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运营

搜索文档
比音勒芬(002832)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20:10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4年线上渠道销售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35.03%,毛利率74.63% [40]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324天,同比减少22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6070万元(占存货8.5%) [15] - 2022-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10.27亿元,占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的127.40% [5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42%,分红比例从10派10元降至10派5元 [16][29] 品牌战略与营销 - 年轻化战略初显成效:签约代言人丁禹兮,年轻消费者占比逐步提升 [2][48] - 联名IP布局:持续与故宫、伦敦插画师海蒂及哈佛大学合作,强化国潮与国际化形象 [4][6] - 营销投入增加导致四季度利润承压,包括新品发布会、明星见面会等活动 [50] - 品牌矩阵定位:比音勒芬聚焦高尔夫专业服饰,KENT&CURWEN和CERRUTI 1881补充国际化高端市场 [21] 渠道拓展与开店计划 - KENT&CURWEN已开设68家新店,覆盖深圳万象天地、澳门威尼斯人等高端商场 [12][19] - CERRUTI 1881首家精品店于2025年4月在澳门开业,计划拓展至一线城市 [19][36] - 2025年开店计划将根据品牌战略动态调整,暂未披露具体数量 [14][41] - 暂无海外开店计划,重点布局国内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43]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切 - 股价下跌受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及市场偏好影响,暂无明确回购计划 [5][18][33][37] - 股东申金冬减持0.86%股份系个人资金需求,仍担任董事职务 [10][25] - 公司强调长期主义,通过提升品牌力、产品力改善经营基本面 [1][9][42] 供应链与数字化 - 巴黎研发中心已组建国际设计团队,强化产品创新 [45] - 全面拥抱AI技术,优化数字化运营及线上渠道管理 [2][40] - 库存结构优化:过季货品加速消化,现有库存以近一年主销产品为主 [15] 高管与组织架构 - 新任总经理谢邕具备纺织服装行业经验,曾任伊藤忠及高尔夫事业部总监 [46] - 高管变动未影响战略连续性,公司坚持国际化管理团队建设 [42]
农 产 品(000061) - 000061农产品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1 20:0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1989年成立,199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在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投资35家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形成国内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 [1] - 近三年旗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年均交易量超3300万吨,年均交易额超2500亿元 [1] - 2024年以“十四五”战略规划为引领,围绕“能力提升年”要求,提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赋能伙伴商户 [1] 公司业务布局 - 落子成都新津、上海浦东、广东南沙等农产品流通战略枢纽;深耕“深农农场”;探索农产品进出口业务;拓展城市食材配送业务;推广深农聚合支付交易系统;拓宽“深农甄选”产品矩阵 [2] 新项目推进情况 - 2023年投资的西南海吉星智慧产业园项目(成都新津)竞得一期、二期用地共553.23亩,已完成土地交付并开工建设 [3] - 2024年投资的上海海吉星惠南项目(上海浦东)竞得用地437.99亩,已完成土地交付并开展建设方案设计 [3] - 2025年投资的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农产品进出口中心项目(广州南沙)处于前期筹备阶段 [3] 农批市场布局规划 - 旗下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定位销地市场,在20余个大中城市投资35个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覆盖华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区域重要流通枢纽 [4] - 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开业良好,后续结合战略和运营情况滚动开发二、三期项目,拓展品种、丰富业态 [5] - 部分老旧市场将搬迁或转型升级改造,持续推动新老项目布局建设 [5] 旗下公司经营情况 - 天津海吉星2023年扭亏为盈,2024年营业收入3.47亿元,净利润964万元,同比增长2195.24%,正推进二期项目开发建设 [6] - 深圳南方物流公司计划引入优质海鲜、水产品运营资源合作方,构建华南地区海鲜、水产品集散枢纽与行业标杆 [9] - 长春海吉星积极推进蔬菜、水果市场整合,拓展分拣运输配送,探索进出口业务 [9] - 武汉海吉星积极推进市场合作,加强招商运营,提升经营效益,减少亏损 [9] 公司优势及发展情况 - 深耕农产品流通领域,延伸至全产业链,提供供应链“一站式”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7]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获深交所受理,尚需审核并取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8]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118787489.17元(含税),占净利润30.92%,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9] 数字化、标准化建设情况 - 推广深农聚合支付交易系统,覆盖20家旗下批发市场,开通商户万余家,年度交易金额大幅提升 [10] - 推动标准转运载具在多地试用,跑通农产品供应全链条数字化应用模式,助力构建供应链全流程追溯体系 [11]
