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
搜索文档
向深 向远 向未来探访我国首个深水高压天然气开发项目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18 08:32
项目投产与产能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一期与二期共23口水下气井均投入生产运行 成为国内目前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6] - 项目日产能超过1500万立方米 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1] - 天然气通过海底管网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 并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2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项目是我国首个深水高压天然气开发项目 最大作业水深近千米 最大井深超过5500米 [6] - 创新高压井安全钻井技术 实现两口高压井钻井全程零井喷、零漏失 [15] - 自主研发深水高压完井液 成本降低近亿元 完井清喷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15] - 建立深水水下采油树高效安装方案 推动装备在海南本地总装 [15] - 项目实现7项世界首创 包括千米级水深远距离自动发球装置和深水集中式井口规模化作业技术 [17] 开发模式与设施 - 首创"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开发模式 [18] - 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和5条深水脐带缆 [18] - 构建地理距离跨度超过170公里、作业水深跨度超过1500米的超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集群 [18] - 形成"深水开采、浅水处理"梯度开发模式 利用崖城13-1平台作为综合性枢纽 [19] - 建成"四星连珠"海上天然气处理集群 具备天然气加工、钻探、深水技术应对和多向输送功能 [20] 运营与管理 - 通过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实现各深水气井压力、温度、流量等实时状态监控和远程控制 [18] - 综合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确保关键设备长期良好运行 保障大气田持续稳产 [22] - 生产运营团队具备完全自主开发运维深海油气田的能力 [22] 行业意义与发展 - 项目突破超深水技术瓶颈 攻克深水、高温、高压等世界级难题 [22] - 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开发从技术攻关走向规模化生产 [22] - 搭建深水气田开发建设完整技术体系 为后续自主开发更多深水复杂油气资源探明路径 [15][23] - 有望带动海上复杂油气藏的经济、高效开发 提高海洋油气对国内能源供给的支持保障力度 [23]
昔日明星创新药公司遇转型阵痛,再鼎医药为何业绩向好股价大跌?
搜狐财经· 2025-08-18 07: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16亿美元,同比增长15.35%,净亏损同比收窄33.33%至8916.5万美元 [3][12]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1亿美元,同比增长9%,经营亏损同比收窄28%至5490万美元 [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3亿美元,为下半年提供资金保障 [13] 核心产品表现 - 卵巢癌药物"则乐"2025年Q2销售额同比下降9.75%至4100万美元,曾贡献超40%收入 [16] - 艾加莫德2025年Q2销售额同比增14.47%至2650万美元,低于预期的20%-25%增速 [18] - 抗生素NUZYRA表现稳健,Q2销售额1430万美元 [18] 商业模式挑战 - License-in模式面临引进成本上升与变现空间压缩的双重压力 [11] - 收入结构高度集中,过度依赖少数License-in产品 [19] - 医保谈判降价影响显著,则乐续约后降价约20% [18] 行业环境变化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2024年达94笔,总金额519亿美元,首付款31.6亿美元 [24] - "4+7"集采、医保谈判常态化等政策压缩创新药盈利空间 [11] - 国内PARP抑制剂市场竞争加剧,阿斯利康与恒瑞医药产品挤压市场份额 [17][18] 战略转型尝试 - 自研项目ZL-1310(靶向DLL3的ADC)获FDA快速通道认证,但进度推迟至2027年 [28] - 早期研发能力存在短板,2020年才启动首个自研抗体项目 [27] - 仍计划通过License-in扩大产品组合并寻求全球合作 [31] 历史发展路径 - 2014年成立,2017年纳斯达克上市,2020年港股二次上市 [8] - 则乐从引进到获批仅用3年,2019年上市后2022年销售额达1.4亿美元 [9] - 创始人杜莹具备辉瑞、和记黄埔医药及红杉资本从业背景 [7]
植物医生IPO:品牌综合能力几何?创新成果又能撑起多少想象?
