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算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部分国产芯片闲置率高达80%?智算中心建设“点刹”背后
36氪· 2025-04-28 18:25
智算中心投资热度 - 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已投运智算中心项目近150个,在建及规划项目接近400个 [2] - 2024年8月全国智算中心项目总数超300个,公布算力规模超50万PFlops,其中约三分之一项目规划算力超500PFlops [3] - 2025年Q1全国29个省份165个智算中心项目有新进展,128个披露项目总投资超4300亿元,但仅16个处于已投产/试运行阶段 [3] - 2024年Q1智算中心相关招标公告达172条,同比增幅明显,百万级AI设备采购需求快速增长 [3] 算力供需结构性矛盾 - 行业出现"结构性错配"而非"过剩",AI推理业务占比从10%提升至40%-50% [5] - 某运营商国产万卡池从闲置到爆满仅用1-2个月,反映需求快速变化 [5] - 企业囤积落后芯片(落后主流高端卡两代以上)导致"有卡用不起来"现象 [7] - 西部地区因电价和清洁能源优势更适合建设智算中心,部分地区盲目上马导致高运维成本 [7] 算力利用率现状 - 部分智算中心国产算力利用率不足20%,企业级通用算力中心利用率仅10%-15% [9] - 国产芯片闲置率可能高达70%-80%,生态不完善是主因 [11] - 英伟达卡智算中心也存在销售运营能力不足导致算力闲置问题 [11] - 部分设备因技术迭代无法满足新计算要求导致资源闲置 [11] 行业发展趋势 - AI基础设施呈现"集中+边缘"并行趋势:大模型训练依赖超大规模中心,推理集群向各行业场景扩散 [8] - 国产芯片厂商转向提供整套解决方案,某50PFlops智算中心利用率高正扩建至200PFlops [12] - 生成式AI热潮推动"智能体"开发,缓解算力与实际需求脱节 [12]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传统裸机租赁模式难盈利,并购整合后资源将重新规划 [14]
科华数据(002335) - 002335科华数据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5:40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交流,时间是2025年4月27日10:00 - 16:00 [1][2][3]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天风证券、易方达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1][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林韬、科华数能总裁崔剑、云集团总裁陈晓、证券事务代表赖紫婷 [3] 2024年度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77.57亿元,同比下降4.71% [3] - 数据中心行业营收31.52亿元,同比增长14.07%,毛利率28.77%,同比下降1.25% [3] - 智慧电能行业营收9.22亿元,同比下降9.01%,毛利率41.06%,同比增长6.82% [3] - 新能源行业营收36.08亿元,同比下降15.98%,毛利率16.78%,同比下降3.9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计提减值损失2.58亿元 [3] 智算中心业务发展 2024年情况 - 营业收入约31.52亿元,同比增长14.07% [4] - 布局新兴市场,打造智算基座枢纽,构建异构算力平台 [4] - 数据中心产品为多行业客户提供丰富产品及解决方案,针对AI场景推出系列产品 [4] - 算力服务携手国产芯片厂商,支持国产大模型,为多行业提供网络环境和算力调度服务 [4] 2025年情况 - 数据中心业务订单快速增长,产品侧取得较多订单,预计下半年交付确收;IDC服务侧签订多地算力服务合同 [5] - 加强“智算”与“光储”融合创新,构建全新模式,获多项荣誉 [6] 智慧电能与新能源业务发展 智慧电能业务 - 2024年营收下降,毛利率增加近7个pct [7] - 以高端电源为核心,聚焦大功率产品,应用于“大交通”“大工业”等领域 [7] - 为多行业提供解决方案,获多项全球及国内市场份额荣誉 [7] 新能源业务 - 2024年在竞争中稳健发展,推出新产品,交付多个标杆项目 [8][9] - 海外市场布局广泛,储能PCS出货量位居中国企业全球第一,连续10年入选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9] 订单情况与未来展望 订单情况 - 当前订单充足,获多个单项目过亿订单,智算中心产品订单饱满且快速增长 [9] 未来展望 - 加大智算中心业务发展力度,产品维度加大研发,客户维度深化合作,区域维度开拓市场,算力服务维度拓展业务 [10] 融资计划 - 2025年4月24日结束可转债项目,资金按计划使用 [11] - 未来综合多因素规划资金,有再融资计划将披露 [11][12]
光环新网暴涨,京东云神伤
雷峰网· 2025-02-28 18:02
京东与光环新网的收购往事 - 京东曾计划收购老牌IDC企业光环新网,核心管理团队多数赞成,但首席战略官廖建文两次反对并拖延决议,导致收购失败[7][8][9] - 收购动机包括强化京东云IaaS基础设施能力,以及利用光环新网的重资产属性与地方政府进行"换税"合作(如土地置换、云计算订单等)[10][11][12] - 光环新网可同时满足京东资产证券化需求(机房土地租约)和科技企业标签塑造,但最终未实现[13][14] 京东云的兴衰与战略调整 - 京东云初期定位为集团技术转型核心,2017年提出"技术!技术!技术!"口号,曾计划与金山云、百度云合并打造"中国云"第三极[19][20] - 政企销售曾是核心优势,刘强东亲自推动地方政府合作(如智慧城市总包方案),但2018年后因外部事件导致订单锐减,年起飞次数从300+降至数十次[17][18] - 内部支持不足,京东零售主要使用自建云而非京东云,且经历多次换帅与架构调整,三云合并及分拆上市计划均告吹[20][21] 市场竞争与估值差距 - 2024年阿里云降价时京东云率先跟进但市场反应平淡,竞标存在感低[23] - 京东PS值(0.37-0.41)显著低于阿里(2.3-2.49),阿里云PS值达4-5倍且受AI推动有望升至8-10倍,市场更认可其技术属性[23][24] - 光环新网转型智算中心(AIDC)后PS值跃升至5倍,京东错失潜在千亿级资产协同机会[25][26] AI与云计算行业动态 - 光环新网因AIDC概念股价近五年新高,2025年春节后几乎翻番[2] - 阿里AI战略受全球关注,业绩电话会聚焦AI指引,市场视其为技术公司而非电商[24] - 智算中心成行业焦点,京东云已服务超20家智算中心,但规模有限[25]