美的集团(000333):C端与B端共振,营收、业绩实现高增
长江证券· 2025-05-07 22: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营收和业绩高增,C端与B端业务共振,期间费用率优化,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88、468.06和521.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35、12.15和10.91倍,维持“买入”评级 [2][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278.39亿元,同比增长20.49%,归母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扣非归母净利润127.50亿元,同比增长38.03% [2][5] 事件评论 - C端与B端共振使公司营收快速增长,2025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9%,C端智能家居收入同比增长17.4%,海外业务收入增速或优于国内;B端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25.3% [11] - 期间费用率大幅优化,公司业绩同比高增,2025Q1毛利率同比下降1.13pct,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1.43%,归母净利润增速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经营利润,因财务费用率大幅下降2.75pct至 - 2.22% [11] - 投资建议方面,公司建立ToC与ToB并重业务矩阵,C端有领先优势,B端势能强,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88、468.06和521.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35、12.15和10.91倍,维持“买入”评级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485.17亿、4875.30亿和5329.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88亿、468.06亿和521.34亿元 [16] - 资产负债表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5845.29亿、6459.55亿和6696.94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3332.33亿、3702.58亿和3667.07亿元 [16] - 现金流量表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58.22亿、687.63亿和687.0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7.06亿、 - 52.09亿和 - 47.8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510.44亿、 - 242.63亿和 - 267.63亿元 [16] - 基本指标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56元、6.11元和6.80元,市盈率分别为13.35、12.15和10.91倍 [16]
通策医疗(600763):业绩增长彰显韧性 深耕数字化运营提升效率
新浪财经· 2025-05-07 16:34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8.7亿元,同比+0.96%,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0.2% [1] - 2025Q1实现营收7.4亿元,同比+5.1%,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6.2% [1] - 2024年医疗服务整体毛利率为39.3%,较2023年下滑0.09pp,主要受种植牙集采和消费降级影响 [1] 收入结构 - 种植业务收入5.3亿元,占比19.4%,同比+10.6% [1] - 正畸业务收入4.7亿元,占比17.3%,同比-5.1% [1] - 儿科业务收入5.0亿元,占比18.3%,同比+0.3% [1] - 修复业务收入4.6亿元,占比16.9%,同比+1.5% [1] - 大综合业务收入7.6亿元,占比28.0%,同比+1.3% [1] 费用管控 - 2024年公司费用率为15.8%,同比提升0.2pp,其中销售费用率1.1%(+0.08pp)、管理费用率11%(+0.1pp)、研发费用率2.1%(+0.1pp)、财务费用率1.7%(-0.07pp) [2] - 2025Q1费用率降至13.5%,销售费用率0.9%、管理费用率9.8%、研发费用率1.6%、财务费用率1.2% [2] 数字化运营 - 完成2500名医生分级认证,AI排班系统实现医生与病例精准匹配 [2] - 上线AI数据中台并引入CBCT影像AI分析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3/1.20/1.28元 [3]
可孚医疗(301087):产品丰富+渠道多元,收入增长持续稳健
华安证券· 2025-05-04 21: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83亿元(yoy+4.53%),归母净利润3.12亿元(yoy+22.60%),扣非归母净利润2.75亿元(yoy+36.74%);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yoy-8.59%),归母净利润0.91亿元(yoy-9.68%),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yoy-25.34%) [4] - 2024年康复辅具类产品表现亮眼,收入11.04亿元,同比增长42.77%;中医理疗及其他类产品稳健增长,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0.46%;医疗护理类产品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8.22%;健康监测和呼吸支持类产品分别实现收入4.89亿元和2.67亿元,同比下滑16.70%和41.35% [5] - 