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调研记录】西部利得基金调研国机精工
证券之星· 2025-07-31 08:09
公司调研信息 - 西部利得基金近期调研了国机精工(002046),参与公司电话会议 [1] - 国机精工业务涵盖新材料、基础零部件、机床工具、高端装备、供应链管理与服务五大板块 [1] - 特种轴承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风电轴承业务订单饱满,精密机床轴承目标跻身第一梯队 [1] - 超硬材料磨具业务2024年收入约5.8亿元,半导体领域增长显著 [1] - 公司持续关注并购机会,以产品为核心,依托研发实力,聚焦国产替代,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 [1] 基金公司概况 - 西部利得基金成立于2010年,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163.05亿元,排名55/210 [2] - 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929.97亿元,排名50/210 [2] - 管理公募基金数147只,排名52/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29人,排名46/210 [2]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西部利得数字产业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1.41,近一年增长70.25% [2] - 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西部利得中证A500指数增强A,类型为指数型-股票,集中认购期2025年5月23日至2025年8月22日 [2]
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20250731
浙商证券· 2025-07-31 07:30
报告核心观点 - 推荐晶华新材,因其是胶粘新材料领军企业,电子皮肤打开成长空间,光学胶粘材料国产替代和电子皮肤产业化落地是驱动因素 [6] - 本轮债券市场赎回潮压力集中于基金端,已进入调整中后段,权益市场持续走强有分流效应,应耐心等待右侧信号 [7] 市场总览 大势 - 7 月 30 日上证指数上涨 0.17%,沪深 300 下跌 0.02%,科创 50 下跌 1.11%,中证 1000 下跌 0.82%,创业板指下跌 1.62%,恒生指数下跌 1.36% [4][5] 行业 - 7 月 30 日表现最好的行业是钢铁(+2.05%)、石油石化(+1.84%)、传媒(+0.99%)、食品饮料(+0.86%)、社会服务(+0.65%),表现最差的是电力设备(-2.22%)、计算机(-1.59%)、汽车(-1.27%)、国防军工(-1.06%)、通信(-0.95%) [4][5] 资金 - 7 月 30 日全 A 总成交额为 18709.76 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 117.14 亿港元 [4][5] 重要推荐 推荐标的 - 机械-晶华新材(603683) [6] 推荐逻辑 - 超预期点:胶粘新材料领军企业,电子皮肤传感器产业化进展有望超预期 [6] - 驱动因素:光学胶粘材料国产替代,电子皮肤产业化落地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2233.66/2636.90/3162.50 百万元,增长率为 18.50%/18.05%/19.93%,归母净利润为 82.30/120.78/159.19 百万元,增长率为 22.78%/46.75%/31.80%,每股盈利为 0.28/0.42/0.55 元,PE 为 71/48/37 倍 [6] 催化剂 - 光学胶粘材料客户验证突破,电子皮肤小批量送样 [6] 重要观点 所在领域 - 固收信用债 [7] 核心观点 - 本轮赎回潮压力集中于基金端,已进入调整中后段,权益市场持续走强有分流效应,应耐心等待右侧信号 [7] 市场看法 - 复盘历次债市调整速度:利率债>银行永续债>银行二级资本债>城投债,修复行情中修复速度与调整速度对应,长久期低等级城投修复滞后,短久期二永债表现占优 [7] 驱动因素 - 从多项指标看,本轮债券市场赎回潮已进入调整中后段,收益率连续上行 5 个交易日接近历史中位时长,10Y 国债收益率上行 8bp 达小级别赎回潮调整上限,央行大幅净投放流动性,二永债与 OMO 利差调整出配置价值,基金净卖出规模大幅回落 [8]
获红杉投资,北芯生命再闯IPO:三年累亏4.74亿,核心研发人员出走
搜狐财经· 2025-07-31 06:49
公司概况 - 北芯生命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致力于开发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带来变革的精准解决方案 [2] - 公司前身北芯生命有限成立于2015年,由宋亮、陈丽丽、硅基仿生、付晓阳共同投资设立,2021年6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 - 公司实控人宋亮直接持有16.153%股份,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控制13.414%股份,合计控制29.567%股份 [8] 上市进程 - 公司曾于2021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由高盛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但最终招股书失效 [4] - 