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5000亿“准财政”工具要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1:47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概述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规模达5000亿元,重点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绿色低碳、农业农村、交通物流、城市基础设施等 [1] -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参与其中 [1] - 该工具定位为"准财政"工具,由发改部门筛选项目清单,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融资提供项目资本金,财政部提供贴息支持 [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央政府层面释放信号将加大稳投资力度,国务院会议要求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 该工具旨在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降低项目融资门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升级 [6] 地方项目储备情况 - 湖北省咸宁市从"十五五"规划储备项目库中筛选项目,重点关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技术含量项目 [4] - 广东省梅州市高新区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短板谋划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 [5] -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储备11个项目,总投资133.69亿元,资金需求21.86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物流、城市更新、绿色低碳领域 [5] - 南京浦口区新增国有平台入库储备项目12个,总投资42亿元,申报基金3.9亿元;民营企业项目18个,总投资149.6亿元,申报基金约15亿元 [6] 工具特点与运作模式 - 区别于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本次工具使用范围更广泛,更侧重提振消费和新兴产业领域 [2] - 运作模式为股东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给项目注资,坚持财务投资人定位 [10] - 预计将与专项债配合,新型工具注重前端补资本金,专项债主攻项目后端建设 [10] 经济背景与政策必要性 - 1-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1-7月增速回落至1.6%,投资面临下行压力 [11] -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领域投资,有助于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优化供给结构 [11] - 政策初衷是通过率先投资重点行业带动民间资本跟进,资金投向以"收益"为核心,规避公益性强的低回报项目 [11]
5000亿“准财政”工具将出,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0:37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与投向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规模为5000亿元 [1] - 重点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具体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绿色低碳、农业农村、交通物流、城市基础设施等 [1] - 区别于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本次工具使用范围更广泛 更侧重于提振消费和新兴产业领域 [2] 地方项目储备进展 - 湖北省咸宁市从市"十五五"规划储备项目库、重点工业企业项目、高技术含量新项目中筛选项目 [3] - 广东省梅州市高新区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短板及企业发展需求谋划优质项目 [3] -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储备11个项目 总投资133.69亿元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需求21.86亿元 其中交通物流、城市更新、绿色低碳转型领域项目较多 已筛选4个项目 资金需求1.49亿元 [3] - 南京浦口区新增国有平台入库储备项目12个 总投资42亿元 申报基金金额3.9亿元 另推动18个民营企业项目入库 总投资149.6亿元 申报基金约15亿元 [4] 政策背景与推进时间线 -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指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 [5] - 5月以来河南、四川、浙江、江苏、湖南、广东、山东、北京等多地召开宣讲会或项目储备会 [5] - 8月1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表示要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 [1] -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工具运作机制与特点 - 定位为"准财政"工具 由发改部门筛选项目清单 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融资提供项目资本金 财政部提供贴息支持 [2] - 主要通过股东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给项目注资 坚持财务投资人定位 要求项目有经营性收益 [8] - 预计与专项债配合 新型工具注重前端补资本金 专项债主攻项目后端建设 [8] - 项目筛选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形成备选项目清单并推荐给政策性银行 