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后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曝光!如何一次性“捕获”20多位“野生”生命科学仪器厂商CEO
仪器信息网· 2025-05-03 22:13
第七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5月13日在上海松江召开,作为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论坛定位为生命科学仪器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汇聚行业领袖、技术专家与产业精英 [3] - 参会价值包括战略视角、技术前沿和资源对接三大方向 [6] 出席嘉宾 - 论坛将汇集来自30余家企业的创始人、总经理或高管,包括大龙兴创、瑞孚迪、成都齐碳、上海汇像等公司高层 [5] - 嘉宾涵盖董事长/总经理(15位)、首席科学家(4位)、市场/产品总监(7位)等不同职能高管 [5][6] - 国际企业代表包括安捷伦助理副总裁李坚、东曹生物中国区总经理潘明祥等 [5] 分论坛议题 - 高端生命科学工具:聚焦中美博弈与自主创新硬科技企业打造 [9] - 生命科学行业洞察:探讨机遇和未来趋势 [9] - 我国仪器生物传感器自主创新及产业化症结 [9] - AI4S智慧实验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9] - 国产仪器出海:技术适配、生态共建与品牌升维 [9] 行业趋势 - 论坛将覆盖AI融合、传感器微型化、后市场服务等热点技术议题 [6] - 战略层面关注国际巨头本土化战略与国产企业创新突围 [6] - 资源对接环节提供与头部企业决策层直接对话机会 [6]
Hayward (HAYW)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增长8%,达到2.29亿美元,由价格、有机销量各增长3%以及Core King收购贡献3%共同驱动 [5][8] - 毛利率提高30个基点至49.5%,调整后EBITDA增长9%至49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高30个基点至21.5% [6][10] - 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增长25%至0.10美元 [11] - 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的比率从一年前的4倍显著改善至第一季度末的2.8倍,处于2 - 3倍的目标范围内 [23] - 第一季度末总流动性为3.98亿美元,包括1.81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2.17亿美元的信贷额度 [24] - 2025财年,公司预计净销售额增长约1% - 5%,达到10.6 - 11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为2.8 - 2.9亿美元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北美业务 - 净销售额增长8%至1.87亿美元,由3%的净价格实现、2%的销量增长和3%的Core King收购贡献驱动 [20] - 美国净销售额增长9%,加拿大净销售额下降5% [20] - 毛利率提高100个基点至52.8%,调整后部门收入利润率也提高100个基点至27.1% [22] 欧洲及其他地区业务 - 净销售额增长7%至4200万美元,受益于1%的有利净定价和8%的销量增长,但受2%的外汇换算影响部分抵消 [22] - 欧洲净销售额增长8%,其他地区净销售额增长3% [22] - 毛利率环比提高360个基点至35%,调整后部门收入利润率环比提高380个基点至16.6% [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约三分之二(即350万个)的540万个地上游泳池目前未实现自动化,为公司Omni X产品提供了市场机会 [15] - 新建筑和改造等市场的 discretionary 元素受经济条件和高利率影响,而售后市场维护等非 discretionary 元素具有韧性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积极执行计划以减轻关税影响,支持利润率并为持续增长定位,包括成本和供应链举措以及定价行动 [7] - 公司在商业方面执行有针对性的销售和营销策略,增加在高增长地区的业务并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增加对客户服务的投资,利用新技术和工具提升客户体验 [10] - 公司引入专门的先进工程和创新团队,加速新技术产品的开发 [11] - 公司推出Omni X,这是一款突破性的智能物联网技术,旨在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现有安装基础的无线控制,为泳池所有者和服务专业人员提供价值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关税增加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时期,积极执行计划以减轻关税影响,支持利润率并为持续增长定位 [7] - 公司确认2025年全年指引,反映了当前关税环境的影响和缓解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预计净销售额增长约1% - 5%,调整后EBITDA为2.8 - 2.9亿美元 [8] - 公司对长期增长前景持积极态度,特别是售后市场的实力,有信心在动态环境中成功执行并创造股东价值 [2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预计全年关税总影响约为8500万美元,2025年部分年度影响约为3000万美元,主要与中国相关 [12] - 公司计划到年底将从中国直接采购占商品销售成本的比例从约10%降至3% [13] - 公司宣布4月下旬在北美提价3%,6月中旬再次提价4%,并将继续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提价 [1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USMCA是否影响美国到加拿大的业务,以及关税缓解行动的具体情况和成本,以及对毛利率的影响 - 公司认为USMCA目前不影响美国到加拿大的业务,关税缓解行动包括结构采购替代、供应商价格重新谈判、库存管理和定价等四个方面 [33][37] - 缓解行动涉及将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工厂,会产生一些资本支出,导致现金流指引从1.6亿美元降至1.5亿美元,但最终仍能获得可观的现金结果 [38] - 到年底仍将从中国采购约3%的产品,对毛利率的影响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39] 问题2: 价格上涨是针对受影响产品还是全线产品,以及对预购的管理和对毛利率的潜在影响 - 价格上涨主要是全线产品,而非仅针对受影响的特定SKU,以维护公司作为全线供应商的地位 [41] - 公司对预购的限制比平时更严格,以避免过度库存和后续的去库存压力,目前渠道合作伙伴的库存水平与季节相适应 [44][45] 问题3: 渠道库存现状以及对全年需求的影响,以及如何平衡价格和需求水平,是否存在客户降级或维修更换设备的情况 - 公司对渠道合作伙伴的库存天数感到满意,认为库存水平与季节相适应,前期的去库存和重新校准工作已完成 [49] - 公司认为目前市场上的需求更多是延迟而非破坏,对于客户降级的情况,公司在指引中已考虑到,但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52] 问题4: 销售季节开始的近期趋势,特别是经销商对消费者行为变化的反馈,以及除价格和减少中国采购外,用于抵消关税的成本杠杆 - 第一季度初销售缓慢,3月销售强劲,4月情况已在公司确认的指引中考虑,公司对销售季节持乐观态度,Omni X平台为公司和行业带来机会 [56][58] - 公司通过可变生产投入、SKU合理化计划、物料清单和价值工程举措等方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在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时引入自动化,以提高成本效益 [60][61] 问题5: 全年指引中点暗示的销量下降的驱动因素,包括维护销量、discretionary销量、降级和去库存假设,以及价格上涨是否会限制自动化的采用和Omni X的销售趋势 - 公司预计全年指引中discretionary市场(新建筑、改造和升级)将进一步下降,这是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务实考虑,而维护业务具有韧性 [68][70] - 公司认为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降级,但目前没有确凿证据,在当前指引中已考虑到这一点 [71] - Omni X为客户提供了更经济有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有助于缓解价格上涨对自动化采用的限制,其初始销售情况令人鼓舞 [73][74] 问题6: 将更多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以缓解关税和成本压力,是否会提高美国制造利用率和利润率,以及是否包含在缓解措施中 - 目前美国工厂利用率约为60%,将中国的生产转移到美国后,利用率将提高到60%以上,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79][80] - 公司将在转移生产时引入自动化,以提高成本效益,预计既能获得固定成本杠杆,又能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 [81]
