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
搜索文档
科陆电子跌2.06%,成交额2.5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52.2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3 10:5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8.57元/股,成交金额2.52亿元,换手率2.05%,总市值142.3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52.21万元,特大单和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其中特大单买入占比3.11%卖出占比9.31%,大单买入占比19.37%卖出占比22.5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大幅上涨97.01%,近60日上涨33.07%,近5个交易日和近20日涨幅均为0.23%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10月27日龙虎榜数据显示净卖出1.04亿元,买入总额1.21亿元占总成交7.96%,卖出总额2.25亿元占总成交14.76%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主营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96年8月12日,2007年3月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电工仪器仪表、电力自动化系列产品、新能源及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以储能业务和智能电网为主,储能业务占比49.83%,智能电网占比48.74%,其余为物业和综合能源管理及服务等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工仪器仪表,概念板块包括虚拟电厂、锂电池、智能电网、一带一路、储能等 [2]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5.86亿元,同比增长23.42%,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1.10% [2]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50万户,较上期增加7.23%,人均流通股18664股,较上期减少6.7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8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5763.14万股,较上期大幅增加3506.51万股 [3]
钛能化学跌2.15%,成交额1.9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2.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0:3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15%,报5.46元/股,成交额1.96亿元,换手率0.95%,总市值207.8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2.04万元,特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3715.61万元和3575.82万元,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4696.46万元和5208.29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9.23%,近5个交易日下跌6.02%,近20日上涨3.21%,近60日上涨30.00%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金红石型钛白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收入构成为:钛白粉80.17%,黄磷7.30%,物流类4.96%,新能源材料3.40%,其他(补充)2.84%,磷矿石1.32%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7.65亿元,同比增长11.97%,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减少29.4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7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33亿元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57万,较上期增加0.80%,人均流通股32240股,较上期减少0.7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647.48万股,较上期增加3910.94万股 [3] - 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联接A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001.61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业务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原料-钛白粉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钒电池、盐湖提锂、锂电池、石墨烯、储能等 [2]
东华科技涨2.05%,成交额4461.8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6.5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3 10:05
11月3日,东华科技盘中上涨2.05%,截至09:54,报11.96元/股,成交4461.80万元,换手率0.69%,总市 值84.68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96.55万元,大单买入581.93万元,占比13.04%,卖出485.38万元,占比 10.88%。 截至10月10日,东华科技股东户数3.87万,较上期减少10.85%;人均流通股14042股,较上期增加 12.17%。2025年1月-9月,东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7.95亿元,同比增长5.61%;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 比增长14.97%。 分红方面,东华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4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5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东华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 通股东,持股304.5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28万股。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 133.9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35万股。西部利得碳中和混合发起A(012975)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 股132.36万股,为新进股东。中邮核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A(590003)、国寿安保成长优选股票A (001 ...
A股集体低开,贵金属板块领跌
第一财经· 2025-11-03 09:56
作者 | 一财阿驴 上证指数跌0.02%,深成指跌0.10%,创业板指跌0.26%。 | 代码 | 名称 | 两日图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000001 | 上证指数 | M | 3954.08c | -0.71 | -0.02% | | 399001 | 深证成指 | A | 13364.42c | -13.79 | -0.10% | | 399006 | 创业板指 | N | 3179.30c | -8.24 | -0.26% | 盘面上,算力硬件、锂电池、半导体、光伏、消费电子题材走弱;光热发电、核聚变、创新药、AI应 用概念股活跃。 2025.11.03 09:34存储芯片板块盘初下挫,时空科技跌停,大为股份跌超6%,伟测科技、佰维存储、德明利纷纷下 挫。 09:28贵金属板块跌幅居前,湖南黄金、晓程科技、中金黄金、赤峰黄金开跌超2%,湖南白银、招金黄 金等跌幅居前。 09:27可控核聚变板块盘初走高,浙富控股、海陆重工涨停,常辅股份涨超10%,兰石重装、天力复 合、上海电气、久立特材、国机通用跟涨。 09: ...
