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储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高泰昊能零代码架构光储一体机,推动储能产品从“标准化”走向“场景化”
行业现状与政策驱动 - 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8.3GW/184.2GWh,功率与能量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26.5%和147.5%,首次超越抽水蓄能成为电力储能主力 [1] - 2024年新增投运规模43.7GW/109.8GWh,连续三年保持翻倍增长 [1] - 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2027年实现储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 [1]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储能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陷入"比容量、拼价格"的恶性竞争循环 [2] - 2024年储能电芯最低成交价跌破0.3元/Wh,系统集成商报价普遍降至0.5-0.6元/Wh [2] - 终端用户面临电费高、能源管理碎片化、设备兼容性差等痛点 [2] 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 - 高泰昊能推出4S+C零代码架构平台,实现设备协议零代码集成、流程策略零代码配置、多项目代码统一管理 [2][4][5][6] - 传统设备协议开发需2-3周,零代码平台仅需0.5-1天完成协议点表导入 [4] - 流程策略定制周期从1-2周压缩至1天内,且零bug、零返工 [5] - 多项目代码管理复杂度降低,上百个项目共用一套代码,系统可靠性提升5倍以上 [6] 光储一体机产品优势 - 集成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三大功能模块,构建"发电-储电-用电"闭环生态 [8] - 单机模式支持2-3路光伏接入,离网切换时间≤20秒;多机并联满足大容量用电需求 [11] - 智能能量调度体系提升绿电就地消纳效率,降低30%-40%综合用电成本 [12] - 模块化液冷设计使电芯温差控制在±2℃以内,电池循环寿命提升约20% [13] - 数字孪生运维可提前识别90%以上潜在设备异常,运维响应速度提升60% [13] 行业未来展望 - CNESA预测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313.9GW(理想场景) [16] - 零代码技术推动储能产品从"标准化"向"场景化"转型,提升与多元场景需求的匹配效率 [16] - 技术创新将推动储能产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迈进 [16]
注资40亿!中创新航又有新动作
鑫椤锂电· 2025-05-29 16:03
合资公司成立 - 中创新航与邯郸市产投集团及邯郸市城运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40亿元 中创新航持股60% 出资人民币24亿元 邯郸方持股40% 出资人民币16亿元 [2][6] - 合资公司将被视为中创新航的附属公司 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的综合财务报表 [6] 全球项目合作 - 中创新航为智利塔拉帕卡Aurora项目提供高性能储能电芯 该项目预计每年输送600GWh可再生电力 可满足2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 [6][7] - 该项目是当前拉美地区最大光储项目之一 采用314Ah Gen2 0储能电芯 该电芯针对高海拔 强辐照环境优化设计 已通过欧盟CE认证 [7] - 配套的6 25+MWh液冷储能集装箱采用"热电分离"专利技术 整机占地面积减少15% 运维效率提升30% [7]
工业硅:弱势格局依旧,多晶硅:仓单累库,关注市场情绪变动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22 09: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呈弱势格局,多晶硅仓单累库需关注市场情绪变动 [1] - 通威股份董事长认为光伏行业虽面临挑战,但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愿景不变,光伏行业仍有发展空间 [3] - 工业硅和多晶硅趋势强度均为 -1,处于看空状态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工业硅 Si2507 收盘价 7865 元/吨,较 T - 1 降 45 元/吨,较 T - 5 降 625 元/吨,较 T - 22 降 1155 元/吨;成交量 235779 手,较 T - 1 增 107721 手,较 T - 5 降 146857 手,较 T - 22 增 58962 手;持仓量 192802 手,较 T - 1 增 128096 手,较 T - 5 增 46277 手,较 T - 22 增 59025 手 [1] - 多晶硅 PS2507 收盘价 35860 元/吨,较 T - 1 增 235 元/吨,较 T - 5 降 2560 元/吨;成交量 157225 手,较 T - 1 降 8294 手,较 T - 5 降 78857 手;持仓量 73488 手,较 T - 1 增 2952 手,较 T - 5 增 28796 手 [1] - 工业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 -25 元/吨,较 T - 1 增 5 元/吨,较 T - 5 持平,较 T - 22 降 25 元/吨;买近月抛连一跨期成本 48.3 元/吨,较 T - 1 持平,较 T - 5 降 7.5 元/吨,较 T - 22 降 52.9 元/吨 [1] - 多晶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 895 元/吨,较 T - 1 持平 [1] - 工业硅现货升贴水(对标华东 Si5530) +860 元/吨,较 T - 1 降 30 元/吨,较 T - 5 增 200 元/吨,较 T - 22 降 70 元/吨;(对标华东 Si4210) +960 元/吨,较 T - 1 降 30 元/吨,较 T - 5 增 200 元/吨,较 T - 22 增 1260 元/吨;(对标天津 99 硅) +760 元/吨,较 T - 1 降 30 元/吨,较 T - 5 增 300 元/吨,较 