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收益
搜索文档
基金渐入夏,超90%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证券时报· 2025-08-04 16:23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在2025年迎来显著复苏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大幅改善 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 业绩翻倍产品批量涌现 基金经理风险偏好提升 股票仓位和持股集中度明显提高 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新产品发行节奏加快 但投资者信心仍需进一步修复 "回本即赎"现象仍存 [1][3][7][12][14]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超过13% 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 [3] - 业绩翻倍产品批量涌现 7月29日年内翻倍产品总数达17只 业绩最佳基金收益率超140% [3] -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在近一个月创出历史新高 [3] - 部分曾连续亏损的基金经理今年业绩惊艳 例如一位曾连续亏损4年的医药基金经理产品一度斩获超70%正收益 [4] 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全市场近2500只基金在二季度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 [1][8] - 上海某新锐基金经理近期仓位提升5到8个百分点 主要加仓科技成长方向 [8] - 另一位上海基金经理将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提升至接近60% [8] - 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 持股集中度从9.88%提升至43.58% [9] - 中信保诚至瑞A股票仓位从9.19%大幅提升至81.06% 持股集中度从2.98%提升至41.7% 持仓从传统消费转向成长性更高股票 [9] 基金发行市场情况 - 7月以来有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1][13] - 6月共有155只新基金成立 为近年之最 仅次于2023年3月的156只 [13] - 7月有135只基金募集成立 数量与3月份并列第二 [13] - 7月共有149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数量与2022年11月持平 [13] - 大成洞察优势基金仅募集8天就提前结束募集 募集24.61亿元 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之最 [12] - 汇添富创新医药、华夏军工安全、中欧红利优享等产品二季度规模增长居前 [12] 市场资金流向特征 - 业绩靠前的基金产品多有净申购 但净申购规模尚未爆发 [13] - 主动权益基金份额并未因业绩回暖出现较大幅度净申购 [14] - 回本即赎回现象在基金投资者中有所强化 [14] - 被动投资产品受青睐程度大于主动权益基金 业绩弹性高产品热度高于稳健型产品 [14] 投资机会领域 - A股在人形机器人、北交所、AI硬件、创新药等领域不断涌现结构性机会 [3] - 新经济领域展现出显著产业竞争优势 长期投资价值不断凸显 [4] - 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估值调整充分 业绩有望率先复苏 [10] - 特色基金产品较受资金青睐 多聚焦机器人、医药、军工等特定行业及红利、科创、小微盘等主题 [12]
基金业渐入夏!超90%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券商中国· 2025-08-04 15:38
公募基金行业回暖 - 2025年公募基金行业结束四年寒冬,呈现"渐入夏境"态势 [1] - 年内超九成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13%,17只产品业绩翻倍,最高达140% [2][3] -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近一个月创历史新高 [3] 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近2500只基金在二季度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 [2][6] - 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持股集中度从9.88%提升至43.58% [7] - 中信保诚至瑞A股票仓位从9.19%提升至81.06%,持股集中度从2.98%提升至41.7% [7] - 基金经理转向聚焦商业模式清晰、行业格局优化的龙头公司,尤其是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 [8] 基金发行市场变化 - 7月以来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募,加速入场 [2] - 6月新成立基金155只,7月新成立135只,7月新启动发行149只 [10] - 大成洞察优势8天募集24.61亿元,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之最 [10] - 特色基金产品如机器人、医药、军工等主题基金较受资金青睐 [9] 市场资金流向 - 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环境下,高回报资产配置需求强劲 [5] - 业绩靠前的基金产品获得净申购,但规模尚未爆发 [11] - 被动投资产品受青睐程度大于主动权益基金,高弹性产品热度高于稳健型产品 [11] 行业结构变化 - 房地产行业增长动能趋缓,债券市场收益率低于2%,股市成为关键配置选项 [4] - 新经济领域展现出显著产业竞争优势,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4] - 中游制造成本压力缓解,消费场景恢复,科技创新动能强劲 [6]