金投网· 2025-08-15 15:49
IPO进程 - DR PLANT植物医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距离成为"A股化妆品单品牌店第一股"更近一步 [1]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解勇从建筑机械专业跨界进入化妆品行业,1994年开始品牌代理业务,90年代末转型为零售商,2004年在北京开设首家护肤品独立专营店 [3] - 因与品牌代理商利益冲突,公司转向OEM定制自有产品,统一命名为"植物医生",完成从中间商到品牌方的关键转型 [4] 核心竞争力 - 公司聚焦"高山植物,纯净美肌"定位,围绕石斛兰、积雪草、紫灵芝等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涵盖全品类护肤品 [5] - 2024年全渠道零售额在中国单品牌化妆品店中排名第一,并获Euromonitor"全球领先的植萃护肤品牌"和"全球领先的单品牌护肤品专卖店"认证 [5] 渠道与营销 - 线下渠道占比高达75.94%,2024年销售额突破21亿元,截至2024年末拥有4328家线下门店(3830家加盟店,498家直营店) [6] - 通过年轻化营销策略,如联合湖南卫视《乘风破浪的姐姐》IP,并签约谭松韵、陈伟霆、王俊凯等明星代言,拉近与Z世代消费者距离 [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分别为7377.39万元、7587.63万元和6633.4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超3% [7] - 构建"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研发架构,累计取得专利212项(发明专利59项),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石斛寡糖技术,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7][8] IPO募资计划 - 拟募集资金约9.98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若成功上市将成为"A股化妆品单品牌店第一股" [8]
智飞生物四价流感疫苗全国首针接种完成 自主研发迎来收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3 15:58
核心观点 - 智飞生物自主研发的四价流感疫苗完成全国首针接种 标志着公司在流感疫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该疫苗丰富国内流感疫苗市场供给 夯实公司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综合实力[1] 产品上市与市场意义 - 四价流感疫苗首针落地合肥 为民众预防接种提供更多选择 对提升疫苗可及性和保护市民健康具有积极意义[3] - 流感是全球性健康威胁 每年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和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病例[3] - 疫苗适用于3岁及以上人群 采用世卫组织推荐毒株 通过培养、纯化、灭活、裂解工艺制备 具备良好安全性[5] 研发管线布局 - 四价流感疫苗(儿童型)和三价流感疫苗处于上市许可申请审评阶段[5] - 四价流感疫苗(ZFA02佐剂)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 三价流感疫苗(ZFA02佐剂)已获批临床[5]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ACYW135群流脑结合疫苗处于上市审评阶段[6] - 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结合疫苗处于Ⅲ期临床试验 全球范围内暂无同类疫苗获批上市[6] - 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毕赤酵母)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同价次产品中进展领先[6] - 26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处于Ⅰ/Ⅱ期临床试验 涵盖最常见血清型 在澳大利亚同步开展临床试验[6]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等多项临床前研究项目稳步推进[6] 研发体系与战略布局 - 公司建立北京、安徽、重庆三大研产基地及一个创新孵化中心[7] - 持续提升疫苗、结核类生物制品及GLP-1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7] - 完善"预防&治疗"产业布局 把握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7]
新恒汇:坚持自主研发 并针对不同业务板块制定不同的研发方向和策略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公司研发策略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 并针对不同业务板块制定不同研发方向和策略 [1] - 智能卡业务方面 生产工艺与技术已基本成熟 行业主要厂商产品性能与品质趋于同质化 公司致力于保证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开发新工艺新技术采用新材料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1] - 蚀刻引线框架和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两项新业务方面 公司主要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拓展产品品类 [1] 资本市场进展 - 公司于6月10日成功举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网上路演 [1] - 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保荐机构 [1]
康视达坚持自主研发—— 解开多彩“视”界密码
经济日报· 2025-08-09 16:4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1984年甘肃白银市第一家眼镜店起步,2005年开始做进口隐形眼镜代理商,后转型自主研发彩色隐形眼镜[1] - 经过多年发展成长为年产2.4亿片彩色隐形眼镜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2010年首款产品销量达80万片,生产厂区投产后年产能迅速提升至1000万片以上[2]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理念,起步前3年代理销售利润全部投入研发,从制模染色到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各环节开展创新[2] - 目前拥有159件授权专利、277件注册商标,与兰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实现技术迭代突破[3] - 成立6个研发机构,保持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0%左右,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居行业前列[3] 产品与技术 - 推出含水量38%的水凝胶镜片,增加防蓝光、抗紫外线新功能[3] - 国内首条彩色隐形眼镜智能化生产线投产,实现从彩膜印刷到成品入库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1] - 探索"研发一批、上市一批、储备一批"技术路线,研发生产模具、护理液等相关产品[2] 产能与市场规划 - 新厂区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2029年年产能可达10亿片[3] - 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持续拓展国内国际市场[1][3] - 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推进产品研发与工艺升级,持续锻造品牌竞争力[3]
