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

搜索文档
李乐成就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开展调研
快讯· 2025-07-11 21:2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强调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夯实产业发展底座 强化算力 算法 数据等要素供给 [1] - 重点推动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 原材料 消费品等行业应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加快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全流程 [1] - 培育一批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服务商 促进产业生态建设 [1] 人形机器人领域 - 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 注重共性技术研发和基础数据建设 [1] - 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数据采集 清洗 标注和产品测试等标准研制 在应用中持续迭代优化 [1]
五年五获殊荣!解码高质量发展的“环翠密码”
齐鲁晚报网· 2025-07-11 12:58
先进制造业发展 - 威海市环翠区连续五年入选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的县(市、区)"表扬名单,为威海市唯一入选区域[1] - 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动化铺丝机,效率达传统手工20倍,产品良品率和材料利用率超99%,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制品订单同比增长30%[2] - 广泰空港为全球唯一能为整座机场配套所有地面保障设备的隐形冠军企业,海王旋流器矿山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前三,三角轮胎引领中国轮胎行业升级[2] - 环翠区实施"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优质中小企业冲冠计划",目标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企业20家以上,智能及绿色工厂15个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85%[2][3] 楼宇经济转型 - 环翠区摸排116栋重点楼宇建立"一楼一档",财金中心出租率达98%,入驻6家市级以上金融机构,2024年总营收突破20亿元,税收超6000万元[3][4][5] - 邮储银行威海市分行累计发放企业类贷款96.2亿元,贷款余额223.8亿元[4] - 全区盘活楼宇20万平方米,引进项目80多个,包括鲸园街道老厂房改造的美仑酒店和孙家疃街道民房改造的"崖尚咖啡",获评"中国楼宇经济现代商服示范城区"[5] 海洋科技创新 - 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汇聚18支顶尖涉海团队,落地44个海洋新兴产业项目,铂金动力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可作业至300米深度,企业场地扩大1000多平方米,预计2025年营收破1000万元[6][7]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开工,蓝色保险发展中心覆盖470个海洋牧场和58万亩海水养殖,商业航天卫星测控站将海空通信延时缩至毫秒级,哈工程船舶清洗机器人实现每小时2000平方米作业效率[7]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企业实践
36氪· 2025-07-11 09:41
新型工业化发展机遇 -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支撑,推动制造业向智能、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核心特征包括自主创新、数实融合、绿色低碳、内外循环 [4] -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加速演进,为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效率和质量注入动力,但技术门槛和资金投入对中小企业构成挑战 [5] -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财政补贴(如技术改造补助)、税收优惠(如税费减免)、金融支持(如低息贷款)为企业转型提供保障 [6] 专精特新企业路径 - 专精特新企业需具备专业化(细分市场优势)、精细化(工艺与管理)、特色化(产品独特性)、新颖化(技术创新)特征 [10] - 优势包括技术领先性、差异化产品竞争力、政府背书提升品牌声誉,并可获得20万—200万元奖补、500万—2000万元无息贷款等10类政策支持 [11][12] - 成长要点聚焦制造业薄弱环节(如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发)、服务大企业供应链、加大创新投入、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 [13] 数字化转型策略 - 数字技术(如AI、区块链)驱动产业变革,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如远程运维、柔性制造)、供应链重组 [14] - 转型方向以数据为核心构建数字工厂,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资源优化,目标涵盖业务(价值链数字化)、技术(工业物联网架构)、组织(敏捷团队)三层面 [15][16] - 实施路径分四阶段:诊断评估→顶层设计→行动落地→生态构建(链接上下游协同) [17] 跨界创新与产业转移 - 跨界创新需建立跨行业合作、组建多功能团队,加大研发投入,领导者需具备"专、宽、高、远、筹"能力 [18] - 产业转移需评估政策、成本、市场等因素,通过新建或并购落地,配套市场调研、供应链重建、人才培训等计划 [19][20] 组织活力提升 - 企业文化需正向激励员工,领导层注重内部培养,通过股权激励等机制优化分配 [21] - 运营机制强调流程效率(如责任界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愿景建设增强员工归属感 [21] 核心观点总结 - 企业需融合专精特新、数字化、跨界创新等路径,把握政策与市场机遇,推动制造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1][22]
两条重点产业链拥抱工业软件赋能进阶跃升 “链式”推广,如何撬动镇江智造大能量
镇江日报· 2025-07-11 07:40