均衡配置 量化增强 华商中证800指数增强基金火热发售中
新浪基金· 2025-07-30 09:01
华商中证800指数增强基金 - 华商中证800指数增强基金(A类:024669,C类:024670)正在发行,旨在高效覆盖A股核心资产并捕捉市场阿尔法收益 [1] - 该基金采用多因子量化选股模型,结合大数据挖掘与数量统计分析,在跟踪中证800指数基础上力争超额收益 [2] - 基金由邓默博士和海洋博士共同管理,邓默拥有14年投研经验(9.8年证券投资经历),海洋拥有8年证券从业经历(6.8年研究+1.4年投资经历) [4][6][7] 中证800指数特征 - 中证800指数由沪深300与中证500成分股组成,具有"价值蓝筹+成长龙头"双轮驱动结构 [1] - 行业分布覆盖银行、食品饮料等成熟行业及半导体、电子、医药等科技创新行业 [1] - 指数成份股预期ROE平均值超10%,整体呈现低波动、高盈利和高分红风格 [1] - 新"国九条"政策推动长期资金配置大盘蓝筹股,中证800指数作为核心资产配置标的价值凸显 [1] 华商基金投研实力 - 华商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近7年绝对收益排名同类第3(115家公司),近5年排名第8(137家公司) [7] - 邓默博士擅长均衡配置风格,通过定量定性结合方法掘金高景气行业优质资产 [4] - 海洋博士以量化配置模型为框架,擅长行业比较和轮动,风格均衡偏成长 [7] 市场展望 - 邓默认为市场估值处于合理位置,流动性充裕,有利于多因子量化模型发挥效果 [8] - 主动量化模型有望在结构性机会中呈现稳定超额收益,将通过分散配置力争中长期超额收益 [8]
广发基金叶帅:捕捉贝塔与阿尔法双重收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7 21:57
基金经理投资理念 - 量化投资核心在于从大量数据中寻找规律,构建收益预测模型与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具体投资目标"量体裁衣"[1] - 采用"基本面+量化"复合背景,形成"量化+主动"投资体系,力争获得可解释性强的贝塔收益和独创性的阿尔法收益[1] - 将科学严谨的量化方法与深度研究的主动投资逻辑有机结合,形成以"科学定量的主动投资"为核心的投资理念[2] - "主动+量化"路径通过系统化投研方法使投资过程中艺术与科学边界更加清晰[2] 投资策略与方法 - 在宏观配置模型构建时,根据经济周期判断对模型输入变量进行修正[2] - 在中观行业配置层面,构建以赔率为主、兼顾胜率的评价体系,以估值分位数判断行业赔率,结合景气度指标判断胜率[4] - 采用多层次选股策略:第一步强调赔率筛选安全候选池,第二步引入胜率视角筛选景气改善个股,第三步从五个关键维度对个股进行"质检"[5] - 自上而下重视仓位择时和行业风格配置价值,通过宏观视角研判市场节奏,在大周期中进行择时[4] - 自下而上看好小盘股贝塔收益,筛选具备估值安全边际、基本面扎实、成长性可预期的标的[4] 基金业绩表现 - 广发百发大数据策略成长A份额近一年上涨29.97%,在同类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前20%[3] - 近三年回报同类排名前10%,获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3] 团队与平台支持 - 公司构建一体化投研平台,基础研究资源充分,行业研究员队伍在广度和及时性上给予基金经理充分支撑[6] - 稳健策略部有9名投研成员,团队使用系统化投研方法挖掘阿尔法并形成投资策略[6] - 团队储备价值、成长、红利、质量、大小盘等10余种策略,能够适应不同市场风格[6] - 构建精细化因子库涵盖基本面和技术面众多维度,搭建高效市场跟踪、信号提示和量化回测平台[6] - 引入AI选股技术,通过自研神经网络架构构建"垂类"AI模型,专注于挖掘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的潜在阿尔法信息[7]
资管一线|联博基金朱良:分红率攀升将使中国股市具有长期可投资性
新华财经· 2025-07-18 21:59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 - 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明显回升,A股与其他市场相关度较低,具有较好的防御性 [1] - 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态度已向积极方向转变,但资金增量体现还需时间 [4] -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超额收益空间,在机构化过程中仍有阿尔法收益机会 [4] A股长期投资潜力 - A股上市公司整体分红率约30%,低于日本(50%)、新加坡(60%)和中国香港(60%),有上升空间 [3] - A股正推进股票回购制度,若回购后及时注销可提升每股盈利和ROE [3] - 中国经济展现韧性,产业链完整性和体系化优势验证了短期不可替代性 [2] 重点关注资产类别 - 长久期资产是未来重点,包括现金流健康且分红率持续提升的企业,以及ROE稳定增长的企业 [1][4] - 相对看好知识产权或无形资产密度高的产业和公司,这类公司更易维持技术优势和较高ROE [5] - "反内卷"政策侧重民企,若落地将促使市场更关注基本面,提升资本市场效率 [4] 人民币与美元走势 - 美元走弱概率大,因美国经济优势减弱及全球"去美元化"趋势,预计美与非美国家利差缩小 [6] - 人民币或温和升值,中国经济稳定扩张背景下,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可能上升 [6] - 美元资产重要性将逐步降低,但过程不会迅速完成 [6] 美股市场特征 - 美股表现与宏观经济关联性有限,主要由大型科技股驱动,这些公司面向全球市场 [7] - 美股后续表现更依赖企业实际盈利而非估值,部分投资者存在行为偏差 [7] - 7月下旬财报将揭示关税政策对企业基本面的实际影响,科技企业受影响或有限 [8]
TACO热度居高不下,“厄运循环”或悄然来临!
