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重构

搜索文档
连续上涨后跨境支付概念股回调,2000万亿元市场将迎变局
第一财经· 2025-04-30 21:53
跨境支付行业现状 - 跨境支付指数在4月8日至4月22日期间从1269点上涨至1500点上方,涨幅超15%,随后回调至1445点附近 [1] - 热门概念股如拉卡拉股价从4月8日的13.95元/股震荡上行至4月22日的29.99元/股高点,截至4月30日报收21.21元/股 [1] - 新晨科技、高伟达、信雅达、海联金汇等多只跨境支付概念股表现高度活跃 [1]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4月中旬起多部门密集发布跨境支付利好政策,包括央行等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和商务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 [2] - 敦煌网等跨境电商应用在海外爆火,一度登顶美区购物类APP榜单,阿里巴巴排名也居前 [2] - A股市场跨境支付多为概念股,实际交易体量与连连国际、寻汇、空中云汇等机构相比存在差距 [2] 头部机构业务表现 - 连连数字2024年全球支付业务总收入达8.08亿元,同比增长23.1%,总支付额(TPV)达2815亿元,同比增长63.1% [3] - 拉卡拉2024年跨境支付交易金额492亿元,同比增长14% [3] - 移卡2024年海外业务全年交易量超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5倍 [3] - 安永预测到2030年跨境支付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90万亿美元(约合2000万亿元人民币) [3] 短期挑战 - 关税政策导致跨境支付交易成本显著推高,机构需支持中国企业供应链转移至东南亚或拉美地区的支付需求 [4] - 合规成本增加,非银行跨境支付机构需加强对交易背景、资金来源的审核 [4] - 跨境电商卖家运营成本提高,可能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支付环节,压缩支付机构利润空间 [5] 长期机遇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与全球供应链重构或为跨境支付企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1] - 美国加征关税或推动建设以人民币为核心的结算体系,中国跨境支付企业将受益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不断提升的市场份额 [6] - 跨境支付企业有望为中国企业出海"开路",迎来业绩新增长点 [7] 企业出海与行业转型 - 东莞市工贸发展促进会企业前往越南设厂、在东南亚及海外设办事处的占比超10%,数量超百家 [8] - 跨境支付机构需支持多币种结算和区域化要求,连连国际已加强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等市场布局 [9] - 行业洗牌加速,头部机构凭借资本、技术及牌照资源主导市场,中小机构入局困难 [9] - 跨境支付机构将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转型,供应链金融、汇率对冲工具等产品将受青睐 [10]
飞力达(300240) - 2025年4月30日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7:50
海外发展战略 - 以智造企业全球化布局核心诉求为导向,应对合规风控体系完善、供应链韧性提升及跨境物流网络协同等挑战 [1] - 东南亚以泰国、越南为重点强化网络布局,深化区域资源整合与本地化运营;马来西亚、墨西哥聚焦市场开拓,突破电子、汽车等产业集群;中东、欧洲、美洲等战略储备区域,以前瞻性市场研究为基础,推进政策适配与机会储备 [1] - 通过搭建数字化中后台系统,实现跨区域资源整合与协同,提升全球化供应链服务能力 [1] 盈利改善措施 - 优化业务结构,提高毛利率,强化主行业战略导向,打造差异化解决方案 [2][5] - 精益运营驱动降本增效,动态削减低回报业务,推进数字化闭环及绿色供应链 [2][5] - 全球化布局与海外能力建设,重点布局东南亚制造基地,拓展全球售后维修、供应链服务等蓝海赛道 [2][5] - 组织变革与合规体系升级 [2][5] - 推进东莞项目完成 [2][5] 行业发展情况 - 全球供应链重构为物流行业带来海外发展新机遇,中国物流行业在政策引导、技术革新与产业融合驱动下,实现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 [4] - 2024 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达 360.6 万亿元,同比增长 5.8%,增速较 2023 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全年物流业总收入 13.8 万亿元,同比增长 4.9% [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14.31 亿元,归母净利润 59.96 万元,同比增长 120.55% [5][6] -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2424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160.39% [5][6] 其他项目情况 - 公司作为中国能建国际物流集中采购项目的供应商,如有签订相关重大合同达到披露标准,将依据深交所相应披露标准履行披露义务 [2][5] - 公司投资建设的东莞物流基地已于 2025 年 1 月正式封顶,预计 2026 年一季度正式投入运营,采用 LEED 金级认证标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头部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 [7] 应对外部挑战措施 - 通过多元化市场开拓、优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加强成本管控及客户协同等方式,降低中美贸易战等外部环境波动对业务的影响 [6] 股价相关回应 - 公司管理团队高度重视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让投资者看重公司的长期价值 [6] 统一大市场布局 - 围绕国家战略及客户国际产业布局,通过公路、铁路、公铁联运及铁海联运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中欧跨境、东盟跨境等多线路的跨境运输服务 [6] - 深耕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光伏等行业赛道,依托国内物流服务网络及智能化技术应用,优化供应链服务能力 [6] 人工智能应用 - 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包括智能 AI 应用以及智能关务系统方面的研发,基于大模型的智能讲解、智能客服、智能问答等 AI 场景,优化算法,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3]
