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界并购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概念股:多家上市公司并购切入半导体,屹唐股份亮剑起诉应用材料
巨潮资讯· 2025-08-17 21:19
跨界并购切入半导体赛道 - 近期A股市场跨界并购活跃,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切入半导体赛道,包括万通发展、衢州发展、开普云、永吉股份、康达新材等,并购后股价波动较大 [2] - 万通发展拟投资854449万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01%股权,标的公司主要从事高速互连芯片设计与研发,核心产品为PCIe50交换芯片 [3] - 开普云筹划收购金泰克半导体或其存储业务资产控制权,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股票自2025年8月11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 衢州发展拟发行股份购买先导电科954559%股份,标的公司主营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 [4] - 永吉股份筹划收购特纳飞电子控制权,标的公司专注于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研发,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车载存储等领域 [4] - 康达新材拟以275亿元收购中科华微51%股权,标的公司为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企业,服务于特种装备领域 [5] 半导体设备巨头知识产权纠纷 - 屹唐股份以"非法获取并使用核心技术秘密"为由起诉应用材料,索赔9999万元,案件体现中国半导体企业捍卫知识产权的决心 [2][6] - 屹唐股份指控应用材料通过招聘其前员工获取等离子体技术秘密,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干法去胶、蚀刻等半导体加工设备 [6] - 应用材料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中,主要发明人为屹唐股份前员工,涉嫌披露屹唐股份技术秘密,屹唐股份要求停止使用技术秘密并赔偿损失 [7] 锂矿停产与市场反应 - 宁德时代旗下宜春时代锂矿因采矿权到期于8月10日停产,公司正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预计影响有限 [8] - 知情人士称宁德时代锂矿将临时停产至少3个月,关联精炼厂已获通知 [9] - A股锂矿股集体大涨,天齐锂业、江特电机等涨停,赣锋锂业、中矿资源等涨幅超9%,港股锂业股亦大幅上涨 [9] - 分析认为停产可能造成单月数千吨碳酸锂供应缺口,叠加补库需求,锂价短期反弹空间较大 [9]
左手加码大麻,右手再押芯片,烟标龙头永吉股份跨界“狂飙”|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8-15 18:41
公司资本运作 - 永吉股份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南京特纳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控制权,并定增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2] - 近五年公司已进行4次类似收购计划,包括一笔半导体投资失败案例,资本运作频次显著上升[2] - 2022年发行可转债部分用于偿还并购澳洲医用大麻公司贷款,2025年3月抛出不超过4.9亿定增计划,其中2.8亿拟用于收购澳洲医用大麻分销商[2] - 若本次重组完成,公司将同时拥有烟标印刷、医用大麻和半导体三大业务板块[2] 业务转型与跨界并购 - 公司为区域烟标龙头,因主业业绩波动持续探索新方向,产品从烟标扩展至酒盒、药盒,并通过并购跨界医用大麻、工业大麻及半导体领域[3] - 2020年同时收购澳洲医用大麻生产商TB和曲靖云麻农业科技[3] - 2021年以1.07亿元高溢价增资上海埃延半导体获51%股权,定位为"第二主业补充",但2024年该标的营收519万元亏损893万元,公司计提商誉减值4814万元并终止二期投资[4][5] 特纳飞标的分析 - 特纳飞成立于2019年,主营固态硬盘控制器解决方案,产品覆盖消费电子、车载存储、数据中心等全场景存储生态,2022年首款产品TC2200量产并导入全球最大模组厂[8] - 属独立主控芯片厂商,研发投入巨大,国内头部企业慧荣科技、联芸科技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达4.98亿元和4.25亿元[8][9] - 近两轮融资以政府背景基金为主,2023年C轮融资中武汉政府背景机构占4家,2025年C+轮融资引入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基金等三家政府背景投资方[9][13] 特纳飞战略布局变动 - 2023年与武汉产业研究院签约计划将总部迁至武汉并申报科创板,但2025年6月将总部迁至南京江北新区,建设SSD主控芯片总部及生产基地[13] - 2025年2月将华南总部落户广东鹤山市,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SSD高端模组项目[17]