2024年公司推出百余款新品上市,如血糖尿酸双测条、直流压缩雾化器等,完善高端呼吸支持领域产品矩阵,还研发了呼吸机物联网云平台 [6] - 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19.90亿元,同比增长8.94%,毛利率提升9.57个百分点至54.86%;线下渠道收入8.51亿元,同比下滑3.12%,毛利率提升4.36个百分点至47.78%;海外业务尚处培育阶段,已切入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市场 [7][8]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5.80亿元、43.33亿元和52.36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20.0%、21.0%和20.8%;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4.14亿元、5.04亿元和6.13亿元,增速分别为32.7%、21.8%和21.7%;EPS预计分别为1.98元、2.41元和2.93元,对应2025 - 2027年的PE分别为17x、14x和11x,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收盘价33.50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47.50/28.10元,总股本209百万股,流通股本194百万股,流通股比例92.90%,总市值70亿元,流通市值65亿元 [1]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983|3580|4333|5236| |收入同比(%)|4.5|20.0|21.0|20.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12|414|504|613| |净利润同比(%)|22.6|32.7|21.8|21.7| |毛利率(%)|51.9|51.8|51.7|51.7| |ROE(%)|6.5|7.9|8.8|9.7| |每股收益(元)|1.53|1.98|2.41|2.93| |P/E|23.11|16.94|13.90|11.42| |P/B|1.54|1.34|1.23|1.11| |EV/EBITDA|0.00|9.20|8.20|7.12| [11]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各会计年度的相关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及对应数值和变化情况 [12]
可孚医疗:产品丰富+渠道多元,收入增长持续稳健-20250504
华安证券· 2025-05-04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83亿元(yoy+4.53%),归母净利润3.12亿元(yoy+22.60%),扣非归母净利润2.75亿元(yoy+36.74%);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yoy-8.59%),归母净利润0.91亿元(yoy-9.68%),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yoy-25.34%) [4] - 2024年康复辅具类产品表现亮眼,收入11.04亿元,同比增长42.77%;中医理疗及其他类产品稳健增长,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0.46%;医疗护理类产品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8.22%;健康监测和呼吸支持类产品分别实现收入4.89亿元和2.67亿元,同比下滑16.70%和41.35% [5] - 2024年公司推出百余款新品上市,如血糖尿酸双测条、直流压缩雾化器等,完善高端呼吸支持领域产品矩阵,还研发了呼吸机物联网云平台 [6] - 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19.90亿元,同比增长8.94%,毛利率提升9.57个百分点至54.86%;线下渠道收入8.51亿元,同比下滑3.12%,毛利率提升4.36个百分点至47.78%;海外业务尚处培育阶段,已切入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市场 [7][8]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5.80亿元、43.33亿元和52.36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20.0%、21.0%和20.8%;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4.14亿元、5.04亿元和6.13亿元,增速分别为32.7%、21.8%和21.7%;EPS预计分别为1.98元、2.41元和2.93元,对应2025 - 2027年的PE分别为17x、14x和11x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公司为可孚医疗,股票代码301087,收盘价33.50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47.50/28.10元,总股本209百万股,流通股本194百万股,流通股比例92.90%,总市值70亿元,流通市值65亿元 [1]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983|3580|4333|5236| |收入同比(%)|4.5|20.0|21.0|20.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12|414|504|613| |净利润同比(%)|22.6|32.7|21.8|21.7| |毛利率(%)|51.9|51.8|51.7|51.7| |ROE(%)|6.5|7.9|8.8|9.7| |每股收益(元)|1.53|1.98|2.41|2.93| |P/E|23.11|16.94|13.90|11.42| |P/B|1.54|1.34|1.23|1.11| |EV/EBITDA|0.00|9.20|8.20|7.12| [11]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各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及对应数据 [12] 分析师与研究助理简介 - 分析师谭国超为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医药行业全覆盖,有相关学历和工作经历;分析师李婵主要负责医疗器械和IVD行业研究 [13]