SMP(SMP)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2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销售增长近25%,排除Nissens收购影响,销售增长近5% [5][6] - EBITDA增加2000万美元,EBITDA利润率提升350个基点 [6] - 第一季度合并净销售额增长24.7%,调整后EBITDA占净销售额的比例增至10.4%,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0% [26] - 第一季度运营活动使用现金6020万美元,高于去年的4570万美元 [26] - 第一季度资本支出910万美元,包括35万美元与新配送中心相关的投资 [27] - 第一季度支付股息680万美元,借款7910万美元,主要用于满足营运资金需求 [27] - 第一季度末净债务为6.003亿美元,高于去年 [27] - 第一季度末杠杆率为EBITDA的3.75倍,考虑Nissens全年EBITDA后,杠杆率将低于3.5倍 [27] - 预计全年净销售额百分比增长为中两位数,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在净销售额的10% - 11%之间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北美售后市场 - 车辆控制业务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3.7%,调整后EBITDA增至11.6%,较去年提高120个基点 [7][23] - 温度控制业务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24.1%,调整后EBITDA增至10.6% [9][23] 工程解决方案业务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1.2%,调整后EBITDA为9.7%,高于去年 [10][24] Nissens业务 - 第一季度新增净销售额662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1150万美元,EBITDA百分比为17.3% [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北美售后市场车辆控制业务客户在第一季度报告产品销售情况良好,POS同比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7][40] - 温度控制业务客户POS同比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9] - 欧洲售后市场某些类别出现疲软,但硬故障产品和更多DIFM类型产品表现出色 [5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成为基础制造商,集中在北美生产,以应对关税问题,超过一半的美国销售额来自北美生产的产品 [15][16] - 公司正在与供应商合作降低价格、将生产转移到低关税地区,并优化供应链,同时通过定价行动将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 [18][19][20] - 公司通过收购Nissens实现业务和地理多元化,双方在市场策略、产品组合和文化方面具有互补性,有望实现协同效应 [13][14] - 公司认为在当前关税环境下,其生产布局相对于竞争对手具有结构优势 [5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非常满意,认为今年开局良好,各业务板块盈利均有所增长,业务持续保持强劲 [5][29] - 尽管当前经济环境不确定且脆弱,但公司认为自身具有多种结构优势,能够应对挑战,包括售后市场的弹性、制造布局的优势、地理多元化以及成本降低计划等 [30][31][33] - 公司认为Nissens业务未来前景光明,与公司现有业务互补,双方整合正在按计划进行,有望实现显著协同效应 [13][1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正在进行堪萨斯州肖尼设施的搬迁和自动化项目,预计在2025年底完成,目前自动化项目正在测试中,本季度与仓库相关的成本为数百万美元,预计总成本仍在600 - 800万美元的增量启动范围内 [67][68][6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车辆控制业务POS增长情况及是否加速 - 第一季度车辆控制业务POS实现低个位数增长,去年大部分时间相对平稳 [40][41] 问题: 进口外国汽车零部件关税减免是否适用于售后市场中国零部件 - 公司仍在研究相关公告细节,但预计该公告主要针对汽车制造商,对公司影响较小 [42] 问题: Nissens业务增长情况及早期协同效应 - Nissens业务继续保持增长,表现良好,在欧洲售后市场表现出色 2025年是准备年,预计2026年看到销售增长,目前双方团队正在努力拓展产品目录和与对方客户沟通,但尚未有明显协同效应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43][44] 问题: 公司关税暴露和生产布局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价格价值优势 - 公司认为其生产布局相对于竞争对手具有结构优势,无论是与纯售后市场竞争对手还是一级供应商相比 [52] 问题: 欧洲售后市场趋势和POS情况 - 欧洲售后市场某些类别出现疲软,但硬故障产品和更多DIFM类型产品表现出色,Nissens有望继续超越市场趋势 [53] 问题: 第一季度订单是否存在提前采购以应对关税情况 - 公司未发现客户为应对关税而提前采购的证据,温度控制业务的 preseason订单提前发货是正常季节性因素,与关税无关 [54][55] 问题: 零售商对公司转嫁关税成本的态度 - 