T - 22 增 1975 元/吨 [1] - 多晶硅现货升贴水(对标 N 型复投) -255 元/吨,较 T - 1 增 1230 元/吨,较 T - 5 增 1335 元/吨,较 T - 22 增 6140 元/吨 [1] - 华东地区通氧 Si5530 价格 8700 元/吨,较 T - 1 降 100 元/吨,较 T - 5 降 400 元/吨,较 T - 22 降 1250 元/吨;云南地区 Si4210 价格 10350 元/吨,较 T - 1 降 100 元/吨,较 T - 5 降 450 元/吨,较 T - 22 降 850 元/吨 [1] - 多晶硅 - N 型复投料价格 36500 元/吨,较 T - 1 降 1000 元/吨,较 T - 5 降 3000 元/吨,较 T - 22 降 5500 元/吨 [1] - 硅厂利润(新疆新标 553) -3602 元/吨,较 T - 1 降 45 元/吨,较 T - 5 降 1296 元/吨,较 T - 22 降 1090 元/吨;(云南新标 553) -6837 元/吨,较 T - 1 降 45 元/吨,较 T - 5 降 1206 元/吨,较 T - 22 降 1604 元/吨 [1] - 工业硅社会库存(含仓单库存) 59.9 万吨,较 T - 5 增 0.3 万吨,较 T - 22 降 1.3 万吨;企业库存(样本企业) 24.8 万吨,较 T - 5 降 1.73 万吨,较 T - 22 降 2.6 万吨;行业库存(社会库存 + 企业库存) 84.7 万吨,较 T - 5 降 1.43 万吨,较 T - 22 降 3.87 万吨;期货仓单库存 32.8 万吨,较 T - 1 降 0.3 万吨,较 T - 5 降 0.4 万吨,较 T - 22 降 2.1 万吨 [1] - 多晶硅厂家库存 25.0 万吨,较 T - 5 降 0.7 万吨,较 T - 22 降 0.1 万吨 [1] - 硅矿石新疆价格 430 元/吨,较 T - 5 降 10 元/吨,较 T - 22 降 10 元/吨;云南价格 385 元/吨,较 T - 5 降 25 元/吨,较 T - 22 降 25 元/吨 [1] - 洗精煤新疆价格 1350 元/吨,较 T - 5 降 100 元/吨,较 T - 22 降 250 元/吨;宁夏价格 960 元/吨,较 T - 5 降 80 元/吨,较 T - 22 降 80 元/吨 [1] - 石油焦茂名焦价格 1400 元/吨,较 T - 5 持平,较 T - 22 持平;扬子焦价格 1830 元/吨,较 T - 5 持平,较 T - 22 增 40 元/吨 [1] - 电极石墨电极价格 12400 元/吨,较 T - 5 降 300 元/吨,较 T - 22 降 300 元/吨;炭电极价格 7910 元/吨,较 T - 5 降 90 元/吨,较 T - 22 降 90 元/吨 [1] - 三氯氢硅价格 3350 元/吨,较 T - 5 持平,较 T - 22 降 450 元/吨 [1] - 硅粉(99 硅)价格 9400 元/吨,较 T - 5 降 100 元/吨,较 T - 22 降 1000 元/吨 [1] - 硅片(N 型 - 182mm)价格 0.94 元/片,较 T - 5 降 0.04 元/片,较 T - 22 降 0.29 元/片 [1] - 电池片(TOPCon - M10)价格 0.258 元/瓦,较 T - 5 降 0.01 元/瓦,较 T - 22 降 0.56 元/瓦 [1] - 组件(N 型 - 182mm)价格 0.701 元/瓦,较 T - 5 持平,较 T - 22 降 0.033 元/瓦 [1] - 光伏玻璃(3.2mm)价格 21.5 元/立方米,较 T - 5 降 0.25 元/立方米,较 T - 22 降 1.25 元/立方米 [1] - 光伏级 EVA 价格 10200 元/吨,较 T - 5 降 919 元/吨,较 T - 22 降 1495 元/吨 [1] - 多晶硅企业利润 -5.3 元/千克,较 T - 1 降 0.5 元/千克,较 T - 5 降 1.4 元/千克,较 T - 22 降 2.3 元/千克 [1] - 有机硅 DMC 价格 11450 元/吨,较 T - 5 持平,较 T - 22 降 1550 元/吨;DMC 企业利润 -537 元/吨,较 T - 1 增 32 元/吨,较 T - 5 增 308 元/吨,较 T - 22 降 792 元/吨 [1] - 铝合金 ADC12 价格 20400 元/吨,较 T - 5 持平,较 T - 22 降 200 元/吨;再生铝企业利润 90 元/吨,较 T - 1 降 100 元/吨,较 T - 5 降 100 元/吨,较 T - 22 降 830 元/吨 [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5 月 20 日通威股份 2024 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长刘舒琪称,光伏和饲料行业受阶段性供需失衡影响竞争加剧、行业深度调整,公司首次亏损,但公司保持战略定力,水产饲料逆势增长,巩固了光伏行业核心竞争力,且对行业发展空间和自身竞争优势有信心 [3] 趋势强度 - 工业硅趋势强度 -1,多晶硅趋势强度 -1,取值范围为【 -2,2】区间整数, -2 表示最看空,2 表示最看多 [3]
通威股份刘舒琪:行业周期或有起伏,但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不会变|直击股东大会
搜狐财经· 2025-05-20 21:3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光伏和饲料行业面临阶段性供需失衡和竞争加剧的挑战 [1] - 行业深度调整导致不同程度压力 [1] 公司业绩与战略 - 公司通过提质降本、开拓创新实现水产饲料逆势增长 [3] - 持续巩固光伏行业核心竞争力 [3] - 2024年海外销量同比增长98.76% [3] - 新增16个区域产品认证并收获沙特、波兰等多国GW级项目订单 [3] 海外业务发展 - 公司对海外投资持谨慎态度但海外产品销量持续增加 [3] - 入选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旗舰Top30榜单 [3] 行业前景与信心 - 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愿景不变 [3] - 光储一体化建设完善推动光伏行业发展空间 [3] - 公司对行业前景和自身竞争优势保持坚定信心 [3]
华为等3企拿单!欧洲工商业储能“卷”起来了?
行家说储能· 2025-05-16 18:59
