点,碳酸饮料微降约0.07个百分点;包装水、即饮茶、运动饮料等类目占比均同比上升 [14][18] - 包装水市场份额同比上升约0.97个百分点,即饮茶上升0.79%,运动饮料上升0.77%,即饮果汁上升0.52% [18][19] 品类趋势分析 - 乳制品整体承压,纯牛奶、酸奶占比显著下滑,雪糕/冰淇淋因夏季热度、新品牌进入及产品结构升级(如低糖、高巧克力含量)占比增长0.39% [17] - 方便速食与速冻食品重要性提升,方便面、常温火腿肠、速冻饺子、火锅丸料等类目占比增长,反映消费者对省时、实惠的家内方便食品需求上升 [17] - 休闲零食类目如膨化食品、饼干、糖果、肉干肉脯占比均下滑,受健康意识强化及零食量贩等新兴渠道碎片化影响 [17] - 饮料健康化趋势明显,即饮茶、运动饮料、能量饮料、中式养生水占比提升,无糖茶增速放缓,乳饮料因健康疑虑及高基数回调明显 [18][19] 零售订单维度(“人”) - 食品类目中,速冻肠、火锅丸料、魔芋爽在销售额、销售件数、订单数量三项指标上均实现同比增长;糖果、饼干、膨化食品等休闲零食三项指标同比降幅均超两位数 [23] - 速冻肠类目销售件数与订单数量同比增幅超50%,但销售额同比仅增27.1%,显示价格竞争激烈,客单价明显下降 [24] - 饮料类目中,仅运动饮料实现销售额、件数、订单数量“三项齐增”;中式养生水销售额微涨0.2%,订单数增5.17%,但销售件数降5.38%,进入性价比竞争阶段 [28] - 食品类目每订单平均花费中,成人奶粉、纯牛奶、酸奶等高客单类目同比降幅明显,纯牛奶降幅近12%;魔芋爽每订单平均花费同比增3.41%至6.24元 [33] - 饮料类目每订单平均花费全部同比下滑,碳酸饮料降幅最大(-5.51%),包装水与运动饮料降幅最小(分别为-0.47%与-0.93%) [36] - 食品类目中仅雪糕/冰淇淋每订单平均购买件数同比上升,其余均下降;饮料类目所有细分品类每订单平均购买件数均同比下降,中式养生水降幅最大(-0.21件/订单) [40][44] 商品维度(“货”) - 食品类Top SKU中,火锅丸料、坚果炒货等类目Top 5 SKU均被单一集团(如安井、洽洽)占据;速冻肠类目Top 5 SKU多为新上榜产品(如思念、皇家小虎),显示产品迭代加速 [51] - 复合调味料中天味酸菜鱼调料进入Top 5;魔芋爽Top SKU以“素毛肚”、“麻酱味”为主,卫龙、盐津铺子等推动口味多元化 [51] - 饮料类Top SKU变动温和,头部格局稳定;运动饮料中东鹏补水啦1L装新晋上榜,即饮果汁中if椰子水排名上升 [54] - 食品类新品上市数量中,西式糕点、糖果、肉干肉脯等休闲零食类目新品数量同比缩减超千款;速冻肠、常温火腿肠、酸奶新品数量同比增加,速冻肠增96个SKU [57][58] - 饮料类新品上市数量普遍下降,仅运动饮料微增7个SKU;即饮果汁上新1,557个SKU(同比减478个),中式养生水上新数量从122个降至72个 [61] 业态与城市等级维度(“场”) - 各城市等级销售额均同比下滑,一线与二线城市跌幅均超14%,新一线城市紧随,三线及以下跌幅较小;高线城市订单量降幅(一线城市-10.31%)大于每订单花费降幅,下线城市则花费降幅更大 [65] - 各业态销售额同比均下滑,大卖场降幅最大(-14.75%),大超市、小超市、便利店及食杂店跌幅约10%;大业态下滑主因客单价下降,小业态下滑主因订单减少 [68] - 大业态食品类店均SKU数量普遍下降,休闲零食类如糖果、膨化食品下滑明显;酸奶、雪糕/冰淇淋、魔芋爽、火锅丸料、速冻肠店均SKU数量增长 [73] - 小业态食品类店均SKU数量变化趋势与大业态一致,休闲零食普遍减少,魔芋爽、火锅丸料、速冻肠增长;雪糕/冰淇淋店均SKU数量出现收缩 [76] - 大业态饮料类店均SKU数量上升类目较多,即饮果汁、运动饮料、中式养生水、包装水增长;即饮茶、乳饮料、碳酸饮料SKU数量下降 [79][80] - 小业态饮料类店均SKU数量下降类目较多,仅运动饮料、能量饮料与中式养生水增长;传统品类如即饮茶、乳饮料、碳酸饮料、包装水SKU数量缩减 [83]
健康礼赠、膳食调理成“双节”健康消费新趋势 京东健康引领“健康过节”新风尚
搜狐网· 2025-10-11 15:36
国庆中秋双节健康消费趋势 - 健康礼赠和膳食调理成为健康消费两大主要趋势,显示公众健康意识提升和消费观念转型 [1] - 传统滋补品销售爆发式增长,纯鲜炖燕窝、阿胶糕、西洋参销售额同比激增205% [1] - 现代营养补充剂增势强劲,赖氨酸、蛋白粉、氨糖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达200%、85%、76% [1] - 肠胃益生菌等相关产品因消费者主动调理需求,销售大幅攀升,同比增长达85% [1] 京东健康促销活动 - 京东11.11大促于10月9日晚8点开启,消费者购买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健康好物可参与抽免单活动 [2] - 大促期间推出限时抽免单次数翻倍、免单返现金额最高翻3倍等互动体验 [2]
