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GC
icon
搜索文档
东莞潮玩何以“圈粉”海外
经济日报· 2025-08-23 06:08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吸引近10万观众 参展企业意向合作金额达15.6亿元[1] - 中国近85%的潮玩产品产自东莞 全球1/4的动漫衍生品来自东莞[1] - 东莞拥有4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 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 是全国最大玩具出口基地[3] - 2024年东莞涉及潮玩生产的规上限上企业160家 实现营收约238亿元[3] 产业链优势与制造能力 - 东莞形成"设计-打样-模具制作-生产-涂装-组装-销售"全产业链流程 15分钟车程范围内可满足全链条需求[3] - 石排镇通过AI赋能和数字化转型 使设计打样时间节省30% 生产效率提升20% 良品率提高10%[6] - 东莞长期为国际头部品牌代工 具备品质和成本优势 成为潮玩IP商业化首选地[3] - 必可恩国际控股近八成盲盒产品从东莞诞生[3] 文化创新与IP发展 - 哈一代推出"本草纲目中药铺""山海经""香妆楼"等传统文化系列潮玩 海外市场年销量以两位数增长[2] - 石排镇原创IP从2021年30多个增至2024年100多个 代工 授权二创 自主品牌占比从7:2:1提升至5:3:2[7] - 企业从传统文化汲取灵感 开创引领潮流的新品类新赛道 在国际竞争中破圈突围[4] - 微石文化"拼酷"品牌近3年申请专利 商标等500项[11]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AIGC支持生成专属动漫角色 AI复刻传统舞步 潮玩智慧工厂提供多种解决方案[4] - 中国潮玩中心与俄罗斯公司签下超亿元AI潮玩订单 搭建AI科技成果转化贸易平台[4] - 东莞构建"AI+"新场景应用展示平台 实现从IP设计到量产全链路可视化[8]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 石排镇是东莞潮玩产业产值最大 企业及自主品牌最多的镇街 打造大湾区千亿元级动漫潮玩协同创新产业带[6] - 专业镇聚集形成"全能冠军" 塑胶玩具石排镇 毛绒玩具茶山镇 金属模玩寮步镇[6] - 展产融合模式将上游IP下游渠道吸引到中游产地 构建品牌运营中心 IP快速转化中心[8] 政策支持与产业促进 - 东莞发布《加快潮玩和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拿出1.2亿元扶持资金[9] - 对原创设计环节最高资助300万元 对获奖原创动漫作品最高给予500万元资助[9] - 设立"国家技贸评议工作站潮玩服务站" 针对欧盟CE认证等提供合规指导[10] - 适时设立产业专项子基金 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潮玩人才高地[9] 国际化与出海战略 - 哈一代作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不仅产品出海还要让"文化故事"找到全球共鸣点[2] - 大漂亮玩具IP"娃三岁"畅销东南亚 展会达成63个合作意向客户 中东客户订购1000箱货[7] - 海关建立IP版权备案库 帮助企业完善欧美日本等地销售网络[11] - 全球头部IP与本土企业形成"国际IP+中国制造"双向赋能格局[10]
昆仑万维(300418.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亏损8.56亿元,扩大119.8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3:0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7.33亿元 同比增长49.2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8.56亿元 同比扩大119.86% [1] - 海外收入34.41亿元 同比增长56.02% 占总收入比重92.17% 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加大AGI与AIGC核心方向投入力度 [1] - 开源多款行业领先大模型 聚焦多模态推理与空间智能领域 [1] - 天工超级智能体正式发布 重塑AI办公与内容创作方式 [1] - AI视频及AI音乐业务快速发展 平台影响力与商业化能力显著提升 [1] - AI游戏与AI社交产品持续优化 增强沉浸与互动体验 [1] 收入构成 - 海外市场成为核心收入来源 占比超九成 [1] - 新业务驱动营收快速增长 [1]
