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资
icon
搜索文档
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 业内人士:有利于稳定外资 改善投资者预期
期货日报网· 2025-07-03 00:14
外商投资税收抵免政策 - 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境外投资者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用于境内直接投资可享受税收抵免 [1] - 政策旨在减轻外资税负、优化投资环境,预计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多重积极影响,推动外资趋势性回流 [1] 政策对FDI的影响 - 税收抵免政策是新兴市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要手段,直接降低境外投资者综合税负,提升中国市场吸引力 [2] - 政策与放宽外资准入、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合力,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 [2] - 政策引导境外投资者投资实体企业和一级市场,不包括新增、转增、收购上市公司股份(战略投资除外),防止短期套利资金扰动股市 [2] 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政策虽主要受益实体企业,但有利于稳定外资和改善投资者预期,间接改善股票市场流动性 [3] - 外资流入是A股市场的重要边际变量,北上资金动向对A股表现影响显著 [3] - 债券市场受益于外资增持趋势,截至2025年5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4.4万亿元人民币 [3] 人民币国际化 - 政策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新动能,资本金融项目可兑换程度提升促进人民币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使用 [3] - 外资加速流入A股和债市,印证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可能形成"外资流入—本币升值—国际使用扩大"的良性循环 [3] 外资回流趋势 - 2024年四季度起外资(特别是被动资金)快速流入中国权益市场 [4] - 外资机构对中国的投资情绪改善,投资者认同中国相对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4] -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敞口仍相对较低,但配置意愿明显加强 [4] 外资流入的产业领域 - 外资流入具有选择性,集中在中国的优势行业如先进制造、新能源、创新药、家电等新兴产业 [5] - 长线外资注重产业趋势与业绩兑现,预计推动新型产业龙头企业估值提升 [5] - 外资倾向于投资低估值且前景明晰的标的,如消费板块中业绩确定性强的白酒、饮料类企业及创新药等战略新兴产业 [5]
赣锋锂业:收购Mali Lithium公司剩余40%股权完成交割
快讯· 2025-07-02 19:50
收购交易 - 赣锋锂业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已完成收购Leo Lithium Limited旗下Mali Lithium B V 剩余40%股权 支付对价款3 43亿美元 [1] - 截至目前 赣锋锂业持有Mali Lithium 100%股权 [1] 产能进展 - 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年产能50 6万吨锂精矿已正式投产 产能逐步释放 [1] - 从马里发往中国的锂矿出口运输线已顺利开通 [1] 战略布局 - 公司在非洲的锂矿资源布局已迈入实质性产出阶段 [1]
外企、外商、外资回流中国 市场磁吸力挡不住
证券时报· 2025-07-02 08:44
中国市场磁吸效应 - 中国市场呈现显著"磁吸效应",外籍人员日均超7000人涌入深圳华强北采购电子产品[1][17] - 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超20%领跑全球主要市场[1][24] - 1-5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同比增长10.4%,超半数德资企业计划两年内增资[12] 制造业外资动态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4个月,年产1万台Megapack储能系统,单台储能规模3.9兆瓦时,已出口数百台至欧洲及大洋洲[3][4] - 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投资40亿元建设吉瓦时级电网侧储能电站,一期300兆瓦时预计年内投运[6] - 德国汉高收购苏州博克工厂,优化产线生产施华蔻等品牌,打造亚洲战略基石[6][9][10] 金融业外资布局 - 美国汉斯集团、淡马锡在华设立私募股权子公司,友邦人寿等获批筹建保险资管公司[11] - 法巴证券、安盛环球再保险等外资金融机构3月在上海集体开业[11] - 橡树资本在沪设立5只QDLP基金,投资中国股票、债权及不动产领域[11] 香港外资枢纽作用 - 港股恒生指数累涨超20%,宁德时代上市吸引科威特投资局、瑞银等基石投资者[23][24] - 债券通"北向通"4月成交额破万亿人民币,前4月外资经港购入内地债券达3.74万亿人民币[25] - 中东资本转向结构性合作,通过合资公司参与中国科技与基建项目[25][26] 供应链与创新优势 - 华强外商采购聚焦高性价比智能产品,并依托供应链定制化生产[18] - 西门子称中国占全球工业产值30%,是其全球创新"训练场"[14] - 特斯拉强调中国为储能与车端核心市场,将坚定深耕[13] 政策与便利化措施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一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占比达71.3%[19][20] - 北京、上海为外籍商务人士提供5年多次签证及180天停留期[20] - 跨境商旅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97%,新增外企来华目的地170个[19]