万通发展回应跨界并购:在公司转型发展战略下一次严肃的并购决策
格隆汇APP· 2025-08-14 13:24
公司跨界并购计划 - 公司回应上交所称跨界并购是严肃的战略决策 [1] - 交易各方约定数渡科技2025至2027年度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15.8亿元 [1] - 要求数渡科技各年度完成至少一款核心自研芯片产品的研发 [1] 市场反应与监管关注 - 公司股票出现连续多日涨停现象 [1] - 上交所就跨界并购计划向公司发出问询函 [1] - 公司于8月13日深夜正式回函交易所 [1]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拉升 美的置业大涨超13%领衔 业界期待政策放松节奏提速
格隆汇· 2025-08-14 10:08
港股内房股市场表现 - 美的置业股价大涨13.03%领涨内房股 最新价4.770港元 [1] - 绿城中国涨4.40%至11.160港元 融创中国涨3.38%至1.530港元 远洋集团涨3.77%至0.110港元 [1] - 富力地产 新城发展 金辉控股均涨超3% 华润置地 万科企业 雅居乐集团等多数涨超2% [1] 行业政策利好动态 - 天津等多地住房公积金支持支付首付款 长沙县优化土地供应条件减轻开发商压力 [1] - 福州发布16条新政支持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 北京限购政策调整后五环外楼盘单日到访超百组 [1] - 二手房"以价换量"现象出现 业界期待政策放松节奏进一步提速 [1] 房企战略转型动向 - 部分中小上市房企在行业调整期转向科技产业 通过并购实现新业务布局 [1] - 跨界并购被业内视为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途径 有望增强企业抗周期能力 [1]
衢州发展30亿并购先导电科,万通发展8.54亿入局芯片,房企科技转型加速
金融界· 2025-08-14 08:32
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中小上市房企将战略重心转向科技产业通过并购实现业务重构寻求突破[1] 跨界并购案例 - 衢州发展拟发行股份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0亿元 先导电科专注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计算机消费电子等终端市场[3] - 万通发展投资8.54亿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股权 数渡科技核心产品为PCIe高速交换芯片属于高端芯片设计领域[3] - 衢州发展已形成地产加高科技投资双主业模式 通过房地产开发现金流支撑高科技产业长周期培育[3] - 万通发展通过芯片设计资产注入推进向数字科技业务战略转型开拓新增长点[3] 转型驱动因素 - 房地产市场调整显著影响中小房企盈利能力 通过并购进入新兴领域寻找可持续发展路径[4] - 科技概念在资本市场保持较高热度 房企希望通过跨界并购提升市场关注度和估值水平[4] - 中小房企在土地储备融资渠道市场影响力等方面与头部企业存在明显差距[4] - 通过跨界并购进入成长性较好新兴产业有助于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增强抗周期能力[4] - 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 经营性现金流为并购提供基础支撑 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如发行可转债定向增发等方式提供资金保障[4] - 华丽家族通过逆向增资方式以不超过3亿元投资海和药物参与配股融资 海和药物专注肿瘤创新药研发已有3款产品商业化[4] 未来趋势 - 中小房企跨界并购趋势预计持续延续 部分企业可能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甚至逐步退出传统地产板块向科技等成长型产业倾斜资源配置[5] - 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推动行业资源向更具创新潜力领域集中[5] - 跨界并购对企业整合能力资源匹配度和持续投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成功转型需要相应管理和技术储备[5]
财说| 狮头股份跨界收购换来两个跌停,机器视觉故事背后有何隐忧?