银行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 [7] 经济背景与政策必要性 - 1-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 1-7月增速回落至1.6% 投资面临下行压力 [8] - 工具对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降低融资门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升级有积极意义 [6] - 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 尤其是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领域投资 有助于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和优化供给结构 [8] 历史工具对比与规模 - 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三家政策性银行累计投放7400亿元 [7] - 2022年工具重点投向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其他专项债投资项目 [7]
上证指数体系将带来哪些投资新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8-21 16:15
上证旗舰规模指数体系概览 - 上证指数体系通过市值维度切分,分别对应超大盘、大盘、中盘和小盘股票,包括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和上证580 [1] 上证50指数特征 - 选取沪市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成分股为各行业龙头企业,如贵州茅台、工商银行、中国平安 [5] - 盈利稳定性极高,成分股多为行业领军企业,经营状况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 [6] - 股息率较高,大型企业盈利能力强,分红慷慨,长期持有可获得可观股息收益 [7] - 与宏观经济关联紧密,经济稳定增长阶段通常表现良好,投资者可分享宏观经济发展红利 [7] - 行业分布中银行占比20.6%、非银金融15.8%、食品饮料13.6%,金融和消费属性突出 [10] 上证180指数特征 - 选取沪市180只市值大、流动性好的股票,覆盖金融、能源、消费、工业等重要行业 [10] - 兼具价值与成长属性,包含传统价值型蓝筹股和新兴领域潜力企业 [10] - 行业分布更分散,电子占11.2%、医药生物8.4%,银行13.2%、非银金融8.6%,兼顾传统与成长 [11] - 行业覆盖广,体现大盘股更均衡的行业布局,提供多领域、平衡价值与成长的投资选择 [11] 上证380指数特征 - 定位沪市中盘核心代表,精选380只成分股,聚焦高营收增长率和稳健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 [14] - 行业分布优化,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权重占比基本持平,减少频繁调仓风险 [15] - 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30%,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占比接近20% [15] - 未来2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7.35%,盈利成长性强 [15] 上证580指数特征 - 选取沪市市值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好的580只证券,反映小盘股整体表现 [17] - 小盘创新属性突出,科创板上市公司占比约30%,专精特新企业占比约40%,民营企业占比超过40% [17] - 展现沪市小盘创新股较强成长潜力,在国家支持科技创新和政策背景下投资价值凸显 [19] - 小盘市场风格下指数表现明显强于其他指数 [19] 指数历史表现对比 - 2025年至今(YTD)上证50收益率4.20%,上证180收益率5.23% [21] - 2024年上证50收益率15.42%,上证180收益率16.47% [21] - 2023年上证50收益率-11.73%,上证180收益率-9.83% [21] - 2022年上证50收益率-19.52%,上证180收益率-18.77% [21] - 区间年化收益率上证50为5.02%,上证180为5.67% [21] - 区间年化波动率上证50为25.15%,上证180为24.79% [21] - 区间最大回撤上证50为-72.41%,上证180为-72.28% [21] - 区间夏普比率上证50为0.20,上证180为0.23 [21] - 区间Calmar比率上证50为0.07,上证180为0.08 [21]
A股民营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 八成实现盈利
环球网· 2025-08-21 10:12
整体业绩概况 - 截至8月20日,A股623家民营企业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528家实现盈利,占比84.8% [1] - 318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46家成功扭亏为盈 [1] 头部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工业富联、药明康德、长城汽车等5家企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超过50亿元 [3] - 宁德时代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3] - 工业富联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 [3] 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基础化工、机械设备三大行业成为盈利主力军,分别有67家、66家和62家企业实现盈利 [3] 中小市值企业表现 - 5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其中17家市值小于50亿元的企业实现业绩倍增 [3] - 先达股份、容知日新等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000% [3] 研发投入与创新 - 318家业绩正增长企业中,125家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超过5% [3] - 92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上年提升 [3] 新兴产业发展机遇 - 臻镭科技紧抓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机遇,产品转入批量交付 [4] - 工业富联、伟测科技受益于全球算力需求爆发 [4] - 瑞芯微AIoT产品线在汽车电子、机器人领域应用广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1.61% [4]