2022年初公司主动终止港股上市流程,转而筹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2023年3月IPO获得受理,近日已提交注册 [5] - 若公司未能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格上市,实控人及员工持股平台需按协议回购投资人股份,回购价格按A×B×(1+12%)^m+C计算 [6][7] 融资与估值 - 递表港交所前公司已完成六轮融资,引入红杉中国、国投创合等机构,投后估值从Pre-A轮的5400万元增长至D轮的50.43亿元,五年增长超90倍 [3][4] - 2023年1月外资股东SpringHill以13.33元/股转让全部股份,按总股本3.6亿股计算公司估值为48亿元,较D轮融资缩水4.8% [5][6] 产品与市场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系统和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系统,均为国内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产产品 [9][12][13] - 2024年IVUS诊断系统市占率10.6%,远低于波士顿科学(65.8%)和飞利浦(15.6%) [10][11] - FFR测量系统2024年市占率29.5%,仅次于雅培(46.9%),领先乐普医疗(4.3%) [13][1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245.19万元、1.84亿元和3.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亿元、-1.40亿元和-4359.62万元,三年累计亏损4.74亿元 [15][16] - 截至2024年底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36亿元,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16] - 同期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2.08%、55.98%和34.6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值26.04%、23.25%和20.92% [19][21] 研发与人员 - 公司拥有11个已上市产品和6个在研产品,覆盖IVUS系统、FFR系统等五大类别 [8] - 2021-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从112人降至136人,2024年底进一步下滑至109人 [24][25] - 2024年8月核心技术人员李恒伟离职,此前创始人之一陈丽丽也已离职,两人共参与十余项发明专利 [26][27][28][29] 行业竞争 - 心血管诊疗器械市场被波士顿科学、飞利浦等外资企业垄断超80%份额 [2] - 国内同行惠泰医疗2024年营收20.66亿元、净利润6.73亿元,乐普医疗营收61.03亿元、净利润2.47亿元,均已实现盈利 [17] - 公司销售人员人均销售额148.37万元(2023年),远低于行业平均452.73万元 [21][22][24]
特变电工股价小幅下跌 套管产线满产运行
金融界· 2025-07-31 01:28
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3.8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28% [1] - 当日成交量为900842手,成交额达12.5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613.63万元 [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变压器、电线电缆及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业务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等领域 [1] 生产运营情况 - 套管产线当前满产运行 [1] - 常规套管及特高压低端直流套管已实现国产化 [1] - 高端直流套管正在挂网试用 [1] 国际市场拓展 - 印度工厂变压器已成功开拓欧洲、中东市场 [1] - 当前订单饱满 [1] - 暂无新增在印投资的计划 [1]
兆易创新(603986):深度报告:国内存储、MCU双龙头企业平台化布局助力企业成长
东莞证券· 2025-07-30 19: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1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兆易创新是国内存储、MCU双龙头企业,采用Fabless生产模式,业务布局多元化,近年业绩总体呈增长态势 [4][12][15] - 端侧AI、汽车“三化”驱动存储市场扩容,公司存储业务布局全面,有望受益市场扩容和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4][54][63] - 公司是国内32位MCU领导者,加强汽车电子领域布局,有望提升高端MCU产品研发能力,增强竞争力 [4][113][11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7元、3.04元和3.88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2.88倍、39.56倍和30.96倍 [4][1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存储、MCU双龙头企业,平台化布局驱动业绩成长 国内存储、MCU双龙头,业务边界不断拓宽 - 