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产业链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青骊投资调研之江生物、鹏鼎控股
证券之星· 2025-07-18 08:10
之江生物调研要点 - 2024年研发支出约6000万元 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 持续创新分子诊断技术 深耕肿瘤早筛 伴随诊断及精准治疗方向 [1] - 与三优生物合作 4个在研项目有序推进 1项进入发明专利受理阶段 [1] - 类器官服务面向科研机构 医疗机构 提供定制化模型及一站式解决方案 [1] - 未来增资三优生物将综合考虑战略布局 股东利益 市场环境等因素 [1] - 已完成3次股份购 正在进行2025年第2次购 未来计划视情况而定 [1] - 投资项目布局高技术壁垒 核心竞争力强的项目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1] - 未来发展规划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拓展产品线 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开拓国际市场 [1] - 海外商业计划包括加大全球布局 新建智能制造工厂 推进本地化团队建设 提升客户精细化管理水平 [1] 鹏鼎控股调研要点 - 在AI服务器领域的发展备受重视 目前在大陆淮安和泰国园区具备相关产能 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战略调整投资扩产计划 [2] - 持续与服务器终端客户合作 泰国园区第一期项目已建成 正在进行客户认证及打样阶段 预计下半年能小批量投产 [2] - 泰国一期园区的成本状况需等正式量产后评估 公司将优化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以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2] - 资本开支计划主要投向泰国园区 软板扩充 淮安三园区高阶HDI及SLP项目 [2] - 对于今年下半年客户新机中料号的变化趋势 由于新机未上市 不便评价 但新产品要求会对料号的生产工艺 性能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2] - 在厂房和机电配套具备条件下 从布置设备到投产大约半年左右周期 [2] 青骊投资机构背景 - 成立于2015年4月 注册资金1000万元 具有基金业协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 [3] - 主要从事证券投资及股权投资的管理与咨询业务 [3] - 投研团队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历史投资业绩 [3]
华源控股:多维布局筑根基 创新驱动开辟包装行业增长新空间
搜狐网· 2025-07-17 17: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净利润实现739%爆发式增长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91% 扣非净利润增长15.8% [1] - 在包装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仍取得稳健业绩 [1] 业务结构 - 金属包装业务2024年营收18.31亿元 占总营收74.75% [2] - 塑料包装业务2024年营收5.67亿元 占比23.16% [2] - 海外市场收入9190.91万元 占总营收3.25% 主要集中于东南亚 [4] 核心竞争优势 - 金属包装具备从工艺设计到设备研制的全产业链能力 [2] - 塑料包装同时拥有注塑和吹塑量化生产能力 [2] - 合作客户包括立邦 阿克苏诺贝尔 壳牌 美孚等国际巨头 [2] 新兴业务布局 - 食品包装领域已建立国际一流食品安全管控体系 合作奥瑞金 娃哈哈等头部企业 [2] - 新能源电池结构件领域依托400余项专利技术 重点发展封装壳体产品 [4] - 东南亚食品饮料金属包装市场规模预计以6.1%年复合增速增至2029年57.5亿美元 [5] 技术研发方向 - 将加大对可降解塑料包装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投入 [3] - 重点提升产品降解性能与成本竞争力 [3] - 金属成型工艺与精密焊接技术构成新能源业务技术壁垒 [4] 行业趋势 - 消费升级与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包装行业结构性调整 [1] - 环保型包装产品成为市场需求新焦点 [3] - 罐藏食品及预制菜需求激增带来金属包装新增量 [2]
华源控股拟斥资2000万元-4000万元回购股份 持续构建全产业链优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7-16 21:15
公司回购计划 - 拟使用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4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2.28元/股 [1] - 按回购金额上限、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可回购股数约325.73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97%,按下限测算,预计可回购股数约162.87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49% [1] - 本次回购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未使用部分将在规定期限内注销 [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包装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涵盖金属包装与塑料包装两大领域 [1] - 金属包装业务具备从产品工艺设计到设备研制等全产业链的生产、技术与服务能力 [1] - 塑料包装业务同时具有注塑和吹塑的量化生产能力,是国内包装领域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业务链的技术服务型企业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净利润实现739%的爆发式增长,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91%,扣非净利润增长15.8% [2] - 