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持续关注量子科技行业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08:54
《人民财讯》记者获悉,"四川省量子科技产业突破发展行动计划"正在按照正常流程印发,具体时间以 流程完成日期为准。后续四川省相关部门将以落实"行动计划"为总领,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培 育、应用推广、要素保障等方面发力,并将配套具体支持政策,推动四川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其中,四 川省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各具特色,具体相关布局还在研究深化中。 浙商证券认为,目前量子科技板块整体处在发展初期,量子计算领域可关注上游激光器、稀释制冷机等 关键零部件;量子密钥、量子通信实现初步产业化,建议关注量子通信网络建设参与方及量子通信应 用;伴随精密测量进入量子时代,建议关注量子测量设备对传统设备的替代。 中信证券认为,量子科技在处理特定问题时相比经典信息工具有巨大优势,下游可应用于计算、通信、 测量等领域。2025年10月,量子科技接连斩获"诺贝尔奖"及《Nature》封面,此前2024年11月,谷歌推 出量子芯片willow,拥有105个物理量子比特,实现多项性能突破;我国亦于2025年3月推出"祖冲之三 号",性能对标willow。我国在"十五五"规划未来产业布局中,将量子科技排在首位,高度重视其产 ...
中信建投:北美CSP资本开支加速增长 持续推荐AI算力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11-03 08:17
北美CSP厂商资本开支概况 - 北美四家CSP厂商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合计1133亿美元,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18% [2] - 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总计773亿美元,同比增长62%,第二季度资本开支总计958亿美元,同比增长64% [2] - 各厂商对未来基础设施投资均继续保持积极态度,资本开支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且展望乐观 [1][6] 主要CSP厂商资本开支详情 - 亚马逊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为350.95亿美元,同比增长55.15%,过去12个月新增数据中心容量超过3.8GW,2025年第四季度计划再增加1GW,预计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约1250亿美元,并将在2026年进一步增加 [5] - 微软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为349亿美元,同比增长74.5%,约一半用于短期资产如GPU和CPU,计划将2025年AI总容量增加80%以上,并在未来两年内将数据中心总占地面积增加约一倍 [5] - 谷歌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为239.53亿美元,同比增长83.39%,绝大部分投资于技术基础设施,其中约60%投资于服务器,40%投资于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在910亿美元至930亿美元之间,高于此前预期 [5] - Meta 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为1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10.5%,主要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和网络基础设施,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在70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之间,目前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增长将显著高于2025年 [6] AI产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 AI大模型的用户渗透率仍较低,大模型发展处于中初级阶段,产业化周期才开始,大模型带来的算力投资方兴未艾 [6] - 资本开支会随着大模型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投资的天花板可以很高 [6] - 站在中期视角建议持续重视AI板块,一方面推荐AI算力板块包括北美算力产业链与国内算力产业链核心公司,另一方面建议关注AI应用板块包括端侧AI的进展如物联网模组公司 [1][7] 市场表现与板块观点 - 短期内受加单传闻、三季报业绩预期及中美关系缓和等因素带动,光模块等AI算力板块上涨明显 [1][7] - 随着预期落地以及存在供给能力或不足的情况,板块难免有震荡调整,但这不代表产业的景气趋势结束 [7] - 除AI算力与应用板块外,也建议关注前期涨幅不大、未来可能改善的海缆及光纤光缆板块,军工通信板块,以及国内外巨头纷纷加码的量子科技板块 [7]
510亿!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出手布局这些赛道
搜狐财经· 2025-11-02 23:43
中国石化集团资本、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中国电信集团投资等均为各自领域龙头央企的专业投资平台,代表着产业端的核心需求与技术积 淀,或使基金突破单纯的资金供给属性。比如,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移资本与中国电信集团投资可提供5G场景验证与产业链协同;在 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资本平台能衔接能源化工产业的技术转化需求与应用场景,为被投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 落地的全链条支撑。 近年来,在政策层面一直在积极引导国资央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其中,在2024年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 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今年7月,全国首批首支中央企业创业投资母基金——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正式落地,规划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由中国诚通牵 头,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及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设立,重点布局 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核心领域。 | 1 | |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居 | 29.4118% | 1500000 | 2030-10-20 | 0.01% > | 中国国 ...