中天科技跌2.01%,成交额2.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836.3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3 09:5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01%,报16.61元/股,总市值566.89亿元,成交额2.61亿元,换手率0.46%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836.36万元,特大单净卖出2676.92万元(卖出4161.10万元,买入1484.18万元),大单净卖出2159.45万元(卖出7057.99万元,买入4898.54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8.46%,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7.31%,近20日下跌9.04%,近60日上涨18.47% [1] 公司基本面与经营业绩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9.74亿元,同比增长10.66%,归母净利润23.38亿元,同比增长1.20%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网建设41.17%,铜产品17.44%,光通信及网络16.84%,新能源14.57%,海洋系列7.58%,其他及补充业务2.3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4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1.10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3.50万户,较上期增加10.97%,人均流通股14520股,较上期减少9.8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2.21亿股,较上期增加1008.19万股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变动,其中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为新进股东,持股1648.38万股,而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和交银精选混合持股分别减少754.28万股和315.14万股 [3] 行业与业务概览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通信、电力、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及有色金属贸易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概念板块包括石墨烯、光纤光缆、锂电池、智能电网、磷酸铁锂等 [1]
10月31日涨停分析:鼎胜新材——全球电池铝箔龙头迎增长新周期
搜狐财经· 2025-11-03 00:10
公司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为全球电池铝箔领域龙头企业,产品包括新能源电池箔、空调箔、单零箔、双零箔、铝板带等,广泛应用于绿色包装、家用家电、锂电池、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领域[4] - 铝箔产销量、出口量及市场占有率曾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类企业第一名[4] - 2024年10月31日公司股价强势涨停,收盘价12.8元,封单资金达5177.0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亿元,占总成交额15.6%[4] 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 - 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建设期(2003-2014年)夯实产业基础、快速成长期(2015-2018年)产销量及市占率跃居国内第一、战略转型期(2019年至今)切入新能源电池箔领域并成为行业龙头[5][6][8] - 2024年7月全资子公司五星铝业获GGII"2024年度钠电材料创新企业"称号,巩固在新能源材料领域领先地位[9] 财务业绩与增长驱动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96.04亿元,同比增长11.29%,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36.61%,盈利能力持续改善[14] - 业绩增长根本驱动为2025年三季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双增,净利润同比增长36.61%远超市场预期[16] 竞争优势与行业前景 - 技术布局前瞻,电池箔可应用于钠离子电池及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方向[16] - 下游客户覆盖比亚迪、CATL、LG新能源等主流电池厂及国内几乎所有大型锂电池生产企业,客户网络强大[16]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扩张和钠离子电池技术商业化加速,公司技术优势和客户壁垒构筑坚固护城河[16]
嘉友国际
2025-11-01 20:41
纪要涉及的公司 * 公司为远航精密,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于2022年在北交所上市[4] * 公司主要从事电池精密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镍带、镍箔、精密结构件,并逐步发展FPC新组件业务[4] * 公司下游终端应用包括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储能、氢能等行业[4]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三季度财务表现 * 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69亿元,同比增长26.7%[5] * 归母净利润为4099万元,同比下降2.68%,主要受股权激励股份支付影响约600多万元[5] * 扣非后净利润为3966万元,同比增长7.81%[5] * 今年以来,镍带箔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消费类和动力类电池出货量均有增长,氢能设备需求明显增加[5] * 精密结构件板块销售同比增长约百分之六七十,主要得益于TCO产品销量增长[5] 毛利率变动分析 * 三季度毛利率较二季度下滑不到两个百分点[6] * 镍带镍箔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薄料占比提升导致加工进程更长、成本略有叠加[7] * 精密结构件业务毛利率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7][18] * 精密结构件毛利率变动主因TCO产品供货模式变化及产品结构内部调整[8][9][18][21] * TCO产品存在两种供货模式:公司自采芯片(全收入模式)和客户提供芯片(客供料模式,收入主要为加工费)[8][9][12] * 客供料模式占比从去年同期的百分之四十几下降至今年三季度的21%,自供料(全收入模式)占比提升,分母变大导致毛利率计算值下降,但毛利总额变化不大[9][12][16] * 