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滑

搜索文档
光韵达重组:双向奔赴的病人
市值风云· 2025-06-09 18:05
公司概况 - 光韵达是国内首家激光应用上市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电子制造和航空制造两大领域,核心业务包括3D打印、柔性电路板激光成型、精密激光钻孔等 [3] - 公司上市14年,从2020年开始业绩持续走低,2024年首亏,扣非净利润-4800万,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暴跌352% [4][5] - 2019-2025Q1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128.8万、1.1亿、7714.9万、7350.1万、3612.6万、-4810.7万、-520.5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10] 控制权变更 - 2024年9月原实控人侯若洪、姚彩虹将21.7%股份表决权委托给隽飞投资,并以2.3亿元转让5.2%股份,每股转让价9.1元较前一日收盘价溢价62.5% [14] - 变更后控股股东变为光韵达集团(隽飞投资),实控人变为曾三林,通过"小比例持股+大比例表决权"方式仅耗资2.3亿实现控股 [17][18] - 新管理层中36岁曾三林任总裁,41岁程飞任董事长,两人均缺乏激光行业经验 [21][22] 财务状况与经营问题 - 公司2019年以来营收增长但利润持续下滑,资金周转效率堪忧,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280天 [26][27] - 2025年一季度末有息负债率30.9%,账上货币资金余额仅3.9亿,面临较大财务压力 [65] 资本运作与收购 - 2025年4月公告拟以不超过6.5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100%股权,按2023年6月底净资产计算增值率高达185% [36][37] - 亿联无限2024年3月IPO终止,2021-2023H1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424万、8418万、4205万,2022年增长主要依赖印度等市场短期政策红利 [40][51][52] - 收购标的存在客户集中风险,前五大客户占比近7成,且产品复购率低,2023年上半年营收年化后较2021年无明显增长 [57] 定增计划 - 2024年12月公告拟向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隽光投资定增,2025年2月发行价调整为6.41元/股,拟募资不超3.72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66][69] - 若完成收购将导致公司进一步加杠杆,新实控人采取资本扩张而非主业强化的策略 [70][71]
“上班照镜子、下班不关电脑要罚款”!高管称一晚罚款进账大几千,知名家居品牌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8 16:49
高管罚款言论事件 - 敏华控股电商部刘姓高管被曝强制要求员工不得在工位就餐、一天打卡6次,并威胁"不愿意的自行离职",相关行为被质疑违反劳动法 [3] - 该高管在工作群中发布罚款细则:打游戏直接开除、吃东西罚领导2000元/主管1000元/次主管500元、离岗超三次降薪2000元、下班不关电脑罚100元 [7] - 罚款资金被高管称为"团队建设经费",声称"今晚进账大几千",计划用于购买书籍建图书馆 [7] - 公司内部《8S办公环境管理规定》显示,违规罚款50-100元纳入"激励基金",但未提及高管自行处罚权限 [7] - 公司回应称已关注事件并启动调查,但截至发稿未公布结果 [7][9]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财年营收169亿港元同比下滑8.2%,净利润20.63亿港元同比下降10.4% [10] - 国内销售收入锐减17.2%至99.27亿港元,占比从65%降至58.7%,反映消费信心不足与行业价格战压力 [10] - 主营业务全面下滑:沙发及配套产品收入117.43亿港元(-7.2%)、床具收入24.08亿港元(-19.4%)、其他产品收入16.66亿港元(-8.4%) [10] - 海外收入增长但规模仅为国内70%,同时面临海运成本飙升风险 [10] - 公司裁员超3700人(减员10%),但董事酬金反增20%,逆势扩张国内门店至7367家 [10] 公司治理问题 - 2月被曝IR杨雪丽因实控人黄敏利涉嫌内幕交易被牵连逮捕,其父母通过朋友圈控诉要求澄清 [12] - 深圳证监局2023年处罚书显示,杨雪丽曾因2021年内幕交易星源材质被没收违法所得109万元并罚款109万元 [14]
市值蒸发超百亿,卫浴龙头帝欧家居要“卖身”?