冲项目 拼创新 抢生产——吉林省制造业暑期奋战忙
新华社· 2025-08-09 16:03
新能源产业发展 - 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包括风力发电和氢能产业园等 其中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一期总投资69 46亿元 力争9月份建成试生产 [1] -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加快绿色低碳项目建设 新能源发电量持续提高 从"源网荷储"到风光装备域内生产 再到大力发展氢能及相关产业 [1] - 截至6月底 吉林省可再生能源装机3120 53万千瓦 占总发电装机比重63 93% 包括水电 风电 光伏发电 生物质和垃圾发电等 [1] 轨道交通技术创新 - 中车长客CR450BF动车组样车下线 运行速度400km/h 试验速度大于450km/h 正在进行正线试验 [2] - 中车长客等多家单位突破减阻降耗 减振降噪 全要素轻量化系统集成等难题 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创建时速400公里动车组技术体系 [3]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吉林化纤集团聚焦碳纤维领域 从销售原丝 碳丝到复材制品 上半年碳纤维复材制品产量同比增长5 9倍 在大能源 大交通 大健康 大装备领域迅速放量 [3] - 吉林市作为"化工城" 通过碳纤维复材拉挤板生产等新业务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培育" [3] 整体产业发展态势 - 吉林省暑期生产研发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包括新能源产业壮大 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和传统优势产业升级 [6]
鼎味食品:以专业管控铸就调味品行业标杆
齐鲁晚报网· 2025-08-08 13:11
公司概况 - 山东鼎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已从地方工厂发展为服务全球20余家知名品牌的行业标杆[1] - 公司拥有年产能25万吨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成为餐饮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味觉引擎"[1] - 2024年营收实现25%的稳健增长,预计今年增幅达25%至30%[3] 生产体系 - 采用智能化生产线,覆盖从原料筛选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设置十几道关键控制点和上千份标准化操作文件[1] - 全场部署400多路监控与存储系统,结合人脸识别及网络数据互通实现安全追溯与生产监管[2] - 预处理车间、炒制车间和包装存储环节均采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部分工序使用机器人装箱及全自动生产[2] 研发创新 - 当前生产配方中70%由公司自主研发并授权客户使用[2] - 建有850平米的研发中心,配备各类研发设备,与多领域头部技术企业及院校合作共建研发基地[2] - 推出青梅花雕熟醉汁等创新产品,将传统风味与现代需求结合,满足快节奏生活消费场景[3] 质量管理 - 从原材料抓起建立严格质量管理体系,检测中心对原料验收至成品留样进行全程严格检验[2] - 仓储管理实行先进先出原则,确保产品可追溯性[2] - 通过全链条管控构建食品安全"防火墙",将食品安全刻入企业基因[3] 发展战略 - 走专业化生产与稳定品质路线,打造全球调味品OEM、ODM生产基地[1] - 早期因缺乏标准化生产体系导致客户流失,后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跨越式发展[1] - 通过稳定供给能力和全链条安全管控赢得市场信任[3]
台积电,再建一座厂
半导体芯闻· 2025-08-04 18:37
台积电2纳米制程进展 - 台积电高雄2纳米P2厂开始设备装机,预计年底前试产,P1厂近期已进入量产阶段,月产能达1万片[4] - P1和P2厂规划2023年合计月产能达3.5万片[5] - 2纳米采用纳米片架构,试产良率达65%,高于英特尔18A和三星SF2,预计5年内驱动全球2.5万亿美元终端产品价值[7] - 供应商升阳半导体增加资本支出至79.04亿元,2026年月产能从95万片上修至120万片,反映2纳米订单超预期[7] 2纳米制程竞争格局 - 英特尔14A制程进展取决于客户承诺和盈利能力,需确保性能和产量满足要求[9] - 特斯拉与三星签署165亿美元合约,由三星代工AI6芯片,原计划与台积电合作但因产能不足转单[9][10] - 日本Rapidus通过IBM技术授权实现2纳米试产突破,计划2027年量产,可能打破台积电和三星垄断[11][13] - Rapidus差异化定位为"一站式小芯片平台",对标台积电高端封装方案[13] 台积电技术优势与增长前景 - 2纳米N2节点能效提升显著,相同速度下能耗比3纳米降低25%-30%,预发布需求超3/5纳米同期表现[16] - 计划2026年推出A16芯片(1.6纳米),能耗比N2再提升15%-20%,2028年推出A14[16] - 公司预计2025年起五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近20%,市值有望从1.25万亿美元增长至3万亿美元[15][16][17] - 台积电商业模式专注于为苹果、英伟达、特斯拉等客户提供一流芯片生产技术[15] 行业动态与政策 - 韩国将于6月公布新芯片法案细节,加强本土半导体产业支持[14] - 中芯国际与三星市场份额差距从2022年Q2的5.8个百分点缩小至Q3的3.3个百分点[13] - 日本Rapidus的成功依赖IBM技术授权,存在技术断供风险[11][12]
飞机也要“降温” 西安咸阳机场自主研发飞机刹车组件降温设备
中国民航网· 2025-07-30 10:10
行业痛点与创新背景 - 飞机着陆过程中刹车组件温度高达300-400摄氏度 高温导致刹车失灵或爆胎风险 严重影响运行效率 [1] - 暑运期间机坪高温加剧冷却难题 传统自然冷却法等待时间过长 亟需快速降温解决方案 [1] 技术研发与创新亮点 - 采用高性能电池驱动替代传统燃油发电机 实现零排放与全天候作业 满足民航绿色环保要求 [2] - 搭载静音直流电机规避阴雨天漏电风险 保障户外作业安全 [2] - 设计流线型高转速叶片结合智能风速调节技术 散热效率较上一代显著提升 [2] - 增加升降操作系统 适配空客A320及波音737等多个主流机型 打破单一机型应用限制 [2] 应用成效与行业认可 - 设备使飞机刹车组件冷却时间缩短60% 在暑运高温中发挥重要作用 获多家航司认可 [3] - 荣获西部机场集团绿色低碳创新大赛"最具推广价值奖"及陕西省企业创新竞赛优胜奖 [3] - 初代设备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创新研发助力航班保障效率提升 为绿色低碳发展和智慧机场建设注入动能 [3] - 自主研发方向符合机场实际需求 体现主动攻克技术难关的探索精神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