兆讯传媒发布2025年半年报 构建高铁传媒智慧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22:5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92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8万元 [1]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与国内18家铁路局集团全部签署媒体资源使用协议 [1] - 高铁数字媒体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1] - 签约铁路客运站531个并运营5030块数字媒体屏幕 [1] - 年触达客流量超过20亿人次 [1] - 市场占有率在高铁数字媒体广告行业稳居首位 [1] 客户合作与行业拓展 - 合作客户涵盖汽车、科技、快消等领域 [1] - 与华为、小米等知名企业达成全新战略合作 [1]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深度应用AIGC、5G、AR等技术提升公益传播效能 [2] - 数字内容制作团队利用AI生成技术优化创意流程 [2] - 裸眼3D作品《进化论》通过AIGC技术主导全流程制作 [2] - AIGC技术大幅缩短制作周期并降低成本 [2] 内容创作与影响力 - 裸眼3D大片《Take a breath》服务于成都大运会 [2] - 数字内容大片《猫猫虫》多次出圈主流媒体 [2] - 作品通过赋能夜间经济、文旅融合等业态提升都市形象 [2] 成本控制与运营优化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数字化运营效率管控开支 [2] - 为业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业务拓展战略 - 积极拓展数字户外媒体业务并在核心商圈布局裸眼3D大屏 [2] - 深化与头部品牌合作并探索高铁媒体与城市商圈的协同模式 [2] - 未来将进一步拓展高铁站点资源并深化与铁路局集团合作 [3] - 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 技术研发与行业引领 - 持续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研发投入 [3] - 推动高铁传媒业务升级并构建全球领先的高铁传媒生态 [3]
「AI新世代」AI智能硬件重回收入第一!出门问问要打造新爆款,喊出TicNote年销目标10万台
华夏时报· 2025-08-22 22: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10% [3] - 期内亏损290万元,同比收窄99.5%,经调整净亏损140万元,同比下降97.5% [3]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4.7%降至59.4%,主要因AI硬件收入占比提升 [5] 业务结构变化 - AI智能硬件收入9827万元,同比增长64.8%,占比55%成为第一大收入源 [3] - AI软件收入8064万元,同比下降21.7%,退居第二大收入来源 [4] - 历史上AI硬件收入连续4年下滑(2021年3.38亿元→2024年1.52亿元),而AI软件占比从1.7%升至56.8% [4] 新产品表现 - TicNote全球销量突破3万台,位居天猫、京东相关品类前列 [2][4] - 公司设定TicNote年销售目标10万台 [2] - 新品热销推动硬件收入增长,但短期导致毛利率波动 [4] 战略定位 - 产品定位为全球首款Agentic AI软硬结合产品,内置Shadow AI智能体 [7] - 公司拥有自2014年积累的硬件研发、供应链管理及销售经验 [8] - 聚焦细分场景如职场、教育会议效率痛点,寻求差异化竞争 [7] 行业竞争环境 - AI终端产品功能同质化严重(录音、翻译、语音转写等) [7] - 手机、AI眼镜及会议App均具备类似功能 [7] - 需通过精准定位、差异化技术和场景深耕实现突破 [8] 运营优化措施 - 通过组织AI化转型构建AI原生工作流,提升运营效率 [3] - 优化资源配置及费用管控,推动亏损收窄 [3] - 调整品类库存结构,预期毛利表现将趋于稳定 [4]
出门问问上半年减亏99.5%,接近盈亏平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21:0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9亿元 同比增长10% [1] - 期内亏损290万元 较2024年同期5.79亿元大幅收窄99.5% 接近盈亏平衡 [1] - 运营成本同比下降76% 人均营收97.8万元较2024年同期54.2万元提升80% [3] 业务结构 - AI软件业务收入8060万元 同比下降21.7% 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及主动控制获客支出 [1] - AI智能硬件业务收入9830万元 同比增长64.8% 占比达54.9% [1] - 智能硬件增长主要受益于新产品TicNote 截至2025年8月20日全球销量突破3万台 [2] 战略方向 - 坚持"大模型+硬件+场景"业务模式 通过硬件获取用户数据反哺AI模型优化 [2] - 核心竞争力包括十年积累的软硬协同能力、全栈技术储备及用户价值导向 [4] - 推动商业模式从"产品销售"向"服务+平台"转型 拓展耳机/智能手表等硬件形态 [4] 运营效率 - 实施"组织AI化"战略 建立AI原生工作流重构组织协作模式 [3][4] - AI Agent融入核心业务流程 演示的Coding Agent工具可自动生成代码并支持多人实时协作 [4] - 以长期盈利能力为导向 主动控制市场投放支出维持软件板块毛利率稳定 [1]