凤凰网财经· 2025-06-06 21:01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刘进、陈伟、吴志雄筹划一致行动变更 可能涉及控制权变更 潜在接盘方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水华智云实际控制人朱江 [3][4] - 水华智云成立于2023年7月 注册资本1亿元 主营软件开发及人工智能业务 朱江控制27家企业 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服务业 [4] - 水华智云及一致行动人张芝焕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增持 3个月内持股比例从0%升至6.45% [5] 创业发展历程 - 创始人刘进、陈伟、吴志雄九十年代从玛瑙洁具起家 1995年转型亚克力卫浴 1996年推出首款彩色亚克力坐便器 [7] - 2002-2004年实现浴室柜防水技术突破和产品配套 201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2016年以帝王洁具名义上市 [8] - 2017年通过"蛇吞象"式并购陶瓷企业欧神诺 营收从2017年5.34亿元暴涨至2018年43.08亿元 归母净利润达3.81亿元 [8] 经营业绩恶化 - 营收从2021年61.47亿元连续下滑至2024年27.41亿元 三年降幅分别为33.11%、8.55%、27.12% [11] - 归母净利润2021年骤降87.8%至0.69亿元后 2022-2024年连续亏损15.09亿元、6.58亿元、5.69亿元 [11] - 2024年工程渠道收入同比下滑51.93%至6.76亿元 经销渠道收入下滑12.29%至20.64亿元 [11] 资本运作与治理 - 创始人持股比例从2016年上市时合计83.51%降至2024年23.21% [10] - 2022年引入四川纾困基金 转让2963.8万股获2.21亿元资金 该基金现持股5.55% [12][13] - 2021-2024年董监高薪酬总额从442.78万元增至667.34万元 同期员工规模从6848人缩减至3942人 [14] 市场表现 - 股价较历史高点43.7元/股下跌超80% 当前市值22.43亿元 较170亿元峰值缩水87% [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07亿元(同比-10.16%) 归母净利润亏损0.44亿元 仍未扭亏 [14]
济南润达因商业贿赂被罚,控股股东润达医疗回应风口财经
搜狐财经· 2025-06-04 02:46
济南润达商业贿赂事件 - 济南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商业贿赂行为被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处以60万元罚款[1] - 违法行为表现为低价销售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设备并捆绑销售试剂耗材以谋取交易机会[3] - 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4] - 济南润达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50万元,润达医疗持股70%[5] 润达医疗公司概况 - 润达医疗成立于1999年,2015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6]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杭州市拱墅区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22%[6]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向医学实验室提供体外诊断产品及专业技术服务[6] - 公司表示已开展内部纠查处置工作,强化合规管控[6] 润达医疗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3.12亿元,同比下降9.13%[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降79.77%[6] - 2024年扣非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降78.94%[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62亿元,同比下降19.81%[8]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下降406.40%[8]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0.76亿元,同比下降508.21%[8] 润达医疗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8.41亿元,管理费用4.80亿元,财务费用3.13亿元,总计16.34亿元[8] - 2024年三费占营收比19.66%,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8] - 2024年研发费用1.16亿元,同比下降21.06%[8] - 2025年一季度三费总计3.46亿元,占营收比重20.83%,同比上升10.60个百分点[9] 行业影响因素 - 业绩下滑受国内宏观环境及医疗集采政策影响[8] - 集采降价导致产品到院价格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约6%[9] - 2025年一季度综合毛利总额同比减少2.1亿元[9]
又一北交所IPO终止!
梧桐树下V· 2025-06-03 21:09
