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消费驱动增长成效显著,仍需优化结构释放内需潜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6:11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稳定在50%以上,2024年约为55%,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2] - “十四五”期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5%-60%之间,显著高于投资和净出口,成为第一拉动力 [3]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服务零售额增长6.2% [3]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4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4% [4] - 2025年1-4月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4.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4.9% [4] - 智能化与绿色化消费兴起,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7%,2025年1-3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9.3%,通讯器材类增长26.9% [5] - 居民消费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达46.1% [5] 消费市场具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增长5.3%,延续强劲势头 [3] - 健康与安全支出上升,2025年1-3月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2%,中西药品类增长2.1% [5] - 跨期消费意识增强,2025年1-4月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4%,反映消费需求向保值增值延伸 [5] - 2024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为6.6%,持续快于城镇居民,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5] 消费环境与政策建议 - 数字化消费场景普及,2025年1-4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 [6][9] - 需夯实就业与收入基础,中小微企业贡献全国80%以上城镇就业,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 [7] - 需扩大服务消费,2024年信息传输、软件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10.9%,但养老、医疗等领域供给仍需加力 [10] - 需稳住大宗消费,针对家电、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延续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 [9]
VR试衣镜、机器人乐队各展身手 湖南涌现新型数字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22:11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南新型数字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涵盖零售、文旅、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1][2] 数字消费技术应用 - 时尚品牌服装店利用5G+VR/AR技术实现VR试衣镜,可快速识别顾客身材,一分钟试穿十几套衣服 [1] - 系统能自动分析购买者三维与衣物的匹配度,未来可实现远程实时试衣 [1] - 数字消费场景包括VR试衣、AI试妆、AI丝巾定制、针灸机器人、机器人乐队等 [1] 机器人技术发展 - 机器人技术公司打造的人形机器人乐队可通过AI视觉识别乐谱演奏歌曲,吉他机器人可独奏 [1] - 该机器人乐队被租用于城市庆典、文化节、迎新晚会等活动,部分博物馆、科技馆引入开展全天候演出 [1] - 湖南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机器人在文旅演艺、教育服务、公共文化等领域规模化落地 [1] 数字文旅与文博创新 - 湖南祁阳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内,唐代诗人元结以数字人形态与游客对话,游客可体验虚拟雕刻、数字碑拓 [2] - 湖南省博物馆正打造“辛追夫人”3D数字人AI智能体,未来将带领游客逛馆 [2] 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 - 湘绣传承融入数字基因,推出的熊猫刺绣摆件通过AR技术使消费者可与湘绣大熊猫互动 [2] 数字消费覆盖领域 - 数字消费作为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涵盖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内容消费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 [1] - 湖南数字消费延伸至文旅、交通、养老、潮流科技产品等领域 [1]
消费“热”起来、经济“跑”起来 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焕新亮点持续显现
央视网· 2025-10-15 13:04
消费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 [1] - 202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50万亿元 [1] - 按照世界银行算法,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美国的1.6倍 [9]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 [1][7] 消费结构升级与优化 -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 [3] - 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超过45%,较“十三五”末期有明显提升 [15] - 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 [3]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50% [3] 新型消费业态发展 - 网上零售额稳居世界第一,新业态新场景丰富多样 [5] - “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呈现蓬勃增长态势 [14] - 直播带货、网上购物、虚拟现实消费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15] - 供需互促,消费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11] 政策驱动与市场活力 - 以旧换新政策截至上半年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3] - 体制改革深化和新质生产力生成将有助于释放服务消费市场潜力 [17] - 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塑造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满意度 [17]
品质消费、商场“焕新” 这五年我国消费市场量质齐升
搜狐财经· 2025-10-15 08:34