渤海装备新兴产业收入同比增长25%
公司业绩与增长 - 公司累计收入同比增长25% [1] - 公司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推进新兴产业项目提速运行 [1] 新兴产业战略布局 - 公司围绕改革创新深化年系统部署新兴产业七大领域20项举措 [1] - 公司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及新业务新赛道培育发展 [1] - 公司加大清洁热力、清洁电力、氢能、CCUS、环保、气电等领域高端智能绿色装备布局力度 [1] 清洁热力技术进展 - 公司加强低成本固体/熔岩储热技术研究 [1] - 固体蓄热储能技术在抚顺石化、新疆油田等企业示范项目落地 [1] - 公司瞄准油田清洁热力示范项目建设和炼化企业电气化率提升两个场景 [1] 氢能产业链发展 - 公司研制出涵盖L245MH-L450MH钢级系列输氢钢管、弯管及管件 [1] - 公司打造钢级多、规格多、产品链全的输氢钢管研发和应用场景 [1] - 公司牵头制定的《氢气储输管道用钢管》国家标准顺利通过审定 [1] CCUS技术突破与产品 - 公司研发国内最大壁厚、最大口径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钢管 [2] - 公司完成CCUS弯管试制并具备规模化批量生产条件 [2] - 公司CCUS注入和采油井口装置已在油田现场应用 [2] - 公司打造经济型二氧化碳输送管、密相泵、井口及杆管泵等产品 [2]
为什么经济放缓,但市场强势
2025-08-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宏观经济、权益市场、AI与半导体技术、房地产及全球市场动态[1][3][6] * 公司层面未明确提及具体实体,主要讨论宏观环境对各类资产(成长科技、房地产、大宗商品)的潜在影响[3][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经济放缓但市场强势的原因**:短期经济数据(如7月数据低于预期)回落,但权益市场更关注长期展望;2024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围绕5%波动,2025年前两季度达成目标,三四季度或小幅走弱但整体影响有限[2] * **2025年宏观经济三大转折方向**: * AI技术竞赛探索新路径,带动半导体及相关技术发展[3] * 房地产市场系统性危机担忧减弱,对经济拖累减少[3] * 美元指数大幅下跌缓解资本流出压力,资金流向更乐观[3] * **市场结构性分化**:新兴产业EPMI从7月46.3回升至8月47.8,新兴行业恢复较快,传统资产(地产、餐饮酒类)恢复较慢;新兴动能支撑市场强势[4][5] * **长期逻辑与趋势**:中国宏观经济长期逻辑未变,短周期波动不影响整体向好方向;资本市场保持积极态度,趋势向上[1][10]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风险因素**:需监测杠杆泡沫扩张速度(如融资及小微盘情况),若过快可能引发监管调整;当前小微盘涨幅靠后且资金均衡,未达阈值[6] * **全球风险因素**: * 美国通胀可能在10月前后反弹,若9月美联储降息落地,通胀反弹或加剧全球风险[7][9] * 美国关税政策:4-8月豁免商品占比超50%,影响可控;但8月后若关税加征范围变严,可能在10月前后通过库存消耗和价格传导影响经济与通胀[8][9] * **全球市场联动性**:北亚市场占比影响大;全球风险偏好回升带动新兴市场(如越南指数涨幅超中国股指),中国同时发挥贝塔和阿尔法作用[6]
项目路演限额征集!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9月10日合肥)
DT新材料· 2025-08-20 00:04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核心观点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材料下一个十年发展浪潮 重点关注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八大新兴产业带来的材料技术机遇[2] - 行业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竞争困境 需通过产业年会搭建产学研资对接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2] 活动设置与安排 - 覆盖塑料、纤维、橡胶、弹性体等全品类高分子材料 聚焦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三大方向[3] - 项目路演设置10-20分钟展示+问答环节 评估维度包括创新性、真实性、可行性、前景性四大指标[7] - 路演项目需在2025年9月5日前提交商业计划书 通过邮件/电话/扫码三种方式报名[4][6] 产业生态参与方 - 学术机构:集结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领衔 包含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8所高校顶尖专家[8][14] - 企业阵容:德国耐驰、道默工程、利安德巴塞尔等30+国际龙头 覆盖聚酰胺、PEEK、PI等高端材料领域[8][9][10] - 终端应用:吸引小鹏汽车、岚图汽车、中通客车等新能源汽车厂商 以及航天材料所等航空航天单位[14][15][18] 技术论坛亮点 - 工程塑料创新:聚焦树脂基复材在线监测、聚酰胺弹性体应用、生物基相容剂等12项前沿技术[14] - 新能源汽车材料:开发LCP材料、尼龙管路、聚酰亚胺三电系统等高压轻量化解决方案[15] - 机器人材料:探索PEEK热塑性复材、高分子复材替代等在人形机器人关节/灵巧手的应用[17] - 低空经济材料:研讨eVTOL轻量化需求、PEEK复合材料在飞行器结构件的应用前景[18] 往届参与情况 - 往届吸引巴斯夫、科思创、沙特基础工业等50+国际化工巨头 以及中石化、万润股份等国内龙头企业[29][30]
Carbontech2025:集聚全球力量,共筑碳材料产业未来,拥抱新兴产业万亿大市场