单季度环比看,精密结构件毛利率下降主要因TCO产品在结构件中占比提升(从约50%升至近60%-70%),而TCO产品毛利率低于冲压件[21][23] * TCO产品1-9月毛利率约为15.7%,去年为17.2%[24][25] 各业务板块进展与展望 **精密结构件(TCO产品)** * 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如笔记本电脑)终端客户如联想、HP[34] * 增长动力来自终端客户整体需求提升及公司在客户供应链中占比提升[34] * 主要增量客户为冠宇、欣旺达、比亚迪、ATL[29][32] * 未来1-2年,预计TCO市场需求绝对值增长无问题,但增速可能无法维持今年百分之六七十的水平,公司正在开发新终端客户[36][37] **镍带箔业务(分领域)** * **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下游需求占比大致保持稳定(此前交流提及约6:3:1),三季度未发生显著变化[40][41] * **CCS应用(新能源车与储能)**:用于CCS的镍带占镍带箔业务比重约20%,同比出货量增长约20%[41][60];三季度出货量约650吨,预计全年可达900-1000吨[59][66];CCS产品加工费约4-5万元/吨,因包含电镀等工序,销售收入较高(如900吨对应约1.5-2亿元收入),但利润空间未同比大增[63][68][69][72] * **氢能领域**:应用于氢能电解槽的镍带/板业务增长明显,1-9月出货量六七十吨,去年全年16吨,预计今年全年约100吨,明年有望达几百吨[43][54];加工费约4.5万元/吨[45];目前客户包括一家上市公司及一家加工企业[55][56] **FPC(柔性印刷电路组件)业务** * 通过子公司黑悟空运营,主要应用于储能及重型卡车CCS[80][81] * 1-9月收入近400万元,亏损200多万元[74][75];客户包括国轩、维通利、达翔、首帆等,部分为新开发客户[75][82][83];今年销售目标1000万元,明年目标3000-5000万元[75][77] * 预计26年下游应用占比可能从当前的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6:3:1,逐步调整为约5.5:1:3.5,新能源与储能占比提升[85] **极薄镍基材料研发** * 7-9微米等规格样品已可制作并送客户测试,满足要求[92] * 客户未明确其应用领域(如是否用于固态电池)[93] * 若未来有量产需求,阿凡达项目的前道工序可共用,后道需增加新设备,公司有预留土地空间[94][95] 产能规划 * **当前产能**:镍带镍箔设计产能5000吨/年,通过内部挖潜可达5100-5200吨;精密结构件设计产能3亿片/年[97] * **新增产能(阿凡达项目)**:镍带镍箔新增2500吨/年产能,目标2025年6月设备安装,2025年12月底前投产,届时总产能达7500-7600吨[48][97];精密结构件新增产能8.35亿片/年,新车间已基本建成,设备将根据订单逐步增加,完全达产需2-3年,总设计产能将达11.35亿片[97][99][101] * **氢能宽幅材料**:阿凡达项目将生产600/900毫米宽幅材料,满足氢能电解槽(电极直径达1.8米)及电池客户对宽料需求,减少焊接工序,降低成本[51][52] 客户与认证 * 亿纬锂能审核已通过,后续合作与订单将逐步体现[105][106] * 新客户合作通常需经过资格审核、产品试用、逐步上量过程,如国轩高科从去年销售额不高到今年快速增长[109][110] 原材料与库存管理 * 今年镍价稳定在12-12.5万元/吨区间,二、三季度变化不大[111] * 库存水平与二季末相当,因出货量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几,且产品结构向窄薄变化增加生产时间,四季度可能根据订单短交期特点略微增加周转库存,但增幅不会太大[111][112] 股权激励目标 * 股权激励考核可选择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或扣非净利润指标[113] * 1-3季度增长达标,四季度因去年基数较高存在压力,但达成年度18%利润增速目标的希望较大[113][11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直接客户包括松下、LG、ATL(宁德新能源)、珠海冠宇、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等[4] * 公司各应用领域毛利率特点:消费电子领域相对较高,新能源车和储能领域相对较低,氢能领域处于正常水平[86][89][90] * 公司更关注出货量(吨)而非收入来体现盈利点,因收入受供货模式(如客供料)影响[72]
万盛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营收24.84亿行业排16,净利润6764.98万行业排36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5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全球有机磷系阻燃剂龙头企业,产品具备技术与成本双重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有机磷系阻燃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制品 - 其他化学制品,涉及磷化工、锂电池、新材料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4.8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6位(共79家公司),高于行业平均数19.94亿元,远高于行业中位数7.7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6764.98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36位,略低于行业平均数7443.82万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5325.37万元 [2] - 行业营收第一名中化国际营收357.16亿元,第二名杭氧股份营收114.28亿元 [2] - 行业净利润第一名杭氧股份净利润8.5亿元,第二名嘉化能源净利润8.21亿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8.96%,高于去年同期的17.99%,但低于行业平均的19.93%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6.45%,高于去年同期的40.59%,且高于行业平均的34.74%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郭广昌 [4] - 董事长高献国2024年薪酬为201.24万元,较2023年减少6.52万元 [4] - 总裁周三昌2024年薪酬为181.15万元,较2023年减少7.98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2.17万户,较上期增加1.7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72万股,较上期减少1.71%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586.08万股 [5]