消费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4年全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2]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2][15] - 按照世界银行算法,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美国的1.6倍 [17] 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 -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超过45% [2][21] - 品质消费成为关键词,消费从“买得到”向“买得好”、“买得高兴”转变 [15] - 新能源车市场显著扩张,2024年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已超过50% [2] 新业态、新场景与新型消费 - 网上零售额稳居世界第一,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呈现蓬勃增长态势 [4][19] - 新消费场景激活内需,例如海口国际免税城通过打造体验式购物空间,将购物清单变为闯关地图,实现销量200%至300%的提升 [7][9] - 消费业态更加丰富,直播带货、网上购物、虚拟现实消费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线上线下消费相互促进 [21] 政策驱动与市场活力 -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上半年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持续实施,政策的持续优化为消费场景创新提供了保障 [9] - 消费市场更加开放,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同时更多国潮品牌走向全球 [15] 供需互促与产业联动 - 居民家庭消费偏好变化与消费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共同作用,形成供需互促的良好局面 [19] - 生产商敏锐捕捉市场趋势,例如巧克力品牌商根据消博会反馈,开发融合本地食材和文化特色的产品,并计划从参展商转为投资商 [11][13]
从技术到场景 数字消费从“可选”变为“必需”
搜狐财经· 2025-10-14 12:31
政策支持与行业定义 - 商务部等8部门出台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界定数字消费,涵盖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内容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 [1] - 意见从丰富供给、培育主体、优化支撑、营造环境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发展数字消费 [1] - 明确要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扩大数字消费领域公共数据供给,推动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融合开发 [8] 市场规模与渗透率 - 2024年中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占整体消费的44.2% [6] - 数字消费已从“可选项”转变为社会运行的“必需品”,渗透到衣食住行、娱教医养等生活方方面面 [4] 新兴消费场景与应用 - 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配送咖啡、餐食等实现5-15分钟内快速送达,完成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跨越 [4] - 文旅消费数字化转型深入,AR智慧游览、非遗互动、3D手办定制、数智指路机器人等覆盖全场景 [5] - 零售数智化趋势明显,智能导购屏、自助样品派发机、虚拟试妆镜等智能终端提升购物体验 [5] - 全屋智能系统已服务超千万家庭,智能音箱、AI看护摄像头等实现自动化环境调节与安全监护 [5] 数字基础设施支撑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54亿户 [6] - 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90%以上行政村通5G的泛在连接 [6] - 在用算力设施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6] - 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发布1500余个,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 [7] 数据要素价值与行业赋能 - 中国电信依托云网融合优势,服务300+省市政务云建设运营、100+城市数据智能平台建设 [8] - 在智慧文旅领域,通过“一部手机游甘肃”项目实现个性化行程规划与精准服务推荐 [8] - 在医疗健康领域,为医院打造天翼云平台,实现高效协同的远程诊断 [9] - 在数字治理领域,创新打造数字乡村平台,探索现代化+网格化基层治理新模式 [9]
数字消费时代来临 浙江加速布局新赛道
搜狐财经· 2025-10-14 00:21
政策指导框架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聚焦数字消费、数字时代、美好生活3个关键词,从丰富供给、培育主体、优化支撑、营造环境4方面部署任务 [2] - 政策着力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 [2] 数字消费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占居民消费总额的44.2% [2] - 数字消费呈现四个特点:数字产品创新活跃(如智能手表、具身智能)、数字服务支撑增强、数字内容消费潜力释放、数字渠道覆盖广泛 [2] 区域发展案例:浙江省 - 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7.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22.1个百分点 [3] - 浙江推出《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数字消费新型业态 [3]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办,推出100个数字消费场景体验 [3] 具体业态与增长路径 - 即时零售、闪购等新零售兴起,例如天猫“618”期间淘宝闪购带动3C数码等品类成交创新高 [3]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实现显著增长,电影、网络视听等领域保持较高增速 [2] - 政策支持发展“人工智能+消费”,鼓励人工智能、智能穿戴等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 [3][4] 财政与金融支持举措 - 鼓励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数字消费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4] -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4] - 运用专项债等工具补齐城乡数字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县乡村物流体系与5G网络覆盖 [4]
外贸稳、社零增、国际范足……重庆“十四五”商务经济“火力全开”
搜狐财经· 2025-10-11 13:10
消费市场发展 - 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1.6万亿元台阶,较"十三五"末增长35.4% [7] - 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商圈跻身全国最火五大商圈,打造"江崖街洞天"等上百个消费新场景 [7] - 2021-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达17.5%,"十四五"期间预计实现翻番 [7] - 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2200个,重庆火锅企业在全球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设门店超1000家 [7] - 建设城区菜市场520个、乡镇农贸市场981个,完善县域商业体系 [7] - 重庆连续四年登顶"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 [7] 对外贸易与开放平台 - "十四五"以来全市外贸累计总额超过3.5万亿元 [8] - 重庆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外贸和30%以上的外资,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 [8] -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项目347个,总金额达260亿美元 [8][9] - 获批设立涪陵经开区、重庆铁路港综保区、永川综保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 [9] - 重庆成为中西部地区综保区、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市 [9] 开放环境与国际合作 - 重庆国际友城达到56个,友好交流城市达到136个 [9] - 落地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全市离境退税商店超200家 [9] - 重点商圈和景区外卡受理覆盖率超过90% [9] 商务改革与创新探索 - "十四五"以来重庆商务领域成功争取16项国家级试点 [10] -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代表,在世贸组织对中国贸易政策审议边会上分享服务业扩大开放经验 [10] - 生活必需品保供系统上线运行,入驻企业超过3000家 [10] - 川渝商务部门聚焦市场一体化、开放一体化和创新一体化,打破区域壁垒 [10]
