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鸿星科技撤回 IPO:注册制下的理性适配与主业深耕的长远布局
钛媒体APP· 2025-09-29 23:03
短期调整后回暖向好,新兴市场打开增长空间 "撤件是否意味着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未来前景黯淡?"面对这一市场关切的问题,鸿星科技用经营数据与行业趋势给出了否定答案,短期业绩波动源于行业 周期,而2024年以来的复苏态势已显现明确经营韧性。 "2023年业绩调整,核心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多重压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道,"2022年下半年起,全球宏观经济疲软导致消费电子需求不振,IDC数据 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减少3.2%,创下10年来出货量新低;同时地缘冲突波及部分海外市场,叠加下游产业进入去库存周期,石英晶振行业 整体承压。"这一趋势与泰晶科技等同行企业的业绩变动高度一致,属于行业性短期调整,而非企业个体问题。 2024年以来,行业与企业均进入复苏通道。随着电子产业去库存基本完成,终端需求触底复苏,石英晶振行业重回增长轨道——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 石英晶振市场规模达36.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33%;中国大陆市场规模9.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85%。在此背景下,鸿星科技经营业绩同步回暖,2024年 营收同比增长4.8%至5.6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 ...
加速推动MLCC业务发展 昀冢科技控股子公司与宣城开盛产投签订股权增资协议
中证网· 2025-09-29 21:56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9月29日,昀冢科技(股票代码:688260)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池州昀冢电子科技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池州昀冢")增资扩股并引入外部投资者的进展公告。 公告显示,除宣城市徽元绿能贰号已出资5500万元认缴2516万元注册资本外,近日宣城开盛产业投资发 展有限公司已通过审批,拟出资4500万元认缴2058万元注册资本,双方已签《增资协议》。增资后,池 州昀冢注册资本将从34535.8959万元增至36594.3562万元,昀冢科技持股降至81.9799%,公司对池州昀 冢仍具有控制权,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 2025年4月,昀冢科技同意控股子公司池州昀冢增资扩股,引入外部投资方拟合计增资不超1.5亿元,取 得不超17.65%股权,增资用于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简称"MLCC")业务。据了解,宣城开盛产投是宣城 市经开区国有政府投资平台,近年来,持续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深耕布 局,加速推动产业和地区经济创新发展。本次池州昀冢成功引入宣城开盛产投,是公司战略发展的又一 个重要里程碑,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了公司股权结构,为公司加速推动电子陶瓷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宣 ...
医疗器械行业报告:集采降幅温和,国产替代明显
西部证券· 2025-09-29 21:4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 前次评级为超配 评级变动为维持 [4] 核心观点 - 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9年49亿元预计增至2030年371亿元 2019-2030年复合增长率20.2% [1] -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手术数量由2019年4.58万台预计增至2030年88.13万台 2019-2030年复合增长率30.8% [1] - 中国出血性脑卒中神经介入手术渗透率2020年仅9.1% 远低于美国62.3% 预计2020-2026年中国手术渗透率复合增长率23.2% 美国仅1.5% [1] - 中国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人数2022年约5305.3万人 预计2030年增至6292.0万人 [2] - 中国外周动脉血管介入手术量2022年约17.8万台 预计2030年达62.3万台 2026-2030年复合增长率13.7% [2] - 中国外周静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18.2% 预计2030年达49.9亿元 [3] 神经血管疾病市场前景 - 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5年26亿元增至2019年4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7.3% [16] - 中国神经介入手术量由2015年46.2千台增至2020年161.4千台 复合增长率28.4% 预计2026年达740.5千台 [17] - 出血性脑卒中手术占2020年所有神经介入手术约46.4% [17]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数预计2030年达580万例 年复合增长率5.0% [22] - 中国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量预计2026年达245.1千台 2020-2026年复合增长率21.8% [25] 外周血管疾病市场前景 - 中国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人数2022年5305.3万人 预计2030年6292.0万人 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2.3% [29] - 全球外周动脉疾病患者2022年3.0亿人 预计2030年3.7亿人 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2.8% [30] - 中国外周动脉血管介入手术量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16.4% [31] - 全球外周动脉血管介入手术量2022年176.2万台 预计2030年416.5万台 2026-2030年复合增长率8.6% [34] - 中国外周静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2021年约10.1亿元 预计2030年49.9亿元 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19.5% [35] 