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搜索文档
吴晓求:资本市场生态链亟待系统性重塑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6:34
资本市场战略定位 - 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定位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1] - 核心功能应从传统的融资渠道转变为激励社会创新和推动财富管理的机制[1] 资本市场生态链重塑 - 资本市场生态链亟待进行系统性重塑[1] - 改革措施旨在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迈向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1] 资产端改革 - 改革资产端为投资者提供与风险相匹配的长期回报[1] 资金端改革 - 改革资金端需破除制度约束[1] - 引入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机构资金以稳定市场基础[1] 制度端改革 - 改革制度端以确保市场透明度为核心[1] - 改革制度端需大幅提升违规违法成本[1]
中国学|马豪恩:中国式现代化为何对拉美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5:58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征 - 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社会、政治、技术与文化全面进步的多元化过程,以国家长远发展为根本导向 [6] - 其经济改革在政府统一规划下稳步推进,引入市场经济的同时注重地方试点和社会稳定 [6] - 强调社会福利体系构建,大力推进减贫事业,并拓展教育医疗覆盖范围以提升生活质量 [6] 中国式现代化对拉美的借鉴意义 - 拉丁美洲必须致力于新的生产性发展政策愿景以摆脱低增长能力陷阱,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1] - 政治稳定对保障政策连续性与执行效果至关重要,技术自主可降低对外部风险和冲击的依赖 [6] - 中国经济政策始终把人民置于中心位置,关注基本需求和环境保护,对拉美探索自身现代化道路具有参考价值 [5] “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的作用 - “一带一路”通过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激活拉美大城市及中小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动能 [8] - 已有20多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该倡议被视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策略 [8] - 在阿根廷等双边层面,技术转让有助于对农产品和矿产品进行深加工,优化产业结构并使双边贸易更均衡互利 [10] 中拉合作与相互理解 - 阿根廷与中国在尊重祖先、珍视家庭和认同教育等文化层面存在共通之处,比地理距离更为接近 [4] - 拉美社会与中国都强调和谐与集体福祉,两种文化之间存在许多被忽视的共性 [5] - 直接阅读中文原文和亲身体验中国有助于拉美地区触及真实的中国,而非通过西方转述的模糊间接视角 [2]
“十四五”以来海南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年均增长31.5%
海南日报· 2025-10-18 10:28
R&D经费投入总体情况 - 2024年海南省R&D经费投入总量为109.61亿元,较上年增加19.81亿元,增长22.1%,增速位列全国第一,快于全国平均增速(8.9%)13.2个百分点 [2] - “十四五”以来,R&D经费年均增长31.5%,快于全国年均水平(10.5%)21.0个百分点 [2] - 2024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38%,比上年提高0.20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位列全国第三,比全国平均水平(0.11个百分点)高0.09个百分点 [2] 研发活动主体构成 - 政府所属研究机构是R&D经费投入的核心主体,2024年投入58.31亿元,占比高达53.2% [2] - 企业R&D经费投入为29.31亿元,高等学校为21.57亿元,其他主体为0.42亿元,政府所属研究机构经费占比较企业高26.5个百分点 [2] 基础研究投入 - 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同比大幅增长28.9%,比R&D经费总增速快6.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速(10.7%)18.2个百分点 [3] - 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为20.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比重(6.88%)高13.7个百分点 [3] 区域研发投入分布 - R&D经费投入超亿元的7个市县合计占全省比重达97.8% [3] - 琼海市R&D经费投入首次超过亿元,较上年增加3.39亿元,增长4.3倍 [3] - 海口市和三亚市R&D经费投入分别较上年增加7.36亿元和6.50亿元,投入强度分别为2.05%和4.1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将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强省战略,重点发展南繁种业、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4] - 行业将确保研发相关优惠政策落地见效,以增强各主体投入信心,推动研发活动的规模和实效实现新突破 [4]
科创50在20日均线处反复震荡,调整后仍可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3:52
市场表现 - 科创50指数半日冲高午后回落,下跌0.67% [1] - 持仓股票涨跌互现,佰维存储涨10.03%,晶合集成、时代电气上涨超3% [1] - 传音控股、沪硅产业、海光信息、恒玄科技、西部超导跌超3% [1] - 近4个交易日指数反复在20日均线附近震荡,向下调整可在1360位置关注 [1] 行业配置与主题 - 科创50指数持仓电子行业70.55%,计算机行业4.54%,合计75.09% [1] - 指数持仓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1] - 指数涉及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等多个硬科技细分领域 [1] 长期投资逻辑 - 科创50代表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期投资逻辑清晰而强大 [1] - “国产替代”是科创50最核心、最持久的驱动力,在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基础软件、高端制造等领域替代进口、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是经济和安全命题 [1] - 国产替代赛道坡长雪厚,将为板块内公司带来持续数年的成长空间 [1] - 硬科技含量高,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看好中国硬科技长期发展前景的投资者建议持续关注 [1] 相关投资工具 - 相关ETF为科创50ETF(588000)[2]
外交部: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新华社· 2025-10-14 17:35
行业规模与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1]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万家 [2] - 代表智能制造领先水平的“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40%以上,居世界第一 [2] 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跃升为全球制造业自动化的重要引擎 [1] - 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已从实验室进入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 [1] - 应用领域覆盖汽车、电子、金属机械、家庭服务、医疗教育等 [1] 发展驱动力与战略 - 机器人量产化和应用场景多元化的背后是蓬勃的创新动力和不断优化的产业发展环境 [2] - 产业发展推动了本土企业成长并带动了国际供应链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2] - 行业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开放的姿态链接全球市场 [2]
中方谈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全球居首:将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7:29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 - 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1]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过50万家 [2] - 代表智能制造领先水平的“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40%以上,居世界第一 [2] 产业发展驱动力与应用领域 -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蓬勃的创新动力和不断优化的产业发展环境 [2] - 机器人应用领域涵盖汽车、电子、金属机械、家庭服务、医疗教育等 [1] - 产业推动了本土企业成长并带动了国际供应链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2] 未来战略方向 - 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2] - 将以更开放的姿态链接全球市场,与世界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1][2]