510亿!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出手布局这些赛道
DT新材料· 2025-11-02 22:42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委托中国国新设立和管理的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在北京启动。 | 1 | |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富 | 29.4118% | 1500000 | 2030-10-20 | 0.01% + | 中国国新控股 | | --- | --- | --- | --- | --- | --- | --- | --- | | | | 圆 央企 | | | | | 中国国新 | | 2 | | 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届 国 市管国企 | 19.6078% | 1000000 | 2030-10-20 | | 金融街资本 | | చి | ( 中国车 | 中移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届 国有独资 | 11.7647% | 600000 | 2030-10-20 | | 中移资本 | | 4 | 石化 | 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 品 国有控股 | 9.8039% | 500000 | 2030-10-20 | | 中国石化资本 | | | | 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品 | | | | | | | 5 | C | 国有独资 | 5.8824% | ...
薛鹤翔:“十五五”锚定发展新航向
搜狐财经· 2025-11-02 19:32
薛鹤翔、陈梦赟(薛鹤翔系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摘要 10月制造业PMI回落至收缩区间,新动能支撑作用显现。回落原因在于"十一"假期前需求提前释放的短期扰动,叠加国际环境复杂带来的预期影响,供需两 端同步放缓但呈现鲜明结构特征。PMI回落并非全面走弱信号,大型企业与优势行业的支撑表明经济韧性仍在,但中小企与传统行业的承压也反映需求端恢 复仍需加力,后续政策需更精准对接细分领域痛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与消费品行业PMI持续扩张且高于整体水平,成为稳定制造业的核心支撑。 高技术制造业依托创新驱动与政策扶持,在芯片、智能装备等领域保持活力;装备制造业受益于产业升级与重大项目落地,需求韧性凸显。这种分化本质是 制造业结构优化的阶段性表现——高增长行业代表的新动能加速集聚,而高耗能行业PMI回落,既反映能耗双控与绿色转型的政策导向,也凸显其面临的成 本压力与需求收缩挑战。 确立主要目标,多维度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十五五"七大发展目标构建起"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发展与安全协同"的有机体系,凸显系统思维与问题导 向。经济领域以"质的有效提升优先于量的合理增长"为核心,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 ...
【兴证计算机】量子科技跟踪二: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拐点临近
兴业计算机团队· 2025-11-02 17:49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订阅哦! 兴业证券计算机小组 蒋佳霖/孙乾/杨本鸿/陈鑫/张旭光/杨海盟/桂杨/罗池婧 本周观点聚焦 1、本周 观 点: AI 应用极佳投资窗口来临 2、深度跟 踪 : 量子科技跟踪二: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拐点临近 周观点 AI 应用极佳投资窗口来临 三季报验证回暖趋势,迎业绩真空机会期。 三季报已披露完毕,整体法来看,营业收入、归母利润、扣非利润增速分别为 5.04% 、 27.31% 、 25.96% ,持续验证今 年以来的业绩回暖趋势。当前,板块持仓处于低位, 11 月为业绩真空期,十五五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建议大力加仓计算机板块。 AI 应用极佳投资窗口来临,配置高潜龙头。 AI 应用处于成长前期,更侧重生态、订单、收入兑现,而业绩真空期更利于长期成长预期发酵。同时,算力、应用具有对 立统一的特点,高低切的内部轮动机遇期正打开。建议布局在数据和客户资源、模型能力有积累和壁垒的稀缺性高潜力龙头。 全球云大厂业绩加速,关注云计算产业链。 本周海外云巨头披露了最新的云业务收入增速,其中微软 Azure 云、谷歌云、 AWS 云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40% 、 34% 、 20% ,均明显提速。云业 ...