Uxin(UXIN)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2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零售交易总量达8554辆,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178%,远超中国二手车市场约10%的同比增长率,且连续三个季度零售量同比增长超100% [15] - 2024年第四季度零售总收入为5.53亿人民币,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73%;批发收入为2550万人民币;总营收为5.97亿人民币,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45% [15][16] - 2024年第四季度零售车辆平均售价从去年同期的10.4万人民币降至6.5万人民币,主要因车辆组合变化,但销量大幅增加抵消了平均售价下降对整体收入的影响 [15]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7%,与上一季度持平,较去年同期的4.8%提高2.2个百分点,过去两个季度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17] - 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正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去年同期调整后EBITDA亏损4380万人民币 [18] - 2024年全年零售交易总量达21773辆,同比增长134%;全年零售收入同比增长56%;总营收达18.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全年调整后EBITDA亏损大幅收窄至8080万人民币,较2023年改善9630万人民币,同比改善近54% [19] - 2025年3月公司与投资者完成2780万美元融资协议,其中1900万美元已到账,加强了现金状况,审计师认为公司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至少未来十二个月及以后的运营,审计意见中对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疑虑已消除 [20]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零售交易总量在414500辆之间,同比增长超140%,将连续四个季度零售量同比增长超100%;第一季度总营收预计在4.9 - 5亿人民币之间 [20][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零售业务:2024年零售交易总量从第一季度约3100辆增至第四季度8500辆,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长超30%,全年近22000辆,同比增长超130%;库存水平有序提升,年末库存约为年初的三倍,库存周转周期约30天 [6][7] - 批发业务:2024年第四季度批发销售885辆,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31%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二手车年度交易量达1960万辆,同比增长6.5%,超过新车市场4.5%的增长率 [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基于大型超级商店模式,执行有序的区域扩张战略,扩大业务规模和提升盈利能力 [10] - 2025年目标是释放现有超级商店的额外产能,提高在所在城市的市场份额,西安和合肥超级商店目前运营产能低于50%,计划继续增加库存并保持高效周转周期 [11] - 2025年第二季度计划在武汉和郑州等关键区域市场开设2 - 4家新超级商店,加强线上线下零售生态系统整合;武汉超级商店已于2025年2月开始试运营,郑州超级商店预计下半年开业 [11][12] - 2025年全年运营目标是零售交易量再实现超100%增长,并首次实现全年正调整后EBITDA [12] - 中国二手车行业正朝着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新阶段发展,公司作为行业先驱和领导者,凭借现代化零售体验、专业车辆翻新能力和高效数据驱动运营模式,有望引领行业变革 [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中国经济面临宏观经济逆风,新车领域激烈价格战影响二手车市场,但二手车行业仍呈上升趋势,政策利好刺激了市场需求 [5] - 管理层对2025年中国二手车市场前景相对乐观,认为中美贸易紧张对二手车市场直接影响较小,公司业务主要在国内;政府出台多项刺激内需措施,如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计划,商务部支持二手车行业发展,预计优质二手车供应增加将加速交易;若贸易紧张持续和经济逆风加剧,消费者可能更注重性价比,增加对二手车的需求 [38][39] - 公司预计2025年零售销量将保持超100%增长,未来增长将显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会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调整策略以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39][4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四季度将大型语言模型集成到业务流程中,以提高定价、车辆翻新和客户获取等方面的效率,推动平台标准化和可扩展性,为超级商店模式的大规模复制和扩张奠定基础 [8] - 公司积极收集和分析客户反馈,改进售后服务流程,第四季度净推荐值从去年的平均60提高到65,巩固了在二手车零售领域的领先地位 [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过去一年公司现金余额较低,但第四季度审计师消除了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疑虑,能否更新当前现金状况,是否足以支持未来业务发展及新超级商店投资? - 过去一年公司优先将资金用于扩大库存,导致现金余额较低,但随着库存增加,销量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财务状况显著改善 [25] - 2025年3月与投资者达成2780万美元融资协议,1900万美元已到账,当前现金状况较去年底明显改善,审计师认为财务状况足以支持未来运营 [26] - 