消费市场人气旺亮点多(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0 06:4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多项宏观数据表明消费复苏基础不断巩固,文旅市场表现尤为亮眼 [4][5]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5] - 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5] - 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5] - 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 [5] - 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5] 消费结构亮点 - 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7.9% [7] - 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4.3% [7] - 国潮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14.1% [7] - 国庆档电影票房超17.9亿元 [7] - 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超200%,部分场馆夜间热度同比涨超5倍 [7] - 同时预订2个及以上城市的用户占比同比增长超过20% [8] - 连住2天及以上的国内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52% [8] - 国内非一线城市的高品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90% [8] - 非一线城市用户预订跟团游产品的花费同比增长超过33% [8] 旅游市场趋势 - 长线跨省、跨境旅行趋势明显,机票长距离航段增速显著 [6] - 签证政策优化及国际航班增加使得出入境市场供需两旺 [6] - 消费趋势反映出消费者走得更远、玩法更多、品质更高的旅行新趋势 [8] 政策与创新举措 - 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9] - 四川统筹发放4亿元消费券,覆盖餐饮、零售、文旅等重点领域 [9] - 景区应用智能预约、拥堵预警等技术提升服务效能 [9]
驻奥克兰总领馆经商处参访新西兰格润安天然制品公司
商务部网站· 2025-10-10 00:55
公司概况 - 公司创立于2015年,致力于采用纯天然原材料和可降解包材 [2] -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医疗级口腔护理产品 [2] - 公司深耕中国市场,在上海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2]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公司已参展6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 - 期待在即将举办的第八届进博会上展示创新产品,传递环保理念 [2] - 积极参与口腔健康教育和环保公益事业 [2] 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 -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消费扩容升级蕴含重大机遇 [2] - 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向新 [2] - 鼓励利用进博会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 [2]
国庆中秋餐桌消费“健康”当头:低糖月饼、高性价比礼盒热销丨封面有数
搜狐财经· 2025-10-09 20:45
消费趋势关键词 - 清醒消费、深度悦己、健康第一成为假期消费关键词 [1] - 超95%消费者将健康作为选购月饼的首要标准 [1] - 帝王蟹、大闸蟹、东星斑等海鲜水产是悦己消费的具象化诠释 [1] 月饼消费趋势 - 假期前七天盒马现烤月饼销售增长超50% [5] - 96.7%的消费者将健康作为选购月饼的首要标准 [5] - 低糖流心奶黄月饼和低糖豆沙松子陈皮月饼两款低糖口味产品同比增长50% [5] - 盒马礼盒月饼中200元以内的占比超六成 轻礼盒成送礼新风尚 [5] 海鲜水产消费表现 - 盒马帝王蟹销售同比增长185% 中秋节当天销售同比增长197% [6] - 上海、南京、杭州三地帝王蟹销量最高 [6] - 大闸蟹销售同比增长超150% [6] - 东星斑销售同比增长296% 中秋节当天同比增长223% [6] - 上海、北京、杭州为东星斑销售排名前三城市 [6] 其他品类消费亮点 - 十一期间平台牛排销售同比增长近20% [6] - 厚切眼肉牛排和战斧牛排最受欢迎 [6] - 盒马鲜花葫芦周环比销售增长30% [8] - 观赏小南瓜登上飙升榜第一名 中秋节当日销量环比增长165% [8] - 桂花盆栽销量同比去年增长四倍 [9] 区域市场表现 - 石家庄、洛阳、徐州、宜宾等城市高品质商品销售增速超过一线城市 [1] - 宜宾店的日均销售超过成都普通门店的一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