新华财经周报:10月27日-11月2日
搜狐财经· 2025-11-02 17:09
宏观经济政策 - “十五五”规划建议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1][1] - 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因债市整体运行良好 [4] - 证监会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企业的上市标准,并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以提供更透明便利的制度环境 [4] - 国家发改委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其中2000亿元为新增专项债券额度,用于补充地方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 [3] -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3方面9条政策举措,推动贸易便利化政策“双扩围”、支持贸易新业态结算便利“再升级”、助力服务贸易资金使用“提质效” [3] 工业与贸易数据 - 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1][6] -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0.3%,私营企业利润增长5.1% [5] - 9月份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7362亿元,同比增长6%,货物贸易顺差6682亿元,服务贸易逆差1196亿元 [7] - 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 [1][2] -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32.5亿吨,同比增长3.89%,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 [5] 能源与电力市场 - 1-9月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9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3.4%,其中绿电交易电量23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6% [6]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黄金有关税收政策,在2027年底前对通过指定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免征增值税等 [2] 文化与电子信息产业 - 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8860亿元,增长14.1% [7] - 前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快速增长,智能手机产量8.81亿台,同比增长1% [6] 国际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3.75%至4.00%,并宣布将于12月1日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 [8] -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存款机制利率锚定在2.00% [9] - 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0.5%不变,为连续第六次会议按兵不动 [9] - 英国政府将投入550亿英镑用于科技研发,以推动医疗健康、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突破 [10] - 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313吨,需求总金额达1460亿美元创纪录,全球央行净购金量220吨,较二季度增长28% [10]
低空经济行业周报(第四十期):510亿央企战略基金启动赋能低空经济发展,联合飞机铂影T1400无人直升机首航-20251102
开源证券· 2025-11-02 15: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3] 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已迎来从宏观(国家层面产业规划)到中观(各地地方补贴)再到微观(基建主机招标、应用场景打造)的纵向落地[18] - 建议关注低空经济后续板块行情[18] - 推荐标的卧龙电驱、绿能慧充[18] - 受益标的包括低空制造(万丰奥威、宗申动力等)、低空基建(莱斯信息、深城交等)、低空运营(深圳机场、中信海直、祥源文旅、岭南控股、西域旅游等)[18] 本周板块回顾 - 本周(10月27日-10月31日)低空经济A股相关标的平均涨跌幅为+2.0%[2][8] - A股涨幅前五标的:鹏辉能源(+30.3%)、欣旺达(+14.5%)、航新科技(+10.8%)、星源卓镁(+8.8%)、国轩高科(+7.8%)[2][8] - A股跌幅前五标的:安凯客车(-7.3%)、长源东谷(-5.2%)、深城交(-4.1%)、金盾股份(-4.1%)、广联航空(-3.6%)[2][8] - 美股表现:Joby Aviation(+7.5%)、亿航智能(+4.8%)、Archer Aviation(-0.6%)、Eve Holding(-1.6%)、Vertical Aerospace(-5.1%)[2][12] 行业动态 - 10月29日,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发布,首期规模达510亿元,中国国新拟出资约150亿元,重点支持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17][22] - 10月30日,“空地一体集群智慧AI生态联盟”成立,发布《空地一体集群智慧AI场景解决方案白皮书》及多款新品[1][18][23] - 10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最大低空测试场“深圳陆空一体智能网联综合交通测试基地”在坪山正式投入运营[24] 个股动态 - 10月30日,哈尔滨联合飞机研制的铂影T1400无人直升机首航成功,最大载重达650公斤,标志低空经济迈入“吨级时代”,可应用于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场景[1][18][25]
海外AI落地加速,软件侧全球共振正当时