2000多家外企为何看好苏州高新区(大数据观察·投资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7-02 05:55
苏州高新区外资发展概况 - 苏州高新区面积约223平方公里,聚集2000多家外资企业,是外商在华投资密集区域[1] - 2023年前5月新增外资项目48个,实际使用外资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9%[2] 外资企业招商与服务机制 - 易商集团建设国际化产业园区,已吸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全球知名企业进驻,厂房从2层扩建至4层[3] - 高新区实行"反馈不过夜"机制,48小时内为美国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英文版政策解决方案[3][4] - 成立项目专班加速审批流程,辅助用房建设周期从1年压缩至半年[4] 重点外资企业案例 - 斯塔尔精细涂料公司2004年落户,月产量从几十吨增至1000吨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5][6] - 完成1.8万吨技术改造项目投运,高新区协助补齐横跨十余年的缺失材料,3个月内办结产权证[6] - 通过高新区牵线研发白色抗污皮革产品,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原材料本土采购率超50%[7] 外资企业配套支持体系 - 为艾崎精密等企业配备服务专员,解决外籍管理人员工作生活问题[8] - 开展职业技能证书国际互认,日资企业员工直接获得国内数控机床操作证书[9][10] - 组织中外企业交流会促进产业链合作,举办文体活动构建外企人员社交圈[8][10]
上半年券商龙虎榜成交额百强营业部出炉
证券日报· 2025-07-02 00:51
券商营业部龙虎榜整体表现 - 上半年5511家券商营业部合计登上龙虎榜6.44万次,成交金额达1.41万亿元,其中百强营业部成交9660.83亿元,占比68.5% [1] - 百强营业部榜单中39个席位发生变化,新晋营业部包括联储证券4家、国盛证券3家、华林证券和开源证券各2家,反映中小券商积极提升市场份额 [2] - 龙虎榜前十营业部成交额均超250亿元,东方财富证券旗下拉萨地区营业部占据五席,其中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以732.76亿元成交额居首 [1][2] 头部券商与外资券商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保持优势:国泰海通14家营业部上榜数量居首,中信证券9家,东方财富证券7家,中国银河/联储证券/华鑫证券各有6家 [2] - 外资券商营业部活跃度提升:6家外资券商营业部进入百强(较去年末增加1家),瑞银证券上海营业部排名从121位跃升至15位,摩根大通中国营业部从51位升至40位 [3] - 外资券商布局推动行业转型:中资券商加速向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转型,优化投研能力和资产配置策略以应对竞争 [3] 市场热点与资金流向 - 龙虎榜前十营业部偏好领域包括通用设备、汽车、化学制品、计算机软件等 [2] -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东环路第二、团结路第二营业部分别位列龙虎榜第二、第三、第四名 [1] - 中金公司上海分公司、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国泰海通总部等传统券商营业部位列前十 [2]
重磅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外资收获“大礼包”
第一财经· 2025-07-01 21:16
税收优惠政策 - 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发布《公告》,明确境外投资者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进行直接投资,可按照投资额的10%抵免应纳税额,不足抵免部分可结转以后年度 [1] - 此次政策力度大于以往,直接给予10%抵税"现金券",市场反响强烈,外资客户咨询踊跃,被业界称为"大礼包" [1] - 政策旨在鼓励境外投资者持续在华投资,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预计将显著提升外商投资积极性 [2] 政策对比与升级 - 2017年《通知》对境外投资者实行递延纳税政策,暂不征收10%企业所得税 [3] - 新政策在递延纳税基础上增加10%抵税额度(或按税收协定税率),形成双重优惠 [3] - 税收协定中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适用税率低于10%的,按协定税率执行 [3] 政策实施细节 - 境外投资者需满足五大条件,包括连续持有投资至少5年,被投资企业属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范围等 [6] - 抵税金额计算需考虑税收协定优惠税率,如香港税收居民企业适用5%税率 [5] - 政策适用于未在华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或虽设立机构但所得与其无实际联系的企业 [6] 外资现状与影响 - 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达20.6万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 [8] - 2025年1-5月实际使用外资358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但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0.4% [8] 配套稳外资措施 - 国务院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20项政策举措,包括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7] - 地方层面如重庆推出20条稳外资措施,加大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支持力度 [7] - 商务部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8] 政策效果评估 - 递延纳税政策存在局限性,新政策提供实质性优惠,将鼓励境外投资者追加投资 [6] - 专家建议外资企业结合新政重新评估税收利润情况,优化资金使用效率 [6] - 案例显示:100万元税前利润经25%企业所得税后,75万元股息再投资可获得7.5万元抵税额度(香港企业实际抵免3.75万元) [5]
博时市场点评7月1日:两市涨跌不一,成交有所缩量
新浪基金· 2025-07-01 17:11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涨跌不一,上证指数上涨0.39%至3457.75点,深证成指上涨0.11%至10476.29点,创业板指下跌0.24%至2147.92点,科创100上涨0.41%至1074.93点 [4] - 申万一级行业中综合、医药生物、银行涨幅靠前,分别上涨2.60%、1.80%、1.54%,计算机、商贸零售、通信跌幅靠前,分别下跌1.18%、0.79%、0.45% [4] - 市场成交额缩量至14967.62亿元,两融余额上涨至18504.52亿元 [5] 经济数据 - 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4,高于上月2.1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回升至荣枯线上方,生产指数创七个月新高 [1] - 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但企业采购行为仍谨慎,价格指数处于低位,主动去库存持续 [1] 政策动态 - 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可享受10%税收抵免,政策有效期至2028年底,需连续持有5年以上,旨在鼓励外资长期投资并聚焦高新技术、绿色能源等领域 [2] - QDII额度新增30.8亿美元,支持境内机构合规开展跨境投资,缓解资本单向流动压力并促进全球资产配置 [2][3] - 深交所发布新规,松绑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的募集资金用途限制,提升融资灵活性,创业板超六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受益 [3] 海外影响 - 以伊冲突缓和及美联储鸽派言论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当前预期三季度开始降息,全年降息两次 [1] - 若美联储7月意外降息且中国央行同步宽松,可能成为流动性推动市场的催化剂 [1] 市场展望 - 短期指数维持震荡,中报业绩将成为主要逻辑,建议关注业绩向好或具备反转逻辑的方向 [1] - QDII额度扩容中长期或提升境内投资者对港股及海外中概资产的关注度 [3] - 新规有望引导资金向创新领域倾斜,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3]
三部门发布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
证券时报· 2025-07-01 02:10
税收抵免政策概述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境外投资者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用于境内直接投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税收抵免 [1] - 该政策旨在鼓励境外投资者持续在华投资经营,延续2017年出台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 [1] - 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按照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应纳税额,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向以后年度结转 [1] - 若税收协定中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适用税率低于10%,则按协定税率执行 [1] 享受税收抵免的条件 - 境外投资者境内再投资需连续持有至少5年(60个月)以上 [2] - 被投资企业需从事《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所列的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 [2] - 境外投资者分得的利润需属于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实际分配的留存收益形成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2] - 以分得利润进行的境内直接投资不包括新增、转增、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除外) [2] 税收抵免政策的执行细则 - 投资满5年后收回投资的,需在7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补缴递延税款,剩余税收抵免结转余额可抵减应纳税款 [2] - 投资不满5年收回投资的,视为不符合优惠条件,需补缴税款并按比例减少税收抵免额度 [2]
紫金矿业又出手,拟12亿美元买金矿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13:17
核心观点 - 紫金矿业拟以12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RG金矿项目100%权益,加速海外资源版图扩张 [1][2][6] - 收购标的为RGG和RGP 100%权益,分别持有矿山和选厂资产,项目剩余服务年限16年,年均产金约5.5吨 [7][8] - 交易由紫金黄金国际作为投资主体,若顺利交割将提升其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助力香港上市 [5][11] - 项目为在产露天矿山,2024年产金6吨,矿山现金成本796美元/盎司,经优化后采选规模可提高至1000万吨/年 [7][8] - 收购符合公司深耕中亚战略,可与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项目形成协同效应 [10] 交易细节 - 收购对价按"无现金、无负债"原则厘定为12亿美元,具体金额将根据基准日财务报表调整 [1] - 交易对方Cantech股东为哈萨克斯坦V Group International S.A(持股65%)和美国Resource Capital Funds旗下公司(持股35%) [7] - 截至2024年末,标的公司合并资产总额5.66亿美元,负债2.75亿美元,净资产2.91亿美元,2024年销售收入4.73亿美元,净利润2.02亿美元 [7] - 交易需获得中国监管部门审批及哈萨克斯坦反垄断批准等条件 [12] 项目情况 - RG金矿位于哈萨克斯坦Akmola州,矿权有效期至2040年,另有6宗勘探权 [7] - 2022-2024年产金量分别为2吨、5.9吨和6吨 [7] - 项目基础设施完善,选矿工艺成熟,综合成本较低,仍有提升空间 [10] 公司背景 - 紫金矿业是大型跨国矿业集团,业务涵盖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 [11] - 2024年营业收入3036.4亿元(+3.49%),归母净利润320.51亿元(+51.76%) [1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89.28亿元(+5.55%),归母净利润101.67亿元(+62.39%) [1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近30%,最新市值5106亿元 [11]
紫金矿业又出手,拟12亿美元买金矿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12:41
紫金矿业收购哈萨克斯坦金矿项目 - 公司拟以12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RG金矿项目100%权益,交易主体为全资子公司金哈矿业,基准日为2025年9月30日,最终对价将根据基准日财务报表调整 [2][5][6] - 标的资产包括RGG(矿山资产)和RGP(选厂资产),卖方Cantech由哈萨克斯坦Verny Capital(持股65%)和美国Resource Capital Funds(持股35%)控股 [7] - 截至2024年末,标的合并资产总额5.66亿美元,负债2.75亿美元,净资产2.91亿美元;2024年销售收入4.73亿美元,净利润2.02亿美元 [8] RG金矿项目详情 - 项目位于哈萨克斯坦Akmola州,矿权有效期至2040年,含6宗勘探权;2022-2024年产金量分别为2.0吨、5.9吨和6.0吨,2024年现金成本796美元/盎司(不含堆浸) [8] - 剩余服务年限16年(2025-2040),年均产金约5.5吨;公司计划通过优化采选规模至1000万吨/年等措施提升产量和经济效益 [8] - 项目为在产露天矿山,基础设施完善,选矿工艺成熟且成本较低,并购当年即可贡献产量和利润 [10] 战略协同与资本运作 - 交易符合公司加强中国周边国家资源并购战略,可与塔吉克斯坦吉劳/塔罗金矿、吉尔吉斯斯坦左岸金矿形成协同效应,优化中亚资源配置 [10] - 投资主体紫金黄金国际拟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上市,本次收购将显著提升其资产规模、盈利水平和行业地位,助力上市发行 [5][11] - 公司2024年营收3036.4亿元(同比+3.49%),归母净利润320.51亿元(同比+51.76%);2025Q1归母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62.39%) [11] 交易进展与市场表现 - 交易已获董事会通过,需完成中国监管部门审批及哈萨克斯坦反垄断批准等条件 [12] - 公司当前市值5106亿元,2025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近3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