重点关注企业 **神经血管领域** - 微创脑科学(02172) 2024年营业收入7.62亿元 拥有25款商业化产品及11款在研产品 [40][49] - 归创通桥(02190) 2024年营业收入7.83亿元 同比增长48.27% 拥有47款商业化产品 [55][62] - 赛诺医疗(688108)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64% 冠脉业务收入2.53亿元增长59.19% [67] - 心玮医疗(06609) 2024年营业收入2.78亿元 同比增长19.61% 拥有31款获批器械 [83][90] **外周血管领域** - 先健科技(1302) 2024年营业收入13.04亿元 拥有16款创新医疗器械 [95][104] - 心脉医疗(688016) 专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器械 [3] - 惠泰医疗(688617) 专注于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医疗器械 [3] - 沛嘉医疗(9996) 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和脑血管介入器械 [3]
中微公司(688012):六大平台发布,加速迈向平台化
中邮证券· 2025-09-29 21: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14] 核心观点 - 营收利润双增彰显成长动能 研发投入高增驱动技术突破 [4][5] - 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加速迈向高端设备平台化 [6] - 平台型领军厂商持续受益于下游扩产与国产替代进程 [7][8]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88% [5] - 2025H1刻蚀设备销售37.81亿元 同比增长40.12% [5] - 2025H1 LPCVD设备销售1.99亿元 同比增长608.19% [5]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7.06亿元 同比增长36.62% [5] - 2025H1研发投入总额14.92亿元 同比增加53.70% [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收比例30.07% 远高于科创板平均水平 [5] - 2025H1研发费用11.16亿元 同比增长96.65% [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合计约1.68亿元 较2024H1增加约1.76亿元 [5] 业务发展 - 针对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中关键刻蚀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 [5] - 在先进逻辑器件和先进存储器件中多种关键刻蚀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 [5] - 近日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 [6] - 12英寸原子层沉积产品能够满足先进逻辑与先进存储器件在金属栅方面的应用需求 [6] - 外延设备可满足从成熟到先进节点的逻辑、存储和功率器件等多领域外延工艺需求 [6] 行业前景 - 2026年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有望提高至1,300亿美元 [7] - 中国大陆有望在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晶圆代工中心 [7] - 中国大陆占全球总装机产能比例将由2024年的21%提升至2030年的30% [7] - 预计未来五到十年覆盖集成电路关键领域超过60%的设备市场 [8][1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实现收入121亿元 2026年157亿元 2027年198亿元 [9] - 预计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 2026年32亿元 2027年45亿元 [9] - 预计2025年EPS 3.36元 2026年5.04元 2027年7.11元 [1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33.36% 2026年29.79% 2027年26.12% [1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0.38% 2026年49.76% 2027年41.06% [11] 估值分析 - 参考A股半导体前道设备公司2025年iFind一致预期PB均值为9.11x [14] - 2025年预测PE 86.20x 2026年57.56x 2027年40.80x [11][16] - 2025年预测PB 8.31x 2026年7.26x 2027年6.16x [11][16] - 2025年预测EV/EBITDA 67.69x 2026年45.50x 2027年32.88x [11] 财务指标 - 最新收盘价290.00元 总市值1,816亿元 [3] - 52周内最高价290.50元 最低价163.46元 [3] - 资产负债率24.7% [3] - 预计2025年毛利率41.3% 2026年41.4% 2027年41.4% [16] - 预计2025年ROE 9.6% 2026年12.6% 2027年15.1% [16]
以“打印+芯片”双引擎驱动发展——专访纳思达副总裁张剑洲
新华财经· 2025-09-29 19:07
"奔图"在信创市场持续高增 记者:自2024年纳思达聚焦"奔图"自主品牌以来,市场对其战略成效高度关注,尤其在信创领域,能否 分享最新增长数据及在重点行业的落地情况? 张剑洲:信创是奔图近年来重点攻坚的赛道,随着行业信创的持续深化,我们的市场突破速度超出预 期。据纳思达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奔图信创市场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约65%,其中二季度销 量环比增幅更是高达130%,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市场对国产打印设备的认可,也体现了我们产品竞争 力的提升。 在重点行业落地方面,奔图已在金融、政府、央企等领域形成多个标杆案例。比如在金融行业,我们为 多家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提供定制化打印解决方案,覆盖网点终端打印、后台文档处理等场景,凭借 设备稳定性与信息安全可控的优势,成为头部银行信创采购的核心供应商;在政府领域,奔图打印机已 批量进入省级政务云项目,助力政务数据处理的本地化与安全化,目前合作范围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 的政务系统。 新华财经北京9月29日电(记者闫鹏)作为一家以打印全产业链和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的科技企业,纳 思达(002180.SZ)凭借"奔图"自主品牌深耕与极海微电子的技术突破,构筑长期增 ...