中文在线: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40% 科技赋能文化出海加速
证券时报· 2025-08-22 20: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20.40% [1] 行业发展趋势 - 文化新业态2025年上半年营收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2] - 2024年网络文学市场营收495.50亿元,同比增长29.37% [2] - 微短剧2024年市场规模505亿元,同比增长34.9%,预计2027年超1000亿元 [2] - 免费短剧2024年市场规模同比增150%,预计2025年达350亿元(同比增40%) [2] 业务板块进展 - 数字阅读业务通过17K小说网、四月天小说网等平台覆盖多元需求,拥有450万驻站作者 [3] - 音频业务通过"AI主播"实现降本增效 [4] - 动漫业务《罗小黑战记2》票房突破4.6亿元,猫眼/B站评分达9.7/9.9分 [4] - 短剧业务上半年制作15部精品短剧(上线10部),全年目标60-80部 [4] - 《一品布衣》上线20天观看量破20亿次,第二部预约超167.2万次 [4] 国际化布局 - 海外短剧APP FlareFlow覆盖177个国家地区11种语言 [5] - 海外短剧业务充值收入3个月增长超500% [5] - 与YouTube、TikTok、Meta等海外平台建立合作 [8] 技术赋能体系 - "中文逍遥"大模型实现小说转剧本、本土化转译功能 [6] - 英文写作端XIAOYAO输出超12000部多语种作品 [6] - 多模态技术应用于AI漫剧、AI真人剧集、AI静态漫画三条产线 [6] - 自研AI工具链预计使短剧成本降低70% [7] - 与华为等头部大模型达成合作,获"最受欢迎原创小说内容伙伴"奖项 [7] IP开发生态 - 围绕头部IP开发谷子商品,7月销量激增 [4] - 《修罗武神》第二季动画预计2026年初上线 [4] - 建立版权保护体系及全渠道分发网络 [8]
中文在线: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40% 科技赋能文化出海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20:3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20.40% [1] 行业发展趋势 - 文化新业态2025年上半年营收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2] - 2024年网络文学市场营收495.50亿元,同比增长29.37% [2] -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同比增长34.9%,预计2027年超1000亿元 [2] - 免费短剧2024年市场规模同比大增150%,预计2025年达350亿元,同比增长40% [2] 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 数字阅读、IP衍生开发与AIGC赋能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1] - 旗下17K小说网、四月天小说网和海狸故事覆盖多元用户需求,拥有450余万驻站作者 [4] - 音频业务扩大领先优势,"AI主播"有声书降本增效显著 [5] - 动漫业务突破性进展:《罗小黑战记2》院线票房突破4.6亿元,猫眼评分9.7、B站评分9.9、豆瓣评分8.7 [5] - 短剧业务走精品路线,上半年制作15部、上线10部,全年目标60-80部 [5] - 《一品布衣》上线20天观看量突破20亿次,第二部预约超167.2万 [5] 国际化布局进展 - 海外短剧APP FlareFlow覆盖177个国家和地区、11个语种,充值收入3个月增长超500% [6] - 与YouTube、TikTok、Meta等海外主流平台建立合作 [9] - 文化出海获得政策鼓励,与"国际优先"战略高度契合 [2] AI技术赋能 - "中文逍遥"大模型2.0版本实现小说转剧本、本土化转译等功能 [7] - 英文写作端XIAOYAO服务全球创作者,输出超12000部多语种作品 [7] - 多模态技术应用于AI漫剧、AI真人剧集、AI静态漫画三条产线 [7] - AI工具链预计使短剧成本降低70% [8] - 与多家头部大模型达成合作,是华为大模型数据核心伙伴 [8] - 获华为"最受欢迎原创小说内容伙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5语料风云榜转型典范Top10"奖项 [8]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深化"科技-文化融合"战略,通过"夯实内容、决胜IP、国际优先、AI驱动"布局 [1] - 聚焦数字内容生产、版权分发、IP衍生与AIGC赋能四大核心业务 [3] - 构建科技和文化融合生态,占据产业升级制高点 [3] - 从数字出版公司成功转型为"内容科技公司" [9] - 建立完善版权保护体系,实现内容全球分发 [9]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游戏行业高管投身AI创业?