DT新材料· 2025-08-20 00:04
碳材料行业战略地位与市场增长 - 碳材料是贯穿工业文明的战略性材料 包括石墨 多孔碳 活性炭 碳纳米管 石墨烯 富勒烯 金刚石半导体 硅碳 碳纤维与碳/陶复合材料等 凭借卓越结构特性和综合优势在众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地位 [1] - 2024年全球金刚石市场接近1000亿美元 合成金刚石工业与高科技市场达数百亿美元规模 [1] - 2024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超过43亿美元 需求量达15.6万吨 十年复合年增长率接近12% 中国2024年碳纤维产能13.55万吨 占全球需求87% [1] - 多孔碳需求预计2030年达4.85万吨 市场空间超70亿元 受益于硅碳负极放量 [1] 国际碳材料展会战略定位 - 展会聚焦金刚石 碳纤维 新能源碳材料在新兴领域技术演进与市场脉动 构建"基础材料—核心装备—终端应用"展示矩阵 [2] - 展会促进全球优质企业 资本力量 权威机构深度对接 链接上中下游资源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2] 展会规模与参与主体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2025年12月9-11日在上海举行 展出面积20000㎡ 汇聚全球800余家领军企业 [7] - 预计吸引50000+专业观众 1000+行业CEO 2000+终端用户 1000+科研团队 3000+企业 500+政府园区与投资机构 [7] - 参展龙头企业包括国机金刚石 SLTL 科猛碳极 Anjali Diamonds 银湖激光 英谷激光等 [7][9] 展馆技术分区与焦点领域 - N1半导体碳材料馆涵盖金刚石 超硬材料及制品 超精密加工装备 宽禁带半导体 量子器件 功率器件 热管理等前沿应用 [8] - 展区覆盖汽车工业 航空航天(eVTOL) 光伏热场 氢储运等领域用碳材料 碳纤维预制体复合材料 碳/碳(陶)复合材料 [8] - 包括锂/钠电池 固态电池 超级电容器 液流电池 石墨 多孔碳 硅碳负极 活性炭 生产加工设备及检测设备 [8] 同期核心论坛主题 - 2025金刚石年会以"让更多金刚石应用被看到"为主题 探讨超精密加工 钻探切削 高功率散热 极端传感 量子技术 生物医学等领域前沿进展与产业化路径 [12] - 碳纤维高端装备制造大会以"创新应用打破国内碳纤维行业内卷格局"为主题 系统阐述市场现状 产业布局 技术迭代及航空航天 汽车工业 绿色能源应用趋势 [13] - 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聚焦新能源碳材料技术制备与电池产业应用 破解技术瓶颈 推动制备工艺革新 拓展电池应用场景多元化布局 [14] 产业闭环与创新推动举措 - 设立产品展示区面向全球征集碳材料领域引领性终端产品与核心结构件 涵盖精密切削刀具 培育钻石珠宝 风电叶片 新能源汽车 eVTOL 电子消费品等应用 [16] - 通过供需对接定向匹配用户需求 打破信息壁垒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 推动行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覆盖石墨烯 碳纳米管 碳纤维 硅碳等材料及制品 [17] - 设立新品发布专区征集行业引领性技术突破与创新产品 助力企业彰显实力 挖掘客户 链接商业资源 抢占产业高地 [18] - 设立科研成果展示区面向全球高校及科研院所征集前沿可转化成果 以展台形式呈现 促进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落地 [19]
1000点暴涨推手现身,牛市还能疯多久?突破4000点的密码是6.92?
凤凰网财经· 2025-08-19 22:55
凤凰网财经《K说联盟》 如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移动(600941)市值达2万亿以上,此外,贵州茅台 (600519)、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宁德时代(300750)等4股A股市值均超万亿元。 对比上一轮高点,本轮A股上涨期间,资金更加青睐新兴产业。 上一轮行情中,以2020年3月19日为起点,截至2021年2月18日,消费类以及资源类的板块涨幅居前。其 中食品饮料以73.45%的涨幅排名第一;美容护理累计上涨64.01%,排名第二;煤炭累计上涨44.92%, 排名第三。此外,国防军工、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建筑材料、基础化工、钢铁等行业涨幅超过30%。 从板块涨幅来看,2025年4月8日以来,截至8月17日,国防军工以54.14%的涨幅领跑;此外,通信、医 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轻工制造等8大行业涨幅均超40%。 个股方面,上纬新材是本轮行情唯一实现超过十倍涨幅的个股,2025年4月8日以来,截至8月18日,4个 多月的时间,累计涨幅达1474.53%;舒泰神(300204)和广生堂(300436)两只个股累计涨幅也超过5 倍,分别达785.96%和571.68%。 ...
徐州30亿母基金落地
FOFWEEKLY· 2025-08-19 18:07
新兴产业母基金注册成立 - 江苏徐州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总规模30亿元 由国盛集团发起并联合省战新母基金及徐州下辖10个区县共同出资组建 [1] - 该基金为江苏省战新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中首个完成工商注册的专项母基金 [1] - 基金管理方为国盛集团权属企业徐州战新私募公司 已储备直投项目60余个及子基金近10只 [1] 基金投资方向 - 重点聚焦新能源 集成电路 新材料 绿色环保四大新兴产业领域 [1] - 具体投向包括新型储能 芯片设计制造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 高效节能 先进环保等关键细分领域 [1] 基金设立进程 - 2025年7月9日通过省战新母基金公司董事会决策 第三批产业专项母基金组建工作正式启动 [1] - 从决策到完成工商注册仅用36天 体现设立效率 [1] 国盛集团基金布局 - 已在徐州联合设立2支产业专项母基金 总规模达60亿元 [2] - 投资方向覆盖智能制造与新兴产业两大领域 [2] 行业动态关联 - 基金设立背景与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形成行业呼应 [3] - 投资方向契合国家发改委关于政府投资基金的征求意见导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