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更新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五改四好”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长江日报· 2025-11-07 16:13
会议核心内容 - 全市召开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盛阅春出席会议并强调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大力实施以"五改四好"为主攻方向的城市更新 [1] - 会议指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对扩内需、促转型、惠民生、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是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 - 会议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 压实责任链条 健全工作机制 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为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提供坚实支撑 [5] 城市更新战略方向 - 聚焦"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每年选取一批"小而美"标志性项目 统筹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 实现以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集聚一流企业 [3] - 聚焦"五改四好"主攻方向 整合资源、政策、力量 抓紧抓实既有建筑、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改造 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 [3] - 聚焦"六带联动"系统举措 以城市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 增强城市更新综合效益 [3] - 聚焦"特色发展"关键动力 整体谋划推进以湖为单元的片区综合开发、以路为轴线的联动更新、以历史街区为承载的微改造、以重点功能区为内核的存量盘活、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空间重塑 [3] 项目实施与模式创新 - 创新实施模式 坚持"规划引领、精细算账、特色赋能、片区平衡" 持续探索"XOD+新PPP+EPC"复合型开发模式 [4] - 突出示范带动 坚持干中学、学中干 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不断提升城市更新工作质效 [4] - 上周实地察看了硚口区皮子街、江岸区延庆里、武昌区华中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和小刘家湾等城市更新项目现场 涉及"以路为轴线"更新改造、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老旧厂区转型发展等领域 [2]
远洋集团参编‘建筑抗震加固技术新规’助力城市更新建筑安全
新浪证券· 2025-11-07 12:02
在《规程》编制过程中,远洋集团基于在北京春秋里、北京石景山希尔顿花园酒店、济南宾馆城市 更新等多个项目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提出"可依据建筑实际剩余寿命确定改造后的使用年限"等创新 理念,推动加固设计从"一刀切"走向"精准化"。该理念被采纳为《规程》关键技术原则之一,为大 量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科学、可落地的实施路径,也体现出远洋将实战经验转化为行业标准的能 力。 通过参与《规程》编制,远洋的专业能力也获得了编制组及北京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高度认 可,进一步巩固了在既有建筑改造与抗震安全领域的专业影响力。远洋也将继续秉持"建筑·健康"的 理念,推动技术成果在更多建筑中落地应用,助力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郭栩彤 近日,远洋集团旗下远洋建筑设计院参与编制的北京市地方标准《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DB11/T 689-2025)(以下简称《规程》)已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该《规程》 将为北京市大量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设计、施工及验收提供关键技术依据,全面提升城市建筑的抗 震防灾能力。 随着北京市城市更新进程不断深入,大量老旧建筑面临功能提升与安全加固的现实需求,旧版技术 标准已难以适应 ...
切身可感的历史文脉,让泉州成为社媒时代的旅游热宠
第一财经· 2025-11-07 10:47
