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中概股深夜飙涨,百度涨超5%,蔚来涨3%,黄金升破3700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3:42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60.24点至45723.21点(跌幅0.35%) 纳斯达克指数微跌0.35点至22348.40点(基本持平) 标普500指数下跌7.87点至6607.41点(跌幅0.12%)[1][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表现突出 上涨1.00%至8536.16点 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26.21%[1][2] - 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大幅上涨 单日涨幅1.09%至4781.43点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高达48.78%[2] 科技巨头个股表现 - 特斯拉领涨科技七巨头 单日上涨2.38%至419.810美元 亚马逊上涨1.51%至234.917美元 苹果上涨0.93%至238.892美元[2] - 部分科技巨头小幅下跌 谷歌下跌0.12%至251.450美元 微软下跌0.31%至513.780美元 英伟达下跌0.70%至176.505美元[2] 中概股强势表现 - 多只中概股出现大幅上涨 ROBO.AI单日暴涨42.33%至2.149美元 INTERCONT上涨29.23%至1.680美元 森淼科技上涨20.93%至2.600美元[2][3] - 热门中概股普遍上涨 百度上涨5.04%至120.605美元 蔚来上涨2.70%至6.665美元 京东上涨1.95%至34.275美元 阿里巴巴上涨1.10%至159.775美元[2][3] 美元与黄金市场动态 - 美元指数显著下跌 下跌0.59%至96.7832点 年初至今累计下跌10.78%[3][4] - 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 伦敦金现上涨0.11%至3682.890美元/盎司 COMEX黄金升至3722美元/盎司 全年累计上涨1076美元/盎司[3][5]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降息 预计9月17日会议至少降息25个基点 存在降息50个基点的微小可能[6] - 美联储内部存在分歧 本次会议可能出现2019年以来首次三票反对 甚至可能自1990年以来首次四票反对[6] 美联储政策信号关注点 - 中性利率变化成为关键 若长期中性利率上移则承认生产率与财政供给推高均衡利率 若维持窄区间则维持低利率框架[8][9] - 降息路径偏度受关注 若更多委员将利率压在中位数下方 意味着以频率替代幅度进行降息[9] - 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位置受重视 若该指标上调代表对名义利率容忍度高于过去[9] 美联储政策可能影响 - 鹰派姿态可能引发市场回调 若鲍威尔偏鹰派将迫使市场下调今年降息预期 但整体影响可能有限[10] - 可能的意外情况包括 美联储内部分歧扩大主张更大幅度降息 点阵图隐含中性利率小幅上升 声明将就业风险置于通胀之上加快降息节奏[10] 对中国资产影响 - 全球央行可能跟随降息 中国央行存在下调LPR和MLF利率的空间 可能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11] - A股和港股结构上受益 成长板块和利率敏感型行业将受益于估值扩张 港股弹性更大[12] - 人民币债券配置价值凸显 美联储降息缓解中美利差压力 有望吸引外资增持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12] - 人民币汇率获得支撑 美元指数下行压力为人民币带来升值动能 人民币汇率预计以稳为主[13]
【公告全知道】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机+储能!公司已推出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全固态电池
财联社· 2025-09-16 23:06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已推出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全固态电池并向头部企业送样[1] - 完成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开发[1] - 业务覆盖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机及储能领域[1] 半导体与通信技术 - CPO领域相关产品已通过初步可靠性测试[1] - 技术布局涵盖CPO、先进封装、存储芯片、华为海思及毫米波雷达[1] 人工智能机器人业务 - 公司拟推出家庭具身AI服务机器人[1] - 技术涉及人形机器人、铜缆高速连接及第三代半导体[1] - 业务延伸至光伏领域[1]
当升科技(300073):2025年中报业绩分析:海外放量增厚盈利,静待固态业务落地
长江证券· 2025-09-16 21: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25.17% [2][4] -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8.47% [2][4] - 扣非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16.02% [2][4]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25.24亿元,同比增长24.69% [2][4]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3.63% [2][4]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64.41% [2][4] 业务分部表现 - 锂电材料产量7.31万吨,产能利用率98.83% [9] - 