公司与零售商的沟通中,认为通过与供应商合作进行缓解措施并与零售商分担成本的方式,有望得到零售商的认可,公司相信2018 - 2019年应对关税的方案将继续有效 [56][57] 问题: 第一季度是否受到关税影响 - 第一季度未受到2025年新关税的成本影响,但关税提前支付对现金流有一定影响,成本影响将在后期体现 [62] 问题: 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但维持全年指引的原因 - 温度控制业务的 preseason订单提前发货对第一季度业绩有较大影响,同时考虑到关税的不确定性,公司决定维持全年指引,并根据情况进行更新 [63][64] 问题: 堪萨斯州设施搬迁的进展、成本和协同效应情况 - 设施搬迁和自动化项目正在进行中,自动化项目正在测试,预计2025年中期开始转移更多产品,年底完成温度控制产品的转移 本季度与仓库相关的成本为数百万美元,预计总成本仍在600 - 800万美元的增量启动范围内,待全面运营后将更新成本情况 [67][68][69]
和讯投顾孙鹏:节后市场大概率将展开一轮新的行情,批量底部个股或上涨
和讯财经· 2025-04-30 15:26
市场行情分析 -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延续强势上涨态势 超过3800家个股实现上涨 [1] - 上涨主要动力来源于微盘股和中证2000指数的持续走高 [1] - 市场在结束连续四天调整后风险已大幅释放 为投资者提供跟进良机 [1]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 创业板指及微盘股均呈现满盘飘红 有望以红盘收官 [1] - 上午市场可能有所震荡 但下午有望反身向上 突破双均线并收出阳线 [1] 持仓策略 - 微盘股等小指数走强带动市场情绪 市场整体趋势理应向上 [1] - 节日期间外围市场可能出现不确定性因素 节后市场可能低开 [1] - 建议投资者保持5至6成仓位以应对潜在市场波动 [1] 个股表现 - 近期指数上涨但许多个股仍停留在3000点甚至更低位置 [2] - 近期底部个股表现显示节后市场有望迎来批量底部个股上涨行情 [2] - 节后市场大概率将展开一轮新行情 为投资者提供新机会 [2]
潍柴动力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27.11亿元 今年将推进战略转型
经济观察网· 2025-04-30 15:22
经济观察报记者种昂 2025年4月29日晚间,潍柴动力(000338)(000338.SZ)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单"。在这份业绩报表 中,中国最大柴油机制造商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且利润增速跑赢收入增速。 潍柴动力方面表示,在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2025年潍柴动力已将新能源、数智化和后市场明确 为主要战略转型方向,正在全力推进培育优质战略增量。 利润增速跑赢收入增速 根据这份业绩报表,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为574.64亿元,同比增长1.92%;归母净利润为27.11 亿元,同比增幅4.2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85亿元,同比增幅5.98%,利润增速持续跑赢 收入增速。 当下,潍柴动力所处的汽车以及零部件领域正面临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 一方面,在新旧能源交替的过渡期,禁售燃油车已被各国提上议事日程,新能源车产量正迅速增长;一 方面,在向AI时代演进中,传统汽车制造业面临着智能化、数字化的变革。在工业智能化与能源大交 替的叠加作用下,汽车以及零部件产业面临的或将是一场完全的颠覆。 市场回暖期正是企业战略转型的好时机。 报告期内,该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 ...
“破局而生 星辰大海”,中国汽车后市场品牌出海迎新窗口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19:04
行业动态与战略布局 - 中国汽车后市场品牌出海新闻发布会暨车界春晚启动大会在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举办 主题为"破局而生 星辰大海—2025中国汽车后市场品牌出海" [1] - 行业专家认为当前是品牌出海最佳时机 鼓励汽车行业品牌参与6月26日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CIAAF)与世界贸易网点联盟(WTPF)的合作 [3] - 金砖国家多边贸易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将助力6月26日郑州展会品牌出海项目 通过本地化合作和绿色创新成果共享推动汽车后市场海外发展 [3] 国际合作与资源整合 - 金砖国家多边贸易国际合作服务中心顾问指出 中国汽车行业是金砖国家市场的技术赋能者和产业升级推动者 [3] - 2025品牌出海计划将发布全球35国采购资源白名单及四位一体解决方案 重点拓展东盟、中东、欧洲等区域合作 [4] - 计划搭建品牌国际化推广矩阵 培育跨国供应链体系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全球化发展 [4] 活动规划与规模 - 郑州6月26日车界春晚启动大会采用1主论坛+3分论坛形式 预计吸引1500多名参会嘉宾和数十位专家参与 [3] - 主办方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将为参展企业提供品牌出海支持 实现多边共赢 [3] - 活动旨在推动中国汽车文化国际化 提供更宽阔的交流平台 [4] 企业参与与行业贡献 - 车天下传媒董事长表示将为中国汽车后市场品牌出海贡献力量 [3] - 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执行董事承诺对参与品牌出海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3]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4月29日)
乘联分会· 2025-04-29 16:37
国内政策动态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强调构建标准体系"四梁八柱" 重点覆盖新能源汽车安全 智能网联汽车 汽车芯片及绿色低碳领域 [3] - 商务部推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支持新车/二手车/报废车/后市场环节创新 计划建设全国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 发改委将定向增发限购城市购车指标 [4] - 河南省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布局人工智能赋能中心 2025Q2计划认定100家省级数据企业 [5] 基础设施与数据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374.9万台(同比+47.6%) 其中公共充电桩390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率98% 乡镇覆盖率达76.91% [6] 新能源车企动态 - 零跑汽车成立浙江凌艾未来科技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 业务涵盖AI基础软件开发及物联网技术研发 [7] - 比亚迪柬埔寨工厂奠基(投资3200万美元) 规划年产能1万辆 系该国首个新能源汽车工厂 [8] - 小米汽车充电网络接入126万+充电桩 与18家运营商达成合作 [9] - 江汽集团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投资组建合资公司 开展整车地产化组装及销售业务 [10] 国际车企与技术进展 - 宝马未来两年将推6款新世代车型 展示54°爬坡能力的驾趣概念车 2025年推出中国专属iX3L车型 [12] - 东芝与IAV集团合作开发L3+自动驾驶虚拟验证技术 聚焦AI测试场景生成及分布式仿真 [13] - 日本拟调整汽车税制 因44款电动车售价超1000万日元(约7万美元)但税负较低 [14] - 佛瑞亚与Rightware合作整合智能调光技术 提升车载显示屏能效与图像质量 [15] 商用车领域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完成首单绿色银团贷款签约 探索绿色信贷与产业链融合模式 [16] - 全国首座重卡兆瓦级超充站"上海1号站"落成 采用华为数字能源技术 [17] - 广汽领程发布电动皮卡概念车GAC PICKUP 01 量产版拟2027年主攻海外市场 [18] - 开瑞推出江豚E5/E7升级车型 整合奇瑞乘用车技术强化VAN类产品竞争力 [19][20]
美孚1号™曜石黑金系列新品京东独家首发!京东汽车与美孚战略合作再升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9 10:10
4月28日,京东汽车与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美孚")战略升级仪式暨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双方宣布将在原有基 础上全面深化战略合作,美孚全新升级的美孚1号™曜石黑金系列产品在京东独家首发,同时包括美孚1号极光银在内的多款新品也可在京东线上线 下全渠道专享。活动现场,双方还签署了产品直供协议,通过精简仓储环节实现品牌产品仓库直发,让消费者养车服务效率快人一步。 除平台专供产品升级外,京东汽车与美孚以提升供应链效率和强化正品保障为核心,持续推动养车服务升级。双方签署直供合作协议,由美孚品牌大仓 直接向消费者发货,省去传统分销链路中的多级仓储与转运环节。这一模式通过京东汽车数字化供应链能力实现高效配送的同时,还深度融合"京东养车机 全链路服务再升级,产品直供实现养车服务"即买即装" 推新即爆,京东再次独家首发美孚旗下新品 自2020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京东汽车与美孚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基于京东汽车精准用户洞察与平台资源整合优势,双方成功打造出美孚1号、速霸 等多款平台专供爆品,实现新品上市即爆,斩获销量与口碑双丰收。2024年全新推出的京东线上专享美孚1号™曜石黑金系列表现尤为亮眼,不仅成为京 ...