国投证券· 2025-11-02 15: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A” [6] 报告核心观点 - 海外AI落地加速,软件侧全球共振正当时 [1] - IDC龙头订单创历史新高,计划2029年前产能翻倍 [1] - 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指引积极,云业务增长提速 [2][3] - ServiceNow业绩超预期,AI产品合同额快速增长 [4] 行业龙头公司业绩与展望 - **Equinix (IDC龙头)**: 25Q3营收23.2亿美元,同比+5%[12];年度总预订额达3.9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与超过3400家客户达成4400多笔交易[12];公司计划2029年前将可用产能翻倍,以满足超900MW零售及xScale客户需求[12] - **Google**: 25Q3营收312亿美元,同比+9%[13];云业务收入152亿美元,同比+34%[13];GCP新客户数同比增长近34%,超过70%的现有谷歌云客户使用公司AI产品[13];云业务积压订单环比增加490亿美元[13];公司上调2025年Capex指引至910-930亿美元(原预期850亿美元),并预计2026年Capex大幅增长[13] - **Microsoft**: FY26Q1营收777亿美元,同比+18%[13];云收入超490亿美元,同比+26%[13];人工智能平台和Copilot系列产品需求增长[13];公司预计2026财年Capex增速将高于2025财年[13] - **Amazon**: 25Q3营收1802亿美元,同比+12%[14];AWS营收330亿美元,同比+20.2%,增速创近11个季度新高[14];公司预计2025年Capex约1250亿美元,2026年将继续增长[14] - **Meta**: 25Q3营收512亿美元,同比+26%[14];应用家族广告收入501亿美元,同比+26%,广告展示次数同比+14%,平均单价同比+10%[14];Reality Labs营收4.7亿美元,同比+74%[14];公司预计2025年Capex在700-720亿美元,同时2026年Capex将显著增长[14] - **ServiceNow**: 25Q3订阅收入25.99亿美元,同比+21.5%,高于预期上限1个百分点[15];cRPO 113.5亿美元,同比+20.5%,高于预期2.5个百分点[15];营业利润率33.5%,高于预期3个百分点[15];AI产品年度合同有望在2025年超过5亿美元,2026年预计达10亿美元[15] 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计算机(中信)指数上涨2.66%,年初至今上涨34.42%[18];本周相对上证综指跑赢2.55个百分点[17][18] - 横向比较,本周计算机行业指数在中信30个行业指数中排名第6,在TMT四大行业(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中排名第1[20] - 个股方面,ST峡创(+60.66%)、福昕软件(+47.20%)、国盾量子(+38.42%)等涨幅居前[24] 行业重要新闻与趋势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25] - MiniMax开源并上线MiniMax M2模型,专为Agent和代码而生[25] - 巴基斯坦与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加强量子技术合作,中国将协助巴基斯坦建立国家量子计算中心[26] - 英伟达发布NVQLink开放系统架构,旨在将量子处理器直接与基于GPU的超级计算机相连接[26] - OpenAI发布两款开源安全推理模型,支持开发者用自然语言自定义安全策略[27] 投资建议关注 - 建议关注美股AI产业链公司,如Salesforce、Vertiv、Coreweave等[16]
量子科技写入“十五五”规划,步入全产业链布局时期
第一财经· 2025-11-02 10:33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量子科技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 国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 推动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3] - 量子技术是国家战略科技方向 行业进入加速推进和形成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 当前迎来全产业链布局阶段[3] - 发展量子科技旨在实现系统性突破 形成自主可控技术体系 为国家信息安全 数字经济升级和综合国力提升提供战略支撑[3] 技术领域与发展成就 - 量子科技领域涵盖量子通信 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方向[4] - 中国在量子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包括墨子号 九章 祖冲之号等成果 实现从跟跑 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飞跃[4] - 量子科技发展的体系化能力正在稳步建立[4] 发展路径与资源配置 - 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 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通过人才 基地 项目全要素一体化配置 进行全链条布局[4] - 应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研发 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4] - 坚持开放合作 以可控开源原则利用国际智力资源 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 参与标准制定 提升全球影响力[4] 研发投入与国际合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第二代量子体系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度项目指南 最高资助经费达每项700万元 旨在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5] - 发展需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鼓励年轻学者保持好奇心 减少目的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