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便利往来促交流 合作空间更广阔——海合会四国热议中国免签政策
新华网· 2025-05-30 00:52
中国对海合会四国免签政策 - 中方宣布自2025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对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1] - 加上2018年全面互免签证的阿联酋和卡塔尔 中方已实现对海合会国家免签"全覆盖" [1] 政策对商业合作的影响 - 免签政策将极大便利沙特供应商赴华考察采购 为项目建设引入更多优质资源 为拓展业务创造更多机遇 [2] - 科威特企业家可以更自由地前往中国参加贸易展览会、会见合作伙伴、探索投资和采购业务 [2] - 政策将促进人员往来 加强双方业务关系和彼此信任 鼓励中科企业和投资者更积极地接触 为互利伙伴关系奠定基础 [2] - 相关便利措施实施将拓展直接交流机会 带动更多人前往中国访问 标志着巴中经贸关系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3] 政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 政策将极大便利双边人员往来 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与人员互通 为双方合作注入新活力 [1] - 举措展现了中国致力于与海合会国家加强人文交流的积极意愿 将为两国媒体人与专业人士开辟新的合作空间 推动双方在媒体和文化领域交流合作 [3] 企业界反应 - 沙特企业家表示免签政策不仅仅是对旅行程序的简化 更是沙中两国关系持续深化的真实写照 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相互理解与民心相通 [1] - 沙特投资部官员表示政策使得"中国行"说走就走 很高兴看到沙中关系越来越紧密 文化交流、人脉互通更加便利 [2] - 阿曼专栏作家认为政策节省了四国公民申请签证所需时间和精力 有助于中国吸引更多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 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 [2]
打造开放新链路,一场展会与中国西部的25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6:05
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效 - 西部12省区市经济总量从1999年1.54万亿元增至2024年28.7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从16.6%提升至21.3% [1] - 西部地区铁路里程超6万公里,公路里程达220万公里,民航运输机场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1] - 2024年西部地区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4.05万亿元,同比增长8.3% [1] 西博会平台发展 - 首届西博会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名境外客商,投资签约额137亿元,本届增至62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家企业参展 [3] - 第15届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商大会意向采购金额均超1亿元,搭建内外贸一体化平台 [3] - 商贸重点采购项目签约仪式上30个项目现场签约,金额超69亿元,包括天府商品交易所与TPE公司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战略合作项目 [5] 企业出海与产业升级 - 敦煌网在成都设立招商代理,挖掘鞋靴、3C产品等出海潜力,首批10余家成都商家已登陆平台 [3][4] - 影目科技全球首款1080p一体式AR眼镜在俄罗斯、日本市场表现突出,登上国内电商平台榜首 [7] - 华西精创医疗机器人年内有望登陆亚马逊,卡诺普工业机器人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切入柔性制造赛道 [8] 未来产业布局 - 鼎桥四足机器人搭载华为芯片,实现商业化落地,用于公安巡逻和排爆等场景 [9] - 星联芯通推出卫星便携站等产品,低轨卫星互联网将迎来爆发,成都卫星互联网产业走向全国前列 [10] - 西部地区已打造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9]
又增4国,中国对海合会国家免签“全覆盖”
环球时报· 2025-05-29 06:56
免签政策范围扩大 - 中方宣布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涵盖商务、旅游、探亲等目的且停留不超过30天 [1] - 加上此前已实现全面互免签证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中国对海合会国家实现免签"全覆盖" [1] - 此前已有43国享受来华30天免签政策,包括文莱、法国、德国及部分拉美国家(2025年6月1日起实施) [2] 政策影响分析 - 免签政策展示中国对外开放包容性,促进与海合会国家在商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 [1] - 沙特、科威特等非中国传统旅游入境大国,政策对旅游直接带动作用有限,但将显著提升商务往来便利度 [1] - 国际媒体评价该政策为海湾国家提供扩大国际旅行选择的机会,增加进入全球最大增长经济体之一的通道 [2]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入境游客达2694万人次,其中75%通过免签渠道入境 [2] - 2024年中国旅行收入同比增长59%至397亿美元,反映免签政策对市场复苏的积极效果 [2] - 专家指出免签政策为外国人自由行提供便利,有力推动入境游市场恢复向好 [2]
甘肃借“通道优势”加速开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23:39
外贸表现 - 2024年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15.4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居全国首位[1] - 前4个月农产品出口值11.6亿元,远销全球近90个国家和地区[2] - 种子、鲜苹果、果蔬汁、蔬菜及食用菌出口值均突破亿元[2] 交通基建 -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运,新开4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货运量增长97.6%[2] - 兰张三四线铁路兰武段开通运营,武张段开工建设[2] - 兰海高速甘肃段、平绵高速甘肃段全线贯通[2] - 兰合、西成铁路甘肃段、平庆、天陇等铁路建设提速[2] - 兰州列为中欧班列节点城市,首发中欧中亚图定班列、国际卡车班列和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国际班列[2] 产业发展 - 甘肃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粮种"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创新成效显著[2] - 兰洽会、文博会、药博会、公祭伏羲大典等开放平台功能持续强化[2] - 通过"敦煌故事""甘肃故事"等文化IP全方位推介文旅资源[2] 未来规划 - 《行动方案》聚焦对外贸易量质齐升、产业与投资深度拓展、人文交流多元互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五大方向[3] - 目标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3]
新华社经济随笔:“西”引力从何而来?
