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通用汽车上调全年利润预期:关税减负与电动车亏损收窄提振信心
国际金融报· 2025-10-22 16:41
为了减轻关税政策的影响,通用汽车正加大美国本土投资力度。今年6月,通用汽车宣布将在密歇根 州、堪萨斯州和田纳西州三家工厂投资40亿美元。此前,该公司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约有一半为进口车 型,主要来自墨西哥和韩国。 值得注意的是,通用汽车此次对电动车技术领域的投入也进行了缩减。本月早些时候,通用汽车因电动 车战略调整计提了16亿美元费用。 巴拉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公司此前对电动车的重金投入是为了满足严格的联邦排放要求,但这些要求 已被特朗普政府显著放宽。巴拉认为,短期内电动车的普及速度将低于预期,"通过迅速而果断地应对 产能过剩,我们预计将在2026年及以后减少电动车亏损"。 据了解,第三季度,通用汽车及整个行业的电动车销量在税收优惠到期前短期上升,但电动车在通用汽 车整体销量中占比仍不足10%。 受上述消息推动,公司股价当天暴涨约15%,创下近六年来最大单日涨幅。投资者对通用汽车第三季度 业绩及其对2026年强劲增长的展望反应积极。 不过,通用汽车警告称,未来业绩仍可能受到供应链中断、电动车相关费用增加及保修成本上升的影 响。 根据通用汽车方面公布的数据,2025财年调整后核心利润将在120亿至130亿美元之间 ...
保时捷换帅:奥博穆结束十年任期,前迈凯伦CEO接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7:33
管理层变动 - 保时捷股份公司监事会宣布Michael Leiters博士自2026年1月1日起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1] - 已执掌公司十年之久的奥博穆博士将继续担任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1] - 奥博穆博士被肯定在充满挑战的时期成功领导了公司[1] 公司业绩与挑战 - 过去十年公司曾多次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汽车公司并于2022年上市[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全球累计交付21.3万辆新车,同比下滑6%[4]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在中国市场销量约为3.2万辆,同比下滑26%[5] - 公司面临销量下滑和中国市场疲软等挑战[1][5] 战略调整 - 公司已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并全面升级产品战略以应对美国与中国市场的重大变化[2] - 原定于2030年代推出的电动平台研发计划将重新调整时间表,并与大众集团其他品牌开展技术协同[4] - 定位高于Cayenne的全新SUV系列将率先推出内燃机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预计可节省约50亿欧元资本支出[4] - Panamera与Cayenne等现有车型的内燃机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将继续供应至2030年代[4] - 公司将2025年定为重新校准之年,2026年将重启进击模式赢回中国市场[5] 新任CEO背景与展望 - Michael Leiters曾担任迈凯伦汽车首席执行官,此前在法拉利担任首席技术官超过八年,并曾在保时捷任职超过十三年[2] - 监事会相信Michael Leiters拥有数十年汽车行业积淀,能带领公司成功应对当下挑战[1][5]
保时捷换帅!奥博穆结束十年任期,前迈凯伦CEO接棒
搜狐财经· 2025-10-20 17:25
日前,保时捷股份公司监事会宣布任命Michael Leiters博士为保时捷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已执掌保时捷股份公司十年之久的 奥博穆博士(Dr. Oliver Blume)将继续担任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 "作为保时捷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博士在充满挑战的时期勇担重任,成功领导了保时捷股份公司。保时捷股份公司监事会对其卓越贡献表示诚挚感 谢。他将继续担任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我们期待与他继续保持紧密互信的合作。"保时捷股份公司监事会主席沃尔夫冈·保时捷(Dr. Wolfgang Porsche)表示。 在过往十年中,保时捷曾多次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汽车公司,并且在2022年实现上市。保时捷方面认为,奥博穆以前瞻性视野为保时捷执行董事会完成了新 老交替的战略布局。针对公司现状,奥博穆表示:"保时捷两大核心市场——美国与中国,正面临重大变化,对保时捷的商业模式提出新要求。为此,保时 捷今年完成了组织架构调整,并全面升级产品战略。凭借灵活的产品驱动系统战略与优化的成本结构,保时捷已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大众汽车集团首 席执行官,我将密切关注并支持保时捷的未来发展。" 作为奥 ...