工业软件链式推广模式 - 工业软件作为工业制造的"神经中枢"正成为驱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 镇江创新推出工业软件"链式"推广模式 重点投向新型电力装备与汽车零部件两条产业链 [1] - 通过"智改数转网联"诊断梳理出52项中小企业共性"痛点清单" 形成清晰的推广路线图 [2] - 搭建供需对接市场 开展点对点入企服务超300次 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小快轻准"解决方案 [2] 新型电力装备领域应用成效 - 亿能电气 威腾配电等企业部署PLM系统 实现报价数据与设计图纸标准化飞跃 [3] - 江苏远信储能部署工厂级MES系统 打通4条产线数据壁垒 支撑企业连续两年超50%的营收增长 [3] 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仓储变革 - 丹阳港奇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实施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 库存准确性从82%跃升至94% 空间利用率提升13个百分点 货物查找效率提高30% [4] - 工业软件链式推广带动两条重点产业链50家中小企业享受600万元补贴 完成数字化变革和生产流程再造 [4] 推广模式深化与展望 - "链式"推广激活产业链数字化基因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铺就进阶之路 [5] - 将通过宣贯培训 标杆研学等形式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 构建可持续赋能生态 [5]
国有企业: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搜狐财经· 2025-07-11 06:54
中国工业化历程与国有企业角色 - 新中国成立后用几十年完成西方几百年工业化进程,国有企业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流砥柱 [2] - 《国家工业密码》通过52个故事展现国有企业打造国家工业体系的艰辛历程 [2] 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五大路径 - 建立有志于工业化的有为政府,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统一规划资源调配能力为工业体系奠定基础 [3] -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国有企业布局国防、能源、钢铁、建筑、交通、汽车等领域,同时电子信息产业从零起步 [3] - 发挥社会主义举国体制优势,完成"两弹一星"、大庆油田、南京长江大桥等工业奇迹,改造"瓦良格号"为"辽宁号"航母 [4] - 党建引领产业队伍建设,"铁人"王进喜等精神激励自力更生发展工业体系 [5] - 改革开放后引进消化再创新,建成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完整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2% [5]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 推进数字化转型,70%央企资产集中在传统产业,中石化、中石油等数十家央企完成DeepSeek大模型部署加速智能化转型 [6] - 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峡集团成最大海上风电开发商,东风转型新能源车企,兵器工业融合红外与量子技术,医药国企进军生物技术,盐业企业开发盐穴储能 [7] - 新型举国体制下国企牵头创新联合体,服务国家战略同时为民企提供合作平台,并培育未来产业技术 [7] - 强化人才建设,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大国工匠支撑新型工业化系统工程 [8] 国有企业战略定位与时代使命 - 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需在新型工业化中率先示范担当 [6] - 2025年时间节点上,《国家工业密码》揭示国企历史作用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8]
从荔枝林到独角兽,从乡镇厂棚到世界巨头:广东制造“出圈”密码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5:18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行业 - 本末科技研发的直驱电机在家用清洁类机器人领域有近百亿元市场规模 [2] - 公司开源轮足机器人平台累计交付量达数千台 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Xbot 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超140家硬科技企业 其中6家成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 [9] - 东莞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超7000家 数量居全国前列 [10]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案例 - 巨轮智能从乡镇小厂起步 专注轮胎模具国产替代 2004年成功IPO [11] - 公司RV减速器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5] - 三环集团MLCC产品介质层厚度从5微米突破至小于1微米 堆叠层数达1000层 [19] - 三环集团光通信陶瓷插芯 氧化铝陶瓷基板等产品产销量全球领先 [15] 区域产业协同效应 - 广东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19] - 东莞半小时供应链可快速实现创意落地 显著降低企业试错成本 [6][9] - 三环集团依托广东产业链协同 上游装备支持与下游客户反馈形成良性循环 [19] 技术创新突破 - 本末科技通过共享工厂模式解决初创期高额设备投入难题 [6] - 逸动科技获松山湖管委会支持建立专属测试码头加速产品开发 [9] - 巨轮智能坚持技术迭代 将轮胎模具 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做到极致 [15]
以创新立潮头——齐鲁青年群体激荡强省建设澎湃力量
齐鲁晚报· 2025-07-09 11:13