金十数据· 2025-07-16 13:52
市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应 - 投资者押注特朗普不会兑现关税威胁 导致股市惊人反弹 [1] - 市场韧性可能鼓励特朗普推进关税 对股市构成潜在风险 [1] - 投资者认为4月2日"对等关税"是谈判策略 最终实施税率将低于宣称水平 [1] -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和墨西哥加征30%关税 但全球市场反应平淡 美股收涨 纳指创新高 [1] - 特朗普威胁对巴西加征50%关税 对加拿大加征35%关税 巴西股市跌5% 加拿大股市创新高 [1] 美股反弹与估值 - 标普500指数从4月熊市低点到历史新高用时不到三个月 为75年来第二快复苏 [5] - 标普500指数12个月预期收益接近多年高位 远高于长期均值 [5] - 科技板块估值处于过去25年罕见高位 [5] - 反弹源于市场相信最终关税水平将远低于宣布水平 [5] 关税对市场的影响 - 若美国对多数国家关税税率稳定在10%-15% 股市定价可能合理 [6] - 贝莱德维持超配美国股票 但预计短期波动加剧 收益分化带来超额收益机会 [6] - 市场韧性可能形成"厄运循环" 鼓励特朗普加征关税 [7] - 多数分析师认为特朗普对市场波动的容忍度有限 [7] - 若欧盟关税提高至30% 欧盟报复可能引发类似"解放日"的抛售潮 欧洲股市或跌两位数 [7] 美欧贸易关系 - 美国去年从欧盟进口6057亿美元商品 占总进口18.6% 为单一地区最高 [7] - 美欧双边贸易额达9750亿美元 美国对欧盟商品逆差2359亿美元 为美国第二大贸易逆差 [7] - 若特朗普在与欧洲对峙中不退缩 华尔街可能被迫调整 [7]
贝莱德:为何说现在是获取阿尔法收益的绝佳时机
智通财经· 2025-07-15 19:34
美国关税与市场离散度 - 美国关税可能加剧市场和证券回报的离散度,创造更多获取阿尔法收益的机会 [1] - 市场对关税暂停期延长的反应平淡,印证了经济规律限制世界变化速度的观点 [1] - 关于谁将承担关税成本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大回报离散度 [1][2] 阿尔法收益获取策略 - 获取阿尔法收益的两种方式:动态管理宏观风险和承担特定证券风险 [1] - 自2020年以来,顶尖投资组合经理创造了更多阿尔法收益,而中等水平经理的静态因子敞口拖累更大 [2] - 动态管理宏观风险需要评估当前环境并迅速调整策略,或顶住市场波动 [6] - 承担特定证券风险需聚焦人工智能主题,表现优异的股票集中在“七大巨头”等少数公司 [7] 行业与公司表现 - “七大巨头”预计第二季度盈利增长14.8%,远超标普500其他公司的1.9% [7] - 人工智能主题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领域的公司回报离散度加大 [7] - 看好欧盟和美国金融股、工业股(因国内生产和国防开支增加)及美国医疗保健股(因人口老龄化) [8] 市场动态 - 上周标普500指数小幅下跌,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上涨超过1% [9]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4.42%,市场关注债券供应吸收能力 [9] - 美国“巨额美丽债券”可能扩大财政赤字,贸易紧张或冷却外国需求 [9]
当被动已成信仰,主动正用超额收益为自己正名
雪球· 2025-07-14 16:25