新超级商店投资的资本支出将分阶段进行,除使用自有现金外,还会利用地方政府投资支持、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库存融资服务,资本部署规模和节奏可控,现有现金储备足以支持现有和新超级商店在2025年的发展 [27][28] 问题2: 公司股价过去一年显著上涨,管理层如何看待当前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二手车行业的兴趣增加、对公司商业模式的认可以及对未来增长前景的信心 [30] - 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二手车行业规模达万亿人民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二手车与新车交易比例有四倍以上增长潜力,公司是中国唯一专注二手车零售的美国上市公司,自然会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 [31] - 公司大型超级商店模式具有差异化优势,结合现代零售体验、专业车辆翻新能力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得到客户高度认可,西安和合肥超级商店已成为当地二手车购买的首选目的地 [32][33]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业务将保持高增长,2025年计划开设2 - 4家新超级商店,并推进其他地区的选址开发,随着超级商店运营成熟,有望实现强劲且加速的增长,最终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33] 问题3: 鉴于近期中美贸易紧张,管理层如何看待2025年中国二手车市场前景,是否会面临重大挑战? - 中美贸易紧张对新车行业可能有影响,但对中国二手车市场直接影响较小,公司业务主要在国内,目前未观察到直接影响 [38] - 政府出台多项刺激内需措施,如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计划,商务部支持二手车行业发展,预计优质二手车供应增加将加速交易;若贸易紧张持续和经济逆风加剧,消费者可能更注重性价比,增加对二手车的需求 [38][39] - 公司预计2025年零售销量将保持超100%增长,未来增长将显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会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调整策略以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39][40]
泸州老窖(000568):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稳中进,分红筑底线
华创证券· 2025-04-28 11: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在多重压力下收入利润保持增长,节奏上前高后低,四季度消化库存;2025Q1 收入利润继续增长,平稳实现开门红;票据贴现使现金流大幅提升,合同负债处于较高水位;2025 年目标稳中求进,包括扩展市场、加强五码推广、拓展终端等;公司经营及报表端趋于平稳,渠道库存边际去化,数字化应用使价格体系等管理更有效,推出 3 年分红规划,对长线资金吸引力加强,维持“强推”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公司 2024 年实现营收 312.0 亿元,同增 3.2%,归母净利润 134.7 亿元,同增 1.7%;单 Q4 收入 68.9 亿元,同减 16.9%,归母净利润 18.8 亿元,同减 29.9%;2025Q1 实现营收 93.5 亿元,同增 1.8%,归母净利润 45.9 亿元,同增 0.4%;2025Q1 销售回款 98.7 亿元,同减 7.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33.1 亿元,同减 24.1%;Q1 末合同负债 30.7 亿元 [1]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31,196|31,932|34,059|36,594| |同比增速(%)|3.2%|2.4%|6.7%|7.4%| |归母净利润(百万)|13,473|13,758|14,737|16,025| |同比增速(%)|1.7%|2.1%|7.1%|8.7%| |每股盈利(元)|9.15|9.35|10.01|10.89| |市盈率(倍)|14|13|13|12| |市净率(倍)|3.9|3.4|3.1|2.9|[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47,195.15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46,934.54 万股,总市值 1,845.24 亿元,流通市值 1,841.97 亿元,资产负债率 24.67%,每股净资产 34.08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193.62/100.02 元 [4] 市场表现对比图 - 展示了泸州老窖与沪深 300 指数近 12 个月的市场表现对比 [5][6] 相关研究报告 - 《春糖见闻录 4——泸州老窖(000568)调研报告:数字化运用成为经营看点》2025 - 03 - 26;《泸州老窖(000568)2024 年度中期利润分配点评:中期分红出台,高股息是亮点》2024 - 12 - 25;《泸州老窖(000568)2024 年三季报点评:报表纾压是迎接新途的开始》2024 - 10 - 31 [7] 经营情况分析 - 2024 年中高档酒类/其他酒类收入分别为 275.9/34.7 亿元,同增 2.8%/7.2%,销量分别同增 14.4%/3.5%,吨价分别同比 - 10.2%/3.5%;盈利端 24 年毛利率下降 0.8pcts,净利率下降 0.6pct [7] - 2025Q1 国窖 1573 相对持平,低度国窖增速略快于高度国窖,特曲 60 版微增,特曲老字号和窖龄有所下滑,头曲实现双位数增长;盈利端 25Q1 毛利率 86.5%,下降 1.9pct,营业税金率下降 0.8pct,管理费用率下降 0.4pct,销售费用率提升 0.4pct,净利率下降 0.7pct [7] - 结合 24Q4 + 25Q1 看,销售回款同增 48.3%,Q1 末合同负债 30.7 亿元,环比 24Q3 增加 4.1 亿元 [7] 投资建议 - 维持“强推”评级,略调整公司 2025 - 2027 年 EPS 预测值为 9.35/10.01/10.89 元,维持目标价 206 元,对应 2025 年约 22 倍 PE [7]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预测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11]
实地调研80+商管/头部品牌企业,一季度消费市场真实情况曝光!