三元材料收入26.96亿元,同比增长0.23%,毛利率18.44%,同比提升0.56个百分点 [9] - 钴酸锂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39.21%,毛利率8.19%,同比提升5.82个百分点 [9] - 铁锂及钠电收入13.02亿元,同比增长184.43%,毛利率3.02%,同比提升5.93个百分点 [9] - 智能装备业务收入0.68亿元,同比增长30.46%,毛利率28.24%,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 [9] 技术进展与客户拓展 - 硫化物正极实现吨级出货,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中汽新能等客户 [9] - 全固态钴酸锂、富锂锰基卡位比亚迪、一汽、中科固能等客户 [9] - 固态电解质完成氧化物百吨级中试线和硫化物小试线建设,实现吨级稳定制备 [9] - 尖晶石镍锰酸锂材料完成中航、清陶等客户评测 [9] - 富锂锰基完成关键客户导入并逐步放量 [9] 经营驱动因素 - 海外客户大单兑现推动三元正极出货同环比明显放量 [9] - 海外出货占比提升及钴金属涨价库存升值推动单吨净利显著提升 [9] - 存货水平处于近几年高位,一季度末环比增加3.1亿元,二季度进一步提升1.4亿元 [9] - 第二季度资产减值损失0.0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0.11亿元,其他收益0.18亿元 [9]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3亿元 [9] - 海外大客户订单回暖为持续增量 [9] - 铁锂产能增长、规模扩大推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9] - 钴库存收益提供年内业绩支撑 [9] - 固态新材料积极拓展布局 [9]
天赐材料: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公司目前主要布局硫化物和氧化物体系的相关材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0:17
固态电池材料布局 - 公司主要布局硫化物和氧化物体系的相关材料 [2] - 硫化物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 [2] - 现阶段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进行材料技术验证 [2] 技术验证与信息披露 - 技术验证进展涉及与客户的保密约定 [2] - 后续如符合信息披露要求 将以公告或定期报告形式披露 [2]
当升科技:公司实现固态电解质吨级稳定制备并获得下游多家重点客户的认证及导入
新浪财经· 2025-09-16 20:17
固态锂电材料布局 - 公司在固态锂电材料方面布局较早且全面 系统布局氧化物 硫化物 卤化物等固态电池材料体系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固态锂电材料持续放量 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率先实现吨级出货 [1] - 双相复合正极材料荣获中关村论坛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推介 [1] 客户合作与应用领域 - 相关产品已导入清陶 卫蓝 辉能 赣锋锂电 中汽新能等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 - 产品成功应用在无人机 eVTOL等低空飞行器以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1] - 全固态电池专用钴酸锂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成功卡位比亚迪 一汽 中科固能等国内顶级车企和电池客户 [1] 固态电解质产能建设 - 公司已完成氧化物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 [1] - 完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小试线建设 [1] - 实现固态电解质吨级稳定制备并获得下游多家重点客户的认证及导入 [1]
沧州明珠:目前公司没有考虑在固态电池方面做产品延伸的计划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20:14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在燃气管道项目中将积极参与涉及自身产品的业务机会 [1] - 公司明确表示未生产骨架膜产品 [1] - 公司目前没有向固态电池领域进行产品延伸的计划 [1] 资本运作规划 - 截至目前公司没有并购或重组的计划 [1] - 公司没有增持自身股份的计划 [1]
科技牛市延续
德邦证券· 2025-09-16 20:13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主要指数分化明显 科技板块表现强势 科创50上涨1.32%并突破年内新高 市场情绪整体偏暖 3629只个股上涨 成交额2.37万亿元[7] - 国债期货呈现"V型"走势 10年期主力合约收盘涨0.15%至108.00元 央行开展28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净投放400亿元 资金面平稳 流动性充裕[13] - 商品期货市场整体分化 双焦表现强势 焦煤和焦炭主力合约分别大涨5.84%和4.24% 多晶硅期货高开低走 涨幅收窄至0.51%[13] - 市场处于新一轮美元降息周期初期 流动性释放刚刚开始 建议围绕强产业趋势板块及受益于美元走弱的有色金属布局 同时把握政策加码预期轮动节奏[15] 市场行情分析 - 股票市场高位震荡 科技恒强 上证指数微涨0.04% 万得全A上涨0.48% 科创50上涨1.32% 汽车零部件 机器人 算力等成长板块领涨 保险 基本金属等板块承压[7] - 市场维持2.5万亿左右成交额震荡 情绪仍处于修复通道 成长股主导的创业板指表现强于主板 科技产业链仍为核心主线 市场"重成长 轻价值"特征明显[7] - 债券市场低开高走 延续回暖 10年期主力合约开盘跌0.15% 收盘涨0.15%至108.00元 