消费“主引擎”动能强劲
搜狐财经· 2025-10-11 06:59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结构优化,主引擎作用凸显,并展望"十五五"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的特点不变 [3][4][11] 消费市场规模与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5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4] - 2025年1-8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39万亿元,同比增长4.6%,8月社零总额3.97万亿元,同比增长3.4% [6]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4] - 从绝对值看中国社零总额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则达到美国的1.6倍 [5] 消费结构优化与品质提升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从2020年的42.6%提升至2024年的46.1%,提高3.5个百分点,2020-2024年年均增长9.6% [8] - 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7] - 2024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超过50%达到50.2% [7] - 2024年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占当年居民消费的44.2% [9] 新型消费与创新业态 - 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2024年突破15万亿元,汽车销量连续14年全球第一 [5] - 商旅文融合一站式服务创新,老字号创新发展,新中式服装、文创优品等国货"潮品"畅销 [8] - 培育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增长点,智能家居、智能导购机器人、无人便利店等新场景走进生活 [9] 内外市场联动与开放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全球优质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博会等渠道进入百姓生活 [10] -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展示新产品约3000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 [11]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增长77.8%,便利化措施促进"中国游"流量转化为"中国购"增量 [11]
现在做我店模式还来得及吗?仿盘创业的风口期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10 17:32
在我看来,此刻入局"我店"不仅不算晚,反而恰是踩准政策的黄金风口期—— 八部门新政落地为行业 托底,县域等市场仍存大量空白。 近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不同背景的从业者找到我咨询系统开发—— 既有深耕行业的企业家、资深操 盘手、行业大佬,也有手握实战经验与核心资源的创业团队(懂行的人自然明白这份资源的分量)。 说实话,面对这些常年扎根市场一线的实践者,我始终更相信他们的判断:他们对市场趋势的感知本就 比我们更敏锐,也更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系统来落地业务。 最近很多朋友加我微信问我:"现在全国到处都是仿'我店'模式的平台,现在再做是不是已经晚了?" 下面咱们就好好聊聊:为什么说此刻着手做"我店"不仅不晚,反而正好站在了黄金窗口期上。 一、窗口期核心支撑:政策与市场双向发力 1.政策端:八部门新政释放红利 2025 年,商务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明确支 持智能零售、数智供应链两大方向,还提供贷款贴息等扶持措施。其中"数商兴农"政策已见实效,某县 域创业者借此仅 3 个月便获得 20 万元补贴,验证了政策落地的实际价值。 2.市场端:千亿赛道仍有空白 县域市场中,80 ...
打造消费大国 还需做些什么
经济日报· 2025-10-10 09:59
消费市场宏观表现 - 国庆中秋长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1] - 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7天国庆节假日增加1.23亿人次 [1] - 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7天国庆节假日增加1081.89亿元 [1] -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50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 [1] 消费结构升级趋势 -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5%,比商品性消费支出快3.8个百分点 [2] - 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支出在"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长10% [2] - 消费新动能加速推进,数字消费成为新兴增长点,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提升交易效率 [2] - 绿色消费理念普及,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商品受到青睐 [2] - 服务体验类消费、绿色智能商品、国潮消费成为假期主要亮点 [2] 消费大国的基础与差距 - 行业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的坚实基础 [1] - 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其集聚效应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消费扩张的持续动力 [1] - 人均GDP已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国际经验表明此阶段消费升级将持续推进 [2] - 消费大国的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通常持续稳定在60%以上,且服务消费占主导 [3] - 行业在服务消费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部分高端制造和品质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3] 消费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层面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 [2]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批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正在崛起 [2] -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与传统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创造新消费场景 [2] - 任何微小的渗透率提升,在超大规模市场中均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增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