36氪· 2025-08-22 19:40
AI改变游戏行业趋势 - 2023年下半年起游戏大厂高管密集离职投身AI创业 [1][4] - AI技术从优化开发流程和颠覆玩法两个方向改变游戏行业 [2] - 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导致翻译工种被替代 部分公司因此裁员 [2] AI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与挑战 - ChatGPT多语言批处理功能使翻译岗位需求锐减 [2] - Midjourney等AI绘图工具增加美术人员修缮工作量 人均劳动强度翻倍 [3] - AI工具可控性提升但使用复杂度增加 需进行专项培训 [3] - 策划需掌握多工具特性及本地部署 美术需学习ComfyUI工作流 [3][7] - 引入AI后设计周期缩减60% 但员工需在相同工时内完成多倍产出 [5] AI驱动游戏形态创新 - 前网易高管邵赟强调AI原生玩法需重构游戏底层逻辑 [6] - 前字节AI负责人李驰创立喵吉托 开发AI社交游戏《萌爪派对》 [6][9] - 《萌爪派对》以萌宠为载体降低算力负载 实现高情感共鸣 [9] - 前盛大高管朱笑靖创立美酷瑞 推出AI推理游戏《福尔摩斯:暗夜追踪者》 [11] - 该游戏实现动态网状叙事 AI控制每个情节细节 [11] - 米哈游前AI实验室负责人邢骏创立半图科技 专注3D虚拟人技术 [13] - 采用"4D数身智能"提升虚拟角色交互真实感 [13] 企业实践与资本动向 - 元绎娱乐获IDG资本和祖龙娱乐超千万美元投资 [15] - 开发虚幻5开放世界射击游戏 赋予NPC基础AI智能 [15] - NPC能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做出合理行为反馈 [15] - 算力成本成为短期阻碍 Agent每日运营成本达80-100美元 [16] - 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推出AI叙事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 [17][18] - 游戏采用多模态行为协同 角色Stella展现空前"活人感" [20] 技术局限与行业展望 - AI角色存在情感响应模式化问题 会生硬推进剧情 [20] - 过度积极特质降低剧情冲突烈度 暴露非人性特征 [21] - AI响应延迟通过星际传输设定合理化 但仍影响体验 [21] - 行业认为AI将革命性改变游戏形态 突破传统定义 [22] - 游戏公司具备情感理解和技术表现优势 适合打造数字虚拟人产品 [23] - 虚拟世界产品形态可能超越传统游戏范畴 [24]
B站Q2迎来丰收季:游戏广告双增长,净利润创新高
雷峰网· 2025-08-22 18:39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73.4亿元 同比增长20% [2] - 净利润2.2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5.6亿元 去年同期净亏损6亿元 [2] - 毛利率连续12个季度环比提升 达36.5% 去年同期为29.9% [2] 用户数据与活跃度 - 日均活跃用户数1.09亿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7% [2][9] - 月均活跃用户数3.63亿 同比增长8% [9] - 月均付费用户3100万 同比增长9% [10] -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05分钟 同比增加6分钟 [10] - 大会员数量2370万 超80%为年度订阅或自动续费用户 [10] 游戏业务表现 - 游戏业务收入16.1亿元 同比增长60% [3] - 《三国:谋定天下》DAU创年内新高 进入常态稳定运营阶段 [4][5] - 现有4-5款游戏等待版号审批 [5] - 《命运-冠位指定》回归畅销榜前五 《碧蓝航线》八周年庆推动用户增长 [6] 广告业务增长 - 广告业务收入24.5亿元 同比增长20% [3][8] - 效果广告收入同比增长约30% 广告主数量同比增长超20% [3][8] - 家具家装类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近70% [8] - 超50%UP主花火商单参与投流起飞 AI技术提升广告分发效率 [8][9] 内容生态与战略 - 社区保持二次元基调 通过多元内容实现板块良性互动 [11] - 《黑神话:钟馗》PV首发两天播放量超1200万 [11] - 游戏业务坚持"长线运营"战略 兼顾不同层次玩家需求 [5] - AI技术将直接提升广告收入 AIGC工具辅助用户生成广告内容 [9]
出门问问中期业绩逼近盈亏平衡 AI智能硬件业务增长强势
搜狐财经· 2025-08-22 17:40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收1.79亿元 同比增长10.0% [1] - 期内亏损290万元 同比减亏99.5% 接近盈亏平衡 [1] - 人均营收达97.8万元 较2024年同期54.2万元提升80% [2] 业务发展 - AI智能硬件业务收入9830万元 同比增长64.8% [1] - 新产品TicNote国内上市后销量迅速突破万台 位居电商平台品类前列 [1] - 截至8月20日TicNote全球销量突破3万台 [1] 技术战略 - 公司AIGC产品全面实现Agent化 TicNote内置AI智能体软件Shadow AI [1] - 构建AI原生工作流 将AI Agent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流程 [2] - 基于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构建AIGC矩阵 包括AI配音/数字人/短视频生成等产品 [2] 未来规划 - 持续加大AI Agent核心技术研发投入 [2] - 拓展Agentic AI产品形态与场景边界 [2] - 推动商业模式由产品销售向服务+平台演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