聚光科技(300203):业绩短期承压 高端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趋势不改
新浪财经· 2025-09-29 18: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5亿元同比下降8.23% 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210.86% [1] - 仪器及耗材收入8.96亿元同比下降7.39% 运营服务收入2.13亿元同比下降11.83% 环境治理及工程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2.3% [1]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1.01亿元/46.83亿元/52.10亿元 EPS分别为0.71元/0.93元/1.18元 [4] 战略转型 - 实施精品战略聚焦高端分析仪器及核心配套业务 重点发展科学仪器/工业分析仪器/双碳检测等核心领域 [2] - 停止签订PPP新合同 差异化控制现有PPP项目进度 组织专门人员处置剥离部分PPP项目 [2] - 战略收缩长期布局且暂时不能盈利的业务 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仪器业务 [2] 公司治理 - 拟使用自有资金1-1.5亿元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不超过29.5元/股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3] - 回购举措彰显发展信心 有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 [3] 估值与展望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5.3倍/19.2倍/15.1倍 [4] - 公司产品与技术储备丰富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4]
利安隆(300596):首次覆盖报告:抗老化剂底部迎布局时点,润滑油添加剂接力成长
华创证券· 2025-09-29 18:02
投资评级 - 强推(首次)评级 目标价44元 当前价37.81元 存在约16%上行空间 [1][2][5][9] 核心观点 - 抗老化剂行业处于周期底部 产能扩张结束 行业出清迹象明显 松原股权转让 SI集团工厂关闭 滨海锦翔注销 底部特征明显 迎来布局时机 [5][7][13][49][52][54] - 润滑油添加剂为千亿级市场 路博润 润英联 雪佛龙奥伦耐 雅富顿四大巨头占全球85%份额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需求激增 自主可控刻不容缓 公司2022年收购康泰股份切入该领域 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加速成长 [5][7][17][82][94][96][97][101][104] - 公司前瞻布局生命科学和PI材料业务 培育第三增长曲线 生命科学业务已实现核酸药物关键原料亚磷酰胺单体的自主研发与量产 与70多家客户产生订单合作 PI材料通过收购韩国IPI引进先进技术 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供货 突破成长天花板 [5][7][1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6.75亿元 76.30亿元 86.1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7.4% +14.3% +12.9% [1][5][8][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亿元 6.29亿元 7.57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8.7% +24.3% +20.3% [1][5][9]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7倍 14倍 11倍 [1][5][9] 业务分项预测 - 抗氧剂业务: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9.08亿元 20.98亿元 23.08亿元 毛利率稳定在19.80% [8] - 光稳定剂业务: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2.55亿元 24.48亿元 26.60亿元 毛利率从33.46%提升至34.59% [8] - U-Pack业务:预计2025-2027年营收均为6.50亿元左右 毛利率稳定在8.46% [8] - 润滑油添加剂业务: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65亿元 22.20亿元 27.75亿元 毛利率从12.00%提升至16.00% [8] 公司核心竞争力 - 产品与服务领先:建立涵盖通用抗氧剂 专用抗氧剂 紫外线吸收剂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和U-Pack复合助剂的抗老化剂全产品矩阵 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 通过单产品双基地布局保障供应稳定 建立全球72小时快速反应机制 成功进入巴斯夫 艾仕得 朗盛 科思创 汉高 DSM PPG等全球化工巨头供应链 [5][13][16] - 管理能力突出:创始团队深耕行业超20年 持股稳定 上市后实施三轮员工持股计划 有效覆盖核心员工 保证人员稳定 激发内生动力 [19][21][22][24][25] - 商业化落地能力强:外延内生式发展完善抗老化剂业务 2022年收购康泰股份切入润滑油添加剂领域 2024年并购韩国IPI进入高端PI材料领域 生命科学业务已实现产品商业化 [5][16][17][18] 行业分析 - 抗老化剂需求持续增长:2016-2021年全球抗氧化剂需求从101万吨增至122万吨 光稳定剂从51万吨增至61万吨 约50%增长由中国贡献 全球五大高分子材料市场空间2021年达9261亿美元 预计2026年达11347亿美元 CAGR为4.15% 中国塑料改性化率从2015年18%提升至2024年26% 距全球50%水平仍有较大空间 将拉动6.12万吨以上抗老化剂需求增量 [58][61][78][80] - 润滑油添加剂市场稳定增长:2017-2024年全球润滑油添加剂消耗量从450万吨增至557万吨 CAGR为3.09% 市场规模从145亿美元增至190亿美元 CAGR为3.94% 中国需求占比约62.2%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对需求影响有限 [82][94][95][96] - 国产替代机遇:中国润滑油添加剂产量仅能满足约30%国内需求 其余依赖四大巨头 俄罗斯受制裁后转向中国采购 凸显自主可控紧迫性 国内D1柴油机油标准落地 G1汽油机油标准制定启动 将减轻企业认证成本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104][118][119]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平煤神马与河南能源拟战略重组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16:46
华安证券近日发布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本周(2025/09/22-2025/09/26)化工板块整体涨 跌幅表现排名第17位,涨跌幅为-0.95%,走势处于市场整体中下游。上证综指涨跌幅为 0.21%,创业板指涨跌幅为1.96%,申万化工板块跑输上证综指1.16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 2.91个百分点。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行业周观点 本周(2025/09/22-2025/09/26)化工板块整体涨跌幅表现排名第17位,涨跌幅 为-0.95%,走势处于市场整体中下游。上证综指涨跌幅为0.21%,创业板指涨跌幅为 1.96%,申万化工板块跑输上证综指1.16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2.91个百分点。 2025年化工行业景气度将延续分化趋势,推荐关注合成生物学、农药、层析介质、代 糖、维生素、轻烃化工、COC聚合物、MDI等行业: (1)合成生物学奇点时刻到来。能源结构调整大背景下,化石基材料或在局部面临颠 覆性冲击,低耗能的产品或产业有望获得更长成长窗口。对于传统化工企业而言,未来的竞 争在于能耗和碳税的成本,优秀的传统化工企业会利用绿色能源代替方案、一体化和规模化 优势来降低能耗成本,亦或新增产能转移 ...