冠盛股份:25Q1业绩超预期,韧性与弹性兼备-20250429
华安证券· 2025-04-29 1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业绩超预期,是全年业绩预期的定心丸,公司业绩在收入增长、毛利率稳定、费用率下降的经营预期下能保持稳健增长 [7] - 短期股价受关税情绪扰动,但关税对公司基本面影响有限 [7] - 公司业绩稳健且有机器人、固态电池相关催化,估值下有底上有力 [7] - 公司基本面“可攻可守”,投资上兼备高胜率与高赔率,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收盘价32.20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45.00/16.50元,总股本183百万股,流通股本178百万股,流通股比例97.17%,总市值59亿元,流通市值57亿元 [1]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020|4589|5753|7284| |收入同比(%)|26.4%|14.2%|25.3%|26.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98|380|456|581| |净利润同比(%)|4.8%|27.5%|19.9%|27.6%| |毛利率(%)|25.5%|26.2%|24.9%|24.0%| |ROE(%)|12.3%|13.4%|13.9%|15.0%| |每股收益(元)|1.74|2.07|2.49|3.17| |P/E|14.41|15.53|12.95|10.15| |P/B|1.88|2.08|1.80|1.53| |EV/EBITDA|9.82|10.87|9.07|7.14|[5] 25Q1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19%、环比-21%,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27%、环比+9%,扣非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45%、环比+4% [7] 业绩分析 - 毛利率25Q1实现25.2%、同比-1.2pp、环比+2.6pp,公司作为后市场综合服务商能保持稳定且可持续的毛利率 [7] - 费用率25Q1实现14.3%、同比-1.9pp、环比+1.3pp,整体费用率在规模增长下同比呈下降趋势 [7] - 信用减值损失冲回约0.16亿元 [7] 关税影响分析 - 公司立足全球、经营均衡,北美收入占比约20%,整体占比不高 [7] - 美国团队已向客户发出涨价通知,北美客户从北美仓储拿货3月起执行涨价后价格,从中国工厂采购出口价不变,关税由客户承担 [7] - 后市场零部件特点使加关税会把成本转嫁给终端消费者,不改变供应格局 [7] - 公司有经验和能力应对关税风险 [7] 催化因素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已与四川天链合作机器人轴承,未来更多合作值得期待 [7] - 固态行业量产前催化事件频繁,公司固态电池聚合物路线有稀缺性、落地速度明确且较快,下游可触达机器人、低空等领域,且公司有拓展业务的资金实力及意愿 [7] 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3.8亿、4.6亿、5.8亿元,对应增速+28%、+20%、+28%,对应PE 16、13、10倍,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4562|5073|5751|6715| |非流动资产|1456|1724|1992|2150| |资产总计|6018|6798|7743|8865| |流动负债|3001|3418|3945|4524| |非流动负债|446|408|375|342| |负债合计|3447|3826|4321|4867| |少数股东权益|148|143|138|13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423|2829|3284|3866|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6018|6798|7743|8865|[8]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4020|4589|5753|7284| |营业成本|2995|3389|4322|5532| |营业利润|335|430|514|656| |利润总额|335|426|512|655| |净利润|292|375|451|57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8|380|456|581| |EBITDA|472|569|676|827|[8]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314|245|572|624| |投资活动现金流|-652|-432|-456|-355| |筹资活动现金流|373|67|-190|-183| |现金净增加额|64|-109|-74|87|[8]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26.4%|14.2%|25.3%|26.6%|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0.6%|28.4%|19.5%|27.8%|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4.8%|27.5%|19.9%|27.6%|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5.5%|26.2%|24.9%|24.0%| |获利能力 - 净利率(%)|7.4%|8.3%|7.9%|8.0%| |获利能力 - ROE(%)|12.3%|13.4%|13.9%|15.0%| |获利能力 - ROIC(%)|8.1%|8.9%|9.9%|11.5%|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7.3%|56.3%|55.8%|54.9%|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34.1%|128.8%|126.3%|121.7%|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52|1.48|1.46|1.48|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19|1.10|1.04|1.02|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77|0.72|0.79|0.88|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4.03|3.64|3.93|4.10|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4.29|3.84|4.04|4.04|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1.74|2.07|2.49|3.17|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1.72|1.34|3.13|3.41|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3.31|15.45|17.93|21.11| |估值比率 - P/E|14.41|15.53|12.95|10.15| |估值比率 - P/B|1.88|2.08|1.80|1.53| |估值比率 - EV/EBITDA|9.82|10.87|9.07|7.14|[8][9]