青年创新驱动民营经济发展 - 山东青年群体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扭转产业结构偏重、传统动能主导的局面 [2] - 利华益集团投资22亿元建设国内首套ASA树脂一体化项目,打破国外垄断,团队中30岁以下青年占比超80% [2] - 山东昊润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遥测水位计,突破3D-MEMS硅电容技术壁垒,填补国内地下水监测领域空白 [3] - 世纪开元智印互联网科技集团从街边冲印店跃升为工业互联网印刷领军企业,员工中90后、00后占比超1000人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 - 力诺瑞特青年团队开发"真好"系列空气能产品,核心部件12年质保,年省电费最高达70%,覆盖全球2000万家庭及5.6万工商业项目 [5] - 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攻克大型风电铸件缩孔、缩松技术难题,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6] -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碳化硅DPF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0%以上,实现高性能蜂窝陶瓷国产化替代 [6] 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 - 华泰集团青年工程师黄鹏研发"5G造纸工业云平台",落地40余家公司,年节约采购成本10%、物流成本降低11.4% [7] - 山东制造业通过"数改智转"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提升民营经济整体竞争力 [7] 民营经济数据表现 - 2024年山东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1.7%的GDP、63.5%的民间投资、75%的进出口总额、80%以上就业及98.9%的经营主体数量 [8]
苏州市发布产业人才新政实施方案推进新型工业化 三年培育百名卓越企业家
苏州日报· 2025-07-09 08:27
产业人才"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 苏州发布产业人才"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发展需求 [1] - 目标到2027年底构建产业卓越人才梯度培育体系,培育100名卓越企业家、10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卓越工匠 [1] - 依托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平台建立产业人才分层培养体系 [1] 产业卓越人才培育对象分类 - 卓越企业家需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准链主企业中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职务,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 [2] - 卓越工程师需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准链主及骨干企业中担任技术总监以上职务 [2] - 卓越工匠需在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准链主、骨干企业及重点企业中从事制造及生产的技能人才 [2] 产业卓越人才建设流程与待遇 - 产业卓越人才建设工作采取企业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论证、市级审核、认定发布的工作流程 [3] - 卓越企业家享受C类人才待遇,卓越工程师享受D类人才待遇,卓越工匠享受E类人才待遇 [3] 产业卓越人才培养措施 - 支持工程师人才参与人才攻关联合体建设,协同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和工艺难题 [1] - 鼓励企业建立卓越工程师"揭榜领题"及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等制度 [1] - 鼓励用人单位推行"技术总师+工程师"等团队合作模式 [1] - 通过开展产业最新政策宣贯、企业家培训等方式完善卓越企业家培育 [1]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市
长江日报· 2025-07-08 21:09
新型工业化建设 - 推进新型工业化方向为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 目标为建设制造强市和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3] - 创新引领策略包括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3] - 产业链发展采取"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推动延链升链建链补链 促进产业集群化 [3] - 数实融合措施包含加强算力等新基建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各行业 [3] - 优化产业生态需完善政策体系 强化金融 场景 平台等支撑要素 [3]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深化数实融合需重点建设算力基础设施 为智能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 [3] - "人工智能+"行动将促进AI技术在千行百业的渗透应用 [3] 产业政策与生态建设 - 产业政策体系完善方向包括金融支持 应用场景开放 平台服务强化等多维度配套 [3] - 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产业链协同机制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3]
“十五五”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规划编制启动会在京召开
快讯· 2025-07-08 18:24
行业规划启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组织召开"十五五"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规划编制启动会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1] - 产业对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安全、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具有关键作用 [1] 规划编制重要性 - 科学编制规划对推动产业筑基强链、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1] - 规划编制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1] 规划编制要求 - 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1] - 必须聚焦核心目标,把握阶段性特征和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 [1] -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研判与协同衔接,强化央地联动 [1] 规划体系构建 - 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司局专项规划的紧密衔接 [1] - 确保目标一致、任务协同、举措配套 [1] - 构筑定位准确、结构合理、有机衔接的部"十五五"规划体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