在包装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公司仍取得了稳健的业绩表现 [2] - 业绩增长源于全产业链布局的深厚优势、研发创新的持续发力以及在行业变革浪潮中稳健前行的实力 [2]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消费升级与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包装行业将迎来结构性调整机遇 [2] - 罐藏食品及预制菜消费需求激增,金属包装赛道迎来新增量 [2] - 包装行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可降解、低能耗的环保型包装产品正成为市场需求的新焦点 [2] 公司战略布局 - 计划进一步加大对可降解塑料包装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投入,提升产品的降解性能与成本竞争力 [3] - 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产能布局,力求通过技术突破与产能落地的双重发力 [3] - 积极开拓新的增长极,尤其在食品包装和新能源电池结构件两大战略赛道 [3] 公司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达8925.7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64% [3] - 研发创新始终是企业突围的核心动能,公司始终将研发投入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3] - 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新兴领域的提前布局、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海外市场的有效拓展,已在行业变革中找准方向 [3]
商贸零售行业观察:中式快餐第一品牌老乡鸡冲刺港股;家族持股超九成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7-15 08:5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中国第一大中式连锁快餐品牌,门店总数达1564家,覆盖9省58城,市占率0.9%位居行业首位[1] - 公司近期更新港股招股书,披露全国化扩张进程及全产业链布局成果[1] 股权结构与治理 - 创始人家族控股比例达92.02%,创始人束从轩已退休,其子束小龙主导全国化战略及加盟模式[1] - 2023年底公司以近3.5亿元回购早期财务投资者股份,进一步巩固家族控制权[1] - 家族化管理模式引发治理透明度担忧,但提升了决策效率[1] 财务表现与增长趋势 - 近三年营收增速从24.8%降至11.3%,净利润增速从49%下滑至8.8%[1] - 2024年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收入比重达41.3%,毛利率仅22.8%,显著低于同行小菜园(68.12%)[2] 区域经营与扩张挑战 - 长三角区域门店占比高达86%,其他区域单店日均销售额及翻座率显著偏低[1] - 直营店单店日均销售额1.6万元,翻座率4.8次/天;加盟店分别为1.24万元和3.3次/天[2] - 55%加盟商为前员工转化,但其经营效率仍低于独立加盟商[2] 全产业链布局与成本压力 - 公司自建3个养鸡场、2个中央厨房及8个配送中心,实现养殖、加工到配送全链条布局[2] - 全产业链模式保障食材稳定性及食品安全,但推高成本[2] - 计划将港股募资用于扩建中央厨房及数字化升级,以支撑门店扩张及供应链优化[2]
皇氏集团: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9:14
核心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0万元至700万元 对比上年同期盈利128.26万元出现由盈转亏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030万元至2380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930.19万元亏损幅度扩大4.9%至23.3%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042元/股至0.0084元/股 上年同期为盈利0.0015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影响 [1] - 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贡献约1680万元 部分缓解净利润压力 [1] - 公司主动关闭低毛利率或亏损业务单元 加速数字化转型 [1] 业务战略调整 - 重点推广水牛奶系列产品 渠道拓展取得积极成效 [1] - 实施产销分离优化业务结构 强化全产业链布局 [1] - 聚焦乳业主业 同时夯实种业基础和推进海外布局 [1] - 开拓茶饮渠道、会员制仓储超市及婴童连锁等新销售渠道 [1]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巴基斯坦尼里拉菲奶水牛胚胎移植犊牛成功诞生 突破奶水牛种源"卡脖子"难题 [1] - 该突破为广西特色奶水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1] - 公司通过皇氏赛尔根竹中巴奶水牛繁育示范牧场实现种源自主可控 [1] 财务数据说明 - 业绩预告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但已与会计师事务所预沟通且无分歧 [1] - 最终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1]