新浪财经· 2025-08-13 07:05
交易概况 - 狮头股份拟以6.62亿元收购利珀科技97.4399%股份,同时向实控人旗下公司募集2.4亿元配套资金 [1] - 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 [1] - 市场反应负面,消息发布后股价连续两日跌停 [1] 公司转型历程 - 狮头股份原为水泥生产企业,后转型净水龙头业务未果,2020年通过收购昆汀科技切入电商领域 [1] - 2024年收入结构:电商经销占比77.8%,电商代运营10.51%,传统净水龙头业务仅占11.29% [1] - 电商业务2023年和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8013万元和3567万元,促使公司转向机器视觉领域 [2] 收购标的情况 - 利珀科技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解决方案 [2] - 主要产品包括通用视觉算法软件、新能源领域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等 [2] - 当前下游应用以光伏和膜材为主,计划拓展至锂电池和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 [2] 行业前景与竞争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视觉市场规模268.3亿元,预计2029年达63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62% [2] - 外资品牌康耐视、基恩士占据高端市场80%份额,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复杂 [2][3] 财务数据变动 - 利珀科技2023年和2024年收入分别为3.16亿元和4.1亿元 [4] - 归母净利润从预案到草案缩水:2023年从2864.7万元降至2408.7万元(-15.9%),2024年从4109.5万元降至3314.6万元(-19.3%) [4][5] - 2023年和2024年其他收益占比分别达95%和56.1%,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和增值税即征即退 [6][7] 业绩承诺与增长 - 业绩承诺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300万元、4600万元和6200万元 [8] - 2024年净利润3314.6万元,2025年承诺业绩暗示可能零增长或下滑 [8] 客户集中度风险 - 2025年1-5月前五大客户占比49.08%,2024年44.22%,2023年50.31% [9][11] - 主要客户集中在光伏行业,包括晶科能源、扬州棒杰等 [9][11] - 扬州棒杰2025年3月起停产,其他客户如英发睿能、一道科技也有停产或欠薪传闻 [12] 财务指标恶化 - 经营性现金流2023年-2653万元,2024年-6996万元 [14] - 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2023年2.93次,2024年2.39次,2025年1-5月1.55次 [14] - 合同负债从2023年底2.56亿元降至2025年5月底1.36亿元,减少46.9% [15] - 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2023年36.98%,2024年35.55%,2025年1-5月32.77% [16] 估值与商誉风险 - 评估增值率高达295.88%,对应2024年净利润20倍PE [17] - 交易后商誉将从5067.13万元增至4.44亿元,占归母净资产45.06% [17] - 双方在技术、客户、供应链层面缺乏协同性 [17]
并购市场回暖 绿色能源等领域受关注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并购市场整体概况 - A股市场年内发生448起公司并购事件 涉及资金977.54亿元[2][3] - 2021年中国国内并购交易数量达12790宗 同比增长21% 交易金额6374亿美元[3] - 2022年并购市场预计保持活跃 主要受经济转型和金融环境宽松推动[2][3][4] 行业并购分布特征 - 机械设备行业发生55宗并购案例 位列申万行业第一[5] - 电力设备行业发生41宗并购案例 医药生物行业发生37宗案例[5] - 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并购案例同样较为突出[5] 重点领域并购动态 - 新能源领域并购活跃 锂电企业收购上游矿业资产以缓解成本压力[6] - 光伏企业在双碳政策下收购光伏电厂解决绿电需求[6] - TMT领域因产业链长细分板块多 并购补强需求旺盛[6] 跨界并购现象分析 - 天域生态斥资6.1亿元跨界收购锂电池企业青海聚之源51%股权[6] - 沐邦高科拟以11亿元交易价收购豪安能源100%股权[6] - 跨界并购分为主业补强型和业务转型型 后者存在较大不确定性[7]
【券业观察】证券业整合向强而行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49
行业整合模式 - 头部券商强强联合成为并购主流 基本逻辑在于规模经济效应 业务互补与协同 提升国际竞争力 理想组合包括机构业务强+零售网络广 投行见长+财富管理突出 国内实力雄厚+国际布局完善等 [1] - 同一实际控制人旗下券商整合是重要模式 中央和地方国资平台下券商整合潜力明显 优势在于推动力强 实施阻力小 文化融合容易 [1] - 区域性券商联合重组是中小券商战略转型路径 通过区域内或跨区域联合快速扩大规模 形成区域领先机构 增强服务区域经济能力 [1] -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跨界并购持续推进 国有券商引入民营资本 民营券商引入国资背景股东 金融科技公司 互联网企业对券商战略入股增多 [1] 行业格局演变 - 并购浪潮显著提升行业集中度 资源向头部机构集中 行业将从分散竞争演变为"领军机构+综合型券商+特色券商"多层次结构 [2] - 领军机构在资本规模 业务多元性和国际影响力占优 综合型券商在全国提供多元化服务 特色券商通过区域聚焦 行业专注或客群定位建立细分优势 [2] - 行业集中度逐步向国际成熟资本市场标准靠拢 预计未来几年将有若干中国券商在亚太地区建立领先地位 全球特定业务领域与国际投行形成竞争 [2][5] 业务模式变革 - 规模效应推动券商从传统通道服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 传统经纪业务占比下降 投资交易 资产管理 财富管理等业务占比提升 [2] - 并购促进业务协同和交叉销售 合并后券商可提供"一站式"服务 提高客户黏性和单客价值 同时更重视平台化 数字化转型 [2] - 轻资产与重资产业务结构优化 财富管理转型加快 跨境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 数字化转型重塑业务流程和客户体验 [5] 国际经验与启示 - 美国投行业形成几家领先机构主导的高度集中格局 欧洲大型银行集团通过收购证券公司扩张投行业务 日本大型证券公司收购区域券商扩大国内份额 [3] - 国际经验启示包括行业集中是全球趋势 并购是做大做强重要途径 整合是关键 海外并购需审慎 文化整合是最大挑战 监管政策作用重要 [3] 中小券商策略 - 中小券商差异化竞争策略包括区域特色化 行业专注化 客群聚焦 平台化和轻资本转型 通过科技赋能和平台思维构建开放生态 [3] - 主动参与整合比被动等待明智 实力较强中型券商可主导区域整合 特色优势明显券商考虑与互补性强的同类联合 小型券商考虑与大型券商战略合作 [4] - 中小券商可采取"轻量化"科技战略 在核心业务环节重点投入 与金融科技公司 云服务商建立战略合作 降低开发成本 在细分领域如绿色金融 ESG投资等创新突破 [5] 发展机遇 - 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为券商拓展全球业务创造条件 全球资产配置需求上升推动跨境业务创新 并购整合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5]
切入机器视觉领域 狮头股份溢价并购存隐忧
北京商报· 2025-08-07 23:39
交易方案 - 公司拟以6.62亿元收购利珀科技97.4399%股份,其中现金对价1.98亿元,股份对价4.65亿元 [1][3] - 收购比例较3月预案下降2.5601%,因部分股权转让款未支付,后续将启动现金收购 [4] - 拟向实控人旗下公司重庆益元、重庆益诚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2.4亿元 [4]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草案披露后股价跌停,8月7日收盘价12.74元/股,总市值29.3亿元,成交金额4.65亿元 [1][3] - 当日股价大幅高开9.4%后迅速下挫,最终跌停 [3] 标的公司财务与估值 - 利珀科技2023-2025年5月净利润分别为2451.06万元、3501.56万元、295.47万元 [5] - 评估基准日5月31日标的100%股份估值6.8亿元,较净资产增值5.08亿元,增值率295.88% [6]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300万元、4600万元、6200万元,合计1.41亿元 [6] - 综合毛利率连续下降:2023年36.98%、2024年35.55%、2025年1-5月32.77% [8] - 资产负债率较高:2023-2025年5月分别为83.8%、74.92%、71.21% [9] 交易影响与战略意义 - 交易完成后商誉将从5067.13万元增至4.44亿元,占总资产27.74%、净资产45.06% [7] - 公司称收购旨在切入机器视觉赛道,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6] - 行业人士认为机器视觉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6]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 2023-2024年连续亏损:营收4.58亿元/4.8亿元,净利润-7759.22万元/-2961.88万元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7亿元(+8.49%),净利润58.3万元(扭亏) [9]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0-70万元(同比扭亏) [9]
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商被收购!
鑫椤锂电· 2025-08-07 15:53
日播时尚收购茵地乐交易概况 - 上海女装巨头日播时尚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1%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交易完成后茵地乐将成为日播时尚控股子公司 [1] - 这已非日播时尚首次向锂电领域跨界 2023年公司曾筹划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但最终告败 [6] 日播时尚业务转型背景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品服装的设计创意、材料及工艺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客户服务 近年来受整体经济增速下行、服装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等众多因素影响 原有主营业务增长乏力 盈利水平波动较大 未来业务成长性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5] - 为保护股东利益 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进入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的锂电池粘结剂行业 [5] 日播时尚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为8.66亿元 同比下滑15.68% 归母净利润为-1.59亿元 同比由盈利转为亏损 [6] - 最新业绩预告显示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归母净利润为3500万元至4200万元 [6] 茵地乐业务概况 - 茵地乐为锂电材料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专注于锂电池粘结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是行业首家主营PAA类锂电池水性粘结剂的企业 [8] - 据GGII统计 2024年国内锂电池PAA类粘结剂市场中 茵地乐市场占有率高达49% [8] 茵地乐客户资源 - 下游客户主要为行业内知名的锂电池生产厂商 大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 [8] 茵地乐财务表现 - 2023年、2024年、2025年前5月的营收分别为5.03亿元、6.38亿元、3.17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2.04亿元、1.30亿元 [8]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茵地乐资产总计13.72亿元 负债总计2.54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为11.18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