兆易创新成立于2005年,2016年上市,是国内专用型存储、MCU双龙头,产品下游应用广泛 [12] - 采用Fabless生产模式,营销网络遍布全球,2025年6月国际总部落户新加坡 [15] - 发展历经四个阶段,形成“存储 + 控制 + 传感 + 模拟”四大业务布局,是全球均排名前十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16][19][23] - 核心管理团队稳定,研发与管理经验丰富,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比约56.5% [24] 经营业绩在周期波动中增长,加码研发巩固行业领导地位 - 2015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45%和24.11%,2022、2023年业绩承压,2024年回升,25Q1同比大幅增长 [26][27] - 2024年存储芯片和微控制器营收占比超90%,是主要营收来源 [31] - 盈利能力稳健,2024年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同比复苏,存储业务毛利率首次超MCU业务 [34] - 2018 - 2024年研发费用年复合增速32.43%,占营收比重从9.26%提至19.87%,截至2024年末有多项知识产权 [37] - 2024年人均创收、销售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具备规模和盈利能力优势 [39] 存储业务:端侧AI、汽车“三化”驱动存储市场扩容,兆易创新布局全面 端侧AI驱动存储扩容,大厂减产改善供需格局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6305.49亿美元,存储器市场规模1655.16亿美元,占集成电路比重30.68% [41] - 存储器分易失性和非易失性,DRAM与NAND占据主流,2024年销售额占比超95% [43][46] - 专用型存储适应特定场景,包括利基型DRAM、NOR Flash、SLC NAND Flash等,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7.1% [49][52] - 端侧AI驱动存储市场扩容,AI终端渗透率提升,预计2024 - 2028年全球NOR Flash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17%,AI眼镜存力需求增长 [54][55][58] - 汽车“三化”渗透提升车规级存储容量需求,预计2024 - 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CAGR为28.8%,汽车存储市场规模到2030年超200亿美元 [63][68][69] - 海外大厂退出利基型存储产能,改善行业供给格局,国产替代空间广阔,DDR4价格持续上涨 [72][78][81] 公司“NOR + DRAM + NAND ”多方位布局,受益AI创新与国产替代进程 - 公司形成“NOR + DRAM + NAND”产品线,是全球均排名前十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85] - NOR Flash业务全球排名第二,中国内地第一,积极布局车规高附加值领域,车规NOR Flash预计保持高增长 [86][87] - 利基型DRAM营收位列全球第七,中国内地第二,发力定制化存储,与长鑫合作扩大产能 [94][95][96] - NAND Flash专注SLC NAND Flash,实现全品类覆盖,2024年收入位列全球第六,中国内地第一 [97][98] MCU业务:公司是国内32位MCU领导者,加强汽车电子领域布局 - MCU是高度集成芯片,32位MCU成市场主流,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8.7% [100][101][102] - 汽车“三化”驱动单车MCU价值量提高,预计到2029年单车MCU价值从1500元提至2500元左右 [104] - 车规级MCU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难度大,被海外厂商主导 [107][110] - 公司是国内32位MCU领导者,产品线布局丰富,2024年营收位列全球第八,中国内地第一 [113][117] - 2024年新增汽车电子芯片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提升竞争力 [118]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7元、3.04元和3.88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2.88倍、39.56倍和30.96倍,维持“买入”评级 [4][119]
2024年净利润超5亿,风电大型化领跑者德力佳上会在即
梧桐树下V· 2025-07-30 18:00