新华社· 2025-05-28 03:10
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风光资源充沛,贵州矿种多、储量大,新疆、青海、西藏等地人文风情独 特……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环境,蕴含着巩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 业的广阔空间。 西安,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重庆,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都,第二十届中国 西部国际博览会……连日来,三场国际盛会在我国西部地区密集举行,奏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乐章。 广袤西部,涵盖12个省区市,与十多个国家接壤,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近年来,西部 地区日益走向开放前沿,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正是我国对外开放向 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挺进的生动写照。 西部,吸引力何来? 地处亚欧腹地,连接东西方,西部地区自古就是重要的贸易枢纽之地。如今,古道驼铃远,丝路汽笛 鸣,西部独特的区位优势愈加凸显。 "来重庆是我们最明智的一个选择!"一家企业负责人这样感慨。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这家企业生产的 汽车零部件出口东南亚地区的物流周期从30天左右缩短至18天左右,物流成本下降约50%。 古老的商道被唤醒,开放的空间再打开。如今的西部,高铁飞驰、公路成网、航线加密,中欧班列 ...
阿斯利康落地跑出“高新速度”,青岛打造外资磁吸新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7:06
阿斯利康青岛项目 - 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总投资7.5亿美元 占地80亩 投产后预计年产呼吸类药物5400万支 [1] - 该项目是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 将提升青岛高新区及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影响力 [1] - 项目实现当年签约 当年拿地 当年施工的"高新速度" 跨国界跨时差解决400余个问题 [1] 青岛高新区营商环境 - 青岛高新区持续优化审批流程 率先实现外资企业登记"掌上办" 举办外资企业主题沙龙加速资源流通 [3] - 高新区通过"一站式"服务加快设备清关 提供政策性引导和补贴 如埃地沃兹连续三年获技术改造奖补每年约600万元 [4] - 目前高新区已集聚外商投资企业217家 总投资约68.5亿美元 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34家 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5.73亿元 [6] 外资企业案例 - 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公司自2012年落户后完成4次扩产 累计投资11亿元 目前年产真空泵设备3万多台(套) 十年业绩增长30倍 [4] - 海克斯康作为全球最大三坐标生产基地 年产值33亿元 新增5000万元投资两条高端便携精密测量仪器生产线 [4] - 海克斯康2024年获评山东省级中试示范基地 自主研发模拟仿真系统减少企业研发成本40%以上 中试基地业绩超2000万元 [5] 外资企业未来规划 - 海克斯康将结合山东市场需求 将先进技术与中国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确保新工厂达全球最高价值标准 [5] - 海克斯康计划加大研发投入 聚焦工业软件领域 特别是CX系统解决方案的拓展与升级 [5] - 青岛高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汇聚创新资源 提升外资服务水平 吸引更多外资企业 [6]
2024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报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00
债券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 2024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达79.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托管总量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2][33] - 政府债券发行22.25万亿元(占比27.9%),金融债券42.42万亿元(占比53.3%),公司信用类债券14.77万亿元(占比18.6%)[2][34] - 全市场成交2735.44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银行间市场占比79.8%,交易所市场占比20.2% [2][47] 利率与持有人结构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8个基点至1.68%,信用债收益率同步下行,信用利差呈现中短端扩大、中长端收窄特点 [2][33] - 存款类金融机构持债85.79万亿元(占比55.5%),非法人产品持债44.24万亿元(占比28.6%,增速23.1%),境外投资者持债4.16万亿元(占比2.7%)[2][60] - 境外投资者增持同业存单幅度达139.4%,持有规模1.04万亿元 [67] 重点领域融资表现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30万亿元成为社融增长主要支撑,同业存单发行31.5万亿元、净融资4.7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3][77] - 绿色债券发行6814.3亿元,科创债券发行1.19万亿元,"三大工程"债务融资工具发行5274亿元 [4][77] - 熊猫债发行1413亿元,"互换通"机制优化推动境外机构持债规模达4.16万亿元 [5][13] 产品创新与制度建设 - 推出"两新"债务融资工具、民企资产担保债券等创新产品,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万亿元支持"两重""两新"领域 [6][14] - 优化债券发行定价机制,建立绿色产品"绿色通道",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用评级监管 [7][14] - 财政部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五大行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4400亿元 [8][14] 2025年发展展望 - 将持续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公司债券法制建设,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10][24] - 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将提升市场服务质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0][15]