捷邦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9.62亿行业排名61,净利润2536.87万行业排名57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5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28日,于2022年9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1] - 公司是定制化的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服务商,提供产品设计研发、材料选型验证、模具设计、试制、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服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涉及锂电池、新材料、固态电池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2亿元,在行业88家公司中排名第61位,行业平均营收为154.93亿元,中位数为14.1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536.87万元,行业排名第57/88,行业平均净利润为6.35亿元,中位数为5475.81万元 [2] - 行业龙头工业富联2025年三季度营收为6039.31亿元,净利润为225.22亿元;立讯精密营收为2209.15亿元,净利润为127.28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6.93%,去年同期为22.29%,高于行业平均的44.84%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2.74%,去年同期为25.67%,高于行业平均的19.47%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捷邦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巍、辛云峰 [4]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巍,1976年7月出生,高中学历,2024年薪酬为62.66万元,较2023年的72.59万元减少9.93万元 [4]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7464户,较上期增加12.8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646.32股,较上期减少10.24%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富国优化增强债券A/B、富国新活力灵活配置混合A、富国创新科技混合A、富国核心优势混合发起式A、鹏华消费优选混合、富国久利稳健配置混合型A为新进股东 [5] - 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业务亮点与机构观点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稳中有升,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3.06%,投入聚焦前沿 [6] - 公司收购赛诺高德,布局散热领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并在功能模组部件、新材料应用、散热部件、液冷散热模组类业务等方面积极布局 [6]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19亿元、18.42亿元、22.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2.19亿元、2.70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14%、64.61%、23.29% [6] - 归母净利润对应PE为40.73倍、20.95倍、16.98倍,中国银河证券维持"推荐"评级 [6]
呈和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7.4亿行业排名41,净利润2.28亿行业排第8,均高于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3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31日,于2021年6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广东省广州市 [1] - 公司是国内成核剂销售额最大的企业,主营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具备技术与成本优势 [1] - 公司为制造高性能树脂材料与改性塑料的企业提供环保、安全、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制品 - 其他化学制品,涉及价值成长、锂电池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41/79,行业平均数为19.94亿元,中位数为7.7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28亿元,在行业中排名8/79,行业平均数为7443.82万元,中位数为5325.37万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40亿元,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6%和15.09% [6] - 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01亿元、3.50亿元、4.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1%、16.5%、14.7% [6]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5.43%,去年同期为45.08%,高于行业平均19.93%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3.39%,去年同期为58.58%,高于行业平均34.74% [3] 海外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达1.20亿元,占比提升至25.38%,毛利占比29.06% [6] - 海外业务毛利率为52.42%,高出国内业务8.89个百分点 [6] 核心产品与市场机遇 - 2025年上半年成核剂营收为2.97亿元,同比增长17.29% [6] - 在国际贸易摩擦背景下,成核剂国产化率有望加速,公司作为国内成核剂龙头有望受益 [6] 公司战略与股东情况 - 公司积极寻求外延式并购战略,将持续寻找匹配项目 [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5462户,较上期增加27.80%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45万股,较上期减少21.75% [5]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变动,鹏华中国50混合新进持股193.52万股,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混合型A持股188.64万股但减持65.09万股,富国天惠成长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5]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为仝佳奇,2024年薪酬为222万元,较2023年的199万元增加23万元 [4] - 总经理为张旭,于2024年6月任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