公司IPO终止审核 - 五峰赤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于5月30日被终止审核 直接原因为公司于5月20日主动撤回申请 [1] - 公司IPO申报于2024年6月27日获受理 2024年7月24日完成首轮问询回复 [1] 市场地位与行业竞争力 - 2023年全球单宁酸市场规模11.61亿元 没食子酸市场规模19.15亿元 [2] - 公司在单宁酸市场占有率7.12% 没食子酸市场占有率9.07% 均为行业第一 [2][3] - 主要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张家界久瑞生物(单宁酸5.33%/没食子酸6.93%) 湖北天新生物(5.29%/3.00%) 贵阳单宁科技(3.48%/2.76%) [2] 财务表现与业绩下滑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35,976.11万元→29,113.45万元→31,238.17万元 扣非净利润:5,291.40万元→3,940.06万元→4,037.25万元 [4] - 2024年归母扣非净利润下滑至2,985.45万元 同比降幅26.05% [5] - 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收入同比下降2.94%-10.84% 扣非净利润下降40.33%-48.86% [5] - 2024年毛利率22.36% 较上年同期29.73%下降7.37个百分点 [5] 在建工程与转固问题 - 赤诚生物产业园预算从31,076.61万元调减至25,076.61万元 2020年8月开工 原计划3年建设期 [9] - 2021年项目总投资从1.5亿元调整至5亿元 导致建设期延长 [9] - 截至2023年末 固废处理车间、甲类仓库等主体结构已完成 但因政府配套设施未完善未通过消防验收 [10] - 壬二酸车间工程2024年6月已基本完工 投入资金超预算 [11] 合规性问题与行政处罚 - 存在未办理报建手续建筑 涉及面积230㎡ 计划2024年底拆除 [12][13] - 部分土地使用权取得未履行招拍挂程序 [14] -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曾未批先建 2023年4月补办环评手续 [15] - 2022年没食子酸实际产量超环评批复产能30% [15] - 报告期内受到海关、交通运政管理等行政处罚3次 [11] 第二轮问询关注重点 - 经营业绩持续下滑风险: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从3,940.06万元降至2,985.45万元 加权平均ROE从9.61%降至6.76% [17] - 工业单宁酸产品收入波动:2022年下降38.51% 2023年回升33.89% 主要受驰宏锌锗工艺变更影响 [21] - 饲料添加剂单宁酸产能利用率仅7.17%-9.17% 主要客户正邦科技破产重整 [22] - 技术路线对比:德阳塔拉采用生物酶法 公司采用传统碱水解法 [23]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没食子酸系列产品价格下调 [24]
新天药业卷入行贿风波
国际金融报· 2025-05-31 12:09
贿赂事件 - 公司成都分公司涉嫌向四川省内37家医疗机构超百名医生行贿 [1] - 通过虚假病例收集方式向15家医院55位医生输送利益约7.26万元 [3] - 通过虚假科普项目向6家医院12名医生输送利益约2.3万元 [3] - 组织19场宴请及娱乐活动涉及41家医院 [3] - 违规开展科室会并通过PS会议材料等方式进行"带金销售" [3]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8月 2017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 [6] - 主要从事泌尿系统疾病类和妇科类中成药生产 [6] - 拥有800余人销售队伍 覆盖10000余家县(区)级以上医院 [6] - OTC产品覆盖600余家药品连锁公司 57000余家门店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10.88亿元 净利润1.1亿元 [7] - 2023年营收9.54亿元 净利润8087万元 [7] - 2024年营收8.58亿元 净利润5232万元 [7] - 2025年Q1营收1.93亿元 净利润418万元 [7][9] - 2025年Q1净利润同比下降73.11% [9] 产品结构 - 妇科类产品占比71.54% 2024年收入下降9.21% [7] - 泌尿系统类产品占比19.21% 2024年收入下降13.97% [7] - 核心产品坤泰胶囊在更年期用药市场占有率居首 [7] - 2023年妇科用中成药医院端销售排名第二 [7] 销售费用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为5.32亿元 4.38亿元 3.72亿元 [8] - 2024年销售费用率43.34% [8] - 2024年职工薪酬及福利1.95亿元 市场开发与推广费1.26亿元 [8] - 2024年会议费1111.32万元 广告宣传费1026.05万元 [8]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158万元 3813万元 4047万元 [8] 并购重组 - 2023年筹划收购汇伦医药85.12%股权 估值25.74亿元 [11] - 收购前已持有汇伦医药14.88%股权 累计花费3.2亿元 [11] - 2023年7月终止该收购事项 [11] 其他事项 - 控股股东及副董事长计划减持不超过570万股 占总股本2.42% [12]
五芳斋送粽子股东却不“买账”,此前消费者在粽子中吃出异物
第一财经· 2025-05-30 17:32
股东回馈活动 - 公司向持有1000股以上的股东赠送"丰年五芳"粽子礼盒 每盒售价159 6元 包含20个粽子 4斤装 5种口味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2 51亿元 同比下滑14 57% [2] - 归母净利润1 42亿元 同比下滑14 24% [2] - 粽子系列产品营收15 79亿元 同比下滑18 64% [2] - 粽子销量减少1 14万吨 [2] 市场表现 - 股价连续三天下跌 [2] - 最近一年股价跌幅超30% [3] - 自2022年IPO以来市值缩水超六成 [3] 负面事件 - 陷入"粽子异物"风波 消费者投诉产品含疑似带血创可贴 [3] - 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核查 配合相关部门检查 [3]
广汇能源股权生变 “富德系”入局成第二大股东
中国经营报· 2025-05-24 03:54
股权转让交易 - 广汇集团拟转让广汇能源9.76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15.03%,转让价款合计62亿元,交易完成后"富德系"将成为第二大股东,广汇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06%但仍为控股股东 [2] - 股权转让价格为6.35元/股,较5月16日收盘价溢价约5.3%,富德寿险和富德金控分别支付约40.5亿元和21.5亿元 [3] - 富德寿险将持有广汇能源9.83%股份,富德金控将持有5.20%股份,两者承诺60个月内不减持标的股份 [3][4] 交易背景与影响 - 广汇能源业务聚焦LNG、煤化工、能源物流,是国内少有的兼具"煤、油、气"三种资源的民营企业 [2] - 富德集团总资产超6000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近万亿元,业务涉足金融保险、资产管理、能源化工等领域 [3] - 引入"富德系"可获62亿元资金支持,并借助其资源整合能力推动能源领域转型升级,同时保持广汇集团控制权确保战略稳定性 [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净利润51.73亿元同比下降54.5%,2024年净利润29.61亿元同比下降42.6%,2025年一季度归属净利润6.94亿元同比减少14.07% [6] - 2024年末流动负债217.45亿元,其中短期借款96.98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2.23亿元,货币资金43.42亿元 [8] - 2022-2024年流动比率分别为0.69、0.61和0.57,低于行业常规水平1.5-2.0 [9] 业绩下滑原因 - 业绩回调主要因煤炭、天然气、煤化工市场价格下行,国际天然气价格波动导致LNG销量下降,煤炭价格持续下行 [6][7] -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导致传统化石能源需求增长放缓,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7] 应对措施与发展规划 - 马朗一号煤矿获批产能1000万吨/年,煤炭资源储量18.09亿吨,将作为新利润增长点 [9] - 公司表示将坚持"控投资、降负债、调结构、提质量"方针,利用盈利优势持续压降负债总额 [10] - 股权转让将缓解短期债务压力改善资金链,富德系资金支持有助于增强流动性降低财务风险 [10]
大禹生物(87197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9:3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 [3] - 活动地点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路演中心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闫和平、总经理闫凌鹏、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燕雪野、国投证券保荐代表人刘桂恒 [3] 公司业务与业绩情况 - 2024 年新增国外销售业务,产品品类有功能性添加剂、酶制剂、菌类产品 [5] - 2024 年公司业绩下滑,原因是消费需求恢复慢、终端餐饮不振、猪存栏减少、猪料销量下降、行业竞争激烈、禽养殖和反刍板块低迷 [5] - 2024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394.27 万元,母公司净利润为 -2427.40 万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 8466.83 万元,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 8450.94 万元,母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 8559.37 万元 [7] 提升盈利能力措施 销售方面 经销板块 - 通过饲料带动添加剂销售,打造区域性饲料品牌 [5] - 向蛋禽、水产延伸,开发蛋禽新产品,打造水产拳头产品 [5] - 宣传推广教槽料、发酵浓缩饲料、8%复合预混合饲料 [5] - 聚焦出提、活抗单品拉动销售 [5] 直销板块 - 挖掘现有企业客户潜力,加强与关键客户信息化连接 [6] - 2025 年水产领域推出四大类新型产品 [6] 技术方面 - 加大新剂型等产品补充与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7] - 强化技术人员市场敏感度和服务意识 [7] - 优化动物饲养管理指导方案 [7] 养殖方面 - 延伸产业链进行生猪养殖业务,稳定销售渠道、释放产能、降低成本 [7] 成本方面 - 提升规模化采购及议价能力,优化生产安排 [7] 其他方面 - 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对长期未回款客户采取法律诉讼措施 [7] 募投项目情况 - 微生态制剂产业化项目于 2024 年 3 月 31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用途变更为生产饲料产品 [8] - 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原计划 2024 年 12 月 31 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累计投入进度为 56.98%,现调整到 2025 年 12 月 31 日 [10]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目前储备了猪场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可满足需求,后续决策将披露 [9] - 公司 2024 年亏损不满足分红条件,留存利润用于 2025 年业务拓展等 [7]
公司快评|陷债务泥潭、控股股东被冻结股份超53%,劲嘉股份如何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4:01
控股股东股份冻结与质押情况 - 劲嘉股份控股股东劲嘉创投新增司法冻结股份1.23亿股 累计被冻结股份达2.46亿股 占其持股比例53.07% [1]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股份数量占所持股份比例超过80% 涉及借款合同诉讼及法院执行裁定书 [1] - 若法院支持债权人诉讼请求并强制执行 部分股份可能面临司法处置 公司控制权稳定性存疑 [1] 公司治理与债务问题 - 劲嘉创投当前各类借款总余额43.56亿元 未来半年需偿付30.22亿元 一年内需偿付43.56亿元 [2] - 控股股东近12个月涉及5项重大诉讼及仲裁 涉案金额9.75亿元 存在债务逾期及违约情形 [2] - 债务与诉讼问题暴露公司治理薄弱环节 引发市场对资金链及偿债能力的担忧 [2]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2024年同比减少39.19%至7198.52万元 创上市新低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0.01%至6.35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4.76%至6661.97万元 [2] - 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23.4%至22.45% 业绩持续低迷削弱市场竞争力 [2] 未来发展挑战与建议 - 需解决控股股东股份冻结问题 避免控制权不稳定影响经营 [3] - 应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增强市场信心 [3] - 加快业务转型与升级 提升盈利能力应对业绩困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