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中国对外开放与外商投资吸引力 -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明确表示将继续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始终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释放了欢迎跨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号 [2] - 40多年来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外资企业累计设立124万家,投资额近3万亿美元 [4] 国际展会与外商投资活动 - 近期多个国际展会密集举行,包括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吸引全球企业参展 [3]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促进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当天签约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 [3] - 企业代表普遍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计划加码投资并扩大业务布局 [3] 外资企业投资案例与数据 - 法国赛诺菲集团投资10亿欧元在北京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日本丰田汽车在上海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德国蔡司在上海购地自建大中华区总部 [4] - 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3月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 [4] - 外商在华投资覆盖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近5年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位居全球前列 [4][6] 中国经济优势与营商环境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突破4亿人,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且活力十足 [6] - 中国具备完备的产业体系,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第一大国 [6] - 政府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展示改革决心 [6] 政策支持与未来举措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鼓励外国投资者扩大再投资,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7]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20项政策举措,国家发改委重大外资项目专班累计服务66个项目,完成投资970亿美元 [7] - 未来将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制定外资再投资政策、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持续优化投资条件 [8] 经济活力与消费数据 - 2024年"五一"期间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上涨43.1%,入境游销售额增长约九成 [6] - 2024年4月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6]
丰富产品矩阵、扩大对外开放,期货市场有这些发展计划
第一财经· 2025-05-22 16:24
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下,期货市场必须继续围绕加强市场监管、丰 富产品矩阵、优化服务质量、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深化自身功能发挥,与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更 好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上海正进一步强化金融市场功能,支持上期所、中金所等在沪金融市场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加快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安全。"上海市委金融办 常务副主任周小全说。 健全适配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产品体系。 丰富产品矩阵,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5月22日,在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监 管部门释放了更多未来期货市场的发展计划。 展望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员李正强认为,应加快产品体系完善 步伐,加大开放与国际布局,壮大中介机构力量,持续改善企业套期保值交易的制度环境等。 展望中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呈现多元开放的市场状态,未来又将呈现哪些新的趋势? 丰富产品矩阵,扩大对外开放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深化多边经贸合作 何以从钱塘出发?
杭州日报· 2025-05-21 10:14
经开区、高新区、 综保区、自贸区 多个国家级平台叠加 2024年 进出口总额 规上工业总产值 连续3年 突破 数 读 超1000亿元 3700亿元 钱塘(新)区 汇聚超1600家 制造业投资总量 外资企业 持续保持 78个世界500强 全市第一 投资项目 2024年,杭州市对金砖国家(含伙伴国) 进出口2028.8亿元 ▲ 同比增长9.3% 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5.1% 1321.57亿元 707.23亿元 进口 出口 同比增长13.1% 同比增长2.7% 印度尼西亚的珍珠、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马来西亚的燕窝、哈萨克斯坦的红花籽油……琳琅满目 的"金砖好物"摆满展台,"一键买全球"的活力不断喷涌,这是本周在钱塘(新)区举办的"买在金砖"资 源对接活动上的情景。 两个月前,同一地点,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国合作中心")在钱塘 (新)区正式揭牌。中国合作中心承载了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打造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样 板"的重要使命。 落地两个月,这块"金砖"引发哪些连锁反应?又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读懂中国经济的"开放制高点" 10亿美元,这是美团本月在巴西砸下的一笔重磅投资;与此同时,茶饮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