外交部: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开放的姿态链接全球市场
新浪财经· 2025-10-14 15:49
行业宏观发展 -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跃升为全球制造业自动化的重要引擎 [1] - 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蓬勃的创新动力和不断优化的产业发展环境 [1]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过50万家,代表智能制造领先水平的“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40%以上,居世界第一 [1] 产业生态与影响 - 机器人产业呈现量产化和应用场景多元化的特点 [1] - 产业发展不仅推动本土企业快速成长,也带动国际供应链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1] - 产业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并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1] 未来战略方向 - 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 - 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链接全球市场,与世界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1]
以工程纽带紧密联结全球创新力量 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在沪开幕 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解放日报· 2025-10-14 09:36
会议核心观点 - 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在上海开幕,强调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需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并塑造绿色未来 [1][2][3]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成就与战略 - 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1] - 上海将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推动工程科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工程科技被定位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以推动新发现新技术加速转化为新产品新产业 [3]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建议 - 提出加强开放合作,共建工程科技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工程师资格和工程技术标准的多双边互认 [2] - 建议加强协同治理,共创工程科技发展良好生态,推进构建以联合国为中心、各国平等参与的全球科技治理体系 [2] - 中国科协愿与各国工程科技界共同塑造全球绿色未来、培育人才、深化交流、弘扬文化 [3] - 致力于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 [2][3] 重点发展领域与行动计划 - 将聚焦绿色发展、粮食安全、能源革命等关键领域进行前沿攻关,努力产出引领性科技成果 [2] - 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持发展中国家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潮流 [2] -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强化工程人才培养集聚,推动人才同生产和创新实践无缝衔接 [3] 会议基本情况 - 大会以"工程塑造绿色未来"为主题,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和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3] - 中外政府官员、工程组织代表、科技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等约760人参加了开幕式 [3]
【省科技厅】陕西征集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项目
陕西日报· 2025-10-13 07:08
项目启动与目标 - 2026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项目于10月9日启动征集 [1] - 项目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拓展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渠道,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1] 参与企业与基金设立 - 省科技厅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立“中电建西北院企业联合基金” [1] - 省科技厅与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设立“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企业联合基金” [1] - 省科技厅与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设立“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企业联合基金” [1] 重点研究领域 - 中电建西北院企业联合基金重点支持水电与抽蓄、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水利生态与基础设施等领域 [1] - 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企业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钻探、物探、水文、地质、煤层气、地热等领域 [1]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企业联合基金重点支持源网协同发展、装备与材料器件提升、数智化赋能、施工防灾等领域 [1] 申报政策与要求 - 联合基金的申请不受其他省科技计划限项规定限制 [2] - 鼓励受资助项目加快研究进度,及时解决问题,尽快满足产业发展和工程建设需要,可提前结题 [2] - 牵头申报单位应为陕西省境内注册的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 [2] - 鼓励申请项目吸收联合单位科技人员加入项目组,共同研发以提升联合单位科技创新能力 [2]
和音:跑出创新“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10-01 06:05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十,稳居36个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之首,自2013年以来累计上升25位,是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1]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评价中国跻身全球前十,彰显了其作为全球创新引领者的突出地位 [1] 科技创新成果与实力 - 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包括“天宫”空间站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海斗一号”万米海试 [1] - 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脑机接口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1] - 中国研发人员总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1]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过50万家,2024年有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2] 研发投入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2497亿元 [2] - 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持续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并向企业开放政府应用场景 [2] 国际合作与影响力 - 公司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9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3] - 通过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加快铺就合作创新之路 [3] - 德国《经济周刊》文章指出,中国的技术实力以及对外国投资的多样化需求鼓舞着外国投资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