核心观点 - 德力佳作为国内风电主齿轮箱核心供应商,2024年全球市场占有率10.36%、国内16.22%,位列全球第三、国内第二,客户覆盖金风科技、三一重能等头部整机厂商 [1] - 公司凭借技术积累、精益制造与前瞻布局,在风电行业大型化、海上化趋势中加速向全球领先者迈进 [1]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31.08亿元增长至37.1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由4.84亿元提升至5.35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三年增幅达169% [11] - 公司拟通过IPO募集18.81亿元,主要用于大型陆上和海上风电齿轮箱项目,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并向全球第一梯队冲刺 [15]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风电主齿轮箱市场规模58.27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83.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5.1% [12] - 2024年中国风电用主齿轮箱市场规模约33.58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39.03亿美元 [12] - 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6%,累计并网容量突破5.21亿千瓦,同比增幅18% [12] - 2024年中国新增风机平均单机容量6046KW,同比提升8.1%,大兆瓦风机需求成倍增长 [13] 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实现1.5MW至22MW全系列机型覆盖,适配陆上、海上、高海拔等严苛工况 [3] - 产品安全系数显著高于行业标准:4.5MW机型疲劳安全系数1.63(行业≥1.56),极限载荷安全系数2.65(行业≥1.4) [4] - 高速轴轴承外圈运行温度均值控制在80℃以内,远低于行业标准95℃上限 [5] - 掌握23项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自主研发重载齿轮精密修形计算分析等核心技术 [6] - "10-12MW级海上大兆瓦级齿轮箱"入选国家能源局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 [6] 制造与成本优势 - 直接材料占比从2022年71.67%降至2024年67.82% [8] - 独创"渗碳淬火齿轮ME级制造技术"使齿根表面硬度提升4HRC以上 [8] - 2024年主营毛利率24.67%,较行业均值16.49%高出8.18个百分点 [9][10] - 一期项目(年产2000台2.0MW+)和二期技改项目(新增年产2000台6.0MW+)已全线投产 [9] 产品布局与订单情况 - 2022-2024年7-10MW产品营收占比从1.68%跃升至12.44%,10MW+机型营收2024年达9.94% [13] - 大型海上全集成18MW中速齿轮箱已完成样机开发,大型陆上10MW级别前集成高速双馈齿轮箱实现批量供货 [1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超30亿元 [15]
国机精工(002046) - 002046国机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30
2025-07-30 17:3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在轴承和磨料磨具行业开展业务,涵盖“新材料、基础零部件、机床工具、高端装备、供应链管理与服务”五大业务板块,特种轴承和超硬材料磨具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风电轴承增速最快 [3] - 轴承业务核心支撑为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超硬材料及制品核心支撑为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两研究所均成立于1958年,是所在行业唯一综合性研究机构,研发实力突出 [3] 轴承业务领域 特种轴承 - 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兵器、舰船和核工业等领域,有完善研发、制造、服务体系,完成“东方红”等航天工程轴承配套任务,技术国内领先 [3] 风电轴承 - 下属轴研科技强化核心业务,针对风电主轴、齿轮箱、海上大功率偏航变桨轴承攻关技术和工艺,研制出国产首台8兆瓦、18兆瓦及世界首台26兆瓦系列主轴及齿轮箱轴承,推进国产化替代 [3] - “大功率风电精密轴承产能提升技术改造项目”为新建项目,预计2027年产能全部到位,到位后预计支撑8 - 11亿元营收规模,以风电主轴和齿轮箱轴承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偏航和变桨轴承 [4] - 目前风电轴承业务订单饱满,同比大幅增长 [4] 精密机床轴承 - 近几年发展稳定,产品有精密机床主轴轴承和滚珠丝杠轴承 [3] - 在国内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目标是跻身第一梯队,未来两三年以研发为主,提升性能后开拓高端市场 [4] 磨料磨具业务领域 超硬材料磨具产品 - 是核心业务,打破国外垄断,服务于半导体、汽车、光电、工模具等领域 [3] - 2024年业务收入5.8亿元左右,下游分半导体和非半导体领域,半导体领域产品近年增长显著,产品性能优越,技术门槛高,竞争对手多为国际跨国企业 [4] - 未来增长预计主要来自半导体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 - 核心优势是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但更低,且能提供更及时服务 [5] 复合超硬材料产品 - 聚焦石油、硬线等专业领域,主要产品有金刚石复合片、金刚石拉丝模坯料和切削刀具用复合超硬材料等,金刚石复合片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田地质钻探 [4] 金刚石功能化应用产品 - 大单晶金刚石性能优异,被誉为“材料之王”“终极半导体材料”,功能化应用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有望在关键核心和产业化技术方面突破,为“碳时代”奠定材料基础 [4] - MPCVD法生产大单晶(多晶)金刚石业务,第一阶段宝石级大单晶已商业化,第二阶段散热材料、光学窗口片等2023年小批量销售,第三阶段半导体材料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4] 其他要点 - 2024年磨料磨具业务整体收入下滑2.8%,主要因六面顶压机销售收入下降,核心超硬材料磨具业务仍维持增长 [5] - 会持续关注并购机会,但难度较高,目前暂未明确计划 [5] - 以产品为核心,依托研发实力,聚焦国产替代,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通过优质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开拓头部客户 [5]