城市品牌与文化符号 - 泉州的城市魅力通过“簪花”与“拜拜”两大符号体现,分别代表了文旅创新和地方历史文脉[1][4] - 社交媒体将泉州定位为“诸神人间办事处”,城内建筑面积超过10平方米的民间信仰场所超6000处,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1] - 明星赵丽颖的簪花造型热搜事件直接刺激了当地旅拍和体验店的狂飙式发展,成为社交媒体打卡热点[7] 旅游经济发展与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泉州市累计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3] - 2023年疫情后首个春节泉州接待游客275.94万人次,同比增长53.8%[6] - 22处世界遗产点及中山路、西街等古街片区成为游客热门目的地[3] 城市更新与商业活化 - 2017年成立的泉州文旅集团整合翻新大量闲置国有资产,通过“以修代租”等模式提升资产价值并注入新业态[6] - 城市更新兼顾商业开发与居民生活需求,官方主导将老旧厂区、住宅等改造为文化或商业空间[6] - 强烈的宗族意识、华侨投资及民营经济发展共同奠定了城市的商业基础,形成“有钱好办事”的环境[6] 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 - 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于2021年成功申遗,其历史脉络自然且无需生造概念[1][3] - 独特的“铺境”制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网格化管理体系,“铺”为行政区划,“境”为信仰社区,影响延续至今[9] - 城市处于历史上战乱较少的省份,使家族族谱、古建筑等文脉得以完整保留和溯源[9] 内容创作与传播影响 - 《第一财经》杂志团队出版《簪花与拜拜:重新发现泉州》,通过10个关键词从多维度解析城市,书中包含信息图表和民俗照片以辅助理解[8][10] - 已故文化学者“泉州老李”的播客《来去泉州》是许多游客了解城市和规划路线的重要渠道[3] - 新书已在泉州本地书店及文化空间的“泉州城市书架”上成为热销品,旨在成为游客体验城市的线索[10]
商业活力华东最盛,上海新开业商场远超北京
36氪· 2025-11-07 10:27
总体开业概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开业集中式商业项目89个,商业总体量约693万平方米 [2] - 9月为开业最高峰,共59个项目开业,占三季度总量的66%,商业体量497万平方米 [2] - 存量改造开业项目共15个,商业体量约137万平方米 [2] 区域分布特征 - 华东区开业量占比32%,位居第一,其中浙江、江苏、上海分别贡献10个、9个、5个项目,占全区超八成 [5] - 华中区与华南区分列第二、三位,开业量仅差一个;华南区广东开业14个,广西1个;华中区湖北开业8个,河南5个 [5] - 西南区占比15%,重庆开业6个项目,四川3个;西北、华北、东北区开业量居末位 [5] 城市线级与市场表现 - 商业高线级城市(商业一线、准一线、二线)新开项目占比超七成 [7] - 商业低线级城市中,商业四线城市占比最大,三线与五线城市开业量相近 [7] - 下沉市场县域商业活跃,黄梅、灵山、咸阳、拉萨、新和等地均有新项目,佛山顺德出现镇街商业 [9] 重点城市开业动态 - 杭州开业量居首,共8个项目,体量47万平方米,其中萧山区占5个 [9][11] - 重庆与武汉各开业6个项目,重庆体量居第一,有4个项目体量超10万平方米,其中龙湖重庆江岸天街达18万平方米 [9][11] - 北京、上海、深圳均开业5个项目,北京城市更新项目集中,上海浦东新增两座商场,深圳新开项目能级高 [9][12] 头部企业项目布局 - 华润万象生活开出6座项目,包括3座万象城、2座万象天地及南京金陵天地,产品线下沉至呼和浩特、淮安等三四线城市 [13] - 龙湖开业5个项目,包括4座天街和1座欢肆,分布于重庆、武汉、杭州、烟台 [13] - 珠海万达商管开业4个万达广场,均位于赣州、周口等下沉市场;印力、吾悦等企业均开出2个项目 [13] 存量改造项目特点 - 存量改造项目体量较大,近一半体量在10万平方米以上,涉及烂尾项目改造、物业转型等多种类型 [14] - 改造项目质量提升,如呼和浩特万象城(15.7万平方米)由烂尾项目改造,开业单日客流突破20万 [14][25] 高能级项目亮点 - 上海新天地东台里以"新天地3.0版"亮相,商业体量8.8万平方米,打造"街区+盒子"开放格局 [15][16] - 深圳湾万象城二期体量7万平方米,与一期共同组成500+品牌矩阵,新增超6万平方米文化业态 [18] - 深圳大悦城体量25万平方米,开业首日客流突破42万人次,销售额近2000万元,首店及定制店占比超50% [19] - 广州汉溪K11 Select为大湾区首座,商业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打造全国首个HERITAGE by K11岭南文化区 [19]
承续世博回响 擘画城市更新未来|《世博双城记》第9期
第一财经· 2025-11-07 09:55
《世博双城记》 由世博会博物馆与第一财经联合呈现,跨越 2010 年上海世博会至 2025 年大 阪世博会的 15 年时光长河,邀您一同探寻两座世博之城在城市发展中的多元路径、创新实践 与未来图景。 节目将以全球视野解码上海与世界的深度联结,以东方智慧勾勒未来城市的理想模样,让上 海在对话世界中汲取养分,让东方文明在全球舞台绽放光彩。 诚邀您持续关注,共赴这场横跨时空的世博文明之旅! 大阪世博会以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使命,其中可持续发展目标11,提出要打造"具有包容性、 安全性、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与人类社区。"在上海世博会举办十五周年的日子里,世博会博物馆联手上 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大阪世博会上探讨世博会带给城市更新的机遇与挑战。 "城市的更新"不仅是空间形态的重构,更是社会活力与文化记忆的重生。通过艺术、设计与科技的交融, 上海、大阪这两座世博之城都在不断推动城市更新、生态转型与公共文化建设,也是在回应世博会长期以 来所关注的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座城市,看看世博会带给他们的发展与变化。 世博会博物馆×第一财经 联合呈现 . . ... .. .. f 让世界看见东方 OSAKA ■ ■ ...