30年期主力合约开盘跌0.53% 收盘持平于115.48元 5年期和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收涨0.13%和0.04%[13] - 商品市场反内卷强势 但内部分化加剧 双焦领涨商品市场 多晶硅期货高开低走 开盘价5.56万元/吨 收盘价5.37万元/吨[13] 交易热点追踪 - 权益方面建议围绕强产业趋势板块如人工智能 固态电池及受益于美元走弱的有色金属进行重点布局 同时把握政策加码预期如大消费 地产等轮动节奏[15] - 债市方面深度贴水的超长期国债期货性价比凸显 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宽松资金面下"股债跷跷板"有望结束 未来市场有望迎"股债双牛"[15] - 商品方面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因全球流动性宽松 涨价或将更流畅 值得长期布局 工业品方面反内卷逐渐进入深水区 行情更多来自供给端博弈 板块受政策预期波动或将放大[15] - 近期热门品种包括贵金属 人工智能 大消费 国债期货和焦煤 核心逻辑涉及央行持续增持 美联储降息 全球科技巨头企业资本开支加速 人民币升值 市场风格切换 股债跷跷板 资金分流以及政策层面推动反内卷落地[17]
天赐材料:公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目前处于中试阶段,现阶段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0:13
公司技术布局 - 锂电池电解液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电解质及相关电解液配方的开发与客户服务能力 [1] - 固态电池材料主要布局硫化物和氧化物体系的相关材料 [1]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目前处于中试阶段 现阶段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 [1] 技术进展披露 - 技术验证进展涉及与客户的保密约定 [1] - 后续如符合信息披露要求 公司将按相关规定以公告或定期报告形式披露 [1]
当升科技(300073)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20:0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49.77万元,同比增长25.17% [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15.43万元,同比增长8.47% [4] 技术布局与突破 - 固态电池材料系统布局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体系 [5] - 半固态正极材料解决超高镍材料安全性差/产气严重问题 [5] - 全固态正极材料解决界面阻抗大/副反应严重难题 [5] - 硫化物电解质实现微纳米粒径可控调节及稳定制备 [6][7]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供货 [7] - 富锂锰基材料完成两代开发,实现百公斤级出货 [9][10] - 固态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成,实现吨级稳定制备 [8] 产能建设 - 四川攀枝花规划建设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 [11] - 首期一阶段4万吨产能已建成并满产 [11] - 首期二阶段8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11] - 芬兰生产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建设 [13]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磷酸(锰)铁锂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3] - 固态锂电材料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等客户 [8] -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eVTOL/人形机器人领域 [3][8] - 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与LG/SK战略协议订单释放 [13] - 客户覆盖LGES/SK on/三星SDI/Murata等电池企业 [12] - 进入大众/现代/戴姆勒/宝马/奔驰等国际车企供应链 [12] 技术路线战略 - 三元材料应用于长续航电动车/无人机/eVTOL领域 [2][3] - 磷酸(锰)铁锂主要应用于中低续航电动车和储能领域 [2][3] - 同时布局三元材料和磷酸(锰)铁锂双技术路线 [3]
曼恩斯特(301325) - 301325曼恩斯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19:3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毛利率下降因产品收入结构调整 市场竞争加剧 行业降本压力及产能利用率波动等多因素影响 [2] - 涂布应用类产品毛利率同比下滑 后续随新增订单交付及产能利用率提升将改善 [2] 固态设备进展 - 去年固态/干法设备订单今年已发往客户现场 包括干法多辊成膜系统 陶瓷双螺杆纤维化设备 固态电池前段整线等 [3] - 干湿法双线布局策略下积累丰富前段技术储备及验证数据 多工序设备获订单落地验证 [3] - 在新型陶瓷材料 双螺杆高效分散 超薄湿法涂层 活性物质与固态电解质双层共涂等技术具创新性和优势 [3] 战略规划 - 以推动新型材料产业化为目标 依托涂层技术工程应用能力深耕微米/纳米级涂层工艺及装备 [3] - 构建新能源+泛半导体双产业布局 产品应用于锂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显示面板 储能等领域 [3] - 强化弹性生产能力 根据行业周期调整产品结构 实现平台化业务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