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控费
icon
搜索文档
重金收购的资产仍在亏损,多瑞医药现上市后“首亏”
新京报· 2025-04-18 21: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41亿元,同比下降28.02%,归母净利润-6266.67万元,同比盈转亏 [1] -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等制剂收入1.87亿元,占营收77.63%,同比下滑41.61%,中间体产品收入3800.13万元,同比增加927.66%,原料药及其他收入1583.44万元 [1] - 2021-2024年营收从5.30亿元持续下滑至不足50%,归母净利润从6851万元降至亏损6266.67万元 [2] 核心产品风险 -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销售收入占比近50%,2024年销售额不足1.2亿元,较2021年4.65亿元下滑超70% [2] - 医保控费和带量采购导致产品销量和收入持续下降,公司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风险 [2] 业务拓展举措 - 加快新产品开发,氨磺必利注射液等5款产品进入审评阶段 [3] - 2024年10月以2.71亿元收购上海建瓴70%股权,布局多肽原料药业务 [4] - 2023年9月收购鑫承达,2024年11月收购四川前沿,形成原料制剂一体化格局 [6] 收购项目影响 - 收购耗资2.71亿元,占公司现金储备82.4%,导致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从3.29亿元降至1.1亿元 [5][6] - 上海建瓴2023年亏损3253万元,2024年1-8月亏损918万元,2024年对合并报表净利润影响为-1034.59万元 [6][7] - 子公司申请3亿元并购贷款,公司对外担保达净资产的71.24% [6]
核心产品业绩承压、收购暗藏风险,康缘药业2024年营利双降
新京报· 2025-04-04 14:2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8.98亿元,同比下降19.86%,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15.58%,核心产品业绩承压是主因 [1] - 注射液产品收入13.41亿元,同比减少38.33%,其中热毒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销售量与生产量均显著下滑,库存量同比增幅较大 [1] - 占营业收入10%以上的三大品种为热毒宁注射液、金振口服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其中金振口服液库存增加系主动备货 [1] 产品线分析 - 核心产品线覆盖呼吸与感染疾病(金振口服液、热毒宁注射液)、心脑血管疾病(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天舒系列)、妇科及骨伤科领域 [1] - 医保控费和集采政策趋严导致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销售额大幅下滑,新产品如金振口服液、杏贝止咳颗粒等增长未能弥补核心产品损失 [2] 研发与并购动态 - 2024年研发投入6.38亿元,同比减少24.66%,但占营业收入比例仍达16.79% [4] - 完成对生物药研发公司中新医药的100%股权收购,其拥有4个创新药的6个临床批件,包括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等项目在研 [3] - 中药领域获批新药注册批件1个,化药获得4个4类药注册证书,生物药有2个1类创新药获批临床 [5] 战略挑战 - 中新医药存在4.79亿元债务,未来需持续投入研发资金约4亿元,且其净资产为-4.23亿元,存在研发失败风险 [4] - 公司收入主要依赖中药,与中新医药的生物药存在类别差异,商业化效果存疑 [4] - 研发成果转化速度待验证,需解决新老产品交替期的业绩缺口问题 [5]
过冬的医药行业,不冬眠的医药基金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4-02 15:43
核心观点 - 和谐汇一医药团队凭借对医药行业的深入研究和敏锐洞察,在非共识领域前瞻布局,成功捕捉NASH赛道等突破性机会[2][3] - 医药行业虽经历四年低迷(医药生物指数最大回撤64%),但老龄化加速(2035年1/3人口为老人)和技术革命(CRISPR、AI)将驱动长期需求[2][3] - 投资框架强调"非共识的正确",通过集中持仓减少决策失误,在基本面、流动性、情绪共振时获取最大弹性[7][22][40]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医药生物指数年线四连阴,最大回撤64%超过2008年,但医药ETF份额持续增长反映配置需求刚性[2] - 中国老龄化速度全球罕见(7%-14%仅用21年),2035年老年人口占比达1/3,催生持续产业需求[2] - 技术层面CRISPR突破生命科学边界,AI可缩短药物研发时间(从13年至8年)并降低成本(24亿至6亿美元)[12] 跨市场投资策略 - 2023年下半年起增加美股医药配置,因海外公司PE普遍低于国内(PS仅1倍vs国内3-5倍),且美股有效性更强[19][20] - 通过收益互换投资美股,重点挖掘临床阶段"源头创新"机会,如NASH赛道首款药物Rezdiffra获批创造历史[2][8] - 美股医药公司经营更稳定,国内机构关注度低形成估值洼地,尤其看好生物制药(Biopharma)和生物技术(Biotech)[16][20] 细分领域机会 - 创新药为最看好方向,2025-2026年头部公司将迎盈亏平衡点,重点关注FIC/BIC大单品及平台型公司[16] - AI医疗存在爆发潜力,基因测序、辅助诊断等场景商业化落地后将释放巨大价值,国内设备商受益进口替代[12][41] - 高值快消品类(如肿瘤药)优于高值耐用(器械),因使用频次高且患者生命周期延长抬升市场天花板[25] 投资方法论 - "BCMA-VEGFR模型"从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等9维度筛选个股,不同市场阶段侧重成长性或安全性[29][31] - 流动性是中期估值核心变量,参考北向资金、ETF申赎等指标,结合"主人与狗"理论判断市场状态[32][33] - 极端估值(如CXO达200倍PE)主动规避,基本面证伪或竞争格局恶化(如手术机器人案例)坚决卖出[38][39] 行业周期判断 - 医药板块2025年结束四连阴概率大,但下半年需警惕政策与经济的不确定性,维持谨慎乐观[57][58] - 医保控费实质是腾笼换鸟,集采节省资金的80%投入创新药,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受益[48] - CXO领域需等待产能出清(2-5年),关注二三线公司倒闭和服务价格连续上涨的拐点信号[15]