三棵树(603737):2026年度投资峰会速递:存量零售与城市更新催生增长动能
华泰证券· 2025-11-07 09: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三棵树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 - 目标价为53.19元人民币 [5] 核心观点 - 存量市场需求庞大且具备韧性,公司零售渠道日益完善,“马上住”、“美丽乡村”业务模式快速复制,支撑收入盈利快速增长 [1] - 前三季度公司利润率逐季度修复,经营拐点显现 [1] - 涂料赛道零售属性较强,中国建筑涂料市场正经历增量转存量的阵痛阶段,国内存量市场较为离散,对比海外有较大市占率提升空间,公司逐步打造消费品牌,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5] 经营业绩表现 - 9M25公司家装墙面漆/工程墙面漆/基辅材/防水卷材分别实现收入24.91/29.04/28.50/7.15亿元,同比+11.8%/-2.5%/+11.3%/-28.62% [2] - 测算单3Q25家装零售漆销量同比+28.5%,销售收入同比+18.1% [2] - 9M25综合毛利率32.81%,同比+4.2个百分点,单3Q综合毛利率为33.6%,同比+4.9个百分点/环比+0.5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同环比提升主因收入结构调整,毛利率较高的零售漆收入增长较快,占比显著提升 [2] 业务发展动能 - 存量翻新零售是市场三大主线之一,公司“马上住”社区店以“精短快”商业模式契合存量房时代消费需求 [3] - 截至9月,公司“马上住”社区焕新店数量超过3000家 [3] - “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公司小B经销收入维持稳健,在工程涂料市场地位稳固,测算市占率稳步提升至13%左右 [3] - 公司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在下沉的乡镇农村市场为自建房提供环保涂料与美化方案 [4] - 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度三棵树仿石漆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位居行业第一(7.6%) [4] - 截至9月,公司乡村覆盖率接近20%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15/11.23/13.72亿元,三年复合增速为60.47% [5] - 对应EPS为1.24/1.52/1.86元 [5] - 给予公司26年35倍PE估值 [5] - 公司当前市值318亿元人民币,截至11月6日收盘价为43.10元 [8] 财务数据摘要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131.87亿元,同比增长8.94% [11] - 预测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175.54% [11] - 预测2025年毛利率为31.98%,净利率为6.55% [11] - 预测2025年ROE为23.55% [11]
从“十五五”规划建议看后续地产行业机会
2025-11-07 09:2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房地产行业[1] * 提及的房地产公司包括:滨江、华润、招商蛇口、越秀、建发、保利置业(港股)、城投控股、大悦城、华润万象、太古、瑞安、百联[21][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政策定调与发展模式转变 * 十五规划对房地产行业的定调从“房住不炒”转向“高质量发展”,重视程度明显提高[2] * 行业发展模式从无序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核心是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1][4] * 加强对前期资金监管,防范违规抽逃资金,推广保交房工作机制,以防范烂尾楼风险[1][4] 商品房销售与库存消化 * 规划提出有利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但现阶段关键是消化现有库存[1][5] * 2025年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中现房占比达到32%,较2020年同期增加22个百分点[5] * 截至2025年9月底,住宅现房库存面积为4亿平方米,占广义库存比重为25.3%,较2020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5] * 将继续实行预售规范和预售资金监管,而非全面转向现售[5] 住房供给优化 * 保障性住房供给重点从“有效增加”变为“优化”,强调资源优化配置,如将部分现房转为保障房[7]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和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解决了20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7] * 首次明确提出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以匹配结构性需求[8] * 2025年1至9月,全国120平米以上面积段住房成交占比达到47%,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8] * 一线城市120-140平米产品占比提升2.9个百分点,二线城市140-160平米产品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160平米以上产品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8] 住宅品质与物业管理提升 * 规划提出建设“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10] * 住建部新规已于2025年5月1日实行,通过设计优化提高住宅舒适度[10] * 物业管理被单列为重点,标志着市场转向全方位质的提升[10] 房屋安全管理与城市更新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房屋安全体检、设立安全管理资金、推行质量安全保险[3][11]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城镇既有建筑中超过30年的比例接近20%,预计到2040年前后增至80%,存在安全隐患[11] * 城市更新从“实施”变为“大力实施”,将进入加速落地阶段[13][15] * 2021年至2024年城市更新累计投资额达到16.6万亿,其中2023年至2024年年度投资规模保持在2万亿左右[15] 盘活存量与风险化解 * 规划提出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一线城市购房限制或有优化空间[3][13] * 盘活低效用地、闲置房产,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风险化解[3][13]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全国用于收购闲置存量用地的专项债总金额已超过6,200亿[16] * 探索建设用地总量按规划期管控模式,赋予省级政府更大自主权[16][17]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预期与投资机会 * 预计2026年地产市场在量价方面将有所修复,明年底前价格有望企稳[20] * 投资者可关注三条主线:一二线核心城市基本面稳定的房企、销售拿地有突破的小而美公司、积极探索新消费场景的商业地产公司[21][22] * 新消费时代下,商业地产价值有望重塑,需积极调改传统存量商业以满足新消费需求[14] 政策推进节奏 * 房屋体检、房屋保险等制度预计在五年规划后期有实质性条款出台[13] * 一线城市购房限制政策的调整预计将继续渐进式进行,但节奏会加快[14][19]
重磅!武汉城市更新方案来了,首批80个片区改造启动
长江日报· 2025-11-07 08:49
11月6日,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召开。长江日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武汉将出台《武汉市实施"五改四好"加快推进高质量城市更 新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今年启动实施第一批80个 "小而美"城市更新片区 目前,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委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五个转变、五个更加注 重"的重要路径,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 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武汉两江四岸,大气磅礴。 武汉城市风光 《行动方案》体现"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吸引人、服务人、留住人"等特 点。 《行动方案》中提到"五改四好",其中,"五改"包括:实施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实施老旧街区改造提升、 实施老旧厂区改造焕新、实施城中村改造提速。"四好"就是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行动方案》提出,2025 ...
