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三十项创新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人民网)
人民网· 2025-10-14 16:57
中国专利奖颁奖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并颁发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1] -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30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中国专利金奖 [1] -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10项外观设计专利中国外观设计金奖 [1] 获奖成果特点与效益 - 获奖成果涵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 [1] - 相关专利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超过5800亿元人民币 [1] - 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全球首创“贵金属流道超薄浮法”新工艺 [1] - 基于时延估计的回声消除方法显著提升智能语音系统流畅度 [1]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创新流感用药剂型保障儿童老人用药安全 [1] 展会组织与活动 - 交易会设置中国专利奖展区、专利转化运用主题展区、国际展区等9个展区 [1] - 现场组织政策解读、技术路演、产品发布等各类活动超过50场 [1]
对话樊纲:建设海洋强国,要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发挥后发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5:52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十四五”时期中国海洋经济突破10万亿元大关[1] - 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力量显著崛起,上海、深圳、青岛等城市表现不俗[1] 海洋经济的战略定位 - 海洋经济已上升至国家战略,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有望重塑中国在全球海洋版图中的地位[2] - 海洋在国家战略、国防、链接世界市场等方面是核心角色,是中国发展的相对短板[2] 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与竞争优势 - 海洋经济未来方向是科技驱动的后发优势,包括绿色低碳技术、自动化港口、无人机、无人艇等高端装备[2] - 发展重点应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以此塑造海洋经济竞争力[2] 海洋经济的市场拓展与规则构建 - 海洋经济转型期核心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开放,需要对全世界开放,尤其对过去不够开放的国家和产业开放[3] - 需建立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的规则和制度,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和企业积极性[3] 粤港澳大湾区的角色与潜力 -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禀赋,并设立了专门机构如深圳市海洋发展局进行统筹协调[4] - 香港、广州是亚洲重要港口和海洋节点,深圳在港口、海洋经济、南海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位置且发展速度更快[5] - 大湾区港口需相互协调和进一步开放,通过城市间合作取长补短,有望在中国乃至世界海洋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5]
威立雅与上港能源等签署绿燃供应协议
中国化工报· 2025-10-14 14:26
合作核心内容 - 威立雅中国、上港集团能源(上海)有限公司、VENEX有限公司三方正式签署《绿色燃料供应战略合作协议》[1] - 合作旨在携手打造全方位的绿色甲醇供应与分销网络[1] - 共同构建从生产到加注的全流程绿色燃料供应生态体系[1] 合作各方优势与目标 - 合作将依托威立雅在本地脱碳能源解决方案领域的专业知识及其全球脱碳经验[3] - 合作将依托上港集团在港口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领先优势[3] - 合作将依托VENEX在绿色甲醇生产与运营领域的专业知识[3] - 共同打造全面的绿色甲醇供应与分销网络,构建从生产到船用加注的端到端绿色燃料供应生态系统[3] - 通过绿色甲醇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港口及航运企业提供可持续燃料解决方案[3] - 合作旨在逐步降低行业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港航业向低碳发展深度转型[3] - 合作将助力交通运输领域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生态[3]
碳市场建设再提速 旺能环境碳电证协同加速综合环保能源站转型
全景网· 2025-10-14 12:48
核心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意见,明确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计划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并实现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点领域全覆盖 [1] - 中央政策正驱动全国碳市场与绿电交易市场、绿证交易市场加速实现制度性融合,构建绿色低碳协同运转体系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置等核心业务,是绿电的重要生产源头 [1] - 公司合计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32万吨/日,餐厨垃圾处置项目3720吨/日,年发电量超30万度 [1] - 作为规模领先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企业之一,公司已向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水处理、橡胶再生等领域拓展,形成覆盖多业务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25年3月完成湖州“零碳智算中心”项目备案,并在5月底通过浙江省发改委的专家评审,将被纳入省级算力规划项目清单 [2] - 2025年5月出台的《绿电直连发展通知》允许垃圾焚烧电厂直接向数据中心等高耗能用户供应绿电,为公司“零碳智算中心”的商业化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2] - 公司依托南太湖环保能源公司2150吨/日的垃圾处理能力,可稳定为数据中心提供绿电支撑,推动商业模式从传统“ToG供电”向“ToB直供”转型 [2] 行业趋势与公司转型 - 国民经济稳健增长及AI、数据中心等高技术高耗能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共同推动我国电力需求持续上升,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 [3] - 传统单一的垃圾焚烧处置已难以适配更高要求,向集成化、多功能的“综合环保能源站”转型是必然选择 [3] - 公司积极探索垃圾发电厂与AI等前沿技术融合,引入阿里云工业大脑,借助人工智能算法与大数据预测分析提升生活垃圾转化绿电的效率 [4] - 公司运用智慧收运系统实现垃圾前端数字化管理,并通过数据监测、智能预警等功能提升处置效率与资源化产出率,实现提质增效 [4] - 公司以核心业务为基础拓宽经营模式,探索精益管理,实现向综合环保能源站转型,为我国“双碳”战略目标落地注入企业动能 [4]
能源早新闻丨三峡能源发布重要数据:174.40亿千瓦时!