欧洲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 - 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工商业储能市场,仅次于中国,2025年市场起量且订单持续增长 [2] - 预计到2028年欧洲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19.6GWh,占比由2024年的12%提升至25% [13] - 欧洲工商业储能产品价格下行,部分厂商报价低至150欧/kWh(约合1.20996元/Wh),FOB价格区间为120-160欧/kWh [19] 中国企业欧洲订单动态 华为数字能源 - 与意大利Albasolar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首个示范项目配置4.4MW/8.8MWh储能系统和6MW光伏系统 [3][5] 德赛电池 - 与土耳其Hyt Enerji签署框架协议,供应200套215kWh一体化工商业储能系统,计划2026年底前交付 [6] - 系统采用280Ah磷酸铁锂电芯,支持-30℃至60℃极端环境运行,适配匈牙利电网调频需求 [8] 思格新能源 - 在Intersolar Europe 2025期间累计签约超1.2GWh储能协议,包括与北欧Aprilice的1GWh框架协议及保加利亚Debar Solar的20MWh项目 [10][12] - 合作覆盖北欧虚拟电厂平台、建材体系集成等多场景,推动光储系统规模化落地 [12] 市场拓展模式与竞争格局 - 中国企业主要通过分销模式(如与投资方、分销商签约)和项目模式并行拓展欧洲市场 [16] - EMS厂家因业务单一性及终端客户资源,考虑转型为工商业储能代理商或投资商 [15][19] - 蜂巢能源、首航新能源等企业分别签署42MW项目开发协议及超1GWh储能系统订单 [21]
东方日升(300118) - 300118东方日升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等20250516
2025-05-16 17:22
业务范围与营收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研发、生产、销售,涵盖光伏电站 EPC、运营及储能领域,2024 年太阳能电站相关业务营收占总体营收 12.43% [1] 智能化工作 - 公司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绿色工厂、智能化数字车间和数字工厂,引入“AGV 智能调度系统”,优化 200 余台 AGV 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使物流搬运成本降低 50%,效率提升 30% [2] 融资项目 - 公司正有序推进海外 5 亿欧元融资项目,按流程准备材料并履行审批程序,与潜在投资者保持沟通 [3] 光伏组件项目 - 公司主要在建异质结电池组件产能项目为“浙江宁海 5GW N 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 10GW 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和“江苏金坛 4GW 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 6GW 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 [3] 开源节流计划 - 推动已有光伏电站多形式处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以销定产模式与供应链伙伴合作,控制采购及物流成本;制定合理融资计划,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减少财务费用支出 [4] 董事长定增 - 公司董事长 2023 年参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认购金额近 4 亿元 [4] 逆变器业务 - 公司逆变器产品为组串式和微型逆变器,是储能 3S 深度融合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全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4] 产品成本优势 - 超低碳 210 HJT 伏曦系列产品采用独特工艺和材料,应用降本手段控制成本,度电成本有较大优势 [4][5][10] 应对行业周期与业绩增长点 - 凭借异质结技术领先性和光储一体化战略前瞻性应对行业周期,巩固光伏产品市场优势;光储一体化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储能产品主要为工商业及大型项目储能系统集成,打造第二增长极 [5][10][11] 国际市场布局 - 公司全球化布局搭建营销体系,在多地设有 24 家营销服务中心,未来构建全球化网络,打造四个全球化,海外市场以欧美日澳为主,针对发展中国家输出光逆储 kits 套餐方案 [7][9] 储能业务 - 依托储能系统集成 + 自研发 3S 系统深度融合,重塑营销力、产品力、服务力,推进降本增效,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全球领先的全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7] 其他业务情况 - Risen Stack 产品前期以出售设备为主,暂不开展表后储能租赁服务;灯具销售业务平稳,美国撤销相关电池双反税率对产品需求有促进作用 [9] 资金压力缓解措施 - 推动已有光伏电站多形式处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合理融资计划,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缓解资金压力 [10]
琏升科技:穿越光伏周期,就靠补助与重组
格隆汇· 2025-05-16 02:06
光伏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部分曾经的大牛股如金刚光伏、海源复材、泉为科技、沐邦高科已陆续变为*ST或ST股票 [1] - 光伏行业面临严重过剩局面,市场化条件下继续亏损是大概率事件 [8] - 光伏电站运营类上市公司股价普遍跌破净资产,光伏电站正在变成不受欢迎的资产 [24] 琏升科技概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明良,同时控制两家上市公司(琏升科技和华神科技),产业布局覆盖多个领域 [2] -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4.37%,2025年一季度升至75.14% [4] - 2024年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121.79%),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同比下降177.65%) [5] - 2024年末应付账款合计8.91亿元,其中账龄超过1年或逾期的重要应付账款达5.43亿元 [6] - 2024年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毛利率为-27.08%,电池片销售量950.8MW,销售收入2.67亿元 [7][16] 琏升科技光伏业务 - 公司规划建设20GW异质结电池产能(眉山8GW、南通12GW),但实际产能仅1.8GW [11][12] - 光伏业务进展缓慢、不及预期,被描述为"饼很大,蓝图很美,但雷声大雨点小" [14] - 公司获得大量政府补助,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2572万元 [15] 兴储世纪概况 - 兴储世纪原为中兴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兴系旗下储能平台,创始人侯为贵也是中兴通讯创始人 [17] - 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10.37亿元和9.80亿元,净利润0.76亿元和1.92亿元 [17]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80MW)和储能产品(户用、工商业储能等) [23][27] - 历史估值显示2021年约21.74亿元,2022年31.14亿元,2023年31.20亿元 [28][29][31] 并购交易分析 - 琏升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兴储世纪69.71%股权 [16] - 交易构成"蛇吞象",琏升科技市值仅25亿元,一季度末净资产2.2亿元,而标的对应估值至少21.75亿元 [32] - 公司拟向控股股东海南琏升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发行价5.47元/股 [34] - 公告称并购后将推进光储一体化战略,但实际业务协同性存疑 [33]
琏升科技2024年营收翻倍、亏损扩大,拟加码光储一体化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5-15 17:05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公司实现营收9973.29万元,同比增长80.88% [1][2] - 归母净利润为-2329.53万元,同比减亏18.23%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61.26万元,同比下降252.05%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同比改善25%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12%,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 [2] 2024年全年业绩 - 公司实现营收5亿元,同比增长121.79% [3] - 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扩大177.65%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亿元,同比改善241.94%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同比下降172.73%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71%,同比下降25.02个百分点 [3] 业务结构 - 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437.75%,占营收比重68.55% [3][5] - 移动通信转售产品收入6821.63万元,同比增长12.71%,占营收比重13.63% [5] - 房屋租赁收入4121.26万元,同比增长16.95%,占营收比重8.23% [5] - 企业信息技术服务收入4510.04万元,同比下降12.94%,占营收比重9.01% [5] 战略布局 - 公司拟收购兴储世纪69.71%股份,拓展光储一体化业务 [5][7] - 兴储世纪主要从事光伏发电及光储一体化系统业务,与公司现有HJT电池片业务形成协同 [7] - 收购后将有助于公司完善光伏产业链布局,拓展海外市场 [7]
阿特斯: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4 17:25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与阿特斯签订《保荐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并报备交易所 [3]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督导,确保公司治理及内控制度符合法规要求 [3][4] - 对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事前审阅,未发现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且公司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5] - 督促公司及控股股东履行承诺,涉及境外子公司诉讼已了结,无未履行承诺事项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6.17亿元,同比下滑10.03%;归母净利润21.57亿元,同比下降22.60% [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6.62亿元,同比减少31.24%,主因组件价格下降导致现金流入减少 [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20%,较上年减少7.0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比提升0.49个百分点至7.75% [15][26] 核心竞争力 - 技术储备全面:拥有2,300项有效专利(含376项境内发明专利),覆盖TOPCon(量产效率26.5%)、HJT(中试效率27.1%)、BC电池等前沿技术 [16][17][20] - 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占比超70%,在泰国、美国等地设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160+国家地区 [17] - 储能业务突破:大型储能系统订单储备达79GWh,液冷储能产品SolBank3.0实现量产,能量转换效率≥93% [17][25] - 