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召开:聚焦“五改四好”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长江日报· 2025-11-07 08:49
城市更新战略定位 - 将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2] - 实施城市更新对扩内需 促转型 惠民生 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核心任务与主攻方向 - 主攻方向为"五改四好" 即改造既有建筑 老旧小区 老旧街区 老旧厂区 城中村 建设好房子 好小区 好社区 好城区 [1][3] - 目标任务聚焦"三年行动" 每年选取一批"小而美"标志性项目 [3] - 通过"六带联动"系统举措 以城市更新带整治 带保护 带改造 带建设 带开发 带管理 [3] 实施路径与特色发展 - 特色发展路径包括以湖为单元的片区综合开发 以路为轴线的联动更新 以历史街区为承载的微改造 以重点功能区为内核的存量盘活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空间重塑 [3] - 实地考察项目涵盖以路为轴线的更新改造 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 老旧厂区转型发展 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 实施模式与保障机制 - 创新实施模式为"规划引领 精细算账 特色赋能 片区平衡" 持续探索"XOD+新PPP+EPC"复合型开发模式 [5] - 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着力破解要素制约 [3] - 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推动共谋共建共治共享 统筹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 [3][4]
相关单位会上作交流发言:迎难而上 不胜不休
长江日报· 2025-11-07 08:29
城市更新战略目标 - 中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城市更新被视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1] - 工作推进强调强功能、提品质、促转型、惠民生,需要多方担当作为、合力推进 [1] 具体项目规划与进展 - 武汉市计划将城市更新项目打造成全国典范,加快第一批80个"小而美"更新片区落实落地 [2] - 重点工程包括改造一批既有建筑、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老旧厂房、城中村,以及解放大道沿线更新、历史文化轴线打造等 [2] - 硚口区首批启动8个"小而美"片区,三年将实施30个项目,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2个,并启动汉正街新安九如片历史风貌街区更新 [2] - 武昌区通过盘活中国电建闲置厂区打造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吸引80余家金融机构集聚,盘活闲置写字楼建成首栋数字经济亿元楼武汉数创大厦 [2] - 武昌区改造修缮老旧历史街区,打造了昙华林、斗级营等文旅热门地标 [2] 实施模式与未来计划 - 武昌区将加强谋划,分期分批滚动实施项目清单,并创新模式以破解更新难点痛点 [3] -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将构建全市统一的"城市更新数字化平台"和"城市更新一张图"系统,对项目实行"一网统管" [8] -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将创新以"特色功能"为单元的片区规划,差异化配置服务设施 [8] 资源保障与政策支持 - 城市更新面临"地从哪来、钱从哪来"等核心问题,政策强调"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 [5] -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将强化"规划—土地—建设"全流程政策创新,完善更新项目容积率转移和奖励政策,优化规划管控机制 [5] - 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累计向城市更新八大领域授信超1500亿元,发放贷款超700亿元,并创新七类融资模式 [5] - 国家开发银行将继续发挥主力银行作用,助力完善政策体系,以市场化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6]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中建三局将加大在既有建筑、老旧街区、老旧厂区等领域的拓展力度,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7] - 中建三局将加快构建智能建造产业生态,在阳逻建设智能建造示范工厂,在武汉新城建设科研试验基地 [7] - 洪山区星城中心项目已导入科创企业及上下游产业资源,建设武汉数字建造创新中心,并将升级"中建星云"城市智慧运营平台 [7] -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将推动BIM智慧赋能审批,探索城市更新项目审批新路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