中国能源报· 2025-10-14 06:33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7 0元和75元。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0月1 3日消息,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根据1 0月13 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上次调价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对比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自10月1 3日24时起,国内 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75元和70元。 ◐ "十四五"重大工程叶巴滩水电站下闸蓄水。 据新华社报道,10月1 3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成 功下闸蓄水,标志着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电站正式进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冲刺阶段。电站所在地平均海拔30 00 米,总装机容量2 24万千瓦,水库总库容10. 8亿立方米,建设中的21 7米高大坝是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 ◐ 北京市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 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0月13日消息,为助力北京市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近 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涉及碳排放、能源消耗限额、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计量体系建设等关 键领域。 ◐ 国家电网:1—9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 200亿元。 据央视新闻10月1 3日报道,今年1—9月,国家电网完成固 ...
三十项创新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专利奖项与核心技术 - 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予30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中国专利金奖和10项外观设计专利中国外观设计金奖 [1] - 获奖成果涵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生命健康等领域,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 [1] - 相关专利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超过5800亿元人民币 [1] 代表性技术突破 - 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全球首创“贵金属流道超薄浮法”新工艺,使显示玻璃技术和装备水平迈入世界前列 [1] - 基于时延估计的回声消除方法极大提升智能语音系统的自然流畅度 [1]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创新流感用药剂型,保障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1] 交易会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设置中国专利奖展区、专利转化运用主题展区、国际展区等9个展区 [1] - 交易会组织政策解读、技术路演、产品发布等各类活动50余场 [1]
业内专家:“好房子”从“满足基本居住”向“创造美好生活”升级
新华财经· 2025-10-13 22:43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发展模式向品质与内涵转变 [1] - 住建部《住宅项目规范》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激活和牵引新需求 [1] - 上半年一线城市新房市场活跃,上海在售项目日均成交约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8%,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网签2.09万套,同比增长11.9% [1] - “好房子”建设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赛道,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 [4] “好房子”的定义与标准 - 业内专家将“好房子”定义为具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个维度,包含房屋本体安全、基础环境舒适、低碳节能绿色、集成交互智慧等16个特征 [3] - 与以往住宅相比,“好房子”优势集中在建筑标准、规划设计、节能环保及智能化方面,提高了住宅隔声性能,强调绿色建材和屋顶光伏应用 [3] - “好房子”注重空间配套和智能化,强调动静分区,通过全屋智能系统和智慧物业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 [3] - 其终极体验是让居住从“满足基本需求”升华为“赋能美好生活”,提供“有温度的安全感”和“无感知的舒适度” [5] 公司战略与产品实践 - 能建城发公司以“生活能更好”为品牌主张,秉持“安全、低碳、绿色、智能”四大产品标准,运用“三精”文化打造特色“好房子” [2] - 公司将“绿色能源+融合业务+数字服务”系统应用于社区规划,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系统、智慧微电网,使房子成为能源生产者和管理者 [2] - 公司顺应“有房住”到“住好房”的需求变化,在设计上采用节能环保理念优化建筑朝向和通风,材料上选用绿色建材,施工上遵循“四节一环保”要求 [4] - 通过智能入户门系统及语音控制系统实现全屋智慧控制集成,提升家居智能化与便捷度 [4] 具体项目创新案例 - 能建城发公司在“中国能建上海总部一体化项目”住宅板块西岸誉府中,于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慧赋能方面进行创新 [5] - 项目采用铝板、一体板立面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等高耐久建材,层高3.05米,配备270°环幕江景、LDK一体化厅堂设计和全飘窗 [5] - 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降低对传统能源依赖,配置智能灯光、窗帘、暖通系统集成控制及智能屏控制等设备 [5] - 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包括出入口管理、园区通信、设备监控和智能预警,实现家居设备与社区服务的深度互联 [5]
九江银行合肥分行:党建引领金融赋能谱新篇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3 19:40