保时捷净利润暴跌83% 更换全球CEO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33
网新社研究所:日前,保时捷官方正式宣布,迈克尔·莱特斯博士(Michael Leiters)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接替奥利弗·布鲁姆(Dr. Oliver Blume),担任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职务。这一重大人事任命已获官方确认,正待监事会最终批准。 莱特斯被保时捷董事会视为能带领公司穿越当前风暴的理想人选。他不仅拥有丰富的顶级跑车品牌管理经验——曾担任迈凯伦首席执行官, 并在此之前于法拉利担任技术总监长达八年。此外,他曾在2000至2013年间效力于保时捷集团,深谙品牌内核。他的履新,也标志着布鲁姆 身兼保时捷与大众集团双职的时代即将落幕。 此项人事变动正值保时捷面临严峻挑战之际。最新财报显示,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遭遇"滑铁卢",净利润同比暴跌83%。 截止发稿(25年10月20日),保时捷股价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约28%,公司市值蒸发近620亿元。 为应对危机,保时捷已启动包括裁员、重组和发展电池业务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在此关键节点,兼具内部经验与外部视野的莱特斯临危受 命,其能否带领这家传奇跑车制造商重回巅峰,将成为未来几年的最大看点。 其中,中国市场营收锐减39%,成为下滑最严重的区域。同 ...
EO弈欧预售13万元起 李双双:北京现代正式迈入新能源时代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8:09
公司战略转型 - 北京现代正式开启电动化转型,其首款纯电平台SUV EO弈欧的预售标志着公司迈入新能源时代 [3] - 公司战略目标是在未来3至5年内将年销量提升至50万辆规模,并成为智电时代合资品牌的领航者 [8] - 为实现转型目标,公司将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凝聚股东合力、强化技术驱动、优化产品布局(计划4至5年内推出20余款新产品)、创新营销服务及升级渠道网络 [8] 新产品EO弈欧详情 - EO弈欧定位15万元以内的纯电动主流消费市场,驭光预售价为13万至15万元 [3] - 新车配备88.1kWh电池,CLTC续航里程最高超过720公里,并搭载27英寸超薄4K宽幕与高通8295芯片 [10] - 产品安全方面采用“8横7纵”高强度电池防护结构,并配备9气囊安全配置 [10] 公司历史与市场地位 - 北京现代成立于2002年,曾创下“当年签约、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的“现代速度” [5] - 公司于2013年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并连续五年稳居百万销量俱乐部,曾是合资品牌中性价比与可靠性的代名词 [6] - 近年来公司面临挑战,2022年年销量已不足30万辆,市场份额萎缩且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6] 市场竞争环境 - 中国汽车市场转型升级,自主品牌在SUV与新能源领域快速崛起,以高性价比和智能化配置抢占市场份额 [6] - 德系和日系等合资品牌加速产品下沉,进一步挤压北京现代的生存空间 [6] - EO弈欧面临来自自主品牌竞品(如比亚迪宋PLUS、吉利银河L7)的激烈竞争,这些车型已形成稳定的用户群体 [10] 转型挑战与机遇 - 公司此前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如昂希诺、菲斯塔和伊兰特电动版)大多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6] - 消费者对北京现代的电动化认知仍有待强化,公司面临外界对其“电动化实力”的质疑 [6][10] - EO弈欧的成功被视为公司能否在电动化时代“重回赛道”的关键 [12]
保时捷电动化“目标激进 落地缓慢” 战略回调寻求破局
新京报· 2025-10-17 13:05