圣农发展20250709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圣农发展(文档中可能存在笔误,多处提及“兴农发展”“盛荣”“深农”等,结合标题推测均指圣农发展)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8.5 - 9.5亿,同比增长732% - 830%,扣非净利润预计3.3 - 4.2亿,虽白鸡行业景气度不高,但通过全渠道策略和收入结构优化实现盈利增长[3] - C端零售和出口板块收入同比增长超30%,B端餐饮渠道平稳增长,B端和C端销售占比超总收入60%,传统流通及原料板块占比不足40%[2][4] 2. **成本控制** - 完成901加品种替换,生产性能优且养殖技术成熟,料肉比和成活率达较好水平;推进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调整优化采购策略,豆粕价格上涨时采购成本低于市场价[6] - 采用基差交易、点价交易等风险管理方式,提前锁定豆粕和玉米价格,预计2025年下半年价格平稳,成本压力可控[5][10][11] 3. **太阳谷并购情况** - 并表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约5.4亿一次性影响,但导入经营改善管理后盈利提升,未来降本增效潜力大,熟食业务及优质客户有望带来更大盈利增长[2][7] - 2024年收入约30亿,利润1.7亿,核心竞争力为9万吨深加工产能和优质客户群体,未来每年利润体量约2亿,与圣农食品业务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发挥[12] 4. **销售渠道增长原因** - C端抓住零售市场变革机会,加大对会员店和折扣店系统渗透,加强关键KA渠道布局[2][8] - 出口因国内鸡肉价格有竞争力,积极开拓俄罗斯、香港、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保持日韩市场稳定增长[2][8] 5. **鸡肉产品溢价** - 溢价源于全产业链布局带来的食品安全与工艺稳定优势、优质客户结构,B端、C端和出口渠道占比接近60%,自有品牌小包装产品在KA渠道销售溢价更高且可持续[2][16] 6.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鸡肉价格行情谨慎,供应指标处高位,八九月份消费旺季或有月度回暖;2026年二季度或有反应,但难回2014 - 2015年高峰期,圣农业绩或有体现[17] - 食品板块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未来向食品企业发展,虽目前净利率不明显,但业务扩展后将体现盈利能力[18] - 种鸡业务产能充足,目标提升市场接受度和认可度,外销量高速增长,种鸡性能持续迭代,未来有望超越国外品种,市占率将稳步提升[5][22][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二季度盈利及三季度展望**:二季度环比和同比有变化,行业景气度不高,但公司通过成本挖潜等措施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毛利率逐步上升,将延续上半年盈利能力[15] 2. **养殖料肉比及降本因素**:相同条件下养殖料肉比预计继续下降,优化种鸡性能、精细化管理等综合措施对改善料肉比有正向贡献[16] 3. **食品C端业务优势及大单品计划**:服务西式快餐积累能力、洞察消费市场、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人才团队推动C端增长,未来将在大单品研发和推广发挥优势[18][19] 4. **中式餐饮渠道机会及策略**:中式餐饮品牌化、连锁化加快,对产品和供应链有新需求,公司复制服务西式快餐经验,从头部客户扩展至腰部及长尾客户,在餐饮赛道增长迅速[19] 5. **产品形态竞争优势**:提供深加工和调理过的产品,满足客户出餐速度、标准化和食品安全要求,服务西式餐饮经验丰富[20][21] 6. **分红预期**:近年来分红比例约百分之六七十,未来大概率保持或提高,公司现金流充裕,有能力高分红回报股东[24]
【中国宏桥(1378.HK)】高分红一体化龙头业绩同比高增,西芒杜铁矿项目有望提供利润新增点——动态跟踪报告(王招华/马俊)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08 17:03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5%至123 6亿元 超出市场预期 [3]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铝合金及氧化铝产品价格上涨叠加销量提升 2025H1铝(A00)均价20 317元/吨(同比+2 6%) [4] - 成本端显著改善 氧化铝均价3 389 9元/吨(同比-3 4%) 动力煤价格675 67元/吨(同比-22 8%) [4] 资源布局 - 通过几内亚SMB和WAP合资公司保障铝土矿稳定供应 配套河港码头及海上转运系统 [5] - 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2025年底交付 该矿为全球储量最大未开发铁矿 初期年产能1 2亿吨 北部区块由WCS联盟持有 [5] 产业链与分红 - 氧化铝总年产能1 950万吨(国内1 750万吨+印尼200万吨) 电解铝年产能646万吨 [6] - 2025年派息102港仙/股 2024年度累计派息161港仙/股(2023年63港仙) 按除权日股价测算股息率达11% [6] 行业政策 - 电解铝行业或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生态环境部2024年3月已发布相关核算指南征求意见稿 [7] - 火电铝吨碳排放13吨(水电铝仅1 8吨) 碳成本差异可能推动行业内部节能改造与水电铝溢价 [7]
老乡鸡更新招股书: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今年前四个月营收超21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7-08 09:30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老乡鸡),正在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2003年首家"肥西老母鸡"快餐店于安徽合肥开业,2020年开始探索加盟模式,形成"直营+加盟"门店网络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1,564家门店(911家直营+653家加盟),覆盖55个城市和9个省;截至2025年6月30日增至1,624家 [2] - 是中国首批在各个核心运营环节实施标准化的中式快餐公司之一 [2]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交易总额计算,在中国中式快餐行业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0.9%),在中国快餐行业排名第八(市场占有率0.5%) [3] - 