英伟达 200G一卡难求,国产替代方案推荐
傅里叶的猫· 2025-07-30 17:28
ConnectX-7网卡核心参数 - 支持Ethernet和InfiniBand双协议接口 [1] - 配备2个网络端口 每个端口最高200Gb/s 总带宽达400Gb/s [1] - 采用NRZ(10G/25G)和PAM4(50G/100G)接口技术 [1] - 主机接口为PCIe Gen5 最多支持32条通道(x16加扩展) [1] - 采用半高半长(HHHL)PCIe插卡形态 [1] - 兼容Linux/Windows/VMware ESXi/Kubernetes等操作系统 [1] XPU-316网卡核心优势 - 国产替代方案 价格显著低于ConnectX-7且供货便利 [1] - 同样支持2x200G接口 提供400Gbps吞吐量 时延低于10微秒 [2] - 支持IPSEC/TLS加密及国密SM4算法 增强数据中心安全性 [2] - 开放可编程拥塞控制算法平台 支持定制化网络优化 [2] - 兼容X86/ARM架构 适配Linux/CGSL/欧拉/龙蜥等操作系统 [2] 技术特性 - 采用PCIe 5.0 x16主机接口 [3] - 支持RDMA协议 转发性能达100Mpps 时延低于5微秒 [11] - 支持GPU Direct RDMA和GPU Direct Storage技术 [11] - 提供512K QP数量 支持SRQ和QP状态追踪功能 [11][12] - 具备SRIOV功能 支持510VF/2PF配置 [11] 网络功能 - 支持ACL/QoS/HQoS等流量管理功能 [11][14] - 提供Checksum/Segmentation/Vlan/QinQ卸载能力 [12] - 支持Jumbo Frame/GSO/GRO/RSS等数据包处理技术 [13] - 具备DCQCN/PFC/ECN等高级拥塞控制机制 [13][15] 应用场景 - 适用于公有云/私有云/边缘云基础设施 [2] - 能显著提升GPU集群在智算中心的算力表现 [2] - 支持HPC高性能计算场景 [11]
全文免费下载!《超声刀行业白皮书(2024)》正式上线
思宇MedTech· 2025-07-30 17:11
行业概述 - 超声软组织手术刀已从高端能量平台转变为医院外科手术的"标配",完成从进口垄断到国产替代的产业周期 [1][2] - 行业进入成熟竞争阶段,面临价格压缩、产品同质化、巨头布局稳固等挑战 [1][2] 市场演化与竞争格局 - 集采机制重塑市场价格,导致行业格局剧烈变化,资本退潮但参与者众多 [2] - 产品趋于标准化,竞争焦点转向结构性机会:无线化、智能化、术式适配、服务型商业模型及海外替代市场 [2] 创新与机会 - 结构性创新方向包括无线化、智能化、术式适配等,需企业深入临床场景并坚持长期主义 [2] - 成熟赛道仍存在确定性趋势,虽技术宣传较少但具备投资价值 [2] 投资判断 - 行业增长趋于平稳,但结构性机会为投资提供新路径 [3] - 报告为产业链公司提供市场、技术、格局与出海视角,为投资人划分风险与可投路径 [3] 行业活动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4-5日召开,聚焦手术机器人领域 [1][5]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永新光学“买入”评级,高端显微镜国产替代空间大且节奏加速
格隆汇APP· 2025-07-30 14:44
格隆汇7月30日|东方证券研报指出,永新光学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已迈入高端光学 显微镜国产替代的新阶段。中国高端光学显微镜市场空间巨大,但长期被外国企业垄断,公司以 OEM、产学研合作、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抓手,已具备与全球顶尖光学显微镜厂商比肩的技术能力。 公司高端显微镜高速发展,已实现超过5%的国产化替代,市场份额同比进一步提升。24年受行业需求 恢复及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影响,公司显微镜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4%至3.56亿元,致使市场担心公司显微 镜业务国产替代放量节奏。但我们看到1)24年虽然整体显微镜收入下滑,但高端显微镜收入仍保持增 长;2)伴随我国实施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战略及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公司光学显微镜业务将加 速突破;3)25年设备更新资金投入加大,首批资金已经下达,第二批资金也已开展项目审核筛选工 作,有望推动高端显微镜采购进程加速。预计公司显微镜业务将从25年起恢复增长。根据可比公司25年 44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10.88元,维持"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