36氪· 2025-04-28 10:19
近期,赢商股份对80+市场主体做了专项调研,包括50+商管企业(含23家央国企、21家民企、4家外资企业),20+头部品牌企业(主要为零售、餐饮业 态)。结合赢商股份行业数据监控及调研结果,赢商股份对一季度市场消费特征、消费热点(新场景/新产品)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01 具体到餐饮企业反馈,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攀升,更青睐高性价比套餐,导致餐饮行业利润普遍承压。潮玩类零售企业反馈,中产愿为体验和兴趣爱好买 单,受价格影响不大。服饰类零售企业在调研中提到,线下渠道中奥莱渠道的销售增速明显,传统街铺渠道和百货商场渠道销售呈下降趋势,购物中心分 化明显,优势购物中心略有增长。 图源:赢商网 典型一二线城市标杆项目空置率提升至10.5%,招商难度加大 从赢商股份季度线下踩盘调研数据来看,一季度仅北京、杭州2个城市的空铺率下降至警戒线8%以下;空铺率均在10%以上的城市高达8个,为上海、成 都、重庆、武汉、天津、西安、南京、厦门。一方面,品牌拓展意愿收缩:品牌客单价略有降低,影响整体营收,导致整体门店拓店意愿不高,开拓新店 更趋于谨慎,商业载体招商难度不断增大;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商业载体品 ...
4年亏12亿,「连锁火锅第一股」开始关店
36氪· 2025-03-31 17:24
呷哺呷哺的困境与转型 - 公司2024年全年亏损3.98亿元,2021年以来累计亏损达12亿元,股价跌至0.86港元/股沦为"仙股" [3][6][7] - 公司成立于1998年,曾凭借"台式一人一锅"模式和44元客单价精准定位白领快餐市场,2014年上市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2021年股价一度达26港元 [8][9][10] - 品牌升级战略失误导致困境:客单价从40元升至60元区间,装修转向轻奢风,推出高价子品牌湊湊(126元)和趁烧(220元),但遭遇消费下行,原有用户流失 [11] - 公司供应链优势显著:内蒙古自建屠宰基地使2011-2014年牛羊肉采购成本涨幅仅为行业均值1/3,冷链物流半径300公里 [10] - 2024年推出降价策略,套餐价降至50元区间,但效果未达预期,因竞争激烈且品牌定位已模糊 [15][17] 火锅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火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500亿元,川渝火锅占主导地位(超30%),贵州酸汤火锅等地域特色火锅崛起 [4][20]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海底捞等头部品牌通过标准化运营扩张,中小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抢占细分市场 [4][20] - 2023年全国新增6.6万家火锅企业,新兴品牌以人均30元极致性价比冲击市场 [17] - 行业竞争维度包括:产品创新(健康锅底、地域特色)、服务升级(互动体验)、线上营销、供应链优化等 [20][21][22] 公司转型措施 - 供应链布局:2019年斥资数亿元收购内蒙古伊顺公司,日屠宰量6000只羊,年产值10亿元,近3年累计收购锡盟羊肉2万吨 [13] - 会员体系:2024年畅吃卡销售200万张(同比增130万张),会员人均消费488元(普通会员1.5倍),累计会员达4200万人 [13] - 产品创新:推出果味锅底等新口味 [14] - 门店调整:2023年关闭114家餐厅,尝试收缩策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