2024年前四个月服务顾客9,200万人次 [3] - 以2024年交易总额计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市场份额2.2%),约为第二大市场参与者的2.5倍 [4] - 在华东地区拥有1,345家餐厅,占餐厅总数的86.0% [4] 区域扩张 - 安徽省餐厅数量占比从2022年12月31日的59.4%降至2025年4月30日的48.0% [4] - 华东中式快餐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0.3%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4,626亿元 [3] 运营效率 - 2024年单店日均销售额1.51万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000元以下)和五大中式快餐公司平均水平(1.08万元) [4] - 2024年平均翻座率4.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以下)和五大中式快餐公司平均水平(4.0) [4] 供应链优势 - 中国唯一一家全产业链布局(涵盖养鸡、中央厨房和餐饮服务)的主要中式快餐公司 [5] - 中国首家及唯一一家实施全面可追溯系统的中式快餐公司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安徽拥有3个养鸡场,2个中央厨房,全国布局8个配送中心 [5] 数字化能力 - 中国首批在全价值链采用数智化的中式快餐公司之一 [5] - 2016年和2020年分别建立内部IT中心和数字化增长部门 [5] - 构建了以"人、货、场"为核心的一体化数字系统 [5] 会员体系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约2,760万名注册会员(1,220万名活跃会员+50万名付费会员) [6] - 活跃会员平均下单8.4次/年,付费会员平均每月购买5.9次 [6] - 2024年注册会员及付费会员人数在中国中式快餐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62.88亿元 [6] - 2024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9.9%至21.20亿元(2023年同期19.29亿元) [6] - 2022年至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4.03亿元和4.39亿元 [6] - 2024年前四个月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9.5%至1.85亿元(2023年同期1.69亿元) [6] 资本结构 - IPO前加华资本持有4.98%股份,是唯一一家机构投资方 [7]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供应链布局、门店网络扩张、信息技术升级、品牌推广和营运资金 [7]
“智造+直播”助力河南正阳花生产业蝶变
花生产业链布局 - 正阳县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带动周边花生种植,形成全产业链布局[1] - 上游连接160万亩花生种植基地通过订单农业助农增收,下游以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品质[1] - 2021年正阳花生品牌价值达124.35亿元,产业综合收入320亿元[1] 精深加工发展 - 全县培育30家本地花生精深加工企业,开发休闲花生、花生油等50多种产品[1] - 年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实现从田间原料到终端商品的价值跃升[1] - 企业通过4条生产线进行标准化生产,产品涵盖泡椒花生、卤水花生等品类[1] 电商与数字化升级 - 某企业70%产品通过线上销售,单日销量达1.5万单,研发麻辣脆片等20多种网红零食[2] - 直播电商单日最高销售额达百万元,重点打造正阳吊炉花生品牌[2] - 构建线上产销一体化平台推动全链条数字化升级,种植面积占河南省9%[2] 产业规模与地位 - 正阳县花生年产量突破50万吨,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2] - 已创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从田间作物到百亿产业的转型[2]
信达证券:首次覆盖台华新材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6-30 20:41
公司概况 - 台华新材是锦纶全产业链龙头,拥有从纺丝、织造到染整的垂直一体化布局,形成34.5万吨锦纶丝、7.16亿米坯布、7.1亿米面料的产能覆盖 [2] - 公司正向上游切片环节延伸以完善产业链布局,三大生产基地协同效应显著,成本优势突出 [2] - 财务表现稳健,毛利率持续提升,研发费用率长期维持5%以上,现金流创造能力强 [2] - 深度绑定迪卡侬、伯希和等头部品牌,通过终端反馈机制强化定制化服务能力 [2] 行业供需分析 - 供给端:锦纶行业扩产加速但格局分化,高端化、定制化龙头有望受益于集中度提升 [3] - 需求端:消费政策与结构升级共振,预计2025-2027年锦纶需求复合增速7-10%,2030年需求空间增长36% [3] - 原料端:PA66国产化突破驱动成本优化,PA6切片供需趋宽,锦纶-涤纶价差收窄推动渗透率提升 [3] 产能与技术优势 - 淮安项目四期全部达产后将新增62万吨锦纶丝、6亿米坯布及2亿米面料产能,预计满产利润贡献达12.74亿元 [4] - 全球首个获得GRS认证的化学回收产品PRUECO,实现纺织废弃物到高端纤维的闭环 [4] - 再生锦纶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30年全球需求量超20万吨(较2023年增长41%)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5亿、10.66亿、12.88亿元,同比增速17.8%、24.7%、20.8% [5] - 对应EPS为0.96、1.20、1.45元/股,2025年PE为9.51倍,低于行业平均 [5] - 90天内8家机构给出评级(7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14.29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