拿下最高50亿元大单,博迁新材“一字”涨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9 16:33
战略合作协议 - 公司与X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自2025年8月至2029年12月期间预计销售5420-6495吨镍粉产品 [1] - 协议销售金额预计达43-50亿元人民币 按当前产品售价及汇率估算 [1] - 协议公告后公司股价出现一字涨停 报59.49元/股 市值达155.6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 产品包括纳米级 亚微米级镍粉和铜粉 银粉等 [1] - 镍粉主要应用于MLCC生产 并广泛用于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领域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 于2020年12月登陆A股市场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9.45亿元 同比增长37.22% 归母净利润8747.59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镍基产品收入6.85亿元 同比增长36.85% 毛利率提升6个百分点至24.36% [2] - 铜基产品收入1.22亿元 同比增长56.35% 毛利率增长3.53个百分点至18.63%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9亿元 同比增长18.30%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增长93.34% [2] 市场区域表现 - 2024年外销收入5.74亿元 同比增长50.27% 毛利率提升5.82个百分点至30.26% [2] - 内销收入2.84亿元 同比增长26.35% [2] 行业背景与展望 - MLCC行业2023年触底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1042亿元 同比增长7% [3] - 预计2025年MLCC市场规模将提升至1120亿元 [3] - 下游消费电子需求持续复苏 AI服务器等终端设备对高性能MLCC需求增加 [2] - 公司依托PVD工艺优势 80nm产品得率持续 高端镍粉出货量占比加速提升 呈现国产替代趋势 [3]
永新光学(603297):条码模组、半导体光学业务进展顺利,显微镜业务下半年有望恢复增长
中泰证券· 2025-09-29 16: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5%以上 [4][12] 核心观点 - 条码模组业务实现从Tier2到Tier1供应商身份转变 复杂模组逐步批产 [8] - 半导体光学业务获多家头部企业核心制造装备订单 光学量检测设备已获头部客户订单 [8] - 显微镜业务国产替代率超5% 高端产品占比超40% 下半年设备更新资金落地有望推动意向订单转化 [9] - 激光雷达业务为禾赛、图达通、法雷奥等头部企业核心供应商 25H1出货近百万套 预计下半年出货加速且盈利能力提升 [8] - 医疗光学业务复杂模组批量出货 手术显微镜核心元件与多家头部企业合作 血常规、尿常规检测光学元件批量出货 [8] 财务表现 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收4.41亿元 yoy+3.0%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yoy+8.8% 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 yoy+3.1% [6] - 毛利率40.3% yoy+1.4pct 净利率24.6% yoy+1.4pct [6] - Q2营收2.21亿元 yoy+4.2% qoq+0.7% 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yoy-2.6% qoq-5.4% [6] 业务收入构成 - 光学元组件业务营收2.65亿元 yoy+4.4% 占总营收60.1% [7] - 光学显微镜业务营收1.65亿元 yoy+0.9% 占总营收37.4% [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45亿元/13.96亿元/17.63亿元 对应增长率28%/22%/26%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3.49亿元/4.57亿元 对应增长率30%/29%/31% [4]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2.44元/3.14元/4.12元 [4] - 预计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4年39.0%升至2027年41.2% [11] 业务进展 条码扫描及机器视觉 - 核心光学元组件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毛利维持在40%左右 [8] - 机器视觉业务维持双位数以上增长 虹膜识别光学元组件开始放量 [8] 车载激光雷达 - 25H1激光雷达出货近百万套 预计下半年出货增长加速 [8] 医疗光学 - 医疗光学元部件渗透率持续提升 复杂模组产品批量出货 [8] 半导体光学 - 获得多个头部企业半导体核心制造装备的光学元组件及模组项目 [8] - 光学量检测设备已获多家头部客户订单 [8] 光学显微镜 -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国产替代率已超5% [9] - 25H1高端显微镜出货占比超40% [9] - 上半年获数千万元潜在项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