主动基金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规模加权的主动股基指数跑赢被动股基指数近5个百分点 [3][5] - 主动基金十强上半年涨幅均超60%,跑赢同期最强ETF(创新药类ETF涨幅58.76%) [12] - 广发基金以9只上榜基金领跑,鹏华、长城、汇添富和富国各有6只基金上榜 [14][15] 北交所红利 - 北交所成为主动基金的“红利期”,北证50指数涨幅超30%,远超中证2000指数 [17][18]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82.45%涨幅领跑,华夏、万家等基金涨幅均超60% [19][21] - 主动基金在北交所的信息不透明环境中更易发掘错误定价机会,创造超额收益 [17][22] 阿尔法内核 - 主动基金的核心价值在于动态全市场选股和快速轮动能力,而非绑定特定行业 [22] - 北交所基金的贝塔红利之外,主动选股能力是超额收益的持久来源 [22][24] - 优秀主动基金能提供市场平均收益之外的阿尔法,需结合深度研究筛选 [25][26] 主动与被动平衡 - 指数基金适合低成本获取市场平均收益,主动基金则提供超额回报潜力 [25] - 主动与被动并非对立,合理搭配可实现收益多元化和风险分散 [25][27] - 2025年主动基金的强势表现提醒市场不应忽视主动管理的价值 [25][26]
联海资产:全天候资产配置穿越混沌周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7-14 04:52
宏观策略核心理念 - 桥水采用"被动的智慧"策略,不参与预期差博弈,而是承认无法预知宏观风险,理解周期但不试图精准把握周期 [1] - 联海资产通过自研宏观情景概率模型构建全天候资产配置策略,以高夏普比率和低回撤实现穿越周期的目标 [1] - 量化模型用于描述经济周期的矛盾性和模糊性,并通过科学方法统计宏观状态概率分布以优化资产配置 [1] 风险平价策略升级 - 联海资产将资产分为复苏、过热、滞胀和衰退四类,每类包含典型和非典型状态,通过量化模型刻画宏观模糊性并计算概率分布 [1] - 深度拆解风险因子,从宏观敞口溯源资产波动原因(如黄金价格受宏观政策、风险偏好、利率等影响),而非简单依赖历史波动率 [2] - 重新定义结构化样本,使用宏观情景概率切割周期类型(如"典型周期"或"非典型周期"),动态结合量化预测与现实数据 [2] - 将最大回撤控制前置,与夏普比率同等重要,以优化投资者体验 [2] 阿尔法与贝塔收益结合 - 联海资产以量化模型驱动的动态股债商配置形成稳定贝塔收益基本盘,同时叠加主动宏观阿尔法策略(如错误定价多空操作和期权杠杆) [2] - 成熟市场中贝塔收益通常高于阿尔法,桥水过往业绩显示贝塔贡献主要收益,联海通过二者融合避免意外风险暴露 [2] 当前宏观环境分析 - 国内处于非典型周期,通胀传导路径部分失效:生产强但消费动力不足导致价格疲软,企业及居民信贷需求不足 [3] - 政策变量对经济规律影响显著,国内周期不如海外明显,主流周期模型难以适应本土环境 [4][5] - 数据质量制约建模精度,中国宏观数据在时间长度、统计口径等方面与海外存在差距,例如PMI数据呈现"小锯齿"而非清晰大波浪周期 [5] - 中国与全球周期错位,海外衰退/复苏周期性明显,而国内投资需更关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5]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全球宏观多资产配置策略占比超13%,国内仅2%,市场占有率提升空间显著 [6] - 联海资产是国内早期宏观量化模型研发者,团队来自清华、北大等顶尖院校,具备多学科背景与多策略阿尔法收益能力 [3] - 未来经济增速放缓将强化内生周期逻辑,贝塔收益成为主流,宏观策略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6] - 海外宏观基金因贝塔策略规模不受限,单只基金容量较大,这一特点将助力国内宏观策略发展 [6]
A股基金“探花”顾鑫峰:北交所是主动投资的绝佳场所
快讯· 2025-07-02 21:07
北交所投资机会 - 北交所被视为公募基金展示主动管理能力和创造阿尔法的理想平台 [1] - 北交所流动性持续改善,吸引更多优质公司上市意愿增强 [1] - 部分北交所股票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但新三板庞大的企业基数为市场持续提供新标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