舒泰神老药难撑新困局 连续五年亏损超10亿
新浪证券· 2025-03-31 17: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25亿元,同比下滑10.81% [1] - 净利润亏损1.44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63.69%,但已连续第五年亏损 [1] - 2019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达10.11亿元 [1] 研发投入与产品结构 - 2024年研发投入1.62亿元,同比锐减63.77% [2] - 核心产品苏肽生与舒泰清贡献超96%营收,新药研发几无突破 [2] - 公司坦言困境源于王牌产品衰落且缺乏接班人 [2] 王牌产品表现 - 苏肽生2019年曾年销超12亿元,2024年销量断崖式下跌至116万支 [3] - 苏肽生因医保剔除、滥用风波及疗效争议导致市场萎缩 [3] - 舒泰清2024年销售收入1.79亿元,同比再降8.2%,营收占比55% [4] - 舒泰清所在市场整体规模不足10亿元,面临III型竞品集采降价冲击 [4] 行业警示 - 公司困境折射出药企依赖单一产品的风险 [5] - 在医保控费、集采常态化背景下,缺乏创新管线的企业或加速边缘化 [5] - 业内人士指出若无法加速新药研发或通过并购引入潜力产品,公司或难逃退市命运 [5] 公司前景 - 从昔日的"神经生长因子龙头"到如今退市风险高悬 [6] - 当老药光环褪去,唯有创新方能续命 [6]
华人健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2-23 20:37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6001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约15%,发行后总股本40001万股[9][77] - 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6.24元,发行市盈率106.19倍[9][77] - 募集资金总额97456.24万元,募集资金净额87945.20万元[78] 业绩数据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870.22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1.12%[37][161] - 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下滑,2022年度回升,2022年1 - 6月扣非归母净利润3573.30万元,同比增长56.68%[37][41][165] - 预计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区间为81000 - 84000万元,净利润变动幅度大[61] 门店情况 - 报告期各期末零售门店数量分别为607家、771家、880家和938家[17][146] - 截至2022年6月末,938家门店中886家取得医保定点资格,占比94.46%[33][173] - 公司计划用募集资金在省内开店518家[91] 业务收入 - 2019 - 2022年1 - 6月,医药代理业务收入分别为43894.93万元、52175.87万元、58831.05万元和28993.68万元[22][151] - 报告期内,零售业务主营收入分别为103354.66万元、129222.19万元、155924.07万元和98987.32万元[18][148] - 2019 - 2022年1 - 6月,B2C业务收入分别为5257.75万元、10359.05万元、21256.60万元和17873.10万元[121][174] 收购与资产 - 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收购293家零售门店,2019年7月收购汇达药业[11][175] - 股权收购形成的商誉确认金额为19005.56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商誉余额为19005.56万元[11][176] - 报告期各期末,收购形成的长期资产余额占总资产比例逐渐下降[13][176] 其他要点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所属门店共受到121起行政处罚,合计处罚金额为25.81万元[17][147]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预计2024年后对利润表起正向作用[35][39][163] - 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美术作品著作权[95]
华人健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2-09 20:44
创业板风险提示 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创 业板公司具有创新投入大、新旧产业融合成功与否存在不确定性、尚处于成 长期、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 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 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Anhui Huaren Health Pharmaceutical Co., Ltd.) (合肥市包河工业区上海路 18 号)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招股意向书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街道桂湾五路128号前海深港基金小镇B7栋401) 招股意向书 声明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注 册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 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 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 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 行承担股票依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