电动化战略与目标 - 公司提出2025年超半数新车电动化、2030年纯电占比超80%的激进目标,但2024年其新能源车交付占比仅为27%,纯电车型占比不足15% [1][2] - 公司于2024年9月宣布调整电动化战略,包括为高性能车型保留燃油发动机、推迟部分电动车型推出,并将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寿命延长至未来十年 [1][5] - 公司计划2027年前推出纯电718,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续航超500公里,零百加速3.5秒内,主打纯电跑车市场 [6] 产品规划与进展 - 保时捷卡宴电动版已于2025年10月14日在海外开启路测,预计2026年发布,成为公司电动化历程上的第三款车型 [1] - 公司目前有两款纯电车型在售,分别是2019年推出的Taycan和2024年交付的Macan Electric,Taycan在6年里累计销量超15万辆 [2] - 即将推出的定位高于卡宴的全新SUV系列将仅提供内燃机和插混动力车型,该系列原本计划以纯电动阵容亮相 [5] 财务与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车交付量14.64万辆,同比下降6.1%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181.6亿欧元,同比下滑6.7%,是自2020年后首次半年度下滑;营业利润10.1亿欧元,同比降幅达到约6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德国市场销量为22492辆,同比下滑16%;欧洲市场(德国除外)销量50286辆,同比减少4%;在中国市场销量为32195辆,同比下降26% [2]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在中国市场,30万-50万元区间消费者中超70%会关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但公司纯电车型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3] - 与中国厂商相比,公司纯电车型在智能座舱本土化应用(如微信车载版、高德地图)和辅助驾驶功能(如城市NOA)上存在差距 [3] - 面临特斯拉Model S、比亚迪仰望U8、华为问界M9、小米SU7 Ultra等车型的激烈竞争,这些车型以更低售价、更强性能或更智能的卖点分流潜在用户 [4] 应对措施与未来计划 - 公司宣布2026年起在中国交付的部分车型将配备本土化车机,接入百度地图、微信车载版,并升级智驾硬件,扩大城市NOA覆盖 [6] - 公司启动“全球效率优化计划”,计划通过自然减员、限制招聘等方式逐步削减约3900个工作岗位,预计年省8亿欧元运营成本 [6] - 公司加码中国本土化运营,计划2025年年内启用上海研发中心,聚焦智能座舱与智驾本土化 [6]
保时捷电动化“目标激进,落地缓慢”,战略回调寻求破局
贝壳财经· 2025-10-17 12:55
电动化战略与目标 - 公司提出2025年超半数新车电动化、2030年纯电占比超80%的目标 [1] - 2024年公司新能源车交付占比仅为27%,纯电车型占比不足15% [1][2] - 公司于2024年9月宣布调整电动化战略,包括为高性能车型保留燃油发动机、推迟部分电动车型推出 [1][7] 产品规划与进展 - 卡宴电动版已于2025年10月14日开启路测,预计2026年发布 [1] - 公司计划2027年前推出纯电718,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续航超500公里,零百加速3.5秒内 [7] - 目前有两款纯电车型在售:2019年推出的Taycan和2024年交付的Macan Electric,Taycan累计销量超15万辆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181.6亿欧元,同比下滑6.7%,为2020年后首次半年度下滑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10.1亿欧元,同比降幅达到约67% [3] - 新能源车研发投入高、销量未达预期,叠加燃油车需求疲软,导致财务承压 [4] 全球市场销量 - 2025年上半年新车交付量14.64万辆,同比下降6.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销量为32195辆,同比下降26%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在德国市场销量22492辆,同比下滑16%;欧洲市场(德国除外)销量50286辆,同比减少4% [2] 中国市场挑战与应对 - 2025年上半年调研显示,30万-50万元区间消费者中超70%关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但公司纯电车型存在本土化应用接入不足、智驾功能需选装等短板 [5][6] - 公司宣布2026年起在中国交付的部分车型将配备本土化车机,接入百度地图、微信车载版,并升级智驾硬件 [7] - 竞争对手如特斯拉Model S、比亚迪仰望U8、华为问界M9、小米SU7 Ultra等以更低售价或更强智能豪华配置分流潜在用户 [6] 成本控制与组织优化 - 公司启动全球效率优化计划,将通过合同到期、自然减员、限制招聘等方式逐步削减约3900个工作岗位 [9] - 该计划预计每年节省8亿欧元运营成本 [9] - 公司将于2025年内启用上海研发中心,聚焦智能座舱与智驾本土化 [9]