创源股份(300703) - 2025年4月28日-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1:50
应对贸易战影响 - 公司业务涵盖To B端文教休闲与生活家居板块、To C端运动健身板块,2019年布局越南生产基地,2024年该基地实现3.34亿元营业收入,部分对冲关税影响 [3] - To C端运动健身板块运营十多年,在细分市场有品牌知名度,多款产品在亚马逊同品类销售中排名第一,2025年4月美国首家线下体验店开业,有品牌竞争力和自主定价权,可降低部分关税影响 [3] 贸易摩擦布局 - 今年积极开拓非美市场,主动重构全球供应链和营销体系 [3] 国内新业务进展 - 年初设立产品研究院,计划开发自主产品,人员配置基本完成 [3] - 启动多方IP对接交流,研发人员架构基本搭建完成,正致力于产品研发 [3] - AI模块1.0版本已开发成功,计划迭代升级2.0版本 [3] 运动健身业务提价规划 - 第一季度暂未提价,后续将小批量分步骤逐步提价 [3] 一季度收入增速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40%,主要来自文教休闲板块和运动健身板块(子公司睿特菲跨境电商业务) [3] - 睿特菲收入增长近100%,文教休闲板块毛利率上升,共同导致整体增长较快 [3] 越南产能规模 - 越南生产基地2024年营业收入3.3亿元,未达满产状态 [3] - 2025年初公告将在越南北部建设新生产基地,可能在东南亚加大产能布局 [3] AI类产品研发进度 - AI模块1.0已研发设计完毕,正在迭代升级2.0 [3] 运动健身板块2024年增长原因 - 自2014年运作,团队负责人专注跨境电商业务,从销售商转型为服务商 [3] - 优势体现在产品开发、电商运营和客户服务等综合实力,非单一因素 [3] - 自主官网渠道初见成效,有一定品牌影响力 [4] 睿特菲美国线下体验店情况 - 已正式营业,期待与美国网红达人合作直播推广,吸引线下批发商洽谈合作,形成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模式 [4]
关税生效后的48小时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11 01:14
中美关税战现状 - 中美双方新增关税生效不到48小时,但实际痛感尚未显露,因2024年底至2025年初美方囤货、中方加班供货,库存仍能维持短期营收 [3] - 对等关税不断升级导致交易暂停,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尚未进入结算期 [3] - 关税影响(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滑、制造业回流、劳动力调整、价格战)尚未完全显现 [3] - 美国对华新增进口关税累计达145%(含特朗普初期两次10%关税),但最新125%关税尚未出现在白宫总统令中 [3] - 专家认为80%以上关税已超过制造成本,实际交易将停止,双方博弈旨在重回谈判桌 [3] 关税对汽车产业链影响 - 汽车行业整体受影响较小(出口规模不足200亿美元),主要冲击集中在零部件厂商 [5] - 动力电池综合税率达173.4%(基础3.4%+芬太尼20%+301条款25%+对等125%),整车搭载电池税率更高达247.5% [5] - 储能电池当前税率114.9%,2026年后将提至与动力电池相同水平 [5] - 汽车零部件因232条款豁免对等关税,综合税率70%(232条款25%+301条款25%+芬太尼20%) [5] - 关税组合异常复杂,涉及基础关税/301条款/232条款/芬太尼附加税等多重叠加,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处理困难 [5] 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 - 墨西哥工厂因《美墨加协定》豁免关税,意外获得原中国供应商订单 [7] - 全球化供应链将分裂为四大区域:欧盟、日韩、美国、中国,或形成北美自贸区与其他区域并存格局 [7] - 老牌车企可通过调整产能布局(扩大美国工厂/转产南美)应对关税,新势力车企(尤其中国品牌)受冲击更大 [7] - 美国联合多国遏制中国制造业,导致国内供应链产能过剩并引发价格战 [7] 企业应对策略案例 - 铝合金材料生产商放弃墨西哥投资(损失数百亿元),转战泰国建厂瞄准欧洲市场 [9] - 企业通过第三国转口(如泰国、巴基斯坦)规避关税,只要综合成本有利润即可维持业务 [9] - 泰国工厂综合成本比中国低三分之一,但企业仍保持80%国内业务作为基本盘 [9] - 建议聚焦产品竞争力与客户需求,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模式创新消化成本压力 [10]
“让关税的子弹再飞一会儿”丨东南亚一线
吴晓波频道· 2025-04-06 03:18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2025年6月19日—6月20日,"生而全球·共融共建"第二届出海全球峰会,与 1500+企业出海掌舵人狮城再聚,探索中企出海从"产能迁徙"到"文明共生"的新路 径。 【点击预约报名】 " 大家都在观望,这是两个世界的博弈,很尖锐,主要还得靠各国政府的行动,身处其中的企业家没办法做太多。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这次关税围剿中,东南亚首当其冲:柬埔寨 49% 、缅甸 47% 、越南 46% 、老挝 44% 、泰国 36% 、印尼 32% 、马来西亚 24% 、菲律宾 17% 、新加坡 10% 。 东南亚 11 国中,除了经济体量极小的文莱和东帝汶,剩下 9 个国家中有 6 个被征收了超过 30% 的高关税。这片曾经 " 承接中国制造 " 的热门目 的地,变成了 " 制造焦虑 " 的永动机。 部分中国企业原本为了躲避美国关税而出海设厂,如今却被新一轮关税迎头痛击:货出不去、订单受阻、供应链再度摇摆不定、投资回报周期被迫 拉长,有的项目甚至面临中止风险。 " 越南园区早餐摊的人都少了,因为大家都没心情吃饭了。 " 激荡商学执行院长、华商出海产业服务联盟主理人卓立告诉小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