研发团队:1,224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7.75%),由院士科学家领衔,多名骨干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18][19] 行业风险与挑战 - 美国贸易壁垒:东南亚产能面临375.19%双反终裁税率,叠加"对等关税"后部分产品综合税率或超200% [10][11][12] - 产能过剩压力:光伏全产业链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恶性竞争,行业普遍亏损 [9] - 技术迭代风险:N型TOPCon产能爬坡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毛利率,HJT等新技术替代加速 [7][20] - 原材料波动:硅料、玻璃等价格剧烈波动可能挤压利润空间 [7] 募集资金使用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1.61亿元,余额5.23亿元(含利息收入),主要用于产能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7][28] - 超募资金用途:12亿元用于永久补流,5.66亿元用于股票回购(计划总额5-10亿元) [28][31] - 10GW拉棒、4GW电池等承诺项目已全部结项,节余资金519万元转出 [3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CSIQ持股62.24%,实控人瞿晓铧夫妇通过CSIQ及香港乾瑞间接控制公司 [34] - 员工持股平台2024年减持440.71万股,无董事监事高管直接持股变动 [34] 技术研发进展 - TOPCon技术:量产效率提升至26.5%,优化银浆工艺降低成本 [20] - 轻质组件:玻璃厚度降至1.6mm,已在日本市场推广 [23] - 储能技术:开发314Ah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目标循环寿命>8000次 [25][26] - 矩形硅片:推动行业标准化,锁定最终尺寸方案 [23]
阳光电源(300274):2025年Q1业绩超预期,储能出货高速增长
山西证券· 2025-05-13 19: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业绩超预期,储能出货高速增长 [3] - 公司作为光储双龙头,全球竞争力显著 [6]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近一年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13日收盘价67.80元,年内最高/最低119.19/52.98元 [2] - 流通A股/总股本15.90/20.73亿,流通A股市值1077.99亿,总市值1405.64亿 [2] 财务数据 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 2024年全年营收778.6亿元,同比+7.8%;归母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16.9% [3] - 2025年Q1营收190.4亿元,同比+50.9%,环比 - 31.8%;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82.5%,环比+11.3% [3] 2024年及2025年Q1经营情况 - 2024年毛利率29.9%,同比+2.8pct;归母净利润率14.2%,同比+1.1pct [4] - 2024年Q4单季度营收279.1亿元,同比+8%,环比+47.5%;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55.0%,环比+30.2% [4]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120.7亿元,同比+72.9%;2025年Q1经营性现金流17.9亿元,同比转正 [4] 光伏逆变器业务 - 2024年全年光伏逆变器发货147GW,同比+13%;逆变器业务营收291.3亿元,同比+5.3%;毛利率30.9%,同比 - 1.9pct [4] 储能系统业务 - 2024年储能系统全球发货28GWh,同比+167%;储能业务营收249.6亿元,同比+40.2%;毛利率36.7%,同比+4.1pct [5]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5.89/6.56/7.04,对应5月6日收盘价,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0.6/9.5/8.8 [6]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少数股东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负债和股东权益有相应数据及变化 [9]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净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所得税、税后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EBITDA有相应数据及变化 [9]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利润、折旧摊销、财务费用、投资损失、营运资金变动、其他经营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有相应数据及变化 [9]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有相应增长率 [9] - 获利能力:2023 - 2027年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有相应数据 [9] - 偿债能力: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相应数据 [9] - 营运能力:2023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有相应数据 [9] 每股指标及估值比率 - 每股指标: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有相应数据 [9] - 估值比率:2023 - 2027年P/E、P/B、EV/EBITDA有相应数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