裁员潮汹涌 德国汽车业急救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7 10:04
行业整体困境 - 德国汽车业面临转型阵痛与市场寒意 盈利空间收窄 下调业绩预期成为普遍现象 [2] - 裁员潮已从主机厂蔓延至整个供应链 中小型零部件厂商破产数量同比激增 [2] - 德国汽车行业过去一年净减岗位约5.15万个 其中零部件供应链受打击最沉重 [8] 大众集团业绩下调 - 大众集团将2025年营业利润率预期下调至2%-3% 远低于此前预期的4%-5%和分析师预期的4.78% [3] - 大众集团预计2025年全年汽车净现金流为零 远低于原本预期的10亿至30亿欧元 [3] - 大众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84亿欧元 同比下跌0.3% 营业利润为67亿欧元 同比大幅下降约33% [3] 保时捷业绩下调 - 保时捷2025年营业利润率预期被修正至2%以下 远低于此前预期的5%-7% 为1年内第4次下调业绩预期 [4] - 业绩下调主因是电动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及电动汽车业务持续亏损 导致多款纯电动车型上市计划被推迟 [4] 宝马集团业绩下调 - 宝马集团下调2025年业绩预期 预计集团税前营业收入将略有下降 汽车部门营业利润率下调至5%-6% [4] - 宝马集团将2025年自由现金流预期下调至25亿欧元左右 低于此前预期的50亿欧元 消息公布后股价一度下跌7% [4] 零部件企业困境 - 德国零部件企业利润普遍承压 受贸易政策调整、供应链成本上涨及电动化转型高额研发投入等多重因素影响 [5] - 博世宣布到2030年底将累计裁员约2.2万人 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业务部门 以提升竞争力并进行结构性成本削减 [6][7] - 采埃孚计划在2030年前裁减其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约7600个工作岗位 并停止开发部分电动汽车零部件 将投资转向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技术 [7] 政府政策应对 - 德国总理默茨表示将尽一切可能取消欧盟计划于2035年开始实施的内燃机汽车禁售令 主张技术中立原则 [9][10] - 德国联邦政府已就一项新的激励计划达成一致 计划在2029年前拨款30亿欧元 用于鼓励中低收入家庭购买零排放汽车 意味着已取消近2年的电动汽车补贴将重新上线 [11] - 2024年德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大跌27.4% 全年销量仅38.06万辆 为自2021年以来的最低销量 [11]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 EO羿欧开启预售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7 09:29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北京现代旗下首款纯电平台SUV EO羿欧于10月16日启动预售,预售价区间为13万至15万元 [1] - 公司将该车定位为“15万内品质最好的纯电SUV”,意在树立“品质优先”的竞争姿态,推动细分市场回归理性竞争 [1][6][9] - 此举被视为北京现代电动化转型的重要落子,也是其重新定义“合资新势力”形象的关键一步 [1][9] 预售策略与用户权益 - 用户支付88元订金即可获得总价值12000元的“百倍增值礼遇”,并享有优先提车权 [1][3] - 预售权益包括5000元不限车型置换补贴、2000元专属车身色、1000元保险补贴、价值2000元的“无忧服务包PLUS”以及价值2000元的家用智能充电桩 [3] - “无忧服务包PLUS”涵盖基础保养、划痕修复等9项实用服务,旨在降低用户从买车到用车的整体成本,实现“长期少花” [3][5] 产品核心配置与技术亮点 - 智能座舱搭载27英寸超薄4K宽幕,全系标配,支持1000 cd/m²高亮度显示,并配备BOSE音响 [6] - 车机采用高通8295芯片,算力达30 TOPS,约为同价位常见8155芯片的7.5倍,可支持多达6块4K屏幕同步驱动 [6] - 在安全方面,车辆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A柱几乎无变形,气囊具备长达6秒的保压能力,电池包周围采用“8横7纵”高强度梁网结构 [6] 续航、补能与耐久性 - 新车CLTC续航里程达722km,配备88.1kWh电池组,30%至80%充电时间仅需约27分钟 [8] - 该车是国内首批通过CCTA充电兼容认证的车型之一,实测覆盖全国99%运营商、500多种交直流桩,充电成功率达100% [8] - 车辆完成了超过120万公里的综合道路验证,覆盖极端温度环境,车门等部件完成10万次以上开合测试,模拟近14年使用强度 [8]