建邦科技(837242):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推进国内线下及跨境电商客户开拓,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4-28 19: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邦科技积极推进国内线下及跨境电商客户开拓,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传动及转向系统营收占比过半,汽车电子新品增速显著;高端汽车电子产品自产转型,跨境电商订单增长可期;考虑美国关税短期冲击,调整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58.43|752.24|890.35|1,072.56|1,298.40| |同比(%)|31.93|34.71|18.36|20.46|21.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9.65|106.50|116.98|147.03|182.68| |同比(%)|38.10|52.91|9.84|25.69|24.2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06|1.62|1.78|2.23|2.77| |P/E(现价&最新摊薄)|30.10|19.68|17.92|14.26|11.48|[1] 投资要点 - 2024年度报告实现营收7.52亿元,同比+34.71%;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52.91%;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48.89%;2025Q1实现营收1.75亿元,同比+22.51%;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49.72%;扣非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48.12%;营收上升因新产品研发和国内外市场开拓,境内市场营收同比+46.43%;2024年销售毛利率同比增加0.38pct至30.00%,销售净利率同比增加1.68pct至14.15%,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19%/4.64%/-0.59%/3.06%,同比-0.91/-0.57/-0.38/-0.39pct [2] - 传动与转向系统分别实现营收2.16/1.63亿元,同比增速+21.85%/+87.10%,在总营收占比为28.73%/21.68%,毛利率分别同比-0.05pct/+1.31pct至30.53%/28.06%;电子电气系统营收同比+37.96%至1.11亿元,在总营收占比+0.35pct至14.71%,毛利率同比+1.19pct至31.76%;汽车电子营收同比+107.15%至0.72亿元,在总营收占比同比+3.37pct至9.62%;制动与发动系统分别实现营收0.72/0.59亿元,同比增速为-0.47%/+10.80% [3] - 产品优势为成熟供应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和交货稳定性,截至2024年底合计管理SKU 3万余个,每年投放新品SKU 2 - 3千个;自产转型方面,截至2024年底共管理汽车电子SKU 300余项,子公司拓曼电子自产100余项;渠道拓展推动“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协同发展,与多家企业合作,订单量增加,2024年中国大陆收入占比提升至46.44% [4]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1.84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1.69/41.50元;市净率3.35倍;流通A股市值1,170.65百万元;总市值2,096.29百万元 [7]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9.50元;资产负债率28.81%;总股本65.84百万股;流通A股36.77百万股 [8]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741|908|1,097|1,343|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14|114|111|98| |资产总计(百万元)|855|1,022|1,208|1,441| |流动负债(百万元)|246|307|363|435|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4|1|1|1| |负债合计(百万元)|250|307|363|43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603|713|843|1,004|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605|714|845|1,005|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52|890|1,073|1,298|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527|626|753|907| |净利润(百万元)|106|117|147|18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7|117|147|183|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43|159|154|202|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61| - 26| - 23| - 17|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24| - 12| - 16| - 22|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 - 36|123|115|163| |毛利率(%)|30.00|29.68|29.82|30.13| |归母净利率(%)|14.16|13.14|13.71|14.07| |收入增长率(%)|34.71|18.36|20.46|21.0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52.91|9.84|25.69|24.25| |每股净资产(元)|9.21|10.82|12.81|15.24| |ROIC(%)|18.01|17.56|18.67|19.60| |ROE - 摊薄(%)|17.66|16.42|17.44|18.20| |资产负债率(%)|29.23|30.07|30.05|30.25|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9.68|17.92|14.26|11.48| |P/B(现价)|3.46|2.94|2.49|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