核心观点 - 九江银行合肥分行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发展,将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1] - 公司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业务拓展、服务提升的融合发展,并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领域取得成果 [1] 业务战略与模式 - 创新推出“红链赋能”行动,以党支部“书记领航工程”为抓手,联动职能部门、行业协会深入产业链上下游 [2] - 构建“金融+科技+产业”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围绕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开服务 [2] - 将党建引领贯穿于服务民生全过程,实现党建与社区服务的深度融合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创新运用“技术流”授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2] - 推出“特色产业贷”系列产品,通过存货浮动抵押、配资代采等模式盘活企业存货资产 [2] - 联合徽牛云科技创新“活牛贷”模式,以“肉牛抵押+生产饲料贷”组合融资破解养殖户难题,并发放贷款150万元 [2] 具体实践与成效 - “赣金红盾”小九金融志愿服务队在长丰县为吴山挂面生产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1] - 党员先锋队在庐江县以“易信贷”支持茶产业升级,带动2000多户茶农增收致富 [1] -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支行党支部利用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构建“第二党建阵地”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未来将聚焦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 [2] - 计划以更精准的金融服务、更创新的金融产品、更坚实的红色根基,书写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2]
国庆假期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8:36
碳中和政策 - 国庆假期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新高,10月1日单日充电量达1748.5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95% [2] - 国家能源局部署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监测的4.84万台高速公路充电设施总体运行平稳 [2]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能源规划管理办法》,规范能源规划全周期管理,实行编制目录清单制度 [3] - 《办法》要求项目纳入规划须具备前期工作基础并开展经济性评估,强化规划审批程序与实施机制 [3] - 中国与圭亚那签署绿色低碳出行谅解备忘录,中方将向圭方赠送新能源车及配套充电设施 [5] - 中国已与43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5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累计为120余个国家提供1万余人次培训 [5] 企业实践 - 国家核安全局组织媒体探访广东廉江与广西白龙核电项目,项目规划与建设展现清洁能源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 [6] - 广东廉江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三代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50万千瓦,总投资约1300亿元,年发电量约700亿千瓦时 [6] - 廉江核电全部投产后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200万吨,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 [6] - 广西白龙核电一期工程采用CAP1000第三代非能动技术,成为技术国产化、批量化、标准化建设示范 [7] - 核电项目通过建设拉动产业升级与居民增收,以科普沟通化解社区顾虑,推动项目与社区共生共荣 [7] 地方动态 - 2025《财富》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福州举办,探讨绿电驱动算力革命 [8] - 晶科能源提出"AI电网+"协同模式,布局光储技术与虚拟电厂,利用AI调度助力数据中心供需精准匹配 [8] - 隆基绿能专家认为需建立"电力产品碳足迹"体系,通过产业协同完善数据库确保绿电可追溯,支撑绿色算力国际认可 [8] - 蓝顿旭美公司以全产业链ESG探索食品加工绿色路径,通过马铃薯全链整合实现"变废为宝" [9] - 公司利用马铃薯废料制作塑料袋、纸张等,未来将聚焦碳平衡与零碳园区建设,面临成本控制与技术突破挑战 [9]
北京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涉及能源计量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4:07
北京市发布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核心观点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6项绿色低碳地方标准,旨在助力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1] - 标准涉及碳排放、能源消耗限额、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计量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 [1] 碳排放管理标准 - 制定《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碳排放》,明确碳排放评价指标构建、核算与分析及减污降碳措施技术要求 [1] - 以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为双锚点,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分析并提出碳排放管理要求 [1] - 推动规划环评向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管控升级,助力园区在规划阶段纳入低碳理念 [1] 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 修订《白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结合有无制曲工艺、是否为灌装白酒分类给出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和先进值 [2] - 修订《合成洗涤剂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针对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分别给出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 [2] - 新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2] 资源循环利用标准 - 制定《污泥产品矿山土壤重构利用技术规范》,规定污泥产品在矿山土壤重构中的利用要求、环境跟踪监测与评价等 [2] - 当前全市污泥年产量约为219万吨且持续增长,标准有助于推动污泥产品在矿山修复中的规模化应用 [2] - 修订《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范》,新增系统规划、多能耦合系统、监测与控制等相关要求,完善水质和可用水量要求 [2] 能源计量体系建设标准 - 制定《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明确企业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分级计量要求 [3] - 详细规定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热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和水力发电系统的计量方法 [3] - 标准明确可再生能源计量数据可用于企业能源审计及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帮助优化能源结构和碳减排策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