欧洲电动车销量月报(2025年9月):9国新能源车维持高增长,英法意陆续启动电车补贴-20251016
开源证券· 2025-10-16 14:45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欧洲9国新能源车销量维持高增长,渗透率持续提升,多项补贴政策有望在未来几个月持续刺激需求[5][6][15] - 欧盟碳排放考核修正案虽在时间线上有所延缓,但电动化总体趋势不变,车企新车型的推出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7][41] - 报告看好欧洲电动车市场发展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会,并列出多个细分领域的推荐及受益标的[7][41] 欧洲9国新能源车整体销售情况 - 2025年9月欧洲9国新能源车销量为30.7万辆,同比增长34.7%[5][14] - 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1.8%,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5][14] - 纯电动车(BEV)销量为19.8万辆,同比增长22.8%;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为10.8万辆,同比增长63.6%[5][14] 主要国家市场分析 - **德国**:2025年9月BEV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31.9%,渗透率19.3%;PHEV销量2.8万辆,同比增长85.4%[5][16];大众集团为ID系列电车提供的价格折扣再次延长至2025年底,持续推动市场发展[15][16] - **英国**:2025年9月BEV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29.1%,渗透率23.3%;PHEV销量3.8万辆,同比增长56.4%[5][19];英国已重启BEV补贴,约有25%的BEV车型有资格获得补贴,预计将持续增加需求[5][19] - **法国**:2025年9月BEV销量3.1万辆,同比增长12.8%,BEV占比22.3%为历史最高份额[5][22];社会租赁计划于9月30日生效,10月1日起符合"欧洲生产"条件的电车可额外获得1000欧元补贴[6][22] - **意大利**:2025年9月BEV销量0.7万辆,同比增长10.8%;PHEV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165.8%[6][33];总额6亿欧元的电车补贴暂定于10月15日启动[6][33] - **西班牙**:2025年9月BEV销量1.0万辆,同比增长59.7%;PHEV销量1.0万辆,同比增长155.2%[37];新车型推出、品牌促销、MOVES Ⅲ补贴计划及税收减免共同推动电动化转型[6][37] - **挪威**:2025年9月BEV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12.7%,BEV渗透率高达98.3%[30] - **瑞典**:2025年9月BEV销量1.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68.4%[27] 投资建议与标的 - 投资逻辑基于欧洲电动车市场的高增长和持续的政策支持[7][41] - **锂电池**: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受益标的中创新航、国轩高科[7][41] - **锂电材料**:推荐湖南裕能;受益标的包括富临精工、万润新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中伟股份、厦钨新能、华友钴业、星源材质、恩捷股份、天赐材料、新宙邦、天奈科技[7][41] - **锂电结构件**:推荐铭利达、敏实集团;受益标的科达利、和胜股份[7][41] - **电源/电驱系统**:推荐威迈斯、富特科技;受益标的欣锐科技、黄山谷捷[7][41] - **汽车安全件**:受益标的中熔电气、浙江荣泰[7][41] - **充电桩及充电模块**:推荐通合科技;受益标的盛弘股份、优优绿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